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走奔襄陽
三國:開局兗州賣絲襪 作者:太子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倒還是彬彬有禮,將司馬懿給送出去了。
這一次見到了劉關張之後,司馬懿最大的收獲就是看到了他們三個人的兵器。
真正可以影響他能力的那個應該是關羽。
不過,並非兵器,不像是郭明那個那麽誇張。
應該是關羽和青龍偃月刀相互結合之後才會影響他的能力。
整個一個會談之中,關羽就手持青龍偃月刀在劉備身邊跟著,丹鳳眼一眯,側目一看便足以讓司馬懿心驚膽戰。
張飛,雖然有相似的力量,但是好像跟他們的力量不太一樣。
有一種強弩之末的感覺。
至於劉備……司馬懿看得清楚,這種力量應該是跟它相同的龍氣。
這說明劉備這個人早已稱帝,是一任開國之君,而且並非亡國之君。
但是這又能說明什麽呢反正這屋子裏麵開國之君又不止他一個。
無所謂了。
在完成這些事情之後,劉備隻能問問諸葛亮接下來怎麽辦。
“請奉德迴來吧,他迴來之後咱們就趕緊出榜,百姓若有願意跟隨者,那就跟隨同走,如果不願意的話,那就留下,反正是等著喂蟲子。”
其實此時軍民混雜,一路上早就有不少的兵卒告訴那些人白河水淹的時候,那些兵卒是如何變成冰坨子的。
火燒新野的時候,那些蟲子又是怎麽往外蹦的。
大家口徑一致,說的是惟妙惟肖,而周圍那些百姓則是嚇得麵如土色。
如今這一傳十十傳百早就已經把留言傳的是麵目全非了,隻不過是越來越恐怖而已。
畢竟什麽叫做流言蜚語呢?
在村東頭的時候說的是:“家裏麵打了一口井,可就省了一個人打水了。”
等傳到村西頭的時候就變成了:“家裏麵打了一口井,挖出來一個死人了。”
這就叫以訛傳訛。
流言蜚語最大的殺傷力就在於以訛傳訛,當聽到的那個人覺得這些流言蜚語不過癮的時候,就會發動自己的想象力,把流言蜚語加工成功。
這就變成了以訛傳訛的來源,他覺得這個事情過癮就算了。
所以啊,樊城之內誰還敢留下呀,這一個個的趕緊收拾包袱跟著劉備走。
劉備則是二話不說,先讓趙雲整頓船隻,讓孫乾和簡雍趕緊帶著百姓走。
這滾滾江河之下,兩岸哭嚎之聲不絕,老百姓扶老攜幼紛紛逃命。
劉備在諸葛亮和郭明的陪同之下站在船邊,看到如此情況,忍不住暗暗抹淚,連連鞠躬。
“是劉備,拖累大家了!”
人都說劉備虛偽,其實眼見如此情況,郭明也是心中不忍。
司馬懿有一句話說的真沒錯,他和劉關張投脾氣,也正是因為他跟這三個人有共同特點。
三爺的快意恩仇,讓他可以大鬧皇宮,無視天子詔書,二爺的自矜脾氣,也讓他如同二爺一般對強者橫眉怒目,對弱者不忍欺淩。
那叫作傲上而不慢下,恃強而不淩弱。
敢對曹操橫脖子挺腰子,但是對上老百姓倒是可以俯下身來拱手一禮。
這就是關二爺,讓人敬佩之處。
劉備則是因為仁義,而且心眼兒好。
對司馬懿不理不睬,實際上也是因為郭明任意看不得他給別人喂蟲子的事情。
本來一個好好的人給人家喂些蟲子去,讓人家心智崩潰,聽你的話。
為什麽呀,憑什麽呀!
諸葛亮和他能夠暫時合作,恐怕也是為了這個。
可是沒想到的是真正的大事情是到了襄陽之後。
按照道理而言,襄陽城是荊州的首城,不但城池高,而且護城河也非常的寬闊。
劉備到了這裏之後趕緊縱馬上前說道:“趕快去匯報劉琮賢侄,劉備來投!”
結果這一句話過來之後,非但沒有劉琮的蹤影,反而看到城上蔡瑁張允兩個人讓軍士放箭!
放箭也就罷了,偏偏麵對的不是劉備,而是下麵的百姓!
這些老百姓猝不及防,紛紛中箭一個個哀嚎不已。其中更是有不少老幼,本來正在城下歇息,這個時候卻重劍受傷!
“他奶奶的,反了天了!”張飛暴喝一聲卻沒有任何辦法。
他隨手一道蛇矛過去,雖然可以撼動城市,打的襄陽城一陣晃動。
但是人力有限,連批兩刀之後,他就累得唿哧哈哧的。
城上弓箭手見他沒有再動手的力氣繼續放箭。
可是平地卻起了一道風龍將這些箭矢紛紛卷起,不再射百姓了。
郭明麵帶慍色,讓紫麒麟走到兩軍陣前。
這風龍自然是他放出來的。
抬手一張,襄陽城四角之上居然又起了四道龍卷風。
“蔡瑁張允,殺你們兩個就如同殺豬狗一般!可我不忍以道術去摧殘這些士兵,我告訴你們兩個,再敢下令放箭,我就以天雷劈了你二人!城上士兵若要再敢犯賤,那就休怪我無情了!”
“別理他……”蔡瑁本身就是個不信邪的,正要出口。
郭明伸手一指,果然是天雷一道從半空中過來。
哢嚓一下劈斷了蔡瑁躲著的城垛子,更是讓蔡瑁頭上的屋簷給劈斷了。
“蔡瑁,再敢胡說八道,我可就不留情了!”郭明抬起劍指。
張允見狀慌忙持弓箭來射。
一箭下來,卻正好被郭明接在手中。
郭明抬手將箭送迴去,可是來勢卻比去勢猛!
張允直接被這支箭釘在城牆上,嚇得臉色煞白,慌忙讓人解下來。
城上士兵誰也不敢再放箭了。
郭明運著龍氣,冷眼看著這些人。
正在這個時候卻看到眼前吊橋下來,一人大喊。
“蔡茂張允兩賣國之賊!劉使君仁義之輩,救民而來,如何相拒?”
要不是這個人出來,郭明差點把他給忘了。
這個人就是魏延,也是蜀國的第五大將。
此時他就打算投奔劉備了。
張飛一看他把吊橋降下來,大喜之下慌忙打算衝進去。
可是劉備卻下令:“別驚了城內百姓!”
張飛也隻能哎呀一聲停在吊橋門口。
可是沒想到,魏延帶著士兵出來之後,後邊又來了一隊人。
兩邊的人就徹底打起來了。
後邊那個人自然就是文聘。
這一次見到了劉關張之後,司馬懿最大的收獲就是看到了他們三個人的兵器。
真正可以影響他能力的那個應該是關羽。
不過,並非兵器,不像是郭明那個那麽誇張。
應該是關羽和青龍偃月刀相互結合之後才會影響他的能力。
整個一個會談之中,關羽就手持青龍偃月刀在劉備身邊跟著,丹鳳眼一眯,側目一看便足以讓司馬懿心驚膽戰。
張飛,雖然有相似的力量,但是好像跟他們的力量不太一樣。
有一種強弩之末的感覺。
至於劉備……司馬懿看得清楚,這種力量應該是跟它相同的龍氣。
這說明劉備這個人早已稱帝,是一任開國之君,而且並非亡國之君。
但是這又能說明什麽呢反正這屋子裏麵開國之君又不止他一個。
無所謂了。
在完成這些事情之後,劉備隻能問問諸葛亮接下來怎麽辦。
“請奉德迴來吧,他迴來之後咱們就趕緊出榜,百姓若有願意跟隨者,那就跟隨同走,如果不願意的話,那就留下,反正是等著喂蟲子。”
其實此時軍民混雜,一路上早就有不少的兵卒告訴那些人白河水淹的時候,那些兵卒是如何變成冰坨子的。
火燒新野的時候,那些蟲子又是怎麽往外蹦的。
大家口徑一致,說的是惟妙惟肖,而周圍那些百姓則是嚇得麵如土色。
如今這一傳十十傳百早就已經把留言傳的是麵目全非了,隻不過是越來越恐怖而已。
畢竟什麽叫做流言蜚語呢?
在村東頭的時候說的是:“家裏麵打了一口井,可就省了一個人打水了。”
等傳到村西頭的時候就變成了:“家裏麵打了一口井,挖出來一個死人了。”
這就叫以訛傳訛。
流言蜚語最大的殺傷力就在於以訛傳訛,當聽到的那個人覺得這些流言蜚語不過癮的時候,就會發動自己的想象力,把流言蜚語加工成功。
這就變成了以訛傳訛的來源,他覺得這個事情過癮就算了。
所以啊,樊城之內誰還敢留下呀,這一個個的趕緊收拾包袱跟著劉備走。
劉備則是二話不說,先讓趙雲整頓船隻,讓孫乾和簡雍趕緊帶著百姓走。
這滾滾江河之下,兩岸哭嚎之聲不絕,老百姓扶老攜幼紛紛逃命。
劉備在諸葛亮和郭明的陪同之下站在船邊,看到如此情況,忍不住暗暗抹淚,連連鞠躬。
“是劉備,拖累大家了!”
人都說劉備虛偽,其實眼見如此情況,郭明也是心中不忍。
司馬懿有一句話說的真沒錯,他和劉關張投脾氣,也正是因為他跟這三個人有共同特點。
三爺的快意恩仇,讓他可以大鬧皇宮,無視天子詔書,二爺的自矜脾氣,也讓他如同二爺一般對強者橫眉怒目,對弱者不忍欺淩。
那叫作傲上而不慢下,恃強而不淩弱。
敢對曹操橫脖子挺腰子,但是對上老百姓倒是可以俯下身來拱手一禮。
這就是關二爺,讓人敬佩之處。
劉備則是因為仁義,而且心眼兒好。
對司馬懿不理不睬,實際上也是因為郭明任意看不得他給別人喂蟲子的事情。
本來一個好好的人給人家喂些蟲子去,讓人家心智崩潰,聽你的話。
為什麽呀,憑什麽呀!
諸葛亮和他能夠暫時合作,恐怕也是為了這個。
可是沒想到的是真正的大事情是到了襄陽之後。
按照道理而言,襄陽城是荊州的首城,不但城池高,而且護城河也非常的寬闊。
劉備到了這裏之後趕緊縱馬上前說道:“趕快去匯報劉琮賢侄,劉備來投!”
結果這一句話過來之後,非但沒有劉琮的蹤影,反而看到城上蔡瑁張允兩個人讓軍士放箭!
放箭也就罷了,偏偏麵對的不是劉備,而是下麵的百姓!
這些老百姓猝不及防,紛紛中箭一個個哀嚎不已。其中更是有不少老幼,本來正在城下歇息,這個時候卻重劍受傷!
“他奶奶的,反了天了!”張飛暴喝一聲卻沒有任何辦法。
他隨手一道蛇矛過去,雖然可以撼動城市,打的襄陽城一陣晃動。
但是人力有限,連批兩刀之後,他就累得唿哧哈哧的。
城上弓箭手見他沒有再動手的力氣繼續放箭。
可是平地卻起了一道風龍將這些箭矢紛紛卷起,不再射百姓了。
郭明麵帶慍色,讓紫麒麟走到兩軍陣前。
這風龍自然是他放出來的。
抬手一張,襄陽城四角之上居然又起了四道龍卷風。
“蔡瑁張允,殺你們兩個就如同殺豬狗一般!可我不忍以道術去摧殘這些士兵,我告訴你們兩個,再敢下令放箭,我就以天雷劈了你二人!城上士兵若要再敢犯賤,那就休怪我無情了!”
“別理他……”蔡瑁本身就是個不信邪的,正要出口。
郭明伸手一指,果然是天雷一道從半空中過來。
哢嚓一下劈斷了蔡瑁躲著的城垛子,更是讓蔡瑁頭上的屋簷給劈斷了。
“蔡瑁,再敢胡說八道,我可就不留情了!”郭明抬起劍指。
張允見狀慌忙持弓箭來射。
一箭下來,卻正好被郭明接在手中。
郭明抬手將箭送迴去,可是來勢卻比去勢猛!
張允直接被這支箭釘在城牆上,嚇得臉色煞白,慌忙讓人解下來。
城上士兵誰也不敢再放箭了。
郭明運著龍氣,冷眼看著這些人。
正在這個時候卻看到眼前吊橋下來,一人大喊。
“蔡茂張允兩賣國之賊!劉使君仁義之輩,救民而來,如何相拒?”
要不是這個人出來,郭明差點把他給忘了。
這個人就是魏延,也是蜀國的第五大將。
此時他就打算投奔劉備了。
張飛一看他把吊橋降下來,大喜之下慌忙打算衝進去。
可是劉備卻下令:“別驚了城內百姓!”
張飛也隻能哎呀一聲停在吊橋門口。
可是沒想到,魏延帶著士兵出來之後,後邊又來了一隊人。
兩邊的人就徹底打起來了。
後邊那個人自然就是文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