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共有五大神兵,受天地之靈氣,更有神獸的護持。
第一個漢壽亭侯,武神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此刀聚集天地之殺氣,戾氣最重,飲不義之血,斬忘恩之人,受東方甲乙木護持,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七大星宿共護此刀。七宿同出便為青龍。
青龍之刀,可趨天神,可擔日月,神力入刀,電閃雷鳴,雷擊萬物。
其二漢忠武侯諸葛孔明,其人善用火,曾經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火燒上方穀,連我宣帝太祖都差點喪生其內,若不是當初天助我大晉,焉有這萬裏的江山。
武侯生平機關算盡,可惜英年早逝,留存於世的僅有兩物,其一為真武扇,傳說真武扇乃道教鼻祖李耳所有,乃是用於八卦丹爐扇火之物,此扇蘊藏三昧真火,更有南方兵丁火神將護持,此扇一出可趨使神鳥朱雀,火燃萬裏焦土,滾滾遍地狼煙。
其三乃我宣祖皇帝,魏末之時曾與臥龍塚虎並存於世,其性善忍,虎踞一生,生前曾有一物,為天地之重寶,乃是一塊雷擊木。
此物因何而來眾說紛紜,有人說乃昔日神醫華佗所贈,也有人說是昔日黃巾首領大良天師張角之物,是真是假無法考證。
此物是天地之間至陰至邪之物,可號令九幽陰司,妖魔鬼怪。
受西方庚辛金加持,白虎七宿同護重寶,此物一出鬼哭神嚎,萬裏哀鳴,盡出。
其四,大魏太宗的佩劍,叫倚天劍。劍名倚天,天仗持劍。
曹孟德曾經封曹純為佩劍將軍,專門看管持劍。
他平時隻佩戴青鋼劍,倚天劍輕易不敢出,因此劍一出,驚濤駭浪,萬裏沼澤。
趙子龍曾經欲奪此劍,曹純舍命護劍,由此可見此物的重要性。
倚天劍受北方任癸水護持,玄武七宿暗藏於內,可喚玄武靈龜。
其五為麒麟子,乃神獸麒麟的幼子。
天下名駒莫過麒麟,此麒麟幼子可避天下之惡。
但此物是何模樣,具體不詳,傳說得到此物不僅僅能喚出麒麟子,更可以通過麒麟,掌控天下的獸類,無論是任何猛獸,都可以受之趨使,乃是重寶中的重寶。”
洛陽城,柳州巷。
草棚內,一名說書先生在侃侃而談。
下麵人頭攢動,坐著幾十個人,聽的是津津有味。
說到裉節上說書先生居然不說了,拿起茶碗上麵的蓋子,擊打了幾下。
“怎麽不說了,說啊”
下麵的人正聽的過癮呢,他一不說,聽書的就嚷嚷起來了。
“說了半天,甚是幹渴,這茶碗也空了,諸位君子賞老朽些茶錢吧”
說完說書人站了起來,雙手抱拳對在座的客人作了一個羅圈揖。
大家夥一聽這是要聽書錢了,於是紛紛解囊,這時候一個小丫頭抱著個銅盆走了出來。
這小丫頭十五六歲的樣子,出落的亭亭玉立,十足的美人坯子。
大家紛紛的往銅盆裏扔錢,一時間叮叮當當的響個不停。
雖然銅錢不少,但是畢竟是散碎銀兩,其實錢並不多。
小丫頭噘著嘴,盯著銅錢的時候,突然就聽當啷一聲。
一大塊銀子被扔進了銅盆,壓得小丫頭的手都往下一沉。
這聲音挺大,讓在場所有的人都是一愣。
小丫頭也傻了,從爺爺開始說書到現在,從來沒有人給過這麽多錢。
這一大塊銀子得有十兩以上了,小丫頭看著這塊大銀子一時間愣在了當場。
說書人也聽到了,不由得站了起來,這時候所有的人都鴉雀無聲。
因為從來沒有聽過給說書賞錢是給銀子的,就算是有,那也就是碎銀子,一大塊銀子當賞錢,那真是亙古未有。
“小友賞銀過多,老朽才疏學淺不敢笑納,請您收迴”
說書人對著那人抱拳施禮。
大家轉頭都看剛才給錢的人。
這是一個小夥子,看年紀也就是二十剛出頭,一身的戎裝,腰懸佩劍身上披著白袍。
在這個小夥子的旁邊站著一個黑大個,看個頭怎麽也有一米九了。
長得五大三粗,孔武有力。
那少年聽老者這麽說,對著台上一抱拳。
“老先生,在下一會要歸營,明日開拔,將與邪馬台魔軍一絕雌雄,錢財在身無甚用處,這是其一,其二剛才先生所講,小子因有一處不明,還請先生為小子解惑”
說著對老人深施一禮。
那說書人一聽這小將的言談甚是喜歡。
“邪門台乃南疆小域,彈丸之地,身處海外,未曾開化,可是其主卑延乎卻是萬年難出的女魔王,傳言此人有陰兵異獸相助,可比昔日大良天師,一路之上糾結十八國藩王,共攻我大晉,現在南疆告急,百姓危在旦夕,今日之戰,乃我大晉衛國之戰,小將軍保家衛國讓老朽甚是欽佩,有何疑問,但說無妨,畢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老先生說的是慷慨激昂,讓在場的所有人不禁都有點熱血沸騰了。
“剛才先生所言,昔日漢武侯諸葛孔明有兩件物品留世,可是先生隻說了是真武扇,還有一物是何,還請先生告知”
說書先生一聽原來是這個,不禁眉頭一皺。
“老朽說書不過是以訛傳訛,不可當真的”
說著擺了擺手。
他這麽說自然是客氣,但是聽書的不幹了,說了半天原來都是假的。
一時間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
那小丫頭一看事情不對,趕緊打圓場。
“爺爺你就說嘛,人家明天就要出征了,再說了你看這位哥哥給那麽大塊銀子,不看人家出征的麵子上,你也得看銀子的麵子上吧”
小丫頭牙尖嘴利,俏皮可愛。
老人家看了許久口打哀聲。
“並非是老朽藏私,而是如果實言,怕是禍從口出,人頭不保啊,要不小友換個問題?”
小夥子沒有想到這裏居然還有隱情,可是無論如何他都想知道。
“老先生並不是在下無的放矢,而是小子實在想知道,我也不相瞞,小子複姓諸葛單子一個旦字,雖非武侯一脈,但也是同宗,祖上之事不敢不問”
這小夥子的一句話更讓說書人高看一眼。
“沒有想到小將軍居然是武侯之後,國之棟梁,既然如此,老朽就冒死一談,諸君請坐,且聽老朽慢慢道來”
老頭說著一拍桌子,就開書了。
“昔日三國爭雄,魏蜀吳爭霸不休,漢武侯六出祁山,最後含恨而終,諸葛孔明機關算盡,可是他卻躲不過天命,五丈原借命始終有違天道。
武侯死後安葬定軍山,連同他平時的用物一起下葬,可是這件事情卻讓我大晉先宣帝憂心忡忡。
西蜀舊吏後來稟武侯葬身之處,被宣帝得知,時宣帝已古稀之年,然他不畏勞苦,一路奔赴西蜀。
命人掘開武侯墓,在墓中找到一物,此物乃是一本上古的兵書,以獸皮為卷,此書名為鬼穀遺書,昔日龐涓、韓信皆習此書,記錄著天地陰陽之奧秘,宇宙蒼生之規律,乃是亙古第一法寶。
宣帝得之大喜,席地而坐,徹夜溫讀,可是他不知道,諸葛孔明已經在臨死之前算出有被挖墳掘墓之劫,故在此書上塗有劇毒,雖然時間已久,但是還有毒性。
一則宣帝得之心切,用古稀之年徹夜而讀,已經大傷元氣,二則讀書整夜,書中劇毒沁入肺腑,所以一夜之間便毒發身亡,享年73歲。
而此書在宣帝死後,也不翼而飛,至今下落不明”
說書人故事講到了這裏,突然間外麵亂哄哄的。
一個馬隊橫衝直撞跑到了草棚前。
馬上士卒大聲吆喝.
“文將軍有令,前鋒營速速聚合,大將軍周訪前來探營。”
傳令兵一句話,讓整個茶棚立刻安靜下來了。
“蛋蛋,老文發話了,趕緊走”
那黑大個一聽拉起諸葛旦就要往外走。
諸葛旦也不敢推遲,起身就要離開。
可是這時候那個小丫頭卻一把拽住了諸葛旦。
“你記得打完仗一定要迴來,婉兒等著你”
諸葛旦被弄的一愣,沒有想到這個女孩這麽大方。
“放心吧,諸葛旦的蛋大,一定會迴來的”
大高個扔下一句話拉著諸葛旦兩個人一路狂奔。
“蛋大?什麽蛋那麽大呢?”
婉兒好奇的歪著腦袋,望著二人消失的方向。
第一個漢壽亭侯,武神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此刀聚集天地之殺氣,戾氣最重,飲不義之血,斬忘恩之人,受東方甲乙木護持,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七大星宿共護此刀。七宿同出便為青龍。
青龍之刀,可趨天神,可擔日月,神力入刀,電閃雷鳴,雷擊萬物。
其二漢忠武侯諸葛孔明,其人善用火,曾經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火燒上方穀,連我宣帝太祖都差點喪生其內,若不是當初天助我大晉,焉有這萬裏的江山。
武侯生平機關算盡,可惜英年早逝,留存於世的僅有兩物,其一為真武扇,傳說真武扇乃道教鼻祖李耳所有,乃是用於八卦丹爐扇火之物,此扇蘊藏三昧真火,更有南方兵丁火神將護持,此扇一出可趨使神鳥朱雀,火燃萬裏焦土,滾滾遍地狼煙。
其三乃我宣祖皇帝,魏末之時曾與臥龍塚虎並存於世,其性善忍,虎踞一生,生前曾有一物,為天地之重寶,乃是一塊雷擊木。
此物因何而來眾說紛紜,有人說乃昔日神醫華佗所贈,也有人說是昔日黃巾首領大良天師張角之物,是真是假無法考證。
此物是天地之間至陰至邪之物,可號令九幽陰司,妖魔鬼怪。
受西方庚辛金加持,白虎七宿同護重寶,此物一出鬼哭神嚎,萬裏哀鳴,盡出。
其四,大魏太宗的佩劍,叫倚天劍。劍名倚天,天仗持劍。
曹孟德曾經封曹純為佩劍將軍,專門看管持劍。
他平時隻佩戴青鋼劍,倚天劍輕易不敢出,因此劍一出,驚濤駭浪,萬裏沼澤。
趙子龍曾經欲奪此劍,曹純舍命護劍,由此可見此物的重要性。
倚天劍受北方任癸水護持,玄武七宿暗藏於內,可喚玄武靈龜。
其五為麒麟子,乃神獸麒麟的幼子。
天下名駒莫過麒麟,此麒麟幼子可避天下之惡。
但此物是何模樣,具體不詳,傳說得到此物不僅僅能喚出麒麟子,更可以通過麒麟,掌控天下的獸類,無論是任何猛獸,都可以受之趨使,乃是重寶中的重寶。”
洛陽城,柳州巷。
草棚內,一名說書先生在侃侃而談。
下麵人頭攢動,坐著幾十個人,聽的是津津有味。
說到裉節上說書先生居然不說了,拿起茶碗上麵的蓋子,擊打了幾下。
“怎麽不說了,說啊”
下麵的人正聽的過癮呢,他一不說,聽書的就嚷嚷起來了。
“說了半天,甚是幹渴,這茶碗也空了,諸位君子賞老朽些茶錢吧”
說完說書人站了起來,雙手抱拳對在座的客人作了一個羅圈揖。
大家夥一聽這是要聽書錢了,於是紛紛解囊,這時候一個小丫頭抱著個銅盆走了出來。
這小丫頭十五六歲的樣子,出落的亭亭玉立,十足的美人坯子。
大家紛紛的往銅盆裏扔錢,一時間叮叮當當的響個不停。
雖然銅錢不少,但是畢竟是散碎銀兩,其實錢並不多。
小丫頭噘著嘴,盯著銅錢的時候,突然就聽當啷一聲。
一大塊銀子被扔進了銅盆,壓得小丫頭的手都往下一沉。
這聲音挺大,讓在場所有的人都是一愣。
小丫頭也傻了,從爺爺開始說書到現在,從來沒有人給過這麽多錢。
這一大塊銀子得有十兩以上了,小丫頭看著這塊大銀子一時間愣在了當場。
說書人也聽到了,不由得站了起來,這時候所有的人都鴉雀無聲。
因為從來沒有聽過給說書賞錢是給銀子的,就算是有,那也就是碎銀子,一大塊銀子當賞錢,那真是亙古未有。
“小友賞銀過多,老朽才疏學淺不敢笑納,請您收迴”
說書人對著那人抱拳施禮。
大家轉頭都看剛才給錢的人。
這是一個小夥子,看年紀也就是二十剛出頭,一身的戎裝,腰懸佩劍身上披著白袍。
在這個小夥子的旁邊站著一個黑大個,看個頭怎麽也有一米九了。
長得五大三粗,孔武有力。
那少年聽老者這麽說,對著台上一抱拳。
“老先生,在下一會要歸營,明日開拔,將與邪馬台魔軍一絕雌雄,錢財在身無甚用處,這是其一,其二剛才先生所講,小子因有一處不明,還請先生為小子解惑”
說著對老人深施一禮。
那說書人一聽這小將的言談甚是喜歡。
“邪門台乃南疆小域,彈丸之地,身處海外,未曾開化,可是其主卑延乎卻是萬年難出的女魔王,傳言此人有陰兵異獸相助,可比昔日大良天師,一路之上糾結十八國藩王,共攻我大晉,現在南疆告急,百姓危在旦夕,今日之戰,乃我大晉衛國之戰,小將軍保家衛國讓老朽甚是欽佩,有何疑問,但說無妨,畢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老先生說的是慷慨激昂,讓在場的所有人不禁都有點熱血沸騰了。
“剛才先生所言,昔日漢武侯諸葛孔明有兩件物品留世,可是先生隻說了是真武扇,還有一物是何,還請先生告知”
說書先生一聽原來是這個,不禁眉頭一皺。
“老朽說書不過是以訛傳訛,不可當真的”
說著擺了擺手。
他這麽說自然是客氣,但是聽書的不幹了,說了半天原來都是假的。
一時間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
那小丫頭一看事情不對,趕緊打圓場。
“爺爺你就說嘛,人家明天就要出征了,再說了你看這位哥哥給那麽大塊銀子,不看人家出征的麵子上,你也得看銀子的麵子上吧”
小丫頭牙尖嘴利,俏皮可愛。
老人家看了許久口打哀聲。
“並非是老朽藏私,而是如果實言,怕是禍從口出,人頭不保啊,要不小友換個問題?”
小夥子沒有想到這裏居然還有隱情,可是無論如何他都想知道。
“老先生並不是在下無的放矢,而是小子實在想知道,我也不相瞞,小子複姓諸葛單子一個旦字,雖非武侯一脈,但也是同宗,祖上之事不敢不問”
這小夥子的一句話更讓說書人高看一眼。
“沒有想到小將軍居然是武侯之後,國之棟梁,既然如此,老朽就冒死一談,諸君請坐,且聽老朽慢慢道來”
老頭說著一拍桌子,就開書了。
“昔日三國爭雄,魏蜀吳爭霸不休,漢武侯六出祁山,最後含恨而終,諸葛孔明機關算盡,可是他卻躲不過天命,五丈原借命始終有違天道。
武侯死後安葬定軍山,連同他平時的用物一起下葬,可是這件事情卻讓我大晉先宣帝憂心忡忡。
西蜀舊吏後來稟武侯葬身之處,被宣帝得知,時宣帝已古稀之年,然他不畏勞苦,一路奔赴西蜀。
命人掘開武侯墓,在墓中找到一物,此物乃是一本上古的兵書,以獸皮為卷,此書名為鬼穀遺書,昔日龐涓、韓信皆習此書,記錄著天地陰陽之奧秘,宇宙蒼生之規律,乃是亙古第一法寶。
宣帝得之大喜,席地而坐,徹夜溫讀,可是他不知道,諸葛孔明已經在臨死之前算出有被挖墳掘墓之劫,故在此書上塗有劇毒,雖然時間已久,但是還有毒性。
一則宣帝得之心切,用古稀之年徹夜而讀,已經大傷元氣,二則讀書整夜,書中劇毒沁入肺腑,所以一夜之間便毒發身亡,享年73歲。
而此書在宣帝死後,也不翼而飛,至今下落不明”
說書人故事講到了這裏,突然間外麵亂哄哄的。
一個馬隊橫衝直撞跑到了草棚前。
馬上士卒大聲吆喝.
“文將軍有令,前鋒營速速聚合,大將軍周訪前來探營。”
傳令兵一句話,讓整個茶棚立刻安靜下來了。
“蛋蛋,老文發話了,趕緊走”
那黑大個一聽拉起諸葛旦就要往外走。
諸葛旦也不敢推遲,起身就要離開。
可是這時候那個小丫頭卻一把拽住了諸葛旦。
“你記得打完仗一定要迴來,婉兒等著你”
諸葛旦被弄的一愣,沒有想到這個女孩這麽大方。
“放心吧,諸葛旦的蛋大,一定會迴來的”
大高個扔下一句話拉著諸葛旦兩個人一路狂奔。
“蛋大?什麽蛋那麽大呢?”
婉兒好奇的歪著腦袋,望著二人消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