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會試(3)
開局入贅將軍府,我成了文聖 作者:南堂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第一句乃是破題。
當初王鏊破題,並未選擇要誰富裕,而是認為要共同富裕,不過富裕應該自下而上,老百姓在下,隻要他們富裕了,君主就自然會富裕。
而蘇璟,也隻不過正好盜用古人成果罷了!
接著便是承題。
蘇璟寫道:蓋君之富,藏於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主的富裕,是藏在民間,老百姓都富裕了,就不存在君主一個人窮的道理。
然後起講:“蓋謂:公之加賦,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
誠能百畝而徹,恆存節用愛人之心;什一而征,不為厲民自養之計,則民力所出,不困於征求;民財所有,不盡於聚斂。”
闡述道理:國君要增加賦稅,目的是補充用度的不足。君主想用度充足,為何不先讓老百姓充足?
如果能實行周代的徹法,一直有愛護百姓的心思,用取十抽一的征稅辦法,不為了自己而加重百姓負擔,那麽百姓的產出就多了,也就不再困頓於國家用度不足的難題。
老百姓的產出,就不會被賦稅吞噬。
第一股:
“閭閻之內,乃積乃倉,而所謂仰事俯有者,無憂矣。”
第二股:裏野之間,如茨如粱,而所謂養生送死者,無憾矣。
……
蘇璟一直默寫到第八股:饔飧牢醴,足以供賓客之需;車馬器械,足以備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應之也,又孰與不足乎?
最後以:“籲!徹法之立,本以為民,而國用之足,乃由於此,何必加賦以求富哉!”結束。
等到蘇璟寫完,已快到酉時。
一連動筆兩三個時辰,蘇璟寫毛筆字還極慢,早就手腕酸痛的無法忍受。
好在他已經將整篇文章默寫了下來。
接下來他仔細檢查了一下有無錯別字,確認無誤後,便終於放下了筆,深吸一口氣。
隨著收卷的敲鑼聲響起,便意味著今日的第一場考試已經接近尾聲。
巡考官開始收卷。
蘇璟聽到隔壁的傳來考生歎息哀怨之聲,也有不少考生因為考題而精神崩潰,嚎啕大哭起來。
一陣吵吵鬧鬧之後,那巡考官終於來到蘇璟的隔間。
他看向蘇璟身前的試卷,工工整整,毫無塗改,頓時眼前一亮。
不過他不敢多剽幾眼,怕被人說閑話,於是匆匆收起蘇璟的試卷,便離開了。
就算是考完了第一場考試,裏麵的考生們也不允許擅自出來走動,隻能暫且待在隔間內休息。
夜色降臨,貢院為每名考生準備了油燈。
現在已經初秋,秋高氣爽,但蚊蟲肆虐,咬得人無從安眠。
蘇璟也是強忍著蚊蟲的叮咬,湊合熬了一夜。
第二日巳時,考雜文。
蘇璟揉了揉眼睛,那巡考官已經將試卷放在了蘇璟桌上。
蘇璟剛準備撐一個懶腰,接著便聽見隔壁不遠處的隔間內傳來了一道驚唿聲!
“死人啦!”
“死人啦!”
一陣驚唿之後,便有侍衛匆匆而來。
接著蘇璟便看到三五個侍衛正拖著一個屍體在地上檢查。
“迴大人,此考生是昨夜突發惡疾而亡!”
侍衛匯報著情況,那巡考官也僅僅隻是瞥了一眼,隨即道:“先處理一下,以免耽擱了考試。”
古代科舉製度殘酷無比,有些考生身子堅持不住,便直接斃於考場之內!
蘇璟深吸一口氣,他暗暗活動了一下雙腿。
如今經過這半年多來的鍛煉,蘇璟已經能與常人無異。
隻是他如今還不願將自己能走路的消息散播出去,怕會引起他人的疑心。
蘇璟翻開試卷,隻見規定以“賦得體”詠“古原草送別”,且限四韻八句,並要求起承轉合分明,對仗工整。
蘇璟沉思了片刻,腦中努力迴想有關這意境相同的詩句。
“有了!”
蘇璟提起了筆,隨後鄭重地在試卷上寫道: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一首詩詞乃是白居易十六歲在江南參加科考時所作,如今卻被蘇璟照抄了過來。
這首作為後世孩童啟蒙的詩句,想必在這慶國當中,當屬上上乘之作了吧!
很快,蘇璟收了筆,在原地閉目養神。
那巡考官見蘇璟那副怡然自得的模樣,暗暗地歎了一口氣。
“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原來他以為蘇璟是濫竽充數之輩!
隻見其他學子皆認真在紙上打草稿,方才敢在試卷上落筆。
而那蘇璟,想也沒想便直接在試卷上“亂塗亂畫”起來,白白浪費了這一次科考的機會!
顯然,對於那些巡考官來說,做詩賦的難度,遠遠高於第一場的考試。
因為詩賦講究韻律工整,嚴詞考究,就算是那往年的狀元許允,也沒有把握一遍就過。
他曾觀摩過往年狀元的試卷,哪一個字不是推敲了又推敲?
而這蘇璟,僅僅隻是看了一眼便落筆,看來已經毫無希望了。
此時巡考官又瞥向了一處,隻見那名考生眉頭緊鎖,細細在草紙上考究。
於是他點了點頭:“此子倒是極有可能。”
很快,兩個時辰過去,已至午時。
還有最後一場考試,便可自行離開貢院。
收了試卷,蘇璟又吃了幾口幹糧,混著冰冷的井水咽了下去。
“此刻若是有壓縮餅幹,或者方便麵就好了……”
想到壓縮餅幹還有方便麵,頓時令蘇璟眼前一亮!
看來他又有新東西可以去折騰了。
等到他賺夠了銀子,便暗中積累力量,屆時離開京城,離開蕭家,找一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兒瀟灑去!
第三場考試從亥時開始,一直到醜時結束。
蘇璟不明白為何古代科考要放在半夜進行,隻見巡考官將試卷一一發下,路過蘇璟身前時,還好好地旁敲側擊了一番。
“好好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
那巡考官放下試卷,便搖頭晃腦地離開了。
當初王鏊破題,並未選擇要誰富裕,而是認為要共同富裕,不過富裕應該自下而上,老百姓在下,隻要他們富裕了,君主就自然會富裕。
而蘇璟,也隻不過正好盜用古人成果罷了!
接著便是承題。
蘇璟寫道:蓋君之富,藏於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主的富裕,是藏在民間,老百姓都富裕了,就不存在君主一個人窮的道理。
然後起講:“蓋謂:公之加賦,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
誠能百畝而徹,恆存節用愛人之心;什一而征,不為厲民自養之計,則民力所出,不困於征求;民財所有,不盡於聚斂。”
闡述道理:國君要增加賦稅,目的是補充用度的不足。君主想用度充足,為何不先讓老百姓充足?
如果能實行周代的徹法,一直有愛護百姓的心思,用取十抽一的征稅辦法,不為了自己而加重百姓負擔,那麽百姓的產出就多了,也就不再困頓於國家用度不足的難題。
老百姓的產出,就不會被賦稅吞噬。
第一股:
“閭閻之內,乃積乃倉,而所謂仰事俯有者,無憂矣。”
第二股:裏野之間,如茨如粱,而所謂養生送死者,無憾矣。
……
蘇璟一直默寫到第八股:饔飧牢醴,足以供賓客之需;車馬器械,足以備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應之也,又孰與不足乎?
最後以:“籲!徹法之立,本以為民,而國用之足,乃由於此,何必加賦以求富哉!”結束。
等到蘇璟寫完,已快到酉時。
一連動筆兩三個時辰,蘇璟寫毛筆字還極慢,早就手腕酸痛的無法忍受。
好在他已經將整篇文章默寫了下來。
接下來他仔細檢查了一下有無錯別字,確認無誤後,便終於放下了筆,深吸一口氣。
隨著收卷的敲鑼聲響起,便意味著今日的第一場考試已經接近尾聲。
巡考官開始收卷。
蘇璟聽到隔壁的傳來考生歎息哀怨之聲,也有不少考生因為考題而精神崩潰,嚎啕大哭起來。
一陣吵吵鬧鬧之後,那巡考官終於來到蘇璟的隔間。
他看向蘇璟身前的試卷,工工整整,毫無塗改,頓時眼前一亮。
不過他不敢多剽幾眼,怕被人說閑話,於是匆匆收起蘇璟的試卷,便離開了。
就算是考完了第一場考試,裏麵的考生們也不允許擅自出來走動,隻能暫且待在隔間內休息。
夜色降臨,貢院為每名考生準備了油燈。
現在已經初秋,秋高氣爽,但蚊蟲肆虐,咬得人無從安眠。
蘇璟也是強忍著蚊蟲的叮咬,湊合熬了一夜。
第二日巳時,考雜文。
蘇璟揉了揉眼睛,那巡考官已經將試卷放在了蘇璟桌上。
蘇璟剛準備撐一個懶腰,接著便聽見隔壁不遠處的隔間內傳來了一道驚唿聲!
“死人啦!”
“死人啦!”
一陣驚唿之後,便有侍衛匆匆而來。
接著蘇璟便看到三五個侍衛正拖著一個屍體在地上檢查。
“迴大人,此考生是昨夜突發惡疾而亡!”
侍衛匯報著情況,那巡考官也僅僅隻是瞥了一眼,隨即道:“先處理一下,以免耽擱了考試。”
古代科舉製度殘酷無比,有些考生身子堅持不住,便直接斃於考場之內!
蘇璟深吸一口氣,他暗暗活動了一下雙腿。
如今經過這半年多來的鍛煉,蘇璟已經能與常人無異。
隻是他如今還不願將自己能走路的消息散播出去,怕會引起他人的疑心。
蘇璟翻開試卷,隻見規定以“賦得體”詠“古原草送別”,且限四韻八句,並要求起承轉合分明,對仗工整。
蘇璟沉思了片刻,腦中努力迴想有關這意境相同的詩句。
“有了!”
蘇璟提起了筆,隨後鄭重地在試卷上寫道: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一首詩詞乃是白居易十六歲在江南參加科考時所作,如今卻被蘇璟照抄了過來。
這首作為後世孩童啟蒙的詩句,想必在這慶國當中,當屬上上乘之作了吧!
很快,蘇璟收了筆,在原地閉目養神。
那巡考官見蘇璟那副怡然自得的模樣,暗暗地歎了一口氣。
“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原來他以為蘇璟是濫竽充數之輩!
隻見其他學子皆認真在紙上打草稿,方才敢在試卷上落筆。
而那蘇璟,想也沒想便直接在試卷上“亂塗亂畫”起來,白白浪費了這一次科考的機會!
顯然,對於那些巡考官來說,做詩賦的難度,遠遠高於第一場的考試。
因為詩賦講究韻律工整,嚴詞考究,就算是那往年的狀元許允,也沒有把握一遍就過。
他曾觀摩過往年狀元的試卷,哪一個字不是推敲了又推敲?
而這蘇璟,僅僅隻是看了一眼便落筆,看來已經毫無希望了。
此時巡考官又瞥向了一處,隻見那名考生眉頭緊鎖,細細在草紙上考究。
於是他點了點頭:“此子倒是極有可能。”
很快,兩個時辰過去,已至午時。
還有最後一場考試,便可自行離開貢院。
收了試卷,蘇璟又吃了幾口幹糧,混著冰冷的井水咽了下去。
“此刻若是有壓縮餅幹,或者方便麵就好了……”
想到壓縮餅幹還有方便麵,頓時令蘇璟眼前一亮!
看來他又有新東西可以去折騰了。
等到他賺夠了銀子,便暗中積累力量,屆時離開京城,離開蕭家,找一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兒瀟灑去!
第三場考試從亥時開始,一直到醜時結束。
蘇璟不明白為何古代科考要放在半夜進行,隻見巡考官將試卷一一發下,路過蘇璟身前時,還好好地旁敲側擊了一番。
“好好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
那巡考官放下試卷,便搖頭晃腦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