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到了位於新城北側的奉晨館.
奉晨館也是沿用的舊宅,略加修繕之後加蓋了一層,是個兩層兩進的樓閣,緊挨著大秦軍府。
因穿的便裝,我就直接走了進去,沒想到居然沒人攔我!
進到閣內,裏麵各色人等一度讓我以為到了鍾鼎閣!
目之所及,有不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著什麽。
掃視一圈,隻看到了青田子。
青田子見兩個人站在門口,快走兩步過來,口中還說著:“尊駕快裏麵請……”
隨即瞪大了眼睛:“陛……”
“陛什麽?”我淡淡道:“在下偶然路過此地,稱唿我為先生即可。”
青田子結巴了兩聲,穩了穩心神,恭敬道:“先……先生裏麵請。”
我隨他到了二層一處單獨房間內,裝飾得倒是頗為雅致。
“陛下請坐……”
到首位坐下,我冷笑了一聲:“青田子,你的日子真是舒適啊,不但有如此高雅之處,還有那麽多人陪你探討詩歌。”
剛才路過的時候我留心看了一下,那些人基本都在談論詩歌之類的東西。
青田子惶恐道:“請陛下恕罪!可否……呃,可否容小人詳細稟明?”
“說吧。”
“謝陛下。”青田子擦了擦不存在的汗水,解釋道:“去年春季,臣離開鹹陽往關中各地采風,但效果甚微。原因有二,首先識字的太少了,更遑論詩歌之類,一個一個去找實在是杯水車薪!”
“其二則是,時間都花在了路上,小人一個春季不過走了兩郡十幾縣,大秦疆域何止幾萬裏,如果靠奉晨館這些人,實在無法遍及大秦!”
“小人唯恐不能達到陛下的期望,因此迴來後同牡堂商議了一下,並稟報了封少府,是否可以在奉晨館聚賢集詩。”
“鹹陽匯聚天下有識之士,各色人等皆有,來往客商對各地的風土人情也更為熟悉,若是在鹹陽采風,或許效果更好,封少府就讚同了。果然效果非常好,陛下所見即奉晨館日常,現已有詩集二十冊!”
聽完他的解釋我神色稍緩。
“把詩集拿過來。”
青田子連忙從書架上取了二十冊編好的詩集。
我沒有拿最上麵的,而是從中間隨便抽了一冊。
打開看了看,記載的是秦風,內容還算可以。
我放下手中的詩集,吩咐道:“我說你記。”
青田子連忙拿了紙筆來。
“今後將采風得來的詩歌稱為古體詩,而鼓勵近體詩的創作。近體詩包括三種主要體裁:第一是律詩,又分五律、七律;第二是絕句,又分五絕、七絕;第三是排律,又分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我邊想邊說,沉吟道:“不同於古體詩,近體詩每種體裁都要有嚴格的格律,句數、字數、押韻、平仄等都有一定的規則。”
“五律,顧名思義,每句五個音節、全篇兩句一組、總句數為偶數,這個繼承了古體詩五言古詩的基本特征,不同處在於增加了對偶和平仄的規則……”
將各種體裁的近體詩給他講述了一遍,花費了三個多時辰,中午吃飯也在奉晨館簡單吃了一些。
青田子記得倒是多,隻是看表情仍是一臉懵。
我伸了個懶腰:“今天就到這裏,過幾天朕會將《欽定詞譜》、《聲律啟蒙》等相關的規則寫給你,你整理匯編一下。”
中國古代詩詞浩如煙海,我不可能將所有的知識都寫出來,好在古人的書比較簡潔,比如《大宋重修廣韻》,總計不過二萬六千一百九十四字。
但問題是秦朝時的字詞發音與後世不一定相同,要是改的話就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了,我也沒那個才華去改古人的書。
所以我沒想著將體裁定那麽死,詩詞剛出現的時候不也是慢慢發展的嘛,隻要給他們定個基調,相信以古人的聰明才智能摸索出來,說不定還會有什麽創新。
青田子沉浸在記載的東西上,良久迴過神道:“敢問陛下,是古體詩不好嗎?為何要推廣這麽複雜的近體詩?小人以為,詩歌本就是表達的一種形式,如果定下太多的條條框框,是否反而不太好?”
心中卻在吐槽:那五絕統共不過二十五個字,居然有這麽多規矩!這寫一首不得頭發熬白了!
我笑了笑:“不是古體詩略遜一籌,也不是近體詩更勝一節。所謂文化,《易經》有雲: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貴乎於人?文化自然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你可不要理解偏了。”
我起身道:“然大秦欲以文化教化天下,就不能拘泥於現有的這些東西,朕不過是加快文化百花齊放的進程罷了。”
青田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給你舉幾個例子吧。”我微笑著道:“不過要先說好,這些都不是朕作的,是某些先賢的才華橫溢,朕還沒有那樣的文采。”
反正曆史已經偏離了原有的軌跡,就算今後還會出現這些前輩,以他們的文采應該能作出更好的詩詞吧,不妨先拿來給大秦做個表率……
“第一首是雜言古詩,也是古體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聽我念完,青田子瞳孔漸漸放大,猛然手忙腳亂地拿起筆奮筆疾書!
寫完後緊緊盯著手中的詩,不住地感歎道:“枉活四十有餘!枉活四十有餘啊!我以前寫的那些詩簡直是不堪入目!不堪入目啊!”
隨即抬起頭急切道:“陛下剛剛說這是一位先賢所作,敢問是哪位先賢?小人可否拜會?”
我嗬嗬一笑:“距今大約五百年,哪裏能得見?”
青田子驚訝道:“五百年……那得是周時的人了,可惜!可惜不能得見啊!”
是五百年,不過是往後五百年……
“第二首是一首五言絕句,正合此情此景此季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青田子又是一陣出神,連忙在紙上記錄下來!
隨後我又將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給了他,青田子更是如獲至寶,細心記了下來。
看他寫完,我又提醒道:“近體詩因為嚴格押韻、平仄,再加上那些先賢遣詞造句極具才華,所以感覺這些詩詞表達的感情更為細膩、震撼。但你不要因為這些詩詞就妄自菲薄,采風的事還是要繼續下去。”
青田子恭敬一禮,肅然道:“小人今日才聞天下絕唱!牢記陛下教誨,必使我大秦之文化傲立於天下!必使天下人人以大秦文化為貴!”
奉晨館也是沿用的舊宅,略加修繕之後加蓋了一層,是個兩層兩進的樓閣,緊挨著大秦軍府。
因穿的便裝,我就直接走了進去,沒想到居然沒人攔我!
進到閣內,裏麵各色人等一度讓我以為到了鍾鼎閣!
目之所及,有不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著什麽。
掃視一圈,隻看到了青田子。
青田子見兩個人站在門口,快走兩步過來,口中還說著:“尊駕快裏麵請……”
隨即瞪大了眼睛:“陛……”
“陛什麽?”我淡淡道:“在下偶然路過此地,稱唿我為先生即可。”
青田子結巴了兩聲,穩了穩心神,恭敬道:“先……先生裏麵請。”
我隨他到了二層一處單獨房間內,裝飾得倒是頗為雅致。
“陛下請坐……”
到首位坐下,我冷笑了一聲:“青田子,你的日子真是舒適啊,不但有如此高雅之處,還有那麽多人陪你探討詩歌。”
剛才路過的時候我留心看了一下,那些人基本都在談論詩歌之類的東西。
青田子惶恐道:“請陛下恕罪!可否……呃,可否容小人詳細稟明?”
“說吧。”
“謝陛下。”青田子擦了擦不存在的汗水,解釋道:“去年春季,臣離開鹹陽往關中各地采風,但效果甚微。原因有二,首先識字的太少了,更遑論詩歌之類,一個一個去找實在是杯水車薪!”
“其二則是,時間都花在了路上,小人一個春季不過走了兩郡十幾縣,大秦疆域何止幾萬裏,如果靠奉晨館這些人,實在無法遍及大秦!”
“小人唯恐不能達到陛下的期望,因此迴來後同牡堂商議了一下,並稟報了封少府,是否可以在奉晨館聚賢集詩。”
“鹹陽匯聚天下有識之士,各色人等皆有,來往客商對各地的風土人情也更為熟悉,若是在鹹陽采風,或許效果更好,封少府就讚同了。果然效果非常好,陛下所見即奉晨館日常,現已有詩集二十冊!”
聽完他的解釋我神色稍緩。
“把詩集拿過來。”
青田子連忙從書架上取了二十冊編好的詩集。
我沒有拿最上麵的,而是從中間隨便抽了一冊。
打開看了看,記載的是秦風,內容還算可以。
我放下手中的詩集,吩咐道:“我說你記。”
青田子連忙拿了紙筆來。
“今後將采風得來的詩歌稱為古體詩,而鼓勵近體詩的創作。近體詩包括三種主要體裁:第一是律詩,又分五律、七律;第二是絕句,又分五絕、七絕;第三是排律,又分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我邊想邊說,沉吟道:“不同於古體詩,近體詩每種體裁都要有嚴格的格律,句數、字數、押韻、平仄等都有一定的規則。”
“五律,顧名思義,每句五個音節、全篇兩句一組、總句數為偶數,這個繼承了古體詩五言古詩的基本特征,不同處在於增加了對偶和平仄的規則……”
將各種體裁的近體詩給他講述了一遍,花費了三個多時辰,中午吃飯也在奉晨館簡單吃了一些。
青田子記得倒是多,隻是看表情仍是一臉懵。
我伸了個懶腰:“今天就到這裏,過幾天朕會將《欽定詞譜》、《聲律啟蒙》等相關的規則寫給你,你整理匯編一下。”
中國古代詩詞浩如煙海,我不可能將所有的知識都寫出來,好在古人的書比較簡潔,比如《大宋重修廣韻》,總計不過二萬六千一百九十四字。
但問題是秦朝時的字詞發音與後世不一定相同,要是改的話就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了,我也沒那個才華去改古人的書。
所以我沒想著將體裁定那麽死,詩詞剛出現的時候不也是慢慢發展的嘛,隻要給他們定個基調,相信以古人的聰明才智能摸索出來,說不定還會有什麽創新。
青田子沉浸在記載的東西上,良久迴過神道:“敢問陛下,是古體詩不好嗎?為何要推廣這麽複雜的近體詩?小人以為,詩歌本就是表達的一種形式,如果定下太多的條條框框,是否反而不太好?”
心中卻在吐槽:那五絕統共不過二十五個字,居然有這麽多規矩!這寫一首不得頭發熬白了!
我笑了笑:“不是古體詩略遜一籌,也不是近體詩更勝一節。所謂文化,《易經》有雲: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貴乎於人?文化自然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你可不要理解偏了。”
我起身道:“然大秦欲以文化教化天下,就不能拘泥於現有的這些東西,朕不過是加快文化百花齊放的進程罷了。”
青田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給你舉幾個例子吧。”我微笑著道:“不過要先說好,這些都不是朕作的,是某些先賢的才華橫溢,朕還沒有那樣的文采。”
反正曆史已經偏離了原有的軌跡,就算今後還會出現這些前輩,以他們的文采應該能作出更好的詩詞吧,不妨先拿來給大秦做個表率……
“第一首是雜言古詩,也是古體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聽我念完,青田子瞳孔漸漸放大,猛然手忙腳亂地拿起筆奮筆疾書!
寫完後緊緊盯著手中的詩,不住地感歎道:“枉活四十有餘!枉活四十有餘啊!我以前寫的那些詩簡直是不堪入目!不堪入目啊!”
隨即抬起頭急切道:“陛下剛剛說這是一位先賢所作,敢問是哪位先賢?小人可否拜會?”
我嗬嗬一笑:“距今大約五百年,哪裏能得見?”
青田子驚訝道:“五百年……那得是周時的人了,可惜!可惜不能得見啊!”
是五百年,不過是往後五百年……
“第二首是一首五言絕句,正合此情此景此季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青田子又是一陣出神,連忙在紙上記錄下來!
隨後我又將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給了他,青田子更是如獲至寶,細心記了下來。
看他寫完,我又提醒道:“近體詩因為嚴格押韻、平仄,再加上那些先賢遣詞造句極具才華,所以感覺這些詩詞表達的感情更為細膩、震撼。但你不要因為這些詩詞就妄自菲薄,采風的事還是要繼續下去。”
青田子恭敬一禮,肅然道:“小人今日才聞天下絕唱!牢記陛下教誨,必使我大秦之文化傲立於天下!必使天下人人以大秦文化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