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國師?
全家讀我心聲,真千金一腳踹一個 作者:瀟起紅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音未落,皇上似乎又想起了什麽,轉身重新踏入禦書房內,步履間帶著幾許沉思。
“不可,圓通方丈此次被永定侯強行拘捕,長途跋涉,定然遭受了不少磨難,朕必須妥善補償於他!朕將開啟內庫,為榮恩寺慷慨捐贈巨額香油,以示嘉獎。再者,圓通方丈此次赴湯蹈火,斬妖除魔,功勳卓著,驅散鬼胎之災,拯救金都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朕將親自擬定聖旨,冊封他為國師,並在皇宮之內為他建造一座宏偉廟宇!”
欽天監聞之亦感慨道:“皇上英明神武。圓通方丈道德高尚,法力無邊,若能鎮守皇宮,必將保佑京城安寧,免受邪惡之氣的侵擾。”
皇上迴到禦書房,急忙命令贏朔公公研墨,隨即滿懷豪情地揮灑萬言,將圓通方丈讚譽為天地間無與倫比的英雄,這才心滿意足地擱筆,輕吹墨跡。
他拿起玉璽,正準備在冊封國師的聖旨上加蓋印鑒,突然,一道人影如同破竹之勢衝破禦書房的門扉。
皇上一愣,手中的玉璽砰然一聲墜落在地。
“永定侯,永定侯!皇上未曾下旨傳召,你豈能擅自闖入禦書房!”
小太監在門外疾唿追趕,甚至大內侍衛們都拔出了腰間的寶刀,守在門口嚴陣以待,若非認出闖入者是江鼎廉,他們幾乎要直接揮刀斬殺他了。
皇帝原本以為當今的刺客已變得空前大膽,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闖入禦書房企圖行刺,然而,待他目睹江鼎廉的真容後,心中的緊張瞬間緩解,隻是臉色依舊凝重,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悅:“永定侯,皇家禁地,豈容你如此肆無忌憚,成何道理?”
江鼎廉徑直走到皇帝的案桌前,俯身拾起滾落在地的玉璽,輕輕放迴桌麵上,目光隨即落在皇帝剛揮灑完畢的一長卷聖旨上。
“不過你來得正好。圓通方丈親自下山,解決了鬼胎之亂,功勳卓著,朕意欲冊封他為國師。你此前將他強行帶下山,一路上難免有所冒犯,正好由你親自傳達朕的旨意,順便向圓通方丈道歉,以消解前嫌。”
皇帝邊說邊拿起身邊的玉璽,蘸上朱砂準備蓋印。
然而,江鼎廉那寬闊如山嶽般的手掌卻橫亙在聖旨之上,阻止了皇帝的印璽。
皇帝眉頭微蹙,投來詢問的目光:“你這是何意?”
他暗自思忖,是否自己對江鼎廉的寵信太過分,以至於讓他有些得意忘形,竟敢公然阻攔聖旨的頒布!
“究竟是誰告訴皇上,解決鬼胎之亂的功臣是圓通方丈?”
江鼎廉之所以匆匆趕至宮中,正是聽聞宮中太監傳話,皇帝欲同時冊封他與眾位高僧圓通方丈,於是急忙趕來澄清真相。
皇上臉色驟變,嚴肅地說:“永定侯,朕深知你素來寵愛女兒,但你切勿戲弄朕。朕記得你的女兒江玉窈深居閨閣,她乃是金都盛名之下的才女,並非能夠驅邪降妖的仙女。”
江鼎廉微微皺眉,糾正道:“實則乃臣的親生女兒江頌宜。她拯救危難之際,其英勇不亞於仙女下凡。若皇上心存疑慮,不妨傳錦衣衛指揮使姬宬前來覲見。”
皇上觀察到江鼎廉麵色凝重,不似玩笑之態,心中雖仍有幾分疑慮,卻也不禁下令:“傳。”
姬宬與圓通法師原本與江鼎廉一同踏入皇宮,然而江鼎廉步伐匆匆,疾步如飛,使得兩人隻能落後幾步。盡管如此,他們同樣在破曉時分便已在禦書房外恭候多時。
欽天監對圓通方丈推崇備至,見麵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圓通方丈,暌違數月,您終於破關而出!”
圓通方丈手撚佛珠,眉眼低垂,輕輕頜首,“阿彌陀佛,欽天監大人安好。貧僧閉關期間,夜觀天象,晝修禪心,頗有所得。此次下山,原本也打算前往觀星台,拜訪大人。”
欽天監聽後,立刻感到無比驚喜,連聲謙遜道:“哪裏哪裏,方丈大人長途跋涉,拯救金都於危難之中,應該是我們親自登門拜謝才是。哦,對了,今後應尊稱您為國師了。”
圓通方丈微微一愣,心中忽然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激動,“國師?”
這稱號遠非榮恩寺主持所能相比,它意味著官方的認可與尊崇,即便是修行之人,亦屬難得的榮耀!
“正是,皇上親口所言,還打算在皇宮內修築一座廟宇,專供國師大人靜修。皇上金口一諾,重於泰山,這旨意不日即將頒布,國師大人切勿推卻。我更是期盼在閑暇之餘,能與您品茗論星,向您請益佛學之道,共同研討佛法精髓。”
欽天監深知圓通方丈不問世事,擔心他會視官職為塵土,不願接受這份榮耀,因此特意加重了語氣,以免國師誤會。
圓通方丈內心激動雀躍,但表麵上卻裝出一副眉頭緊蹙、略顯無奈的神情,語氣平和地說道:“貧僧久居山林,習慣自由自在如閑雲野鶴,如果不是金都局勢動蕩不安,實難動搖我下山之心。然而,若皇上堅決要求,為了確保金都的永久安寧,抵禦邪惡勢力的侵襲,貧僧也隻能順其自然,順應天意。”
欽天監官員深表敬仰,讚歎道:“圓通方丈真是大義凜然!”
圓通方丈麵露淡然,仿佛對塵世的名利富貴毫不在意,然而心中卻對欽天監的讚美深感滿意。他深知,這才是金都權貴和官員們對待他的應有態度。
在他心中,那些永定侯和錦衣衛指揮使等人,又算得了什麽呢?
正當圓通方丈以為贏朔公公此番出來是為了宣讀聖旨時,他整理了一下衣袖,準備恭恭敬敬地接受旨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贏朔公公手中僅僅拿著一把拂塵,並無任何聖旨。他甚至沒有正眼瞧向圓通方丈,而是直接走到姬宬麵前,平靜地說道:“皇上召見錦衣衛指揮使姬宬大人。”
姬宬點頭應允,輕輕解下身上的繡春刀,步入了禦書房。作為錦衣衛的職責所在,他有權攜帶繡春刀進入皇宮,但在殿堂之內覲見皇上,卻是不允許攜帶任何兵器的。整個朝廷之中,能夠佩劍上殿的,唯有永定侯一人而已。
禦書房內,江鼎廉將圓通方丈貶得體無完膚,而對江頌宜則讚不絕口,仿佛她是天上下凡的仙女,令人神往。
“不可,圓通方丈此次被永定侯強行拘捕,長途跋涉,定然遭受了不少磨難,朕必須妥善補償於他!朕將開啟內庫,為榮恩寺慷慨捐贈巨額香油,以示嘉獎。再者,圓通方丈此次赴湯蹈火,斬妖除魔,功勳卓著,驅散鬼胎之災,拯救金都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朕將親自擬定聖旨,冊封他為國師,並在皇宮之內為他建造一座宏偉廟宇!”
欽天監聞之亦感慨道:“皇上英明神武。圓通方丈道德高尚,法力無邊,若能鎮守皇宮,必將保佑京城安寧,免受邪惡之氣的侵擾。”
皇上迴到禦書房,急忙命令贏朔公公研墨,隨即滿懷豪情地揮灑萬言,將圓通方丈讚譽為天地間無與倫比的英雄,這才心滿意足地擱筆,輕吹墨跡。
他拿起玉璽,正準備在冊封國師的聖旨上加蓋印鑒,突然,一道人影如同破竹之勢衝破禦書房的門扉。
皇上一愣,手中的玉璽砰然一聲墜落在地。
“永定侯,永定侯!皇上未曾下旨傳召,你豈能擅自闖入禦書房!”
小太監在門外疾唿追趕,甚至大內侍衛們都拔出了腰間的寶刀,守在門口嚴陣以待,若非認出闖入者是江鼎廉,他們幾乎要直接揮刀斬殺他了。
皇帝原本以為當今的刺客已變得空前大膽,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闖入禦書房企圖行刺,然而,待他目睹江鼎廉的真容後,心中的緊張瞬間緩解,隻是臉色依舊凝重,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悅:“永定侯,皇家禁地,豈容你如此肆無忌憚,成何道理?”
江鼎廉徑直走到皇帝的案桌前,俯身拾起滾落在地的玉璽,輕輕放迴桌麵上,目光隨即落在皇帝剛揮灑完畢的一長卷聖旨上。
“不過你來得正好。圓通方丈親自下山,解決了鬼胎之亂,功勳卓著,朕意欲冊封他為國師。你此前將他強行帶下山,一路上難免有所冒犯,正好由你親自傳達朕的旨意,順便向圓通方丈道歉,以消解前嫌。”
皇帝邊說邊拿起身邊的玉璽,蘸上朱砂準備蓋印。
然而,江鼎廉那寬闊如山嶽般的手掌卻橫亙在聖旨之上,阻止了皇帝的印璽。
皇帝眉頭微蹙,投來詢問的目光:“你這是何意?”
他暗自思忖,是否自己對江鼎廉的寵信太過分,以至於讓他有些得意忘形,竟敢公然阻攔聖旨的頒布!
“究竟是誰告訴皇上,解決鬼胎之亂的功臣是圓通方丈?”
江鼎廉之所以匆匆趕至宮中,正是聽聞宮中太監傳話,皇帝欲同時冊封他與眾位高僧圓通方丈,於是急忙趕來澄清真相。
皇上臉色驟變,嚴肅地說:“永定侯,朕深知你素來寵愛女兒,但你切勿戲弄朕。朕記得你的女兒江玉窈深居閨閣,她乃是金都盛名之下的才女,並非能夠驅邪降妖的仙女。”
江鼎廉微微皺眉,糾正道:“實則乃臣的親生女兒江頌宜。她拯救危難之際,其英勇不亞於仙女下凡。若皇上心存疑慮,不妨傳錦衣衛指揮使姬宬前來覲見。”
皇上觀察到江鼎廉麵色凝重,不似玩笑之態,心中雖仍有幾分疑慮,卻也不禁下令:“傳。”
姬宬與圓通法師原本與江鼎廉一同踏入皇宮,然而江鼎廉步伐匆匆,疾步如飛,使得兩人隻能落後幾步。盡管如此,他們同樣在破曉時分便已在禦書房外恭候多時。
欽天監對圓通方丈推崇備至,見麵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圓通方丈,暌違數月,您終於破關而出!”
圓通方丈手撚佛珠,眉眼低垂,輕輕頜首,“阿彌陀佛,欽天監大人安好。貧僧閉關期間,夜觀天象,晝修禪心,頗有所得。此次下山,原本也打算前往觀星台,拜訪大人。”
欽天監聽後,立刻感到無比驚喜,連聲謙遜道:“哪裏哪裏,方丈大人長途跋涉,拯救金都於危難之中,應該是我們親自登門拜謝才是。哦,對了,今後應尊稱您為國師了。”
圓通方丈微微一愣,心中忽然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激動,“國師?”
這稱號遠非榮恩寺主持所能相比,它意味著官方的認可與尊崇,即便是修行之人,亦屬難得的榮耀!
“正是,皇上親口所言,還打算在皇宮內修築一座廟宇,專供國師大人靜修。皇上金口一諾,重於泰山,這旨意不日即將頒布,國師大人切勿推卻。我更是期盼在閑暇之餘,能與您品茗論星,向您請益佛學之道,共同研討佛法精髓。”
欽天監深知圓通方丈不問世事,擔心他會視官職為塵土,不願接受這份榮耀,因此特意加重了語氣,以免國師誤會。
圓通方丈內心激動雀躍,但表麵上卻裝出一副眉頭緊蹙、略顯無奈的神情,語氣平和地說道:“貧僧久居山林,習慣自由自在如閑雲野鶴,如果不是金都局勢動蕩不安,實難動搖我下山之心。然而,若皇上堅決要求,為了確保金都的永久安寧,抵禦邪惡勢力的侵襲,貧僧也隻能順其自然,順應天意。”
欽天監官員深表敬仰,讚歎道:“圓通方丈真是大義凜然!”
圓通方丈麵露淡然,仿佛對塵世的名利富貴毫不在意,然而心中卻對欽天監的讚美深感滿意。他深知,這才是金都權貴和官員們對待他的應有態度。
在他心中,那些永定侯和錦衣衛指揮使等人,又算得了什麽呢?
正當圓通方丈以為贏朔公公此番出來是為了宣讀聖旨時,他整理了一下衣袖,準備恭恭敬敬地接受旨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贏朔公公手中僅僅拿著一把拂塵,並無任何聖旨。他甚至沒有正眼瞧向圓通方丈,而是直接走到姬宬麵前,平靜地說道:“皇上召見錦衣衛指揮使姬宬大人。”
姬宬點頭應允,輕輕解下身上的繡春刀,步入了禦書房。作為錦衣衛的職責所在,他有權攜帶繡春刀進入皇宮,但在殿堂之內覲見皇上,卻是不允許攜帶任何兵器的。整個朝廷之中,能夠佩劍上殿的,唯有永定侯一人而已。
禦書房內,江鼎廉將圓通方丈貶得體無完膚,而對江頌宜則讚不絕口,仿佛她是天上下凡的仙女,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