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餘禾被貶為隴西郡守之後第五天,楊赤來了。
“陛下,此案業已查明,牽連者二十七人,臣已經按律擬定罪責,請陛下決斷。”
我接過奏報看了看,多是河東郡的人,倒是沒有什麽高官。
餘禾跟李斯的差距的確不是一點半點,靠這些最大郡尉的外官能做成什麽事。
翻到後麵,則是他們與餘禾之間的來往。
我將奏報還給楊赤。
“與餘禾有關的表述抹掉,其餘人經蒙毅複核、三公議定後按律懲處。”
既然決定將餘禾從輕發落,最後的臉麵還是要給他留的。
“遵命!”
看他還站在那裏,我詢問道:“還有事?”
楊赤似乎有些為難,小心翼翼道:“迴陛下,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我蹙眉道:“有話就說,朕是那種不講理的人嗎?”
“是……楊陵、眉縣兩縣的獄掾昨日押解死囚到廷尉複議,說……”
楊赤抬頭看了我一眼,又連忙低下頭。
“說禦史大夫……不,餘郡守與門生故吏來往甚密……”
我臉色瞬間冷了下來:“兩個小小的吏員怎麽會知道這種事?所謂的門生故吏又是何人?莫不是有人故意構陷?”
楊赤暗歎一聲,就不該說啊!
隨即解釋道:“楊陵和眉縣兩縣是去往隴西的必經之路,兩縣的獄掾在驛館遇到了餘郡守一行人,當晚便有兩縣縣令前去拜會……”
我陰沉著臉沉默了許久。
良久開口道:“你身為廷尉,卻聽信這些謠言!這次就算了,若再有下次,朕定不輕饒!”
楊赤惶恐道:“臣謝陛下寬恕!”
心中浮起一個大大的問號:剛剛誰說自己不是不講理的人來著?
這邊內心正在哀嚎,卻又聽到我的聲音響起:“不過,你這次辦案還是有功的,賞布帛十匹。”
楊赤瞬間明白了過來,連忙道:“謝陛下!”
楊赤走後,我沉聲道:“去查!”
孟合的聲音響起:“遵命!”
次日下晌,孟合迴報。
聽完孟合的話,我對餘禾徹底失望了。
“召馮劫。”
馮劫來了後,我沉著臉道:“詔令,將餘禾再貶為威遠城附郭縣林山縣縣令,有關者連降三級!”
馮劫一臉茫然地看向我,又看了看孟合。
孟合看了我一眼,隨即將查到的情況簡單說了一遍。
馮劫也是無言以對,事已至此,不明白餘禾還在爭些什麽。
“臣……領命!”
緩了一會兒,我詢問道:“張良怎麽樣?”
馮劫應道:“為政得力,實為難得的人才!”
“如此便好,他畢竟沒有管理過一國之事,你和李由要多幫他。”
馮劫頷首:“張良為人和善,頗有君子之風,臣等知無不言。”
“嗯,你去吧。”
“臣告退。”
我起身踱步走向門外。
孟合和映華跟在了後麵。
剛出殿門,迎麵來了個意想不到的人。
我微笑道:“正煩心呢,你來得及時,陪我一起走走。”
嬴蘭連忙緊走兩步,笑道:“妾真是趕巧了。”
兩人沿著廊道慢慢走著。
天氣炎熱,空氣中沒有一絲風,隻有聒噪的蟬鳴縈繞在耳邊。
看著乖巧的嬴蘭,我心情好了不少。
“最近去哪了?一年多都沒進宮,莫非把我忘了?”
嬴蘭嗬嗬一笑,絲毫不見外。
“哪敢啊,隻是大秦的疆域越來越大,鍾鼎閣的建造進度快要趕不上大秦疆域擴張的速度了!妾整日東奔西走,這不,昨日剛迴到鹹陽就聽說去冬陛下到鍾鼎閣去過,今日就連忙進宮來了。”
我調侃道:“都去了哪些地方?也沒給我帶些禮物?”
“陛下富有四海,還有什麽東西能入得了陛下的眼。”
嬴蘭抿嘴一笑:“不過,妾還真有件事稟奏陛下。”
“什麽事?”
嬴蘭臉紅了一下,隨即坦然道:“妾與河西的江生結為了夫婦。”
我一時有些愕然,反應過來後,驚訝道:“江生?是在河西經營棉質貨物的商人?”
“正是。”
我佯怒道:“這種大事你都不告訴我?”
嬴蘭連忙恭敬行了一禮:“妾知罪,請陛下降罪!”
隨即抬起頭看向我。
“哈哈哈……”
兩人同時笑起來。
嬴蘭能重新找到可以托付的人,我自然發自內心地替她高興。
隨即想起了剛剛迴到鹹陽的著且,是啊,人總是要向前看的。
兩人都沒有提起以前的事,就這麽走了許久,聊了許久,多是嬴蘭講些沿途見聞。
圍著章台殿繞了一圈,嬴蘭躬身道:“陛下國事繁忙,妾就不打擾陛下了。”
我點了點頭,轉頭吩咐道:“孟合,按照長公主出嫁的規製,將賞賜送到嬴蘭那裏。”
嬴蘭連忙推辭道:“陛下知道,妾並不缺錢,而今朝廷又是修路、又是征戰,用錢的地方多著呢。妾謝陛下賞賜,但還是留在太倉為國所用吧。”
我嗬嗬一笑,欣慰道:“你有此心就夠了,朝廷不缺這點錢。”
隨即冷哼一聲:“比某些宗室內的不肖子孫要知道體恤大秦社稷!”
嬴蘭勸解道:“陛下不必動怒,國事、家事皆係於陛下一人之身,何必為一些人傷了自己的身體。”
我擺手道:“我何嚐不知。”
“行了,你趕緊迴去吧,這麽久沒迴來,好好歇息歇息。”
嬴蘭再謝道:“謝陛下愛護妾,妾告退。”
嬴蘭的身影漸漸遠去。
“唉,朝中百官,若有半數如同嬴蘭一樣明白朕的苦心,朕何至於這麽累!”
我當然知道嬴蘭不缺錢,可還是按照長公主的規製賞了她。
一者表達一下我的心意,最重要的是告訴江生,嬴蘭有我這個如同哥哥般的皇帝在後麵撐腰!
嬴蘭已經經曆過一次不幸,我不能讓她再經曆一次。
與嬴蘭待了一會兒我心情大好,隨即便轉身進了殿中繼續處理奏報。
大秦如今製作火藥都不算什麽,製冰更是不在話下,殿中有豫進設計的多處置冰處,頗為涼爽。
日暮西山,奏報處理得差不多之後,我起身道:“今晚去集華宮歇息。”
立刻有人應聲去後宮通稟。
“陛下,此案業已查明,牽連者二十七人,臣已經按律擬定罪責,請陛下決斷。”
我接過奏報看了看,多是河東郡的人,倒是沒有什麽高官。
餘禾跟李斯的差距的確不是一點半點,靠這些最大郡尉的外官能做成什麽事。
翻到後麵,則是他們與餘禾之間的來往。
我將奏報還給楊赤。
“與餘禾有關的表述抹掉,其餘人經蒙毅複核、三公議定後按律懲處。”
既然決定將餘禾從輕發落,最後的臉麵還是要給他留的。
“遵命!”
看他還站在那裏,我詢問道:“還有事?”
楊赤似乎有些為難,小心翼翼道:“迴陛下,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我蹙眉道:“有話就說,朕是那種不講理的人嗎?”
“是……楊陵、眉縣兩縣的獄掾昨日押解死囚到廷尉複議,說……”
楊赤抬頭看了我一眼,又連忙低下頭。
“說禦史大夫……不,餘郡守與門生故吏來往甚密……”
我臉色瞬間冷了下來:“兩個小小的吏員怎麽會知道這種事?所謂的門生故吏又是何人?莫不是有人故意構陷?”
楊赤暗歎一聲,就不該說啊!
隨即解釋道:“楊陵和眉縣兩縣是去往隴西的必經之路,兩縣的獄掾在驛館遇到了餘郡守一行人,當晚便有兩縣縣令前去拜會……”
我陰沉著臉沉默了許久。
良久開口道:“你身為廷尉,卻聽信這些謠言!這次就算了,若再有下次,朕定不輕饒!”
楊赤惶恐道:“臣謝陛下寬恕!”
心中浮起一個大大的問號:剛剛誰說自己不是不講理的人來著?
這邊內心正在哀嚎,卻又聽到我的聲音響起:“不過,你這次辦案還是有功的,賞布帛十匹。”
楊赤瞬間明白了過來,連忙道:“謝陛下!”
楊赤走後,我沉聲道:“去查!”
孟合的聲音響起:“遵命!”
次日下晌,孟合迴報。
聽完孟合的話,我對餘禾徹底失望了。
“召馮劫。”
馮劫來了後,我沉著臉道:“詔令,將餘禾再貶為威遠城附郭縣林山縣縣令,有關者連降三級!”
馮劫一臉茫然地看向我,又看了看孟合。
孟合看了我一眼,隨即將查到的情況簡單說了一遍。
馮劫也是無言以對,事已至此,不明白餘禾還在爭些什麽。
“臣……領命!”
緩了一會兒,我詢問道:“張良怎麽樣?”
馮劫應道:“為政得力,實為難得的人才!”
“如此便好,他畢竟沒有管理過一國之事,你和李由要多幫他。”
馮劫頷首:“張良為人和善,頗有君子之風,臣等知無不言。”
“嗯,你去吧。”
“臣告退。”
我起身踱步走向門外。
孟合和映華跟在了後麵。
剛出殿門,迎麵來了個意想不到的人。
我微笑道:“正煩心呢,你來得及時,陪我一起走走。”
嬴蘭連忙緊走兩步,笑道:“妾真是趕巧了。”
兩人沿著廊道慢慢走著。
天氣炎熱,空氣中沒有一絲風,隻有聒噪的蟬鳴縈繞在耳邊。
看著乖巧的嬴蘭,我心情好了不少。
“最近去哪了?一年多都沒進宮,莫非把我忘了?”
嬴蘭嗬嗬一笑,絲毫不見外。
“哪敢啊,隻是大秦的疆域越來越大,鍾鼎閣的建造進度快要趕不上大秦疆域擴張的速度了!妾整日東奔西走,這不,昨日剛迴到鹹陽就聽說去冬陛下到鍾鼎閣去過,今日就連忙進宮來了。”
我調侃道:“都去了哪些地方?也沒給我帶些禮物?”
“陛下富有四海,還有什麽東西能入得了陛下的眼。”
嬴蘭抿嘴一笑:“不過,妾還真有件事稟奏陛下。”
“什麽事?”
嬴蘭臉紅了一下,隨即坦然道:“妾與河西的江生結為了夫婦。”
我一時有些愕然,反應過來後,驚訝道:“江生?是在河西經營棉質貨物的商人?”
“正是。”
我佯怒道:“這種大事你都不告訴我?”
嬴蘭連忙恭敬行了一禮:“妾知罪,請陛下降罪!”
隨即抬起頭看向我。
“哈哈哈……”
兩人同時笑起來。
嬴蘭能重新找到可以托付的人,我自然發自內心地替她高興。
隨即想起了剛剛迴到鹹陽的著且,是啊,人總是要向前看的。
兩人都沒有提起以前的事,就這麽走了許久,聊了許久,多是嬴蘭講些沿途見聞。
圍著章台殿繞了一圈,嬴蘭躬身道:“陛下國事繁忙,妾就不打擾陛下了。”
我點了點頭,轉頭吩咐道:“孟合,按照長公主出嫁的規製,將賞賜送到嬴蘭那裏。”
嬴蘭連忙推辭道:“陛下知道,妾並不缺錢,而今朝廷又是修路、又是征戰,用錢的地方多著呢。妾謝陛下賞賜,但還是留在太倉為國所用吧。”
我嗬嗬一笑,欣慰道:“你有此心就夠了,朝廷不缺這點錢。”
隨即冷哼一聲:“比某些宗室內的不肖子孫要知道體恤大秦社稷!”
嬴蘭勸解道:“陛下不必動怒,國事、家事皆係於陛下一人之身,何必為一些人傷了自己的身體。”
我擺手道:“我何嚐不知。”
“行了,你趕緊迴去吧,這麽久沒迴來,好好歇息歇息。”
嬴蘭再謝道:“謝陛下愛護妾,妾告退。”
嬴蘭的身影漸漸遠去。
“唉,朝中百官,若有半數如同嬴蘭一樣明白朕的苦心,朕何至於這麽累!”
我當然知道嬴蘭不缺錢,可還是按照長公主的規製賞了她。
一者表達一下我的心意,最重要的是告訴江生,嬴蘭有我這個如同哥哥般的皇帝在後麵撐腰!
嬴蘭已經經曆過一次不幸,我不能讓她再經曆一次。
與嬴蘭待了一會兒我心情大好,隨即便轉身進了殿中繼續處理奏報。
大秦如今製作火藥都不算什麽,製冰更是不在話下,殿中有豫進設計的多處置冰處,頗為涼爽。
日暮西山,奏報處理得差不多之後,我起身道:“今晚去集華宮歇息。”
立刻有人應聲去後宮通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