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懷疑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2章 懷疑
寧絕的棋藝,相較於之前,長進了不少。
安崇鄴坐到他旁邊,望著那黑白戰局,含笑調侃道:“再讓你學幾天,我都要成你的手下敗將了。”
平日也沒見他跟誰下過棋,怎麽就成長得那麽快呢?
寧絕笑而不語,修長的手指打亂棋局,把棋子分別放入同色的棋簍裏後,問:“有空來一局嗎?”
“當然。”
安崇鄴移了移棋盤,伸手拿過白子棋簍,眼中盡是寵溺:“小寧大人,請吧。”
逗弄的語氣帶著意味不明的調戲,寧絕輕咳兩聲,沒跟他客氣,隨手就落下一子。
如墨的黑子在橫長豎直的朱紅棋盤上占據了最主要的位置,安崇鄴從下方起手,每一步都走得漫不經心,縱容又遷就。
秋風卷入涼亭,邀起紗幔共舞。
隨著此起彼伏的啪嗒聲,安崇鄴逐漸看出了寧絕棋風的走向,不在攻,不在守,似四麵布局,又似處處錯漏,迷霧陣陣,猶如自困其中。
他……有心事。
抬眸落到那無波的眉眼處,安崇鄴直接問:“阿絕,近來是有什麽心事嗎?”
“嗯。”
寧絕沒有隱瞞,不疾不徐的把高戩一事說了個大概。
安崇鄴與大將軍府關係不錯,自然對高戩也有幾分了解,在他印象中,那不像是個滿腹陰謀的漢子,但……阿絕懷疑他,所以他也可以懷疑。
“我會派人去跟著他,你想查什麽就盡管查,無論結果如何,我都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你。”
在他心中,寧絕的安危永遠是第一位。
可寧絕聞言,卻是搖搖頭,沉聲道:“不……不必跟著他。”
他說的肯定又堅決,聽得安崇鄴莫名發懵。
“你不是懷疑他嗎?為何不跟?”
是擔心他的人能力不夠,還是怕他不慎泄露自己的行蹤?
安崇鄴正要開口遊說,卻被寧絕落子發出的聲音打斷。
“啪”的一聲,他說:“因為相較於高戩,我對另外一人的懷疑更深。”
“誰?”
“銀青光祿大夫,林自騁。”
“?”
安崇鄴頭頂冒出一個問號:“林自騁?為何?”
為何……寧絕也說不清為何。
明明無憑無證,甚至都沒多少牽連,可……他就是懷疑他。
“巧合太多了!”
寧絕幽幽說道:“聽聞當年與他一同前往啟陽的還有個常姓官員,可最後迴來的卻隻有他一人,所謂的山匪未曾查證真假,明明高聰的證詞前後不一,他寧可錯信,也要以此為據。”
“更莫提高戩牢中會見戚明一事,那番要犯,怎能讓人隨意私探?林自騁明知那二人有過往,卻不查不問,不懷疑為何戚明突然改變口供?為何偏偏是在高戩探過監後認罪?”
又或許,他不是不懷疑,隻是為了早些定案而選擇糊塗收尾。
但……若此事真與高戩有關,林自騁為其中知情人,他難道就不怕高戩對他動手滅口,或是針對牽連嗎?
寧絕迴想腦海中他所見到的、林自騁表露出的德行品性,心中不禁生出兩個想法,要麽,林自騁手裏有足夠的把柄,能使得高戩不敢動他。
要麽,就是兩人狼狽為奸,一丘之貉,互相給了好處,以至林自騁處處幫忙隱瞞,促成了高戩對戚明的算計。
……
腦中的思緒糅雜成一團亂麻,在那一堆迷霧中,其實寧絕還有一種猜想,那就是……高聰可能在說謊。
這是站在高戩立場上所得出的一個結論。
雖然他們僅僅才見了兩次麵,但寧絕能感覺到,高戩的性格不像是背地裏下絆子、使手段的陰險小人,他一切情緒表現在臉上,或易怒,或強勢,或重情重義,幾乎都很直白。
尤其那種對下屬,對身邊人自然的展現,是裝不出來,也裝不得那麽像的。
更何況,如果高戩真是背後之人,那他又怎麽會如此輕易的交出高聰呢?
他明明可以在項武等人上門要人的時候否認營中有這號人,也可以以假亂真,隨便扯出一個“高聰”來……
反正隻要他不願意,就算是捧著聖旨來,他也有辦法狡辯糊弄過去。
可偏偏,高戩沒有半點阻攔的把人交出來了,甚至於,寧絕隱約發現,他好像半點都沒有意識到高聰的重要性,也完全不在意他會說出些什麽內容出來一樣。
究竟是自大到了無所畏懼的地步,還是他有什麽別的打算,能保證自己不受牽連?
又或者,他是真無辜,根本不知其中發生了什麽?
越想越不解,越想越不明白。
寧絕眉頭都揪成了川字型,手裏的棋子久久無法落下,看著棋盤上越來越亂的布局,他一時無解,不知該往哪條線走。
安崇鄴一旁看著,輕聲微歎,握著他的手,把棋子落到了中心:“既然不知道該往哪走,那就讓我來幫你吧。”
如清風明月般柔和的笑出現在臉上,他摩挲著寧絕的手背:“事情隻要有人做過,就總會露出馬腳,我會查清林自騁和高戩的底細,你不用擔心。”
他手裏的風巽、火離二人,可是刺探機要秘聞的一把好手。
雖然有他們的幫忙會事半功倍,但寧絕想到近來的事,眼中並無歡喜:“你有你的事要忙,近來穆太師對你的針對越發明顯,你且先處理好自己的事,得空了再來幫我吧。”
自皇後死後,穆騫幾乎是半點都不裝了,仗著位高權重,在朝堂上肆意針對支持安崇鄴的一眾官員,甚至連楊司空,和遠在渝州的楊元卜,安崇鄴的親舅舅,都各自收到了幾封彈劾。
寧絕知道,穆騫這是在給皇後報仇,安崇鄴也絲毫不手軟,明裏暗裏跟他鬥得你來我往,兩人誰也不服誰。
礙於皇後靈柩尚未出殯,啟安帝也不好光明正大的偏袒安崇鄴,甚至於在穆騫被氣得直翻白眼時,他還不得不佯裝怒火嗬斥這無法無天的小子幾句。
以安崇鄴的性子,盡管他們都知道,他不會讓自己吃虧,但這樣沒完沒了的糾纏汙害,也著實創得他腦仁疼,讓人時刻緊繃,忍不住火冒三丈。
寧絕的棋藝,相較於之前,長進了不少。
安崇鄴坐到他旁邊,望著那黑白戰局,含笑調侃道:“再讓你學幾天,我都要成你的手下敗將了。”
平日也沒見他跟誰下過棋,怎麽就成長得那麽快呢?
寧絕笑而不語,修長的手指打亂棋局,把棋子分別放入同色的棋簍裏後,問:“有空來一局嗎?”
“當然。”
安崇鄴移了移棋盤,伸手拿過白子棋簍,眼中盡是寵溺:“小寧大人,請吧。”
逗弄的語氣帶著意味不明的調戲,寧絕輕咳兩聲,沒跟他客氣,隨手就落下一子。
如墨的黑子在橫長豎直的朱紅棋盤上占據了最主要的位置,安崇鄴從下方起手,每一步都走得漫不經心,縱容又遷就。
秋風卷入涼亭,邀起紗幔共舞。
隨著此起彼伏的啪嗒聲,安崇鄴逐漸看出了寧絕棋風的走向,不在攻,不在守,似四麵布局,又似處處錯漏,迷霧陣陣,猶如自困其中。
他……有心事。
抬眸落到那無波的眉眼處,安崇鄴直接問:“阿絕,近來是有什麽心事嗎?”
“嗯。”
寧絕沒有隱瞞,不疾不徐的把高戩一事說了個大概。
安崇鄴與大將軍府關係不錯,自然對高戩也有幾分了解,在他印象中,那不像是個滿腹陰謀的漢子,但……阿絕懷疑他,所以他也可以懷疑。
“我會派人去跟著他,你想查什麽就盡管查,無論結果如何,我都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你。”
在他心中,寧絕的安危永遠是第一位。
可寧絕聞言,卻是搖搖頭,沉聲道:“不……不必跟著他。”
他說的肯定又堅決,聽得安崇鄴莫名發懵。
“你不是懷疑他嗎?為何不跟?”
是擔心他的人能力不夠,還是怕他不慎泄露自己的行蹤?
安崇鄴正要開口遊說,卻被寧絕落子發出的聲音打斷。
“啪”的一聲,他說:“因為相較於高戩,我對另外一人的懷疑更深。”
“誰?”
“銀青光祿大夫,林自騁。”
“?”
安崇鄴頭頂冒出一個問號:“林自騁?為何?”
為何……寧絕也說不清為何。
明明無憑無證,甚至都沒多少牽連,可……他就是懷疑他。
“巧合太多了!”
寧絕幽幽說道:“聽聞當年與他一同前往啟陽的還有個常姓官員,可最後迴來的卻隻有他一人,所謂的山匪未曾查證真假,明明高聰的證詞前後不一,他寧可錯信,也要以此為據。”
“更莫提高戩牢中會見戚明一事,那番要犯,怎能讓人隨意私探?林自騁明知那二人有過往,卻不查不問,不懷疑為何戚明突然改變口供?為何偏偏是在高戩探過監後認罪?”
又或許,他不是不懷疑,隻是為了早些定案而選擇糊塗收尾。
但……若此事真與高戩有關,林自騁為其中知情人,他難道就不怕高戩對他動手滅口,或是針對牽連嗎?
寧絕迴想腦海中他所見到的、林自騁表露出的德行品性,心中不禁生出兩個想法,要麽,林自騁手裏有足夠的把柄,能使得高戩不敢動他。
要麽,就是兩人狼狽為奸,一丘之貉,互相給了好處,以至林自騁處處幫忙隱瞞,促成了高戩對戚明的算計。
……
腦中的思緒糅雜成一團亂麻,在那一堆迷霧中,其實寧絕還有一種猜想,那就是……高聰可能在說謊。
這是站在高戩立場上所得出的一個結論。
雖然他們僅僅才見了兩次麵,但寧絕能感覺到,高戩的性格不像是背地裏下絆子、使手段的陰險小人,他一切情緒表現在臉上,或易怒,或強勢,或重情重義,幾乎都很直白。
尤其那種對下屬,對身邊人自然的展現,是裝不出來,也裝不得那麽像的。
更何況,如果高戩真是背後之人,那他又怎麽會如此輕易的交出高聰呢?
他明明可以在項武等人上門要人的時候否認營中有這號人,也可以以假亂真,隨便扯出一個“高聰”來……
反正隻要他不願意,就算是捧著聖旨來,他也有辦法狡辯糊弄過去。
可偏偏,高戩沒有半點阻攔的把人交出來了,甚至於,寧絕隱約發現,他好像半點都沒有意識到高聰的重要性,也完全不在意他會說出些什麽內容出來一樣。
究竟是自大到了無所畏懼的地步,還是他有什麽別的打算,能保證自己不受牽連?
又或者,他是真無辜,根本不知其中發生了什麽?
越想越不解,越想越不明白。
寧絕眉頭都揪成了川字型,手裏的棋子久久無法落下,看著棋盤上越來越亂的布局,他一時無解,不知該往哪條線走。
安崇鄴一旁看著,輕聲微歎,握著他的手,把棋子落到了中心:“既然不知道該往哪走,那就讓我來幫你吧。”
如清風明月般柔和的笑出現在臉上,他摩挲著寧絕的手背:“事情隻要有人做過,就總會露出馬腳,我會查清林自騁和高戩的底細,你不用擔心。”
他手裏的風巽、火離二人,可是刺探機要秘聞的一把好手。
雖然有他們的幫忙會事半功倍,但寧絕想到近來的事,眼中並無歡喜:“你有你的事要忙,近來穆太師對你的針對越發明顯,你且先處理好自己的事,得空了再來幫我吧。”
自皇後死後,穆騫幾乎是半點都不裝了,仗著位高權重,在朝堂上肆意針對支持安崇鄴的一眾官員,甚至連楊司空,和遠在渝州的楊元卜,安崇鄴的親舅舅,都各自收到了幾封彈劾。
寧絕知道,穆騫這是在給皇後報仇,安崇鄴也絲毫不手軟,明裏暗裏跟他鬥得你來我往,兩人誰也不服誰。
礙於皇後靈柩尚未出殯,啟安帝也不好光明正大的偏袒安崇鄴,甚至於在穆騫被氣得直翻白眼時,他還不得不佯裝怒火嗬斥這無法無天的小子幾句。
以安崇鄴的性子,盡管他們都知道,他不會讓自己吃虧,但這樣沒完沒了的糾纏汙害,也著實創得他腦仁疼,讓人時刻緊繃,忍不住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