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山水蒙卦
三國:開局兗州賣絲襪 作者:太子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也聽到,是告訴童飛自己知道。
稍微等一等再打,是他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一個人的唿吸聲。
所以他才會說,“看來對方已經動手了”。
他們果然來了。
郭明聽到那個熟悉的聲音,就是之前在郊外的時候那兩個人都在護著的那個刺客。
這家夥應該是最年輕,心浮氣躁出手毛毛草草的。
郭明還以為是那兩個刺客覺得同伴年紀最小,希望他能活著迴去。
他在那個時候還沒想到這個被別人護著的刺客,居然就應該是左賢王,豹!
他怎麽能想到匈奴左賢王居然一下子紮在自己麵前呢?
現在,他又聽到這個唿吸聲了。
以郭明現在的內功而言,雖然不敢說自己是五氣朝元的境界,但是至少可以聽到周圍人的唿吸聲音。
隻要閉上眼睛加強一下視覺,將來多少人是能夠聽明白的。
所謂聽聲辨位,大概就是這種境界了。
暗暗的用拇指將赤鋒劍頂出劍鞘,郭明不動聲色,隻是在對方出手之際,迴身出劍。
依然是那一招起手式過蒙絕頂。
郭明一開始還以為這個“蒙”是蒙昧的意思,可是最近看了一下劍譜,才發現這個所謂的“蒙”意思是蒙卦,也就是六十四卦之一,山水蒙卦。
蒙卦,上艮下坎,山為上水為下,沒有比任何一個形容能夠表示這一招的形態了。
舉劍在上,卻是舉輕若重,宛如單手擎高山。
劍勢此時已經拉滿,可以向任何方向化為動能,無論是向下劈,還是向旁邊橫斬都是最強的。
如山劍勢之下卻是步伐若水。
郭明在穿越過來之前就曾經學過一點武術,也知道學武最關鍵在於步伐。
隻要精通的步伐,甚至都可以自己創一種拳法或者是劍法。
這才是最關鍵的東西。
所以這攻殺劍法講究的就是步伐若水,可以緩緩流動,也可以快速奔騰。
蒙卦的步伐也是最帶著山水意境的,劍勢如山,而這山下之水應該是什麽樣子,相信每一個人腦海當中都有印象。
大凡流水遇山,都是緩緩而走,平滑而動。
郭明現在的步伐也是如此。
過蒙絕頂一招,是在其實腿上蓄力也是在手上蓄力,而上下蓄力之下是兩股旋勁之間的相互結合,整個人宛如旋風一般。
劍靜,不動如山。劍走,侵略如火!
郭明出手一招,劍走四方,便是過蒙絕頂所接的下一招,賁戰八荒!
劍光起落之間,竟然一化為八。
郭明自己的身影也在幻術加持之下一分為八。
眾多刺客本以為是自己飛身而下包圍了郭明,卻沒想到對方身影一晃劍化八法,身形更是散成了八個。
一人一劍,亦幻亦真。
他們隻是感覺到自己眼前一花,手上的兵器就已經被擊飛了。
一轉,一出手,一劍,一開合。
旋身一轉之下,赤鋒劍稍露鋒芒。
郭明的手垂下來,隱藏在大袖之中,仿佛是根本沒有動,隻是原地轉了個圈。
可是這些從天而降的刺客手上的兵器全都落下不說,不少人還被旋流卷的在天上還沒下來。更有些人被打到了,旁邊的土牆裏麵還沒有爬出來。
若是說郭明什麽也沒有幹,隻是原地轉了個圈,他們是斷然難以相信的。
可是現在讓他們相信這是對方的劍法,他們覺得還是對方什麽都沒幹比較好的理解!
簡直是劍同鬼神!
“快跑!”刺客紛紛撤退,再也不敢和郭明動手!
這劍術,已經通神了!
“哇!”童飛驚訝。
“怎麽了?”郭明一笑隻是拇指移動就將赤鋒劍稍稍露出來的鋒芒按迴去。
劍入鞘中。
“你現在的身手可能也就是我爹巔峰時候才能敵對的!”
“強的不是我,是攻殺劍法。別忘了,司馬蒯聵可是和蓋聶齊名的劍神。”
“哪天真想看看你和蓋聶誰更厲害。”
郭明也真是想看看,這個結果。
不過,現在不是和蓋聶對拚劍法的時候。
他剛剛從那一聲“快跑”之中已經聽到來人應該就是那個刺殺他而失敗的刺客。
匈奴左賢王劉豹。
“好的,現在可以等著對方來找咱們了,走,迴去!”
郭明和童飛兩個人迴到大院,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覺的迴到了密室之中。
白起和蓋聶自然是知道的,隻不過他們兩個人知道的就當不知道罷了。
畢竟童飛和郭明也不是他們兩個人能管的。
再說劉豹,這小子真的就像是郭明所估計的也不過就是個十三四歲的年紀。
匈奴之人本來看上去就是人高馬大的,劉豹的臉上更有一道十字形的傷疤。
可是這十字形的傷疤在他幼年的臉上非但沒有讓他顯得難看,反而有點特殊的魅力。
“王爺,您沒事吧?”
“沒事,叔叔說的沒錯,這個人就是咱們在郊外的人,而且特別難對付。”
“將他舉報給審配?”
“未必有用,真要是惹惱了這兩個人單獨殺出袁紹之地也並非難事啊。要想對付這兩個人,得給他們設個連環計,否則……匈奴在半年之後就再也吃不到糧食了。”
這些人紛紛擔憂。
郭明打算把糧價抬起來,而且照如此辦法抬價,但凡是有點見識的,都能發現這價格至少得十幾倍的往上翻。
甚至被翻到幾十倍都是猶未可知的。
現在,匈奴正在困難之時,首先就是王相之爭。
王自然就不用說了,就是他們攣鞮家族的最高,比如說唿廚泉實際上叫攣鞮·唿廚泉,豹的全名為攣鞮·豹。
相,指的是匈奴內部能夠參與到單於庭議事的大大小小封主們。
其中比較大的十個人被稱之為十司,仿照的是漢朝的三司製度。
隻是王相之爭,也在匈奴出現了。
匈奴人不種糧食,基本上都是以放牧為主,可是南匈奴的糧食主要是依靠榷場進口。
如今中原之地大旱,根本就沒有糧食出口。
曹操和袁紹分庭抗禮,袁紹這邊就成了匈奴的主要糧食來源。
若是郭明這麽一攪和匈奴人幹脆就吃不上糧了。
稍微等一等再打,是他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一個人的唿吸聲。
所以他才會說,“看來對方已經動手了”。
他們果然來了。
郭明聽到那個熟悉的聲音,就是之前在郊外的時候那兩個人都在護著的那個刺客。
這家夥應該是最年輕,心浮氣躁出手毛毛草草的。
郭明還以為是那兩個刺客覺得同伴年紀最小,希望他能活著迴去。
他在那個時候還沒想到這個被別人護著的刺客,居然就應該是左賢王,豹!
他怎麽能想到匈奴左賢王居然一下子紮在自己麵前呢?
現在,他又聽到這個唿吸聲了。
以郭明現在的內功而言,雖然不敢說自己是五氣朝元的境界,但是至少可以聽到周圍人的唿吸聲音。
隻要閉上眼睛加強一下視覺,將來多少人是能夠聽明白的。
所謂聽聲辨位,大概就是這種境界了。
暗暗的用拇指將赤鋒劍頂出劍鞘,郭明不動聲色,隻是在對方出手之際,迴身出劍。
依然是那一招起手式過蒙絕頂。
郭明一開始還以為這個“蒙”是蒙昧的意思,可是最近看了一下劍譜,才發現這個所謂的“蒙”意思是蒙卦,也就是六十四卦之一,山水蒙卦。
蒙卦,上艮下坎,山為上水為下,沒有比任何一個形容能夠表示這一招的形態了。
舉劍在上,卻是舉輕若重,宛如單手擎高山。
劍勢此時已經拉滿,可以向任何方向化為動能,無論是向下劈,還是向旁邊橫斬都是最強的。
如山劍勢之下卻是步伐若水。
郭明在穿越過來之前就曾經學過一點武術,也知道學武最關鍵在於步伐。
隻要精通的步伐,甚至都可以自己創一種拳法或者是劍法。
這才是最關鍵的東西。
所以這攻殺劍法講究的就是步伐若水,可以緩緩流動,也可以快速奔騰。
蒙卦的步伐也是最帶著山水意境的,劍勢如山,而這山下之水應該是什麽樣子,相信每一個人腦海當中都有印象。
大凡流水遇山,都是緩緩而走,平滑而動。
郭明現在的步伐也是如此。
過蒙絕頂一招,是在其實腿上蓄力也是在手上蓄力,而上下蓄力之下是兩股旋勁之間的相互結合,整個人宛如旋風一般。
劍靜,不動如山。劍走,侵略如火!
郭明出手一招,劍走四方,便是過蒙絕頂所接的下一招,賁戰八荒!
劍光起落之間,竟然一化為八。
郭明自己的身影也在幻術加持之下一分為八。
眾多刺客本以為是自己飛身而下包圍了郭明,卻沒想到對方身影一晃劍化八法,身形更是散成了八個。
一人一劍,亦幻亦真。
他們隻是感覺到自己眼前一花,手上的兵器就已經被擊飛了。
一轉,一出手,一劍,一開合。
旋身一轉之下,赤鋒劍稍露鋒芒。
郭明的手垂下來,隱藏在大袖之中,仿佛是根本沒有動,隻是原地轉了個圈。
可是這些從天而降的刺客手上的兵器全都落下不說,不少人還被旋流卷的在天上還沒下來。更有些人被打到了,旁邊的土牆裏麵還沒有爬出來。
若是說郭明什麽也沒有幹,隻是原地轉了個圈,他們是斷然難以相信的。
可是現在讓他們相信這是對方的劍法,他們覺得還是對方什麽都沒幹比較好的理解!
簡直是劍同鬼神!
“快跑!”刺客紛紛撤退,再也不敢和郭明動手!
這劍術,已經通神了!
“哇!”童飛驚訝。
“怎麽了?”郭明一笑隻是拇指移動就將赤鋒劍稍稍露出來的鋒芒按迴去。
劍入鞘中。
“你現在的身手可能也就是我爹巔峰時候才能敵對的!”
“強的不是我,是攻殺劍法。別忘了,司馬蒯聵可是和蓋聶齊名的劍神。”
“哪天真想看看你和蓋聶誰更厲害。”
郭明也真是想看看,這個結果。
不過,現在不是和蓋聶對拚劍法的時候。
他剛剛從那一聲“快跑”之中已經聽到來人應該就是那個刺殺他而失敗的刺客。
匈奴左賢王劉豹。
“好的,現在可以等著對方來找咱們了,走,迴去!”
郭明和童飛兩個人迴到大院,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覺的迴到了密室之中。
白起和蓋聶自然是知道的,隻不過他們兩個人知道的就當不知道罷了。
畢竟童飛和郭明也不是他們兩個人能管的。
再說劉豹,這小子真的就像是郭明所估計的也不過就是個十三四歲的年紀。
匈奴之人本來看上去就是人高馬大的,劉豹的臉上更有一道十字形的傷疤。
可是這十字形的傷疤在他幼年的臉上非但沒有讓他顯得難看,反而有點特殊的魅力。
“王爺,您沒事吧?”
“沒事,叔叔說的沒錯,這個人就是咱們在郊外的人,而且特別難對付。”
“將他舉報給審配?”
“未必有用,真要是惹惱了這兩個人單獨殺出袁紹之地也並非難事啊。要想對付這兩個人,得給他們設個連環計,否則……匈奴在半年之後就再也吃不到糧食了。”
這些人紛紛擔憂。
郭明打算把糧價抬起來,而且照如此辦法抬價,但凡是有點見識的,都能發現這價格至少得十幾倍的往上翻。
甚至被翻到幾十倍都是猶未可知的。
現在,匈奴正在困難之時,首先就是王相之爭。
王自然就不用說了,就是他們攣鞮家族的最高,比如說唿廚泉實際上叫攣鞮·唿廚泉,豹的全名為攣鞮·豹。
相,指的是匈奴內部能夠參與到單於庭議事的大大小小封主們。
其中比較大的十個人被稱之為十司,仿照的是漢朝的三司製度。
隻是王相之爭,也在匈奴出現了。
匈奴人不種糧食,基本上都是以放牧為主,可是南匈奴的糧食主要是依靠榷場進口。
如今中原之地大旱,根本就沒有糧食出口。
曹操和袁紹分庭抗禮,袁紹這邊就成了匈奴的主要糧食來源。
若是郭明這麽一攪和匈奴人幹脆就吃不上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