赤火城,行宮。
“當頭炮!”
我一陣無語,抬起頭對孟合道:“合著你就學會了個當頭炮唄?”
孟合嘿嘿一笑:“陛下恕罪,臣愚鈍,這象棋實在是有點難,臣自覺在圍棋一道上還算熟稔,可總也學不會這象棋。”
自從來到赤火城,已經大半個月了,昆侖南半島始終沒有消息傳來,我能做的事情實在有限。
北部邊境有王勁和韓信在與貴霜對峙,武備糧草有孑吳在處理,基本用不到我,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將士們知道皇帝就在身邊,精氣神有了比較大的提升。
閑來無聊,我就讓人做了一副象棋棋盤,每天除了處理鹹陽來的奏報,就是拉著孟合下棋,可孟合的技術實在是爛……
我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下著棋,一邊蹙眉道:“已經大半個月了,也該有消息傳過來了,莫非那邊戰事不順利?”
孟合寬慰道:“陛下勿憂,景將軍、程將軍、孫將軍都是百戰之將,率領的士卒也都是最為精銳的,不會有問題的。”
正說著,外麵急匆匆來了人:“陛下,王將軍急奏!”
我立刻起身,從孟合手裏接過奏報,粗略掃了一眼,一拍桌子道:“來了!”
隨即沉聲道:“真讓我說著了,看來昆侖南半島的戰事的確不順利,立刻召孑吳來。”
不多時孑吳匆匆而來。
我將奏報給他,孑吳大致閱讀一遍,肅然道:“看來孔雀王朝那裏並沒有牽製多少貴霜兵,除了臨時征召的三萬人,貴霜居然又增兵了兩萬!”
“不錯。”我緩緩道:“高附城中的探子傳來消息,安達羅隻有孫脊峰在與貴霜軍對峙,恐怕景祝和程代正在攻打質多王朝和百乘王朝,而且不順利!”
孑吳將奏報放迴桌子上。
“陛下以為我們該怎麽辦?”
我隻是略一思索:“不能等景祝他們了!或許他們現在的處境還需要北部邊境來緩解壓力,立刻命王勁率軍進攻貴霜!”
我眼神微眯道:“四萬對八萬,讓王勁小心行事,雖然有兩萬火槍兵,從昆侖南半島來的消息應該已經讓貴霜知道大秦的武器是什麽樣了。”
孑吳起身道:“臣這便命人往前線運送儲備糧草和武備!”
“嗯,去吧。”
孑吳走後,詔令也很快發了出去。
突然,外麵又有人來報:“陛下,貴霜來使求見!”
我猛地抬頭,貴霜這個時候派使者來幹什麽?
“讓他們進來!”
這次來的使者是一個從來沒見過的人,其人趾高氣昂地進了殿,倨傲道:“參見大秦皇帝。”
我冷聲道:“何事?”
使者拿出一份國書:“我王得知大秦在百乘王朝死傷慘重,有意施以援手,特命我來向大秦皇帝談判!”
“談判?怎麽個談判法?”
使者見我沒有接過國書的意思,抬起的手又放了下去。
“大秦皇帝還不知道吧?你的軍隊在阿馬拉瓦提一戰便死傷三千多人,幾乎全軍覆沒!”
我心中一驚,難道景祝真的出事了?大秦和昆侖南半島中間隔著貴霜,他們的消息肯定更為靈通,不過我自然不可能全信他們的話。
麵色不改道:“哦?有何憑證?”
使者哈哈大笑道:“不用任何憑證,大秦皇帝信便信,不信便不信。不過……”
使者話鋒一轉,似笑非笑道:“恐怕大秦皇帝連阿馬拉瓦提在哪裏都不知道吧?更不知道在阿馬拉瓦提之後便是百乘王朝最為堅固的王城:帕坦吧?大秦想以四千人就攻下百乘王朝,是否有些……不自量力?”
我嗬嗬一笑,沒有在意他的嘲諷,笑意盈盈道:“那你王準備怎麽幫助大秦呢?”
“我王仁慈,作為大秦的友邦,有意出兵相助,將大秦的軍隊從百乘王朝中解救出來。不過有個條件……”
“說。“
“大秦必須從昆侖南半島退兵,並且,將蔥嶺十國割讓給貴霜!”
我收斂笑容,死死地盯著他,冷聲道:“滾吧。”
使者一愣,張口道:“大秦皇帝要眼看著自己的軍隊……”
“朕說了!滾吧!”
森然的語氣讓整個大殿有如冰窖,使者身體抖了一下,強裝鎮定道:“既然大秦不願意接受貴霜的好意,告辭!”
使者轉身便走,卻聽我悠悠的聲音響起:“如果快的話,當你迴到高附,朕的軍隊已經在那裏等你了。”
使者猛地轉身,愕然道:“你……你……”
我玩味地看著他,微笑道:“你以為朕為什麽和你在這裏廢話?朕的軍隊在你進城的時候就已經向你們發起進攻了。尺丘不是消息靈通嗎?想必他也應該知道了吧?”
使者用力一甩袖子,慌張地跑出了大殿。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沉聲道:“你覺得他說的有幾分是真的?”
其中必然有誇大,但無的放矢的可能性不大,從現在的情況來分析,景祝那邊可能的確遇到了麻煩。
至於他說的不知道阿馬拉瓦提在哪是不可能的,昆侖南半島有文明存在,沒有做好萬全準備我不會貿然出兵,當地的地圖之類的早已經讓探子摸了個大概。
孟合沉吟道:“臣說不好,但目前我們能做的也就隻能是盡快拿下貴霜。”
我點了點頭:“再追發一道詔令,命王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加快推進速度,爭取盡快攻入高附!”
“遵命!”
“另外,讓樊武從北部邊境撤下來,去蔥嶺十國。”
樊噲跟著韓信成長的速度也是極快,現在已經是後將軍,不但打仗勇猛,智謀同樣不弱,是個將才。
孟合有些不解:“敢問陛下,這是為何?”
我盯著地圖,沉聲道:“王勁那裏如果順利的話,擊潰貴霜當無問題,剛剛那個使者說了,想讓大秦把蔥嶺十國割讓給他們,尺丘一旦知道大秦與貴霜開戰,很有可能通過蔥嶺攻入大秦,必須要小心防備!”
孟合了然:“臣明白了,這便去擬詔令!”
“當頭炮!”
我一陣無語,抬起頭對孟合道:“合著你就學會了個當頭炮唄?”
孟合嘿嘿一笑:“陛下恕罪,臣愚鈍,這象棋實在是有點難,臣自覺在圍棋一道上還算熟稔,可總也學不會這象棋。”
自從來到赤火城,已經大半個月了,昆侖南半島始終沒有消息傳來,我能做的事情實在有限。
北部邊境有王勁和韓信在與貴霜對峙,武備糧草有孑吳在處理,基本用不到我,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將士們知道皇帝就在身邊,精氣神有了比較大的提升。
閑來無聊,我就讓人做了一副象棋棋盤,每天除了處理鹹陽來的奏報,就是拉著孟合下棋,可孟合的技術實在是爛……
我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下著棋,一邊蹙眉道:“已經大半個月了,也該有消息傳過來了,莫非那邊戰事不順利?”
孟合寬慰道:“陛下勿憂,景將軍、程將軍、孫將軍都是百戰之將,率領的士卒也都是最為精銳的,不會有問題的。”
正說著,外麵急匆匆來了人:“陛下,王將軍急奏!”
我立刻起身,從孟合手裏接過奏報,粗略掃了一眼,一拍桌子道:“來了!”
隨即沉聲道:“真讓我說著了,看來昆侖南半島的戰事的確不順利,立刻召孑吳來。”
不多時孑吳匆匆而來。
我將奏報給他,孑吳大致閱讀一遍,肅然道:“看來孔雀王朝那裏並沒有牽製多少貴霜兵,除了臨時征召的三萬人,貴霜居然又增兵了兩萬!”
“不錯。”我緩緩道:“高附城中的探子傳來消息,安達羅隻有孫脊峰在與貴霜軍對峙,恐怕景祝和程代正在攻打質多王朝和百乘王朝,而且不順利!”
孑吳將奏報放迴桌子上。
“陛下以為我們該怎麽辦?”
我隻是略一思索:“不能等景祝他們了!或許他們現在的處境還需要北部邊境來緩解壓力,立刻命王勁率軍進攻貴霜!”
我眼神微眯道:“四萬對八萬,讓王勁小心行事,雖然有兩萬火槍兵,從昆侖南半島來的消息應該已經讓貴霜知道大秦的武器是什麽樣了。”
孑吳起身道:“臣這便命人往前線運送儲備糧草和武備!”
“嗯,去吧。”
孑吳走後,詔令也很快發了出去。
突然,外麵又有人來報:“陛下,貴霜來使求見!”
我猛地抬頭,貴霜這個時候派使者來幹什麽?
“讓他們進來!”
這次來的使者是一個從來沒見過的人,其人趾高氣昂地進了殿,倨傲道:“參見大秦皇帝。”
我冷聲道:“何事?”
使者拿出一份國書:“我王得知大秦在百乘王朝死傷慘重,有意施以援手,特命我來向大秦皇帝談判!”
“談判?怎麽個談判法?”
使者見我沒有接過國書的意思,抬起的手又放了下去。
“大秦皇帝還不知道吧?你的軍隊在阿馬拉瓦提一戰便死傷三千多人,幾乎全軍覆沒!”
我心中一驚,難道景祝真的出事了?大秦和昆侖南半島中間隔著貴霜,他們的消息肯定更為靈通,不過我自然不可能全信他們的話。
麵色不改道:“哦?有何憑證?”
使者哈哈大笑道:“不用任何憑證,大秦皇帝信便信,不信便不信。不過……”
使者話鋒一轉,似笑非笑道:“恐怕大秦皇帝連阿馬拉瓦提在哪裏都不知道吧?更不知道在阿馬拉瓦提之後便是百乘王朝最為堅固的王城:帕坦吧?大秦想以四千人就攻下百乘王朝,是否有些……不自量力?”
我嗬嗬一笑,沒有在意他的嘲諷,笑意盈盈道:“那你王準備怎麽幫助大秦呢?”
“我王仁慈,作為大秦的友邦,有意出兵相助,將大秦的軍隊從百乘王朝中解救出來。不過有個條件……”
“說。“
“大秦必須從昆侖南半島退兵,並且,將蔥嶺十國割讓給貴霜!”
我收斂笑容,死死地盯著他,冷聲道:“滾吧。”
使者一愣,張口道:“大秦皇帝要眼看著自己的軍隊……”
“朕說了!滾吧!”
森然的語氣讓整個大殿有如冰窖,使者身體抖了一下,強裝鎮定道:“既然大秦不願意接受貴霜的好意,告辭!”
使者轉身便走,卻聽我悠悠的聲音響起:“如果快的話,當你迴到高附,朕的軍隊已經在那裏等你了。”
使者猛地轉身,愕然道:“你……你……”
我玩味地看著他,微笑道:“你以為朕為什麽和你在這裏廢話?朕的軍隊在你進城的時候就已經向你們發起進攻了。尺丘不是消息靈通嗎?想必他也應該知道了吧?”
使者用力一甩袖子,慌張地跑出了大殿。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沉聲道:“你覺得他說的有幾分是真的?”
其中必然有誇大,但無的放矢的可能性不大,從現在的情況來分析,景祝那邊可能的確遇到了麻煩。
至於他說的不知道阿馬拉瓦提在哪是不可能的,昆侖南半島有文明存在,沒有做好萬全準備我不會貿然出兵,當地的地圖之類的早已經讓探子摸了個大概。
孟合沉吟道:“臣說不好,但目前我們能做的也就隻能是盡快拿下貴霜。”
我點了點頭:“再追發一道詔令,命王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加快推進速度,爭取盡快攻入高附!”
“遵命!”
“另外,讓樊武從北部邊境撤下來,去蔥嶺十國。”
樊噲跟著韓信成長的速度也是極快,現在已經是後將軍,不但打仗勇猛,智謀同樣不弱,是個將才。
孟合有些不解:“敢問陛下,這是為何?”
我盯著地圖,沉聲道:“王勁那裏如果順利的話,擊潰貴霜當無問題,剛剛那個使者說了,想讓大秦把蔥嶺十國割讓給他們,尺丘一旦知道大秦與貴霜開戰,很有可能通過蔥嶺攻入大秦,必須要小心防備!”
孟合了然:“臣明白了,這便去擬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