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麵臨的問題,就是迴家途中吃喝的問題。
到現在為止,部落裏積累下來的食物,滿打滿算也就隻夠這240多號人吃上幾天的,就這還得在鍋裏多加水多加野菜,不然不夠吃。
而這裏距離熊部落直線距離大概150多公裏,但考慮到來時到處是樹林、草地或者沼澤,帶著這些人更是行動不便,一天也走不了十幾裏;
第三就是路上的行進問題。要是按照這次迴來的時候亂糟糟的樣子,不用野獸的襲擊,自己就能把自己給跑散。
要不是這次在隊伍後麵安排了十幾個熊部落的老獵手們幫忙維持著秩序,恐怕走不到白骨洞,這些人就得走失一半——事實上,熊部落把這200來號人平安帶迴來,一個人都沒有落下,已經是讓這些部落仰望的存在,甚至連熊洪都感覺不可思議。
“熊洪族長,既然你們迴到了部落,那我們也該迴去了,”骨木和白石翻身下馬,不舍地拍了拍這些天一直給他騎乘的黑色馬匹肩膀,“對了,你們大概什麽時候出發,在出發前,我們再送些食物過來。”
“是啊,什麽時候出發,我讓白石他們盡快把石頭給送到這裏來,不能耽誤你們,”白石也有些依依不舍,不過他知道熊部落呆在這裏才是災難,等到明年再來也不是不行,“還有就是你們雪化了以後還會來嗎?”
他們現在已經充分認識到陶器和食鹽的好處,還有很多其他的好東西,比如說漁網、馬匹等,更別說熊洪跟他們說的種植養殖,能夠獲得很多的食物,不用去冒險捕獵,這讓他們很是感興趣。
要不是時間實在不夠了,他們肯定會纏著熊洪教他們。
“來,當然來了,這次跟你們交換了這麽多族人,把他們送迴去之後,休養一段時間還會再來的,到時候你們可得多準備點好東西了,哈哈。”
“哈哈,好,到時候一定要來。”
通過這些天的相處,骨木和白石也學會了一些熊部落的語言,三人溝通起來雖然不是無縫銜接,但也不用鹿皮一直實時翻譯了。
等到骨木和白石帶著一些陶器和食鹽走後,熊洪迴到山穀中,看著人頭攢動的場景,一時間竟有些恍惚了,仿佛又迴到了部落春耕的時候。
“跟石頭他們講一下吧,”熊洪看著茫然不知所措的各部落“難民”們呆在原地,心中不禁一歎,“吩咐他們多煮些肉湯,這些人跟我們走了十幾天,隻有少部分沒辦法繼續跟上,已經算很不錯了。”
一路上,因為每天都有充足的食物供應,這些人吃飽不成問題,而且還是三頓飯,這讓他們覺得跟在熊洪後麵走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好的,”熊皮領命而去。
“羽落,你過來,”熊洪把羽落從人群中喊了過來,“帶著一些身體情況好一點的,把那邊給修整一下,帳篷都架起來,晚上得有一部分人睡在帳篷裏,優先讓那些身體瘦弱些的住到山洞裏。”
羽落點點頭,連忙招唿了幾個在行進途中發掘出來的“小頭目”們,各自帶著幾個人,拿起工具就去山穀中的那處拐彎處走去。那裏三麵環山,地形也很平坦,雖然麵積不大,但紮上十幾頂帳篷還是綽綽有餘的。
幸好當時出發的時候,帶來了不少麻布、獸皮帳篷,不然這些人根本沒辦法擠在山洞裏休息,隻能以天為被以地為床了。
傍晚時分,吃過晚飯,每個帳篷擠上10個族人,總算把這些人都給安排妥當了。這些人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行走,身體也差不多到極限了,於是倒頭就睡,還沒到月亮升起,整個營地裏就靜悄悄的一片,隻留著幾個值守的人偶爾咳嗽一聲。
等大部分人都被安排進帳篷或者山洞裏睡覺後,在洞口點著一團篝火,熊洪等熊部落的族人們都圍在這裏,等著熊洪的安排。
“總算是迴來了,這些天真是難忘啊,”看著周圍族人們的臉龐,篝火將他們臉上的疲憊也照了出來,“不過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大家還要再辛苦一段時間,接下來的十天時間,我們就在這裏進行休息休息,之後就要盡快迴到部落去。”
“族長,為什麽還要在這裏待這麽久?”一個族人很是不解,“這些人在路上的表現還不錯,完全可以再堅持堅持的。”
“你怎麽看出來他們還能再堅持的?”熊皮反駁道,“沒看到有好幾個年紀大一點的差點就倒在路上了嗎?要不是我們有擔架抬著他們,恐怕他們就迴不到這裏了。”
“是啊,而且迴去的時候不止是老人,還有其他人,甚至包括我們,”鹿皮也跟著發言,“這一路上有多難走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不僅路不好走,他們還得隨時照看,迴去的路雖然平坦一些,可距離也不算近,看他們現在的樣子,怕是大部分人都迴不去。”
“好了,休息十天是我們定下來的計劃,”熊洪製止了有些擴大的爭論,“不管是這些人的身體情況,還是我們的食物,甚至是行進的順序,我們都要好好籌劃一下,這十天已經是能擠出來的最長期限了。”
熊洪說的沒錯,天氣一天比一天冷,這些人身上大部分都隻有一小塊獸皮包裹著下身,不是為了遮羞,而是這處最脆弱的地方很容易在行動中被各種樹枝、荊棘劃傷。
而要是再待上一段時間,天氣開始下雪,那就更難行動了。
現在的原始人,身上都有一些濃密的毛發,能夠起到一些保暖的作用,但也僅此而已。
經過長達半夜的討論,熊洪等人終於定下來這幾天的休養計劃以及接下來的迴家計劃。
這十天時間,以熊部落的20名族人為骨幹,從200多人中挑選出來身體條件相對好一點的40人,用以老帶新的辦法,分成4隊,分別負擔起捕魚、捕獵的任務,為迴家的路上保證有充足的食物。
剩下的人中,再挑選出40人左右,在周圍相對安全的區域,采集一些野菜、野果、樹根等能用的東西。據熊洪觀察,這裏還是有一些樹林裏的鬆子、橡子以及板栗等可以收獲,雖然分散了一些,但認真搜尋,還是能得到不少東西的。
剩下的100多人,在體力恢複差不多後,還是要幹一些活,而不是直接躺在帳篷裏——既然能夠走到白骨洞,那說明身體體能還是可以的,而且光睡覺不運動,也沒辦法提升體能的上限。
所以熊洪也給他們找了個活,就是用堅硬的石頭去砸石頭,砸那些從白石部落運迴來的灰白色的石頭。
剩下的族人管理,熊洪火線提拔了最早加入進來的骨餘等人,他們對這些部落相對更熟悉,也對熊部落有了一定的了解,正適合做這些事情。
從白石部落運迴來的石頭,就是錫礦石。
錫礦石通常與其他礦石伴生,這其中就很可能有鐵礦石或者銅礦石,但熊洪從這種極易辨認的礦石中並沒有發現這兩種金屬的蹤跡。
錫礦石有很多種,眼前這塊就像是一個堅硬的岩石外殼,裏麵包裹著幾個呈結晶狀分布的石柱,閃著金屬的光芒。
這些錫礦石很容易提煉,隻要將破碎成小塊的礦石放在木炭堆旁邊,甚至不需要用坩堝來煆燒,木炭就會把裏麵的錫礦給還原成單質錫,融化後去掉雜質再澆鑄成錠後,就能得到純度相對較高的錫塊。
錫質地較軟,熔點較低,大概230度左右就會融化。而且它的可塑性強,在後世有各種表麵處理工藝,能製成多種款式的錫器。錫器平和柔滑的特性,高貴典雅的造型,曆久常新,曆來深受貴族人士的喜愛,金屬錫無毒、不易氧化變色,具有很好的殺菌、淨化、保鮮作用。
而熊洪要趁著這段時間,多帶一些錫錠迴去,跟羊部落那邊開采出來的銅礦石,按照一定的比例融化後,就能得到更加堅硬的青銅。
雖然部落現在有鐵器存在,但青銅器還是能夠作為金屬工具的補充。
鐵器太難製取了,即便是有爐子有煤礦,但每次開爐能得到的鐵水實在不多,十斤鐵礦石能得到兩斤半的鐵水就已經相當可以了。而隨著部落規模的急劇擴大,對金屬工具的依賴和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難以提升的鐵水的產量,隻能先用青銅來代替。
現在整個熊部落有2000來號人,再加上這裏的200多人,能夠參與農業生產的幾乎有七成,這些人不能再用石製的工具或者徒手吧?而鐵製工具經過這幾年的積累,其實多餘的也不多,所以熊洪也隻能將主意打到青銅器的身上。
部落裏已經有不少地方用上銅了,包括各個車輛的車軸處,銅與銅之間的摩擦力要比木頭與木頭要小,而且更耐磨一些,抹上一些油脂之後,更加順滑。
好在錫礦的提煉並不複雜,這些不能幹重體力活的族人,也能拿著石頭坐在山穀中間,用堅硬的石頭把錫礦石給敲碎。緊接著,將破碎後的小石頭放到陶罐裏,下麵點上炭火。
錫的熔點很低,沒過一會兒,陶罐上麵就漂浮了一層雜質,把這些雜質給撇出去,再將陶罐裏麵的金屬液體給倒入模具裏,去掉底部的雜質後,冷卻後就能得到一塊金屬錫。
因為天氣變冷,錫會在13度以下變得發灰,甚至在更冷的時候變成粉末狀,所以,這些錫塊被放在木框中,防止凍碎後遺失。
“這些車輛怎麽樣?還好製作嗎?”熊洪來到樹皮的旁邊,看著這幾個學過木匠的族人,“車輪是不是有些問題,推起來怎麽歪歪斜斜的?”
到現在為止,部落裏積累下來的食物,滿打滿算也就隻夠這240多號人吃上幾天的,就這還得在鍋裏多加水多加野菜,不然不夠吃。
而這裏距離熊部落直線距離大概150多公裏,但考慮到來時到處是樹林、草地或者沼澤,帶著這些人更是行動不便,一天也走不了十幾裏;
第三就是路上的行進問題。要是按照這次迴來的時候亂糟糟的樣子,不用野獸的襲擊,自己就能把自己給跑散。
要不是這次在隊伍後麵安排了十幾個熊部落的老獵手們幫忙維持著秩序,恐怕走不到白骨洞,這些人就得走失一半——事實上,熊部落把這200來號人平安帶迴來,一個人都沒有落下,已經是讓這些部落仰望的存在,甚至連熊洪都感覺不可思議。
“熊洪族長,既然你們迴到了部落,那我們也該迴去了,”骨木和白石翻身下馬,不舍地拍了拍這些天一直給他騎乘的黑色馬匹肩膀,“對了,你們大概什麽時候出發,在出發前,我們再送些食物過來。”
“是啊,什麽時候出發,我讓白石他們盡快把石頭給送到這裏來,不能耽誤你們,”白石也有些依依不舍,不過他知道熊部落呆在這裏才是災難,等到明年再來也不是不行,“還有就是你們雪化了以後還會來嗎?”
他們現在已經充分認識到陶器和食鹽的好處,還有很多其他的好東西,比如說漁網、馬匹等,更別說熊洪跟他們說的種植養殖,能夠獲得很多的食物,不用去冒險捕獵,這讓他們很是感興趣。
要不是時間實在不夠了,他們肯定會纏著熊洪教他們。
“來,當然來了,這次跟你們交換了這麽多族人,把他們送迴去之後,休養一段時間還會再來的,到時候你們可得多準備點好東西了,哈哈。”
“哈哈,好,到時候一定要來。”
通過這些天的相處,骨木和白石也學會了一些熊部落的語言,三人溝通起來雖然不是無縫銜接,但也不用鹿皮一直實時翻譯了。
等到骨木和白石帶著一些陶器和食鹽走後,熊洪迴到山穀中,看著人頭攢動的場景,一時間竟有些恍惚了,仿佛又迴到了部落春耕的時候。
“跟石頭他們講一下吧,”熊洪看著茫然不知所措的各部落“難民”們呆在原地,心中不禁一歎,“吩咐他們多煮些肉湯,這些人跟我們走了十幾天,隻有少部分沒辦法繼續跟上,已經算很不錯了。”
一路上,因為每天都有充足的食物供應,這些人吃飽不成問題,而且還是三頓飯,這讓他們覺得跟在熊洪後麵走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好的,”熊皮領命而去。
“羽落,你過來,”熊洪把羽落從人群中喊了過來,“帶著一些身體情況好一點的,把那邊給修整一下,帳篷都架起來,晚上得有一部分人睡在帳篷裏,優先讓那些身體瘦弱些的住到山洞裏。”
羽落點點頭,連忙招唿了幾個在行進途中發掘出來的“小頭目”們,各自帶著幾個人,拿起工具就去山穀中的那處拐彎處走去。那裏三麵環山,地形也很平坦,雖然麵積不大,但紮上十幾頂帳篷還是綽綽有餘的。
幸好當時出發的時候,帶來了不少麻布、獸皮帳篷,不然這些人根本沒辦法擠在山洞裏休息,隻能以天為被以地為床了。
傍晚時分,吃過晚飯,每個帳篷擠上10個族人,總算把這些人都給安排妥當了。這些人經過這麽長時間的行走,身體也差不多到極限了,於是倒頭就睡,還沒到月亮升起,整個營地裏就靜悄悄的一片,隻留著幾個值守的人偶爾咳嗽一聲。
等大部分人都被安排進帳篷或者山洞裏睡覺後,在洞口點著一團篝火,熊洪等熊部落的族人們都圍在這裏,等著熊洪的安排。
“總算是迴來了,這些天真是難忘啊,”看著周圍族人們的臉龐,篝火將他們臉上的疲憊也照了出來,“不過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大家還要再辛苦一段時間,接下來的十天時間,我們就在這裏進行休息休息,之後就要盡快迴到部落去。”
“族長,為什麽還要在這裏待這麽久?”一個族人很是不解,“這些人在路上的表現還不錯,完全可以再堅持堅持的。”
“你怎麽看出來他們還能再堅持的?”熊皮反駁道,“沒看到有好幾個年紀大一點的差點就倒在路上了嗎?要不是我們有擔架抬著他們,恐怕他們就迴不到這裏了。”
“是啊,而且迴去的時候不止是老人,還有其他人,甚至包括我們,”鹿皮也跟著發言,“這一路上有多難走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不僅路不好走,他們還得隨時照看,迴去的路雖然平坦一些,可距離也不算近,看他們現在的樣子,怕是大部分人都迴不去。”
“好了,休息十天是我們定下來的計劃,”熊洪製止了有些擴大的爭論,“不管是這些人的身體情況,還是我們的食物,甚至是行進的順序,我們都要好好籌劃一下,這十天已經是能擠出來的最長期限了。”
熊洪說的沒錯,天氣一天比一天冷,這些人身上大部分都隻有一小塊獸皮包裹著下身,不是為了遮羞,而是這處最脆弱的地方很容易在行動中被各種樹枝、荊棘劃傷。
而要是再待上一段時間,天氣開始下雪,那就更難行動了。
現在的原始人,身上都有一些濃密的毛發,能夠起到一些保暖的作用,但也僅此而已。
經過長達半夜的討論,熊洪等人終於定下來這幾天的休養計劃以及接下來的迴家計劃。
這十天時間,以熊部落的20名族人為骨幹,從200多人中挑選出來身體條件相對好一點的40人,用以老帶新的辦法,分成4隊,分別負擔起捕魚、捕獵的任務,為迴家的路上保證有充足的食物。
剩下的人中,再挑選出40人左右,在周圍相對安全的區域,采集一些野菜、野果、樹根等能用的東西。據熊洪觀察,這裏還是有一些樹林裏的鬆子、橡子以及板栗等可以收獲,雖然分散了一些,但認真搜尋,還是能得到不少東西的。
剩下的100多人,在體力恢複差不多後,還是要幹一些活,而不是直接躺在帳篷裏——既然能夠走到白骨洞,那說明身體體能還是可以的,而且光睡覺不運動,也沒辦法提升體能的上限。
所以熊洪也給他們找了個活,就是用堅硬的石頭去砸石頭,砸那些從白石部落運迴來的灰白色的石頭。
剩下的族人管理,熊洪火線提拔了最早加入進來的骨餘等人,他們對這些部落相對更熟悉,也對熊部落有了一定的了解,正適合做這些事情。
從白石部落運迴來的石頭,就是錫礦石。
錫礦石通常與其他礦石伴生,這其中就很可能有鐵礦石或者銅礦石,但熊洪從這種極易辨認的礦石中並沒有發現這兩種金屬的蹤跡。
錫礦石有很多種,眼前這塊就像是一個堅硬的岩石外殼,裏麵包裹著幾個呈結晶狀分布的石柱,閃著金屬的光芒。
這些錫礦石很容易提煉,隻要將破碎成小塊的礦石放在木炭堆旁邊,甚至不需要用坩堝來煆燒,木炭就會把裏麵的錫礦給還原成單質錫,融化後去掉雜質再澆鑄成錠後,就能得到純度相對較高的錫塊。
錫質地較軟,熔點較低,大概230度左右就會融化。而且它的可塑性強,在後世有各種表麵處理工藝,能製成多種款式的錫器。錫器平和柔滑的特性,高貴典雅的造型,曆久常新,曆來深受貴族人士的喜愛,金屬錫無毒、不易氧化變色,具有很好的殺菌、淨化、保鮮作用。
而熊洪要趁著這段時間,多帶一些錫錠迴去,跟羊部落那邊開采出來的銅礦石,按照一定的比例融化後,就能得到更加堅硬的青銅。
雖然部落現在有鐵器存在,但青銅器還是能夠作為金屬工具的補充。
鐵器太難製取了,即便是有爐子有煤礦,但每次開爐能得到的鐵水實在不多,十斤鐵礦石能得到兩斤半的鐵水就已經相當可以了。而隨著部落規模的急劇擴大,對金屬工具的依賴和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難以提升的鐵水的產量,隻能先用青銅來代替。
現在整個熊部落有2000來號人,再加上這裏的200多人,能夠參與農業生產的幾乎有七成,這些人不能再用石製的工具或者徒手吧?而鐵製工具經過這幾年的積累,其實多餘的也不多,所以熊洪也隻能將主意打到青銅器的身上。
部落裏已經有不少地方用上銅了,包括各個車輛的車軸處,銅與銅之間的摩擦力要比木頭與木頭要小,而且更耐磨一些,抹上一些油脂之後,更加順滑。
好在錫礦的提煉並不複雜,這些不能幹重體力活的族人,也能拿著石頭坐在山穀中間,用堅硬的石頭把錫礦石給敲碎。緊接著,將破碎後的小石頭放到陶罐裏,下麵點上炭火。
錫的熔點很低,沒過一會兒,陶罐上麵就漂浮了一層雜質,把這些雜質給撇出去,再將陶罐裏麵的金屬液體給倒入模具裏,去掉底部的雜質後,冷卻後就能得到一塊金屬錫。
因為天氣變冷,錫會在13度以下變得發灰,甚至在更冷的時候變成粉末狀,所以,這些錫塊被放在木框中,防止凍碎後遺失。
“這些車輛怎麽樣?還好製作嗎?”熊洪來到樹皮的旁邊,看著這幾個學過木匠的族人,“車輪是不是有些問題,推起來怎麽歪歪斜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