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各位朋友新年好,在此向各位拜個晚年!祝大家豬年行大運!也祝我自己能在今完成本文!
---------------------------------------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九年三月,關中、江南六十二家世族彈劾天子。
史官惶恐地記下這次的事件,臣劾君,天崩地裂無過於此。
彈劾皇帝是世族的權力,元寧太祖以《大誥》明頒天下,但是,元寧曆史被大規模彈劾的皇帝屈指可數,至少在陽玄顥之前,皇帝被十家以上的世族彈劾的事情隻發生過三次,其中還包括安閔王被廢的那一次,另外兩次是元寧正史中極力迴避的事件,因為,兩次都伴著血染山河的殺戮,因為,兩次被彈劾的皇帝都以不容置疑的方式告訴世族什麽是皇權。
陽氏的皇位的確是由各方的支持、妥協得來的,但是,能夠在三十年之亂中支撐到最後,占領至略原國土的三分二,陽氏的皇位同樣也是用鐵血鑄成的。
後世有史學家說那些世族選擇陽氏最強硬的兩個皇帝作挑釁對像,但是,元寧皇朝保留下來的史料告訴他那個觀點錯得有多離譜——任何一個世族在選擇參與彈劾時,心態都是複雜,可是,其中絕對不包括挑釁,投機也罷,憂國憂民也好,沒有一個世族會願意挑釁皇帝,畢竟,如天的皇權不是人力所有抗衡,《大誥》同樣明文規定:一旦參與,成敗不論,那個家族的宗主都將被終生圈禁宗人府;而且,世祖皇帝的確是強硬不假,但是,執政手腕從容婉轉的成宗皇帝遠談不上強硬。
陳觀有一句誅心之言:“元寧彈劾重權在永寧王府。”
作為對夏氏曆史最有研究的學者,陳觀的話是很具權威的。
那兩次幾乎清洗了整個世族的彈劾事件都涉及永寧王府,更確切地說,都觸犯了永寧王府的權威。
成宗朝的那次是因為皇帝幽禁嫡母,世祖朝的那次是因為皇帝出繼皇子。
前所未有之事引來世族的恐慌,彈劾表章幾乎淹沒了尚書台,但是,永寧王府站在皇帝的一邊,如果說成宗朝那次為維護聖烈大皇貴妃的尊榮,永寧王府尚留有分寸,那麽,世祖出繼五皇子為永寧王世子時,夏祈年完全是不留餘地,斬盡殺絕。
“本王已經告誡過不可行此事,不聽便是永寧王府的敵人。”世祖實錄中,夏祈年便是如此對世祖說。
及至安閔王時,永寧王世子一句“可”,一句“嫡次子猶存”,便定廢立大事。
如今,紫蘇為太後,若說這次彈劾她不知道,沒人會信,陽玄顥更不會信。
議政廳諸臣跪在欽明殿前,陽玄顥坐在殿內,臉色蒼白,隻說了一句:“母後娘娘要廢朕嗎?”
內官、宮女跪了一地,無一人敢應聲。
從曙色初曉到日當正午,尹朔等人一動不動地跪著,殿門緊閉,禁軍甲胄森寒,硬是讓幾位輔臣在這煙火三月感受了什麽是冰寒透心。
紫蘇是倚在榻上聽趙全稟報這個消息的,長寧殿裏隻聽見宮漏的聲音,所有人似乎都屏住了唿吸。
“皇後在做什麽?”半晌,紫蘇卻轉頭問葉原秋一句不相幹的話,所有人都是一愣。
葉原秋迴過神,看到趙全的眼色,忙對紫蘇道:“慧妃娘娘微恙,皇後娘娘召了太醫詢問情況,此時應該在長和宮。”
紫蘇撫著枕上的流蘇,淡淡地道:“那麽,讓宣政廳去個人通報此事。”
“是。”葉原秋應聲出去。
看著紫蘇的眼色,趙全揮手示意宮人退下,扶著紫蘇起身,到書案前坐下,在一旁研墨,紫蘇提著筆卻不落字。
“太後……”趙全輕聲喚道。
“你先出去。”紫蘇看著素箋,頭也不抬地迴了趙全。
趙全退了出去,深深地唿出一口氣,隻是風雨欲來的惶恐仍壓在心頭,半分不退,葉原秋迴來時,就見他垂手立在殿門前,怔怔地出神。
“趙公公?”
“噢……葉尚宮!”趙全迴過神來,隨口問道,“皇後娘娘如何?”
“還不清楚……”葉原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趙全訕訕地一笑,知道自己漫不經心過頭了。
謝紋接到宣政廳的通報,愣了半晌才迴神,正在迴話的太醫也晃了一下,顯然被這個消息嚇得不輕。
“照你方才所說,慧妃並非有喜?”謝紋開口第一句話仍是問方才的事情,太醫連忙躬身行禮,點頭迴答:“是,依慧妃娘娘的脈像,臣確定並非喜脈。”
“你退下吧!”
看著太醫恭敬地退下,謝紋抬手撫上自己的額頭,疲憊地靠在扶手上,長和宮的兩位尚宮看著年少的皇後,卻沒有任何表示,隻是靜靜地等皇後做出決定。
“擺駕啟祥宮。”謝紋端坐起來,平靜地吩咐,卻讓兩位尚宮同時一驚,連忙勸阻:“皇後娘娘,沒有您去見慧妃的理兒!”
“本宮要去欽明殿,順路去看看慧妃也好!”謝紋不容反駁地做了決定,宮人隻能聽從。
皇後鑾駕到啟祥宮,隻要還能動就得迎接,尹韞歡本就隻是微恙,此時當然都出宮門迎候,謝紋下了鳳輿,便扶起尹韞歡,攜她進殿之後才開口:“慧妃知道皇上遭彈劾了嗎?”
尹韞歡正不舒服,胸口隻覺悶得很,一聽她的問話,怔忡之後便是一陣頭暈,謝紋連忙扶住她。
“皇後娘娘恕罪,臣妾失儀了。”尹韞歡立穩之後連忙請罪,待謝紋阻止之後,便連忙問道:“皇後娘娘可知道有多少家世族進了彈劾表?”
“共有六十二家世族,關中世族二十三家,江南世族三十九家。”謝紋說得詳細。
“隻有關中與江南的世族……”尹韞歡沉吟著,“雲、燕、易三州的世族都沒有上表?”
“沒有。”謝紋很肯定。
尹韞歡鬆了一口氣,隨即看了謝紋一眼,扶著桌子坐下,低頭不語。
“慧妃好好休息,若是好些,也去見見皇上吧!”謝紋似乎確認了什麽,起身離開,同時按住尹韞歡,“不必送了,你還病著,不用拘禮了。”
“娘娘!”尚儀扶著尹韞歡到床上躺下,心中為她抱屈,“皇後娘娘來這一趟,興師動眾的,說兩句又走了……”
“皇後是謹慎之人呢!”尹韞歡輕笑,“她隻是想知道本宮是否知道此事……”如此笑著,說著,她卻也實在疲憊,;連眼都沒睜。
鳳輿之中,謝紋的手握緊又鬆開,如此數次,才在欽明殿前,下輿時,保持了皇後應有的體麵,沒有一臉氣憤不平地與議政廳諸臣見麵。
“臣等躬請皇後娘娘金安,娘娘千歲!”所有人向謝紋參拜大禮,謝紋虛抬了一下手,自有尚儀出麵道:“諸臣免禮。”
謝紋並沒與朝臣說話,直接闖進欽明殿,而沒有讓宮人通稟,得到允許後再進入。
陽玄顥默默地坐在禦案前,頹喪得陷在椅子中,對謝紋的闖入也沒有任何表示。
“臣妾參見皇上!”謝紋向陽玄顥見禮,身後的宮人早已跪下,陽玄顥仍沒有表示。
“皇上……”謝紋起身,見陽玄顥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不由皺眉,“所有人都出去!”
陽玄顥抬眼看向謝紋,卻是不作聲,宮人見狀,便一一退了出去。
“皇上……”
“卿來作什麽?”陽玄顥的語速很慢,仿佛每一個字的發音都異常艱難。
謝紋靜靜地看著陽玄顥,並不迴答。
“你來做什麽?說話啊!”陽玄顥催促。
“臣妾此時應當在您的身邊!”謝紋平靜地迴答。
這就是至略禮法中的“夫妻一體,帝後同尊。”
同甘共苦,不離不棄!
即使天下人都仇視、厭惡他,身為妻子,仍然必須生死相隨,就如安閔王妃,即使天下人都認為她的夫君無可救藥,她仍為他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應當啊!”陽玄顥苦笑著重複,“朕身邊可有不是因為應當而在的人?”
“皇上……”謝紋驚唿。
“朕沒有事,你退下吧!”陽玄顥閉上眼,拒絕之色明顯,“讓慧妃也不用來了!朕不想見你們!”
謝紋默然行禮,順從地退下。
及至門口,她再次開口:“陛下縱然傷神,也請顧惜朝臣的忠心。”
看著謝紋打開殿門,毫不猶豫地離開,纖弱的身影幾乎被刺目的日光掩去,陽玄顥苦笑,知道自己深深地傷了謝紋。
“朕也被傷得……”這些有人在意嗎?
“請尹相與謝相進來。”陽玄顥終於開口。
“太後娘娘口諭,請皇後娘娘見駕!”謝紋的鑾駕剛出太政宮,就見葉原秋領著兩個宮女站在道邊,行禮之後便傳紫蘇的召見。
紫蘇沒有在長寧殿見謝紋,而是在康寧殿,意味著這是一次十分正式的召見,是一定要記入《內起居注》的。
謝紋進殿行禮,一舉一動都一絲不苛,紫蘇坐在上位,同樣是端莊鄭重。
“太後娘娘宣召可是有事吩咐臣妾?”謝紋恭敬地低頭。
紫蘇對謝紋的心思看得不是很透,一開始,隻認為她是個很柔弱乖巧的女孩,後來卻發現,她沉默卻也敏銳,更極有主見,隨波逐流卻不放任自己,氣質十分獨特。
以皇後之位來說,謝紋沒有高貴傲然的氣度,卻因為謹慎而自持風度,足以令人信服。
“皇帝怎麽樣?”沉吟良久,紫蘇還是直接問道。
對這個問題,謝紋有心理準備,但是,一路行來,言辭仍未斟酌好,此時沉默了一下,不敢多躊躇,定了心神,如實地答道:“陛下十分頹喪。”
紫蘇垂下雙眼,不著痕跡地歎了口氣,聽到謝紋繼續說著:“陛下不想見任何人,命臣妾離開,也讓慧妃不必去了!”
紫蘇點點頭,看著謝紋道:“你是皇後,皇帝即使如此說了,你還是要關心的!”
“那是臣妾應盡的本份。”謝紋不輕不重地頂了迴來。
紫蘇輕輕揚眉,眼中閃過一絲奇異的光彩:“皇後似乎對哀家抱有不滿啊!”
謝紋一驚,連忙跪下:“臣妾萬不會有此心!”
“你貴為皇後,若是這般都無不滿,不是泥人便是木頭了!”紫蘇無所謂地淺笑。
“臣妾……”
“你更惱的是自己對此事一無所知……”紫蘇不理會她的辯解,徑自往下說。
謝紋不再做無用的辯解,默默地聽著紫蘇語氣淡漠的陳述。
“起來吧!元寧的皇後豈能如此輕易地跪下?便是被賜死也不必跪受!”紫蘇說得冷淡,令聽者心驚。
謝紋依言立起,仍然沉默著。
“皇後本不需過問朝政。既然如此,皇後又何需提前得知此事呢?”紫蘇輕描淡寫地作了解釋。
謝紋訝異地抬頭,廣袖之下交握的雙手再次捏緊。
“臣妾明白了!”
紫蘇看了她一會兒,淡淡地道:“哀家隻有皇帝一個孩兒,皇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哀家對皇帝的維護不可能會比你少的,可是,皇帝是元寧的皇帝,不僅僅是你我的皇帝,你也是如此,這點,你明白嗎?”
謝紋一愣。
“什麽是國母?皇後,你是皇室的女主人,是天下人的母親,謝氏是你的出身,卻不要以為會永遠是你的依靠,那樣的皇後……”紫蘇這次是誠懇地教誨她,謝紋並非不知好歹,卻隻能默默地低頭。
那樣的皇後怎麽樣呢?
元寧史書上,被廢、被賜死的後妃有幾個沒的有顯赫的背景?隻是,誰又會願意為一個惹惱皇帝、太後的後妃賭上整個家族呢?
紫蘇伸手讓謝紋靠近些,輕聲道:“你要讓謝氏依靠你才行,那樣,謝氏才會傾盡全力維護你。”
“謝太後娘娘!”謝紋感激地迴答。
“知道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麽嗎?”紫蘇輕笑,對上謝紋詢問的目光。
“誕下一個皇子吧!哀家保證謝家會對你們母子全力相助的!”紫蘇拍了拍她的手臂,“有了嫡皇子,人心才能安定!”
說完,紫蘇便起身離開康寧殿。
這番對話記在元寧《內起居注》中,是後世學者研究文端皇後時無法不提及的史料,更借此讓人對紫蘇與謝紋的關係做出無數種猜測,不過,對此事最惡意的推測莫過於——紫蘇在此時已經準備放棄陽玄顥了。
陽玄顥在最初的表現的確大失皇帝的身份,但是,在謝紋離開後,宣進尹朔與謝清時,他身為帝王的心性已經恢複了大半,盡管仍舊沮喪,可是已經可以平靜地詢問:“六十二家世族彈劾於朕,朕是該學成宗與世祖,還是學安閔王?”
哪個臣子敢說讓皇帝學那個早成殷鑒的安閔王?尹朔與謝清剛站起來,便又跪倒,連聲道:“臣等惶恐!”
陽玄顥冷漠地執起紫毫:“那麽就學成宗皇帝與世祖皇帝了!”
“陛下!”兩人再次駭然驚唿。
“怎麽?先祖做得,朕做不得!”陽玄顥反問,頓了一下,狠狠地擲出手中的紫毫,“就是欺朕年少罷了!”
憤恨卻不激烈的語氣竟透著從未有過的殺伐之氣,陽玄顥此時更像一頭受了傷的兇獸,心滿盈滿噬血的衝動。
尹朔默默地跪下,謝清也跟著跪下,然後就到尹朔沉重地開口:“陛下,成宗皇帝與世祖皇帝是因為世族擅權蔑上而大開殺戒,此次世族雖彈劾於上,卻並無欺蔑之意,臣請陛下為千秋史筆計,三思而行!”
這是中規中矩的諫言了,謝清隻是沉默,即使感到皇帝的目光在自己身上,也不說一個字,讓陽玄顥一陣失望。
“朕知道,北疆戰敗,朕責無旁貸,朕會給天下一個交代,這次的事情就按製處理吧!”陽玄顥做了決定,“按製!兩位先生記清楚了嗎?”
“臣等遵旨。”
望著兩位宰輔重臣恭敬地退下,陽玄顥第一次覺得,那恭敬的舉動是那麽刺眼!
忠貞、恭順、直諫、遵從,種種都是基於自己是皇帝!
舍去這個身份呢?他什麽都不是!
他身邊的人誰會在乎他陽玄顥?所有人在乎的都是元寧的皇帝!所作所為也隻為對皇帝盡自己的義務!
什麽是孤家寡人?
陽玄顥終於明白了!
他所享用的一切都是天下最好的,代表著獨一無二的尊榮,也意味著,這個世上,他永遠都是一個人!
所有人圍著他,卻沒有人會真的關心他的想法,他們關心的都隻是他身上背負的元寧天下!
也許,正是因此,所有的皇帝才都隻在乎自己的天下!
因為,除了天下,除了江山,他們一無所有。
其實,連這天下都不是他們的,而是屬於他們的家族!
</p>
各位朋友新年好,在此向各位拜個晚年!祝大家豬年行大運!也祝我自己能在今完成本文!
---------------------------------------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九年三月,關中、江南六十二家世族彈劾天子。
史官惶恐地記下這次的事件,臣劾君,天崩地裂無過於此。
彈劾皇帝是世族的權力,元寧太祖以《大誥》明頒天下,但是,元寧曆史被大規模彈劾的皇帝屈指可數,至少在陽玄顥之前,皇帝被十家以上的世族彈劾的事情隻發生過三次,其中還包括安閔王被廢的那一次,另外兩次是元寧正史中極力迴避的事件,因為,兩次都伴著血染山河的殺戮,因為,兩次被彈劾的皇帝都以不容置疑的方式告訴世族什麽是皇權。
陽氏的皇位的確是由各方的支持、妥協得來的,但是,能夠在三十年之亂中支撐到最後,占領至略原國土的三分二,陽氏的皇位同樣也是用鐵血鑄成的。
後世有史學家說那些世族選擇陽氏最強硬的兩個皇帝作挑釁對像,但是,元寧皇朝保留下來的史料告訴他那個觀點錯得有多離譜——任何一個世族在選擇參與彈劾時,心態都是複雜,可是,其中絕對不包括挑釁,投機也罷,憂國憂民也好,沒有一個世族會願意挑釁皇帝,畢竟,如天的皇權不是人力所有抗衡,《大誥》同樣明文規定:一旦參與,成敗不論,那個家族的宗主都將被終生圈禁宗人府;而且,世祖皇帝的確是強硬不假,但是,執政手腕從容婉轉的成宗皇帝遠談不上強硬。
陳觀有一句誅心之言:“元寧彈劾重權在永寧王府。”
作為對夏氏曆史最有研究的學者,陳觀的話是很具權威的。
那兩次幾乎清洗了整個世族的彈劾事件都涉及永寧王府,更確切地說,都觸犯了永寧王府的權威。
成宗朝的那次是因為皇帝幽禁嫡母,世祖朝的那次是因為皇帝出繼皇子。
前所未有之事引來世族的恐慌,彈劾表章幾乎淹沒了尚書台,但是,永寧王府站在皇帝的一邊,如果說成宗朝那次為維護聖烈大皇貴妃的尊榮,永寧王府尚留有分寸,那麽,世祖出繼五皇子為永寧王世子時,夏祈年完全是不留餘地,斬盡殺絕。
“本王已經告誡過不可行此事,不聽便是永寧王府的敵人。”世祖實錄中,夏祈年便是如此對世祖說。
及至安閔王時,永寧王世子一句“可”,一句“嫡次子猶存”,便定廢立大事。
如今,紫蘇為太後,若說這次彈劾她不知道,沒人會信,陽玄顥更不會信。
議政廳諸臣跪在欽明殿前,陽玄顥坐在殿內,臉色蒼白,隻說了一句:“母後娘娘要廢朕嗎?”
內官、宮女跪了一地,無一人敢應聲。
從曙色初曉到日當正午,尹朔等人一動不動地跪著,殿門緊閉,禁軍甲胄森寒,硬是讓幾位輔臣在這煙火三月感受了什麽是冰寒透心。
紫蘇是倚在榻上聽趙全稟報這個消息的,長寧殿裏隻聽見宮漏的聲音,所有人似乎都屏住了唿吸。
“皇後在做什麽?”半晌,紫蘇卻轉頭問葉原秋一句不相幹的話,所有人都是一愣。
葉原秋迴過神,看到趙全的眼色,忙對紫蘇道:“慧妃娘娘微恙,皇後娘娘召了太醫詢問情況,此時應該在長和宮。”
紫蘇撫著枕上的流蘇,淡淡地道:“那麽,讓宣政廳去個人通報此事。”
“是。”葉原秋應聲出去。
看著紫蘇的眼色,趙全揮手示意宮人退下,扶著紫蘇起身,到書案前坐下,在一旁研墨,紫蘇提著筆卻不落字。
“太後……”趙全輕聲喚道。
“你先出去。”紫蘇看著素箋,頭也不抬地迴了趙全。
趙全退了出去,深深地唿出一口氣,隻是風雨欲來的惶恐仍壓在心頭,半分不退,葉原秋迴來時,就見他垂手立在殿門前,怔怔地出神。
“趙公公?”
“噢……葉尚宮!”趙全迴過神來,隨口問道,“皇後娘娘如何?”
“還不清楚……”葉原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趙全訕訕地一笑,知道自己漫不經心過頭了。
謝紋接到宣政廳的通報,愣了半晌才迴神,正在迴話的太醫也晃了一下,顯然被這個消息嚇得不輕。
“照你方才所說,慧妃並非有喜?”謝紋開口第一句話仍是問方才的事情,太醫連忙躬身行禮,點頭迴答:“是,依慧妃娘娘的脈像,臣確定並非喜脈。”
“你退下吧!”
看著太醫恭敬地退下,謝紋抬手撫上自己的額頭,疲憊地靠在扶手上,長和宮的兩位尚宮看著年少的皇後,卻沒有任何表示,隻是靜靜地等皇後做出決定。
“擺駕啟祥宮。”謝紋端坐起來,平靜地吩咐,卻讓兩位尚宮同時一驚,連忙勸阻:“皇後娘娘,沒有您去見慧妃的理兒!”
“本宮要去欽明殿,順路去看看慧妃也好!”謝紋不容反駁地做了決定,宮人隻能聽從。
皇後鑾駕到啟祥宮,隻要還能動就得迎接,尹韞歡本就隻是微恙,此時當然都出宮門迎候,謝紋下了鳳輿,便扶起尹韞歡,攜她進殿之後才開口:“慧妃知道皇上遭彈劾了嗎?”
尹韞歡正不舒服,胸口隻覺悶得很,一聽她的問話,怔忡之後便是一陣頭暈,謝紋連忙扶住她。
“皇後娘娘恕罪,臣妾失儀了。”尹韞歡立穩之後連忙請罪,待謝紋阻止之後,便連忙問道:“皇後娘娘可知道有多少家世族進了彈劾表?”
“共有六十二家世族,關中世族二十三家,江南世族三十九家。”謝紋說得詳細。
“隻有關中與江南的世族……”尹韞歡沉吟著,“雲、燕、易三州的世族都沒有上表?”
“沒有。”謝紋很肯定。
尹韞歡鬆了一口氣,隨即看了謝紋一眼,扶著桌子坐下,低頭不語。
“慧妃好好休息,若是好些,也去見見皇上吧!”謝紋似乎確認了什麽,起身離開,同時按住尹韞歡,“不必送了,你還病著,不用拘禮了。”
“娘娘!”尚儀扶著尹韞歡到床上躺下,心中為她抱屈,“皇後娘娘來這一趟,興師動眾的,說兩句又走了……”
“皇後是謹慎之人呢!”尹韞歡輕笑,“她隻是想知道本宮是否知道此事……”如此笑著,說著,她卻也實在疲憊,;連眼都沒睜。
鳳輿之中,謝紋的手握緊又鬆開,如此數次,才在欽明殿前,下輿時,保持了皇後應有的體麵,沒有一臉氣憤不平地與議政廳諸臣見麵。
“臣等躬請皇後娘娘金安,娘娘千歲!”所有人向謝紋參拜大禮,謝紋虛抬了一下手,自有尚儀出麵道:“諸臣免禮。”
謝紋並沒與朝臣說話,直接闖進欽明殿,而沒有讓宮人通稟,得到允許後再進入。
陽玄顥默默地坐在禦案前,頹喪得陷在椅子中,對謝紋的闖入也沒有任何表示。
“臣妾參見皇上!”謝紋向陽玄顥見禮,身後的宮人早已跪下,陽玄顥仍沒有表示。
“皇上……”謝紋起身,見陽玄顥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不由皺眉,“所有人都出去!”
陽玄顥抬眼看向謝紋,卻是不作聲,宮人見狀,便一一退了出去。
“皇上……”
“卿來作什麽?”陽玄顥的語速很慢,仿佛每一個字的發音都異常艱難。
謝紋靜靜地看著陽玄顥,並不迴答。
“你來做什麽?說話啊!”陽玄顥催促。
“臣妾此時應當在您的身邊!”謝紋平靜地迴答。
這就是至略禮法中的“夫妻一體,帝後同尊。”
同甘共苦,不離不棄!
即使天下人都仇視、厭惡他,身為妻子,仍然必須生死相隨,就如安閔王妃,即使天下人都認為她的夫君無可救藥,她仍為他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應當啊!”陽玄顥苦笑著重複,“朕身邊可有不是因為應當而在的人?”
“皇上……”謝紋驚唿。
“朕沒有事,你退下吧!”陽玄顥閉上眼,拒絕之色明顯,“讓慧妃也不用來了!朕不想見你們!”
謝紋默然行禮,順從地退下。
及至門口,她再次開口:“陛下縱然傷神,也請顧惜朝臣的忠心。”
看著謝紋打開殿門,毫不猶豫地離開,纖弱的身影幾乎被刺目的日光掩去,陽玄顥苦笑,知道自己深深地傷了謝紋。
“朕也被傷得……”這些有人在意嗎?
“請尹相與謝相進來。”陽玄顥終於開口。
“太後娘娘口諭,請皇後娘娘見駕!”謝紋的鑾駕剛出太政宮,就見葉原秋領著兩個宮女站在道邊,行禮之後便傳紫蘇的召見。
紫蘇沒有在長寧殿見謝紋,而是在康寧殿,意味著這是一次十分正式的召見,是一定要記入《內起居注》的。
謝紋進殿行禮,一舉一動都一絲不苛,紫蘇坐在上位,同樣是端莊鄭重。
“太後娘娘宣召可是有事吩咐臣妾?”謝紋恭敬地低頭。
紫蘇對謝紋的心思看得不是很透,一開始,隻認為她是個很柔弱乖巧的女孩,後來卻發現,她沉默卻也敏銳,更極有主見,隨波逐流卻不放任自己,氣質十分獨特。
以皇後之位來說,謝紋沒有高貴傲然的氣度,卻因為謹慎而自持風度,足以令人信服。
“皇帝怎麽樣?”沉吟良久,紫蘇還是直接問道。
對這個問題,謝紋有心理準備,但是,一路行來,言辭仍未斟酌好,此時沉默了一下,不敢多躊躇,定了心神,如實地答道:“陛下十分頹喪。”
紫蘇垂下雙眼,不著痕跡地歎了口氣,聽到謝紋繼續說著:“陛下不想見任何人,命臣妾離開,也讓慧妃不必去了!”
紫蘇點點頭,看著謝紋道:“你是皇後,皇帝即使如此說了,你還是要關心的!”
“那是臣妾應盡的本份。”謝紋不輕不重地頂了迴來。
紫蘇輕輕揚眉,眼中閃過一絲奇異的光彩:“皇後似乎對哀家抱有不滿啊!”
謝紋一驚,連忙跪下:“臣妾萬不會有此心!”
“你貴為皇後,若是這般都無不滿,不是泥人便是木頭了!”紫蘇無所謂地淺笑。
“臣妾……”
“你更惱的是自己對此事一無所知……”紫蘇不理會她的辯解,徑自往下說。
謝紋不再做無用的辯解,默默地聽著紫蘇語氣淡漠的陳述。
“起來吧!元寧的皇後豈能如此輕易地跪下?便是被賜死也不必跪受!”紫蘇說得冷淡,令聽者心驚。
謝紋依言立起,仍然沉默著。
“皇後本不需過問朝政。既然如此,皇後又何需提前得知此事呢?”紫蘇輕描淡寫地作了解釋。
謝紋訝異地抬頭,廣袖之下交握的雙手再次捏緊。
“臣妾明白了!”
紫蘇看了她一會兒,淡淡地道:“哀家隻有皇帝一個孩兒,皇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哀家對皇帝的維護不可能會比你少的,可是,皇帝是元寧的皇帝,不僅僅是你我的皇帝,你也是如此,這點,你明白嗎?”
謝紋一愣。
“什麽是國母?皇後,你是皇室的女主人,是天下人的母親,謝氏是你的出身,卻不要以為會永遠是你的依靠,那樣的皇後……”紫蘇這次是誠懇地教誨她,謝紋並非不知好歹,卻隻能默默地低頭。
那樣的皇後怎麽樣呢?
元寧史書上,被廢、被賜死的後妃有幾個沒的有顯赫的背景?隻是,誰又會願意為一個惹惱皇帝、太後的後妃賭上整個家族呢?
紫蘇伸手讓謝紋靠近些,輕聲道:“你要讓謝氏依靠你才行,那樣,謝氏才會傾盡全力維護你。”
“謝太後娘娘!”謝紋感激地迴答。
“知道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麽嗎?”紫蘇輕笑,對上謝紋詢問的目光。
“誕下一個皇子吧!哀家保證謝家會對你們母子全力相助的!”紫蘇拍了拍她的手臂,“有了嫡皇子,人心才能安定!”
說完,紫蘇便起身離開康寧殿。
這番對話記在元寧《內起居注》中,是後世學者研究文端皇後時無法不提及的史料,更借此讓人對紫蘇與謝紋的關係做出無數種猜測,不過,對此事最惡意的推測莫過於——紫蘇在此時已經準備放棄陽玄顥了。
陽玄顥在最初的表現的確大失皇帝的身份,但是,在謝紋離開後,宣進尹朔與謝清時,他身為帝王的心性已經恢複了大半,盡管仍舊沮喪,可是已經可以平靜地詢問:“六十二家世族彈劾於朕,朕是該學成宗與世祖,還是學安閔王?”
哪個臣子敢說讓皇帝學那個早成殷鑒的安閔王?尹朔與謝清剛站起來,便又跪倒,連聲道:“臣等惶恐!”
陽玄顥冷漠地執起紫毫:“那麽就學成宗皇帝與世祖皇帝了!”
“陛下!”兩人再次駭然驚唿。
“怎麽?先祖做得,朕做不得!”陽玄顥反問,頓了一下,狠狠地擲出手中的紫毫,“就是欺朕年少罷了!”
憤恨卻不激烈的語氣竟透著從未有過的殺伐之氣,陽玄顥此時更像一頭受了傷的兇獸,心滿盈滿噬血的衝動。
尹朔默默地跪下,謝清也跟著跪下,然後就到尹朔沉重地開口:“陛下,成宗皇帝與世祖皇帝是因為世族擅權蔑上而大開殺戒,此次世族雖彈劾於上,卻並無欺蔑之意,臣請陛下為千秋史筆計,三思而行!”
這是中規中矩的諫言了,謝清隻是沉默,即使感到皇帝的目光在自己身上,也不說一個字,讓陽玄顥一陣失望。
“朕知道,北疆戰敗,朕責無旁貸,朕會給天下一個交代,這次的事情就按製處理吧!”陽玄顥做了決定,“按製!兩位先生記清楚了嗎?”
“臣等遵旨。”
望著兩位宰輔重臣恭敬地退下,陽玄顥第一次覺得,那恭敬的舉動是那麽刺眼!
忠貞、恭順、直諫、遵從,種種都是基於自己是皇帝!
舍去這個身份呢?他什麽都不是!
他身邊的人誰會在乎他陽玄顥?所有人在乎的都是元寧的皇帝!所作所為也隻為對皇帝盡自己的義務!
什麽是孤家寡人?
陽玄顥終於明白了!
他所享用的一切都是天下最好的,代表著獨一無二的尊榮,也意味著,這個世上,他永遠都是一個人!
所有人圍著他,卻沒有人會真的關心他的想法,他們關心的都隻是他身上背負的元寧天下!
也許,正是因此,所有的皇帝才都隻在乎自己的天下!
因為,除了天下,除了江山,他們一無所有。
其實,連這天下都不是他們的,而是屬於他們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