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朝堂之上的交鋒,議封賞!
隋唐:楊廣寵臣,人設莽將 作者:執卷煮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怎麽,都啞巴了?”
“告訴朕,勇武伯草原之行的消息,你們是從何處知曉的?”
楊廣看著幾位言官,再次喝道。
幾位言官額頭上的汗水越發的密集起來。
其中一名言官,咬了咬牙,上前磕磕絆絆的說道:“陛下,臣,臣是昨天在街上聽說的。”
楊廣聞言大怒。
這是什麽理由?
這是糊弄傻子的理由。
既然這名言官站在了門閥士族的行列之中,那就去死吧!
那幾位門閥士族的重臣,他目前還不能殺。
但是殺你一個小蝦米,還是可以的。
“街上聽說的?”
“如果是突厥人故意說的呢?”
“你就準備用這個莫須有的罪名,讓朕降罪於大隋的功臣勇武伯?”
“你把朕當昏君嗎?”
“朕告訴你,勇武伯沒有私自出兵草原,勇武伯出兵草原是朕的旨意。”
“勇武伯是朕的功臣,是大隋的功臣。”
“突厥人為什麽派使臣出使大隋,就是因為勇武伯把突厥打怕了。”
“你什麽都不知道,就敢在朝堂之上,汙蔑一個伯爵,一個大隋的功臣!”
“你該死!”
楊廣盯著這名言官,大聲的說道。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
“臣真的不是有意汙蔑勇武伯,臣也隻是聽說......”
這名言官的話,還沒有說完,楊廣就對著殿外喊道:“來人,把他拉下去,砍了。”
這名言官死定了。
楊廣就是殺雞儆猴,怎麽可能放過這名言官呢!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啊!”
“陛下,言官的職責就是聞風而奏,何錯之有?”
“陛下,言官所言,也是誤聽,誤聽啊!”
......
一時間,十幾名朝臣站出求情道。
其實這些人也不想站出來求情,可那幾位門閥士族的重臣示意了他們。
他們也不得不站出來。
“陛下,言官不可殺!”楊玄感也站出來,說道。
這名言官是受到他示意,才站出來彈劾李元吉的。
如今馬上要被拉出去砍殺了。
他再不站出來,以後還有人會為他辦事情嗎?
“不必再說了,朕意已決。”
楊廣揮了揮手,讓殿內侍衛把言官拉出去砍了。
“你們幾個,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都拉下去打三十大板!”
幾名言官都以為自己等人也會被砍殺。
沒有想到活下來了。
在被侍衛架著往外拉的時候,都是紛紛喊道。
“臣謝陛下不殺之恩!”
“多謝陛下,不殺之恩!”
......
待幾名言官的聲音慢慢消失之後,殿內恢複了平靜。
楊廣掃視了一眼,幾位門閥士族的重臣,開口說道。
“眾位愛卿,勇武伯的功績,你們也都知曉了,那麽對勇武伯的賞賜就都議一議吧!”
朝臣聞言之後,互相看了看。
李元吉的功績不用說,封侯是一定的,可剛剛發生的事情告訴眾朝臣。
那些門閥士族並不想讓李元吉封侯。
這些朝臣不敢得罪楊廣,可也不敢得罪這些門閥士族。
於是都乖乖的沉默不語了。
楊廣看見這一幕,微微的眯了眯眼睛,心中冷笑一聲,然後開口說道。
“兵部的,你們負責統計軍中將領的軍功,你們說說如何賞賜勇武伯?”
兵部的官員聞言,紛紛看向了兵部侍郎。
這位兵部侍郎就是統計邊軍將領軍功的。
兵部侍郎見眾人都看向了自己,也不膽怯,站出來,說道。
“陛下,臣認為應該重賞勇武伯。”
“勇武伯被封賞伯爵之後,先是消滅了五萬西突厥鐵騎。”
“隨後進入了草原,屠殺了數十個突厥部落!”
“斬殺了突厥大部落白狼部落的首領,白狼王!”
“斬殺了突厥可汗親叔叔,阿史高傑!”
“縱橫草原數十天,消滅突厥鐵騎十幾萬,隻斬殺突厥人數十萬。”
“為朝廷獲取牛羊,戰馬,金銀無數。”
“更是為朝廷的北方邊疆打出來數年的和平。”
“如今東突厥使臣來大隋,就是因為勇武伯打怕了東突厥。”
“勇武伯的戰績,應當重賞!”
“不然何以給天下人交代!”
“何以給大隋將士交代!”
兵部侍郎上來就是一頓猛誇,把李元吉的軍功一一說了出來。
這兵部侍郎不是楊廣的人,也不是門閥士族的人。
他就是這麽一個性格,也是一名直臣。
兵部侍郎的話,震撼了朝臣,也震撼了楊廣。
甚至,楊廣和那些朝臣都覺得兵部侍郎和李元吉有什麽關係。
不過很快,楊廣和朝臣就打消了這個顧慮。
李元吉的信息,他們都知曉,也知曉兵部侍郎和李元吉沒有絲毫關係。
隨著兵部侍郎的話後。
朝堂上的朝臣也分為了兩派。
一派認為應該重賞李元吉。
一派認為李元吉雖然有功有社稷,但殺伐太重,不可重賞。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沒有參與進來。
楊廣則是靜靜的看著朝臣們爭論。
其實李元吉封侯是確定了的事情,隻是封賞什麽侯爵才需要爭論。
“陛下,老臣認為應該重賞勇武伯,勇武伯的功績足以封賞國公的爵位。”
“阿史高傑是誰?”
“朝堂之上的官員何人不知?”
“那是縱橫突厥數十年的首領,是上任突厥可汗的兄弟,現任突厥可汗的叔叔。”
“也是突厥最強大部落的首領。”
“勇武伯斬殺了阿史高傑,難道不應該封賞國公的爵位嗎?”
一個門閥士族的重臣,突然站出來大聲說道。
隨著他的話後。
殿內的朝臣瞬間安靜了下來,靜靜的看向了楊廣。
看到朝臣們的反應。
楊廣不禁心裏暗罵道‘老狐狸!’
這是捧殺之術。
國公的爵位不可輕授。
如今的國公,那個不是擁有大功,或者繼承而來。
李元吉的功績封賞侯爵一定沒有問題,可封賞國公的爵位,沒戲。
不過楊廣可不想跟著他們走,既然你們敢建議封賞公國的爵位。
那麽楊廣也不會吝嗇一個國公的爵位。
“朕覺得王愛卿所言極是,不如就封賞......”
楊廣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跳出來幾名朝臣說道。
“陛下,不可!”
“陛下,不可啊!”
“告訴朕,勇武伯草原之行的消息,你們是從何處知曉的?”
楊廣看著幾位言官,再次喝道。
幾位言官額頭上的汗水越發的密集起來。
其中一名言官,咬了咬牙,上前磕磕絆絆的說道:“陛下,臣,臣是昨天在街上聽說的。”
楊廣聞言大怒。
這是什麽理由?
這是糊弄傻子的理由。
既然這名言官站在了門閥士族的行列之中,那就去死吧!
那幾位門閥士族的重臣,他目前還不能殺。
但是殺你一個小蝦米,還是可以的。
“街上聽說的?”
“如果是突厥人故意說的呢?”
“你就準備用這個莫須有的罪名,讓朕降罪於大隋的功臣勇武伯?”
“你把朕當昏君嗎?”
“朕告訴你,勇武伯沒有私自出兵草原,勇武伯出兵草原是朕的旨意。”
“勇武伯是朕的功臣,是大隋的功臣。”
“突厥人為什麽派使臣出使大隋,就是因為勇武伯把突厥打怕了。”
“你什麽都不知道,就敢在朝堂之上,汙蔑一個伯爵,一個大隋的功臣!”
“你該死!”
楊廣盯著這名言官,大聲的說道。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
“臣真的不是有意汙蔑勇武伯,臣也隻是聽說......”
這名言官的話,還沒有說完,楊廣就對著殿外喊道:“來人,把他拉下去,砍了。”
這名言官死定了。
楊廣就是殺雞儆猴,怎麽可能放過這名言官呢!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啊!”
“陛下,言官的職責就是聞風而奏,何錯之有?”
“陛下,言官所言,也是誤聽,誤聽啊!”
......
一時間,十幾名朝臣站出求情道。
其實這些人也不想站出來求情,可那幾位門閥士族的重臣示意了他們。
他們也不得不站出來。
“陛下,言官不可殺!”楊玄感也站出來,說道。
這名言官是受到他示意,才站出來彈劾李元吉的。
如今馬上要被拉出去砍殺了。
他再不站出來,以後還有人會為他辦事情嗎?
“不必再說了,朕意已決。”
楊廣揮了揮手,讓殿內侍衛把言官拉出去砍了。
“你們幾個,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都拉下去打三十大板!”
幾名言官都以為自己等人也會被砍殺。
沒有想到活下來了。
在被侍衛架著往外拉的時候,都是紛紛喊道。
“臣謝陛下不殺之恩!”
“多謝陛下,不殺之恩!”
......
待幾名言官的聲音慢慢消失之後,殿內恢複了平靜。
楊廣掃視了一眼,幾位門閥士族的重臣,開口說道。
“眾位愛卿,勇武伯的功績,你們也都知曉了,那麽對勇武伯的賞賜就都議一議吧!”
朝臣聞言之後,互相看了看。
李元吉的功績不用說,封侯是一定的,可剛剛發生的事情告訴眾朝臣。
那些門閥士族並不想讓李元吉封侯。
這些朝臣不敢得罪楊廣,可也不敢得罪這些門閥士族。
於是都乖乖的沉默不語了。
楊廣看見這一幕,微微的眯了眯眼睛,心中冷笑一聲,然後開口說道。
“兵部的,你們負責統計軍中將領的軍功,你們說說如何賞賜勇武伯?”
兵部的官員聞言,紛紛看向了兵部侍郎。
這位兵部侍郎就是統計邊軍將領軍功的。
兵部侍郎見眾人都看向了自己,也不膽怯,站出來,說道。
“陛下,臣認為應該重賞勇武伯。”
“勇武伯被封賞伯爵之後,先是消滅了五萬西突厥鐵騎。”
“隨後進入了草原,屠殺了數十個突厥部落!”
“斬殺了突厥大部落白狼部落的首領,白狼王!”
“斬殺了突厥可汗親叔叔,阿史高傑!”
“縱橫草原數十天,消滅突厥鐵騎十幾萬,隻斬殺突厥人數十萬。”
“為朝廷獲取牛羊,戰馬,金銀無數。”
“更是為朝廷的北方邊疆打出來數年的和平。”
“如今東突厥使臣來大隋,就是因為勇武伯打怕了東突厥。”
“勇武伯的戰績,應當重賞!”
“不然何以給天下人交代!”
“何以給大隋將士交代!”
兵部侍郎上來就是一頓猛誇,把李元吉的軍功一一說了出來。
這兵部侍郎不是楊廣的人,也不是門閥士族的人。
他就是這麽一個性格,也是一名直臣。
兵部侍郎的話,震撼了朝臣,也震撼了楊廣。
甚至,楊廣和那些朝臣都覺得兵部侍郎和李元吉有什麽關係。
不過很快,楊廣和朝臣就打消了這個顧慮。
李元吉的信息,他們都知曉,也知曉兵部侍郎和李元吉沒有絲毫關係。
隨著兵部侍郎的話後。
朝堂上的朝臣也分為了兩派。
一派認為應該重賞李元吉。
一派認為李元吉雖然有功有社稷,但殺伐太重,不可重賞。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沒有參與進來。
楊廣則是靜靜的看著朝臣們爭論。
其實李元吉封侯是確定了的事情,隻是封賞什麽侯爵才需要爭論。
“陛下,老臣認為應該重賞勇武伯,勇武伯的功績足以封賞國公的爵位。”
“阿史高傑是誰?”
“朝堂之上的官員何人不知?”
“那是縱橫突厥數十年的首領,是上任突厥可汗的兄弟,現任突厥可汗的叔叔。”
“也是突厥最強大部落的首領。”
“勇武伯斬殺了阿史高傑,難道不應該封賞國公的爵位嗎?”
一個門閥士族的重臣,突然站出來大聲說道。
隨著他的話後。
殿內的朝臣瞬間安靜了下來,靜靜的看向了楊廣。
看到朝臣們的反應。
楊廣不禁心裏暗罵道‘老狐狸!’
這是捧殺之術。
國公的爵位不可輕授。
如今的國公,那個不是擁有大功,或者繼承而來。
李元吉的功績封賞侯爵一定沒有問題,可封賞國公的爵位,沒戲。
不過楊廣可不想跟著他們走,既然你們敢建議封賞公國的爵位。
那麽楊廣也不會吝嗇一個國公的爵位。
“朕覺得王愛卿所言極是,不如就封賞......”
楊廣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跳出來幾名朝臣說道。
“陛下,不可!”
“陛下,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