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霹靂車
三國:開局兗州賣絲襪 作者:太子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玩意兒這是燕王朱棣用的吧?這個積分……哈哈。”
郭明發現自己也就是看看而已,因為積分要比自己現在所有的積分多兩個數量級。
他連兌換積分的百分之一都沒湊夠呢,看來這科技樹的攀升得需要一點一點的來才行。
想要一步登天是絕對不可能的。
可惜,上一次跟周瑜在一塊的時候,忘了跟他討論一下青竹弩,否則現在早就能成了。
無奈,盞口將軍和霹靂銃兌換不了的話,那就隻能是兌換係統當中所需要的霹靂車了。
正經的霹靂車,得需要很多的點數,現在兌換霹靂車還能打個折。
至於剩下的東西,郭明暫時還真的兌換不了。
他可不隻是兌換的圖紙,甚至是以造物的手段直接讓營地之外造出了兩輛霹靂車。
郭明用造物將工程期間弄好之後就急匆匆的去找劉曄了。
他沒有睡,劉曄顯然也是沒有睡的。
他還是如剛才一般對著那些圖紙愁眉苦臉的。
“子揚先生,請出來一下。”
郭明說道。
“奉德,什麽事啊?”劉曄並沒有出來,而是隔著門簾問道。
“我這邊弄好了一個,你過來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弄好了!”
劉曄覺得有些事也太快了吧。
郭明剛才並沒有把話說滿,而是說迴去之後想想那所謂的數算之法,術數之路。
他就算是想把圖像改的稍微合理一些,也必須得要一段時間才行。
劉曄本來想的是跟郭明分兵合力,卻沒想到對方快他一程,甚至都已經造好了。
不單是造好了,而且連漆都已經上好了,看上去好像是拉了一台現成的過來。
“這……這……奉德,這是你弄的?”劉曄驚訝。
郭明苦笑:“除了我之外,還能有誰弄出來?現在是兩台機器,一台拆了之後隻剩零件,讓工匠按照零件去做。”
“另外一台不要拆,讓工匠按照那一台的情況做為完整的東西,但是這一台在拆之前把所有零件編上號!”
“好,好,我現在就去見主公,馬上去作。”
“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我還得迴屋睡覺呢。”
劉曄也知道郭明一路勞頓,自然讓他先迴去休息了。
他自己去見曹操。
郭明迴到自己的營帳裏,躺平了直接睡覺。
在袁紹那邊他每天睡覺的時候都得掛著一根弦。
在這裏睡覺,他倒是不用那麽緊張。
等到他醒來的時候就發現曹操營地之中到處都是忙碌的工匠。
他找出來的那兩架霹靂車,其中一輛已經拆開,開始將零件分給各個工匠。
有些工匠還是在拆了之後試圖把霹靂車的零件重新裝上去。
他們這些人分工有序,一部分人去熟悉如何裝配,一部分人去製作零件。
整體井然有序,不到一天的時間,另外一輛霹靂車就已經做出來了,隻不過沒有刷漆而已。
“上不上的無所謂了,趕緊將剩下的做好。”
曹操大笑道。
“明公。”
“奉德醒了?真沒想到一上來你就給我來了個大驚喜。”
“還有更驚喜的呢,明公看看這一地的邊角料,如果再用膠漆這些邊角料木屑等等揉碎了,彼此搭配起來就可以形成大盾。”
“隻要按照做長槍的步驟,拚上那麽幾層,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若不是郭明提示,曹操還真沒注意到有這麽個東西。
其實古代的長槍完全可以跟大刀媲美,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做長槍可不光是一根木頭,那上麵是有特定的膠漆的。
在做長槍的時候,首先就要選擇筆直的木頭,然後還要有彈性。
之後做的時候需要先給這根杆子定型,等定型之後,就開始往上塗膠了。
塗上一層之後就開始等著它幹,然後再塗一層。
一直來迴往上塗,等到刀劈上去的時候有金石之聲,這才算是合格了。
所以長槍有的時候人們都會想象是大鐵槍,實際上如此做出來的木槍要遠遠的,比鐵槍更實用。
鐵槍太沉,不利於長途跋涉。
這樣子做出來的木槍更堅實,而且更加輕便,遠比那大鐵槍更厲害。
郭明所說的是在煮膠的時候直接加上木屑,這樣煮出來的東西就會因為木屑而定型。
定成盾牌的形狀。
等到真正定型之後就開始往上麵塗膠,這一次還是等到用刀劈上去的時候有金石之聲再說。
這就是郭明的提議。
“如此之下多大的盾牌都可以做成,畢竟木屑俯拾皆是,咱們也不用去另外取木材。”
“在霹靂車可以防範袁軍的時候,士兵們暫時舉著大盾,走路也可以防範對方箭雨。”
“最關鍵的是日後若是陣戰,我方就再也不愁沒有大盾牌了。”
曹操這邊一直沒有大盾牌,是因為曹操一直舍不得砍伐大木。
那些大木在他口中都是棟梁之材,或者可以作為房子或者可以作為更重要的建築材料。
畢竟重修洛陽之事就是在曹操的肩膀上。
曹操平時有什麽好木料,全都在往洛陽送,現在連一半還沒完工呢。
他哪有什麽上好的木料過來做大盾呢?
正好洛陽那邊的殘餘材料多的是,正好全都運送過來,按照郭明所說的辦法做成平時的軍用大盾。
如此之下也可以防止對方戰馬衝撞了。
“奉德,你一迴來就解了我兩樁心事,果然是我的福星啊!”曹操大聲笑道。
在接下來的這幾天,袁紹的軍隊和郭明一個人展開了對射。
郭明站在對方的射程之外,以機鐵連環弓還擊,袁軍動輒十幾人倒下。
對方弓箭手戰戰兢兢。
但是畢竟人多,四五萬的弓箭手齊射也讓曹軍苦不堪言。
十幾天之後,曹軍大盾已成,很多帳篷的前麵全都擺出了這種膠漆大盾。
算是安然無恙了。
至於霹靂車……按照郭明的說法,這種遠程的武器,如果不形成規模,沒有任何作用,也形不成威懾。
曹操就聽了他的意見,沉下心來等著霹靂車上數量。
一直到兩月之後的一天,在黎明的濃霧之中,曹軍大盾在前,而後麵一堆霹靂車也正在循序而行,大概得有五十多輛。
之後袁紹軍就看到一團團的火球出現於濃霧之上。
他們還沒弄明白怎麽迴事,就聽到一陣巨響宛如雷霆霹靂。
郭明發現自己也就是看看而已,因為積分要比自己現在所有的積分多兩個數量級。
他連兌換積分的百分之一都沒湊夠呢,看來這科技樹的攀升得需要一點一點的來才行。
想要一步登天是絕對不可能的。
可惜,上一次跟周瑜在一塊的時候,忘了跟他討論一下青竹弩,否則現在早就能成了。
無奈,盞口將軍和霹靂銃兌換不了的話,那就隻能是兌換係統當中所需要的霹靂車了。
正經的霹靂車,得需要很多的點數,現在兌換霹靂車還能打個折。
至於剩下的東西,郭明暫時還真的兌換不了。
他可不隻是兌換的圖紙,甚至是以造物的手段直接讓營地之外造出了兩輛霹靂車。
郭明用造物將工程期間弄好之後就急匆匆的去找劉曄了。
他沒有睡,劉曄顯然也是沒有睡的。
他還是如剛才一般對著那些圖紙愁眉苦臉的。
“子揚先生,請出來一下。”
郭明說道。
“奉德,什麽事啊?”劉曄並沒有出來,而是隔著門簾問道。
“我這邊弄好了一個,你過來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弄好了!”
劉曄覺得有些事也太快了吧。
郭明剛才並沒有把話說滿,而是說迴去之後想想那所謂的數算之法,術數之路。
他就算是想把圖像改的稍微合理一些,也必須得要一段時間才行。
劉曄本來想的是跟郭明分兵合力,卻沒想到對方快他一程,甚至都已經造好了。
不單是造好了,而且連漆都已經上好了,看上去好像是拉了一台現成的過來。
“這……這……奉德,這是你弄的?”劉曄驚訝。
郭明苦笑:“除了我之外,還能有誰弄出來?現在是兩台機器,一台拆了之後隻剩零件,讓工匠按照零件去做。”
“另外一台不要拆,讓工匠按照那一台的情況做為完整的東西,但是這一台在拆之前把所有零件編上號!”
“好,好,我現在就去見主公,馬上去作。”
“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我還得迴屋睡覺呢。”
劉曄也知道郭明一路勞頓,自然讓他先迴去休息了。
他自己去見曹操。
郭明迴到自己的營帳裏,躺平了直接睡覺。
在袁紹那邊他每天睡覺的時候都得掛著一根弦。
在這裏睡覺,他倒是不用那麽緊張。
等到他醒來的時候就發現曹操營地之中到處都是忙碌的工匠。
他找出來的那兩架霹靂車,其中一輛已經拆開,開始將零件分給各個工匠。
有些工匠還是在拆了之後試圖把霹靂車的零件重新裝上去。
他們這些人分工有序,一部分人去熟悉如何裝配,一部分人去製作零件。
整體井然有序,不到一天的時間,另外一輛霹靂車就已經做出來了,隻不過沒有刷漆而已。
“上不上的無所謂了,趕緊將剩下的做好。”
曹操大笑道。
“明公。”
“奉德醒了?真沒想到一上來你就給我來了個大驚喜。”
“還有更驚喜的呢,明公看看這一地的邊角料,如果再用膠漆這些邊角料木屑等等揉碎了,彼此搭配起來就可以形成大盾。”
“隻要按照做長槍的步驟,拚上那麽幾層,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若不是郭明提示,曹操還真沒注意到有這麽個東西。
其實古代的長槍完全可以跟大刀媲美,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做長槍可不光是一根木頭,那上麵是有特定的膠漆的。
在做長槍的時候,首先就要選擇筆直的木頭,然後還要有彈性。
之後做的時候需要先給這根杆子定型,等定型之後,就開始往上塗膠了。
塗上一層之後就開始等著它幹,然後再塗一層。
一直來迴往上塗,等到刀劈上去的時候有金石之聲,這才算是合格了。
所以長槍有的時候人們都會想象是大鐵槍,實際上如此做出來的木槍要遠遠的,比鐵槍更實用。
鐵槍太沉,不利於長途跋涉。
這樣子做出來的木槍更堅實,而且更加輕便,遠比那大鐵槍更厲害。
郭明所說的是在煮膠的時候直接加上木屑,這樣煮出來的東西就會因為木屑而定型。
定成盾牌的形狀。
等到真正定型之後就開始往上麵塗膠,這一次還是等到用刀劈上去的時候有金石之聲再說。
這就是郭明的提議。
“如此之下多大的盾牌都可以做成,畢竟木屑俯拾皆是,咱們也不用去另外取木材。”
“在霹靂車可以防範袁軍的時候,士兵們暫時舉著大盾,走路也可以防範對方箭雨。”
“最關鍵的是日後若是陣戰,我方就再也不愁沒有大盾牌了。”
曹操這邊一直沒有大盾牌,是因為曹操一直舍不得砍伐大木。
那些大木在他口中都是棟梁之材,或者可以作為房子或者可以作為更重要的建築材料。
畢竟重修洛陽之事就是在曹操的肩膀上。
曹操平時有什麽好木料,全都在往洛陽送,現在連一半還沒完工呢。
他哪有什麽上好的木料過來做大盾呢?
正好洛陽那邊的殘餘材料多的是,正好全都運送過來,按照郭明所說的辦法做成平時的軍用大盾。
如此之下也可以防止對方戰馬衝撞了。
“奉德,你一迴來就解了我兩樁心事,果然是我的福星啊!”曹操大聲笑道。
在接下來的這幾天,袁紹的軍隊和郭明一個人展開了對射。
郭明站在對方的射程之外,以機鐵連環弓還擊,袁軍動輒十幾人倒下。
對方弓箭手戰戰兢兢。
但是畢竟人多,四五萬的弓箭手齊射也讓曹軍苦不堪言。
十幾天之後,曹軍大盾已成,很多帳篷的前麵全都擺出了這種膠漆大盾。
算是安然無恙了。
至於霹靂車……按照郭明的說法,這種遠程的武器,如果不形成規模,沒有任何作用,也形不成威懾。
曹操就聽了他的意見,沉下心來等著霹靂車上數量。
一直到兩月之後的一天,在黎明的濃霧之中,曹軍大盾在前,而後麵一堆霹靂車也正在循序而行,大概得有五十多輛。
之後袁紹軍就看到一團團的火球出現於濃霧之上。
他們還沒弄明白怎麽迴事,就聽到一陣巨響宛如雷霆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