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盤活
容昭抬手招了招,關夢生立刻湊過來,另外幾個人也想湊過來,裴關山麵無表情看了一眼,那幾人縮了縮脖子,不敢湊到這張桌上來,隻能豎起耳朵。
裴關山這才身體前傾,湊近了。裴承訣狐疑地看了容昭一眼,到底還是好奇,同樣湊近。
容昭這才壓低聲音,一臉神秘:“福祿軒是一家自助酒樓,每日裏都有很多排不上號的客人,其他菜我要留在福祿軒做招牌,但是小蛋糕這種便於攜帶的甜品,卻是可以敞開了賣。"
眾人:
"?''
裴關山疑惑:"什麽意思?這與你那主意有什麽關係?你要賣甜品?"
容昭點頭又搖頭:“隻答對了一半。”
她保持著一臉神秘,又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不全是敞開賣甜品,賣甜品是福祿軒的事情,與我新計劃無關,我的新計劃是賣送貨上門的甜品!"
送貨上門的甜品?
眾人沒懂,裴關山與裴承訣聰明,但這種世子公子未必都懂生意。
容昭見此,給他們掰碎了細說:“有人沒訂到福祿軒的位置,或者不想去福祿軒,隻想吃福祿軒的甜品,那他們便可以給我們的人‘下單’,即訂購,我們的人按時將糕點給訂購之人送上門。"
關夢生點點頭,他聽明白了。
但是——
關夢生疑惑:"然後呢?"這感覺也不是什麽大動作呀?
這一瞬間,他們滿腦子都隻有兩個字:就這?神神秘秘的,就為了說這個?
裴關山微微失望。
還以為是多大、多好的主意,現在一聽,不過如此。“我且問你,福祿軒的糕點如何?”容昭緩緩問道。
關夢生吃過福祿軒,直接豎起大拇指:“自然是很好,昨夜我雖然隻吃到一個,卻很是喜歡,尤其家中女著、老人,極為惦記。"
容昭:"那你說,若是敞開賣,下單的人多不多?"
關夢生點頭:“多。”
裴關山聽懂了,他的身體往後靠,冷睨著容昭,淡淡道:“就這嗎?福祿軒
的甜品若是敞開了賣,自然生意不錯。"
他話音一轉:“但我若是想吃,自會讓我仆從去買,用不著下單等人送,這與買一家糕點鋪子做生意,沒甚區別。"
是呀,這年頭的高門貴族都有很多仆從,想要什麽,直接差人去買便可。
這什麽“下單”、“送貨上門”,與直接開一家店,沒什麽區別。
而且,裴關山也沒看出這是多大一門生意,又會帶來多大的影響,隻是簡單一家店,若不是福祿軒有他爹的股份,讓他家廚子仿了甜品方子,直接在名下點心鋪售賣,又如何?
——商人小道,不值一提。
裴關山聽到這個主意,很是失望。
裴承訣也不了解容昭,但他了解自己,作為一個常年戴著麵具、城府很深之人,他不相信這些容昭想不到。
裴承訣挨著容昭,挑眉:“容世子應該還有要說的吧?”
如果隻是這樣,那他真是高看容昭了。
"對,”容昭對他頷首,也不賣關子,直接道:“服務高門隻是順帶,我的目標是普通百姓,若是同樣的價格、同樣的甜品,他們會選擇送上門的,還是自己去買?"
當然是免費送上門的。
但這又如何?
這是很有影響力的事情嗎?
這些高門貴公子們,他們想要的可不是單純做生意,容昭是用“在曆史留下痕跡”才吸引了他們。
似乎看出他們的不以為意,容昭這時淡淡地吐出一句——
“若不止是甜品呢?若是同樣價格的粟米、菜蔬、布匹,甚至是他們想要買到的、所有的東西呢?"
眾人一怔。裴承訣瞬間嚴肅起來,在這一瞬間,他似乎感覺到了什麽,眉頭皺起。
裴關山身體再次前傾,他抿了抿唇,緊緊盯著容昭。
這間茶樓的二樓,此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看著容昭,等待著她接下來的話,不得不說,她成功將他們胃口吊起。
容昭手指在茶盞上敲了敲,雲淡風輕:“倘若我們雇傭一批人,他們走街串巷,配送福祿軒甜品,同時,他們也接收百姓以及各府的訂單,盡快配送。"
"這些
人穿著統一的衣服,走街串巷,必將成為京城一大風景,成為人人不可或缺的存在,而這便是我們的目標。"
這番雲淡風輕的話,卻又自有一股力量。“我們”二字,更是將眾人與容昭劃為一體。
話音落地,室內更加安靜。
有人唿吸聲不穩。
他們對容昭的描述還沒有具體概念,但他們都知道——這是聞所未聞的新奇事情。
裴關山反問:"利潤呢?雇傭一批人需要錢,他們需要月銀。"
他冷靜地挑出問題:"而百姓們絕對不會多花一文錢。"
哪怕不懂經商,冷靜睿智的裴關山還是能挑出問題。而且直指核心。
他們確實想要做一番事業,他們也確實想要在這個世道、在曆史長河有影響力,可那並不意味著,他們要不斷貼錢做善事。
容昭迴視他,突然笑了。這一笑便讓裴關山弄不明白,他皺了皺眉。
容昭搖搖頭,語帶笑意:"裴世子,你還是沒懂我的意思,百姓們不會多花一文錢,相反,他們可能會買的更加便宜。"
眾人:"!!!"
更加便宜?!
開什麽玩笑!
有人下意識便想質疑,但想到這是建立福祿莊與福祿軒的容昭,眾人便又憋住。裴承訣與裴關山也沒說話,死死盯著她,等待著她接下來的話,為他們解釋為何會更加便宜。
果然,容昭又問:“我且問裴世子與裴二公子,知道在同一家店買一尺布多少錢,買一匹布又是多少錢嗎?"
裴承訣與裴關山一愣,兩人從不關心這種細枝末節,皆是不知。
反倒是人群中一位年輕公子舉手:“我家名下鋪子多為布鋪,我曾經在那裏待過一段時日,知道些具體細節。"
所有人都看向他。
這位公子倒是有些氣度,也不緊張,緩緩解釋:“一匹布是四十尺,以常見的絹布來說,一匹為一兩五錢左右,如果時價是一兩半,那半匹絹布為八百文。但若是隻買一尺,要四十五文或五十
文。"
這是這個世界的物價。銀子還是比較值
錢,京城繁華,絹布在京城價格也高,粗麻布會便宜很多。
容昭笑了:“對,一戶百姓若是隻買半匹布,兩戶便是一匹,四戶便是兩匹,我們從商家那裏壓低的價格,就是我們利潤。"
——其實就是批發與零售。——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團購。
買的多會有些優惠,這是從古至今的優良傳統。
這些世家公子從來不算這種賬,多個幾文、十文,與他們而言也沒什麽區別,自然也不會在意。但隻要有腦袋的都知道,百姓們在意。
隻要百姓在意,他們給予的方便,便是百姓的得益。
容昭緩緩繼續:“這種化零為整隻是部分,我們將百姓要買的東西整合起來,數量大了之後,一次性找商家購買,商家讓些利,百姓再省些許銀錢,中間也有我們一點稀薄的利潤。"
剛剛知道布匹價格的那位公子搖搖頭:“這中間利潤太薄了,恐很難維係,想要經營起這門生意,拉著車走街串巷之人不能少,而這又會加大投入,分薄利潤,甚至利潤不夠月銀。"
此人確實很懂。
這是“古代團購”的最大問題,運輸費用太貴,串聯信息成本太高。
在現代有手機,隻需要手機下單、聯係即可,可古代卻必須要在大街上活動起來,若是半天才有一個走街串巷的人,那這門生意便做不起來。
總體來說,困境便是:運營成本大,但利潤很薄,甚至可能不夠運營成本。
他能想到,容昭當然也想到。
於是容昭笑了:“是的,你的疑惑正確,但誰說我們隻是化零為整呢?我們也能化整為零呀。”“什麽意思?”裴關山已經聽得有些暈。
裴承訣卻像是反應過來,喃喃:“化零為整是集合百姓需求,整體去尋賣家,買的多可便宜些許。那化整為零便是從賣家到百姓,將賣家想賣的整,拆給百姓零。"
容昭讚許地點點頭,裴承訣此人確實聰明,一點就通。
她肯定道:"對,是這個道理,我們在集合買家信息時,也可順帶售賣賣家的東西,他們托我們賣,自然要分些利潤。”
京城有這麽多個坊,又有這麽大,並不是人人都會逛遍整個京城。
若是有那麽一家
想要將生意範疇稍微擴大些,他們可以委托容昭他們,讓“走街串巷”之人順道幫忙賣一賣。
他們分出些利潤也無所謂,畢竟商家也沒出什麽
力,隻要還有點薄利,便有賺頭。
而商家讓出來的那些利,便也是他們的利潤,是運營成本。
容昭聲音平靜:利潤是很低,所以隻能多擴些生意,賣甜品時,順便幫百姓團購,幫百姓團購的同時,順便幫商家銷售。
有些詞眾人第一次聽,但卻都能立刻明白,意思十分清楚。許多人臉上皆是恍然大悟。
容昭還在繼續:“若是利潤還不夠,還能批發,即在城郊開個倉庫,若是有百姓不想在京中擺攤慢慢售賣,可稍降點價格,整體賣於我們,我們在走街串巷之時,順道賣給京中百姓、高門大戶。
時下京城周邊百姓來賣農產品的人不少,擺攤一整日,其實也賺不了多少錢,還要交“攤位費”等給官府的錢。
若是一些不能存放的時令農產品,當日沒能賣完,那剩下的便都是折損。
有些人若是家中不便,或是不善叫賣,可“批發”給他們,稍微少賣些錢,但能省下不少事情。他們批發了這些貨物,在走街串巷之時,便零售給百姓與京中各府。
——這方式,似乎可行。
利潤微薄的時候,便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多開幾個路子,總能將這項事業運營起來。容昭補充:“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細節,若是開始做這門生意,這些細節再來慢慢商定,比如
不能惡性壓價,不能惡性競爭等等。
她所說的這門生意確實是從未有人提出過的。而且可以想象的影響力很大,動靜也很大,不亞於福祿軒。
可是——
核心問題依舊存在。
有人搖著扇子,不太看好:這個行當確實非常新奇,但是,利潤太低太低,而且事情很多,恐怕一年忙到頭,也賺不著多少銀兩。
這話引得許多人點頭。光是聽容昭說起,便知道這其中的人力物力是何等巨大,而又顯而易見,利潤很低。
到時候再稍微分一分,恐怕根本沒幾個子。
容昭聞言,挑眉,直接
靈魂反問:你們是為了賺錢嗎?
眾人怔住。這一瞬間,他們腦海中又想起容昭剛剛的那番話。
——在曆史長河中,在滾滾時代中,他們隻是一粒沙塵。
而與容昭在此商量,聽取容昭的主意,便是不甘心成為那一粒沙塵,他們想要如容昭一樣,想要擁有如福祿軒一樣的產業,做一件有影響力、開天辟地的大事!
容昭所說這個事情……便顯然有這種作用!
容昭說得有些渴,端起茶盞抿了口,又放下,神情平靜,再次緩緩道:“諸位差錢嗎?都是世家公子,誰缺錢花?
眾人紛紛搖頭。這群京城官二代們,誰能缺錢花?
上頭有老爹老娘撐著,身後有一個大府,名下還有各種店麵鋪子、農莊、良田,可以說,這個時代的財富便是聚集在他們與身後家人手中。
沒有物質憂愁,所以才有閑心說這說那,才想著追求什麽“曆史與世道的痕跡”。
張三:……我缺。
多開些門路,雖說賺得不多,但總還有些利潤,而對於諸位,多賺些銀兩,少賺些銀兩,又有何關係?容昭眼神真摯,諸位想要的,絕非那等黃白俗物!
想想他們之前批評、嫌棄容昭的話。
不就是說她鑽錢眼裏麵,做商人小道,實在是丟人嗎?——那按照這個邏輯,銀錢對他們而言,自然是俗物了。
在場人總覺得哪裏不對,但又一時半會沒能反應過來,眼神有些茫然。不過..容昭好像說得有道理?
裴關山與裴承訣微微低頭,陷入沉默。
關夢生是最激動的,他幹脆坐下,一邊給容昭倒茶,一邊說道:“我感覺能成,若是真按照世子所說,這件事能做成的話,那今後京中百姓生活,將是另一種局麵!尤其是那些走街串巷之人,他們人多了,又穿著統一製作的衣服……
容昭嘴角一揚,笑著點頭:“是呀,京中如此多百姓,怕是至少也要上百走街之人,諸位招了他們,便是給了這些人活路。而這些人穿著同樣衣服,活動於大街小巷,活動於整個京城,每日與各府、京中百姓打交道,成為百姓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那麽,諸位的這樁產業,也就成了京中百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街串巷之人,能給京中百姓帶來多大方便,便能給諸位帶來多大的名聲!
容昭端起茶盞,笑看眾人:“等到那一日,便是我們一起揚名天下之日,從古至今的世家公子,再沒有如我們這般,走進百姓生活,給百姓帶來便利,這不是一門生意,這是便民、惠民之大計。
便民、惠民之大計這幾個字說得擲地有聲,鏗鏘有力,也將在場眾人說得熱血沸騰。
甚至有人克製不住激動叫好:“好!”
按照容世子的話,這已經不完全是一門生意了,這是惠及百姓的大事,這門生意不怎麽賺錢,卻可以帶來巨大的名聲!
地潤低,但影響力大。前所未有,開天辟地,一展抱負的大事情,不就是這樣嗎?
便是去做其他,他們又能做出多少幫助百姓的事情?
這一樁生意,既給百姓帶來便利,又給他們掙了名聲,這等好事嶄露在他們麵前,難道他們還要推出去?
低低的議論聲響起,當然,也有人還在遲疑。裴承訣與裴關山深深看向容昭,眼神深邃,兩人視線相觸,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狐疑。
京中世家公子從來背地裏就不太對付,容昭沒出現時,他們便明裏暗裏互相坑害。
如今容昭橫空出世,他們這些人聚在一起,也是沒安好心,擺明了想坑容昭,言語之間,也滿是對容昭的不滿。
按理來說,容昭就算不因此坑他們,有好事也不至於帶上他們啊……而且看對方這態度,擺明是“見者有份”,這就讓人奇怪了。
容昭到底是何意?
可無論如何分析容昭這件事,都是百利而無一害,明顯不是她在坑他們,而是真的帶他們一起做事。
裴關山心道:這容昭莫不是真是個以德報怨的好人?
而裴承訣則深深看著容昭,狐疑:這家夥到底是什麽意思?莫非他看錯了,容昭與他不一樣,真是個廣結善緣的好人?
無一例外,兩人都將容昭往好人這個標簽上聯係。
容昭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什麽,她就當沒感覺到。
她緩緩端起茶盞,慢吞吞喝著
茶,神情悠然,更是沒有半點心虛,仿佛真是要帶著他們做下一番大事業。
容昭給他們提的產業便是:團購與外賣結合體。
這和福祿軒、福祿莊不一樣,這是一個很複雜的產業,而且從生意的角度來說——也並不是很適合這個時代。
首先古代人力便宜,大多數人都是可以為了省錢而花掉不少時間的,還有高門顯貴,下人仆從無數,隨時可以讓其跑腿。
其次是運營成本非常高,基本上沒什麽利潤,就算將能想到的門路都擴進去,利潤也少得可憐,也許一年到頭,還不如開家鋪子掙錢。
動靜大、事情雜、利潤低,這就是古代版團購的“水土不服”。
這樣費時費力費錢的生意,如果是容昭自己幹,她並不太願意。她不想付出太多精力,她的精力有限,當是更多放在接下來的規劃中。
但是!!
最重要的但是來了!——她麵前有一群熱血少年。
這是一群有錢、有時間、有背景、有精力的官二代們,他們不求賺多少錢,他們隻求動靜大、名聲廣、利國利民。
這不是一拍即合嗎?她出主意,他們出錢出精力出背景出時間,把這古代版“團購”搞起來。
與其讓他們天天在背後酸來酸去,或者時不時給她挖個坑,那還不如讓這群精力旺盛的家夥去做點實事。
他們與容昭得到名聲,百姓得到便利,還能增加數百就業崗位,當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崗位什麽的,本就是可以製造出來的。
至於之前他們“聚眾”貶低自己?無所謂。
他們是別人嗎?
他們不是呀,他們是她那願意出錢又出力、還不求迴報的“好夥伴”呀!
也因此,容昭此時看他們,笑得那叫一個溫和與親熱,眼底深處,是極為真切、熾熱的笑意。裴關山:“……”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背後毛毛的。
而角落當中的張三公子:..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此刻容昭看眾人的眼神極為熟悉。
哦,剛剛她的話也有點熟悉。
鍋已經架好,麵也已經揉好,容昭站起來,端起茶盞,慷概激昂,畫出最後的大餅——
“我所說的框架還隻是京城,若是京城運營順利
,未嚐不能推廣至天下,串聯整個大雁朝。當每座城池都被我們串聯起來,那我們能做的,何止這些?
城池與城池之間的書信往來、百姓們捎給他鄉親人的東西、各地特產之間的倒賣與流通……諸位想想,屆時,這其中還能沒有巨大利潤?諸位想想,屆時我們將擁有何等知名度?
這還是一門小小的生意嗎?不是,這是盤活大雁朝所有城池的壯舉!
容昭抬手招了招,關夢生立刻湊過來,另外幾個人也想湊過來,裴關山麵無表情看了一眼,那幾人縮了縮脖子,不敢湊到這張桌上來,隻能豎起耳朵。
裴關山這才身體前傾,湊近了。裴承訣狐疑地看了容昭一眼,到底還是好奇,同樣湊近。
容昭這才壓低聲音,一臉神秘:“福祿軒是一家自助酒樓,每日裏都有很多排不上號的客人,其他菜我要留在福祿軒做招牌,但是小蛋糕這種便於攜帶的甜品,卻是可以敞開了賣。"
眾人:
"?''
裴關山疑惑:"什麽意思?這與你那主意有什麽關係?你要賣甜品?"
容昭點頭又搖頭:“隻答對了一半。”
她保持著一臉神秘,又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不全是敞開賣甜品,賣甜品是福祿軒的事情,與我新計劃無關,我的新計劃是賣送貨上門的甜品!"
送貨上門的甜品?
眾人沒懂,裴關山與裴承訣聰明,但這種世子公子未必都懂生意。
容昭見此,給他們掰碎了細說:“有人沒訂到福祿軒的位置,或者不想去福祿軒,隻想吃福祿軒的甜品,那他們便可以給我們的人‘下單’,即訂購,我們的人按時將糕點給訂購之人送上門。"
關夢生點點頭,他聽明白了。
但是——
關夢生疑惑:"然後呢?"這感覺也不是什麽大動作呀?
這一瞬間,他們滿腦子都隻有兩個字:就這?神神秘秘的,就為了說這個?
裴關山微微失望。
還以為是多大、多好的主意,現在一聽,不過如此。“我且問你,福祿軒的糕點如何?”容昭緩緩問道。
關夢生吃過福祿軒,直接豎起大拇指:“自然是很好,昨夜我雖然隻吃到一個,卻很是喜歡,尤其家中女著、老人,極為惦記。"
容昭:"那你說,若是敞開賣,下單的人多不多?"
關夢生點頭:“多。”
裴關山聽懂了,他的身體往後靠,冷睨著容昭,淡淡道:“就這嗎?福祿軒
的甜品若是敞開了賣,自然生意不錯。"
他話音一轉:“但我若是想吃,自會讓我仆從去買,用不著下單等人送,這與買一家糕點鋪子做生意,沒甚區別。"
是呀,這年頭的高門貴族都有很多仆從,想要什麽,直接差人去買便可。
這什麽“下單”、“送貨上門”,與直接開一家店,沒什麽區別。
而且,裴關山也沒看出這是多大一門生意,又會帶來多大的影響,隻是簡單一家店,若不是福祿軒有他爹的股份,讓他家廚子仿了甜品方子,直接在名下點心鋪售賣,又如何?
——商人小道,不值一提。
裴關山聽到這個主意,很是失望。
裴承訣也不了解容昭,但他了解自己,作為一個常年戴著麵具、城府很深之人,他不相信這些容昭想不到。
裴承訣挨著容昭,挑眉:“容世子應該還有要說的吧?”
如果隻是這樣,那他真是高看容昭了。
"對,”容昭對他頷首,也不賣關子,直接道:“服務高門隻是順帶,我的目標是普通百姓,若是同樣的價格、同樣的甜品,他們會選擇送上門的,還是自己去買?"
當然是免費送上門的。
但這又如何?
這是很有影響力的事情嗎?
這些高門貴公子們,他們想要的可不是單純做生意,容昭是用“在曆史留下痕跡”才吸引了他們。
似乎看出他們的不以為意,容昭這時淡淡地吐出一句——
“若不止是甜品呢?若是同樣價格的粟米、菜蔬、布匹,甚至是他們想要買到的、所有的東西呢?"
眾人一怔。裴承訣瞬間嚴肅起來,在這一瞬間,他似乎感覺到了什麽,眉頭皺起。
裴關山身體再次前傾,他抿了抿唇,緊緊盯著容昭。
這間茶樓的二樓,此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看著容昭,等待著她接下來的話,不得不說,她成功將他們胃口吊起。
容昭手指在茶盞上敲了敲,雲淡風輕:“倘若我們雇傭一批人,他們走街串巷,配送福祿軒甜品,同時,他們也接收百姓以及各府的訂單,盡快配送。"
"這些
人穿著統一的衣服,走街串巷,必將成為京城一大風景,成為人人不可或缺的存在,而這便是我們的目標。"
這番雲淡風輕的話,卻又自有一股力量。“我們”二字,更是將眾人與容昭劃為一體。
話音落地,室內更加安靜。
有人唿吸聲不穩。
他們對容昭的描述還沒有具體概念,但他們都知道——這是聞所未聞的新奇事情。
裴關山反問:"利潤呢?雇傭一批人需要錢,他們需要月銀。"
他冷靜地挑出問題:"而百姓們絕對不會多花一文錢。"
哪怕不懂經商,冷靜睿智的裴關山還是能挑出問題。而且直指核心。
他們確實想要做一番事業,他們也確實想要在這個世道、在曆史長河有影響力,可那並不意味著,他們要不斷貼錢做善事。
容昭迴視他,突然笑了。這一笑便讓裴關山弄不明白,他皺了皺眉。
容昭搖搖頭,語帶笑意:"裴世子,你還是沒懂我的意思,百姓們不會多花一文錢,相反,他們可能會買的更加便宜。"
眾人:"!!!"
更加便宜?!
開什麽玩笑!
有人下意識便想質疑,但想到這是建立福祿莊與福祿軒的容昭,眾人便又憋住。裴承訣與裴關山也沒說話,死死盯著她,等待著她接下來的話,為他們解釋為何會更加便宜。
果然,容昭又問:“我且問裴世子與裴二公子,知道在同一家店買一尺布多少錢,買一匹布又是多少錢嗎?"
裴承訣與裴關山一愣,兩人從不關心這種細枝末節,皆是不知。
反倒是人群中一位年輕公子舉手:“我家名下鋪子多為布鋪,我曾經在那裏待過一段時日,知道些具體細節。"
所有人都看向他。
這位公子倒是有些氣度,也不緊張,緩緩解釋:“一匹布是四十尺,以常見的絹布來說,一匹為一兩五錢左右,如果時價是一兩半,那半匹絹布為八百文。但若是隻買一尺,要四十五文或五十
文。"
這是這個世界的物價。銀子還是比較值
錢,京城繁華,絹布在京城價格也高,粗麻布會便宜很多。
容昭笑了:“對,一戶百姓若是隻買半匹布,兩戶便是一匹,四戶便是兩匹,我們從商家那裏壓低的價格,就是我們利潤。"
——其實就是批發與零售。——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團購。
買的多會有些優惠,這是從古至今的優良傳統。
這些世家公子從來不算這種賬,多個幾文、十文,與他們而言也沒什麽區別,自然也不會在意。但隻要有腦袋的都知道,百姓們在意。
隻要百姓在意,他們給予的方便,便是百姓的得益。
容昭緩緩繼續:“這種化零為整隻是部分,我們將百姓要買的東西整合起來,數量大了之後,一次性找商家購買,商家讓些利,百姓再省些許銀錢,中間也有我們一點稀薄的利潤。"
剛剛知道布匹價格的那位公子搖搖頭:“這中間利潤太薄了,恐很難維係,想要經營起這門生意,拉著車走街串巷之人不能少,而這又會加大投入,分薄利潤,甚至利潤不夠月銀。"
此人確實很懂。
這是“古代團購”的最大問題,運輸費用太貴,串聯信息成本太高。
在現代有手機,隻需要手機下單、聯係即可,可古代卻必須要在大街上活動起來,若是半天才有一個走街串巷的人,那這門生意便做不起來。
總體來說,困境便是:運營成本大,但利潤很薄,甚至可能不夠運營成本。
他能想到,容昭當然也想到。
於是容昭笑了:“是的,你的疑惑正確,但誰說我們隻是化零為整呢?我們也能化整為零呀。”“什麽意思?”裴關山已經聽得有些暈。
裴承訣卻像是反應過來,喃喃:“化零為整是集合百姓需求,整體去尋賣家,買的多可便宜些許。那化整為零便是從賣家到百姓,將賣家想賣的整,拆給百姓零。"
容昭讚許地點點頭,裴承訣此人確實聰明,一點就通。
她肯定道:"對,是這個道理,我們在集合買家信息時,也可順帶售賣賣家的東西,他們托我們賣,自然要分些利潤。”
京城有這麽多個坊,又有這麽大,並不是人人都會逛遍整個京城。
若是有那麽一家
想要將生意範疇稍微擴大些,他們可以委托容昭他們,讓“走街串巷”之人順道幫忙賣一賣。
他們分出些利潤也無所謂,畢竟商家也沒出什麽
力,隻要還有點薄利,便有賺頭。
而商家讓出來的那些利,便也是他們的利潤,是運營成本。
容昭聲音平靜:利潤是很低,所以隻能多擴些生意,賣甜品時,順便幫百姓團購,幫百姓團購的同時,順便幫商家銷售。
有些詞眾人第一次聽,但卻都能立刻明白,意思十分清楚。許多人臉上皆是恍然大悟。
容昭還在繼續:“若是利潤還不夠,還能批發,即在城郊開個倉庫,若是有百姓不想在京中擺攤慢慢售賣,可稍降點價格,整體賣於我們,我們在走街串巷之時,順道賣給京中百姓、高門大戶。
時下京城周邊百姓來賣農產品的人不少,擺攤一整日,其實也賺不了多少錢,還要交“攤位費”等給官府的錢。
若是一些不能存放的時令農產品,當日沒能賣完,那剩下的便都是折損。
有些人若是家中不便,或是不善叫賣,可“批發”給他們,稍微少賣些錢,但能省下不少事情。他們批發了這些貨物,在走街串巷之時,便零售給百姓與京中各府。
——這方式,似乎可行。
利潤微薄的時候,便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多開幾個路子,總能將這項事業運營起來。容昭補充:“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細節,若是開始做這門生意,這些細節再來慢慢商定,比如
不能惡性壓價,不能惡性競爭等等。
她所說的這門生意確實是從未有人提出過的。而且可以想象的影響力很大,動靜也很大,不亞於福祿軒。
可是——
核心問題依舊存在。
有人搖著扇子,不太看好:這個行當確實非常新奇,但是,利潤太低太低,而且事情很多,恐怕一年忙到頭,也賺不著多少銀兩。
這話引得許多人點頭。光是聽容昭說起,便知道這其中的人力物力是何等巨大,而又顯而易見,利潤很低。
到時候再稍微分一分,恐怕根本沒幾個子。
容昭聞言,挑眉,直接
靈魂反問:你們是為了賺錢嗎?
眾人怔住。這一瞬間,他們腦海中又想起容昭剛剛的那番話。
——在曆史長河中,在滾滾時代中,他們隻是一粒沙塵。
而與容昭在此商量,聽取容昭的主意,便是不甘心成為那一粒沙塵,他們想要如容昭一樣,想要擁有如福祿軒一樣的產業,做一件有影響力、開天辟地的大事!
容昭所說這個事情……便顯然有這種作用!
容昭說得有些渴,端起茶盞抿了口,又放下,神情平靜,再次緩緩道:“諸位差錢嗎?都是世家公子,誰缺錢花?
眾人紛紛搖頭。這群京城官二代們,誰能缺錢花?
上頭有老爹老娘撐著,身後有一個大府,名下還有各種店麵鋪子、農莊、良田,可以說,這個時代的財富便是聚集在他們與身後家人手中。
沒有物質憂愁,所以才有閑心說這說那,才想著追求什麽“曆史與世道的痕跡”。
張三:……我缺。
多開些門路,雖說賺得不多,但總還有些利潤,而對於諸位,多賺些銀兩,少賺些銀兩,又有何關係?容昭眼神真摯,諸位想要的,絕非那等黃白俗物!
想想他們之前批評、嫌棄容昭的話。
不就是說她鑽錢眼裏麵,做商人小道,實在是丟人嗎?——那按照這個邏輯,銀錢對他們而言,自然是俗物了。
在場人總覺得哪裏不對,但又一時半會沒能反應過來,眼神有些茫然。不過..容昭好像說得有道理?
裴關山與裴承訣微微低頭,陷入沉默。
關夢生是最激動的,他幹脆坐下,一邊給容昭倒茶,一邊說道:“我感覺能成,若是真按照世子所說,這件事能做成的話,那今後京中百姓生活,將是另一種局麵!尤其是那些走街串巷之人,他們人多了,又穿著統一製作的衣服……
容昭嘴角一揚,笑著點頭:“是呀,京中如此多百姓,怕是至少也要上百走街之人,諸位招了他們,便是給了這些人活路。而這些人穿著同樣衣服,活動於大街小巷,活動於整個京城,每日與各府、京中百姓打交道,成為百姓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那麽,諸位的這樁產業,也就成了京中百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街串巷之人,能給京中百姓帶來多大方便,便能給諸位帶來多大的名聲!
容昭端起茶盞,笑看眾人:“等到那一日,便是我們一起揚名天下之日,從古至今的世家公子,再沒有如我們這般,走進百姓生活,給百姓帶來便利,這不是一門生意,這是便民、惠民之大計。
便民、惠民之大計這幾個字說得擲地有聲,鏗鏘有力,也將在場眾人說得熱血沸騰。
甚至有人克製不住激動叫好:“好!”
按照容世子的話,這已經不完全是一門生意了,這是惠及百姓的大事,這門生意不怎麽賺錢,卻可以帶來巨大的名聲!
地潤低,但影響力大。前所未有,開天辟地,一展抱負的大事情,不就是這樣嗎?
便是去做其他,他們又能做出多少幫助百姓的事情?
這一樁生意,既給百姓帶來便利,又給他們掙了名聲,這等好事嶄露在他們麵前,難道他們還要推出去?
低低的議論聲響起,當然,也有人還在遲疑。裴承訣與裴關山深深看向容昭,眼神深邃,兩人視線相觸,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狐疑。
京中世家公子從來背地裏就不太對付,容昭沒出現時,他們便明裏暗裏互相坑害。
如今容昭橫空出世,他們這些人聚在一起,也是沒安好心,擺明了想坑容昭,言語之間,也滿是對容昭的不滿。
按理來說,容昭就算不因此坑他們,有好事也不至於帶上他們啊……而且看對方這態度,擺明是“見者有份”,這就讓人奇怪了。
容昭到底是何意?
可無論如何分析容昭這件事,都是百利而無一害,明顯不是她在坑他們,而是真的帶他們一起做事。
裴關山心道:這容昭莫不是真是個以德報怨的好人?
而裴承訣則深深看著容昭,狐疑:這家夥到底是什麽意思?莫非他看錯了,容昭與他不一樣,真是個廣結善緣的好人?
無一例外,兩人都將容昭往好人這個標簽上聯係。
容昭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什麽,她就當沒感覺到。
她緩緩端起茶盞,慢吞吞喝著
茶,神情悠然,更是沒有半點心虛,仿佛真是要帶著他們做下一番大事業。
容昭給他們提的產業便是:團購與外賣結合體。
這和福祿軒、福祿莊不一樣,這是一個很複雜的產業,而且從生意的角度來說——也並不是很適合這個時代。
首先古代人力便宜,大多數人都是可以為了省錢而花掉不少時間的,還有高門顯貴,下人仆從無數,隨時可以讓其跑腿。
其次是運營成本非常高,基本上沒什麽利潤,就算將能想到的門路都擴進去,利潤也少得可憐,也許一年到頭,還不如開家鋪子掙錢。
動靜大、事情雜、利潤低,這就是古代版團購的“水土不服”。
這樣費時費力費錢的生意,如果是容昭自己幹,她並不太願意。她不想付出太多精力,她的精力有限,當是更多放在接下來的規劃中。
但是!!
最重要的但是來了!——她麵前有一群熱血少年。
這是一群有錢、有時間、有背景、有精力的官二代們,他們不求賺多少錢,他們隻求動靜大、名聲廣、利國利民。
這不是一拍即合嗎?她出主意,他們出錢出精力出背景出時間,把這古代版“團購”搞起來。
與其讓他們天天在背後酸來酸去,或者時不時給她挖個坑,那還不如讓這群精力旺盛的家夥去做點實事。
他們與容昭得到名聲,百姓得到便利,還能增加數百就業崗位,當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崗位什麽的,本就是可以製造出來的。
至於之前他們“聚眾”貶低自己?無所謂。
他們是別人嗎?
他們不是呀,他們是她那願意出錢又出力、還不求迴報的“好夥伴”呀!
也因此,容昭此時看他們,笑得那叫一個溫和與親熱,眼底深處,是極為真切、熾熱的笑意。裴關山:“……”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背後毛毛的。
而角落當中的張三公子:..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此刻容昭看眾人的眼神極為熟悉。
哦,剛剛她的話也有點熟悉。
鍋已經架好,麵也已經揉好,容昭站起來,端起茶盞,慷概激昂,畫出最後的大餅——
“我所說的框架還隻是京城,若是京城運營順利
,未嚐不能推廣至天下,串聯整個大雁朝。當每座城池都被我們串聯起來,那我們能做的,何止這些?
城池與城池之間的書信往來、百姓們捎給他鄉親人的東西、各地特產之間的倒賣與流通……諸位想想,屆時,這其中還能沒有巨大利潤?諸位想想,屆時我們將擁有何等知名度?
這還是一門小小的生意嗎?不是,這是盤活大雁朝所有城池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