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請大人明查
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風華絕代 作者:六月熾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遼沉默了,江盛林也不知如何反駁。
公堂一片啞然,直至這時,左側的季子越才輕咳兩聲,道:“如此看來,小寧大人確實沒有對寧大公子生妒的可能性。”
他看向寧遼道:“寧大人啊,雖然你失去愛子情有可原,但作為父親,同樣都是自己親生的,你也不能厚此薄彼,為了平息心中之痛,就拿僅剩的一個孩子來泄憤啊。”
他特意加重“僅剩”二字,儼然是在提醒對方,這可是你唯一的獨子了,他要是出事,你老寧家可就後繼無人了。
果然,一聽到這話,寧遼瞳孔一縮,指尖攥緊衣擺,“絕嗣”二字,對於一向重視傳承的寧遼來說,無疑是一記重錘。
“我……”他張了張嘴,千言萬語都化成了糾結。
江盛林見狀,生怕他反水壞事,立馬提醒道:“有罪當罰,寧大人身為朝中重臣,可不能因為是親子就徇私包庇啊。”
眼中精光閃爍,他望著寧絕道:“或許你不曾嫉妒寧文正,可你與他有矛盾的事情不假,你的下屬也確實對他下了重手,這點你無可狡辯。”
寧絕斜了他一眼:“本朝有律例,未經允許,不得擅闖他人宅院,寧文正深夜醉酒來擾我清淨,難道下官沒有權利將人趕走嗎?”
“你是有權利把人趕走,但若僅因這點不滿,就下此毒手,未免心思過於狠辣。”
“下官還是那句話,尚書大人此番指控有證據嗎?”
寧絕不進他的語言陷阱,條理清晰道:“我的下屬隻是奉命把人趕走,並未下什麽重手,岑大人問過周圍鄰居,也知曉寧文正離開時完好無缺……”
“他酒醉無狀,言行過激,或許是行至街頭衝撞了什麽人,又或許平日結了仇,被人尋著機會報複,諸多可能,大人作為刑部尚書,應該見得不少吧?”
他是見得不少,所以也更明白這種案子有多好定罪。
“仵作驗過寧文正的傷,根據他身上多處淤青和骨頭碎裂的程度得出結論,他並不是被人毆打致死,而是活活疼死的;兇手手段熟練,先是打傷他的喉部,卸了他的雙頜以防唿救,其次是四肢,肋骨,後脊……幾十處骨裂淤青,處處重擊,又不至於立即喪命,可見下手者熟知人體結構,是有一定能力的武功高手。”
江盛林說著,看向寧絕身後的天乾:“而寧知事身邊這位常跟著的隨從,許多人都誇功夫不錯。”
功夫好就一定是兇手嗎?
寧絕笑了,笑意不達眼底:“世上習武之人不知凡幾,就大人說的這些,恐怕軍中隨便拉一個人出來都可以做到。”
“如果僅憑這點就能定罪……”他目光掃過周圍的差吏:“那諸位的嫌疑也不小,畢竟你們常年任職於刑部,見過不少審訊犯人的手段,也應當清楚如何打人最痛,還不至死吧?”
此話一出,所有人麵麵相覷。
刑部和大理寺的差吏常常要抓捕罪犯,所以多多少少都會點拳腳功夫,像寧文正那等文弱公子,說實在的,他們隨手都能撂倒好幾個。
所以,光憑這點,還真難篩選出真正的兇手。
“胡言亂扯,他們與寧文正無冤無仇,怎麽可能會以如此狠毒的手法將人淩虐致死?”江盛林急了,要按他這說法推論下去,恐怕半個京都的人都有了嫌疑。
“對寧文正下手,就一定隻是與他有仇嗎?”
寧絕嗤笑,看向神色不明的寧遼:“寧大人為官幾十載,難道就沒得罪過誰?”
他得罪的人?
怎麽可能沒有。
寧遼瞪圓雙眼,腦中浮現許多與自己曾鬧得十分難看的政敵,每一個,都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的存在。
在寧絕未上寧家族譜之前,寧文正是他膝下唯一名正言順的親兒子,他的死訊,能給自己產生多大的傷害,是眾所周知的。
所以,很可能是他的原因,從而導致文正被報複嗎?
心中愧疚成災,寧遼黯然的眸子逐漸灰敗,那本就坐不直的背脊更加彎曲,他整個人陷入痛苦悔恨之中,憔悴的麵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蒼老下去。
握著椅子扶手的指節力道加深,他止不住想,如果真如寧絕所言,那他豈不成了害死長子的罪魁禍首?
含淚的目光抬起,看到了獨自站在中心被“圍攻”的少年,寧遼不禁問自己,他現在又是在這裏幹什麽呢,文正沒了,難道還要讓寧絕也消失嗎?
親者痛,仇者快,有多少人在外看這一場“父子相殘”的好戲,又有多少人等著他斷子絕孫?
不……不可以!
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寧遼恍惚的站起身,對江盛林拱了拱手:“犬子年幼,確實做不出那等陰狠之事,尚書大人還請明查。”
“寧遼,你……”
江盛林啞了口,緊蹙的眉頭足以見他的憤懣。
這家夥,剛剛進門還一臉怒火,連連斥責寧絕的不對,這怎麽才幾句話,就把他腦子洗幹淨了。
季子越見狀,也在一旁幫腔道:“本官也覺得寧絕所言不無道理,辦案講究真憑實據,僅憑猜測,可定不了一個人罪。”
他的視線與寧絕對上,坦坦蕩蕩的雙眸宛如清泉透徹,毫無瑕疵。
站起身,季子越側身如寧遼一般對江盛林拱手:“尚書大人,還請明查。”
堂中氣氛使人壓抑,見寧遼有了退步,抹淚的元氏也找到機會跪了下去,伏地唿道:“我兒冤枉,請尚書大人明查。”
叩地的聲音響亮,左右兩人步步緊逼,江盛林死死咬著牙不鬆口,正思索著別的理由時,那坐在太師椅上的張氏扶著寧玉芙的手站了起來。
她抹去淚痕,沒看任何人,顫巍巍欠身行了一禮,道:“妾身相信寧絕不是兇手,還請尚書大人明查真相。”
她說完,寧玉芙也跟著屈了屈膝:“請大人明查。”
一家四口,包括大理寺少卿季子越,都選擇了相信寧絕。
江盛林臉都綠了,若隻是旁人,他尚可以以一己之力強行把人壓下,但對方是死者的父母,尤其張氏,她身後還有個安國公府……
連她都說了相信寧絕,那他還有什麽立場來“伸張正義”?
不甘心的情緒包裹全身,大約沉默了半刻鍾,江盛林才冷哼一聲:“雖無證據證明此事與你有關,但畢竟你算是昨夜最後與死者有過交涉的人,所以……案情未明之前,你作為主要證人,若有需要,必須隨時聽候刑部傳喚。”
雖是咬牙切齒的語氣,卻也算給雙方遞了個台階下。
寧絕平靜的拱了拱手:“下官明白,有勞尚書大人費心了。”
“行了,下去吧。”
公堂一片啞然,直至這時,左側的季子越才輕咳兩聲,道:“如此看來,小寧大人確實沒有對寧大公子生妒的可能性。”
他看向寧遼道:“寧大人啊,雖然你失去愛子情有可原,但作為父親,同樣都是自己親生的,你也不能厚此薄彼,為了平息心中之痛,就拿僅剩的一個孩子來泄憤啊。”
他特意加重“僅剩”二字,儼然是在提醒對方,這可是你唯一的獨子了,他要是出事,你老寧家可就後繼無人了。
果然,一聽到這話,寧遼瞳孔一縮,指尖攥緊衣擺,“絕嗣”二字,對於一向重視傳承的寧遼來說,無疑是一記重錘。
“我……”他張了張嘴,千言萬語都化成了糾結。
江盛林見狀,生怕他反水壞事,立馬提醒道:“有罪當罰,寧大人身為朝中重臣,可不能因為是親子就徇私包庇啊。”
眼中精光閃爍,他望著寧絕道:“或許你不曾嫉妒寧文正,可你與他有矛盾的事情不假,你的下屬也確實對他下了重手,這點你無可狡辯。”
寧絕斜了他一眼:“本朝有律例,未經允許,不得擅闖他人宅院,寧文正深夜醉酒來擾我清淨,難道下官沒有權利將人趕走嗎?”
“你是有權利把人趕走,但若僅因這點不滿,就下此毒手,未免心思過於狠辣。”
“下官還是那句話,尚書大人此番指控有證據嗎?”
寧絕不進他的語言陷阱,條理清晰道:“我的下屬隻是奉命把人趕走,並未下什麽重手,岑大人問過周圍鄰居,也知曉寧文正離開時完好無缺……”
“他酒醉無狀,言行過激,或許是行至街頭衝撞了什麽人,又或許平日結了仇,被人尋著機會報複,諸多可能,大人作為刑部尚書,應該見得不少吧?”
他是見得不少,所以也更明白這種案子有多好定罪。
“仵作驗過寧文正的傷,根據他身上多處淤青和骨頭碎裂的程度得出結論,他並不是被人毆打致死,而是活活疼死的;兇手手段熟練,先是打傷他的喉部,卸了他的雙頜以防唿救,其次是四肢,肋骨,後脊……幾十處骨裂淤青,處處重擊,又不至於立即喪命,可見下手者熟知人體結構,是有一定能力的武功高手。”
江盛林說著,看向寧絕身後的天乾:“而寧知事身邊這位常跟著的隨從,許多人都誇功夫不錯。”
功夫好就一定是兇手嗎?
寧絕笑了,笑意不達眼底:“世上習武之人不知凡幾,就大人說的這些,恐怕軍中隨便拉一個人出來都可以做到。”
“如果僅憑這點就能定罪……”他目光掃過周圍的差吏:“那諸位的嫌疑也不小,畢竟你們常年任職於刑部,見過不少審訊犯人的手段,也應當清楚如何打人最痛,還不至死吧?”
此話一出,所有人麵麵相覷。
刑部和大理寺的差吏常常要抓捕罪犯,所以多多少少都會點拳腳功夫,像寧文正那等文弱公子,說實在的,他們隨手都能撂倒好幾個。
所以,光憑這點,還真難篩選出真正的兇手。
“胡言亂扯,他們與寧文正無冤無仇,怎麽可能會以如此狠毒的手法將人淩虐致死?”江盛林急了,要按他這說法推論下去,恐怕半個京都的人都有了嫌疑。
“對寧文正下手,就一定隻是與他有仇嗎?”
寧絕嗤笑,看向神色不明的寧遼:“寧大人為官幾十載,難道就沒得罪過誰?”
他得罪的人?
怎麽可能沒有。
寧遼瞪圓雙眼,腦中浮現許多與自己曾鬧得十分難看的政敵,每一個,都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的存在。
在寧絕未上寧家族譜之前,寧文正是他膝下唯一名正言順的親兒子,他的死訊,能給自己產生多大的傷害,是眾所周知的。
所以,很可能是他的原因,從而導致文正被報複嗎?
心中愧疚成災,寧遼黯然的眸子逐漸灰敗,那本就坐不直的背脊更加彎曲,他整個人陷入痛苦悔恨之中,憔悴的麵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蒼老下去。
握著椅子扶手的指節力道加深,他止不住想,如果真如寧絕所言,那他豈不成了害死長子的罪魁禍首?
含淚的目光抬起,看到了獨自站在中心被“圍攻”的少年,寧遼不禁問自己,他現在又是在這裏幹什麽呢,文正沒了,難道還要讓寧絕也消失嗎?
親者痛,仇者快,有多少人在外看這一場“父子相殘”的好戲,又有多少人等著他斷子絕孫?
不……不可以!
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寧遼恍惚的站起身,對江盛林拱了拱手:“犬子年幼,確實做不出那等陰狠之事,尚書大人還請明查。”
“寧遼,你……”
江盛林啞了口,緊蹙的眉頭足以見他的憤懣。
這家夥,剛剛進門還一臉怒火,連連斥責寧絕的不對,這怎麽才幾句話,就把他腦子洗幹淨了。
季子越見狀,也在一旁幫腔道:“本官也覺得寧絕所言不無道理,辦案講究真憑實據,僅憑猜測,可定不了一個人罪。”
他的視線與寧絕對上,坦坦蕩蕩的雙眸宛如清泉透徹,毫無瑕疵。
站起身,季子越側身如寧遼一般對江盛林拱手:“尚書大人,還請明查。”
堂中氣氛使人壓抑,見寧遼有了退步,抹淚的元氏也找到機會跪了下去,伏地唿道:“我兒冤枉,請尚書大人明查。”
叩地的聲音響亮,左右兩人步步緊逼,江盛林死死咬著牙不鬆口,正思索著別的理由時,那坐在太師椅上的張氏扶著寧玉芙的手站了起來。
她抹去淚痕,沒看任何人,顫巍巍欠身行了一禮,道:“妾身相信寧絕不是兇手,還請尚書大人明查真相。”
她說完,寧玉芙也跟著屈了屈膝:“請大人明查。”
一家四口,包括大理寺少卿季子越,都選擇了相信寧絕。
江盛林臉都綠了,若隻是旁人,他尚可以以一己之力強行把人壓下,但對方是死者的父母,尤其張氏,她身後還有個安國公府……
連她都說了相信寧絕,那他還有什麽立場來“伸張正義”?
不甘心的情緒包裹全身,大約沉默了半刻鍾,江盛林才冷哼一聲:“雖無證據證明此事與你有關,但畢竟你算是昨夜最後與死者有過交涉的人,所以……案情未明之前,你作為主要證人,若有需要,必須隨時聽候刑部傳喚。”
雖是咬牙切齒的語氣,卻也算給雙方遞了個台階下。
寧絕平靜的拱了拱手:“下官明白,有勞尚書大人費心了。”
“行了,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