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對“水力”的思索
“哦?這個辦法妙啊,是誰想到的?”熊洪熊巫聽著前來匯報情況的熊皮等人,很是驚訝,原本以為他們還需要好幾天時間,才能將沉船給打撈上岸,沒想到這麽快就把船給撈了上來,並且給運到了造船坊這邊。
“是流灰,族長,他根據救生葫蘆想到了羊皮囊,這才解決了船隻的運送,”熊皮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流灰,也替這個族人開心,“隻不過準備的羊皮囊在運送中破了幾個。”
“這都是小問題,隻要熊山號能修補好就行,”熊洪點點頭,看著流灰,“這次你解決的這個問題很重要,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說吧,有什麽想要的東西?”
“我沒什麽想要的,這次是我的原因讓熊山號沉了的,打撈上來,也是我應該做的事情。部落不懲罰我就好了,怎麽還敢要獎勵呢?”
“都說過了一碼歸一碼,船隻的下沉跟你沒有關係,相反,你奮力讓船駛向岸邊,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在打撈的時候又想了這麽好的辦法,最終把船給帶了迴來,我不覺得你有什麽錯誤。”
“是啊,這次你處理的事情真的非常好,連熊洪族長都在稱讚你。”
“大家也要向流灰學一學,發生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解決,可怕的是逃避問題,”熊洪感慨地說道,“知恥而後勇,別說你把船給撈了上來,哪怕是船永遠撈不上來,隻要你們肯去出力,想辦法解決,那也是有功勞的。”
本來熊洪都準備放棄這艘船了,在沒有吊裝工具的前提下,對付沉底的船隻,其實能打撈的辦法隻有那幾種,而且對工具、對船隻的要求都很高。
不過流灰無意間發現了浮力打撈法,這也讓熊洪開始反思,是不是後世的先進器械見多了,導致沒有第一時間想到這個辦法。
“族長!感謝族長信任,我……我……”流灰聽完這句話,心結總算放開了,瞬間淚流滿麵,雙膝撲通一聲跪下,趴在地上,連話都說不完整。
“起來!我說過,部落沒有讓人雙膝下跪的規定,以前沒有,現在沒有,以後也不會有,除了熊部落的先祖和逝去的族人,沒有人能讓你們跪下,哪怕是我這個族長。”
……
熊山號發生的事情總算有個圓滿的結果。
熊洪很高興流灰能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這比一艘船隻的價值更大,也偶然間讓族人們發現了羊皮囊的正確用法。可要是自己手上有充足的艌縫材料,有著防水的塗層,那這件事很可能也不會發生。
說到底,熊部落還是不夠物產豐富、地大物博啊。
“漆樹啊漆樹,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過去割你們,”熊洪鬱悶地搖了搖頭,就算現在讓他割漆,也來不及準備,隻好再等待一段時間,把有漆樹生長的那片區域給探明、占領下來。
漆樹的生命十分短暫,如果漆樹長到七、八年後還不開割,漆樹就會脹死;漆樹割漆至十六七年便慢慢枯死;而漆液最旺盛的時期,也不過六至八年。
所以為了讓部落有著充足而穩定的產漆渠道,那人工種植漆樹就十分重要了,正常漆樹生長5-10年才可以割漆,而在這之前,部落隻能盡可能地探明更多的漆樹樹林,安排更多的人手去收集樹漆。
樹漆主要用來塗抹木材表麵,減緩木料的腐爛速度,而艌縫材料主要是桐油,混合上破碎的麻布纖維用來堵縫。既然漆樹有人工種植的計劃,那油桐樹也可以人工種植。
當然要實現防水密封材料的量產,光靠種植的話,這個過程需要漫長的時間,好在部落現階段還有個額外的替代材料,用來防水防蛀,雖然效果不算太好,但也勉強能用,而這個材料,就是柿子。
前兩年,熊部落在熊洪的要求下,移植、栽種了不少果林,其中的柿子林中,由於柿子生長比較迅速,況且當初移栽的時候,有部分挑選的是兩三年的幼株,所以部分柿子樹今年已經掛果,加之周圍的原始森林裏有不少野柿子,故而每年的產量並不算低。
現在是五月份,柿子正是落花結果的時候,雖然距離采摘還有很長的時間,但熊洪可以將相關的辦法給寫出來,讓留在部落的族人負責處理。
柿子可是個好東西,在秋季水果收獲後,它可以儲存很長時間,熊洪去年因為去白河諸部,故而沒有來得及對“它們”下手,嚐試製作柿餅。不過今年,他已經將方法交給了熊果他們。
柿子除了食用之外,也可以用來製作柿漆。
將未成熟的柿子榨出汁來,然後去除渣滓後沉澱,沉澱幾年後可當作油漆來使用,並且柿漆本身也是一種藥物。
“熊山號已經被運迴去了,好在隻是有幾處木板破損,滲水的地方也都找到了,現在熊土正在修補,”熊巫來到宗廟,將一卷竹簡拿給熊洪,“看看吧,這是剛從造船坊那邊傳迴來的消息,船隻受損嚴重,怕是要有大半個月的修補啊。”
“沒有出現族人傷亡,算是不幸中的萬幸,”熊洪歎了一口氣,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此時的情況已經算是最好的了,“熊山號也沒有散架,正好撈上來看看到底是怎麽迴事。”
“嗯,這件事就差不多這樣了,看來在收集到足夠多的桐籽迴來之前,部落沒有辦法下水太大的船隻。”通過這幾次熊羆號的運輸,熊巫已經看到了船隻的潛力,而節省下來的畜力、車輛和人力,用到其他地方,直接讓另外的幾個工坊產量激增。
“熊山那邊新造的青銅犁、青銅錠以及鋸子、斧頭等工具,我這次也要帶一些過去,畢竟白骨洞營地那邊也需要開發,今年要留人在那邊駐守。”
“這很有必要,能不能將白河諸部也加入進我們的部落,今年的建設就很重要,”熊巫說完略有些感慨,“等你們把那邊建設好了,我明年就可以過去看一看,說起來,我已經有好久沒有出遠門了。”
自從熊洪將淩河這邊的諸多部落融合之後,熊巫一直在部落裏沒有出去,基本上都是負責農事、工坊製作等事情。不過他還是有些閑不住,老早就說要去遠一點的地方看看。
“行啊,等營地建設好,隨時可以去,”熊洪也理解他的想法,包括他自己,不也是閑不住嗎,“這段時間,正好要麻煩你將各個村子都巡視一遍,看一看他們是否有什麽問題。”
“會的,在秋收之前,我會從牛馬穀那邊出發,沿著線路,一直到沼澤區營地,沿途的村落、驛站我都會看一下,”熊巫鄭重地說道,“這些地方是部落賴以生存的基本,我一定好好看一看。”
……
熊木最近有些煩,在將部落紡線和織布的效率提升之後,自己居然無事可做,這都閑了好幾天下來,熊洪也沒有給接下來的任務。
不過當初製作三錠腳踏紡車和斜織機的時候,族長倒是跟他提過,這些工具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不以人力為主要動力。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熏陶”,他知道動力是什麽意思,但對於不依靠人力的工具,他還真想不出來該怎麽去製作。
用畜力?畜力倒是還可以,隻不過動力也僅僅比人力高一些而已,達不到族長說的那種什麽質變的程度。那眼下隻有一種辦法,就是利用部落周圍的河流,用水力來解決動力的問題。
部落的水碓坊其實已經在使用水力裝置了,作為部落很早就建設起來的工坊,現在共有水碓50架,每天差不多能舂出粟米1000來斤,除了本部這邊每天要吃的,剩下的還能攢起來,運到其他村落那邊。
“熊木,這些天你想到了什麽沒有?”熊洪處理完宗廟的事情後,已經是下午了,趁著沒有什麽事情,連忙到木工坊這邊來,詢問熊木的情況,“前麵跟你說的改進水碓,有頭緒了沒?”
“族長啊,我才從水碓坊那邊迴來,還沒來得及想,”熊木一臉苦笑,上次解決腳踏紡車和斜織機,大部分力都是族長出的,自己隻不過是打打下手,但族長堅持認為自己有能力,“不過剛剛迴來,我倒是有了個想法。”
“哦?說說看?”
兩人拉過椅子,在木工坊的一處工作台坐下,熊木掏出炭筆,在黃色的紙張上畫著圖。
“你看族長,現在水碓坊那邊,每個水碓都是獨立出來的,雖然用的水是從上麵的水管流下來的,可實際上可以看成單獨的東西,”熊木指著圖上畫著的簡易的示意圖,“這樣每個水碓使用起來很方便,操作的話也簡單,但需要族人一直盯著,而且並不算省力。”
熊洪點點頭,他說的的確是事實,現在水碓坊的水碓,基本上就是將小溪裏麵的水給引到水碓一端的水槽裏,在重力的作用下,將另一端翹起,等水槽滿了,水流出來之後,另一端就砸向底下的窠臼,把裏麵的粟米等給舂開。
“我的想法是,既然水碓是將水引入到水槽中,那麽為什麽我們不直接使用小溪或者淩河中水流的動力呢?”熊木此時的思路也打開了,越說越起勁,“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大一點的輪子,像三錠腳踏紡車上麵的輪子一樣,用水流來帶動它,這樣隻要有水流,那這個輪子就能不斷地提供動力,從而帶動水碓。”
熊洪很是驚訝,沒想到這麽短時間,熊木就已經想到了用水流的外力來帶動工具的運轉。
後世很多工具,比如水車、水排、水磨呢,都是利用水流作為動力,將原本需要人力或者畜力的地方加以改造,不僅僅大大提升了工具的效率,也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畜力。
“哦?這個辦法妙啊,是誰想到的?”熊洪熊巫聽著前來匯報情況的熊皮等人,很是驚訝,原本以為他們還需要好幾天時間,才能將沉船給打撈上岸,沒想到這麽快就把船給撈了上來,並且給運到了造船坊這邊。
“是流灰,族長,他根據救生葫蘆想到了羊皮囊,這才解決了船隻的運送,”熊皮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流灰,也替這個族人開心,“隻不過準備的羊皮囊在運送中破了幾個。”
“這都是小問題,隻要熊山號能修補好就行,”熊洪點點頭,看著流灰,“這次你解決的這個問題很重要,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說吧,有什麽想要的東西?”
“我沒什麽想要的,這次是我的原因讓熊山號沉了的,打撈上來,也是我應該做的事情。部落不懲罰我就好了,怎麽還敢要獎勵呢?”
“都說過了一碼歸一碼,船隻的下沉跟你沒有關係,相反,你奮力讓船駛向岸邊,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在打撈的時候又想了這麽好的辦法,最終把船給帶了迴來,我不覺得你有什麽錯誤。”
“是啊,這次你處理的事情真的非常好,連熊洪族長都在稱讚你。”
“大家也要向流灰學一學,發生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解決,可怕的是逃避問題,”熊洪感慨地說道,“知恥而後勇,別說你把船給撈了上來,哪怕是船永遠撈不上來,隻要你們肯去出力,想辦法解決,那也是有功勞的。”
本來熊洪都準備放棄這艘船了,在沒有吊裝工具的前提下,對付沉底的船隻,其實能打撈的辦法隻有那幾種,而且對工具、對船隻的要求都很高。
不過流灰無意間發現了浮力打撈法,這也讓熊洪開始反思,是不是後世的先進器械見多了,導致沒有第一時間想到這個辦法。
“族長!感謝族長信任,我……我……”流灰聽完這句話,心結總算放開了,瞬間淚流滿麵,雙膝撲通一聲跪下,趴在地上,連話都說不完整。
“起來!我說過,部落沒有讓人雙膝下跪的規定,以前沒有,現在沒有,以後也不會有,除了熊部落的先祖和逝去的族人,沒有人能讓你們跪下,哪怕是我這個族長。”
……
熊山號發生的事情總算有個圓滿的結果。
熊洪很高興流灰能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這比一艘船隻的價值更大,也偶然間讓族人們發現了羊皮囊的正確用法。可要是自己手上有充足的艌縫材料,有著防水的塗層,那這件事很可能也不會發生。
說到底,熊部落還是不夠物產豐富、地大物博啊。
“漆樹啊漆樹,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過去割你們,”熊洪鬱悶地搖了搖頭,就算現在讓他割漆,也來不及準備,隻好再等待一段時間,把有漆樹生長的那片區域給探明、占領下來。
漆樹的生命十分短暫,如果漆樹長到七、八年後還不開割,漆樹就會脹死;漆樹割漆至十六七年便慢慢枯死;而漆液最旺盛的時期,也不過六至八年。
所以為了讓部落有著充足而穩定的產漆渠道,那人工種植漆樹就十分重要了,正常漆樹生長5-10年才可以割漆,而在這之前,部落隻能盡可能地探明更多的漆樹樹林,安排更多的人手去收集樹漆。
樹漆主要用來塗抹木材表麵,減緩木料的腐爛速度,而艌縫材料主要是桐油,混合上破碎的麻布纖維用來堵縫。既然漆樹有人工種植的計劃,那油桐樹也可以人工種植。
當然要實現防水密封材料的量產,光靠種植的話,這個過程需要漫長的時間,好在部落現階段還有個額外的替代材料,用來防水防蛀,雖然效果不算太好,但也勉強能用,而這個材料,就是柿子。
前兩年,熊部落在熊洪的要求下,移植、栽種了不少果林,其中的柿子林中,由於柿子生長比較迅速,況且當初移栽的時候,有部分挑選的是兩三年的幼株,所以部分柿子樹今年已經掛果,加之周圍的原始森林裏有不少野柿子,故而每年的產量並不算低。
現在是五月份,柿子正是落花結果的時候,雖然距離采摘還有很長的時間,但熊洪可以將相關的辦法給寫出來,讓留在部落的族人負責處理。
柿子可是個好東西,在秋季水果收獲後,它可以儲存很長時間,熊洪去年因為去白河諸部,故而沒有來得及對“它們”下手,嚐試製作柿餅。不過今年,他已經將方法交給了熊果他們。
柿子除了食用之外,也可以用來製作柿漆。
將未成熟的柿子榨出汁來,然後去除渣滓後沉澱,沉澱幾年後可當作油漆來使用,並且柿漆本身也是一種藥物。
“熊山號已經被運迴去了,好在隻是有幾處木板破損,滲水的地方也都找到了,現在熊土正在修補,”熊巫來到宗廟,將一卷竹簡拿給熊洪,“看看吧,這是剛從造船坊那邊傳迴來的消息,船隻受損嚴重,怕是要有大半個月的修補啊。”
“沒有出現族人傷亡,算是不幸中的萬幸,”熊洪歎了一口氣,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此時的情況已經算是最好的了,“熊山號也沒有散架,正好撈上來看看到底是怎麽迴事。”
“嗯,這件事就差不多這樣了,看來在收集到足夠多的桐籽迴來之前,部落沒有辦法下水太大的船隻。”通過這幾次熊羆號的運輸,熊巫已經看到了船隻的潛力,而節省下來的畜力、車輛和人力,用到其他地方,直接讓另外的幾個工坊產量激增。
“熊山那邊新造的青銅犁、青銅錠以及鋸子、斧頭等工具,我這次也要帶一些過去,畢竟白骨洞營地那邊也需要開發,今年要留人在那邊駐守。”
“這很有必要,能不能將白河諸部也加入進我們的部落,今年的建設就很重要,”熊巫說完略有些感慨,“等你們把那邊建設好了,我明年就可以過去看一看,說起來,我已經有好久沒有出遠門了。”
自從熊洪將淩河這邊的諸多部落融合之後,熊巫一直在部落裏沒有出去,基本上都是負責農事、工坊製作等事情。不過他還是有些閑不住,老早就說要去遠一點的地方看看。
“行啊,等營地建設好,隨時可以去,”熊洪也理解他的想法,包括他自己,不也是閑不住嗎,“這段時間,正好要麻煩你將各個村子都巡視一遍,看一看他們是否有什麽問題。”
“會的,在秋收之前,我會從牛馬穀那邊出發,沿著線路,一直到沼澤區營地,沿途的村落、驛站我都會看一下,”熊巫鄭重地說道,“這些地方是部落賴以生存的基本,我一定好好看一看。”
……
熊木最近有些煩,在將部落紡線和織布的效率提升之後,自己居然無事可做,這都閑了好幾天下來,熊洪也沒有給接下來的任務。
不過當初製作三錠腳踏紡車和斜織機的時候,族長倒是跟他提過,這些工具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不以人力為主要動力。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熏陶”,他知道動力是什麽意思,但對於不依靠人力的工具,他還真想不出來該怎麽去製作。
用畜力?畜力倒是還可以,隻不過動力也僅僅比人力高一些而已,達不到族長說的那種什麽質變的程度。那眼下隻有一種辦法,就是利用部落周圍的河流,用水力來解決動力的問題。
部落的水碓坊其實已經在使用水力裝置了,作為部落很早就建設起來的工坊,現在共有水碓50架,每天差不多能舂出粟米1000來斤,除了本部這邊每天要吃的,剩下的還能攢起來,運到其他村落那邊。
“熊木,這些天你想到了什麽沒有?”熊洪處理完宗廟的事情後,已經是下午了,趁著沒有什麽事情,連忙到木工坊這邊來,詢問熊木的情況,“前麵跟你說的改進水碓,有頭緒了沒?”
“族長啊,我才從水碓坊那邊迴來,還沒來得及想,”熊木一臉苦笑,上次解決腳踏紡車和斜織機,大部分力都是族長出的,自己隻不過是打打下手,但族長堅持認為自己有能力,“不過剛剛迴來,我倒是有了個想法。”
“哦?說說看?”
兩人拉過椅子,在木工坊的一處工作台坐下,熊木掏出炭筆,在黃色的紙張上畫著圖。
“你看族長,現在水碓坊那邊,每個水碓都是獨立出來的,雖然用的水是從上麵的水管流下來的,可實際上可以看成單獨的東西,”熊木指著圖上畫著的簡易的示意圖,“這樣每個水碓使用起來很方便,操作的話也簡單,但需要族人一直盯著,而且並不算省力。”
熊洪點點頭,他說的的確是事實,現在水碓坊的水碓,基本上就是將小溪裏麵的水給引到水碓一端的水槽裏,在重力的作用下,將另一端翹起,等水槽滿了,水流出來之後,另一端就砸向底下的窠臼,把裏麵的粟米等給舂開。
“我的想法是,既然水碓是將水引入到水槽中,那麽為什麽我們不直接使用小溪或者淩河中水流的動力呢?”熊木此時的思路也打開了,越說越起勁,“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大一點的輪子,像三錠腳踏紡車上麵的輪子一樣,用水流來帶動它,這樣隻要有水流,那這個輪子就能不斷地提供動力,從而帶動水碓。”
熊洪很是驚訝,沒想到這麽短時間,熊木就已經想到了用水流的外力來帶動工具的運轉。
後世很多工具,比如水車、水排、水磨呢,都是利用水流作為動力,將原本需要人力或者畜力的地方加以改造,不僅僅大大提升了工具的效率,也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