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吐槽了一聲,我吩咐道:“那就這麽定了,待所有的火槍打造完成就開始裁減軍隊人數,全部更換火槍,每營配備大炮。”
眾人齊聲道:“陛下英明!”
揮了揮手,我看向李傑,道:“可知為何要將你一同召來?”
李傑連忙起身恭敬道:“請陛下明示!”
我擺了擺手:“後殿裏沒那麽多規矩,坐下說話。”
“謝陛下!”
李傑落座後有些忐忑。
李由同樣有些不安,莫非是上次李承曳的事?可是那件事已經由嬴絳嚴肅處理了,還將李承曳在鹹陽令府外示眾了半晌,差點沒把他凍死!算得上大公無私了吧……
看到他們兩人的表情,我哪裏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麽。
開口解釋道:“朕欲在衛尉營中挑選幾個人,專門侍奉在殿外,殿內隻有孟合一個人,他忙不過來。”
李傑和李由鬆了一口氣。
李傑拱手道:“陛下是否要親自前往?”
“不必了,你挑選好之後把人交給孟合即可。”
“遵命!”
我揮了揮手:“今日就到這裏,你們去吧。景祝留下。”
“臣等告退!”
眾人離開後,我開口道:“近前坐。”
景祝躬身一禮,挪到了下首位置。
“朕沒有征求你的意見就將你定到了昆侖南半島,你作何想啊?”
景祝連忙拱手道:“陛下給予臣如此大的恩寵,臣感激不盡!而今臣已四十有六,能在疆場上征戰的時間恐怕不長了,就讓臣為陛下、為大秦再盡最後一份力吧!”
看他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我放心不少。
我看似隨意地詢問道:“家裏人要不要一起帶過去啊?也好有個伴。”
景祝麵無異色,似乎隻為家人考慮:“就讓他們留在關中吧,臣的三子,還有兩個女娃都小,就不讓他們來迴顛簸了。”
我會意,不過不能表現得太過薄情,隨即道:“老大多大了?”
景祝嗬嗬一笑:“二十有七,膝下也有兩個小子了。說來慚愧,這小子和兩個孫兒出生的時候臣都不在身邊。”
我輕歎一聲,讚同道:“是啊,巴夫人誕下同平的時候朕同樣不在身邊。國事家事,實難兼顧,相比天下人,朕隻能選擇對不起家人了。”
景祝深以為然。
我隨即轉口道:“朕記得他還沒入仕吧?”
“沒呢,拙荊身子羸弱,家裏裏裏外外都是老大操持,好在兩個小兒子漸漸大了,能替老大分擔一些。”
接著拱手笑道:“臣的境界就不如陛下,隻顧了事家,卻忘了事國!”
我哈哈道:“人之常情。景含年紀不小了,既然家裏有兄弟守著,索性朕賜他個官身出去闖蕩闖蕩,如何?”
景祝連忙道:“小子哪裏懂得什麽為官之道,豈不誤了陛下、誤了黔首!臣謝陛下的恩賞,隻是此事萬萬不可!”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上陣父子兵!”我微笑道:“既然你不放心讓他獨自出去闖蕩,那就隨你去昆侖南半島曆練曆練,待在你身邊必成一方良將!”
景祝麵色一喜,隨即遲疑道:“這……陛下已經賜臣如此多的殊榮……”
我打斷他:“不相幹。就這麽定了!”
“孟合,擬詔,任景含為鎮南將軍府中兵參軍事,同千石。”
秦軍大將雖然也有幕府和僚屬,但除了極少數的武官外,其他僚屬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均需通過朝廷任命。
景祝大喜,仿佛比自己升遷更為欣喜,連忙起身恭敬一禮:“臣代小子謝陛下!”
我起身扶起他:“昆侖南半島有你和孫脊峰駐守,朕無憂矣!”
“臣萬死難報陛下!大秦萬年!”
隨後兩人又閑聊了一會兒,景祝識趣地離開了。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嘴角微翹。
先是給了他那麽大的獎賞,又封他兒子官職,再加上合家都在鹹陽,的確應該無憂了……
“孟合。”
孟合的聲音在旁邊響起:“臣在。”
我慵懶地靠在椅子上:“李傑挑選近衛的事,你親自把關。”
“遵命!”
“另外……將午之衝召到殿前聽宣。”
午之衝迴到鹹陽月餘,估計現在正在鬱悶呢。
挑選近衛和午之衝殿前聽宣都是為了緩解孟合的壓力,他一個人在後殿實在是忙不過來,僅是收發奏報、擔任近侍兩件事就忙得四腳朝天。
至於午之衝,當然還有仔細考察他的因素在裏麵,看看此人是否可用,這麽一個人才,總得給他找個位置,放在郎官位置著實浪費了。
說到這我突然好奇道:“淨室有多少人?”
我手裏有淨室名單,位居高位的我有印象,不過沒仔細數過。
孟合直接脫口而出:“迴陛下,四千二百三十七人!”
我有些驚訝:“這麽多人?這麽精確?一人不差?”
孟合嘿嘿一笑:“一人不差!至於人數,這是皇帝定下的,刑中書在的時候就這麽多人。”
我更加好奇了:“這個數字有什麽特殊意義嗎?就沒生老病死的?”
“沒什麽特別的,隻是因為皇帝不想將淨室無限製發展下去,據說也是有一天突然問起刑中書得到的這個人數,便下令一人不增、一人不減,父死子繼,世代為淨室!”
“那要是娶不起親呢?”
“淨室待遇優厚,要麽在當地有中等偏上的家業,要麽為官作吏,不可能娶不起親。”而後補充道:“因皇帝有令,也不敢後繼無人,兒女不論。”
我啞然失笑:“合著強製香火永繼了。”
“有叛變過的嗎?”
孟合笑了笑:“那麽多人,總有個別有異心的。不過陛下不必憂慮,淨室有極為嚴密的組織,不會有人背叛了陛下而安然無恙的。隻是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臣就不細說了,免得髒了陛下的耳朵。”
我點了點頭,感慨道:“除了皇帝,還有誰能建立起這樣的組織。”
孟合沉吟道:“現在倒是沒有了,以前是有一個的。”
“哦?”我蹙眉道:“什麽人做的?居然能比肩朝廷養著的淨室?”
“沒有人知道,隻知道組織名為破曉,乃是某個反秦的六國餘孽建立起來的。始皇帝二十七年,皇帝曾大肆搜捕過破曉的人,以後就漸漸消失了,時至今日已然杳無音訊,除了淨室,恐怕沒人知道曾經有這個組織存在過。”
“會不會潛伏了起來?”
孟合沉聲道:“應該不會,除了朝廷下令趕盡殺絕外,淨室也時刻在搜尋他們的蹤跡,連坐者就有兩萬餘人,就算他們人數再多也殺得差不多了。”
我點了點頭,將此事拋之腦後。
眾人齊聲道:“陛下英明!”
揮了揮手,我看向李傑,道:“可知為何要將你一同召來?”
李傑連忙起身恭敬道:“請陛下明示!”
我擺了擺手:“後殿裏沒那麽多規矩,坐下說話。”
“謝陛下!”
李傑落座後有些忐忑。
李由同樣有些不安,莫非是上次李承曳的事?可是那件事已經由嬴絳嚴肅處理了,還將李承曳在鹹陽令府外示眾了半晌,差點沒把他凍死!算得上大公無私了吧……
看到他們兩人的表情,我哪裏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麽。
開口解釋道:“朕欲在衛尉營中挑選幾個人,專門侍奉在殿外,殿內隻有孟合一個人,他忙不過來。”
李傑和李由鬆了一口氣。
李傑拱手道:“陛下是否要親自前往?”
“不必了,你挑選好之後把人交給孟合即可。”
“遵命!”
我揮了揮手:“今日就到這裏,你們去吧。景祝留下。”
“臣等告退!”
眾人離開後,我開口道:“近前坐。”
景祝躬身一禮,挪到了下首位置。
“朕沒有征求你的意見就將你定到了昆侖南半島,你作何想啊?”
景祝連忙拱手道:“陛下給予臣如此大的恩寵,臣感激不盡!而今臣已四十有六,能在疆場上征戰的時間恐怕不長了,就讓臣為陛下、為大秦再盡最後一份力吧!”
看他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我放心不少。
我看似隨意地詢問道:“家裏人要不要一起帶過去啊?也好有個伴。”
景祝麵無異色,似乎隻為家人考慮:“就讓他們留在關中吧,臣的三子,還有兩個女娃都小,就不讓他們來迴顛簸了。”
我會意,不過不能表現得太過薄情,隨即道:“老大多大了?”
景祝嗬嗬一笑:“二十有七,膝下也有兩個小子了。說來慚愧,這小子和兩個孫兒出生的時候臣都不在身邊。”
我輕歎一聲,讚同道:“是啊,巴夫人誕下同平的時候朕同樣不在身邊。國事家事,實難兼顧,相比天下人,朕隻能選擇對不起家人了。”
景祝深以為然。
我隨即轉口道:“朕記得他還沒入仕吧?”
“沒呢,拙荊身子羸弱,家裏裏裏外外都是老大操持,好在兩個小兒子漸漸大了,能替老大分擔一些。”
接著拱手笑道:“臣的境界就不如陛下,隻顧了事家,卻忘了事國!”
我哈哈道:“人之常情。景含年紀不小了,既然家裏有兄弟守著,索性朕賜他個官身出去闖蕩闖蕩,如何?”
景祝連忙道:“小子哪裏懂得什麽為官之道,豈不誤了陛下、誤了黔首!臣謝陛下的恩賞,隻是此事萬萬不可!”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上陣父子兵!”我微笑道:“既然你不放心讓他獨自出去闖蕩,那就隨你去昆侖南半島曆練曆練,待在你身邊必成一方良將!”
景祝麵色一喜,隨即遲疑道:“這……陛下已經賜臣如此多的殊榮……”
我打斷他:“不相幹。就這麽定了!”
“孟合,擬詔,任景含為鎮南將軍府中兵參軍事,同千石。”
秦軍大將雖然也有幕府和僚屬,但除了極少數的武官外,其他僚屬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均需通過朝廷任命。
景祝大喜,仿佛比自己升遷更為欣喜,連忙起身恭敬一禮:“臣代小子謝陛下!”
我起身扶起他:“昆侖南半島有你和孫脊峰駐守,朕無憂矣!”
“臣萬死難報陛下!大秦萬年!”
隨後兩人又閑聊了一會兒,景祝識趣地離開了。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嘴角微翹。
先是給了他那麽大的獎賞,又封他兒子官職,再加上合家都在鹹陽,的確應該無憂了……
“孟合。”
孟合的聲音在旁邊響起:“臣在。”
我慵懶地靠在椅子上:“李傑挑選近衛的事,你親自把關。”
“遵命!”
“另外……將午之衝召到殿前聽宣。”
午之衝迴到鹹陽月餘,估計現在正在鬱悶呢。
挑選近衛和午之衝殿前聽宣都是為了緩解孟合的壓力,他一個人在後殿實在是忙不過來,僅是收發奏報、擔任近侍兩件事就忙得四腳朝天。
至於午之衝,當然還有仔細考察他的因素在裏麵,看看此人是否可用,這麽一個人才,總得給他找個位置,放在郎官位置著實浪費了。
說到這我突然好奇道:“淨室有多少人?”
我手裏有淨室名單,位居高位的我有印象,不過沒仔細數過。
孟合直接脫口而出:“迴陛下,四千二百三十七人!”
我有些驚訝:“這麽多人?這麽精確?一人不差?”
孟合嘿嘿一笑:“一人不差!至於人數,這是皇帝定下的,刑中書在的時候就這麽多人。”
我更加好奇了:“這個數字有什麽特殊意義嗎?就沒生老病死的?”
“沒什麽特別的,隻是因為皇帝不想將淨室無限製發展下去,據說也是有一天突然問起刑中書得到的這個人數,便下令一人不增、一人不減,父死子繼,世代為淨室!”
“那要是娶不起親呢?”
“淨室待遇優厚,要麽在當地有中等偏上的家業,要麽為官作吏,不可能娶不起親。”而後補充道:“因皇帝有令,也不敢後繼無人,兒女不論。”
我啞然失笑:“合著強製香火永繼了。”
“有叛變過的嗎?”
孟合笑了笑:“那麽多人,總有個別有異心的。不過陛下不必憂慮,淨室有極為嚴密的組織,不會有人背叛了陛下而安然無恙的。隻是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臣就不細說了,免得髒了陛下的耳朵。”
我點了點頭,感慨道:“除了皇帝,還有誰能建立起這樣的組織。”
孟合沉吟道:“現在倒是沒有了,以前是有一個的。”
“哦?”我蹙眉道:“什麽人做的?居然能比肩朝廷養著的淨室?”
“沒有人知道,隻知道組織名為破曉,乃是某個反秦的六國餘孽建立起來的。始皇帝二十七年,皇帝曾大肆搜捕過破曉的人,以後就漸漸消失了,時至今日已然杳無音訊,除了淨室,恐怕沒人知道曾經有這個組織存在過。”
“會不會潛伏了起來?”
孟合沉聲道:“應該不會,除了朝廷下令趕盡殺絕外,淨室也時刻在搜尋他們的蹤跡,連坐者就有兩萬餘人,就算他們人數再多也殺得差不多了。”
我點了點頭,將此事拋之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