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暢談”的相當愉快。
骨木得知熊部落還有一張漁網之後,死皮賴臉地從熊洪這裏要走了這張殘破的網,雖然熊洪已經跟他說過,這張網頂多再用個十幾次就要報廢,但骨木毫不介意,甚至十分開心,為此他還送上了十幾張獸皮。
熊洪也很開心,反正要報廢的東西,也不怕他們掌握,就算他們學會織網,那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從製作陶器到製作漁網,熊部落的東西,都是有前期準備的,不能僅僅靠最終的產品,就能把整個的生產環節、原料供應給滿足了吧。
當然,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既然骨木為了這張漁網可以豁出臉不要,還送了一些獸皮,熊洪也不能太過於小氣,還讓人盡可能地把這兩張漁網給修補修補。
“熊洪族長,其他部落帶人過來,也可以換到陶器和食鹽?”骨木有些不放心,又問了一遍。
“這是肯定的,除了陶器和食鹽,我們這次沒有帶太多的東西過來,”熊洪此時也有些後悔,當初應該多帶點東西過來的,不過當初行動的時候,是抱著探路的目的來的,對能找到其他部落其實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更不知道這次能這麽快找到其他部落,因此準備攜帶的物資就少了很多。
好在原始社會,到處都是物資,就地取材就能燒製陶器,食鹽雖然不多,但要是用來再交換個百十號人,還是足夠的。畢竟一包食鹽有25斤,每匹馬身上都背著一包,就算用掉一些,現在還有大概80包左右。
而交換給骨部落的食鹽,都是用幹葫蘆作為容器,裏麵隻有一斤的量。
“那就行,我們分兩個方向去的話,隻要大概十天就能到最遠的部落,然後再用十幾天的時間過來,時間上是來得及的。”
熊洪點點頭,這次他也會帶著人跟隨骨部落他們行動。原本是打算讓骨木以“經銷商”的身份去談的,但熊洪想了想,自己出馬的成功率更高,畢竟骨木對於熊部落了解太少,而熊洪也能趁此機會,跟這些部落都熟悉一下,方便日後的交往。
這次熊洪跟過去,以後就會全部由骨部落這個“經銷商”負責,反正不管他的價格如何,熊部落隻要按照約定給骨部落的物品就行。雖然可能得到的利潤會少一些,付出的東西會多一些,但也無所謂,這點物資,熊部落還是出得起的。
更何況,可以用“經銷商”的身份,將骨部落牢牢綁在自己部落身上,能省下來熊部落很多時間和精力。
這個營地,隻會留下十來個老人和幾個新人,按照熊洪的安排,繼續利用魚籠、食鹽和陷阱,在周圍捕獲獵物,為路上多積攢一些食物。
“還有個事情,不知道該不該說,”熊洪此刻有些不好意思,畢竟這個事情有些太難為別人,“是這樣的,你們也知道我們部落離這裏,即便是騎馬,也需要十來天的時間,所以我就想,能不能把白骨洞這裏給借給我們用,我們可以給一些物資或者技術。”
“沒問題的,”骨木大手一揮,“既然熊洪族長喜歡這裏,那就拿去用好了,我迴到部落以後,也會跟大家講,以後這裏就歸你們熊部落了。”
出乎意料的順利,大方的骨木,讓熊洪甚至覺得,骨木怕不是以為是送一顆獸牙,按照後世的經驗來說,骨木眨眼間就送出去一個即將成為“學區房”的小區啊!
“……額,可能我沒有講明白,我們是要借用這裏,”熊洪特意指了指山洞以及外麵的山穀,“是這裏,要用上很長時間。”
說完,還特意讓鹿皮再翻譯了一下,防止骨木理解錯誤。
“對啊,拿去用就可以了,你們不是說等下次來,用五張漁網跟我們換的嗎?”骨木有些不解,區區一個山洞而已,值得大驚小怪嗎?這裏的山洞多的是,不過能換五張漁網迴來,也讓他驚喜不已,直唿熊部落的慷慨,迴去跟骨巫說一下,又得讓他高興上好幾天。
不明白一個破山洞有什麽好要的。
反正山洞多的是,這附近要別的可能不多,但山洞山崖幾乎到處都是,雖然適合住人的山洞少,但總歸是有的。更何況,這裏本來就是部落春夏到這周圍狩獵的地方,沒了這裏,還有其他的山洞可以居住。
“那行,這裏我們以後每到春夏的時候,就會帶著東西到這裏來,隻要你們用得上的,就可以拿東西來換——族人、獸皮、野果、甚至各種石頭,隻要我們認為有用的,都可以拿來換。”
“行!”
雙方都覺得自己占了個多大便宜,自然很痛快地達成了一致。
第二天一早,熊洪帶著熊皮和鹿皮等人,跟隨著骨木,開始前往最近的部落,來開始他的“圈人計劃”。
由於攜帶了不少的魚幹、陶器和食鹽,熊洪不得不把閑下來幾天的馬匹給用上。這裏山路崎嶇難行,馬匹更是如此,所以一開始,熊洪是沒有打算讓馬匹參與運輸物資的。
不過骨木又提了一個建議,他表示可以沿著河邊走,河邊的土地雖然也不那麽好走,距離也更遠一些,但總歸是要比翻山越嶺輕鬆的多。為了提高行動的效率,熊洪還讓出了幾匹馬,用來載著骨木等人。
“原來這就是騎馬啊,”骨木好奇又開心地坐在馬上,這種牲口的速度要比他步行快上很多,尤其是在一些平坦的地方,跑起來如同風一般,“熊部落還有什麽好的東西?”
骨木對這種迅疾如風的牲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順帶著也問起了熊部落裏麵人工養殖的事情,在他們看來,抓到了獵物不殺了吃肉,養著他們,簡直難以理解,這樣跟不抓有什麽區別。
當然熊洪現在還不知道怎麽跟他們解釋養殖的意義,隻是說要是這次出來帶上驢子,那牲口的通過性和對地形的適應性,要比馬匹好的多。好在這次出來也能積累不少經驗,明年開春後再過來,就可以把那些驢子給帶過來了。
這裏真的很適合驢子這些牲口的生存和運用,原本部落裏有了馬匹、牛這些大型的牲口,對驢子的利用率就降下來不少。但經過這次探索,熊洪發現每種牲口應用的場景不同,它能發揮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說驢子,在這種山丘密布、地形複雜的地方,就非常合適使用,雖然它載重沒有牛高,速度沒有馬快,但勝在靈活,適用性強,而且性格也還算不錯。
這裏雖然大片平坦的土地比較少,但離這裏稍微遠一點的地方,還是能開辟出來不少土地的,這些熊洪也都記得,明年要是開發這裏,就要想辦法多搞點土地出來。另外就是在白骨洞東側,離這裏不遠的河流,骨木這裏的部落稱之為“白河”,水流平緩,如果能利用起來,也能為部落提供一些幫助。
河運相關是接下來部落要發展的技術,在熊部落那邊,因為隻有一條淩河,沿岸的部落也不多,熊洪就沒有發展河運,一方麵沒有時間,另一方麵,各種材料都還缺少。
但到了白河這裏,就又不一樣了。
白河所在的山穀,沿途兩岸都是骨部落這樣的原始部落,而且河流平緩,自西北向東南方流淌,河流的下遊,幾乎很少有人過去,說是一大片沼澤,上麵遍布瘴氣和泥沼,一不注意就能喪命。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熊洪覺得最要緊的還是先把這裏給建設起來,至少,得能夠防住山穀外的野獸侵襲。
既然白骨洞骨部落並不在意,那熊洪就要好好地把這裏給建設起來,作為他向東北方探索的基地和跟骨部落這些部落交流的大本營。
這裏地形跟熊山相比,近似於兩個極端,熊山那邊是一處山包,四周地形都沒有熊山高,而白骨洞這裏則是一個山穀,四周都是比較高的山。
“這裏四處環山,隻要在穀口做好警戒和防禦,那這山穀裏麵就是一處天然的安全地帶,”熊洪內心盤算著,“以後這裏肯定要被熊部落掌握在自己手裏的,周圍也有不少平地,樹林也很多,如果利用起來,真的能當做熊部落的第二個基地。”
一路上,熊洪跟骨木兩個聊了很多熊部落的事情,讓骨木又眼熱了一次,去熊部落參觀的念頭更加迫切了。
“我們明天就能到白石部落,他們離這裏最近,去完白石部落後,就可以到我們那裏先歇息著,”骨木在馬上說著,“到時候要跟他們說清楚,多少東西換多少人。”
“這些你和他們交流就行,”熊洪並沒有想繞開骨木他們直接和其他部落打交道的想法,這樣可能賺的更多,但時間成本和效率反而降低了,倒不如讓骨部落作為中間人,不管他用什麽樣的“價格”換來熊部落要的東西,熊部落隻會按照約定好的來與骨部落交易。
這樣既可以把熊部落解放出來,隻做物資的供應者,又可以讓骨部落在這個區域獲得一定的聲望,幫助熊部落得到更多的族人。不然別的部落憑什麽願意相信一個從沒交往過的部落,用陶器和食鹽,跟他們換一些族人。
骨木得知熊部落還有一張漁網之後,死皮賴臉地從熊洪這裏要走了這張殘破的網,雖然熊洪已經跟他說過,這張網頂多再用個十幾次就要報廢,但骨木毫不介意,甚至十分開心,為此他還送上了十幾張獸皮。
熊洪也很開心,反正要報廢的東西,也不怕他們掌握,就算他們學會織網,那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從製作陶器到製作漁網,熊部落的東西,都是有前期準備的,不能僅僅靠最終的產品,就能把整個的生產環節、原料供應給滿足了吧。
當然,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既然骨木為了這張漁網可以豁出臉不要,還送了一些獸皮,熊洪也不能太過於小氣,還讓人盡可能地把這兩張漁網給修補修補。
“熊洪族長,其他部落帶人過來,也可以換到陶器和食鹽?”骨木有些不放心,又問了一遍。
“這是肯定的,除了陶器和食鹽,我們這次沒有帶太多的東西過來,”熊洪此時也有些後悔,當初應該多帶點東西過來的,不過當初行動的時候,是抱著探路的目的來的,對能找到其他部落其實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更不知道這次能這麽快找到其他部落,因此準備攜帶的物資就少了很多。
好在原始社會,到處都是物資,就地取材就能燒製陶器,食鹽雖然不多,但要是用來再交換個百十號人,還是足夠的。畢竟一包食鹽有25斤,每匹馬身上都背著一包,就算用掉一些,現在還有大概80包左右。
而交換給骨部落的食鹽,都是用幹葫蘆作為容器,裏麵隻有一斤的量。
“那就行,我們分兩個方向去的話,隻要大概十天就能到最遠的部落,然後再用十幾天的時間過來,時間上是來得及的。”
熊洪點點頭,這次他也會帶著人跟隨骨部落他們行動。原本是打算讓骨木以“經銷商”的身份去談的,但熊洪想了想,自己出馬的成功率更高,畢竟骨木對於熊部落了解太少,而熊洪也能趁此機會,跟這些部落都熟悉一下,方便日後的交往。
這次熊洪跟過去,以後就會全部由骨部落這個“經銷商”負責,反正不管他的價格如何,熊部落隻要按照約定給骨部落的物品就行。雖然可能得到的利潤會少一些,付出的東西會多一些,但也無所謂,這點物資,熊部落還是出得起的。
更何況,可以用“經銷商”的身份,將骨部落牢牢綁在自己部落身上,能省下來熊部落很多時間和精力。
這個營地,隻會留下十來個老人和幾個新人,按照熊洪的安排,繼續利用魚籠、食鹽和陷阱,在周圍捕獲獵物,為路上多積攢一些食物。
“還有個事情,不知道該不該說,”熊洪此刻有些不好意思,畢竟這個事情有些太難為別人,“是這樣的,你們也知道我們部落離這裏,即便是騎馬,也需要十來天的時間,所以我就想,能不能把白骨洞這裏給借給我們用,我們可以給一些物資或者技術。”
“沒問題的,”骨木大手一揮,“既然熊洪族長喜歡這裏,那就拿去用好了,我迴到部落以後,也會跟大家講,以後這裏就歸你們熊部落了。”
出乎意料的順利,大方的骨木,讓熊洪甚至覺得,骨木怕不是以為是送一顆獸牙,按照後世的經驗來說,骨木眨眼間就送出去一個即將成為“學區房”的小區啊!
“……額,可能我沒有講明白,我們是要借用這裏,”熊洪特意指了指山洞以及外麵的山穀,“是這裏,要用上很長時間。”
說完,還特意讓鹿皮再翻譯了一下,防止骨木理解錯誤。
“對啊,拿去用就可以了,你們不是說等下次來,用五張漁網跟我們換的嗎?”骨木有些不解,區區一個山洞而已,值得大驚小怪嗎?這裏的山洞多的是,不過能換五張漁網迴來,也讓他驚喜不已,直唿熊部落的慷慨,迴去跟骨巫說一下,又得讓他高興上好幾天。
不明白一個破山洞有什麽好要的。
反正山洞多的是,這附近要別的可能不多,但山洞山崖幾乎到處都是,雖然適合住人的山洞少,但總歸是有的。更何況,這裏本來就是部落春夏到這周圍狩獵的地方,沒了這裏,還有其他的山洞可以居住。
“那行,這裏我們以後每到春夏的時候,就會帶著東西到這裏來,隻要你們用得上的,就可以拿東西來換——族人、獸皮、野果、甚至各種石頭,隻要我們認為有用的,都可以拿來換。”
“行!”
雙方都覺得自己占了個多大便宜,自然很痛快地達成了一致。
第二天一早,熊洪帶著熊皮和鹿皮等人,跟隨著骨木,開始前往最近的部落,來開始他的“圈人計劃”。
由於攜帶了不少的魚幹、陶器和食鹽,熊洪不得不把閑下來幾天的馬匹給用上。這裏山路崎嶇難行,馬匹更是如此,所以一開始,熊洪是沒有打算讓馬匹參與運輸物資的。
不過骨木又提了一個建議,他表示可以沿著河邊走,河邊的土地雖然也不那麽好走,距離也更遠一些,但總歸是要比翻山越嶺輕鬆的多。為了提高行動的效率,熊洪還讓出了幾匹馬,用來載著骨木等人。
“原來這就是騎馬啊,”骨木好奇又開心地坐在馬上,這種牲口的速度要比他步行快上很多,尤其是在一些平坦的地方,跑起來如同風一般,“熊部落還有什麽好的東西?”
骨木對這種迅疾如風的牲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順帶著也問起了熊部落裏麵人工養殖的事情,在他們看來,抓到了獵物不殺了吃肉,養著他們,簡直難以理解,這樣跟不抓有什麽區別。
當然熊洪現在還不知道怎麽跟他們解釋養殖的意義,隻是說要是這次出來帶上驢子,那牲口的通過性和對地形的適應性,要比馬匹好的多。好在這次出來也能積累不少經驗,明年開春後再過來,就可以把那些驢子給帶過來了。
這裏真的很適合驢子這些牲口的生存和運用,原本部落裏有了馬匹、牛這些大型的牲口,對驢子的利用率就降下來不少。但經過這次探索,熊洪發現每種牲口應用的場景不同,它能發揮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說驢子,在這種山丘密布、地形複雜的地方,就非常合適使用,雖然它載重沒有牛高,速度沒有馬快,但勝在靈活,適用性強,而且性格也還算不錯。
這裏雖然大片平坦的土地比較少,但離這裏稍微遠一點的地方,還是能開辟出來不少土地的,這些熊洪也都記得,明年要是開發這裏,就要想辦法多搞點土地出來。另外就是在白骨洞東側,離這裏不遠的河流,骨木這裏的部落稱之為“白河”,水流平緩,如果能利用起來,也能為部落提供一些幫助。
河運相關是接下來部落要發展的技術,在熊部落那邊,因為隻有一條淩河,沿岸的部落也不多,熊洪就沒有發展河運,一方麵沒有時間,另一方麵,各種材料都還缺少。
但到了白河這裏,就又不一樣了。
白河所在的山穀,沿途兩岸都是骨部落這樣的原始部落,而且河流平緩,自西北向東南方流淌,河流的下遊,幾乎很少有人過去,說是一大片沼澤,上麵遍布瘴氣和泥沼,一不注意就能喪命。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熊洪覺得最要緊的還是先把這裏給建設起來,至少,得能夠防住山穀外的野獸侵襲。
既然白骨洞骨部落並不在意,那熊洪就要好好地把這裏給建設起來,作為他向東北方探索的基地和跟骨部落這些部落交流的大本營。
這裏地形跟熊山相比,近似於兩個極端,熊山那邊是一處山包,四周地形都沒有熊山高,而白骨洞這裏則是一個山穀,四周都是比較高的山。
“這裏四處環山,隻要在穀口做好警戒和防禦,那這山穀裏麵就是一處天然的安全地帶,”熊洪內心盤算著,“以後這裏肯定要被熊部落掌握在自己手裏的,周圍也有不少平地,樹林也很多,如果利用起來,真的能當做熊部落的第二個基地。”
一路上,熊洪跟骨木兩個聊了很多熊部落的事情,讓骨木又眼熱了一次,去熊部落參觀的念頭更加迫切了。
“我們明天就能到白石部落,他們離這裏最近,去完白石部落後,就可以到我們那裏先歇息著,”骨木在馬上說著,“到時候要跟他們說清楚,多少東西換多少人。”
“這些你和他們交流就行,”熊洪並沒有想繞開骨木他們直接和其他部落打交道的想法,這樣可能賺的更多,但時間成本和效率反而降低了,倒不如讓骨部落作為中間人,不管他用什麽樣的“價格”換來熊部落要的東西,熊部落隻會按照約定好的來與骨部落交易。
這樣既可以把熊部落解放出來,隻做物資的供應者,又可以讓骨部落在這個區域獲得一定的聲望,幫助熊部落得到更多的族人。不然別的部落憑什麽願意相信一個從沒交往過的部落,用陶器和食鹽,跟他們換一些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