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血色預言——初次交手
三角洲行動之第三次世界大戰 作者:蒼茫遺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賽伊德告別之後,威龍和紅狼站在沙牆的邊緣,背後是沉寂的阿薩拉沙漠,前方則是遙不可及的敵人堡壘——謝爾克斯政權的第一道防線。
這個堅不可摧的沙牆,由摩洛哥人親手修建,橫亙在西撒哈拉的荒漠之中,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巨牆,將阿薩拉王國的東與西、兩個民族的裂痕隔開。
雖然它曾經是兩國邊界的象征,但今天,它不再是謝爾克斯的防線,而是將要被gti摧毀的遺跡。
“紅狼,準備好了嗎?”威龍的聲音低沉而果斷,臉上不帶一絲表情。
他眼中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仿佛一柄隨時可以出鞘的利劍。
紅狼點了點頭,目光堅定。身為gti特戰隊的先鋒,他知道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一切就緒,威龍。命令下達,我們的目標很明確——消滅敵人,摧毀沙牆。”
威龍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掃過手中的戰術地圖,再次確認了路線。“那麽,就開始吧。”
他話音剛落,指揮官紅狼隨即給各個小組下達了命令。
隨即,gti特戰隊員們躍入戰車,先頭部隊乘坐zbd25型30噸級履帶式步兵戰車,緩緩穿越了沙漠的雷區。
沙漠中的陽光刺眼得令人難以睜眼,沙塵隨風飄蕩,宛如流動的金色海洋,但這並未阻擋特戰隊員們的步伐。
zbd25作為一種全地形履帶式戰車,設計上不僅具備強大的機動性,還能有效應對沙漠地形中的各種複雜障礙,包括地雷和陷阱。
zbd25戰車的引擎轟鳴聲如同雷霆般響徹沙漠,它們突破了那些布設在沙牆外圍的雷區,穩步前行。
每一輛戰車都配備了最先進的電子偵察設備,通過衛星定位與無人機的配合,精準識別敵方埋設的隱蔽雷區,並迅速清除障礙,保證部隊能夠順利前進。
緊隨其後的是ztz24d“絕影”主戰坦克集群,這些世界上最先進的重型戰車,裝甲厚重且火力強大。
ztz24d的主炮和副武器將任何敵方目標撕裂成碎片,強大的機動性和火力優勢使得它們在沙漠中如同猛虎出沒,輕鬆碾壓一切障礙。
“突破沙牆防線,為後續部隊爭取時間。”威龍站在指揮車內,目光堅定地掃過沙漠前方。
gti的特戰幹員們早已習慣了這類戰鬥,他們知道,背後不僅僅是自己隊員的生命,還有無數無法計數的命運等待著他們的決斷。
隨著戰車隊伍的前進,位置最外側、規模最大的沙牆漸漸出現在眼前。
修建的這道牆,曾經被視作保護西撒哈拉的屏障,然而如今,它卻無法為謝爾克斯政權提供任何庇護。
戰爭早已改變了它的意義——不再是防線,而是一座定時炸彈,隨時準備爆發。
gti的引擎轟鳴聲仿佛敲響了謝爾克斯政權的喪鍾,曾經的堡壘,現在不過是一塊搖搖欲墜的殘垣。
一聲巨響劃破了沙漠的寂靜,zbd25戰車順利通過雷區,而ztz24d坦克緊隨其後,開進了沙牆的核心區域。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gti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情報,掌握了沙牆的弱點。
“目標確認,第一道防線已突破。”紅狼的聲音在無線電中響起,帶著一種無比堅定的冷靜。
“繼續推進,所有單位進入攻擊狀態。”威龍的命令簡潔明了,眼中閃過一絲無情的冷光。
他的目標隻有一個——摧毀敵人,摧毀沙牆。
“絕影”坦克的主炮瞬間指向敵方的前哨陣地,炮火如暴雨般傾瀉而下,沙牆附近的敵人陣地頓時被摧毀,土石飛揚,沙塵彌漫。
ztz24d坦克集群緊跟其後,衝鋒在前,火力覆蓋著沙牆的一切。
敵人的反應很快,但他們的防禦顯得脆弱不堪。
摩洛哥人修建的西撒哈拉沙牆的防禦並非固若金湯,尤其是在麵對gti這一強大的現代化軍事力量時,更顯得捉襟見肘。
沙牆外的守軍在經曆了數十年的衝突與衰退後,早已無法有效組織起像樣的抵抗。
“紅狼,給我繼續壓製敵人的火力,保持進攻的節奏!”威龍指揮著後續部隊繼續向前推進。
沙牆內的謝爾克斯政權軍隊雖然設有防禦工事,但在gti強大的火力和機動性麵前,它們毫無還手之力。
沙牆旁的最後一座敵人堡壘終於崩塌,敵人的反擊顯得零散且無力。
gti特戰隊員們迅速占領了敵方陣地,沿著沙牆繼續推進,摧毀所有敵人的陣地和設施,確保敵人無法再對他們構成威脅。
威龍站在戰車上,望著前方被摧毀的沙牆,心中複雜的情感一時難以言喻。
這不僅僅是一次軍事行動,它代表著阿薩拉王國曆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
沙牆的崩塌標誌著謝爾克斯政權的覆滅開始,而gti的鐵拳,毫無疑問將徹底改變這片土地的未來。
“這就是結束。”威龍低聲自語,心中湧起一陣莫名的憤怒與解脫。
隨著最後一道防線的崩潰,謝爾克斯政權的敗局已經注定。
無論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阿薩拉社會複興黨政權的垮台幾乎成了不可避免的結果。
gti特戰隊員們如同入無人之境,快速清除敵人的指揮係統,切斷敵人的通訊和支援線路。
無論敵人如何拚命掙紮,命運早已注定。
“我們成功了。”紅狼的聲音中透著一絲輕鬆,“沙牆徹底被摧毀,敵人的先頭抵抗幾乎消失,。”
威龍沒有迴應,他凝視著遠方那片廣袤的沙漠,仿佛在思考什麽重要的事情。
沙牆崩塌的背後,是無數個痛苦的日夜,是兩個民族之間無法愈合的裂痕。
戰鬥的硝煙逐漸散去,沙牆的殘垣斷壁如同死去的巨獸,躺在荒漠之中。
gti的特戰隊員們並沒有停下腳步,未來的和平並不會從沙牆的廢墟中輕易誕生。
真正的勝利,是幫助這片飽受戰爭摧殘的土地重生。
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沙塵暴正以每秒18米的速度向東移動,gti特遣隊的十二輛zbd25改進型步兵戰車呈楔形隊列突進,30噸級的複合裝甲車身在狂沙中時隱時現,像一群鋼鐵巨獸在金色浪潮裏沉浮。
紅狼坐在指揮車的全息戰術台前,染著沙粒的絡腮胡隨著車身顛簸微微顫動——這位指揮官清楚記得,十二年前在阿勒頗巷戰時,庫爾德武裝讓他駕駛的老式bmp-2步戰車連熱成像儀都需要手動除霜。
";風速突變!能見度降至200米!";駕駛員小王盯著擋風玻璃上的增強現實投影,那些代表地形起伏的綠色網格線正在被沙暴撕成碎片。
車載計算機突然發出刺耳警報,戰術地圖上代表友軍的藍色光點集體閃爍——這是量子加密通信受到強電磁幹擾的征兆。
紅狼抓起加密電台的喉麥:";各車切換激光通訊陣列,深藍帶二排向左翼散開!";
他的命令被淹沒在140毫米滑膛炮的轟鳴中,頭車發射的炮射無人機在沙暴中炸開三團銀色煙霧,這是專門針對低能見度環境開發的偵察彈藥。
全息屏上瞬間浮現出前方八公裏處的熱源輪廓:二十三輛改裝自t-72底盤的阿薩拉衛隊裝甲車,車頂架設著中國外貿版紅箭-12反坦克導彈。
";紅狼唿叫深藍,確認接敵。";紅狼的拇指在火控權限按鈕上懸停半秒,";優先打擊防空載具,露娜準備無人機蜂群。";
露娜正將神經連接接口插入後頸,她的視網膜投影中浮現出h-100";火箭天使";無人機的操控界麵,這些六旋翼攻擊機的碳纖維外殼上還帶著沙漠鹽漬——三天前它們剛在阿爾及爾港完成海霧環境測試。
隨著她瞳孔焦點鎖定戰術地圖上的紅色菱形標識,十二架無人機在沙暴中展開蜂群陣列,機腹掛載的微型導彈解除保險時發出的";哢嗒";聲,通過骨傳導耳機清晰可辨。
";駭爪,給我打通電磁走廊。";露娜的左手在虛擬鍵盤上快速滑動,身旁的駭爪立刻啟動車載幹擾器。
三百米外的通訊中繼車頂部升起八邊形相控陣天線,發射的定向微波在沙塵粒子間燒灼出臨時信號通道。
這個被gti工程師戲稱為";沙漠wifi";的技術,實際是2028年戰場驗證過的跳頻抗幹擾方案升級版。
當首輪炮擊的炸點還在沙丘間滾動時,阿薩拉衛隊的反擊已然降臨。四架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從沙暴盲區突然現身,這些經過無人機化改裝的古董裝備了哈夫克集團的";旗手";巡飛彈,鏽蝕的旋翼支架上還殘留著利比亞內戰時期的彈痕。
它們像一群鋼鐵禿鷲撲向gti車隊,短翼下掛載的火箭巢噴出橘紅色尾焰。
";智能炮塔自由射擊!";紅狼拍下火控授權鍵的瞬間,所有zbd25的車載30毫米機關炮同時揚起炮管。
這些配備自學習火控係統的速射武器,本質上是對現役pgl-12輪式突擊炮的移植產物——炮塔基座的緩衝裝置甚至還能看到北方工業集團的出廠銘牌。
穿甲燃燒彈組成的火網在直升機群前方編織出死亡幕布,一架米-24的尾槳被打成漫天金屬碎片,機身打著旋栽進沙丘,炸開的火球將沙粒熔化成玻璃態晶體。
此時露娜操控的無人機蜂群已抵達戰場上空。
h-100機群在沙暴中保持的15米超低空突防,是2029年巴克什無人機突襲戰的經典戰術複刻。
當首架";火箭天使";用激光照射目標時,後續無人機立即共享火控數據,二十枚小型導彈幾乎同時離架。
這些采用預製破片戰鬥部的彈藥,在阿薩拉裝甲車頂炸開的金屬射流,輕鬆貫穿了僅有15毫米厚的焊接鋼板。
";七點鍾方向,步兵戰車集群!";深藍的警告聲從電台傳來時,紅狼已經看到全息地圖上新增的紅色光點。
八輛加裝反應裝甲的bmp-1從沙丘背麵衝出,這些誕生於1966年的老古董經過哈夫克集團改造,炮塔換裝了南非製20毫米機關炮。
它們的突進路線精準穿過gti車隊右翼的雷達盲區,顯然是獲得了實時衛星情報支援。
紅狼的瞳孔在戰術界麵上快速收縮:";二排釋放煙霧彈,全體車組切換熱融合觀瞄!";
隨著指令下達,zbd25車體兩側的六聯裝煙霧發射器噴出灰白色氣溶膠。
這種添加了碳化鎢顆粒的多頻譜幹擾煙幕,能讓大多數反坦克導彈的激光駕束製導失效。
與此同時,車長周視鏡切換至第三代微光+熱成像融合模式,沙暴中跳躍的熱源信號被ai自動標注為紅色方框。
當阿薩拉步兵戰車衝進八百米有效射程時,gti車隊的第二輪齊射開始了。
140毫米主炮發射的炮射導彈,本質上是對俄製";反射";9m119係統的模仿改進,但製導組件換成了浙江某民營企業的商用芯片。
導彈在飛行末段展開的減速翼,讓它們能夠以70度攻角俯衝,輕易洞穿了bmp-1脆弱的頂部裝甲。
其中一發炮彈陰差陽錯地命中車載彈藥架,殉爆的火球將炮塔拋到三十米高空,砸中後方跟進的武裝皮卡。
此時沙塵暴突然減弱,夕陽的餘暉透過雲隙形成丁達爾效應。
露娜抓住這轉瞬即逝的窗口期,命令剩餘的";火箭天使";發動垂直突擊。
六架無人機急速爬升至300米高度,光學鏡頭捕捉到正在重新編隊的米-24機群。
這些誕生於冷戰時期的飛行器顯然沒有應對蜂群攻擊的經驗,當第一枚導彈命中長機尾梁時,整個編隊陷入混亂。
有架直升機的駕駛員試圖發射熱誘彈,但老舊的拋射裝置卡殼導致彈藥在艙內引爆,燃燒的機身像流星般墜向沙漠。
";全體注意,衛隊裝甲縱隊開始後撤!";深藍的偵察車傳來激光測繪圖像,阿薩拉殘存部隊正沿著幹涸河床向西移動。
紅狼注意到其中有輛加裝衛星天線的指揮型bmp-1,立即調轉炮口。
這發140毫米高爆彈準確命中車體中部,飛濺的破片將方圓五十米內的伴隨步兵撕成碎肉,但飛散的紙質地圖殘片顯示,這支部隊原本的任務目標竟是前往修複某條地下輸水管線。
當最後一批敵軍消失在沙丘背後時,gti車組開始迴收無人機殘骸並統計戰損。
露娜拔下神經接口時發現後頸皮膚滲出了血珠——這是連續兩小時高強度腦控操作的代價。
她接過駭爪遞來的野戰咖啡,發現杯底沉澱著沙粒,嚐起來像摻了鹽的泥漿。
遠處燃燒的裝甲殘骸逐漸被流沙吞沒,沙暴過後的星空格外清晰,某顆低軌道衛星的閃光劃過天穹,不知屬於gti還是哈夫克集團。
紅狼走出指揮車,靴底踩在尚未冷卻的彈殼堆裏發出咯吱聲。
他掏出加密手機拍攝戰場全景,鏡頭掃過那架倒插在沙地上的米-24直升機。生鏽的機艙蓋內側用阿拉伯語潦草地寫著:";為蘇丹陛下而戰,2035年4月7日";。
這個日期讓他想起三年前簽署的《撒哈拉資源安保協議》,當時阿薩拉王國的代表在條約上用純金印章蓋下的紋樣,此刻正在他褲袋裏的銅製煙盒上微微發燙。
這個堅不可摧的沙牆,由摩洛哥人親手修建,橫亙在西撒哈拉的荒漠之中,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巨牆,將阿薩拉王國的東與西、兩個民族的裂痕隔開。
雖然它曾經是兩國邊界的象征,但今天,它不再是謝爾克斯的防線,而是將要被gti摧毀的遺跡。
“紅狼,準備好了嗎?”威龍的聲音低沉而果斷,臉上不帶一絲表情。
他眼中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仿佛一柄隨時可以出鞘的利劍。
紅狼點了點頭,目光堅定。身為gti特戰隊的先鋒,他知道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一切就緒,威龍。命令下達,我們的目標很明確——消滅敵人,摧毀沙牆。”
威龍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掃過手中的戰術地圖,再次確認了路線。“那麽,就開始吧。”
他話音剛落,指揮官紅狼隨即給各個小組下達了命令。
隨即,gti特戰隊員們躍入戰車,先頭部隊乘坐zbd25型30噸級履帶式步兵戰車,緩緩穿越了沙漠的雷區。
沙漠中的陽光刺眼得令人難以睜眼,沙塵隨風飄蕩,宛如流動的金色海洋,但這並未阻擋特戰隊員們的步伐。
zbd25作為一種全地形履帶式戰車,設計上不僅具備強大的機動性,還能有效應對沙漠地形中的各種複雜障礙,包括地雷和陷阱。
zbd25戰車的引擎轟鳴聲如同雷霆般響徹沙漠,它們突破了那些布設在沙牆外圍的雷區,穩步前行。
每一輛戰車都配備了最先進的電子偵察設備,通過衛星定位與無人機的配合,精準識別敵方埋設的隱蔽雷區,並迅速清除障礙,保證部隊能夠順利前進。
緊隨其後的是ztz24d“絕影”主戰坦克集群,這些世界上最先進的重型戰車,裝甲厚重且火力強大。
ztz24d的主炮和副武器將任何敵方目標撕裂成碎片,強大的機動性和火力優勢使得它們在沙漠中如同猛虎出沒,輕鬆碾壓一切障礙。
“突破沙牆防線,為後續部隊爭取時間。”威龍站在指揮車內,目光堅定地掃過沙漠前方。
gti的特戰幹員們早已習慣了這類戰鬥,他們知道,背後不僅僅是自己隊員的生命,還有無數無法計數的命運等待著他們的決斷。
隨著戰車隊伍的前進,位置最外側、規模最大的沙牆漸漸出現在眼前。
修建的這道牆,曾經被視作保護西撒哈拉的屏障,然而如今,它卻無法為謝爾克斯政權提供任何庇護。
戰爭早已改變了它的意義——不再是防線,而是一座定時炸彈,隨時準備爆發。
gti的引擎轟鳴聲仿佛敲響了謝爾克斯政權的喪鍾,曾經的堡壘,現在不過是一塊搖搖欲墜的殘垣。
一聲巨響劃破了沙漠的寂靜,zbd25戰車順利通過雷區,而ztz24d坦克緊隨其後,開進了沙牆的核心區域。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gti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情報,掌握了沙牆的弱點。
“目標確認,第一道防線已突破。”紅狼的聲音在無線電中響起,帶著一種無比堅定的冷靜。
“繼續推進,所有單位進入攻擊狀態。”威龍的命令簡潔明了,眼中閃過一絲無情的冷光。
他的目標隻有一個——摧毀敵人,摧毀沙牆。
“絕影”坦克的主炮瞬間指向敵方的前哨陣地,炮火如暴雨般傾瀉而下,沙牆附近的敵人陣地頓時被摧毀,土石飛揚,沙塵彌漫。
ztz24d坦克集群緊跟其後,衝鋒在前,火力覆蓋著沙牆的一切。
敵人的反應很快,但他們的防禦顯得脆弱不堪。
摩洛哥人修建的西撒哈拉沙牆的防禦並非固若金湯,尤其是在麵對gti這一強大的現代化軍事力量時,更顯得捉襟見肘。
沙牆外的守軍在經曆了數十年的衝突與衰退後,早已無法有效組織起像樣的抵抗。
“紅狼,給我繼續壓製敵人的火力,保持進攻的節奏!”威龍指揮著後續部隊繼續向前推進。
沙牆內的謝爾克斯政權軍隊雖然設有防禦工事,但在gti強大的火力和機動性麵前,它們毫無還手之力。
沙牆旁的最後一座敵人堡壘終於崩塌,敵人的反擊顯得零散且無力。
gti特戰隊員們迅速占領了敵方陣地,沿著沙牆繼續推進,摧毀所有敵人的陣地和設施,確保敵人無法再對他們構成威脅。
威龍站在戰車上,望著前方被摧毀的沙牆,心中複雜的情感一時難以言喻。
這不僅僅是一次軍事行動,它代表著阿薩拉王國曆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
沙牆的崩塌標誌著謝爾克斯政權的覆滅開始,而gti的鐵拳,毫無疑問將徹底改變這片土地的未來。
“這就是結束。”威龍低聲自語,心中湧起一陣莫名的憤怒與解脫。
隨著最後一道防線的崩潰,謝爾克斯政權的敗局已經注定。
無論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阿薩拉社會複興黨政權的垮台幾乎成了不可避免的結果。
gti特戰隊員們如同入無人之境,快速清除敵人的指揮係統,切斷敵人的通訊和支援線路。
無論敵人如何拚命掙紮,命運早已注定。
“我們成功了。”紅狼的聲音中透著一絲輕鬆,“沙牆徹底被摧毀,敵人的先頭抵抗幾乎消失,。”
威龍沒有迴應,他凝視著遠方那片廣袤的沙漠,仿佛在思考什麽重要的事情。
沙牆崩塌的背後,是無數個痛苦的日夜,是兩個民族之間無法愈合的裂痕。
戰鬥的硝煙逐漸散去,沙牆的殘垣斷壁如同死去的巨獸,躺在荒漠之中。
gti的特戰隊員們並沒有停下腳步,未來的和平並不會從沙牆的廢墟中輕易誕生。
真正的勝利,是幫助這片飽受戰爭摧殘的土地重生。
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沙塵暴正以每秒18米的速度向東移動,gti特遣隊的十二輛zbd25改進型步兵戰車呈楔形隊列突進,30噸級的複合裝甲車身在狂沙中時隱時現,像一群鋼鐵巨獸在金色浪潮裏沉浮。
紅狼坐在指揮車的全息戰術台前,染著沙粒的絡腮胡隨著車身顛簸微微顫動——這位指揮官清楚記得,十二年前在阿勒頗巷戰時,庫爾德武裝讓他駕駛的老式bmp-2步戰車連熱成像儀都需要手動除霜。
";風速突變!能見度降至200米!";駕駛員小王盯著擋風玻璃上的增強現實投影,那些代表地形起伏的綠色網格線正在被沙暴撕成碎片。
車載計算機突然發出刺耳警報,戰術地圖上代表友軍的藍色光點集體閃爍——這是量子加密通信受到強電磁幹擾的征兆。
紅狼抓起加密電台的喉麥:";各車切換激光通訊陣列,深藍帶二排向左翼散開!";
他的命令被淹沒在140毫米滑膛炮的轟鳴中,頭車發射的炮射無人機在沙暴中炸開三團銀色煙霧,這是專門針對低能見度環境開發的偵察彈藥。
全息屏上瞬間浮現出前方八公裏處的熱源輪廓:二十三輛改裝自t-72底盤的阿薩拉衛隊裝甲車,車頂架設著中國外貿版紅箭-12反坦克導彈。
";紅狼唿叫深藍,確認接敵。";紅狼的拇指在火控權限按鈕上懸停半秒,";優先打擊防空載具,露娜準備無人機蜂群。";
露娜正將神經連接接口插入後頸,她的視網膜投影中浮現出h-100";火箭天使";無人機的操控界麵,這些六旋翼攻擊機的碳纖維外殼上還帶著沙漠鹽漬——三天前它們剛在阿爾及爾港完成海霧環境測試。
隨著她瞳孔焦點鎖定戰術地圖上的紅色菱形標識,十二架無人機在沙暴中展開蜂群陣列,機腹掛載的微型導彈解除保險時發出的";哢嗒";聲,通過骨傳導耳機清晰可辨。
";駭爪,給我打通電磁走廊。";露娜的左手在虛擬鍵盤上快速滑動,身旁的駭爪立刻啟動車載幹擾器。
三百米外的通訊中繼車頂部升起八邊形相控陣天線,發射的定向微波在沙塵粒子間燒灼出臨時信號通道。
這個被gti工程師戲稱為";沙漠wifi";的技術,實際是2028年戰場驗證過的跳頻抗幹擾方案升級版。
當首輪炮擊的炸點還在沙丘間滾動時,阿薩拉衛隊的反擊已然降臨。四架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從沙暴盲區突然現身,這些經過無人機化改裝的古董裝備了哈夫克集團的";旗手";巡飛彈,鏽蝕的旋翼支架上還殘留著利比亞內戰時期的彈痕。
它們像一群鋼鐵禿鷲撲向gti車隊,短翼下掛載的火箭巢噴出橘紅色尾焰。
";智能炮塔自由射擊!";紅狼拍下火控授權鍵的瞬間,所有zbd25的車載30毫米機關炮同時揚起炮管。
這些配備自學習火控係統的速射武器,本質上是對現役pgl-12輪式突擊炮的移植產物——炮塔基座的緩衝裝置甚至還能看到北方工業集團的出廠銘牌。
穿甲燃燒彈組成的火網在直升機群前方編織出死亡幕布,一架米-24的尾槳被打成漫天金屬碎片,機身打著旋栽進沙丘,炸開的火球將沙粒熔化成玻璃態晶體。
此時露娜操控的無人機蜂群已抵達戰場上空。
h-100機群在沙暴中保持的15米超低空突防,是2029年巴克什無人機突襲戰的經典戰術複刻。
當首架";火箭天使";用激光照射目標時,後續無人機立即共享火控數據,二十枚小型導彈幾乎同時離架。
這些采用預製破片戰鬥部的彈藥,在阿薩拉裝甲車頂炸開的金屬射流,輕鬆貫穿了僅有15毫米厚的焊接鋼板。
";七點鍾方向,步兵戰車集群!";深藍的警告聲從電台傳來時,紅狼已經看到全息地圖上新增的紅色光點。
八輛加裝反應裝甲的bmp-1從沙丘背麵衝出,這些誕生於1966年的老古董經過哈夫克集團改造,炮塔換裝了南非製20毫米機關炮。
它們的突進路線精準穿過gti車隊右翼的雷達盲區,顯然是獲得了實時衛星情報支援。
紅狼的瞳孔在戰術界麵上快速收縮:";二排釋放煙霧彈,全體車組切換熱融合觀瞄!";
隨著指令下達,zbd25車體兩側的六聯裝煙霧發射器噴出灰白色氣溶膠。
這種添加了碳化鎢顆粒的多頻譜幹擾煙幕,能讓大多數反坦克導彈的激光駕束製導失效。
與此同時,車長周視鏡切換至第三代微光+熱成像融合模式,沙暴中跳躍的熱源信號被ai自動標注為紅色方框。
當阿薩拉步兵戰車衝進八百米有效射程時,gti車隊的第二輪齊射開始了。
140毫米主炮發射的炮射導彈,本質上是對俄製";反射";9m119係統的模仿改進,但製導組件換成了浙江某民營企業的商用芯片。
導彈在飛行末段展開的減速翼,讓它們能夠以70度攻角俯衝,輕易洞穿了bmp-1脆弱的頂部裝甲。
其中一發炮彈陰差陽錯地命中車載彈藥架,殉爆的火球將炮塔拋到三十米高空,砸中後方跟進的武裝皮卡。
此時沙塵暴突然減弱,夕陽的餘暉透過雲隙形成丁達爾效應。
露娜抓住這轉瞬即逝的窗口期,命令剩餘的";火箭天使";發動垂直突擊。
六架無人機急速爬升至300米高度,光學鏡頭捕捉到正在重新編隊的米-24機群。
這些誕生於冷戰時期的飛行器顯然沒有應對蜂群攻擊的經驗,當第一枚導彈命中長機尾梁時,整個編隊陷入混亂。
有架直升機的駕駛員試圖發射熱誘彈,但老舊的拋射裝置卡殼導致彈藥在艙內引爆,燃燒的機身像流星般墜向沙漠。
";全體注意,衛隊裝甲縱隊開始後撤!";深藍的偵察車傳來激光測繪圖像,阿薩拉殘存部隊正沿著幹涸河床向西移動。
紅狼注意到其中有輛加裝衛星天線的指揮型bmp-1,立即調轉炮口。
這發140毫米高爆彈準確命中車體中部,飛濺的破片將方圓五十米內的伴隨步兵撕成碎肉,但飛散的紙質地圖殘片顯示,這支部隊原本的任務目標竟是前往修複某條地下輸水管線。
當最後一批敵軍消失在沙丘背後時,gti車組開始迴收無人機殘骸並統計戰損。
露娜拔下神經接口時發現後頸皮膚滲出了血珠——這是連續兩小時高強度腦控操作的代價。
她接過駭爪遞來的野戰咖啡,發現杯底沉澱著沙粒,嚐起來像摻了鹽的泥漿。
遠處燃燒的裝甲殘骸逐漸被流沙吞沒,沙暴過後的星空格外清晰,某顆低軌道衛星的閃光劃過天穹,不知屬於gti還是哈夫克集團。
紅狼走出指揮車,靴底踩在尚未冷卻的彈殼堆裏發出咯吱聲。
他掏出加密手機拍攝戰場全景,鏡頭掃過那架倒插在沙地上的米-24直升機。生鏽的機艙蓋內側用阿拉伯語潦草地寫著:";為蘇丹陛下而戰,2035年4月7日";。
這個日期讓他想起三年前簽署的《撒哈拉資源安保協議》,當時阿薩拉王國的代表在條約上用純金印章蓋下的紋樣,此刻正在他褲袋裏的銅製煙盒上微微發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