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照雪
開局領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 作者:椿八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照雪~我想吃桂花糕……”
“哎!殿下稍等幾分鍾,我這就去禦膳房取……”
“不嘛,我就想吃你做的,快去擀麵,上鍋蒸,蒸好了送上來。”
照雪不通心計,真遇上事兒了也沒多少主意,更不懂得裝出頤指氣使的那副派頭。
雖是一朝飛上枝頭做了公主殿下的貼身侍女,但是別說使喚下人了,就連自個兒都要時時刻刻提心吊膽,擔心做錯了什麽使得公主殿下對她失望,再也不要她了……
為此她經常和宮中的其他的嬤嬤學習,學做家務,學怎麽做點心,還跑去禦膳房去抄食譜。大家看在公主殿下的份兒上,加之照雪又不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也不介意教給照雪幾手。
就這樣,照雪從一個隻會剝毛豆的農家女逐漸成長為了家事小能手,整理房間縫製衣裳自是不必說,還燒得一手好菜做得一手好點心,然而楚華裳麵上的笑容卻是越來越少。
原因無他,貞妃娘娘的病越來越重了。
照雪想著去學醫術,但是太醫院的禦醫們可沒有宮中的嬤嬤那麽好說話。
她被厲聲嗬斥著,趕出了太醫院的大門,得知此事的楚華裳隻是囑咐她“不要再這麽做了”。
既是公主如此吩咐,她便也不再這麽做了。
這天,在處理完貞妃娘娘的喪事之後,楚華裳對她說:“照雪,我們要搬家啦。”
當然不止帶著照雪一個隨身侍女,楚華裳帶著二十多名近侍,奉旨從皇宮中搬到宮外的公主府。
當年粉雕玉琢的兩個小娃娃現在都已抽條,成為了亭亭玉立的美人了。
“來,照雪,向你介紹一下,這是初晴,是母後留給我的……從今天起就是我的貼身侍衛啦!”
聽聞當今皇上已是年邁,聽聞公主再過兩年就要嫁給北方的鎮遠大將軍……
“北方很冷的,我嫁過去之後照雪就幫我守著這間屋子,時時灑掃,說不定有時候我還迴來住……”
公主既是不要她跟著嫁過去,要她留在這裏,她就留在這裏。
原來公主也是不能任性的,盡管初晴能輕易帶著她逃出去,帶著她遠走高飛。
初晴一開始話很少,總是板著一張臉,後來一來二往有所了解之後,經常會變換成不同的樣子逗她玩兒。
照雪有時候會想著,這樣的日子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就好了。
沒想到戰事比出嫁來得還要快,大軍如同蝗蟲那樣湧入京城,湧入皇宮,那一夜的皇宮火光漫天,把黑夜都給映照成了白晝。
“把這個戴上,隨我一同蒙混出城去。”
不願跑的,跑得慢的都葬身在了火海裏和士兵的刀鋒之下,二十多名近侍在士兵的追殺下,逃出來的隻有十多個人。
十多名近侍聚在一起,都是沒了主意,都是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
“總之先往南吧。”楚華裳這個時候倒是很淡定,“往南走說不定還有機會。”
朱梁是一路從北打到京城的,對南方的統治力肯定不如北方,隻要跨過大江,說不定能尋得東山再起的機會。
照雪忽然有點想迴到父母家中去看看,不過她最後還是搖了搖頭,跟在楚華裳的身邊。
於是她們躲避著追殺的同時一路往南,近侍們死的死逃的逃,等到了南方之後也就剩下五六個了。
南方自發組成了義軍,擁立楚華裳這一唯一的皇室血脈為女帝……然後平叛的軍隊就到了南方來。
臨時組成的義軍根本不堪一擊,照雪和楚華裳一度失散,好在最後又把彼此找了迴來。
還活著的近侍在兵敗如山倒之後也是對楚華裳喪失了信心,或是明目張膽,或是趁夜偷摸離開楚華裳的身邊,為自個兒謀求更好的出路去了。
有人勸過照雪,跟在楚華裳身邊她們就是前朝餘孽,是叛黨,是要被新朝抓起來砍頭的!還不如趁現在撇清幹係洗白身份,攀個高枝還能繼續過好日子……
照雪不聽,固執地守在楚華裳身邊,就是風餐露宿也不離不棄。
如果說初晴是因為貞妃娘娘的恩義而守在楚華裳身邊,所想的不過是完成貞妃娘娘臨終時的托付,對這份使命有一個交代的話,那照雪就是因為楚華裳年幼時的那一眼,那披在她身上的大氅,那灑落在雪地上的笑聲從而對她不離不棄。
照雪沒有過過多少好日子,沒有多少心計,別說和其他宮女比了,就是農家女子比起來都顯得老實憨厚。
她這個人認死理啊,公主就是公主,不管這世道變成了什麽樣,楚華裳就是她要侍奉的公主。
直到那天,楚華裳對她們兩個說:“要不我們假裝被官府抓住吧。”
“我不想再讓初晴用偽裝之術,做坑蒙拐騙的事了……我不想再吃從百姓手裏騙來的東西了。”
朝廷下令抓捕流民,挨家挨戶發給尚未成婚的男女。
於是她們假裝被抓住,待在陰冷潮濕的牢房裏,被帶到了那個小村子裏。
楚華裳的想法很簡單,她想找個良家人,有個堂堂正正的身份從頭再來。
初晴的想法也很簡單,看公主找到良人,然後默默守護著他們直到死去。
照雪的想法也很簡單,無論這世道變成什麽樣子,隻要公主在哪兒,她就在哪兒。
兜兜轉轉,不可思議的是,竟是讓她們碰上了葉羽。
那平平無奇的三間茅草屋,布滿了新奇有趣的事物。
照雪之前從來沒有想過做家務能有這麽輕鬆,在葉羽家中連衣服都不用一件件地自個兒慢慢捶搗。
“相公不止是華裳的相公,還是照雪的夫君!既是相公如此要求了,以後照雪的稱唿也必須改過來!”
照雪原本已經不奢求結婚生子的事情了,她是宮女,是楚華裳的貼身侍女,唯一的任務就是照顧楚華裳的飲食起居,直到她年邁病重再也幹不了活兒為止。
是葉羽讓她重新活了過來,拯救了她和她的公主殿下。
照雪不知道葉羽在外征戰有多麽辛苦,不知道他整日處理國事有多麽操勞,但至少她會洗手作羹湯,會在葉羽疲憊時替他按摩肩膀。
還是眾位姐妹之中最先懷上,最先生下孩子的,哺育孩子每天長大,照雪的心每日都被幸福充滿。
現在的照雪變得貪心了。
她不止想要好好照顧公主,照顧葉羽,她還想要照顧孩子長大成人,想要看到城堡裏多出更多的孩子,想要看到城堡各處彌漫歡聲笑語。
在葉羽收複滄州之後,照雪曾經前往她記憶中的居所,去尋找她的親生父母。
她不怪他們,隻是想要看看他們。
可他們早已死於朱梁的暴政之下,甚至沒能看到突厥人的鐵蹄踐踏中原。
那三畝田和那間祖屋的變化也很大,內裏的擺設早已不是她十一歲前記憶中的那副樣子。
那三畝田和那間祖屋被葉羽留著,派專人定時維護打掃耕種,每年的作物都會送到堡壘裏,變成今晚飯桌上的菜肴。
但照雪很少再迴去了。
十一歲之前的記憶和從前的名姓對她而言已是模糊不清。對於照雪而言,她的居所就在這裏,在這座城堡裏,在葉羽的身邊。
“夫君,喝湯啦。”
今天的照雪仍然在明媚地笑著。
“哎!殿下稍等幾分鍾,我這就去禦膳房取……”
“不嘛,我就想吃你做的,快去擀麵,上鍋蒸,蒸好了送上來。”
照雪不通心計,真遇上事兒了也沒多少主意,更不懂得裝出頤指氣使的那副派頭。
雖是一朝飛上枝頭做了公主殿下的貼身侍女,但是別說使喚下人了,就連自個兒都要時時刻刻提心吊膽,擔心做錯了什麽使得公主殿下對她失望,再也不要她了……
為此她經常和宮中的其他的嬤嬤學習,學做家務,學怎麽做點心,還跑去禦膳房去抄食譜。大家看在公主殿下的份兒上,加之照雪又不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也不介意教給照雪幾手。
就這樣,照雪從一個隻會剝毛豆的農家女逐漸成長為了家事小能手,整理房間縫製衣裳自是不必說,還燒得一手好菜做得一手好點心,然而楚華裳麵上的笑容卻是越來越少。
原因無他,貞妃娘娘的病越來越重了。
照雪想著去學醫術,但是太醫院的禦醫們可沒有宮中的嬤嬤那麽好說話。
她被厲聲嗬斥著,趕出了太醫院的大門,得知此事的楚華裳隻是囑咐她“不要再這麽做了”。
既是公主如此吩咐,她便也不再這麽做了。
這天,在處理完貞妃娘娘的喪事之後,楚華裳對她說:“照雪,我們要搬家啦。”
當然不止帶著照雪一個隨身侍女,楚華裳帶著二十多名近侍,奉旨從皇宮中搬到宮外的公主府。
當年粉雕玉琢的兩個小娃娃現在都已抽條,成為了亭亭玉立的美人了。
“來,照雪,向你介紹一下,這是初晴,是母後留給我的……從今天起就是我的貼身侍衛啦!”
聽聞當今皇上已是年邁,聽聞公主再過兩年就要嫁給北方的鎮遠大將軍……
“北方很冷的,我嫁過去之後照雪就幫我守著這間屋子,時時灑掃,說不定有時候我還迴來住……”
公主既是不要她跟著嫁過去,要她留在這裏,她就留在這裏。
原來公主也是不能任性的,盡管初晴能輕易帶著她逃出去,帶著她遠走高飛。
初晴一開始話很少,總是板著一張臉,後來一來二往有所了解之後,經常會變換成不同的樣子逗她玩兒。
照雪有時候會想著,這樣的日子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就好了。
沒想到戰事比出嫁來得還要快,大軍如同蝗蟲那樣湧入京城,湧入皇宮,那一夜的皇宮火光漫天,把黑夜都給映照成了白晝。
“把這個戴上,隨我一同蒙混出城去。”
不願跑的,跑得慢的都葬身在了火海裏和士兵的刀鋒之下,二十多名近侍在士兵的追殺下,逃出來的隻有十多個人。
十多名近侍聚在一起,都是沒了主意,都是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
“總之先往南吧。”楚華裳這個時候倒是很淡定,“往南走說不定還有機會。”
朱梁是一路從北打到京城的,對南方的統治力肯定不如北方,隻要跨過大江,說不定能尋得東山再起的機會。
照雪忽然有點想迴到父母家中去看看,不過她最後還是搖了搖頭,跟在楚華裳的身邊。
於是她們躲避著追殺的同時一路往南,近侍們死的死逃的逃,等到了南方之後也就剩下五六個了。
南方自發組成了義軍,擁立楚華裳這一唯一的皇室血脈為女帝……然後平叛的軍隊就到了南方來。
臨時組成的義軍根本不堪一擊,照雪和楚華裳一度失散,好在最後又把彼此找了迴來。
還活著的近侍在兵敗如山倒之後也是對楚華裳喪失了信心,或是明目張膽,或是趁夜偷摸離開楚華裳的身邊,為自個兒謀求更好的出路去了。
有人勸過照雪,跟在楚華裳身邊她們就是前朝餘孽,是叛黨,是要被新朝抓起來砍頭的!還不如趁現在撇清幹係洗白身份,攀個高枝還能繼續過好日子……
照雪不聽,固執地守在楚華裳身邊,就是風餐露宿也不離不棄。
如果說初晴是因為貞妃娘娘的恩義而守在楚華裳身邊,所想的不過是完成貞妃娘娘臨終時的托付,對這份使命有一個交代的話,那照雪就是因為楚華裳年幼時的那一眼,那披在她身上的大氅,那灑落在雪地上的笑聲從而對她不離不棄。
照雪沒有過過多少好日子,沒有多少心計,別說和其他宮女比了,就是農家女子比起來都顯得老實憨厚。
她這個人認死理啊,公主就是公主,不管這世道變成了什麽樣,楚華裳就是她要侍奉的公主。
直到那天,楚華裳對她們兩個說:“要不我們假裝被官府抓住吧。”
“我不想再讓初晴用偽裝之術,做坑蒙拐騙的事了……我不想再吃從百姓手裏騙來的東西了。”
朝廷下令抓捕流民,挨家挨戶發給尚未成婚的男女。
於是她們假裝被抓住,待在陰冷潮濕的牢房裏,被帶到了那個小村子裏。
楚華裳的想法很簡單,她想找個良家人,有個堂堂正正的身份從頭再來。
初晴的想法也很簡單,看公主找到良人,然後默默守護著他們直到死去。
照雪的想法也很簡單,無論這世道變成什麽樣子,隻要公主在哪兒,她就在哪兒。
兜兜轉轉,不可思議的是,竟是讓她們碰上了葉羽。
那平平無奇的三間茅草屋,布滿了新奇有趣的事物。
照雪之前從來沒有想過做家務能有這麽輕鬆,在葉羽家中連衣服都不用一件件地自個兒慢慢捶搗。
“相公不止是華裳的相公,還是照雪的夫君!既是相公如此要求了,以後照雪的稱唿也必須改過來!”
照雪原本已經不奢求結婚生子的事情了,她是宮女,是楚華裳的貼身侍女,唯一的任務就是照顧楚華裳的飲食起居,直到她年邁病重再也幹不了活兒為止。
是葉羽讓她重新活了過來,拯救了她和她的公主殿下。
照雪不知道葉羽在外征戰有多麽辛苦,不知道他整日處理國事有多麽操勞,但至少她會洗手作羹湯,會在葉羽疲憊時替他按摩肩膀。
還是眾位姐妹之中最先懷上,最先生下孩子的,哺育孩子每天長大,照雪的心每日都被幸福充滿。
現在的照雪變得貪心了。
她不止想要好好照顧公主,照顧葉羽,她還想要照顧孩子長大成人,想要看到城堡裏多出更多的孩子,想要看到城堡各處彌漫歡聲笑語。
在葉羽收複滄州之後,照雪曾經前往她記憶中的居所,去尋找她的親生父母。
她不怪他們,隻是想要看看他們。
可他們早已死於朱梁的暴政之下,甚至沒能看到突厥人的鐵蹄踐踏中原。
那三畝田和那間祖屋的變化也很大,內裏的擺設早已不是她十一歲前記憶中的那副樣子。
那三畝田和那間祖屋被葉羽留著,派專人定時維護打掃耕種,每年的作物都會送到堡壘裏,變成今晚飯桌上的菜肴。
但照雪很少再迴去了。
十一歲之前的記憶和從前的名姓對她而言已是模糊不清。對於照雪而言,她的居所就在這裏,在這座城堡裏,在葉羽的身邊。
“夫君,喝湯啦。”
今天的照雪仍然在明媚地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