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東部捷報
開局領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 作者:椿八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聞突厥人在燧發槍麵前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大漢的軍隊走到哪兒他們就被攆到哪兒。
臨時建立的根據地被一個個連根拔起,城池的老少流著眼淚站在路邊,對大漢的軍隊夾道相迎。
別說他們拿不出多少好東西,就算他們要給,也不會有任何一個兵士敢於接受。
葉羽給夜未央傳遞下去的軍紀很簡單,都是大白話,屬於就算不識字也能朗朗上口的程度。
《三項紀律八項注意》,了解一下?
這套軍紀對中原百姓一律通用,連各地縣官都驚奇,來自大漢的將軍們完全沒有一般將領應具有的驕矜之氣。
雖然夜未央有些懷疑,這樣的紀律在中原大地上實施還好,對外擴張是不是有些太過軟弱了……
事實上這種擔心純屬多餘,手裏沒槍的溫和那叫軟弱,手裏有槍的溫和那叫仁慈。
聽說東征的輪船上岸了,這場戰爭隻為貫徹葉羽唯一的意圖。
“不願意自稱漢人,學習漢語文化,歸入大漢懷抱的都斃了,願意的留著。”
倭國天皇震怒,派出軍隊……然後就體會到了什麽叫“小鬼子,時代變了”。
軍隊的人數原本隻有十萬人,打著打著接近二十萬了……
畢竟一個“不拿人民一針一線”的好軍隊,比起動不動拔刀砍人的浪人武士來,真的要好得多了。
拿著燧發槍的正規軍,也比拿著刀劍在村口械鬥的雜牌軍要強得多了。
“我們隻要學漢語,做漢人,就能夠得到赦免,成為漢人的一份子嗎?”
有理論分析過,倭國人本質上就是慕強的。
有理論分析過,倭國人本質上更喜歡亞撒西型的溫馴性格。
盡管用“溫馴”來形容有點不太合適……
總之在倭島人眼中,來自大漢的軍隊就是這樣,強得無可匹敵又亞撒西到他們心裏的政權……
他們不是來燒殺搶掠,而是來征服我們的哎~
“征服”是什麽意思?
就是要讓我們學習他們的文化,變得和他們一樣……
那不是挺好的嗎?漢人又高大又溫柔……
總之葉羽也沒想到會這麽順利。
盡管有人喊著“不要被漢人的陰謀給騙了!他們是想要奴役我們大倭瓜民族的子民,我們應當響應天皇號召,跟他們抗爭到底”什麽的,但更多平民表示漢人的軍隊簡直是從天而降給予他們拯救和庇護的英雄。
因為漢人軍隊超強的!不管是幕府的武士還是那些作惡的浪人都不是對手!
因為漢人超級溫柔的,隻要不和他們作對的話,他們不僅教我們怎麽種田織布,還給我們提供庇護……
敢於和漢軍作對的人,下場就很慘了,會被砍頭剝皮掛在山壁上,血會順著岩石流下來,可怕至極!
於是出現了某個很詭異的現象,將軍的城一座接一座的被燒毀了,然而平民都在拍掌喝彩,歡迎漢人軍隊的到來。
這時的倭國仍然處於大貴族壟斷政權,奴隸人數眾多,按分工分別編成不同的部,包括負弓矢以充警衛的韌負部;提供陶製品的土師部、陶部;充任宮廷雜務的膳部、豚養部、馬飼部、鍛冶部、弓削部;地方上提供水產的海部、看守山林的山部;在屯倉、田莊中耕作的田部、部曲等。其中以在皇室直轄領地中勞作的田部和在貴族的田莊中從事生產的部曲數量最大。
貴族們“割國縣山海林野池田以為己財,爭戰不已。或者兼並數萬頃田,或者全無容針少地。”
氏姓貴族“各置己民,恣情驅使”,廣大部民苦不堪言。
不堪忍受痛苦的部民的反抗鬥爭日益高漲,他們或逃亡,或聚集山澤,同貴族進行武裝鬥爭。
所以當從天而降的漢人軍隊告訴他們,“你們不再是奴隸,而是我們大漢王朝的一份子。我們會教你們如何挺直脊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的時候,收攏的部民數量是恐怖的。
連將軍都無法力敵的軍隊,沒有殺戮他們,反而還接納他們,說著他們聽不懂的語言……給他們食物。
“我,想學漢語,想成為漢人。”
“幕府的將軍隻會殺人,而漢人會救人。”
“聽說中原有廣闊的土地!聽說在那裏的人民都生活得很幸福!”
“聽說那裏有吃不完的糧食,穿不完的布匹,西瓜又大又甜……”
倭島很小,也就四座島嶼,所以隻要一個大將軍掌握了兵權就等於掌握了政治權利,什麽權謀都不如拔刀就殺,殺到心悅誠服來得管用。
大部分的幕府將軍,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權,實為以軍事統治進行封建采邑,淩駕正規的文人中央集權政府機構。
又因為四麵臨海,所以受壓迫的民眾跑都沒法跑,打遊擊都不管用,因為國土就這麽點兒大。
在中原還可以潛藏於山野之中積蓄力量,還可以仗著天高皇帝遠割據一方,還可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這在倭島上完全行不通。
說白了,如同大梁王朝那般的暴虐統治,在倭島這種特殊環境之下,真的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當漢人軍隊登陸上島之後,倭國平民們聽著懂說倭語的漢人宣布統治他們的方式,就相當於威震天對著被殘酷壓榨的工人們說“我要你們一天工作滿八個小時,並且一周隻有兩天假期,四個月才有一次加薪的機會,還給交齊五險一金”……
漢人老爺這邊請!大倭瓜民族歡迎您!
東部的戰線之所以推進緩慢,大多是因為軍隊邊向北方推進邊收攏平民,對其實行教化所致的……
“為什麽要投靠漢人!你們都是大倭瓜民族的子民,理應跟隨在幕府的旗幟之下!”
節節敗退的幕府軍隊和大貴族們的喊話進行了一輪又一輪,漢人軍隊的數量隻多不少。
他們寧願給漢人軍隊帶路,給漢人充當先鋒,也不願再成為幕府和大貴族的奴隸了!
跟在漢人的軍隊之下,至少能夠吃飽肚子!
“我,是漢人!”
越來越多倭島上的平民用不甚熟練的漢語喊出這句口號,跟隨著漢人的軍隊往北方推進。
截止到十一月大雪封路之前。
倭國四島,漢朝已占領其三!
臨時建立的根據地被一個個連根拔起,城池的老少流著眼淚站在路邊,對大漢的軍隊夾道相迎。
別說他們拿不出多少好東西,就算他們要給,也不會有任何一個兵士敢於接受。
葉羽給夜未央傳遞下去的軍紀很簡單,都是大白話,屬於就算不識字也能朗朗上口的程度。
《三項紀律八項注意》,了解一下?
這套軍紀對中原百姓一律通用,連各地縣官都驚奇,來自大漢的將軍們完全沒有一般將領應具有的驕矜之氣。
雖然夜未央有些懷疑,這樣的紀律在中原大地上實施還好,對外擴張是不是有些太過軟弱了……
事實上這種擔心純屬多餘,手裏沒槍的溫和那叫軟弱,手裏有槍的溫和那叫仁慈。
聽說東征的輪船上岸了,這場戰爭隻為貫徹葉羽唯一的意圖。
“不願意自稱漢人,學習漢語文化,歸入大漢懷抱的都斃了,願意的留著。”
倭國天皇震怒,派出軍隊……然後就體會到了什麽叫“小鬼子,時代變了”。
軍隊的人數原本隻有十萬人,打著打著接近二十萬了……
畢竟一個“不拿人民一針一線”的好軍隊,比起動不動拔刀砍人的浪人武士來,真的要好得多了。
拿著燧發槍的正規軍,也比拿著刀劍在村口械鬥的雜牌軍要強得多了。
“我們隻要學漢語,做漢人,就能夠得到赦免,成為漢人的一份子嗎?”
有理論分析過,倭國人本質上就是慕強的。
有理論分析過,倭國人本質上更喜歡亞撒西型的溫馴性格。
盡管用“溫馴”來形容有點不太合適……
總之在倭島人眼中,來自大漢的軍隊就是這樣,強得無可匹敵又亞撒西到他們心裏的政權……
他們不是來燒殺搶掠,而是來征服我們的哎~
“征服”是什麽意思?
就是要讓我們學習他們的文化,變得和他們一樣……
那不是挺好的嗎?漢人又高大又溫柔……
總之葉羽也沒想到會這麽順利。
盡管有人喊著“不要被漢人的陰謀給騙了!他們是想要奴役我們大倭瓜民族的子民,我們應當響應天皇號召,跟他們抗爭到底”什麽的,但更多平民表示漢人的軍隊簡直是從天而降給予他們拯救和庇護的英雄。
因為漢人軍隊超強的!不管是幕府的武士還是那些作惡的浪人都不是對手!
因為漢人超級溫柔的,隻要不和他們作對的話,他們不僅教我們怎麽種田織布,還給我們提供庇護……
敢於和漢軍作對的人,下場就很慘了,會被砍頭剝皮掛在山壁上,血會順著岩石流下來,可怕至極!
於是出現了某個很詭異的現象,將軍的城一座接一座的被燒毀了,然而平民都在拍掌喝彩,歡迎漢人軍隊的到來。
這時的倭國仍然處於大貴族壟斷政權,奴隸人數眾多,按分工分別編成不同的部,包括負弓矢以充警衛的韌負部;提供陶製品的土師部、陶部;充任宮廷雜務的膳部、豚養部、馬飼部、鍛冶部、弓削部;地方上提供水產的海部、看守山林的山部;在屯倉、田莊中耕作的田部、部曲等。其中以在皇室直轄領地中勞作的田部和在貴族的田莊中從事生產的部曲數量最大。
貴族們“割國縣山海林野池田以為己財,爭戰不已。或者兼並數萬頃田,或者全無容針少地。”
氏姓貴族“各置己民,恣情驅使”,廣大部民苦不堪言。
不堪忍受痛苦的部民的反抗鬥爭日益高漲,他們或逃亡,或聚集山澤,同貴族進行武裝鬥爭。
所以當從天而降的漢人軍隊告訴他們,“你們不再是奴隸,而是我們大漢王朝的一份子。我們會教你們如何挺直脊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的時候,收攏的部民數量是恐怖的。
連將軍都無法力敵的軍隊,沒有殺戮他們,反而還接納他們,說著他們聽不懂的語言……給他們食物。
“我,想學漢語,想成為漢人。”
“幕府的將軍隻會殺人,而漢人會救人。”
“聽說中原有廣闊的土地!聽說在那裏的人民都生活得很幸福!”
“聽說那裏有吃不完的糧食,穿不完的布匹,西瓜又大又甜……”
倭島很小,也就四座島嶼,所以隻要一個大將軍掌握了兵權就等於掌握了政治權利,什麽權謀都不如拔刀就殺,殺到心悅誠服來得管用。
大部分的幕府將軍,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權,實為以軍事統治進行封建采邑,淩駕正規的文人中央集權政府機構。
又因為四麵臨海,所以受壓迫的民眾跑都沒法跑,打遊擊都不管用,因為國土就這麽點兒大。
在中原還可以潛藏於山野之中積蓄力量,還可以仗著天高皇帝遠割據一方,還可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這在倭島上完全行不通。
說白了,如同大梁王朝那般的暴虐統治,在倭島這種特殊環境之下,真的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當漢人軍隊登陸上島之後,倭國平民們聽著懂說倭語的漢人宣布統治他們的方式,就相當於威震天對著被殘酷壓榨的工人們說“我要你們一天工作滿八個小時,並且一周隻有兩天假期,四個月才有一次加薪的機會,還給交齊五險一金”……
漢人老爺這邊請!大倭瓜民族歡迎您!
東部的戰線之所以推進緩慢,大多是因為軍隊邊向北方推進邊收攏平民,對其實行教化所致的……
“為什麽要投靠漢人!你們都是大倭瓜民族的子民,理應跟隨在幕府的旗幟之下!”
節節敗退的幕府軍隊和大貴族們的喊話進行了一輪又一輪,漢人軍隊的數量隻多不少。
他們寧願給漢人軍隊帶路,給漢人充當先鋒,也不願再成為幕府和大貴族的奴隸了!
跟在漢人的軍隊之下,至少能夠吃飽肚子!
“我,是漢人!”
越來越多倭島上的平民用不甚熟練的漢語喊出這句口號,跟隨著漢人的軍隊往北方推進。
截止到十一月大雪封路之前。
倭國四島,漢朝已占領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