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貊巫的突然的計劃,熊洪不得將迴去的日期又往後推遲了兩天,讓貊巫有充足的時間處理族內的事情,順便也等待他們參與熊部落“雇傭”的族人。
得到這個消息後,烏青也同樣決定前去熊部落參觀“訪問”,雖然熊洪對這兩個“不務正業”的族長很是無語,但細想一下,也不差這一個兩個族長,就同意了他們的計劃。而烏青也提前返迴烏部落,向烏鼻交待接下來過冬的事情。
等待人員集結的這幾天,除了處理各部交流的事情,熊洪還委托鹿山、貊林諸部尋找能夠通行車輛的道路,用來連接果林和烏部落的臨時營地,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翻山越嶺地從果林這邊走。
貊部落所在的山洞離果林這邊其實並不算遠,不過隔著一處大山,要是從山腳繞過來的話,還要半天的時間。
第三天,牙突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從貊巫現在駐紮的地方,沿著果林西南邊山腳下的山穀走,繞過兩座山,就能通到烏部落那邊的臨時營地,而且山穀裏如同熊皮路一般,地形還算平坦,雖然狹窄了一些,僅容許一人通過,但隻要修整一下,就能讓熊部落的車輛依次通過。
而原本翻山越嶺需要四五天的路程,大概兩天就能到。
這樣一來,最後困擾熊洪的物資運送問題也不複存在。
“計劃有變,現在要重新調整一下,”晚上,熊洪又將族人召集起來,根據發現的通道,在臨行前做最後的安排,“熊皮,你們先在這裏建立臨時營地吧,就叫三族營地。”
因為建造的地點處於貊林和鹿山諸部的交界處,又是熊部落營建的,便起了這個名字,寓意在這附近生活的三個部落,都能加強交流,合作共贏。
“當然,在入冬前,本部的人手不可能給你派太多過來,所以我會要求一部分鹿山、貊林兩部新加入的族人,直接到這裏居住,協助你建造此地。”
熊皮點點頭,人手缺少是他將要麵臨的最大問題,不過按照族長這個辦法,也能緩解不少。
“你要記住,一切都要按照熊部落的規定來,這樣你才好管好他們。”
“還有,盡快帶著大家把通往烏部落的道路給修好,到時候,部落的物資就好往這邊運了,你們過冬也會更容易。”
三族營地的建設計劃就完全交由熊皮負責,而鹿尾,也會在營地建設好之後,帶著幾個族人前往貊部落,幫助他們“熊部落化”。
而在熊洪的計劃中,三族營地和在烏部落的臨時營地,也將成為與周圍部落交換物資、雇傭勞動力、換取人口的地方,更將成為展示、推廣種植養殖技術的地點。
三族營地和臨時營地之間的山穀道路,重要性就體現了出來,到時候從灰部落運送物資通過熊皮路,到達烏部營地,通過這條路,最終才能到三族營地。
而從三族營地送到熊部落的東西,必經之路就是這裏。
周圍的原材料雖然沒有去探索,但肯定也有不少能用的上的原材料,隻要發現後,這裏還是一處原料供應地,並可以消化掉來自熊部落的各種產品。
“怎麽樣?要不要下來休息一下?”
行走在熊皮路上,看著山穀兩側密林裏,結著紅紅黃黃果實的原始森林,熊洪心情大好,收獲的季節,就是要有豐厚的收成。
果林的事情算是有個圓滿的解決,又得到兩個部落的族人支持,這些意料之外的成果,讓熊部落今年的計劃算是完成了大半。
隨著熊部落將淩河諸部都聚合到了一起,原來各部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日益密切,又有各部落道路的暢通,族人間相互來往也便利了很多,文化認同和融合也越來越好,逐漸有了熊洪計劃中的“大熊部落”的影子。
在這個“大熊部落”的計劃裏,淩河諸部也被視為熊部落的一員,像白河、鹿山、貊林這些部落新加入的族人,隻要能夠習慣部落的生活及文化習慣,也會被視為熊部落的成員。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不是與熊部落有血緣關係,就不能算作熊部落的族人。
畢竟,現在的熊部落人口也超過了3000人,就算其中還有鹿山、貊林的新人,但也算人口眾多了。
日至正午,山穀裏變得有些悶熱,熊洪找了一處樹蔭,將馬匹、驢子等牲口給安置好,也尋了一塊平整的石頭,坐在上麵休息一刻。
“沒想到這些牲口還有這些用處,熊部落果然厲害。”
從驢背上下來,貊巫便對熊部落的各種運輸工具讚不絕口,“要是這條路修的更好一些,是不是走起來更快?”
“那是自然,要是這條路都像這段路一樣好,那我們部落的馬車、牛車就能行駛在上麵,速度當然快。”鹿皮驕傲地說著,這條路的發現和建造,也有他一份功勞。
“但要修好,怕是很難,我們走了好幾天,還沒有從山穀中出去。”雖然對這道路很感興趣,但貊巫還是不相信熊部落會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來修道路,在他看來,恐怕也不會有比這更好的路了。
“這條路才剛剛開始修,當然沒什麽變化了,”鹿皮繼續說道,“要是在部落的豐收大道和豐慶大道,馬車都能跑的很快,到時候你就知道這些路的用處了。烏青族長,到時候我把我的馬借給你騎。”
熊洪沒有理會他們兩人的鬥嘴,這一路上,除了熊洪帶著的15名族人,還有要來修路的50名貊林俘虜,外加新加入的第一批族人約100來人,整個隊伍行進的無比混亂和低速。
要是再不快點,或者有人來接應,這支隊伍的食物都快不夠,好在現在是秋季,山穀兩側的山林裏,很多果實都可以采集,這也引來了不少動物,獵物也有不少。
“要是這裏的路修好了,沿著道路往兩邊山上去,這些果子就好采集了,”白茅站在熊洪旁邊,看著十幾個男男女女背著藤筐從不遠處的樹林裏出來,背著采摘下來的果子,“要是在我們之前的部落,這些就是過冬的食物啊。”
道路兩側的果實和獵物,讓經過的族人們很是眼熱,要不是急著迴部落,對這些果實,熊洪也不想放過。
除了常見的山桃、林檎、野梨、榛子等果實,還有很多熊洪也不認識的果子,它們或黃或紅,有的飽含水分,有的有個外殼,族人們用水洗了,盛在陶碗裏端給熊洪。
“不著急,等明年這個時候,熊皮路就能修好,到時候沿途的驛站,我們也會安排族人過來,這些果實,不會浪費的。”熊洪很是理解這些人對食物的重視,“到時候對沿線山穀的開發,肯定不會少。”
熊洪捏起一枚隻有鵪鶉蛋大小的黃色果實,一口咬下去,汁水在口中爆開,味道有些酸,隨後就是清淡一點的甜味,很是不錯。
秋收以後,從熊部落本部送來的大批物資也終於到達,熊大和水草帶著幾十輛牛車,將所需的工具、牲口都順利帶到了白骨洞營地。前幾天得到熊洪的命令先行從烏部營地出發的族人,也幾乎在同一時間,迴到了白骨洞營地。
原本顯得空蕩的營地,因為兩撥人馬的進駐,變得瞬間熱鬧起來,這些人有很多都是認識的,一番寒暄之後,整個營地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氛圍中。
“熊大哥,聽熊傑的說法,族長正在返迴的路上,而且第一批返迴的族人,也肯定了這個消息,”水草一臉喜色,這樣一來,部落能用的人口就更多了,而很多事情就更好安排。
水村的秋收,要不是有著來自白河諸部的族人加入,估計很難在十多天的時間,把近五千畝的粟田給收割完畢。這也讓水草意識到,擁有眾多的人口,才能幹更多事情。
而水村周圍,包括通往沼澤區營地道路的兩側,還有很多能夠開墾成耕地的荒地、樹林、灌木叢……今年水村這邊收獲了50萬斤的粟米,光是運送這些粟米的車輛,這個月就絡繹不絕。
而這些事情,離開了族人怕是根本沒辦法辦到。
“現在族長應該急需物資,可是牲口和車輛經過這些天的長途行動,很是疲憊,短時間也沒辦法恢複,”熊大很是發愁,雖然對族長在前方取得的成果而開心,但他也明白,新的居住點建設,需要充足的食物、工具和有經驗的族人,這些東西,都是新營地急需的。
“是啊,這可就麻煩了,我們也沒想到族長一下跟兩個部落都打好交道,”熊傑看著水草和熊大等人,水草點點頭,跟山嵐說著什麽,“要不然先挑選一批還能堅持的牲口?送一批先讓族長用著?”
“不用那麽麻煩!”
熊傑站了出來,自信地說道,“這件事要做起來很簡單。”
熊傑的自信,就是源自熊部落牽頭組建的白河運輸隊。
白河運輸隊在熊洪去溝通鹿山諸部的這段時間,依舊在白河諸部這邊幫著運送錫礦石和煤礦,並將各個部落收集到的桐油籽、幹果等運到白骨洞營地,整個八月,運輸隊大部分的牲口和車輛幾乎沒怎麽參與運輸,這個時間段,各個部落都在忙著過冬收集物資。
唯一還算有些用處的,就是半個月前,給熊洪他們運送了一萬斤的粟米,沿著熊皮路到達烏部落。
不過現在從熊部落本部已經運過來這麽多的物資,正好又要去接應族長,那白河運輸隊就能派上用場。
“現在運輸隊這邊,有一半的運力,我們大概能抽出來車輛50,牲口近150頭,我想暫時是可以將第一批緊急的物資運送過去,”熊傑拿出運輸隊的竹簡看了一下,“物資運到返迴的時候,還能再接一些族人迴來,族長那邊,肯定會帶著不少老弱族人的。”
水草等人點點頭,50輛車,按照山穀道路的通行標準,差不多每輛車能裝載300-400斤,雖然達不到熊部落標準的600斤載重,不過車子的數量在這裏,一次性也能送上不少。
“還有個好消息,”羽落從外麵趕來,看到幾人正聊的高興,也聽了一會,接著說道,“熊土和熊二他們,也沿著水路到達了白骨洞渡口,現在正在那裏停靠,大家一起去卸東西吧。”
……
得到這個消息後,烏青也同樣決定前去熊部落參觀“訪問”,雖然熊洪對這兩個“不務正業”的族長很是無語,但細想一下,也不差這一個兩個族長,就同意了他們的計劃。而烏青也提前返迴烏部落,向烏鼻交待接下來過冬的事情。
等待人員集結的這幾天,除了處理各部交流的事情,熊洪還委托鹿山、貊林諸部尋找能夠通行車輛的道路,用來連接果林和烏部落的臨時營地,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翻山越嶺地從果林這邊走。
貊部落所在的山洞離果林這邊其實並不算遠,不過隔著一處大山,要是從山腳繞過來的話,還要半天的時間。
第三天,牙突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從貊巫現在駐紮的地方,沿著果林西南邊山腳下的山穀走,繞過兩座山,就能通到烏部落那邊的臨時營地,而且山穀裏如同熊皮路一般,地形還算平坦,雖然狹窄了一些,僅容許一人通過,但隻要修整一下,就能讓熊部落的車輛依次通過。
而原本翻山越嶺需要四五天的路程,大概兩天就能到。
這樣一來,最後困擾熊洪的物資運送問題也不複存在。
“計劃有變,現在要重新調整一下,”晚上,熊洪又將族人召集起來,根據發現的通道,在臨行前做最後的安排,“熊皮,你們先在這裏建立臨時營地吧,就叫三族營地。”
因為建造的地點處於貊林和鹿山諸部的交界處,又是熊部落營建的,便起了這個名字,寓意在這附近生活的三個部落,都能加強交流,合作共贏。
“當然,在入冬前,本部的人手不可能給你派太多過來,所以我會要求一部分鹿山、貊林兩部新加入的族人,直接到這裏居住,協助你建造此地。”
熊皮點點頭,人手缺少是他將要麵臨的最大問題,不過按照族長這個辦法,也能緩解不少。
“你要記住,一切都要按照熊部落的規定來,這樣你才好管好他們。”
“還有,盡快帶著大家把通往烏部落的道路給修好,到時候,部落的物資就好往這邊運了,你們過冬也會更容易。”
三族營地的建設計劃就完全交由熊皮負責,而鹿尾,也會在營地建設好之後,帶著幾個族人前往貊部落,幫助他們“熊部落化”。
而在熊洪的計劃中,三族營地和在烏部落的臨時營地,也將成為與周圍部落交換物資、雇傭勞動力、換取人口的地方,更將成為展示、推廣種植養殖技術的地點。
三族營地和臨時營地之間的山穀道路,重要性就體現了出來,到時候從灰部落運送物資通過熊皮路,到達烏部營地,通過這條路,最終才能到三族營地。
而從三族營地送到熊部落的東西,必經之路就是這裏。
周圍的原材料雖然沒有去探索,但肯定也有不少能用的上的原材料,隻要發現後,這裏還是一處原料供應地,並可以消化掉來自熊部落的各種產品。
“怎麽樣?要不要下來休息一下?”
行走在熊皮路上,看著山穀兩側密林裏,結著紅紅黃黃果實的原始森林,熊洪心情大好,收獲的季節,就是要有豐厚的收成。
果林的事情算是有個圓滿的解決,又得到兩個部落的族人支持,這些意料之外的成果,讓熊部落今年的計劃算是完成了大半。
隨著熊部落將淩河諸部都聚合到了一起,原來各部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日益密切,又有各部落道路的暢通,族人間相互來往也便利了很多,文化認同和融合也越來越好,逐漸有了熊洪計劃中的“大熊部落”的影子。
在這個“大熊部落”的計劃裏,淩河諸部也被視為熊部落的一員,像白河、鹿山、貊林這些部落新加入的族人,隻要能夠習慣部落的生活及文化習慣,也會被視為熊部落的成員。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不是與熊部落有血緣關係,就不能算作熊部落的族人。
畢竟,現在的熊部落人口也超過了3000人,就算其中還有鹿山、貊林的新人,但也算人口眾多了。
日至正午,山穀裏變得有些悶熱,熊洪找了一處樹蔭,將馬匹、驢子等牲口給安置好,也尋了一塊平整的石頭,坐在上麵休息一刻。
“沒想到這些牲口還有這些用處,熊部落果然厲害。”
從驢背上下來,貊巫便對熊部落的各種運輸工具讚不絕口,“要是這條路修的更好一些,是不是走起來更快?”
“那是自然,要是這條路都像這段路一樣好,那我們部落的馬車、牛車就能行駛在上麵,速度當然快。”鹿皮驕傲地說著,這條路的發現和建造,也有他一份功勞。
“但要修好,怕是很難,我們走了好幾天,還沒有從山穀中出去。”雖然對這道路很感興趣,但貊巫還是不相信熊部落會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來修道路,在他看來,恐怕也不會有比這更好的路了。
“這條路才剛剛開始修,當然沒什麽變化了,”鹿皮繼續說道,“要是在部落的豐收大道和豐慶大道,馬車都能跑的很快,到時候你就知道這些路的用處了。烏青族長,到時候我把我的馬借給你騎。”
熊洪沒有理會他們兩人的鬥嘴,這一路上,除了熊洪帶著的15名族人,還有要來修路的50名貊林俘虜,外加新加入的第一批族人約100來人,整個隊伍行進的無比混亂和低速。
要是再不快點,或者有人來接應,這支隊伍的食物都快不夠,好在現在是秋季,山穀兩側的山林裏,很多果實都可以采集,這也引來了不少動物,獵物也有不少。
“要是這裏的路修好了,沿著道路往兩邊山上去,這些果子就好采集了,”白茅站在熊洪旁邊,看著十幾個男男女女背著藤筐從不遠處的樹林裏出來,背著采摘下來的果子,“要是在我們之前的部落,這些就是過冬的食物啊。”
道路兩側的果實和獵物,讓經過的族人們很是眼熱,要不是急著迴部落,對這些果實,熊洪也不想放過。
除了常見的山桃、林檎、野梨、榛子等果實,還有很多熊洪也不認識的果子,它們或黃或紅,有的飽含水分,有的有個外殼,族人們用水洗了,盛在陶碗裏端給熊洪。
“不著急,等明年這個時候,熊皮路就能修好,到時候沿途的驛站,我們也會安排族人過來,這些果實,不會浪費的。”熊洪很是理解這些人對食物的重視,“到時候對沿線山穀的開發,肯定不會少。”
熊洪捏起一枚隻有鵪鶉蛋大小的黃色果實,一口咬下去,汁水在口中爆開,味道有些酸,隨後就是清淡一點的甜味,很是不錯。
秋收以後,從熊部落本部送來的大批物資也終於到達,熊大和水草帶著幾十輛牛車,將所需的工具、牲口都順利帶到了白骨洞營地。前幾天得到熊洪的命令先行從烏部營地出發的族人,也幾乎在同一時間,迴到了白骨洞營地。
原本顯得空蕩的營地,因為兩撥人馬的進駐,變得瞬間熱鬧起來,這些人有很多都是認識的,一番寒暄之後,整個營地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氛圍中。
“熊大哥,聽熊傑的說法,族長正在返迴的路上,而且第一批返迴的族人,也肯定了這個消息,”水草一臉喜色,這樣一來,部落能用的人口就更多了,而很多事情就更好安排。
水村的秋收,要不是有著來自白河諸部的族人加入,估計很難在十多天的時間,把近五千畝的粟田給收割完畢。這也讓水草意識到,擁有眾多的人口,才能幹更多事情。
而水村周圍,包括通往沼澤區營地道路的兩側,還有很多能夠開墾成耕地的荒地、樹林、灌木叢……今年水村這邊收獲了50萬斤的粟米,光是運送這些粟米的車輛,這個月就絡繹不絕。
而這些事情,離開了族人怕是根本沒辦法辦到。
“現在族長應該急需物資,可是牲口和車輛經過這些天的長途行動,很是疲憊,短時間也沒辦法恢複,”熊大很是發愁,雖然對族長在前方取得的成果而開心,但他也明白,新的居住點建設,需要充足的食物、工具和有經驗的族人,這些東西,都是新營地急需的。
“是啊,這可就麻煩了,我們也沒想到族長一下跟兩個部落都打好交道,”熊傑看著水草和熊大等人,水草點點頭,跟山嵐說著什麽,“要不然先挑選一批還能堅持的牲口?送一批先讓族長用著?”
“不用那麽麻煩!”
熊傑站了出來,自信地說道,“這件事要做起來很簡單。”
熊傑的自信,就是源自熊部落牽頭組建的白河運輸隊。
白河運輸隊在熊洪去溝通鹿山諸部的這段時間,依舊在白河諸部這邊幫著運送錫礦石和煤礦,並將各個部落收集到的桐油籽、幹果等運到白骨洞營地,整個八月,運輸隊大部分的牲口和車輛幾乎沒怎麽參與運輸,這個時間段,各個部落都在忙著過冬收集物資。
唯一還算有些用處的,就是半個月前,給熊洪他們運送了一萬斤的粟米,沿著熊皮路到達烏部落。
不過現在從熊部落本部已經運過來這麽多的物資,正好又要去接應族長,那白河運輸隊就能派上用場。
“現在運輸隊這邊,有一半的運力,我們大概能抽出來車輛50,牲口近150頭,我想暫時是可以將第一批緊急的物資運送過去,”熊傑拿出運輸隊的竹簡看了一下,“物資運到返迴的時候,還能再接一些族人迴來,族長那邊,肯定會帶著不少老弱族人的。”
水草等人點點頭,50輛車,按照山穀道路的通行標準,差不多每輛車能裝載300-400斤,雖然達不到熊部落標準的600斤載重,不過車子的數量在這裏,一次性也能送上不少。
“還有個好消息,”羽落從外麵趕來,看到幾人正聊的高興,也聽了一會,接著說道,“熊土和熊二他們,也沿著水路到達了白骨洞渡口,現在正在那裏停靠,大家一起去卸東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