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造船坊已經選好地點了,按照你的要求,現在已經安排族人在平整那邊的土地,”熊木將今日的工作任務下達給族人之後,來到熊洪身邊,“離圍牆這裏差不多有個好幾裏路,是不是要去現場再看看。”
“嗯,去看看吧。”
雖然又下了一場雪,但通往河邊的道路卻被來往的雪橇給壓的很結實,爬犁拉著各種物資,往選定的造船坊地址進發。
熊洪之前給熊木提了幾個要求,造船坊首先要離水邊近,不然造好的船隻沒辦法從圍牆裏拖到河裏;第二是岸邊要進行改造,用石頭墊在下麵進行平整,上麵搭建造船坊;第三就是對河岸的選擇,要選那些水底下沒有突出的石頭、樹根等地點,而且還要盡可能地深。
“這裏還不錯,周圍的土地很平整,離河邊也近,造好的船可以直接從這裏滑到水裏,”熊洪看了看熊木等人的選址,在幾個地方中挑了一處最合適的,“這個冬天先把材料運到這裏來,然後先搭個棚,四周用磚塊砌起來,讓那些木匠們能在這個棚裏存放材料。”
造船坊分為多個建築,主體結構就是這處緊挨著河流的建造坊,規劃中,這裏將先蓋三間長15米,寬5米的房間,用來在陸地上建造船隻,造好的船如何下水?熊洪也給出了解決辦法。
造船坊在房間裏是平整的,通往河流的大門沒有設置門檻,基本上是敞開著的,而且從大門往河流的地方,是一處斜坡,斜坡的底部直接深入到水麵以下。
在造船坊裏麵鋪設了兩條木軌,船隻會在木軌上建造,而這兩條木軌,一路以斜坡的方式鋪到水邊並延伸到河裏,造好的船,在底部用圓木作為輪子,通過滾動的方式,將沉重的木船給推到水裏,就完成了船隻的下水。
造船坊不僅僅隻有建造坊,在不遠處一處轉彎的地方,有個凹進岸邊的地形,這裏石頭很少,容易往下挖,熊洪準備讓人在這裏修建兩個幹船塢。
在後世,熊洪了解到的幹船塢三麵接陸一麵臨水,基本組成部分為塢口、塢室和塢首。
塢口用於進出船舶,設有擋水塢門,船塢的排灌水口常建在塢口兩側的塢墩中;塢室用於放置船舶,在塢室的底板上設有支撐船舶的龍骨墩和邊墩;塢首是與塢口相對的一端,其平麵形狀可以是矩形、半圓形和菱形,塢首的空間是塢室的一部分。
當船舶進入幹船塢修理時,首先打開灌口向內充水,待塢內與塢外水位齊平時,打開塢門,利用牽引設備將船舶慢速牽入塢內,關閉塢門之後將塢內水體排幹,使船舶坐落於龍骨墩上。修完或建完的船舶出塢時,首先向塢內灌水,至塢門內外水位齊平時,打開塢門,牽船出塢。
當然熊部落要建造的船塢沒有這麽複雜,但基本的結構是一樣的。雖然原理很是簡單,但船塢無論是在建造還是日常維護,都比較麻煩,好在淩河這邊水流量並不算大,而且部落建造的船隻也不會很大,所以除非是對船隻進行大型維修,否則船塢會很少用到。
在設想中,船塢不僅可以用來維修船隻,也可以用來建造船隻。等以後船隻的型號確定下來,在淩河上航行的船隻,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拖到船塢裏,進行修整。一方麵因為建造船隻的木料質量不行,需要拉上來晾幹,另一方麵,對船體的縫隙、破洞等進行修補,防止出現更大的危險。
造船坊另一個配套的建築是棧橋,計劃沿著道路盡頭,在岸邊用石頭、泥土、木頭等先堆出一條延伸進河流的地基,然後再沿著地基往前用木樁、木料等,再建造一座棧橋。棧橋主要用來臨時停泊歸來的船隻,供族人方便地裝載或者卸下船上的物資。
棧橋深入河流大概10米,寬2米左右,兩邊可以同時停靠2艘小船,而且在這裏,棧橋也不是隻修一條,而是根據部落船隻的數量,修建複數以上的棧橋。
在這處造船坊對岸稍微往下遊處,也將修建一處棧橋作為渡口,可以讓部落在明年的時候,通過這個渡口將北岸的物資、人員、牲口等運送到南岸,以此為據點逐漸開發南方。
造船坊是一處多棟建築形成的一片區域,屆時除了船塢、建造坊之外,還有幾處建築,分別是用來存儲造船木料、工具的木料坊,用來供族人休息的房屋,用來存儲各種貨物的倉庫,還有喂養的牲口。這些建築群建好以後,還會用土坯牆把這裏給圍起來,防止周圍的野生動物靠近。
造船所需的油泥、麻纖維、桐油、生漆等,也會在這裏進行處理和加工,等產量上來了,就不僅僅隻是用於造船,還能用來處理木質的家具和器材。
熊洪探索白河諸部的途中,發現了不少漆樹和油桐,這些東西是部落發展造船業的重要材料,甚至比那些木材更為重要。所以熊洪準備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裏,有計劃地把這些樹苗給移栽到熊部落這邊,並進行人工馴化,看看能不能提高產量。
淩河沿岸的居住點很多,在條件更好的石村和草村,也要建造一處用來臨時停泊船隻的棧橋和渡口。在計劃中,熊部落明年會先把這處造船坊給建立起來,製造出來的船隻,將會沿著河流送到草村和石村,用來運輸各種物資,構建一條運輸線;而在冬季發現的疑似白河匯聚口,那邊也將先建造一處棧橋和碼頭,供族人在那邊停泊和修整。
本來熊洪是打算多修建幾處造船坊的,可令人著急的木材準備速度,到明年夏天能造出10條船來就謝天謝地了,要那麽多船坊和船塢有什麽用。
另外,在淩河的一些狹窄之處,熊洪還準備建造幾座跨河的橋梁,溝通淩河兩岸。
熊洪等人對橋梁很不陌生,至今圍牆南門處、沿著豐樂大道跨過小溪的小橋,已經經過多次修補和改造,現在已經是一座堅固又寬闊的橋梁了。
明年造船坊修建好之後,在選定的河岸兩側,將按照修建棧橋的辦法,從兩邊分別往河流中間堆一條用石頭、泥土和木樁組成的突出部,作為建造橋梁的底座。兩個底座大概突進河流中心3-5米,剩下的20米寬的河道,將用來通行船隻。
但還有20米寬的河道需要解決,熊洪趁著冬季水量不大,計劃在選定修橋的地點處,每隔5米鑿開冰層,先將十幾根全身碳化過的木料釘入河道中,這十幾根木料深深地紮進河床底部,在這裏圍成了一個長3米寬1.5米的橋墩底座。
在這些木料中間和兩邊,用竹筐、麻網將一塊塊石頭聚集在一起,然後沉在木料外側;木料中間,則填充上碎石、沙子,並用木棍夯實,使這處橋墩高於水麵一米五以上,因為夏季水量大的時候,淩河的水位會上漲,到時候很容易淹沒矮的橋墩,所以熊洪就覺得修高一點。
河道中間的20米距離上,將會修建這樣的橋墩4個,每兩個橋墩和兩側的底座之間,相距5米、5米、6.5米、5米、5米的距離,作為橋梁的橋麵跨度。
為了保證船隻的通行,橋麵最高處需要高出水麵至少3米,這樣才不會影響船隻的通行。而中間一處6.5米寬的距離,則可以容納日後更寬的船隻通行。
橋梁的整體呈現出一個梯形的形狀,從兩岸開始逐漸往上修,修到第一處橋墩上方的時候,差不多離水麵有個一米的距離,繼續往第二個橋墩修,此時離水麵大概一米五的距離,另外一邊也是如此,這樣整座橋最高處離水麵有3米,足以保證目前的船隻通行。
橋梁主體還是采用木材來建造,在橋墩上,搭建木質支架,將十幾根長長的木料用榫卯結構並成一個木排後,鋪在兩座橋墩中間,作為橋麵。橋麵寬度接近4米,在每一個橋墩上方的木架上各伸出去一截半米長度的木料,這樣就能支撐橋麵拓寬。
為了防止族人通行時掉下去,在橋麵的兩側,還將用木柵欄給圍起來,大半人高的柵欄,雖然談不上多堅固,但還是能擋住不小心摔倒的族人。
明年要是能按照計劃順利地將這座橋給建造起來,南北兩岸的通行將變得暢通,同時就不用在南岸建造棧橋和渡口,物資往來人員往來就會變得十分方便。
等到部落造橋的技術成熟了,各種工具和方案都能夠直接拿過來用,那熊洪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各個居住點進行選擇,再設計架設幾座橋梁,用來溝通兩岸,加大對南岸的開發。
南邊現在是一片空白,在熊洪的記憶裏,部落可沒有多少人過去過,一條並不算寬闊的河流,居然讓部落在北岸待了這麽久。
當然,白河諸部那邊,等時機成熟,也可以在那邊修建造船場或者橋梁,方便熊部落對那邊的物資進行運輸,運到白骨洞營地,在那裏經過提煉之後,轉化成熊部落急需的煤炭、錫錠、木料、獸皮等等,這也是熊洪急著安排好部落內部各種事情的原因,明年的重點,熊洪會放到那邊,所以對於本部的工作,就要提前籌劃。
“嗯,去看看吧。”
雖然又下了一場雪,但通往河邊的道路卻被來往的雪橇給壓的很結實,爬犁拉著各種物資,往選定的造船坊地址進發。
熊洪之前給熊木提了幾個要求,造船坊首先要離水邊近,不然造好的船隻沒辦法從圍牆裏拖到河裏;第二是岸邊要進行改造,用石頭墊在下麵進行平整,上麵搭建造船坊;第三就是對河岸的選擇,要選那些水底下沒有突出的石頭、樹根等地點,而且還要盡可能地深。
“這裏還不錯,周圍的土地很平整,離河邊也近,造好的船可以直接從這裏滑到水裏,”熊洪看了看熊木等人的選址,在幾個地方中挑了一處最合適的,“這個冬天先把材料運到這裏來,然後先搭個棚,四周用磚塊砌起來,讓那些木匠們能在這個棚裏存放材料。”
造船坊分為多個建築,主體結構就是這處緊挨著河流的建造坊,規劃中,這裏將先蓋三間長15米,寬5米的房間,用來在陸地上建造船隻,造好的船如何下水?熊洪也給出了解決辦法。
造船坊在房間裏是平整的,通往河流的大門沒有設置門檻,基本上是敞開著的,而且從大門往河流的地方,是一處斜坡,斜坡的底部直接深入到水麵以下。
在造船坊裏麵鋪設了兩條木軌,船隻會在木軌上建造,而這兩條木軌,一路以斜坡的方式鋪到水邊並延伸到河裏,造好的船,在底部用圓木作為輪子,通過滾動的方式,將沉重的木船給推到水裏,就完成了船隻的下水。
造船坊不僅僅隻有建造坊,在不遠處一處轉彎的地方,有個凹進岸邊的地形,這裏石頭很少,容易往下挖,熊洪準備讓人在這裏修建兩個幹船塢。
在後世,熊洪了解到的幹船塢三麵接陸一麵臨水,基本組成部分為塢口、塢室和塢首。
塢口用於進出船舶,設有擋水塢門,船塢的排灌水口常建在塢口兩側的塢墩中;塢室用於放置船舶,在塢室的底板上設有支撐船舶的龍骨墩和邊墩;塢首是與塢口相對的一端,其平麵形狀可以是矩形、半圓形和菱形,塢首的空間是塢室的一部分。
當船舶進入幹船塢修理時,首先打開灌口向內充水,待塢內與塢外水位齊平時,打開塢門,利用牽引設備將船舶慢速牽入塢內,關閉塢門之後將塢內水體排幹,使船舶坐落於龍骨墩上。修完或建完的船舶出塢時,首先向塢內灌水,至塢門內外水位齊平時,打開塢門,牽船出塢。
當然熊部落要建造的船塢沒有這麽複雜,但基本的結構是一樣的。雖然原理很是簡單,但船塢無論是在建造還是日常維護,都比較麻煩,好在淩河這邊水流量並不算大,而且部落建造的船隻也不會很大,所以除非是對船隻進行大型維修,否則船塢會很少用到。
在設想中,船塢不僅可以用來維修船隻,也可以用來建造船隻。等以後船隻的型號確定下來,在淩河上航行的船隻,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拖到船塢裏,進行修整。一方麵因為建造船隻的木料質量不行,需要拉上來晾幹,另一方麵,對船體的縫隙、破洞等進行修補,防止出現更大的危險。
造船坊另一個配套的建築是棧橋,計劃沿著道路盡頭,在岸邊用石頭、泥土、木頭等先堆出一條延伸進河流的地基,然後再沿著地基往前用木樁、木料等,再建造一座棧橋。棧橋主要用來臨時停泊歸來的船隻,供族人方便地裝載或者卸下船上的物資。
棧橋深入河流大概10米,寬2米左右,兩邊可以同時停靠2艘小船,而且在這裏,棧橋也不是隻修一條,而是根據部落船隻的數量,修建複數以上的棧橋。
在這處造船坊對岸稍微往下遊處,也將修建一處棧橋作為渡口,可以讓部落在明年的時候,通過這個渡口將北岸的物資、人員、牲口等運送到南岸,以此為據點逐漸開發南方。
造船坊是一處多棟建築形成的一片區域,屆時除了船塢、建造坊之外,還有幾處建築,分別是用來存儲造船木料、工具的木料坊,用來供族人休息的房屋,用來存儲各種貨物的倉庫,還有喂養的牲口。這些建築群建好以後,還會用土坯牆把這裏給圍起來,防止周圍的野生動物靠近。
造船所需的油泥、麻纖維、桐油、生漆等,也會在這裏進行處理和加工,等產量上來了,就不僅僅隻是用於造船,還能用來處理木質的家具和器材。
熊洪探索白河諸部的途中,發現了不少漆樹和油桐,這些東西是部落發展造船業的重要材料,甚至比那些木材更為重要。所以熊洪準備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裏,有計劃地把這些樹苗給移栽到熊部落這邊,並進行人工馴化,看看能不能提高產量。
淩河沿岸的居住點很多,在條件更好的石村和草村,也要建造一處用來臨時停泊船隻的棧橋和渡口。在計劃中,熊部落明年會先把這處造船坊給建立起來,製造出來的船隻,將會沿著河流送到草村和石村,用來運輸各種物資,構建一條運輸線;而在冬季發現的疑似白河匯聚口,那邊也將先建造一處棧橋和碼頭,供族人在那邊停泊和修整。
本來熊洪是打算多修建幾處造船坊的,可令人著急的木材準備速度,到明年夏天能造出10條船來就謝天謝地了,要那麽多船坊和船塢有什麽用。
另外,在淩河的一些狹窄之處,熊洪還準備建造幾座跨河的橋梁,溝通淩河兩岸。
熊洪等人對橋梁很不陌生,至今圍牆南門處、沿著豐樂大道跨過小溪的小橋,已經經過多次修補和改造,現在已經是一座堅固又寬闊的橋梁了。
明年造船坊修建好之後,在選定的河岸兩側,將按照修建棧橋的辦法,從兩邊分別往河流中間堆一條用石頭、泥土和木樁組成的突出部,作為建造橋梁的底座。兩個底座大概突進河流中心3-5米,剩下的20米寬的河道,將用來通行船隻。
但還有20米寬的河道需要解決,熊洪趁著冬季水量不大,計劃在選定修橋的地點處,每隔5米鑿開冰層,先將十幾根全身碳化過的木料釘入河道中,這十幾根木料深深地紮進河床底部,在這裏圍成了一個長3米寬1.5米的橋墩底座。
在這些木料中間和兩邊,用竹筐、麻網將一塊塊石頭聚集在一起,然後沉在木料外側;木料中間,則填充上碎石、沙子,並用木棍夯實,使這處橋墩高於水麵一米五以上,因為夏季水量大的時候,淩河的水位會上漲,到時候很容易淹沒矮的橋墩,所以熊洪就覺得修高一點。
河道中間的20米距離上,將會修建這樣的橋墩4個,每兩個橋墩和兩側的底座之間,相距5米、5米、6.5米、5米、5米的距離,作為橋梁的橋麵跨度。
為了保證船隻的通行,橋麵最高處需要高出水麵至少3米,這樣才不會影響船隻的通行。而中間一處6.5米寬的距離,則可以容納日後更寬的船隻通行。
橋梁的整體呈現出一個梯形的形狀,從兩岸開始逐漸往上修,修到第一處橋墩上方的時候,差不多離水麵有個一米的距離,繼續往第二個橋墩修,此時離水麵大概一米五的距離,另外一邊也是如此,這樣整座橋最高處離水麵有3米,足以保證目前的船隻通行。
橋梁主體還是采用木材來建造,在橋墩上,搭建木質支架,將十幾根長長的木料用榫卯結構並成一個木排後,鋪在兩座橋墩中間,作為橋麵。橋麵寬度接近4米,在每一個橋墩上方的木架上各伸出去一截半米長度的木料,這樣就能支撐橋麵拓寬。
為了防止族人通行時掉下去,在橋麵的兩側,還將用木柵欄給圍起來,大半人高的柵欄,雖然談不上多堅固,但還是能擋住不小心摔倒的族人。
明年要是能按照計劃順利地將這座橋給建造起來,南北兩岸的通行將變得暢通,同時就不用在南岸建造棧橋和渡口,物資往來人員往來就會變得十分方便。
等到部落造橋的技術成熟了,各種工具和方案都能夠直接拿過來用,那熊洪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各個居住點進行選擇,再設計架設幾座橋梁,用來溝通兩岸,加大對南岸的開發。
南邊現在是一片空白,在熊洪的記憶裏,部落可沒有多少人過去過,一條並不算寬闊的河流,居然讓部落在北岸待了這麽久。
當然,白河諸部那邊,等時機成熟,也可以在那邊修建造船場或者橋梁,方便熊部落對那邊的物資進行運輸,運到白骨洞營地,在那裏經過提煉之後,轉化成熊部落急需的煤炭、錫錠、木料、獸皮等等,這也是熊洪急著安排好部落內部各種事情的原因,明年的重點,熊洪會放到那邊,所以對於本部的工作,就要提前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