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坐不住了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91章 坐不住了
聽完所有,寧絕總算明白了暗衛的來由,和啟安帝子嗣稀少的原因。
“所以,每個皇子身邊的暗衛有多少?”
他記得安崇鄴說過,他身邊隻有八大暗衛,那其他幾位皇子也是八個嗎?
安崇鄴:“以前在宮裏時,是每人十二個影子,後來出了宮,父皇把操控影子的權利交給我們後,就不設限了,有多有少,隻要不過百,都是在允許範圍之內的。”
“哈?那大皇子府豈不是可能有近百位高手守著?”
寧絕有些震驚,這要是真的,那他可真沒辦法了。
看他一副驚呆的模樣,安崇鄴好笑的朝他臉上捏了一把,打趣道:“你當高手是大白菜呢?哪有那麽好招攬啊。”
暗衛可不是一般的職位,更何況是替別人擋命的影子,一輩子隱匿在暗處,永遠都無法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人前,縱有萬千成就,也無人知曉,更無人惦念。
“往年大皇兄確實收了不少人,但他沒把暗衛當人看,有什麽要命的事都讓他們去做,不惜代價,不計後果,然後就把人給全玩沒了。”
安崇鄴嗤笑一聲,繼續道:“現在他招的這些人啊,嘖……能力不怎麽樣,可能連二皇兄身邊的十二月衛都打不過。”
十二月衛?
寧絕挑了挑眉,所以安崇堰身邊的暗衛叫十二月衛嗎?
了然點頭,他又問:“那三皇子呢?”
“他呀,雖腦子愚笨,但手段陰狠,總愛收些善毒使藥的下作之人,為此,父皇可沒少警告他。”
啟安帝給他們準備暗衛的初衷是為了保護,而安崇羽總想著怎麽去毒害別人,如此卑劣無德,要不是親兒子,啟安帝早就收拾他了。
其實從啟安帝給他們取的字,就能看出他對這幾個好不容易保下來的兒子是何看法。
大皇子安崇樞,字明德。
望他以“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之意為警示,能有明德之心,不負萬民期許。
二皇子安崇堰,字恪禮。
原是他幼時性子太過自閉,從出了冷宮後,就一直抗拒所有人接近,連啟安帝都被他咬了好幾次,因此後來宮裏的大人們都不愛接近他,更有人背後指指點點,說他是個不尊禮節、不敬長輩的野孩子。
後來還是因為結識了烏洛和安崇鄴,被他們倆慢慢帶著走出陰影,他才逐漸改變性格。
但安崇堰依舊抗拒與啟安帝親近,所以父子兩沒有多少感情,在他及冠禮上,啟安帝想來想去,就選了恪禮二字,希望他能約束自身,恪守禮節。
三皇子安崇羽,字慎行。
這名字,是啟安帝在一次偶然發現,安崇羽欺辱安崇堰,並把另一個皇子推入水中後,心中一直對他埋下的不滿。
慎行慎行,慎重而行,既有警示之意,也是希望他能改變,莫辜負了他的一番愛護之心。
四皇子安崇鄴,字知非。
如他自己所說,天地黑白色,是非久見知,他是啟安帝最不需要操心的孩子,也是他最看重,最抱有期待的第四子。
及冠之前,他就已經展現過自己出色的能力,“知非”二字,並非警示,而是對他知曉是非正直,明辨真假,善於識人的嘉獎。
至於五皇子安崇沂,他才十五歲,還不到取字的時候,所以暫且不表。
反正總的來說,他們兄弟幾個的性格和品性,啟安帝都看得明明白白,也拿捏得輕而易舉。
寧絕與安崇鄴商議許久,最終決定,趁幾位皇子在宮裏守靈的時間,讓善於隱匿的風巽、火離兩人前往大皇子、三皇子府中查探情況,而地坤、雷震幾人,則分別去兩人名下私產尋找線索。
幾方人馬以天乾為主位,發現任何異常之處,都以暗衛之間獨有的信號傳遞消息,及時送信給寧絕和安崇鄴。
另一邊,寧絕找到聞卿竹,將自己的安排說與他聽之後,讓他派人盯緊林自騁,以及那些與安崇樞、安崇羽有來往的官員。
做好一切後,便是引狼出洞,讓敵人自己露出破綻。
寧絕大張旗鼓帶人去高府找出了高戩藏在密室裏的陳情血書,並放出消息稱,自己已然掌握了當年戚明受冤的真相,高將軍是受人逼迫才無奈頂罪,一切真相,皆可從他拿到的證據中證明。
此消息一經傳出,震動了不少關注此事的人。
畢竟事情發展得太快了,前腳高戩才被抓,後腳就查出真相說他是無辜頂罪,這其中,摻雜了多少真假,沒人能說得明白。
除了那些知曉真相、滿腹心虛的人。
林府書房裏,林自騁來迴踱了七次步,傳出去的消息石沉大海,他整顆心七上八下,始終難安。
晚秋已入涼,他額角卻依舊有汗水滴落。
在無數次深思熟慮後,他實在忍不住了,推開門,神色嚴肅的叫來親信管事,附耳吩咐一番後,細細叮囑,一定要辦得隱蔽。
管事連連點頭,轉身往後院去。
不多時,一輛低調的馬車從林府後門離開,一路朝著長樂大街而去。
厚重的車輪在青石板路上壓出痕跡,行過鬧市,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大約一個時辰後,那輛車停在了吵鬧的慈幼局偏門處。
駕馬的車夫東張西望,確定無人後,才扶著衣著簡單的管事下車。
管事上前,抬手在木門上敲了三遍,不多時,一個婦人出現,看清來人,她點頭,什麽都沒說就直接把人迎了進去。
過了許久,林府管事才從慈幼局出來,他上了馬車,並沒有直接迴府,二人繞了個彎,去了監察司。
當寧絕收到消息,說有人買通獄卒,將一件東西交到高戩手中時,他笑了笑,起身前往地牢中。
彼時,高戩正握著一支銀簪,坐在牢裏的草堆邊出神。
聽到開門的聲音,他抬頭,淡淡的說了句:“你來了。”
“他們又給你送了什麽?”
寧絕坐到長椅上,高戩起身,走到他麵前,把手裏簪子遞過去:“是阿瑛的簪子。”
“哦?那看來戚夫人是還活著了?”
高戩點頭,淺淺的笑意裏帶著一抹慶幸。
寧絕又問:“他們可還留下什麽話?”
“沒有。”
高戩在他對麵坐下,如實道:“想來他們也清楚,隻要把東西拿過來,我就能明白意思,所以什麽話都沒說,也是一種謹慎吧。”
作為當年一案的主審員,林自騁若被查出汙蔑陷害之舉,那他整個親族都保不下來。
所以在聽到寧絕放出的消息時,他是最著急,也最坐不住的。
本來他是想傳信給安崇樞詢問解決的辦法,但很不巧,安崇樞在宮裏出不來,他送出去的信件也被聞卿竹給截了個幹幹淨淨。
因此,在久等不到消息的情況下,他隻能自己想辦法,可他那點腦子,能想出什麽樣的高招呢?
無非是再從人質手裏拿出一件東西來威脅替罪羊而已。
他以為,自己什麽話都不說,就不會出錯,但很可惜,他沒料到高戩被策反了,更想不到,他能不顧瑛姑娘母子三人的安危,而選擇與寧絕合作。
聽完所有,寧絕總算明白了暗衛的來由,和啟安帝子嗣稀少的原因。
“所以,每個皇子身邊的暗衛有多少?”
他記得安崇鄴說過,他身邊隻有八大暗衛,那其他幾位皇子也是八個嗎?
安崇鄴:“以前在宮裏時,是每人十二個影子,後來出了宮,父皇把操控影子的權利交給我們後,就不設限了,有多有少,隻要不過百,都是在允許範圍之內的。”
“哈?那大皇子府豈不是可能有近百位高手守著?”
寧絕有些震驚,這要是真的,那他可真沒辦法了。
看他一副驚呆的模樣,安崇鄴好笑的朝他臉上捏了一把,打趣道:“你當高手是大白菜呢?哪有那麽好招攬啊。”
暗衛可不是一般的職位,更何況是替別人擋命的影子,一輩子隱匿在暗處,永遠都無法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人前,縱有萬千成就,也無人知曉,更無人惦念。
“往年大皇兄確實收了不少人,但他沒把暗衛當人看,有什麽要命的事都讓他們去做,不惜代價,不計後果,然後就把人給全玩沒了。”
安崇鄴嗤笑一聲,繼續道:“現在他招的這些人啊,嘖……能力不怎麽樣,可能連二皇兄身邊的十二月衛都打不過。”
十二月衛?
寧絕挑了挑眉,所以安崇堰身邊的暗衛叫十二月衛嗎?
了然點頭,他又問:“那三皇子呢?”
“他呀,雖腦子愚笨,但手段陰狠,總愛收些善毒使藥的下作之人,為此,父皇可沒少警告他。”
啟安帝給他們準備暗衛的初衷是為了保護,而安崇羽總想著怎麽去毒害別人,如此卑劣無德,要不是親兒子,啟安帝早就收拾他了。
其實從啟安帝給他們取的字,就能看出他對這幾個好不容易保下來的兒子是何看法。
大皇子安崇樞,字明德。
望他以“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之意為警示,能有明德之心,不負萬民期許。
二皇子安崇堰,字恪禮。
原是他幼時性子太過自閉,從出了冷宮後,就一直抗拒所有人接近,連啟安帝都被他咬了好幾次,因此後來宮裏的大人們都不愛接近他,更有人背後指指點點,說他是個不尊禮節、不敬長輩的野孩子。
後來還是因為結識了烏洛和安崇鄴,被他們倆慢慢帶著走出陰影,他才逐漸改變性格。
但安崇堰依舊抗拒與啟安帝親近,所以父子兩沒有多少感情,在他及冠禮上,啟安帝想來想去,就選了恪禮二字,希望他能約束自身,恪守禮節。
三皇子安崇羽,字慎行。
這名字,是啟安帝在一次偶然發現,安崇羽欺辱安崇堰,並把另一個皇子推入水中後,心中一直對他埋下的不滿。
慎行慎行,慎重而行,既有警示之意,也是希望他能改變,莫辜負了他的一番愛護之心。
四皇子安崇鄴,字知非。
如他自己所說,天地黑白色,是非久見知,他是啟安帝最不需要操心的孩子,也是他最看重,最抱有期待的第四子。
及冠之前,他就已經展現過自己出色的能力,“知非”二字,並非警示,而是對他知曉是非正直,明辨真假,善於識人的嘉獎。
至於五皇子安崇沂,他才十五歲,還不到取字的時候,所以暫且不表。
反正總的來說,他們兄弟幾個的性格和品性,啟安帝都看得明明白白,也拿捏得輕而易舉。
寧絕與安崇鄴商議許久,最終決定,趁幾位皇子在宮裏守靈的時間,讓善於隱匿的風巽、火離兩人前往大皇子、三皇子府中查探情況,而地坤、雷震幾人,則分別去兩人名下私產尋找線索。
幾方人馬以天乾為主位,發現任何異常之處,都以暗衛之間獨有的信號傳遞消息,及時送信給寧絕和安崇鄴。
另一邊,寧絕找到聞卿竹,將自己的安排說與他聽之後,讓他派人盯緊林自騁,以及那些與安崇樞、安崇羽有來往的官員。
做好一切後,便是引狼出洞,讓敵人自己露出破綻。
寧絕大張旗鼓帶人去高府找出了高戩藏在密室裏的陳情血書,並放出消息稱,自己已然掌握了當年戚明受冤的真相,高將軍是受人逼迫才無奈頂罪,一切真相,皆可從他拿到的證據中證明。
此消息一經傳出,震動了不少關注此事的人。
畢竟事情發展得太快了,前腳高戩才被抓,後腳就查出真相說他是無辜頂罪,這其中,摻雜了多少真假,沒人能說得明白。
除了那些知曉真相、滿腹心虛的人。
林府書房裏,林自騁來迴踱了七次步,傳出去的消息石沉大海,他整顆心七上八下,始終難安。
晚秋已入涼,他額角卻依舊有汗水滴落。
在無數次深思熟慮後,他實在忍不住了,推開門,神色嚴肅的叫來親信管事,附耳吩咐一番後,細細叮囑,一定要辦得隱蔽。
管事連連點頭,轉身往後院去。
不多時,一輛低調的馬車從林府後門離開,一路朝著長樂大街而去。
厚重的車輪在青石板路上壓出痕跡,行過鬧市,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大約一個時辰後,那輛車停在了吵鬧的慈幼局偏門處。
駕馬的車夫東張西望,確定無人後,才扶著衣著簡單的管事下車。
管事上前,抬手在木門上敲了三遍,不多時,一個婦人出現,看清來人,她點頭,什麽都沒說就直接把人迎了進去。
過了許久,林府管事才從慈幼局出來,他上了馬車,並沒有直接迴府,二人繞了個彎,去了監察司。
當寧絕收到消息,說有人買通獄卒,將一件東西交到高戩手中時,他笑了笑,起身前往地牢中。
彼時,高戩正握著一支銀簪,坐在牢裏的草堆邊出神。
聽到開門的聲音,他抬頭,淡淡的說了句:“你來了。”
“他們又給你送了什麽?”
寧絕坐到長椅上,高戩起身,走到他麵前,把手裏簪子遞過去:“是阿瑛的簪子。”
“哦?那看來戚夫人是還活著了?”
高戩點頭,淺淺的笑意裏帶著一抹慶幸。
寧絕又問:“他們可還留下什麽話?”
“沒有。”
高戩在他對麵坐下,如實道:“想來他們也清楚,隻要把東西拿過來,我就能明白意思,所以什麽話都沒說,也是一種謹慎吧。”
作為當年一案的主審員,林自騁若被查出汙蔑陷害之舉,那他整個親族都保不下來。
所以在聽到寧絕放出的消息時,他是最著急,也最坐不住的。
本來他是想傳信給安崇樞詢問解決的辦法,但很不巧,安崇樞在宮裏出不來,他送出去的信件也被聞卿竹給截了個幹幹淨淨。
因此,在久等不到消息的情況下,他隻能自己想辦法,可他那點腦子,能想出什麽樣的高招呢?
無非是再從人質手裏拿出一件東西來威脅替罪羊而已。
他以為,自己什麽話都不說,就不會出錯,但很可惜,他沒料到高戩被策反了,更想不到,他能不顧瑛姑娘母子三人的安危,而選擇與寧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