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救命恩人
全家讀我心聲,真千金一腳踹一個 作者:瀟起紅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趕緊蹲下身去,想要撿起那枚玉佩。
然而,姬宬卻搶在她之前,俯身將荷包拾起。
“姬,姬大人,那是我的荷包……請還給我。”
江玉窈麵上的驚慌失措如同脆弱的花瓣,整個人的氣質顯得愈發柔弱而嬌美。
然而,姬宬並沒有立刻將荷包歸還給她,而是將它緊握在手中,目光深沉而晦澀,細細地審視著。
在稍遠的地方,江頌宜並未像其他府中之人那樣緊張地注視著錦衣衛在侯府中的搜查,而是雙手抱臂,站在盛開的牡丹叢前,眼神若有所思地凝視著姬宬所在的方位,仿佛在心中盤算著什麽。
在她穿越時空的軌跡中,始終縈繞著一個不解之謎:那位素來威嚴凜然,對任何人都毫不留情的錦衣衛指揮使姬宬,為何獨獨對江玉窈青睞有加,如同護花使者般,為她掃清障礙,哪怕佛擋也敢殺佛?
此刻,她凝望著兩人站在丁香花盛開的樹下,眼神交匯,仿佛時間都凝固了。
這是一見鍾情嗎?
江頌宜暗自思忖,或許這樣的浪漫情節確實存在,畢竟在前世,江玉窈的魅力吸引了無數追求者。
然而,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姬宬手中那隻荷包上。
那是一隻以藍布為底,繡有一朵歪歪扭扭的梨花的荷包,針腳粗糙,與江玉窈過往佩戴的華麗精致的荷包截然不同。
江頌宜好奇心起,悄悄湊近細看,她的臉色突然變得有些古怪。
這個荷包,分明是她昔日寓居在廖家,初學女紅時所親手繡製的。那時候,廖氏逼迫她夜以繼日地在油燈下繡花,以出售荷包貼補家用。
起初,她手藝尚顯生疏,那些粗糙的荷包無人問津,於是她便留來自用。每次上山砍柴,她都會將幾個窩頭放入荷包,掛在腰間,既實用又便捷。
後來,她重返侯府,身上還保留著那些舊日的荷包。但前世,江玉窈曾嘲笑她的寒酸,讓她深感羞愧,從此後再未佩戴。
而今生,她早已釋懷,當初進宮時所用的荷包,依然是她親手製作的舊物。這份簡單的迴憶,如今卻成了揭開過往謎團的關鍵。
在細膩的日光映射下,那精致的荷包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它怎麽會奇跡般地出現在江玉窈的身上?
是廖倩倩抑或是廖陵奚將它贈予她的?
逐步逼近,她便聽到姬宬以探究的語氣詢問:“這個荷包,莫非是江二小姐親手繡製的?”
“的確是。”
江玉窈迴答得無比爽利,麵上的羞澀中還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狡黠,“這是我初學繡藝時的作品,針腳尚顯稚嫩,恐要讓姬大人笑話了。”
躲在江玉窈身後的江頌宜心中暗湧:江玉窈此舉意欲何為?
為何要堂而皇之地將她的荷包竊為己有?
江頌宜經曆重生,雖然許多往事已模糊不清,但此刻,她心中的疑惑如同燎原之火,難以抑製。
但是,與江玉窈對抗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她交叉雙臂,冷若冰霜地揭露真相,“這荷包,明明是我的。”
江頌宜的聲音忽然在身後響起,江玉窈本就心懷鬼胎,此刻更是驚得心膽俱顫。
廖陵奚雖曾提醒過她,那荷包出自江頌宜之手,告誡她切勿讓江頌宜察覺,特別是荷包與錦衣衛指揮使姬寂之間隱秘的聯係。
姬寂此時也將目光轉向了江玉窈身後的江頌宜,隻見她麵色坦蕩,眼神堅定而清澈,這與江玉窈那略顯退縮、躲躲藏藏的神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憑借他多年來掌管詔獄,閱人無數的敏銳洞察力,此刻的他自然而然地對江頌宜產生了信任與好感。
江玉窈敏銳地察覺到了姬寂眼中閃過的疑慮,她的心跳不禁加速,神色卻竭力裝作震驚與無辜。
“姐姐,您這是從何說起?”
江頌宜聽罷,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玩味,輕笑道:“不就是我們昔日隨手繡就的殘破荷包嗎?你竟然將它拾起,視若珍寶。這又有何值得冒充的呢?”
她若有所指地望向姬寂,眼神中流露出深邃的思索,“難道,姬大人對那些不起眼的物品,有著獨特的喜好?”
她忽然想起了紫竹先生所著的話本中,描述過的那些玉佩狂公和手帕狂公,那些誰持有那些玉佩或手帕,便會瘋狂地愛上持有者,其癡迷程度,甚至勝過中了情人蠱。
前世姬寂對江玉窈百依百順,難道他也是一位荷包狂公?
姬寂稍作遲疑,語氣中帶著一絲探究,“江大小姐,您真是忘得一幹二淨了嗎?”
江頌宜心中疑惑:忘了什麽?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她都沒有隨隨便便送人荷包,私定終身的習慣。而且,姬寂這位錦衣衛指揮使雖然以冷酷無情著稱,但他的風采與氣度,若是她曾與他有過交集,絕不可能毫無印象。
江玉窈觀察到江頌宜隻是認出了荷包是她的,卻無法說出更多的細節,心中的緊張頓時煙消雲散,鬆弛了一口氣。
她的眉頭微微皺起,仿佛心中忽地掠過一陣驚喜交加的波瀾,有些不可思議地低語:“難道說,那位賦予我姓氏之名的玉佩的贈送者——那位一目失明的少年貴族,竟然與姬大人您有著相識之緣?迴想起當年,我曾搭救一位落水少年,草率地將他安頓在一座荒廢的古寺之中,便因急於返迴府邸,匆忙之間不辭而別,至今我仍不知道那位公子後來的際遇,也不清楚他是否與失散的親人團聚。”
每一處細節都如同拚圖般吻合得天衣無縫,然而姬寂心中依舊縈繞著團團疑雲。
若非他早已先入為主,堅信江頌宜才是拯救姬磊的英雄,此刻聽了江玉窈的一番敘述,他恐怕會毫不猶豫地將她認定為姬磊的救命恩人。
姬寂目光深沉地打量著江玉窈,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忽視的審視意味,“江二小姐自幼生長在侯府的錦繡叢中,居然也曾經隻身深入荒郊野外搭救他人?”
江玉窈似乎早已預備好了應對之詞,輕輕歎息一聲,透露著淡淡的憂傷,“我每至月末,都會前往榮恩寺進行祈福之儀。有一迴,我不慎與貼身侍女走散,孤身一人迷失在野外數日……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裏,我曆經磨難,且一直隱藏著自己的真實身份。”
她的話語似乎隱含著無法言說的隱衷,目光中流露出懇求,“這事涉及到女子清譽,還望指揮使能夠替我嚴守秘密。”
然而,姬宬卻搶在她之前,俯身將荷包拾起。
“姬,姬大人,那是我的荷包……請還給我。”
江玉窈麵上的驚慌失措如同脆弱的花瓣,整個人的氣質顯得愈發柔弱而嬌美。
然而,姬宬並沒有立刻將荷包歸還給她,而是將它緊握在手中,目光深沉而晦澀,細細地審視著。
在稍遠的地方,江頌宜並未像其他府中之人那樣緊張地注視著錦衣衛在侯府中的搜查,而是雙手抱臂,站在盛開的牡丹叢前,眼神若有所思地凝視著姬宬所在的方位,仿佛在心中盤算著什麽。
在她穿越時空的軌跡中,始終縈繞著一個不解之謎:那位素來威嚴凜然,對任何人都毫不留情的錦衣衛指揮使姬宬,為何獨獨對江玉窈青睞有加,如同護花使者般,為她掃清障礙,哪怕佛擋也敢殺佛?
此刻,她凝望著兩人站在丁香花盛開的樹下,眼神交匯,仿佛時間都凝固了。
這是一見鍾情嗎?
江頌宜暗自思忖,或許這樣的浪漫情節確實存在,畢竟在前世,江玉窈的魅力吸引了無數追求者。
然而,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姬宬手中那隻荷包上。
那是一隻以藍布為底,繡有一朵歪歪扭扭的梨花的荷包,針腳粗糙,與江玉窈過往佩戴的華麗精致的荷包截然不同。
江頌宜好奇心起,悄悄湊近細看,她的臉色突然變得有些古怪。
這個荷包,分明是她昔日寓居在廖家,初學女紅時所親手繡製的。那時候,廖氏逼迫她夜以繼日地在油燈下繡花,以出售荷包貼補家用。
起初,她手藝尚顯生疏,那些粗糙的荷包無人問津,於是她便留來自用。每次上山砍柴,她都會將幾個窩頭放入荷包,掛在腰間,既實用又便捷。
後來,她重返侯府,身上還保留著那些舊日的荷包。但前世,江玉窈曾嘲笑她的寒酸,讓她深感羞愧,從此後再未佩戴。
而今生,她早已釋懷,當初進宮時所用的荷包,依然是她親手製作的舊物。這份簡單的迴憶,如今卻成了揭開過往謎團的關鍵。
在細膩的日光映射下,那精致的荷包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它怎麽會奇跡般地出現在江玉窈的身上?
是廖倩倩抑或是廖陵奚將它贈予她的?
逐步逼近,她便聽到姬宬以探究的語氣詢問:“這個荷包,莫非是江二小姐親手繡製的?”
“的確是。”
江玉窈迴答得無比爽利,麵上的羞澀中還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狡黠,“這是我初學繡藝時的作品,針腳尚顯稚嫩,恐要讓姬大人笑話了。”
躲在江玉窈身後的江頌宜心中暗湧:江玉窈此舉意欲何為?
為何要堂而皇之地將她的荷包竊為己有?
江頌宜經曆重生,雖然許多往事已模糊不清,但此刻,她心中的疑惑如同燎原之火,難以抑製。
但是,與江玉窈對抗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她交叉雙臂,冷若冰霜地揭露真相,“這荷包,明明是我的。”
江頌宜的聲音忽然在身後響起,江玉窈本就心懷鬼胎,此刻更是驚得心膽俱顫。
廖陵奚雖曾提醒過她,那荷包出自江頌宜之手,告誡她切勿讓江頌宜察覺,特別是荷包與錦衣衛指揮使姬寂之間隱秘的聯係。
姬寂此時也將目光轉向了江玉窈身後的江頌宜,隻見她麵色坦蕩,眼神堅定而清澈,這與江玉窈那略顯退縮、躲躲藏藏的神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憑借他多年來掌管詔獄,閱人無數的敏銳洞察力,此刻的他自然而然地對江頌宜產生了信任與好感。
江玉窈敏銳地察覺到了姬寂眼中閃過的疑慮,她的心跳不禁加速,神色卻竭力裝作震驚與無辜。
“姐姐,您這是從何說起?”
江頌宜聽罷,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玩味,輕笑道:“不就是我們昔日隨手繡就的殘破荷包嗎?你竟然將它拾起,視若珍寶。這又有何值得冒充的呢?”
她若有所指地望向姬寂,眼神中流露出深邃的思索,“難道,姬大人對那些不起眼的物品,有著獨特的喜好?”
她忽然想起了紫竹先生所著的話本中,描述過的那些玉佩狂公和手帕狂公,那些誰持有那些玉佩或手帕,便會瘋狂地愛上持有者,其癡迷程度,甚至勝過中了情人蠱。
前世姬寂對江玉窈百依百順,難道他也是一位荷包狂公?
姬寂稍作遲疑,語氣中帶著一絲探究,“江大小姐,您真是忘得一幹二淨了嗎?”
江頌宜心中疑惑:忘了什麽?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她都沒有隨隨便便送人荷包,私定終身的習慣。而且,姬寂這位錦衣衛指揮使雖然以冷酷無情著稱,但他的風采與氣度,若是她曾與他有過交集,絕不可能毫無印象。
江玉窈觀察到江頌宜隻是認出了荷包是她的,卻無法說出更多的細節,心中的緊張頓時煙消雲散,鬆弛了一口氣。
她的眉頭微微皺起,仿佛心中忽地掠過一陣驚喜交加的波瀾,有些不可思議地低語:“難道說,那位賦予我姓氏之名的玉佩的贈送者——那位一目失明的少年貴族,竟然與姬大人您有著相識之緣?迴想起當年,我曾搭救一位落水少年,草率地將他安頓在一座荒廢的古寺之中,便因急於返迴府邸,匆忙之間不辭而別,至今我仍不知道那位公子後來的際遇,也不清楚他是否與失散的親人團聚。”
每一處細節都如同拚圖般吻合得天衣無縫,然而姬寂心中依舊縈繞著團團疑雲。
若非他早已先入為主,堅信江頌宜才是拯救姬磊的英雄,此刻聽了江玉窈的一番敘述,他恐怕會毫不猶豫地將她認定為姬磊的救命恩人。
姬寂目光深沉地打量著江玉窈,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忽視的審視意味,“江二小姐自幼生長在侯府的錦繡叢中,居然也曾經隻身深入荒郊野外搭救他人?”
江玉窈似乎早已預備好了應對之詞,輕輕歎息一聲,透露著淡淡的憂傷,“我每至月末,都會前往榮恩寺進行祈福之儀。有一迴,我不慎與貼身侍女走散,孤身一人迷失在野外數日……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裏,我曆經磨難,且一直隱藏著自己的真實身份。”
她的話語似乎隱含著無法言說的隱衷,目光中流露出懇求,“這事涉及到女子清譽,還望指揮使能夠替我嚴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