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賑災糧(2)
開局入贅將軍府,我成了文聖 作者:南堂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慶帝見他的確是風塵仆仆的模樣,也不責怪。
於是疑惑道:“胡峰,你如此冒險來京見朕,是有何要事?”
胡峰恭敬跪拜,隨即道:“迴聖上。”
“臣受荊州知府方大人之命,率一千兵馬支援江陵城,助兩位欽差大人平定白蓮教。”
“臣在去江陵城路上,恰好遇到欽差蘇璟蘇大人,於是臣受蘇大人調遣,先是在江陵城周邊圍堵北齊刺客,後又依照蘇大人吩咐,率軍在城中喬裝打扮,伺機而動,平定白蓮教!”
“如今白蓮教已經被臣鏟除,與此同時,蘇大人智謀卓絕無雙,竟然想到了一招“炒糧”之法,為禹州、江州兩地,籌集十五萬擔賑災糧!”
“現十五萬擔賑災糧已經上船,隻待聖上一聲令下,便可即刻運往禹州、江州兩地,緩解災情!”
嘶!
此話一出,百官震驚!
“‘炒糧之法’?”
慶帝麵露狐疑之色。
“正是!”
胡峰於是按照蘇璟先前吩咐他的話,一字不落的迴複慶帝。
慶帝聞言,隨即深吸一口氣。
隨即目光望向一處角落。
那角落裏的老者滿意地點了點頭。
慶帝見狀,頓時目光當中多了一抹光亮。
“聖上,這胡峰簡直就是在胡言亂語!”
“還請聖上不要相信此寮!”
胡峰聞言,隨即跪拜道:“臣願以這身上的官服和這顆腦袋擔保,臣所言,句句屬實,若有胡說,願受嚴懲!”
這胡峰義正言辭,令底下百官紛紛閉上了嘴!
慶帝見自己的老師也點頭,頓時知曉此事可信度有個八九分。
於是他欣喜道:“好!”
“朕暫且相信你!”
“來人,即刻快馬加鞭,傳朕的口諭,令蘇璟將這十五萬擔賑災糧,即刻發往禹州、江州兩地!”
“另,蘇璟平定白蓮教,籌集賑災糧有功,讓他速速迴京,朕會依功行賞!”
“是!”
慶帝說完,一名侍衛領了命令,隨後快步離開了大殿。
胡峰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氣。
果然,蘇璟預料的不錯,這朝廷之中,定會有人百般阻礙,若是單憑蘇璟的一封奏疏,肯定難以讓聖上相信。
“另,荊州同知胡峰,平定白蓮教、籌集賑災糧有功,待到朕派人核查真實性之後,朕會另有重賞!”
“好了,散朝吧!”
……
昭陽殿,皇帝的禦書房。
慶帝李楨正坐在龍椅上,望著案牘上那封蘇璟的奏疏。
“老師,你這麽看。”
一名老者威嚴坐在一處角落。
“此事亦真,此子一路上的行蹤,老夫早已派人暗中尾隨。”
“哦?”
“老師為何對他如此執著?”
隻見那老者輕撫了一下花白的胡須。
“能做出那首《不第後賦菊》之人,其誌向遠大。”
說完,隻見他袖手一揮,一張信紙穩穩落在慶帝麵前。
“這是他去往江陵城路上所發生之事,老夫早已讓人一字一句的記錄了下來。”
慶帝的目光望向信紙,隻見他的目光逐漸凝聚,隨後不可思議道:“他竟然會懂得這麽多東西?”
“還有那兩首詩……”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這……真是他所寫的?”
那角落裏的老者點了點頭,隨後念誦道:“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好詩啊!”
“真是好詩啊!”
“還有那首《水調歌頭》……”
“老夫活了這麽多年,也從未見過一個人,竟然能寫出這麽多首感情、風格、寓意都極為不同的詩詞!”
“倘若此人不為我慶國所用,那定然是我慶國未來的大敵!”
聽到自己的老師竟然如此評價那蘇璟。
就連慶帝李楨自己也都有些嫉妒起來。
他還從未聽過自己的老師,竟然如此評價一個人!
“朕知曉了。”
……
與此同時,在景仁宮內。
這是當朝皇貴妃呂呂昕玉所居住的宮殿。
今日的景仁宮內多來了一個人。
一個衣著華麗的婦人,正坐在大廳的一側。
“堂姐,如今江陵城白蓮教聲勢浩大,我怕……”
“你不必擔憂,本宮已經安排了下去。”
“可保你喬家無憂。”
皇貴妃呂昕玉威嚴地坐在堂前,她目光如炬,身邊還站著一位穿著黑衣的神秘人。
那喬秀傑的妻子呂慧,望著那黑衣人,隻感覺後背發涼,不敢多看兩眼。
此時,有婢女匆匆來報。
“參見貴妃娘娘,有太子殿下的飛鴿傳書。”
說完,她將裝有消息的小拇指般大小的竹筒呈遞給了呂貴妃。
隻見呂貴妃打開裏麵的紙條,頓時眉頭一皺。
一股怒火頓時上湧!
“什麽!”
“竟有此事!”
啪!
呂貴妃那一隻白皙的手猛然拍在麵前的茶台上。
隻見那茶台搖搖晃晃,瞬間震飛上麵的茶盞,嘩啦一聲摔在地上。
隨後她玉手緊握成拳,臉上浮現出滔天的怒火。
……
江陵城。
周成按照蘇璟的吩咐,將十五萬擔賑災糧全部搬上了船。
如今隻等聖上的命令下來,便可即刻出發。
這次“炒糧”,除去這一買一賣其中的消耗,蘇璟共計獲利三十萬兩白銀,及二十萬擔糧食。
隨著外地糧商的陸續湧入,江陵城中的糧價此時已經維持在了二十五文左右。
糧價與先前無異。
這也讓更多的百姓能吃得上飯。
現在這天地會已經在百姓心目中樹立起不少威望。
蘇璟怕“樹大招風”,這早晚都要被聖上發現,他打算先將天地會組織“就地解散”,以免留下任何痕跡。
當然,這“解散”隻是為了縮減人員,優中選優。
現目前,蘇璟暫定天地會目前隻發展一百人。
這樣一來好隱蔽蹤跡,二來要培養忠誠於自己的骨幹力量。
就算被慶帝身邊的探子發現,區區一百人,便可以小小的護衛搪塞過去。
當蘇璟將想要“解散”天地會的想法告訴眾人之後。
最先反對的,當然屬那紈絝世子阮陽了!
畢竟他剛當上這白虎堂堂主沒幾天,好不容易跟底下的兄弟們混熟了,此時又要原地解散,這怎能讓他接受得了?
於是疑惑道:“胡峰,你如此冒險來京見朕,是有何要事?”
胡峰恭敬跪拜,隨即道:“迴聖上。”
“臣受荊州知府方大人之命,率一千兵馬支援江陵城,助兩位欽差大人平定白蓮教。”
“臣在去江陵城路上,恰好遇到欽差蘇璟蘇大人,於是臣受蘇大人調遣,先是在江陵城周邊圍堵北齊刺客,後又依照蘇大人吩咐,率軍在城中喬裝打扮,伺機而動,平定白蓮教!”
“如今白蓮教已經被臣鏟除,與此同時,蘇大人智謀卓絕無雙,竟然想到了一招“炒糧”之法,為禹州、江州兩地,籌集十五萬擔賑災糧!”
“現十五萬擔賑災糧已經上船,隻待聖上一聲令下,便可即刻運往禹州、江州兩地,緩解災情!”
嘶!
此話一出,百官震驚!
“‘炒糧之法’?”
慶帝麵露狐疑之色。
“正是!”
胡峰於是按照蘇璟先前吩咐他的話,一字不落的迴複慶帝。
慶帝聞言,隨即深吸一口氣。
隨即目光望向一處角落。
那角落裏的老者滿意地點了點頭。
慶帝見狀,頓時目光當中多了一抹光亮。
“聖上,這胡峰簡直就是在胡言亂語!”
“還請聖上不要相信此寮!”
胡峰聞言,隨即跪拜道:“臣願以這身上的官服和這顆腦袋擔保,臣所言,句句屬實,若有胡說,願受嚴懲!”
這胡峰義正言辭,令底下百官紛紛閉上了嘴!
慶帝見自己的老師也點頭,頓時知曉此事可信度有個八九分。
於是他欣喜道:“好!”
“朕暫且相信你!”
“來人,即刻快馬加鞭,傳朕的口諭,令蘇璟將這十五萬擔賑災糧,即刻發往禹州、江州兩地!”
“另,蘇璟平定白蓮教,籌集賑災糧有功,讓他速速迴京,朕會依功行賞!”
“是!”
慶帝說完,一名侍衛領了命令,隨後快步離開了大殿。
胡峰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氣。
果然,蘇璟預料的不錯,這朝廷之中,定會有人百般阻礙,若是單憑蘇璟的一封奏疏,肯定難以讓聖上相信。
“另,荊州同知胡峰,平定白蓮教、籌集賑災糧有功,待到朕派人核查真實性之後,朕會另有重賞!”
“好了,散朝吧!”
……
昭陽殿,皇帝的禦書房。
慶帝李楨正坐在龍椅上,望著案牘上那封蘇璟的奏疏。
“老師,你這麽看。”
一名老者威嚴坐在一處角落。
“此事亦真,此子一路上的行蹤,老夫早已派人暗中尾隨。”
“哦?”
“老師為何對他如此執著?”
隻見那老者輕撫了一下花白的胡須。
“能做出那首《不第後賦菊》之人,其誌向遠大。”
說完,隻見他袖手一揮,一張信紙穩穩落在慶帝麵前。
“這是他去往江陵城路上所發生之事,老夫早已讓人一字一句的記錄了下來。”
慶帝的目光望向信紙,隻見他的目光逐漸凝聚,隨後不可思議道:“他竟然會懂得這麽多東西?”
“還有那兩首詩……”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這……真是他所寫的?”
那角落裏的老者點了點頭,隨後念誦道:“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好詩啊!”
“真是好詩啊!”
“還有那首《水調歌頭》……”
“老夫活了這麽多年,也從未見過一個人,竟然能寫出這麽多首感情、風格、寓意都極為不同的詩詞!”
“倘若此人不為我慶國所用,那定然是我慶國未來的大敵!”
聽到自己的老師竟然如此評價那蘇璟。
就連慶帝李楨自己也都有些嫉妒起來。
他還從未聽過自己的老師,竟然如此評價一個人!
“朕知曉了。”
……
與此同時,在景仁宮內。
這是當朝皇貴妃呂呂昕玉所居住的宮殿。
今日的景仁宮內多來了一個人。
一個衣著華麗的婦人,正坐在大廳的一側。
“堂姐,如今江陵城白蓮教聲勢浩大,我怕……”
“你不必擔憂,本宮已經安排了下去。”
“可保你喬家無憂。”
皇貴妃呂昕玉威嚴地坐在堂前,她目光如炬,身邊還站著一位穿著黑衣的神秘人。
那喬秀傑的妻子呂慧,望著那黑衣人,隻感覺後背發涼,不敢多看兩眼。
此時,有婢女匆匆來報。
“參見貴妃娘娘,有太子殿下的飛鴿傳書。”
說完,她將裝有消息的小拇指般大小的竹筒呈遞給了呂貴妃。
隻見呂貴妃打開裏麵的紙條,頓時眉頭一皺。
一股怒火頓時上湧!
“什麽!”
“竟有此事!”
啪!
呂貴妃那一隻白皙的手猛然拍在麵前的茶台上。
隻見那茶台搖搖晃晃,瞬間震飛上麵的茶盞,嘩啦一聲摔在地上。
隨後她玉手緊握成拳,臉上浮現出滔天的怒火。
……
江陵城。
周成按照蘇璟的吩咐,將十五萬擔賑災糧全部搬上了船。
如今隻等聖上的命令下來,便可即刻出發。
這次“炒糧”,除去這一買一賣其中的消耗,蘇璟共計獲利三十萬兩白銀,及二十萬擔糧食。
隨著外地糧商的陸續湧入,江陵城中的糧價此時已經維持在了二十五文左右。
糧價與先前無異。
這也讓更多的百姓能吃得上飯。
現在這天地會已經在百姓心目中樹立起不少威望。
蘇璟怕“樹大招風”,這早晚都要被聖上發現,他打算先將天地會組織“就地解散”,以免留下任何痕跡。
當然,這“解散”隻是為了縮減人員,優中選優。
現目前,蘇璟暫定天地會目前隻發展一百人。
這樣一來好隱蔽蹤跡,二來要培養忠誠於自己的骨幹力量。
就算被慶帝身邊的探子發現,區區一百人,便可以小小的護衛搪塞過去。
當蘇璟將想要“解散”天地會的想法告訴眾人之後。
最先反對的,當然屬那紈絝世子阮陽了!
畢竟他剛當上這白虎堂堂主沒幾天,好不容易跟底下的兄弟們混熟了,此時又要原地解散,這怎能讓他接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