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洪權衡了很久,其實已經傾向於第二個選擇,就是溯流而上,去探尋這條未知的河流是不是傳說中的白河。隻不過,現在族人的態度,以及過冬物資的情況,還要綜合考量。
“你們覺得,我們現在該如何選擇?”熊洪一時拿不定主意,左右為難下,便將周圍的族人都叫了過來,將這三個選擇都說了出來。
眾人麵麵相覷,以往熊洪都是很有主意的,沒想到現在開始在征求他們的意見,這讓他們有點不習慣,“族長,往這條河上遊去看看吧,來都來了,不去看看我睡不著,”熊二率先說道,在他看來,既然明年想要去白河部落,現在提前認認路沒什麽不好,如果說這裏真的能通往白河諸部,那通過族長說的水陸運輸,將會節省很多時間和物資消耗。至於現在物資不足的情況,隻要食物和燃料夠,其他的都能暫時克服克服。
“確實,族長,我們應當去那裏看看,”草苗和白茅等人也表示讚同,“淩河兩岸的情況我們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往下遊走應該也不會有太多變化,但這裏不同啊,要真是白河,那不就太可惜了嗎。”
熊洪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還是決定順應大家的意願,當然這也是他自己的想法,從這裏出發,向北探索這條未知的河流。
確定了方向後,行動迅速展開。這條未知的河流與淩河交匯處寬闊,大約有五十多米。由於擔心河中央的冰層不夠堅固,熊洪命人沿著邊緣前行。
不過,熊洪的擔憂似乎是多餘的。盡管河流很寬,但水流量並不大,河道也不深,甚至在某些河段,透過鑿開的冰洞可以看到河底。盡管冰洞打開後,許多大魚遊了過來,但熊洪此刻更急於探索上遊,因此並未捕撈這些送上門的魚。
“族長,前方發現許多沙洲,”熊二小心翼翼地從前方返迴,向在岸邊檢查環境的熊洪報告,“爬犁恐怕無法通過,冰麵也斷斷續續的。”
經過一天的行進,按照熊洪的估計,他們已經走了二十多裏。探險隊伍前鋒遇到了一片布滿沙洲和蘆葦叢的河段。
枯黃的水草叢生在水麵上,積雪的重壓下,許多一人多高的水草被壓倒在冰麵上,讓人難以辨認沙洲與冰麵的界限。
熊洪等人徒步前往查探,手持木棍,小心翼翼地在冰麵上移動。由於周圍有沙洲和一些水坑凍成的冰層,這裏的冰麵情況異常複雜,尤其是那些淺水坑結成的冰層,表麵看似與其他地方無異,但踩上去卻會碎裂,導致一腳踏進水坑。
好在這些水坑雖然很淺,即便踩進去,最多也隻是弄濕鞋子,但水坑眾多,對爬犁的行進和步行都有所影響。
“族長,這怎麽辦,幾乎每走幾步就會遇到一個冰坑,”熊二從一個坑裏拔出右腳,上麵沾滿了泥水,“爬犁根本過不去,這裏的沙洲太密集了,或許我們應該從河岸上走,這樣馬匹能走得更快一些。”
“馬匹在陸上也走不了多遠,”草苗指向河岸兩側的樹林,那邊到處是被小河隔開的地形,“從這裏看似乎可行,但往前走,也都是這種淺坑和樹林、灌木叢,除非步行前進。”
“步行要走到什麽時候?”熊二爭辯道,“我們已經出來很久了,不能再耽擱了。”
那些淺坑並非難以發現,它們與河流上的冰層相比,十分明顯。因為淺坑中的水量很少,結冰後,冰層會懸在水麵上方,依靠與坑壁的連接支撐著冰塊。一旦有人踩上去,連接處無法承受過重的物體,就會碎裂,導致人的腳陷入水坑。
淺坑的冰層通常呈現白色,與水麵上的顏色截然不同。
即便如此,族人仍難免踩上去。這裏的特殊地形,到處是淺坑,而且許多雜草覆蓋其上,想要發現它們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還需要尋找能夠通行的道路。
“行了,就到這裏吧,”熊洪望著河道上遍布的草叢和沙洲,兩岸的樹林和灌木,意識到這次探索該結束了,“大家今晚就在這個河岸這邊休整,明天一早原路返迴。”
“返迴?”熊二和草苗麵麵相覷,“為什麽啊族長?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方,我覺得我們可以再往前走走,去看看。”
“對啊,族長,我們還能堅持,現在離開太可惜了。”
“不,到這裏就夠了,再往前探索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熊洪做出決定後,反而感到一陣輕鬆,“你們看這裏,顯然是一片沼澤或沙洲區,你們看。”
熊洪用木棍撥開一處沙洲上的草叢,露出了下麵的泥土,“這裏的土質明顯沙化,說明是上遊衝刷下來的泥沙在這裏堆積,然後通過這些沙洲間的支流,將上遊的水匯集到這裏,並通過這些小一點的支流,共同在此處匯聚成更大的河流。”
按理說,根據河流的寬度,這條未知河流的水量應該很大,流速也應該較快。但前兩天測試的那塊木頭,漂流了許久才走了一段距離,說明流速並不快,這讓熊洪感到疑惑,從而堅定了他向這個方向探索的決心。
今天又遇到這片沙洲區域,更加證實了熊洪的猜想。
這片區域在春夏季應該是一片沼澤。通過周圍的支流、淺灘以及河岸旁的水塘、湖泊,還有生長在沙洲中的茂盛雜草,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出來。
根據之前與白河部落交流的信息,他們曾提到在白河南方發現了一片沼澤,距離部落較遠,沿途還有許多森林和湖泊。由此,熊洪大膽推測,這裏可能就是白河部落所說的沼澤區域。
具體是否如此,現在已無法驗證,也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沼澤區域,可現在時間不允許熊洪繼續前進。食物、燃料見底僅夠迴程,而且他們也沒有攜帶足夠的禦寒物資,再繼續前進可能會給隊伍帶來危險。
盡管內心不甘,但熊洪明白自己作為族長的責任,他是來探索的,不是來冒險的,部落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安排。
“到這裏就足夠了,如果我的猜測沒錯,這裏離白河部落應該很近了,”熊洪環顧四周,向周圍神情激動的族人們闡述自己的想法,“穿過這片沼澤區域需要很長時間,但我們必須盡快返迴部落,我們攜帶的物資已經不夠了。”
隊員們也意識到隊伍的狀況,雖然同樣不甘心,但既然族長已經發話,他們也確實到達了極限,再繼續前進可能會有危險。
“不過我們也不是毫無作為,”熊洪鼓舞士氣,向大家說道,“在那片較大的沙洲上,搭建一個木頭台子,這樣我們可以遠遠地觀察。”
確實,雖然這裏就是探索的終點,但沒有驗證這裏是否屬於白河流域,熊洪仍要為明年的探索做一些準備。
選擇了一片麵積較大、離水麵較高的沙洲,熊二帶領隊員們從岸邊的樹林中砍伐了幾十棵樹幹,按照熊洪的要求,搭建一個大約七米高的木製哨塔,作為這裏的標誌物。
底部用幾根木頭埋入一米深的沙洲作為支架,上麵用麻繩和藤條將作為骨架的樹幹捆綁在一起,層層搭建,最頂上勉強達到了七米的高度。
“族長,我們搭建這個東西做什麽?這周圍並不適合建立居住點啊。”熊二有些疑惑,在他看來,這裏周圍都是沙洲,兩岸也都是樹林和灌木,至少在清理之前,是無法搭建居住的房屋的。
“不是要建立居住點,至少不是最近這段時間,”熊洪解釋道,“如果按照推測,這裏是白河部落下遊的沼澤,那明年與白河部落溝通時,我們可以沿著白河朝這個方向探索。如果能看到這個哨塔,那就說明這條河流就是白河。”
熊洪的想法很簡單,既然不能再繼續前進,那就在這裏做一個醒目的標記,而這座木製哨塔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等到明年從白河部落方向往南探索,深入沼澤如果發現這個哨塔,那麽一切就說得通了,證明淩河和白河是相連的。
雖然並非暢通無阻,但對這片沼澤來說,已經具有了開發的價值和意義,因為這裏將成為連接白河和淩河的一個重要地點。
如果因為這片沼澤阻礙了白河和淩河的溝通,熊洪也會想辦法疏通,並利用這個地方。對熊洪來說,隻要證明是相連的,就有許多方法可以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
到了傍晚,木製哨塔就搭建完成。由於隻是一個標誌物,熊洪沒有對質量要求過高,搭建起來的幾乎隻是一個幾米高的木頭架子,上麵僅能供一個人站在離地三米多的平台上。
更高的地方,幹脆用幾根細一點的木材交叉著綁在一起,在頂端掛著一塊顏色發白的麻布,作為標誌。
這處哨塔雖然用料簡單、搭建粗糙,但很是結實,如果沒有其他人破壞的話,至少能夠撐到明年這個時候。明年春耕後,熊洪就要帶隊來白河這邊跟諸部落交流,到時候肯定會有時間來探索這裏。而這處哨塔,就是最好的標記地點。
站在塔上,能看到很遠的距離,而在天氣狀況好的時候,這裏應該也是能從很遠的地方被發現。
“你們覺得,我們現在該如何選擇?”熊洪一時拿不定主意,左右為難下,便將周圍的族人都叫了過來,將這三個選擇都說了出來。
眾人麵麵相覷,以往熊洪都是很有主意的,沒想到現在開始在征求他們的意見,這讓他們有點不習慣,“族長,往這條河上遊去看看吧,來都來了,不去看看我睡不著,”熊二率先說道,在他看來,既然明年想要去白河部落,現在提前認認路沒什麽不好,如果說這裏真的能通往白河諸部,那通過族長說的水陸運輸,將會節省很多時間和物資消耗。至於現在物資不足的情況,隻要食物和燃料夠,其他的都能暫時克服克服。
“確實,族長,我們應當去那裏看看,”草苗和白茅等人也表示讚同,“淩河兩岸的情況我們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往下遊走應該也不會有太多變化,但這裏不同啊,要真是白河,那不就太可惜了嗎。”
熊洪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還是決定順應大家的意願,當然這也是他自己的想法,從這裏出發,向北探索這條未知的河流。
確定了方向後,行動迅速展開。這條未知的河流與淩河交匯處寬闊,大約有五十多米。由於擔心河中央的冰層不夠堅固,熊洪命人沿著邊緣前行。
不過,熊洪的擔憂似乎是多餘的。盡管河流很寬,但水流量並不大,河道也不深,甚至在某些河段,透過鑿開的冰洞可以看到河底。盡管冰洞打開後,許多大魚遊了過來,但熊洪此刻更急於探索上遊,因此並未捕撈這些送上門的魚。
“族長,前方發現許多沙洲,”熊二小心翼翼地從前方返迴,向在岸邊檢查環境的熊洪報告,“爬犁恐怕無法通過,冰麵也斷斷續續的。”
經過一天的行進,按照熊洪的估計,他們已經走了二十多裏。探險隊伍前鋒遇到了一片布滿沙洲和蘆葦叢的河段。
枯黃的水草叢生在水麵上,積雪的重壓下,許多一人多高的水草被壓倒在冰麵上,讓人難以辨認沙洲與冰麵的界限。
熊洪等人徒步前往查探,手持木棍,小心翼翼地在冰麵上移動。由於周圍有沙洲和一些水坑凍成的冰層,這裏的冰麵情況異常複雜,尤其是那些淺水坑結成的冰層,表麵看似與其他地方無異,但踩上去卻會碎裂,導致一腳踏進水坑。
好在這些水坑雖然很淺,即便踩進去,最多也隻是弄濕鞋子,但水坑眾多,對爬犁的行進和步行都有所影響。
“族長,這怎麽辦,幾乎每走幾步就會遇到一個冰坑,”熊二從一個坑裏拔出右腳,上麵沾滿了泥水,“爬犁根本過不去,這裏的沙洲太密集了,或許我們應該從河岸上走,這樣馬匹能走得更快一些。”
“馬匹在陸上也走不了多遠,”草苗指向河岸兩側的樹林,那邊到處是被小河隔開的地形,“從這裏看似乎可行,但往前走,也都是這種淺坑和樹林、灌木叢,除非步行前進。”
“步行要走到什麽時候?”熊二爭辯道,“我們已經出來很久了,不能再耽擱了。”
那些淺坑並非難以發現,它們與河流上的冰層相比,十分明顯。因為淺坑中的水量很少,結冰後,冰層會懸在水麵上方,依靠與坑壁的連接支撐著冰塊。一旦有人踩上去,連接處無法承受過重的物體,就會碎裂,導致人的腳陷入水坑。
淺坑的冰層通常呈現白色,與水麵上的顏色截然不同。
即便如此,族人仍難免踩上去。這裏的特殊地形,到處是淺坑,而且許多雜草覆蓋其上,想要發現它們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還需要尋找能夠通行的道路。
“行了,就到這裏吧,”熊洪望著河道上遍布的草叢和沙洲,兩岸的樹林和灌木,意識到這次探索該結束了,“大家今晚就在這個河岸這邊休整,明天一早原路返迴。”
“返迴?”熊二和草苗麵麵相覷,“為什麽啊族長?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方,我覺得我們可以再往前走走,去看看。”
“對啊,族長,我們還能堅持,現在離開太可惜了。”
“不,到這裏就夠了,再往前探索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熊洪做出決定後,反而感到一陣輕鬆,“你們看這裏,顯然是一片沼澤或沙洲區,你們看。”
熊洪用木棍撥開一處沙洲上的草叢,露出了下麵的泥土,“這裏的土質明顯沙化,說明是上遊衝刷下來的泥沙在這裏堆積,然後通過這些沙洲間的支流,將上遊的水匯集到這裏,並通過這些小一點的支流,共同在此處匯聚成更大的河流。”
按理說,根據河流的寬度,這條未知河流的水量應該很大,流速也應該較快。但前兩天測試的那塊木頭,漂流了許久才走了一段距離,說明流速並不快,這讓熊洪感到疑惑,從而堅定了他向這個方向探索的決心。
今天又遇到這片沙洲區域,更加證實了熊洪的猜想。
這片區域在春夏季應該是一片沼澤。通過周圍的支流、淺灘以及河岸旁的水塘、湖泊,還有生長在沙洲中的茂盛雜草,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出來。
根據之前與白河部落交流的信息,他們曾提到在白河南方發現了一片沼澤,距離部落較遠,沿途還有許多森林和湖泊。由此,熊洪大膽推測,這裏可能就是白河部落所說的沼澤區域。
具體是否如此,現在已無法驗證,也有可能是另外一個沼澤區域,可現在時間不允許熊洪繼續前進。食物、燃料見底僅夠迴程,而且他們也沒有攜帶足夠的禦寒物資,再繼續前進可能會給隊伍帶來危險。
盡管內心不甘,但熊洪明白自己作為族長的責任,他是來探索的,不是來冒險的,部落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安排。
“到這裏就足夠了,如果我的猜測沒錯,這裏離白河部落應該很近了,”熊洪環顧四周,向周圍神情激動的族人們闡述自己的想法,“穿過這片沼澤區域需要很長時間,但我們必須盡快返迴部落,我們攜帶的物資已經不夠了。”
隊員們也意識到隊伍的狀況,雖然同樣不甘心,但既然族長已經發話,他們也確實到達了極限,再繼續前進可能會有危險。
“不過我們也不是毫無作為,”熊洪鼓舞士氣,向大家說道,“在那片較大的沙洲上,搭建一個木頭台子,這樣我們可以遠遠地觀察。”
確實,雖然這裏就是探索的終點,但沒有驗證這裏是否屬於白河流域,熊洪仍要為明年的探索做一些準備。
選擇了一片麵積較大、離水麵較高的沙洲,熊二帶領隊員們從岸邊的樹林中砍伐了幾十棵樹幹,按照熊洪的要求,搭建一個大約七米高的木製哨塔,作為這裏的標誌物。
底部用幾根木頭埋入一米深的沙洲作為支架,上麵用麻繩和藤條將作為骨架的樹幹捆綁在一起,層層搭建,最頂上勉強達到了七米的高度。
“族長,我們搭建這個東西做什麽?這周圍並不適合建立居住點啊。”熊二有些疑惑,在他看來,這裏周圍都是沙洲,兩岸也都是樹林和灌木,至少在清理之前,是無法搭建居住的房屋的。
“不是要建立居住點,至少不是最近這段時間,”熊洪解釋道,“如果按照推測,這裏是白河部落下遊的沼澤,那明年與白河部落溝通時,我們可以沿著白河朝這個方向探索。如果能看到這個哨塔,那就說明這條河流就是白河。”
熊洪的想法很簡單,既然不能再繼續前進,那就在這裏做一個醒目的標記,而這座木製哨塔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等到明年從白河部落方向往南探索,深入沼澤如果發現這個哨塔,那麽一切就說得通了,證明淩河和白河是相連的。
雖然並非暢通無阻,但對這片沼澤來說,已經具有了開發的價值和意義,因為這裏將成為連接白河和淩河的一個重要地點。
如果因為這片沼澤阻礙了白河和淩河的溝通,熊洪也會想辦法疏通,並利用這個地方。對熊洪來說,隻要證明是相連的,就有許多方法可以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
到了傍晚,木製哨塔就搭建完成。由於隻是一個標誌物,熊洪沒有對質量要求過高,搭建起來的幾乎隻是一個幾米高的木頭架子,上麵僅能供一個人站在離地三米多的平台上。
更高的地方,幹脆用幾根細一點的木材交叉著綁在一起,在頂端掛著一塊顏色發白的麻布,作為標誌。
這處哨塔雖然用料簡單、搭建粗糙,但很是結實,如果沒有其他人破壞的話,至少能夠撐到明年這個時候。明年春耕後,熊洪就要帶隊來白河這邊跟諸部落交流,到時候肯定會有時間來探索這裏。而這處哨塔,就是最好的標記地點。
站在塔上,能看到很遠的距離,而在天氣狀況好的時候,這裏應該也是能從很遠的地方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