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遊離在議政廳之外,也就無法參與核心的決策,夏承思在被免去議政輔臣的職位後,能做的也就執行公務而已,禮部尚書也算得上是尊榮無比的地位了,因此,他倒也沒有什麽不滿,可是,參加過宴會,退出宮廷,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卻與政事無關。
“去齊相府上。”上車之後,夏承思簡單地交代了侍從。
齊朗的府邸向來門禁森嚴,可是,來往的人也未曾少過,齊朗也向來禮數周到,畢竟,對方有求於他,他也需要借此拓展人脈。
夏承思擔著舅老爺的名份,說要見妹妹,齊府的下人自然不敢為難。
“大哥,這麽晚,不是家裏有什麽事吧?”夏茵一見兄長便緊張地問道,生怕是娘家發生變故,夏承思忙安撫:“無事,家裏一切安好,從宮裏出來,想來見見你罷了。”
夏茵這才放心,吩咐下人擺上茶果,笑道:“元宵節,大哥不陪嫂子,卻來見我這妹妹,不知是什麽道理啊?”
夏承思笑了笑,臉有些發燙,道:“有些事,我想關問,家事而已。”
話是如此說,夏茵卻眼光一轉,笑著讓下人退到廳外,斂色道:“什麽事?”
夏承思似乎在斟詞酌句,一邊沉吟一邊道:“你是不是與齊相提過謝紋。”
夏茵滿臉訝異:“說過,前些日子,陪老夫人去天華寺時,見到了阿紋,迴府後,說過兩句,怎麽了?”她不覺這會是什麽大事。
“今天謝相帶謝紋入宮了。”夏承思皺著眉道,“我若沒看錯,謝紋會入宮。”
“那不是很好?”夏茵笑著說,“謝相送她入宮,陛下自然不會太輕慢她。”
夏承思微笑,並沒有反駁妹妹的話,有些事情就不必讓不必要的人的操心了。又與妹妹說了一會兒話,夏承思便起身告辭了,夏茵自然將他送到門口。
看看天上的月亮已經偏西,夏承思微微皺眉,擺手讓夏茵止步:“不必送了。”
夏茵注意到他的舉動,低頭一笑,眼中閃過一絲黯然,再抬頭卻是夏承思熟悉的溫柔笑意,也不言語,目送兄長登車離去。
“關門吧!”看著馬車離去,夏茵轉身迴去,同時淡淡地吩咐守門的下人。
“少夫人,少爺還沒迴府呢!”守門的是齊府的老人了,心裏自然關心齊朗。
夏茵的腳步停了一下,卻沒轉身,平靜地道:“少爺也許還有事,夜深了,還是注意門禁的好。”
這般的話下人自然不會反駁,應諾了一聲,門便關上了,夏茵默默地走迴寢室,伺候的丫環早已備好的一切,一進院子便有人迎了上來,洗漱更衣,說話間也十分熱鬧。
夏承思鮮少入宮晉見太後與皇帝,但是,身為禮部尚書,皇帝的十歲生辰他是責無旁貸,因此,禮部定下章程後,他必須入宮請示,在中和殿,向太後、三位議政大臣請示過後,他便退了出來,尹朔他們也是一起退出的,夏承思自然謙讓三人先過,同時與齊朗打了一個奶色,齊朗雖然皺眉,但是,還是微微點頭,謝清走在齊朗身邊,將一切看在眼中,卻也不說破,迴到議政廳不久,齊朗便托辭出來一趟,果然見夏承思在等他。
“齊相!”
“這裏不好說話,晚上去我家吧!”齊朗皺眉,實在不想在皇宮的朝房與他說什麽。
夏承思卻笑道:“不了,齊相若有空,我們在飲冰茶莊見吧。”
“也好!”齊朗心中微訝,麵上卻隻是不動聲色地點頭答應。
飲冰茶莊在城西,不是什麽繁華的地方,多是些書局、茶樓、客棧算是外地人來成越的集居地,齊朗鮮少來這裏,但是,飲冰茶莊的名聲還是聽過的,進京赴恩科的寒族仕子多住在城西,飲冰茶莊是他們高談闊論的地方,當年鄭秋就曾建議齊朗來這裏看看,可是,他一直都沒有機會,這還是齊朗第一次來。
茶莊隻有白綠二色,桌椅擺設俱是青竹所製,未聞茶香,竹香便已先至,此時並非正當恩科,茶莊中的人卻也不少,談論的聲音也並未刻意壓低,不乏高聲爭執的,可是,卻沒有噪雜的感覺,也許是因為,這裏的人即使在爭執中也都隻是引經據典,並未過激的言辭與舉動。
“公子是找人嗎?”茶莊的小夥計機靈地上前招唿,齊朗點頭:“他姓夏。”
“是禮部的夏尚書?”小夥計不過十一二歲的光景,卻極為聰明,看齊朗的樣子,便知他不會是未進仕的讀書人,立刻便曉得他在找的人。
齊朗點頭,小夥計立刻將他引進一間內室,卻是空無一人。
“夏大人派人來過,說是約了人在此,讓小的留間雅室。”小夥計連忙解釋,齊朗微微點頭,示意隨從打賞。
“謝公子!”小夥計一愣,隨即躬身謝賞,畢竟來這裏的人都非大富大貴,會打賞的就更少了。
“不知公子要什麽茶?”
“你這裏有什麽?”齊朗沒開口,他的隨從認真地問道,他可不認為這裏會有自家少爺平常喝的極品茶葉。
小夥計也有些為難,看齊朗一身便裝,雖然不見華貴,但是,那腰間的那一方凝脂玉佩便是極品中的極品了,他這裏雖然熱鬧,但是,茶真正隻有中品以下的水準,好一會兒,他才想到:“迴公子,我們老板有一份珍藏的六安瓜片,說是最好的‘紫金吐翠’,不知合不合公子的口味。”
“就這個吧!”隨從知道齊朗喝慣的是鐵觀音,不過,這裏顯然沒有,見齊朗不反對,便讓他們送上來。
“是嘞!”小夥計連忙下去,不一會兒便送上茶具與茶葉。
“朝廷將奴婢歸入賤籍,那麽下一步,是不是就要給予世族更多的權力呢?這樣的朝廷不是世族的朝廷嗎?”
“不能這麽說的,朝廷限製了官員的置產範圍,這是在限製世族的既有權力,可見朝廷還是在為民生考慮的!”
“換湯不換藥!”
“近年來朝中提拔的官員,十之六七都是寒族出生,對世族子弟入仕的限製也越來越多,怎麽能說是換湯不換藥呢?”
“太後娘娘本身就是出身名門世族,內閣與議政廳之一,更是隻有尹相一人來自寒族,二品以上,寒族出身的官員又有多少?”
靠近雅室的一桌人爭論不休,聽在耳中的齊朗卻隻是不在意地笑著,反倒是他的隨從有些不安,齊朗看了他一眼,道:“聽這些人的談論,要朝堂上有趣多了。”
“夏大人,就是這裏了!”小夥計殷勤地打開門,夏承思道了聲謝,便走了進來,同時關上門,齊朗沒有起身,隻是為他倒了一杯茶。
“多謝齊相。”夏承思欠身道謝。
“不必客氣了,你約我來這裏,總不是來品茶的吧?”齊朗已經猜到了幾分,卻還是淡淡地問他,夏承思歎了口氣,下定了決心,認真地道:“齊相可知,我與朋友為何站在您一邊嗎?”
“不知!”齊朗放下瓷杯,“願聞其詳。”
夏承思知道對方是在考察自己,卻也不得不道出自己的想法:“因為齊相您是唯一了解下情的人。尹相居高位已久,謝相傲視群倫,平民的情況隻有您了解過,您任合安同守的時候,就曾苦心經營一方,不是嗎?”
齊朗點頭:“所以呢?”眼中並無喜悅,平靜的黑瞳中隻是映著對麵人的身影,無言的壓力卻在雅室中彌漫。
“而現在,我們有點失望。”夏承思不是沒有感覺到那股壓力,但是,還是咬牙道出真正的想法。
“為什麽?”壓力驟減,齊朗眼中多了一絲興味。
“因為,我們的力量成為您爭權奪利的籌碼。”夏承思冷言,“我們都是出身貧寒的人,入仕的目的是希望普通的民眾能過更好一點的生活,而不是成為朝堂之上,您與尹相爭鬥的助力!”
“嗬……”齊朗笑出聲,“夏兄,你很坦率啊!”
夏承思赧然,他知道,今日換了別人,他未必說得出這種話,說起來,他也是吃準了齊朗不會拿他如何,才這樣說的。
“夏兄,說完吧!”齊朗微笑,“你應該已經想了很久吧?”
夏承思深吸了一口氣,道:“齊相,我們很失望,這一年來,趙全的權勢更重,你與謝相明裏暗裏全在與尹相爭鬥,方守望一案,不過就是為了削弱尹相在地方的勢力,你何曾真正考慮過民生大計,這一次,謝相應該打算讓謝紋入宮吧?與你不會無關,接下來是什麽?一場由後宮引發的朝廷鬥爭嗎?太後娘娘攝政以來……”
“到此為止!”打斷夏承思的話,齊朗一臉冷淡的站起身。
“齊相……”夏承思跟著起身,卻見齊朗走到雅室的角落,把玩著一盆天竺葵的葉子,半晌才開口,語氣是若無其事的平靜:“夏兄,這些話不應該由你說的。”
“外麵的仕子評論朝政,有這些見解,不足為奇,可是,你入仕多年,怎麽也會如此認為呢?”
“齊相是說我等的想法幼稚?”夏承思皺眉。
“一個派係林立的朝廷能有多大作為?”齊朗扯下一片綠葉,“不要說我,便是太後娘娘,一舉一動的背後,有多少雙眼在看?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民生?是的,我何嚐不想讓平民過上好些的日子,可是,這些都要手中有權勢才能做到吧?夏兄,今日,我若失去權力,又談何作為呢?也許‘女主天下,非世之幸’是真的——現在的朝廷有太多的變數了!”
齊朗道出自己的無奈,讓夏承思一怔,也明白了自己的苛求,不在其位,如何謀其政,所以,位居高位的他們何嚐不是身不由己。
“女主天下,非世之幸。……其名不正,則言不順,非黨同伐異不足以立令之威,故難扼大傾之變。此聖清命數,非人之過。”齊朗低聲吟出《聖清雜史》中譚慶秀對聖清孝儀公主的評語,隨即笑道,“夏兄,太後娘娘何嚐不想有所作為,可是,治天下第一要做的便是上通下達,令行禁止,朝堂之上,世族的勢力有多大,你明白,地方上如何,你也應該知道,這樣的情況,你希望太後娘娘如何做?如何讓民眾過上更好的生活?”
齊朗揉碎手中的綠葉,冷言:“無論是何人,首先都要自保。”
夏承思一驚,見齊朗冷漠的樣子,暗自猜測他會如何對待自己,下一刻就見他放開手,微笑,看著自己,很平靜地道:“夏兄,你可以失望,今時今日,你們是唯一遊離在朝廷爭鬥之外的力量,你們一心為民請命,在這點上,我無話可說,隻有敬重!若是你們撤開支持,我也不會為難的!”
“齊相!”夏承思驚唿,“您誤會了!我們隻是想知道,您是否初衷不改?”
齊朗揚眉。
“尹相的孫女與謝家的女孩應該會同時入宮吧?”夏承思憂心忡忡地解釋,“我們很擔心,這會不會引起朝廷的爭鬥。”
“您也是希望謝家的女孩成為皇後的,那樣,以尹相為首的寒族官員會不會成為與你們敵對的對像?”夏承思坦言,“如您所說,太後娘娘當政,黨同伐異是無可避免的,可是,如果朝廷官員的目光全部放在派係上,朝廷還能有所作為嗎?”
齊朗默然,夏承思說的實話,而在這點上,他無法做出保證。
“齊相,難道一定要與尹相對立嗎?”夏承思問出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也不是不可以,隻是,尹相近來與趙全走得太近了。”齊朗淡淡地笑開了,“他也希望掌握權勢,可是,他不是太後娘娘的親信。”齊朗道出關鍵所在。
“也就是說,太後娘娘不得不用他,但是,更不願讓他成為群臣的領袖!”夏承思一語道破他們的打算。
齊朗無語。
“我不明白。為什麽?”夏承思不解。
“我也不明白。”齊朗輕笑。
隻是他們不明白的地方並不同,夏承思不解的是,紫蘇為何不願意讓尹朔主政,難道僅僅是因為尹朔不是自己的親信,齊朗不明白的是,紫蘇為何急於歸政,而且,為了保證歸政的平穩,不惜以黨爭來鋪路。
他看的出,紫蘇是真的在考慮歸政的事了。
陛下才十歲,不是嗎?
謝清應該也是吧?否則也不會如此急著將一個十歲的女孩送進後宮。
“夏兄,你也是世族出身,看不出太後的打算嗎?”齊朗轉開話題。
夏承思也的確關心這個問題,略一思索,便道:“太後希望限製世族對朝政影響力,所以限製他們在轄地置產,避免他們為家族取利。《歸籍詔》則是為了限製世族通過奴婢控製地方。”畢竟在官場浸漬多年,夏承思還是看得出一點的。
齊朗點頭,沒有說得更清楚一點:“夏兄,如果你還相信我的話,我向你保證,我不會隻為權力,而不顧民生,太後娘娘也不會。”
夏承思對他的承諾不置一辭,但並未沉默太久:“齊相,以我的立場來說,你是我的妹夫,我不會希望你失敗,支持你,對我而言,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而且,以我夏氏宗族的身份,現在的官位已經是極致了。”
出身是無法選擇的,他能做的有限,他不可能去與同樣出身夏家的太後為敵,而且,與齊朗聯姻的現在,他別無選擇。
齊朗默然,並不願說破一切,就這樣即可。
看了一眼送來的奏章,又是一堆,紫蘇隻是微微挑眉,淡淡地問趙全:“哪來的?”
“是各地世族與地方官的奏章,大多是關於……”趙全如實稟告,但是,沒等他說完,紫蘇已經一把推開那些奏章,任由它們摔在地上。
“太後娘娘?”葉原秋不解地出聲。
紫蘇擱下筆,冷笑:“是反對上次的兩份詔命,對嗎?”
“是!”趙全低頭答應,葉原秋在不解之後,迅速讓典書尚儀收拾起地上的奏章。
“這些奏章直接歸檔,不必送來給哀家看了。”紫蘇從另一堆的奏章的最上麵取下一本,開始批閱。
“太後娘娘,這不合規製。”趙全不敢答應。
紫蘇手中的朱毫一頓,想了想,道:“那就擱著吧。”的確不能開這個先例,紫蘇隻能如此辦,下麵的奏章如果可以不看,又如何知道下情呢?
“是!”趙全示意尚儀將這些奏章擺到一旁的條幾上,垂手立在一旁,葉原秋也默不作聲。
這幾天,這些奏章是鋪天蓋地,紫蘇不耐也是正常的,連許多京中元老也入宮哭訴,更別說先帝的後宮了。
“太後娘娘,皇上駕到。”殿外內官恭敬地稟告。
“請他進來。”疲憊地擱下筆,紫蘇起身走到一邊的長榻上休息。
“母後娘娘,您很累嗎?”見到紫蘇的模樣,陽玄顥先嚇了一跳,沒有行禮便先關切地問道,紫蘇擺手,讓兒子坐到身邊,陽玄顥低頭行禮,之後才坐到母親的身邊。
“沒什麽事,就是最近求見的人太多了。”紫蘇溫和地笑言。
陽玄顥略略放心,隨即道:“母後娘娘,為什麽孩兒的課忽然多了許多?”他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課業重了不少,應該是母後的關係吧?
“皇帝十歲了,該做親政的準備了。”紫蘇默默地撫上兒子的頭,“那些課業都是必須的,皇帝要用心學啊!”
“你的父皇可是很希望你在十五歲前親政呢!”
微笑著道出勉勵之辭,紫蘇的眼中閃過複雜的光彩。
</p>
遊離在議政廳之外,也就無法參與核心的決策,夏承思在被免去議政輔臣的職位後,能做的也就執行公務而已,禮部尚書也算得上是尊榮無比的地位了,因此,他倒也沒有什麽不滿,可是,參加過宴會,退出宮廷,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卻與政事無關。
“去齊相府上。”上車之後,夏承思簡單地交代了侍從。
齊朗的府邸向來門禁森嚴,可是,來往的人也未曾少過,齊朗也向來禮數周到,畢竟,對方有求於他,他也需要借此拓展人脈。
夏承思擔著舅老爺的名份,說要見妹妹,齊府的下人自然不敢為難。
“大哥,這麽晚,不是家裏有什麽事吧?”夏茵一見兄長便緊張地問道,生怕是娘家發生變故,夏承思忙安撫:“無事,家裏一切安好,從宮裏出來,想來見見你罷了。”
夏茵這才放心,吩咐下人擺上茶果,笑道:“元宵節,大哥不陪嫂子,卻來見我這妹妹,不知是什麽道理啊?”
夏承思笑了笑,臉有些發燙,道:“有些事,我想關問,家事而已。”
話是如此說,夏茵卻眼光一轉,笑著讓下人退到廳外,斂色道:“什麽事?”
夏承思似乎在斟詞酌句,一邊沉吟一邊道:“你是不是與齊相提過謝紋。”
夏茵滿臉訝異:“說過,前些日子,陪老夫人去天華寺時,見到了阿紋,迴府後,說過兩句,怎麽了?”她不覺這會是什麽大事。
“今天謝相帶謝紋入宮了。”夏承思皺著眉道,“我若沒看錯,謝紋會入宮。”
“那不是很好?”夏茵笑著說,“謝相送她入宮,陛下自然不會太輕慢她。”
夏承思微笑,並沒有反駁妹妹的話,有些事情就不必讓不必要的人的操心了。又與妹妹說了一會兒話,夏承思便起身告辭了,夏茵自然將他送到門口。
看看天上的月亮已經偏西,夏承思微微皺眉,擺手讓夏茵止步:“不必送了。”
夏茵注意到他的舉動,低頭一笑,眼中閃過一絲黯然,再抬頭卻是夏承思熟悉的溫柔笑意,也不言語,目送兄長登車離去。
“關門吧!”看著馬車離去,夏茵轉身迴去,同時淡淡地吩咐守門的下人。
“少夫人,少爺還沒迴府呢!”守門的是齊府的老人了,心裏自然關心齊朗。
夏茵的腳步停了一下,卻沒轉身,平靜地道:“少爺也許還有事,夜深了,還是注意門禁的好。”
這般的話下人自然不會反駁,應諾了一聲,門便關上了,夏茵默默地走迴寢室,伺候的丫環早已備好的一切,一進院子便有人迎了上來,洗漱更衣,說話間也十分熱鬧。
夏承思鮮少入宮晉見太後與皇帝,但是,身為禮部尚書,皇帝的十歲生辰他是責無旁貸,因此,禮部定下章程後,他必須入宮請示,在中和殿,向太後、三位議政大臣請示過後,他便退了出來,尹朔他們也是一起退出的,夏承思自然謙讓三人先過,同時與齊朗打了一個奶色,齊朗雖然皺眉,但是,還是微微點頭,謝清走在齊朗身邊,將一切看在眼中,卻也不說破,迴到議政廳不久,齊朗便托辭出來一趟,果然見夏承思在等他。
“齊相!”
“這裏不好說話,晚上去我家吧!”齊朗皺眉,實在不想在皇宮的朝房與他說什麽。
夏承思卻笑道:“不了,齊相若有空,我們在飲冰茶莊見吧。”
“也好!”齊朗心中微訝,麵上卻隻是不動聲色地點頭答應。
飲冰茶莊在城西,不是什麽繁華的地方,多是些書局、茶樓、客棧算是外地人來成越的集居地,齊朗鮮少來這裏,但是,飲冰茶莊的名聲還是聽過的,進京赴恩科的寒族仕子多住在城西,飲冰茶莊是他們高談闊論的地方,當年鄭秋就曾建議齊朗來這裏看看,可是,他一直都沒有機會,這還是齊朗第一次來。
茶莊隻有白綠二色,桌椅擺設俱是青竹所製,未聞茶香,竹香便已先至,此時並非正當恩科,茶莊中的人卻也不少,談論的聲音也並未刻意壓低,不乏高聲爭執的,可是,卻沒有噪雜的感覺,也許是因為,這裏的人即使在爭執中也都隻是引經據典,並未過激的言辭與舉動。
“公子是找人嗎?”茶莊的小夥計機靈地上前招唿,齊朗點頭:“他姓夏。”
“是禮部的夏尚書?”小夥計不過十一二歲的光景,卻極為聰明,看齊朗的樣子,便知他不會是未進仕的讀書人,立刻便曉得他在找的人。
齊朗點頭,小夥計立刻將他引進一間內室,卻是空無一人。
“夏大人派人來過,說是約了人在此,讓小的留間雅室。”小夥計連忙解釋,齊朗微微點頭,示意隨從打賞。
“謝公子!”小夥計一愣,隨即躬身謝賞,畢竟來這裏的人都非大富大貴,會打賞的就更少了。
“不知公子要什麽茶?”
“你這裏有什麽?”齊朗沒開口,他的隨從認真地問道,他可不認為這裏會有自家少爺平常喝的極品茶葉。
小夥計也有些為難,看齊朗一身便裝,雖然不見華貴,但是,那腰間的那一方凝脂玉佩便是極品中的極品了,他這裏雖然熱鬧,但是,茶真正隻有中品以下的水準,好一會兒,他才想到:“迴公子,我們老板有一份珍藏的六安瓜片,說是最好的‘紫金吐翠’,不知合不合公子的口味。”
“就這個吧!”隨從知道齊朗喝慣的是鐵觀音,不過,這裏顯然沒有,見齊朗不反對,便讓他們送上來。
“是嘞!”小夥計連忙下去,不一會兒便送上茶具與茶葉。
“朝廷將奴婢歸入賤籍,那麽下一步,是不是就要給予世族更多的權力呢?這樣的朝廷不是世族的朝廷嗎?”
“不能這麽說的,朝廷限製了官員的置產範圍,這是在限製世族的既有權力,可見朝廷還是在為民生考慮的!”
“換湯不換藥!”
“近年來朝中提拔的官員,十之六七都是寒族出生,對世族子弟入仕的限製也越來越多,怎麽能說是換湯不換藥呢?”
“太後娘娘本身就是出身名門世族,內閣與議政廳之一,更是隻有尹相一人來自寒族,二品以上,寒族出身的官員又有多少?”
靠近雅室的一桌人爭論不休,聽在耳中的齊朗卻隻是不在意地笑著,反倒是他的隨從有些不安,齊朗看了他一眼,道:“聽這些人的談論,要朝堂上有趣多了。”
“夏大人,就是這裏了!”小夥計殷勤地打開門,夏承思道了聲謝,便走了進來,同時關上門,齊朗沒有起身,隻是為他倒了一杯茶。
“多謝齊相。”夏承思欠身道謝。
“不必客氣了,你約我來這裏,總不是來品茶的吧?”齊朗已經猜到了幾分,卻還是淡淡地問他,夏承思歎了口氣,下定了決心,認真地道:“齊相可知,我與朋友為何站在您一邊嗎?”
“不知!”齊朗放下瓷杯,“願聞其詳。”
夏承思知道對方是在考察自己,卻也不得不道出自己的想法:“因為齊相您是唯一了解下情的人。尹相居高位已久,謝相傲視群倫,平民的情況隻有您了解過,您任合安同守的時候,就曾苦心經營一方,不是嗎?”
齊朗點頭:“所以呢?”眼中並無喜悅,平靜的黑瞳中隻是映著對麵人的身影,無言的壓力卻在雅室中彌漫。
“而現在,我們有點失望。”夏承思不是沒有感覺到那股壓力,但是,還是咬牙道出真正的想法。
“為什麽?”壓力驟減,齊朗眼中多了一絲興味。
“因為,我們的力量成為您爭權奪利的籌碼。”夏承思冷言,“我們都是出身貧寒的人,入仕的目的是希望普通的民眾能過更好一點的生活,而不是成為朝堂之上,您與尹相爭鬥的助力!”
“嗬……”齊朗笑出聲,“夏兄,你很坦率啊!”
夏承思赧然,他知道,今日換了別人,他未必說得出這種話,說起來,他也是吃準了齊朗不會拿他如何,才這樣說的。
“夏兄,說完吧!”齊朗微笑,“你應該已經想了很久吧?”
夏承思深吸了一口氣,道:“齊相,我們很失望,這一年來,趙全的權勢更重,你與謝相明裏暗裏全在與尹相爭鬥,方守望一案,不過就是為了削弱尹相在地方的勢力,你何曾真正考慮過民生大計,這一次,謝相應該打算讓謝紋入宮吧?與你不會無關,接下來是什麽?一場由後宮引發的朝廷鬥爭嗎?太後娘娘攝政以來……”
“到此為止!”打斷夏承思的話,齊朗一臉冷淡的站起身。
“齊相……”夏承思跟著起身,卻見齊朗走到雅室的角落,把玩著一盆天竺葵的葉子,半晌才開口,語氣是若無其事的平靜:“夏兄,這些話不應該由你說的。”
“外麵的仕子評論朝政,有這些見解,不足為奇,可是,你入仕多年,怎麽也會如此認為呢?”
“齊相是說我等的想法幼稚?”夏承思皺眉。
“一個派係林立的朝廷能有多大作為?”齊朗扯下一片綠葉,“不要說我,便是太後娘娘,一舉一動的背後,有多少雙眼在看?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民生?是的,我何嚐不想讓平民過上好些的日子,可是,這些都要手中有權勢才能做到吧?夏兄,今日,我若失去權力,又談何作為呢?也許‘女主天下,非世之幸’是真的——現在的朝廷有太多的變數了!”
齊朗道出自己的無奈,讓夏承思一怔,也明白了自己的苛求,不在其位,如何謀其政,所以,位居高位的他們何嚐不是身不由己。
“女主天下,非世之幸。……其名不正,則言不順,非黨同伐異不足以立令之威,故難扼大傾之變。此聖清命數,非人之過。”齊朗低聲吟出《聖清雜史》中譚慶秀對聖清孝儀公主的評語,隨即笑道,“夏兄,太後娘娘何嚐不想有所作為,可是,治天下第一要做的便是上通下達,令行禁止,朝堂之上,世族的勢力有多大,你明白,地方上如何,你也應該知道,這樣的情況,你希望太後娘娘如何做?如何讓民眾過上更好的生活?”
齊朗揉碎手中的綠葉,冷言:“無論是何人,首先都要自保。”
夏承思一驚,見齊朗冷漠的樣子,暗自猜測他會如何對待自己,下一刻就見他放開手,微笑,看著自己,很平靜地道:“夏兄,你可以失望,今時今日,你們是唯一遊離在朝廷爭鬥之外的力量,你們一心為民請命,在這點上,我無話可說,隻有敬重!若是你們撤開支持,我也不會為難的!”
“齊相!”夏承思驚唿,“您誤會了!我們隻是想知道,您是否初衷不改?”
齊朗揚眉。
“尹相的孫女與謝家的女孩應該會同時入宮吧?”夏承思憂心忡忡地解釋,“我們很擔心,這會不會引起朝廷的爭鬥。”
“您也是希望謝家的女孩成為皇後的,那樣,以尹相為首的寒族官員會不會成為與你們敵對的對像?”夏承思坦言,“如您所說,太後娘娘當政,黨同伐異是無可避免的,可是,如果朝廷官員的目光全部放在派係上,朝廷還能有所作為嗎?”
齊朗默然,夏承思說的實話,而在這點上,他無法做出保證。
“齊相,難道一定要與尹相對立嗎?”夏承思問出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也不是不可以,隻是,尹相近來與趙全走得太近了。”齊朗淡淡地笑開了,“他也希望掌握權勢,可是,他不是太後娘娘的親信。”齊朗道出關鍵所在。
“也就是說,太後娘娘不得不用他,但是,更不願讓他成為群臣的領袖!”夏承思一語道破他們的打算。
齊朗無語。
“我不明白。為什麽?”夏承思不解。
“我也不明白。”齊朗輕笑。
隻是他們不明白的地方並不同,夏承思不解的是,紫蘇為何不願意讓尹朔主政,難道僅僅是因為尹朔不是自己的親信,齊朗不明白的是,紫蘇為何急於歸政,而且,為了保證歸政的平穩,不惜以黨爭來鋪路。
他看的出,紫蘇是真的在考慮歸政的事了。
陛下才十歲,不是嗎?
謝清應該也是吧?否則也不會如此急著將一個十歲的女孩送進後宮。
“夏兄,你也是世族出身,看不出太後的打算嗎?”齊朗轉開話題。
夏承思也的確關心這個問題,略一思索,便道:“太後希望限製世族對朝政影響力,所以限製他們在轄地置產,避免他們為家族取利。《歸籍詔》則是為了限製世族通過奴婢控製地方。”畢竟在官場浸漬多年,夏承思還是看得出一點的。
齊朗點頭,沒有說得更清楚一點:“夏兄,如果你還相信我的話,我向你保證,我不會隻為權力,而不顧民生,太後娘娘也不會。”
夏承思對他的承諾不置一辭,但並未沉默太久:“齊相,以我的立場來說,你是我的妹夫,我不會希望你失敗,支持你,對我而言,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而且,以我夏氏宗族的身份,現在的官位已經是極致了。”
出身是無法選擇的,他能做的有限,他不可能去與同樣出身夏家的太後為敵,而且,與齊朗聯姻的現在,他別無選擇。
齊朗默然,並不願說破一切,就這樣即可。
看了一眼送來的奏章,又是一堆,紫蘇隻是微微挑眉,淡淡地問趙全:“哪來的?”
“是各地世族與地方官的奏章,大多是關於……”趙全如實稟告,但是,沒等他說完,紫蘇已經一把推開那些奏章,任由它們摔在地上。
“太後娘娘?”葉原秋不解地出聲。
紫蘇擱下筆,冷笑:“是反對上次的兩份詔命,對嗎?”
“是!”趙全低頭答應,葉原秋在不解之後,迅速讓典書尚儀收拾起地上的奏章。
“這些奏章直接歸檔,不必送來給哀家看了。”紫蘇從另一堆的奏章的最上麵取下一本,開始批閱。
“太後娘娘,這不合規製。”趙全不敢答應。
紫蘇手中的朱毫一頓,想了想,道:“那就擱著吧。”的確不能開這個先例,紫蘇隻能如此辦,下麵的奏章如果可以不看,又如何知道下情呢?
“是!”趙全示意尚儀將這些奏章擺到一旁的條幾上,垂手立在一旁,葉原秋也默不作聲。
這幾天,這些奏章是鋪天蓋地,紫蘇不耐也是正常的,連許多京中元老也入宮哭訴,更別說先帝的後宮了。
“太後娘娘,皇上駕到。”殿外內官恭敬地稟告。
“請他進來。”疲憊地擱下筆,紫蘇起身走到一邊的長榻上休息。
“母後娘娘,您很累嗎?”見到紫蘇的模樣,陽玄顥先嚇了一跳,沒有行禮便先關切地問道,紫蘇擺手,讓兒子坐到身邊,陽玄顥低頭行禮,之後才坐到母親的身邊。
“沒什麽事,就是最近求見的人太多了。”紫蘇溫和地笑言。
陽玄顥略略放心,隨即道:“母後娘娘,為什麽孩兒的課忽然多了許多?”他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課業重了不少,應該是母後的關係吧?
“皇帝十歲了,該做親政的準備了。”紫蘇默默地撫上兒子的頭,“那些課業都是必須的,皇帝要用心學啊!”
“你的父皇可是很希望你在十五歲前親政呢!”
微笑著道出勉勵之辭,紫蘇的眼中閃過複雜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