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五成
為什麽沒人敢得罪容昭?
除開她這個人不好欺負之外,還有就是她那些產業個個都不容忽視。
安慶王府女世子從不拉幫結派,讓人放心。
可是,她名下產業就是她的勢力。
無論是團團還是雲容坊、報社,其實都是不可忽略的力量,隻如今大家都隻能看到容昭手上的銀行和海貿。
一夜過後。
滿大街都在瘋傳——皇上欲立鹿王為太子。
“真的?”
“應該是吧,如今就隻有鹿王勢大,又是長子,不立他立誰?”
“還有謹王和安王啊?”
“安王還在打仗,謹王名聲不好,可是不吉。”
“上次二皇子被關在府上、被皇上斥責,他就成了鹿王,這一次又被冤枉,可不得成為太子嗎?”
“嘖嘖,看來二皇子就是未來的皇帝了。”
“噓,胡說什麽?當今還好著呢!”
“唉,天家這些事情,都與我們無關,咱們還是看報紙吧。”
……
報紙上不會寫這樣的事情,但是民間能傳。
謹王收到消息,笑了笑,低聲吩咐:“既然有這等流言,還是應該傳得更快些,盡快傳入宮中比較好。”
“是。”
於是,又一日,宮中也傳遍了。
他們不敢在皇帝麵前傳,但是他們可以去貴妃那裏獻殷勤,貴妃身體不好,不見人,他們可以在門口表忠心。
一時之間,鹿王黨和宮中貴妃都如烈火烹油。
鹿王府。
“看來是時機到了,百姓之間也有了傳言,就等皇上順應民心下旨,哈哈哈,恭喜鹿王殿下!”手下官員恭維。
鹿王卻是瞬間皺緊了眉頭。
他陰沉著一張臉看向眾人,目光冰冷:“是誰傳出消息的?”
眾人一怔,此時也感覺到不對,立刻搖頭。
崔太傅大步走進來,腳步匆匆,語氣急促:“鹿王殿下,可聽聞民間傳聞?”
裴錚凝重點頭。
崔太傅神情同樣凝重,他如今已經年邁,但為了鹿王撐著沒有告老,此時走來,腳步有些蹣跚,“殿下,這是有人害你,我們如今隻差最後一步,切不能惹怒皇上啊!”
“太傅,我知。”裴錚對他很尊敬,立刻上前攙扶他,“我馬上讓人去肅清流言,降低影響。”
還是有人不解,低聲問道:“殿下,為何?如今正是民心所向……”
裴錚手握緊成拳,聲音沙啞:“你們不了解父皇。”
他的手顫抖。
正在這時,突然有人大步進來,急道:“殿下,皇上傳旨,招殿下即刻入宮。”
鹿王和崔太傅對視一眼,隱隱不安。
禦書房。
鹿王到時,永明帝正在批改奏折。
他小心翼翼行禮,永明帝頭也不抬,隻是抬抬手,示意他坐在對麵。()
?十尾兔提醒您《世子她有上億負債》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裴錚卻越發小心,神情恭敬。
等他在對麵坐下後,永明帝繼續批改奏折,禦書房安靜至極。
就在鹿王坐立不安時,皇帝口中隨意問道:“你三弟如何了?”
裴錚一愣,隨即恭敬道:“三弟……一如往常。”
永明帝筆一頓,抬頭看向他。
他滿是褶皺的臉上帶著威嚴,一雙眼睛渾濁,深不見底,似乎看不出任何情緒,他就這麽靜靜看著他,壓迫感襲來。
半晌,永明帝突然開口:“你沒去看過你弟弟吧?”
鹿王怎麽可能去看?
兩人可是死仇,他唯一看過的,是讓太醫確定三皇子是不是真的瘋了。
確定三皇子爬不起來後,他哪裏還會去在意?
裴錚冷汗簌簌,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啪!”
永明帝突然將奏折扔在桌上,神情不怒自威。
鹿王嚇得跪到後麵去,不住磕頭,“父皇息怒,兒臣……”
永明帝並不需要聽他解釋,他隻是望著他,手指點著麵前奏折,聲音冰冷:“每日給你請封太子的奏折不下十數,宮內宮外,滿京城都傳你是太子……”
“父皇!兒臣絕無此意!”裴錚抬頭,臉上神情著急。
永明帝卻並不理會,隻是問他:“你已經等不及了嗎?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朕趕緊去死,給你騰位置?”
裴錚嚇得臉一白,拚命磕頭,額頭很快見了血。
他卻不管不顧,語氣著急:“父皇明鑒,兒臣絕無此意,父皇身體康健,四海——”
永明帝打斷他:“你對兄弟毫無友愛之情,行事狠辣,結黨營私,也堪為君?迴去好好反省吧!”
說完,他將麵前的奏折狠狠砸在鹿王身上。
裴錚跌坐在地,麵色蒼白,唇瓣囁嚅半晌,說不出一個字。
-
很快,消息瘋傳出去。
——皇上斥責鹿王殿下不友愛兄弟,行事狠辣,結黨營私,不堪為君!
一瞬間,整個京城似乎都安靜了下來。
那些慫恿著立儲的人,也全都啞了火,朝堂一下子就冷靜了。
而那些每日堵在鹿王府門口,攆都攆不走的人,如今一下子全都散開,再次觀望起來。
之前是三皇子府再沒人上門,如今鹿王府也同樣門可羅雀。
皇上一句話,透露出他對鹿王的不喜。
那些想要支持鹿王的人,隻得先夾起尾巴,不敢在此時捋老虎須。
私下間,悄悄議論。
“皇上是什麽意思?”
“莫不是不想立儲鹿王?寧王已經倒了,還有誰?”
“還有安王和謹王啊。”
“安王是皇上最寵愛的皇子,五皇子出生時,先太子都要
()避其鋒芒,
如今還在邊關,
恐怕皇上真不會立儲。”
……
才剛剛提到遠在邊關的安王,六月十八,邊關八百裏報喜——
邊關大捷!
安王率軍奪迴尋州!
自此,前朝失去的燕雲六州,先太子奪迴三州,安王奪迴三州。
永明帝大喜過望。
消息一出,滿朝皆驚。
安慶王府。
“這可真是時候……”容屏忍不住喃喃。
永明帝剛剛斥責鹿王,正是所有提議立儲鹿王的官員偃旗息鼓時,安王的捷報就傳了迴來。
朝上的風氣,恐怕又要變了。
容昭也是一挑眉,說了句:“裴欽運氣很好。”
皇帝斥責鹿王的時候,應該是捷報還在路上,沒人知道皇上會斥責鹿王,所以安王是真運氣好,趕到這個節點。
容昭覺得是安王運氣好,可許多官員不這麽認為。
這年頭人都信玄學,覺得是個吉兆。
安王黨以樂親王帶頭,請封安王為太子。
而鹿王黨自然不願,朝上又是亂象。
好在如今安王尚未迴來,倒是不著急,隻是兩股勢力的博弈與對峙。
安王奪迴三州,這是大功一件。
容昭雖然不上朝,但卻要去戶部與銀行,偶爾還要去工部和鴻臚寺,倒是也能聽到不少議論之聲。
“若說儲君,倒是安王更加合適。”
“如今有戰功有寵愛,皇上肯定想立安王啊。”
“皇上是真高興,估計安王迴京,就是冊封太子之日。”
“也未必,鹿王勢大又年長……”
……
安王如今與以前大不相同。
以前他是最小的弟弟,支撐他的是皇帝的寵愛,可如今,他有了戰功。
而且,據說安王在邊關很是出力,多次勝仗都是他帶領士兵打下。
開年失蹤後突然出現的那一次,更是異軍突進,殺了北燕一個措手不及。
如今所有人提起安王,皆是智勇雙全的誇讚。
這一次領兵,皇上也是放了權,安北將軍犧牲,鎮安將軍是朝廷派去的,與安王關係極好,如今明顯也是投了安王。
在邊關的二十萬大軍,都算是安王的勢力。
有軍權,有寵愛,原本勢弱的安王黨,瞬間和之前聲勢浩大的鹿王黨齊平。
安王還沒迴來,就已經能遏製鹿王了。
尤其是之前皇上剛說鹿王“不堪為君”,現在朝上再提立鹿王為儲君,不太妥當,鹿王黨就隻能拚命去阻止立安王的聲音。
也有提謹王,但比起兩位皇子,聲音不大。
永明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邊關八百裏加急,北燕求和。
這一仗,大雁朝大勝,無論是朝堂還是百姓,全都喜氣洋洋。
“皇上,北燕求和,應當招安
王迴京了。”安王黨笑語盈盈(),
“⊕(),
與北燕和談尚未談妥,安王還是應當繼續鎮守,防備北燕偷襲。”
“臣附議,北燕,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該停止攻打他們,應當繼續打下去,狠狠給他們一個教訓!”
張丞相皺了皺眉,出列:“此言差矣,尋州之外是遼闊的草原,如何再打?無非就是浪費人力物力,不管安王是否迴京,都不應該繼續攻打北燕。”
這是公道話。
北燕求和,這仗到這裏就該結束了。
不是說他們怕事,尋州之外全是遼闊的大草原,北燕又是馬上民族,他們往裏麵打,北燕人騎著馬唿啦啦全跑了,攆都攆不上。
別說軍隊,就是那些居無定所的北燕牧民都攆不上。
這就是馬上民族的優勢。
你帶著軍隊打這邊,人騎著馬跑到另一邊去,你再帶著人打另一邊,人偷偷又摸迴來。
北燕隻要有馬有帳篷,哪裏都能跑。
就算是打下地盤,他們也不好占領、守衛。
繼續往裏麵打,還真是浪費資源。
就算能讓北燕損失慘重,大雁朝也要付出不少,這一場仗的目的是收迴三州,將他們攆迴大草原,如今目的已經達到。
安王隻要把他們往裏麵攆一攆,將他們嚇住,便大功告成。
這一年的仗,大雁朝有容昭,不缺錢,撐得住,但北燕已經損失慘重。
光是休養生息就不知道要多少年。
而且,他們被攆迴大草原,再繼續打來就更不容易。
張丞相不同意繼續打。
他一開口,又有好些人出來說話,甚至包括謹王。
裴懷悲:“無論是火炮還是炸藥,於草原之上使用都是浪費,若是隻憑騎兵出擊,又未必能勝,孫兒以為,此戰到此結束。”
於是,朝堂之上除了鹿王黨,剩下的人都支持和談。
永明帝沉吟片刻,說道:“先不急宣安王迴京,等和談結束,且再讓安王迴來。”
裴欽還得在邊關壓陣,讓北燕忌憚。
裴錚抿緊了唇。
和談結束,裴欽就要迴來了……
-
而關於和談究竟要擬個什麽章程,又得討論起來。
鹿王黨:“北燕已敗,當要求北燕成為大雁朝屬國,向大雁朝納貢!”
這種要求,北燕不可能答應。
這是擺明想讓談不攏,阻止安王迴京。
安王黨:“你這不是玩笑嗎?北燕絕無可能同意,還是應當提些實際的,比如與北燕立下契約,不可再犯大雁朝。”
現在的問題是,北燕輸了,但他們也沒辦法繼續往裏麵打。
雙方皆知,如果大雁朝條件太離譜,北燕必定不會同意,他們不同意就跑,反正
()在草原之上,
如今又是六月,
他們的馬兒不缺吃的。
可一旦撕破臉,安王就又得被牽製在邊關。
三座城池已經拿迴,北燕已經失敗,大家定個契書,北燕再獻
上些東西,讓大雁朝這一仗結束完美,也就差不多了。
鹿王黨:“北燕定契怎可信?來年草原糧草不足時,北燕的牧民又得襲擾邊關,此時定要讓他們再不敢犯!”
安王黨:“可你也要提一些有用的要求?這是和談,當以和為主。”
鹿王黨:“也得壓住他們,讓北燕再也構不成威脅。”
安王黨:“數百年來,北燕因著是馬上民族,居無所定,降服他們實在是太難,你若是能行,你們去?”
自從容昭的“你行你上”之後,他們吵架常用此話。
……
朝上吵了許多天。
鹿王黨提出不可能的要求,想要徹底壓下北燕,當然,目的是讓安王迴不來。
安王黨迫不及待想讓安王迴來,瘋狂促進和談。
兩邊又是吵吵嚷嚷。
中立派和謹王黨則冷眼旁觀,隻要不是太不離譜,他們不插話。
六月末。
北燕和談的隊伍進京,帶來了他們和談的條件。
北燕與大雁朝結成同盟,再不交戰。
同時,獻上他們北燕王的女兒,以及一些馬匹牛羊,作為他們的禮物。
大朝會。
永明帝接見使臣之後,心情很好,三州收迴,他的夙願已經完成。
但朝下又吵了起來。
“臣認為不可同意,北燕戰敗,應當俯首稱臣!”
“崔大人,你是老糊塗了吧?和談,你卻讓人俯首稱臣?”
“許大人,下官倒是以為你沒甚氣節,大雁已勝,北燕若是不願俯首,那便繼續打!”
“錢是容大人弄來的,仗是安王殿下打的,褚大人你倒是嘴巴一張,輕鬆得很?”
……
又吵了起來。
永明帝突然問:“謹王,你以為?”
裴懷悲神情不變,上前一步,恭敬道:“孫兒以為,和談是必要和談,除開他們承諾要獻上的牛羊馬匹外,北燕若是同意每年低價售賣好馬與我朝,也當可以。”
他的態度顯然支持和談,也不排斥安王迴京。
永明帝點點頭,又問:“鹿王以為?”
裴錚上前一步,同樣神情恭敬:“兒臣以為,若是條件太過輕鬆,倒是讓北燕心存僥幸。他們所獻上的牛羊馬匹,應當再加兩倍,每年還得向我朝上供好馬,才能讓他們再不敢犯我大雁。”
隻改了一點內容,將獻上的東西翻三倍,每年從買馬變成上供馬。
這麽一點改變,就可能導致北燕絕不同意。
——鹿王黨依舊不想安王迴京。
永明帝微垂眼眸,隨即,他看向張丞相。
張丞相心領神會,三州已經收迴,
隻要北燕和談簽署同盟協議,在永明帝手上,曆史功績漂漂亮亮。
若是最後一下沒談妥,戰爭再拖個幾年……那便不美。
明白了永明帝的心思,張丞相出列,朗聲道:“臣以為,兩位殿下所言皆有理,北燕獻上的牛羊馬匹,確實應當再多一些。至於每年上供好馬,北燕應當不會同意,便低價購買每年至少一千匹馬,如何?”
鹿王心口一緊。
這要求,可能北燕會答應。
安王黨立刻附和。
崔太傅當即上前,皺眉:“丞相,這條件是否太過簡單?”
張丞相笑道:“自然還有些其他條件,可以協商。”
剩下那些小條件,根本不值一提啊!
崔太傅歎口氣,又道:“收迴三州,趕出北燕,他們又願意和談,咱們還是應當再多提些要求,這樣委實太便宜北燕!”
永明帝張張嘴,正要開口。
突然,小黃門稟報:“皇上,容大人來了。”
永明帝一怔,滿朝文武都是一怔。
容昭不是躲莊子上研究什麽生意嗎?怎這種時候跑來?
永明帝沒有阻攔,容昭很快便走了進來。
她今日穿著一襲紅裝,顯然是雲容坊新作,黑紅兩色,又好看又颯爽,她挽著女兒家的發髻,就這麽大喇喇悠閑走入朝堂。
手上還提著一個油紙袋子,看起來不像是上朝,倒像是趕集。
朝上還有一個女官。
但劉婉君是除非有人提到她,否則都盡量低調,衣服也都穿官服,倒是不違和。
就容昭不一樣。
這丫一出場,那真是極其顯眼,誰都忽視不了。
今兒還是上朝,她穿著女裝就來了。
好幾個好古板的官員忍不住搖頭,卻又顧忌她的身份與懟人能力,不敢開口。
如今容昭在朝上,已很有些威嚴,不好惹。
永明帝:“愛卿怎來了?竟還未穿官服?”
他有點不高興。
容昭笑道:“臣本來在莊子上研究新生意,正好有了成果,又聽聞北燕和談,便來看看熱鬧,沒來得及換衣服,還望皇上見諒。”
眾人:“……”
你要不要把看熱鬧說得這麽直白?
永明帝倒是立刻坐直了身體,容昭會來,肯定是有話要說,這丫頭雖然不著調,但是辦事是真靠譜。
他便問:“愛卿有何建議?”
容昭笑著歪頭,臉上帶著疑惑:“那現在談到哪一步了?”
後排的張長行出列,迅速給她解釋。
而後又站迴去。
在外麵他們是朋友,在朝上,容昭是大官,他且還是小官。
容昭聞言,對著他點點頭,而後收迴視線,看向上方,“臣覺得鹿王殿下、謹王殿下和丞相大人所言皆有理。”
頓了頓,她微微笑:“臣以為,獻上的牛羊馬匹數量,應當五
倍。”
眾人:“???”
全場皆驚。
包括鹿王都是一驚,
他想破壞和談,
所以要求獻上的東西三倍,容昭這家夥張口就是五倍,她也是破壞和談的?!
永明帝眉頭當即緊皺。
張丞相給了她個眼色,讓她不要胡說,而後打圓場:“容大人慣會掙錢,可能不了解北燕的情況,他們給出的數量已經很有誠意,再加一些即可,五倍實在是為難北燕。”
容昭知道張丞相是好意,輕輕一笑:“從戰爭投入來說,便是五倍、十倍、二十倍,也補不上朝廷在這次戰爭中的花費。”
話音落地,所有人麵麵相覷。
裴錚倒是立刻接話:“容大人所言甚是。”
安王黨的人不高興了,三倍都談不攏,五倍不是想要破壞和談、阻止安王迴京嗎?
雖說他們因為安王的吩咐尊重容昭,又因為容昭的脾性,不敢惹她。
但涉及到安王迴京,他們不可能什麽都不做。
鄭大人神情冷淡:“容大人,你最近在家研究生意,莫不是把腦袋研究糊塗了?”
立刻有人附和:“聽聞容大人的莊子上養了許多牛羊,還專挑產奶的母牛母羊,莫不是容大人那新生意需要牛羊,所以打上了北燕獻禮的主意?”
安王黨立刻反駁她,鹿王黨又跳出來幫她說話。
上首,永明帝越來越不高興。
“噗。”容昭突然笑出聲,在場人瞬間安靜,茫然地看向她。
此時,她已經抬了抬手,幽幽道:“皇上,臣有辦法讓北燕同意獻上這些禮物,也會讓他們同意每年低價賣好馬給我們。”
永明帝抿唇,緩緩開口:“你且說說。”
如果來的不是容昭,他已經讓侍衛將人拖下去了。
也就是容昭,他還願意聽一聽。
滿朝文武也都豎起耳朵。
容昭的建議……
隻要她是認真的,還是很靠譜。
容昭將手上的油紙袋遞出來,聲音淡淡:
“臣在莊子上研究了一門新生意,林大人說得對,確實需要大量牛羊,此生意一出,必定需要更加龐大數量的養殖母牛羊,此生意為——奶粉。”
眾人茫然,完全不理解她在說什麽。
不是北燕問題嗎?
怎麽又扯到牛羊生意?
現在還有什麽生意比銀行重要?用得著她這般重視?
容昭對著小黃門招招手,吩咐道:“取些溫水和碗來衝泡,給皇上與諸位大人嚐一嚐。”
小黃門下意識看向皇上。
永明帝也摸不著頭腦,但卻點了點頭。
容昭這般大張旗鼓,通常都是真有東西。
小黃門立刻讓人去拿水和碗,一張桌子上放著數個小婉,一字排開。
雖說是給大人們嚐嚐,但也不是每個官員都來一碗,擺點碗意思一二,即可。
容昭打開油紙袋,將裏麵的東西舀出來,微微泛點黃的白色粉末被放在碗裏,她的動作優雅,聲音輕輕——
“顧名思義,是用牛羊的奶做成的粉,先通過高溫煮沸消毒、濃縮,而後攤在滾燙的滾筒之上,烙成薄膜,碾成粉,刮刀刮下,就是奶粉。”
“此物幹燥能保存,而且對身體極好,若是在戰場上來不及吃幹糧,兌上一些喝了,便能果腹,且能強身健體。海貿出海,奶粉也是必要物資。”
“孩童也能食之,若是推廣,便能養活更多的無母孩童,甚至也能將母親從孩童身邊解放,讓她們去創造其他價值。”
她行事喜歡一舉多得,既然要解決問題,那就順便將女子問題一並解決。
工業革命,需要女子從孩童身邊脫離,去做她們自己的事情。
容昭說著,兌好奶粉,自己先喝了一碗,味道還挺好的。
不枉她花費了這麽久的功夫。
眾人皆有些茫然。
容昭笑容燦爛,十分隨意:“皇上,諸位大人,嚐嚐呀。”
眾人:“……”
這般嚴肅的朝會,怎被她搞得越發像集市?
永明帝抬手示意,小黃門立刻給他端上去一碗。
其他人麵麵相覷。
謹王率先走上前,端起一碗,嚐了口,點點頭:“不錯。”
隨即,張丞相、關大人等更多人都來品嚐。
顯然,他們想要看看容昭葫蘆裏麵到底賣的什麽藥!
鄭大人皺著眉,不滿:“容大人,這和你說的北燕會同意,有何關係?”
他不明白容昭怎麽搞這一出?
甚至他都不明白容昭的立場到底是什麽!
她莫不是真會阻止安王迴京?
容昭喝著牛奶,不理他,隻目光看著碗中,緩緩道——
“奶粉用途極廣,未來還能通過海貿銷售出去,就需得極多的牛羊,需要遼闊的草原來養,也需要無數人參與其中,成為養殖牧民。”
“我已確定能建生產線,可以製作更多、更大的生產線,建立數個奶粉廠,未來遼闊的草原都會養上牛羊,擠奶售賣給奶粉廠,無數人圍繞著奶粉廠定居下來,專心養牛養羊。”
“除此之外,肉幹、毛絨製品、牛羊皮,皆可收購製作產品,牧民們養牛養羊,便可發家致富,長此以往,奶粉廠和收購廠,將是他們耐以生存的保障。”
她嘴角上揚,將牛奶一飲而下,將碗放在桌上,發出輕微的聲響,在已經安靜至極的朝堂之上,顯得十分清晰。
“屆時,若是牧民使我大雁不快,無需動武,隻要停掉所有奶粉廠與收購廠。”
他們以此為生,他們會養上更多的牛羊。
一旦停下,不僅停掉他們的收入來源,遼闊草原無處可銷的牛羊,都將成為他們的負擔,蠶食他們的血肉。
而過慣了好日子,會想迴到過去那種於馬上,朝不保夕的生活嗎?
這是一個充滿算計的互利共贏。
容昭站在朝廷之上,一襲紅裝,十分搶眼,卻又理所當然。
自從她著紅裝出現後,所有人看到一抹紅,都會下意識想到她,就是那般刺眼,讓人十分難忘。
她此時挽著溫婉的頭發,嘴角含笑,眉心一點紅痣與紅裝映襯,璀璨奪目。
這般溫和的人,用含笑的語氣,以兵不血刃的計謀,蠶食著數百年困擾中原朝廷的北方難題。
“奶粉廠與收購廠為合資工廠,五成股份應當歸於朝廷,世代隸屬大雁。”
容昭抬手,眉目含笑,紅痣微紅——
“那剩下五成股份,歸北燕。”
紅色袖子張揚,纖細修長的手指伸出,直指北方!!
為什麽沒人敢得罪容昭?
除開她這個人不好欺負之外,還有就是她那些產業個個都不容忽視。
安慶王府女世子從不拉幫結派,讓人放心。
可是,她名下產業就是她的勢力。
無論是團團還是雲容坊、報社,其實都是不可忽略的力量,隻如今大家都隻能看到容昭手上的銀行和海貿。
一夜過後。
滿大街都在瘋傳——皇上欲立鹿王為太子。
“真的?”
“應該是吧,如今就隻有鹿王勢大,又是長子,不立他立誰?”
“還有謹王和安王啊?”
“安王還在打仗,謹王名聲不好,可是不吉。”
“上次二皇子被關在府上、被皇上斥責,他就成了鹿王,這一次又被冤枉,可不得成為太子嗎?”
“嘖嘖,看來二皇子就是未來的皇帝了。”
“噓,胡說什麽?當今還好著呢!”
“唉,天家這些事情,都與我們無關,咱們還是看報紙吧。”
……
報紙上不會寫這樣的事情,但是民間能傳。
謹王收到消息,笑了笑,低聲吩咐:“既然有這等流言,還是應該傳得更快些,盡快傳入宮中比較好。”
“是。”
於是,又一日,宮中也傳遍了。
他們不敢在皇帝麵前傳,但是他們可以去貴妃那裏獻殷勤,貴妃身體不好,不見人,他們可以在門口表忠心。
一時之間,鹿王黨和宮中貴妃都如烈火烹油。
鹿王府。
“看來是時機到了,百姓之間也有了傳言,就等皇上順應民心下旨,哈哈哈,恭喜鹿王殿下!”手下官員恭維。
鹿王卻是瞬間皺緊了眉頭。
他陰沉著一張臉看向眾人,目光冰冷:“是誰傳出消息的?”
眾人一怔,此時也感覺到不對,立刻搖頭。
崔太傅大步走進來,腳步匆匆,語氣急促:“鹿王殿下,可聽聞民間傳聞?”
裴錚凝重點頭。
崔太傅神情同樣凝重,他如今已經年邁,但為了鹿王撐著沒有告老,此時走來,腳步有些蹣跚,“殿下,這是有人害你,我們如今隻差最後一步,切不能惹怒皇上啊!”
“太傅,我知。”裴錚對他很尊敬,立刻上前攙扶他,“我馬上讓人去肅清流言,降低影響。”
還是有人不解,低聲問道:“殿下,為何?如今正是民心所向……”
裴錚手握緊成拳,聲音沙啞:“你們不了解父皇。”
他的手顫抖。
正在這時,突然有人大步進來,急道:“殿下,皇上傳旨,招殿下即刻入宮。”
鹿王和崔太傅對視一眼,隱隱不安。
禦書房。
鹿王到時,永明帝正在批改奏折。
他小心翼翼行禮,永明帝頭也不抬,隻是抬抬手,示意他坐在對麵。()
?十尾兔提醒您《世子她有上億負債》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裴錚卻越發小心,神情恭敬。
等他在對麵坐下後,永明帝繼續批改奏折,禦書房安靜至極。
就在鹿王坐立不安時,皇帝口中隨意問道:“你三弟如何了?”
裴錚一愣,隨即恭敬道:“三弟……一如往常。”
永明帝筆一頓,抬頭看向他。
他滿是褶皺的臉上帶著威嚴,一雙眼睛渾濁,深不見底,似乎看不出任何情緒,他就這麽靜靜看著他,壓迫感襲來。
半晌,永明帝突然開口:“你沒去看過你弟弟吧?”
鹿王怎麽可能去看?
兩人可是死仇,他唯一看過的,是讓太醫確定三皇子是不是真的瘋了。
確定三皇子爬不起來後,他哪裏還會去在意?
裴錚冷汗簌簌,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啪!”
永明帝突然將奏折扔在桌上,神情不怒自威。
鹿王嚇得跪到後麵去,不住磕頭,“父皇息怒,兒臣……”
永明帝並不需要聽他解釋,他隻是望著他,手指點著麵前奏折,聲音冰冷:“每日給你請封太子的奏折不下十數,宮內宮外,滿京城都傳你是太子……”
“父皇!兒臣絕無此意!”裴錚抬頭,臉上神情著急。
永明帝卻並不理會,隻是問他:“你已經等不及了嗎?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朕趕緊去死,給你騰位置?”
裴錚嚇得臉一白,拚命磕頭,額頭很快見了血。
他卻不管不顧,語氣著急:“父皇明鑒,兒臣絕無此意,父皇身體康健,四海——”
永明帝打斷他:“你對兄弟毫無友愛之情,行事狠辣,結黨營私,也堪為君?迴去好好反省吧!”
說完,他將麵前的奏折狠狠砸在鹿王身上。
裴錚跌坐在地,麵色蒼白,唇瓣囁嚅半晌,說不出一個字。
-
很快,消息瘋傳出去。
——皇上斥責鹿王殿下不友愛兄弟,行事狠辣,結黨營私,不堪為君!
一瞬間,整個京城似乎都安靜了下來。
那些慫恿著立儲的人,也全都啞了火,朝堂一下子就冷靜了。
而那些每日堵在鹿王府門口,攆都攆不走的人,如今一下子全都散開,再次觀望起來。
之前是三皇子府再沒人上門,如今鹿王府也同樣門可羅雀。
皇上一句話,透露出他對鹿王的不喜。
那些想要支持鹿王的人,隻得先夾起尾巴,不敢在此時捋老虎須。
私下間,悄悄議論。
“皇上是什麽意思?”
“莫不是不想立儲鹿王?寧王已經倒了,還有誰?”
“還有安王和謹王啊。”
“安王是皇上最寵愛的皇子,五皇子出生時,先太子都要
()避其鋒芒,
如今還在邊關,
恐怕皇上真不會立儲。”
……
才剛剛提到遠在邊關的安王,六月十八,邊關八百裏報喜——
邊關大捷!
安王率軍奪迴尋州!
自此,前朝失去的燕雲六州,先太子奪迴三州,安王奪迴三州。
永明帝大喜過望。
消息一出,滿朝皆驚。
安慶王府。
“這可真是時候……”容屏忍不住喃喃。
永明帝剛剛斥責鹿王,正是所有提議立儲鹿王的官員偃旗息鼓時,安王的捷報就傳了迴來。
朝上的風氣,恐怕又要變了。
容昭也是一挑眉,說了句:“裴欽運氣很好。”
皇帝斥責鹿王的時候,應該是捷報還在路上,沒人知道皇上會斥責鹿王,所以安王是真運氣好,趕到這個節點。
容昭覺得是安王運氣好,可許多官員不這麽認為。
這年頭人都信玄學,覺得是個吉兆。
安王黨以樂親王帶頭,請封安王為太子。
而鹿王黨自然不願,朝上又是亂象。
好在如今安王尚未迴來,倒是不著急,隻是兩股勢力的博弈與對峙。
安王奪迴三州,這是大功一件。
容昭雖然不上朝,但卻要去戶部與銀行,偶爾還要去工部和鴻臚寺,倒是也能聽到不少議論之聲。
“若說儲君,倒是安王更加合適。”
“如今有戰功有寵愛,皇上肯定想立安王啊。”
“皇上是真高興,估計安王迴京,就是冊封太子之日。”
“也未必,鹿王勢大又年長……”
……
安王如今與以前大不相同。
以前他是最小的弟弟,支撐他的是皇帝的寵愛,可如今,他有了戰功。
而且,據說安王在邊關很是出力,多次勝仗都是他帶領士兵打下。
開年失蹤後突然出現的那一次,更是異軍突進,殺了北燕一個措手不及。
如今所有人提起安王,皆是智勇雙全的誇讚。
這一次領兵,皇上也是放了權,安北將軍犧牲,鎮安將軍是朝廷派去的,與安王關係極好,如今明顯也是投了安王。
在邊關的二十萬大軍,都算是安王的勢力。
有軍權,有寵愛,原本勢弱的安王黨,瞬間和之前聲勢浩大的鹿王黨齊平。
安王還沒迴來,就已經能遏製鹿王了。
尤其是之前皇上剛說鹿王“不堪為君”,現在朝上再提立鹿王為儲君,不太妥當,鹿王黨就隻能拚命去阻止立安王的聲音。
也有提謹王,但比起兩位皇子,聲音不大。
永明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邊關八百裏加急,北燕求和。
這一仗,大雁朝大勝,無論是朝堂還是百姓,全都喜氣洋洋。
“皇上,北燕求和,應當招安
王迴京了。”安王黨笑語盈盈(),
“⊕(),
與北燕和談尚未談妥,安王還是應當繼續鎮守,防備北燕偷襲。”
“臣附議,北燕,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該停止攻打他們,應當繼續打下去,狠狠給他們一個教訓!”
張丞相皺了皺眉,出列:“此言差矣,尋州之外是遼闊的草原,如何再打?無非就是浪費人力物力,不管安王是否迴京,都不應該繼續攻打北燕。”
這是公道話。
北燕求和,這仗到這裏就該結束了。
不是說他們怕事,尋州之外全是遼闊的大草原,北燕又是馬上民族,他們往裏麵打,北燕人騎著馬唿啦啦全跑了,攆都攆不上。
別說軍隊,就是那些居無定所的北燕牧民都攆不上。
這就是馬上民族的優勢。
你帶著軍隊打這邊,人騎著馬跑到另一邊去,你再帶著人打另一邊,人偷偷又摸迴來。
北燕隻要有馬有帳篷,哪裏都能跑。
就算是打下地盤,他們也不好占領、守衛。
繼續往裏麵打,還真是浪費資源。
就算能讓北燕損失慘重,大雁朝也要付出不少,這一場仗的目的是收迴三州,將他們攆迴大草原,如今目的已經達到。
安王隻要把他們往裏麵攆一攆,將他們嚇住,便大功告成。
這一年的仗,大雁朝有容昭,不缺錢,撐得住,但北燕已經損失慘重。
光是休養生息就不知道要多少年。
而且,他們被攆迴大草原,再繼續打來就更不容易。
張丞相不同意繼續打。
他一開口,又有好些人出來說話,甚至包括謹王。
裴懷悲:“無論是火炮還是炸藥,於草原之上使用都是浪費,若是隻憑騎兵出擊,又未必能勝,孫兒以為,此戰到此結束。”
於是,朝堂之上除了鹿王黨,剩下的人都支持和談。
永明帝沉吟片刻,說道:“先不急宣安王迴京,等和談結束,且再讓安王迴來。”
裴欽還得在邊關壓陣,讓北燕忌憚。
裴錚抿緊了唇。
和談結束,裴欽就要迴來了……
-
而關於和談究竟要擬個什麽章程,又得討論起來。
鹿王黨:“北燕已敗,當要求北燕成為大雁朝屬國,向大雁朝納貢!”
這種要求,北燕不可能答應。
這是擺明想讓談不攏,阻止安王迴京。
安王黨:“你這不是玩笑嗎?北燕絕無可能同意,還是應當提些實際的,比如與北燕立下契約,不可再犯大雁朝。”
現在的問題是,北燕輸了,但他們也沒辦法繼續往裏麵打。
雙方皆知,如果大雁朝條件太離譜,北燕必定不會同意,他們不同意就跑,反正
()在草原之上,
如今又是六月,
他們的馬兒不缺吃的。
可一旦撕破臉,安王就又得被牽製在邊關。
三座城池已經拿迴,北燕已經失敗,大家定個契書,北燕再獻
上些東西,讓大雁朝這一仗結束完美,也就差不多了。
鹿王黨:“北燕定契怎可信?來年草原糧草不足時,北燕的牧民又得襲擾邊關,此時定要讓他們再不敢犯!”
安王黨:“可你也要提一些有用的要求?這是和談,當以和為主。”
鹿王黨:“也得壓住他們,讓北燕再也構不成威脅。”
安王黨:“數百年來,北燕因著是馬上民族,居無所定,降服他們實在是太難,你若是能行,你們去?”
自從容昭的“你行你上”之後,他們吵架常用此話。
……
朝上吵了許多天。
鹿王黨提出不可能的要求,想要徹底壓下北燕,當然,目的是讓安王迴不來。
安王黨迫不及待想讓安王迴來,瘋狂促進和談。
兩邊又是吵吵嚷嚷。
中立派和謹王黨則冷眼旁觀,隻要不是太不離譜,他們不插話。
六月末。
北燕和談的隊伍進京,帶來了他們和談的條件。
北燕與大雁朝結成同盟,再不交戰。
同時,獻上他們北燕王的女兒,以及一些馬匹牛羊,作為他們的禮物。
大朝會。
永明帝接見使臣之後,心情很好,三州收迴,他的夙願已經完成。
但朝下又吵了起來。
“臣認為不可同意,北燕戰敗,應當俯首稱臣!”
“崔大人,你是老糊塗了吧?和談,你卻讓人俯首稱臣?”
“許大人,下官倒是以為你沒甚氣節,大雁已勝,北燕若是不願俯首,那便繼續打!”
“錢是容大人弄來的,仗是安王殿下打的,褚大人你倒是嘴巴一張,輕鬆得很?”
……
又吵了起來。
永明帝突然問:“謹王,你以為?”
裴懷悲神情不變,上前一步,恭敬道:“孫兒以為,和談是必要和談,除開他們承諾要獻上的牛羊馬匹外,北燕若是同意每年低價售賣好馬與我朝,也當可以。”
他的態度顯然支持和談,也不排斥安王迴京。
永明帝點點頭,又問:“鹿王以為?”
裴錚上前一步,同樣神情恭敬:“兒臣以為,若是條件太過輕鬆,倒是讓北燕心存僥幸。他們所獻上的牛羊馬匹,應當再加兩倍,每年還得向我朝上供好馬,才能讓他們再不敢犯我大雁。”
隻改了一點內容,將獻上的東西翻三倍,每年從買馬變成上供馬。
這麽一點改變,就可能導致北燕絕不同意。
——鹿王黨依舊不想安王迴京。
永明帝微垂眼眸,隨即,他看向張丞相。
張丞相心領神會,三州已經收迴,
隻要北燕和談簽署同盟協議,在永明帝手上,曆史功績漂漂亮亮。
若是最後一下沒談妥,戰爭再拖個幾年……那便不美。
明白了永明帝的心思,張丞相出列,朗聲道:“臣以為,兩位殿下所言皆有理,北燕獻上的牛羊馬匹,確實應當再多一些。至於每年上供好馬,北燕應當不會同意,便低價購買每年至少一千匹馬,如何?”
鹿王心口一緊。
這要求,可能北燕會答應。
安王黨立刻附和。
崔太傅當即上前,皺眉:“丞相,這條件是否太過簡單?”
張丞相笑道:“自然還有些其他條件,可以協商。”
剩下那些小條件,根本不值一提啊!
崔太傅歎口氣,又道:“收迴三州,趕出北燕,他們又願意和談,咱們還是應當再多提些要求,這樣委實太便宜北燕!”
永明帝張張嘴,正要開口。
突然,小黃門稟報:“皇上,容大人來了。”
永明帝一怔,滿朝文武都是一怔。
容昭不是躲莊子上研究什麽生意嗎?怎這種時候跑來?
永明帝沒有阻攔,容昭很快便走了進來。
她今日穿著一襲紅裝,顯然是雲容坊新作,黑紅兩色,又好看又颯爽,她挽著女兒家的發髻,就這麽大喇喇悠閑走入朝堂。
手上還提著一個油紙袋子,看起來不像是上朝,倒像是趕集。
朝上還有一個女官。
但劉婉君是除非有人提到她,否則都盡量低調,衣服也都穿官服,倒是不違和。
就容昭不一樣。
這丫一出場,那真是極其顯眼,誰都忽視不了。
今兒還是上朝,她穿著女裝就來了。
好幾個好古板的官員忍不住搖頭,卻又顧忌她的身份與懟人能力,不敢開口。
如今容昭在朝上,已很有些威嚴,不好惹。
永明帝:“愛卿怎來了?竟還未穿官服?”
他有點不高興。
容昭笑道:“臣本來在莊子上研究新生意,正好有了成果,又聽聞北燕和談,便來看看熱鬧,沒來得及換衣服,還望皇上見諒。”
眾人:“……”
你要不要把看熱鬧說得這麽直白?
永明帝倒是立刻坐直了身體,容昭會來,肯定是有話要說,這丫頭雖然不著調,但是辦事是真靠譜。
他便問:“愛卿有何建議?”
容昭笑著歪頭,臉上帶著疑惑:“那現在談到哪一步了?”
後排的張長行出列,迅速給她解釋。
而後又站迴去。
在外麵他們是朋友,在朝上,容昭是大官,他且還是小官。
容昭聞言,對著他點點頭,而後收迴視線,看向上方,“臣覺得鹿王殿下、謹王殿下和丞相大人所言皆有理。”
頓了頓,她微微笑:“臣以為,獻上的牛羊馬匹數量,應當五
倍。”
眾人:“???”
全場皆驚。
包括鹿王都是一驚,
他想破壞和談,
所以要求獻上的東西三倍,容昭這家夥張口就是五倍,她也是破壞和談的?!
永明帝眉頭當即緊皺。
張丞相給了她個眼色,讓她不要胡說,而後打圓場:“容大人慣會掙錢,可能不了解北燕的情況,他們給出的數量已經很有誠意,再加一些即可,五倍實在是為難北燕。”
容昭知道張丞相是好意,輕輕一笑:“從戰爭投入來說,便是五倍、十倍、二十倍,也補不上朝廷在這次戰爭中的花費。”
話音落地,所有人麵麵相覷。
裴錚倒是立刻接話:“容大人所言甚是。”
安王黨的人不高興了,三倍都談不攏,五倍不是想要破壞和談、阻止安王迴京嗎?
雖說他們因為安王的吩咐尊重容昭,又因為容昭的脾性,不敢惹她。
但涉及到安王迴京,他們不可能什麽都不做。
鄭大人神情冷淡:“容大人,你最近在家研究生意,莫不是把腦袋研究糊塗了?”
立刻有人附和:“聽聞容大人的莊子上養了許多牛羊,還專挑產奶的母牛母羊,莫不是容大人那新生意需要牛羊,所以打上了北燕獻禮的主意?”
安王黨立刻反駁她,鹿王黨又跳出來幫她說話。
上首,永明帝越來越不高興。
“噗。”容昭突然笑出聲,在場人瞬間安靜,茫然地看向她。
此時,她已經抬了抬手,幽幽道:“皇上,臣有辦法讓北燕同意獻上這些禮物,也會讓他們同意每年低價賣好馬給我們。”
永明帝抿唇,緩緩開口:“你且說說。”
如果來的不是容昭,他已經讓侍衛將人拖下去了。
也就是容昭,他還願意聽一聽。
滿朝文武也都豎起耳朵。
容昭的建議……
隻要她是認真的,還是很靠譜。
容昭將手上的油紙袋遞出來,聲音淡淡:
“臣在莊子上研究了一門新生意,林大人說得對,確實需要大量牛羊,此生意一出,必定需要更加龐大數量的養殖母牛羊,此生意為——奶粉。”
眾人茫然,完全不理解她在說什麽。
不是北燕問題嗎?
怎麽又扯到牛羊生意?
現在還有什麽生意比銀行重要?用得著她這般重視?
容昭對著小黃門招招手,吩咐道:“取些溫水和碗來衝泡,給皇上與諸位大人嚐一嚐。”
小黃門下意識看向皇上。
永明帝也摸不著頭腦,但卻點了點頭。
容昭這般大張旗鼓,通常都是真有東西。
小黃門立刻讓人去拿水和碗,一張桌子上放著數個小婉,一字排開。
雖說是給大人們嚐嚐,但也不是每個官員都來一碗,擺點碗意思一二,即可。
容昭打開油紙袋,將裏麵的東西舀出來,微微泛點黃的白色粉末被放在碗裏,她的動作優雅,聲音輕輕——
“顧名思義,是用牛羊的奶做成的粉,先通過高溫煮沸消毒、濃縮,而後攤在滾燙的滾筒之上,烙成薄膜,碾成粉,刮刀刮下,就是奶粉。”
“此物幹燥能保存,而且對身體極好,若是在戰場上來不及吃幹糧,兌上一些喝了,便能果腹,且能強身健體。海貿出海,奶粉也是必要物資。”
“孩童也能食之,若是推廣,便能養活更多的無母孩童,甚至也能將母親從孩童身邊解放,讓她們去創造其他價值。”
她行事喜歡一舉多得,既然要解決問題,那就順便將女子問題一並解決。
工業革命,需要女子從孩童身邊脫離,去做她們自己的事情。
容昭說著,兌好奶粉,自己先喝了一碗,味道還挺好的。
不枉她花費了這麽久的功夫。
眾人皆有些茫然。
容昭笑容燦爛,十分隨意:“皇上,諸位大人,嚐嚐呀。”
眾人:“……”
這般嚴肅的朝會,怎被她搞得越發像集市?
永明帝抬手示意,小黃門立刻給他端上去一碗。
其他人麵麵相覷。
謹王率先走上前,端起一碗,嚐了口,點點頭:“不錯。”
隨即,張丞相、關大人等更多人都來品嚐。
顯然,他們想要看看容昭葫蘆裏麵到底賣的什麽藥!
鄭大人皺著眉,不滿:“容大人,這和你說的北燕會同意,有何關係?”
他不明白容昭怎麽搞這一出?
甚至他都不明白容昭的立場到底是什麽!
她莫不是真會阻止安王迴京?
容昭喝著牛奶,不理他,隻目光看著碗中,緩緩道——
“奶粉用途極廣,未來還能通過海貿銷售出去,就需得極多的牛羊,需要遼闊的草原來養,也需要無數人參與其中,成為養殖牧民。”
“我已確定能建生產線,可以製作更多、更大的生產線,建立數個奶粉廠,未來遼闊的草原都會養上牛羊,擠奶售賣給奶粉廠,無數人圍繞著奶粉廠定居下來,專心養牛養羊。”
“除此之外,肉幹、毛絨製品、牛羊皮,皆可收購製作產品,牧民們養牛養羊,便可發家致富,長此以往,奶粉廠和收購廠,將是他們耐以生存的保障。”
她嘴角上揚,將牛奶一飲而下,將碗放在桌上,發出輕微的聲響,在已經安靜至極的朝堂之上,顯得十分清晰。
“屆時,若是牧民使我大雁不快,無需動武,隻要停掉所有奶粉廠與收購廠。”
他們以此為生,他們會養上更多的牛羊。
一旦停下,不僅停掉他們的收入來源,遼闊草原無處可銷的牛羊,都將成為他們的負擔,蠶食他們的血肉。
而過慣了好日子,會想迴到過去那種於馬上,朝不保夕的生活嗎?
這是一個充滿算計的互利共贏。
容昭站在朝廷之上,一襲紅裝,十分搶眼,卻又理所當然。
自從她著紅裝出現後,所有人看到一抹紅,都會下意識想到她,就是那般刺眼,讓人十分難忘。
她此時挽著溫婉的頭發,嘴角含笑,眉心一點紅痣與紅裝映襯,璀璨奪目。
這般溫和的人,用含笑的語氣,以兵不血刃的計謀,蠶食著數百年困擾中原朝廷的北方難題。
“奶粉廠與收購廠為合資工廠,五成股份應當歸於朝廷,世代隸屬大雁。”
容昭抬手,眉目含笑,紅痣微紅——
“那剩下五成股份,歸北燕。”
紅色袖子張揚,纖細修長的手指伸出,直指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