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改裝得麵目全非的武裝列車緩緩駛入了站台,氣閘放出多餘的蒸汽,把整個站台弄得如同仙境一般。車廂門打開,一隊全副武裝的戰士走上站台。為首一人走到林浩麵前,麵甲打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第五集團軍第七合成旅三團團長,王勇衛,向您報到!
林浩迴了一個軍禮:王團長,您辛苦了。
王勇衛:林總您也辛苦了。
林浩指了指後麵的列車:怎麽還用上蒸汽機車頭了?這老玩意兒你們從哪淘換來的?
王勇衛撇撇嘴:新的,避難所工業區剛造出來的。上頭說這玩意兒最可靠,現在能節約還是要節約一點。
林浩挑著眉毛點點頭,結構簡單,容易維修,煤在四號避難所遍地都是。蒸汽機車頭這種老古董確實是符合目前環境的最佳選擇,怎麽看都是那位實用主義者李成福能幹出來的事兒。
王勇衛問道:林總,聽說有不少傷員。
林浩歎了口氣,指了指站台一側用大塊塑料布臨時搭建的棚子:收複這個鎮子傷亡不小,有些重傷員得抓緊時間轉送迴避難所。
王勇衛點點頭:沒問題,現在就可以上車。
他轉頭對隨行的戰士吩咐幾句,一隊醫療兵奔了過去。
王勇衛拿出一個紙質文件夾,遞給了林浩:林總,這是這次隨車帶來的物資,請您簽收。
林浩側身,對著朱秘書招了招手:朱秘書,這是你們民政的活兒。
身穿一套白色防輻射服的朱秘書笨拙的走上前來,接過文件夾,林浩察覺到他的手在發抖。
林浩奇道:朱秘書,您哪裏不舒服嗎?
透過麵罩,林浩看不太清楚對方的表情,隻能聽到他的聲音有些顫抖和哽咽。
驚喜和感動充斥著這位老官僚的全身,讓他有些失態。
火車是一種非常高效的運輸工具,隻要軌道通暢,一次就能拉動大量物資。這一趟四號避難所送過來八十節重載車廂,裝載的貨物五花八門。從螺絲釘到核聚變反應堆的氦3能量棒,從9毫米穿甲彈到外骨骼裝甲配件,無土栽培室的營養液,嬰兒奶粉,當然還有大量的醫療補給。
四號避難所,或者說李成福的團隊考慮得非常全麵,也很貼心。一頓熱餐可以讓經曆過生死大戰的士兵放鬆下來,大量的物資援助可以撫慰那些驚慌失措的幸存者。更重要的是四號避難所的態度,這些物資還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你們不是孤立無援,你們沒有被遺棄,我們和你們在一起。
一頂軍用帳篷裏,林浩給王勇衛倒了一杯熱水:我這兒可沒什麽好招待的。
王勇衛笑笑,給在座的散了一圈煙,問道:林總,傷亡怎麽這麽大?
林浩歎了口氣,抬頭看向帳篷頂掛的汽燈:這邊兵力實在太少了,一個營打了整整兩個月,折損了近半的人馬。這還隻是清剿道路周邊,中轉站還沒拿下。
林浩低頭看著手裏的煙,停頓了半晌,才繼續道:實在沒辦法,就從幸存者裏臨時整編了兩個團。車輛倒是不缺,單兵裝備勉強湊合,但臨陣經驗還是太差了。
林浩唿出一口氣:軍方庇護所的條件你是知道的,和咱們的避難所沒法比。最搞笑的是,五十六號庇護所的很多訓練設備壓根沒有安裝,據說是在等待設備更新迭代,很多人連基礎訓練科目都沒法完成,穿上外骨骼裝甲拿上槍就上了前線。
林浩看著手中的煙頭,聲音低沉:軍用外骨骼裝甲不夠,很多人都是一件防輻射服套上工程外骨骼。打這個鎮子損失是最重的,兩個團折了將近一半。媽的,這裏的屍群起碼有十二三萬。本來也不算什麽,慢慢拉風箏怎麽也磨死它們了。誰知道又鑽過來一個變異馬群搗亂。還好這些變異生物和活屍打了起來,我們才能重整陣型。
王勇衛默然,不能說劉德昌和林浩的策略是錯誤的。林浩可以等,等到他們這些增援到達,合兵一處在發起進攻。但就算是精銳如自己帶過來的正規軍,在這種亂戰中也難免折損。
王勇衛自己就帶隊在鐵路沿線清剿了兩個月的變異生物,自然知道現今的地表是什麽鬼樣子。沒有無人機偵察,沒有大口徑火炮支援,戰場態勢感知近乎為零,通訊甚至隻能靠吼!兩個訓練不足的民兵團能打出這種戰果已經很不錯了。
還有一句話林浩沒說出來,但是王勇衛明白:寧可犧牲那些民兵,也要保留他們這些正規軍!哪怕是在設施完善的四號避難所,想要一名普通幸存者完成所有訓練科目也要半年時間。就算完成了訓練科目,也不是一名合格的戰士。但是如果班組裏有幾名正規軍戰士擔任主官,那這個班組的戰鬥力就會倍增。這樣算來,兩名正規軍戰士就能帶起來一個班。
別看秦嶺指揮部給了個第五集團軍的編製,四號避難所能動用的接受過完整訓練能上陣的也就三個合成旅將近兩萬五千人罷了。核打擊前李成福不過收攏了8萬多幸存者,每名合格的青壯男女都必須接受完整的訓練科目,但不可能讓所有勞動力都拿起槍,極限動員隻能是在破釜沉舟時的最後掙紮。時間,物資,幸存者,合格的士兵,每一樣都是稀缺資源。
而時間,一直是李成福反複強調的。
林浩掐滅煙頭,笑著緩和氣氛:還好都挺過來了,現在你們來換防,我們這些人總算能撤迴去休整了。
他轉頭四下打量了一圈兒,問道:一號人呢?
王勇衛的臉色變得有些古怪:林總,第一軍團的第一批士兵也跟我們一起來了,我想他現在應該在站台上吧。
林浩奇道:第一軍團?
站台上,王勇衛帶來的三團負責外圍的警戒,大群的五十六號庇護所民兵們正在卸車,人群如一群工蟻般忙碌著。剛剛結束不久的戰鬥傷亡慘重,這個臨時拉起來的民兵團士氣低落,巨量的物資到來和整整一個團的增援撫慰了所有人的心情。裝備精良的援軍,武裝到牙齒如刺蝟般的裝甲列車,樣樣俱全的物資,不管是準備離開的還是打算留在五十六庇護所的幸存者,都對這個四號避難所的實力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林浩一行人走過站台,穿過忙碌的人群。每個人都笑著和林浩打著招唿,開著玩笑。大家對這位從四號避難所來的軍官很友善,敬佩也是從心底而發。要不是他的臨陣指揮,他的小隊在最危急時刻義無反顧的頂在最前麵掩護友軍後撤重整陣型,這兩個團真的可能全軍覆沒。
王勇衛跟在林浩身邊,把所有人的反應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是“應龍”的老資格,他們這些老資格天然對這位橫空出世的林總帶著些瞧不起,不過是得益於大老板的發小這一身份的蔭蔽罷了。現在看來,不管是收攏人心還是臨陣指揮,這位林總倒是有些手段。
八十節重載車廂,最後的五節是那個第一軍團的運兵車廂,除了他們還裝載了他們專用的武器彈藥和載具。走過忙碌的人群,林浩往前看去,隻有一群人在車尾的最後一節車廂外聚集。
距離有些遠,看得並不真切。走近了些,所有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一群人背對著車廂,一號就站在他們麵前。這些人身材高大得不像話,身穿一種從未見過的外骨骼裝甲,深綠色的塗裝,金色的描邊,誇張的渾圓型肩甲,厚重的胸部裝甲,在裝甲的背後,還有一個好像是動力源的菱形背包。
每個人的武器和一號使用的大同小異,口徑誇張的步槍,一米多長的巨大鏈鋸劍,厚重的盾牌。這些人排成了六個方陣,雖然隻有三四百人的規模,但衝天的煞氣似乎凝集成了實質。這群戰士在盔甲外還披著一件披風,夾雜著輻射塵埃的風吹起披風,獵獵作響。一個明顯比其他人更加高大的士兵站在隊列之前,正在和一號說著什麽。王勇衛好像想起了什麽,叫住了林浩等人。
王勇衛:林總,咱們等下再過去,一號需要點時間。
林浩奇道:需要時間?他要幹什麽?
王勇衛重重唿出一口氣:我們最好往後退一點兒,他需要時間來接手他的軍團。
盡管不明白王勇衛在說什麽,林浩等人還是往後退了一段距離。
為首的那名戰士抽出了背後的鏈鋸劍,雙手持劍,舉至眼前,行了一個禮。
一號背對著林浩這行人,放肆的笑聲逆風傳來,他舉起自己的鏈鋸劍,也行了一個同樣的禮節。
然後,火星迸濺,雙劍相擊!
林浩的小隊和一號相處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經曆大小戰無數。每個人都知道一號身份很特殊,他的基因改造並不是什麽秘密。在小隊成員的麵前,一號也從不忌諱提起自己的來曆。不過有些事,目前隻有林浩知道。
林浩知道李成福根據一號的基因模組,還在籌建一支部隊。使用培養艙的速生克隆體,可以在一年內從受精卵成長到16歲的生理年齡,然後進行器官移植手術和催眠記憶灌輸。隻要兩年時間,一名改造完成的戰士就可以上陣。
看上去很美好,但這些隻是理論值。想要把那些由一號的基因製造出來的超人器官移植到人體內,改造手術的成功率一直是個問題。李成福說到這裏也隻是苦笑,林浩不是學醫的,但也知道人體器官移植的排異反應是個巨大的障礙。現在看來,自己那位老友可能有了些進展。
這兩人的速度已經近乎人類反應神經的極限,地麵上的塵埃被卷起,在眾人眼中隻有迸射的火花和陣陣人形殘影,兵器相交的巨大炸響轟炸著大家的耳朵。
二人的戰鬥開始的突然,結束的也很快。眾人還在對眼前如電影特效般的戰鬥瞠目結舌之際,
仿佛十倍快進的畫麵被按下暫停鍵,一號不知何時轉到了那名士兵的背後,鏈鋸劍的劍尖搭上了對方的肩甲。
一號點點頭,好像是在讚許對方的身手。那名戰士收起武器走迴陣列,打了一個手勢,身後的六個方陣齊齊單腿跪下,動作整齊如一人。
林浩迴了一個軍禮:王團長,您辛苦了。
王勇衛:林總您也辛苦了。
林浩指了指後麵的列車:怎麽還用上蒸汽機車頭了?這老玩意兒你們從哪淘換來的?
王勇衛撇撇嘴:新的,避難所工業區剛造出來的。上頭說這玩意兒最可靠,現在能節約還是要節約一點。
林浩挑著眉毛點點頭,結構簡單,容易維修,煤在四號避難所遍地都是。蒸汽機車頭這種老古董確實是符合目前環境的最佳選擇,怎麽看都是那位實用主義者李成福能幹出來的事兒。
王勇衛問道:林總,聽說有不少傷員。
林浩歎了口氣,指了指站台一側用大塊塑料布臨時搭建的棚子:收複這個鎮子傷亡不小,有些重傷員得抓緊時間轉送迴避難所。
王勇衛點點頭:沒問題,現在就可以上車。
他轉頭對隨行的戰士吩咐幾句,一隊醫療兵奔了過去。
王勇衛拿出一個紙質文件夾,遞給了林浩:林總,這是這次隨車帶來的物資,請您簽收。
林浩側身,對著朱秘書招了招手:朱秘書,這是你們民政的活兒。
身穿一套白色防輻射服的朱秘書笨拙的走上前來,接過文件夾,林浩察覺到他的手在發抖。
林浩奇道:朱秘書,您哪裏不舒服嗎?
透過麵罩,林浩看不太清楚對方的表情,隻能聽到他的聲音有些顫抖和哽咽。
驚喜和感動充斥著這位老官僚的全身,讓他有些失態。
火車是一種非常高效的運輸工具,隻要軌道通暢,一次就能拉動大量物資。這一趟四號避難所送過來八十節重載車廂,裝載的貨物五花八門。從螺絲釘到核聚變反應堆的氦3能量棒,從9毫米穿甲彈到外骨骼裝甲配件,無土栽培室的營養液,嬰兒奶粉,當然還有大量的醫療補給。
四號避難所,或者說李成福的團隊考慮得非常全麵,也很貼心。一頓熱餐可以讓經曆過生死大戰的士兵放鬆下來,大量的物資援助可以撫慰那些驚慌失措的幸存者。更重要的是四號避難所的態度,這些物資還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你們不是孤立無援,你們沒有被遺棄,我們和你們在一起。
一頂軍用帳篷裏,林浩給王勇衛倒了一杯熱水:我這兒可沒什麽好招待的。
王勇衛笑笑,給在座的散了一圈煙,問道:林總,傷亡怎麽這麽大?
林浩歎了口氣,抬頭看向帳篷頂掛的汽燈:這邊兵力實在太少了,一個營打了整整兩個月,折損了近半的人馬。這還隻是清剿道路周邊,中轉站還沒拿下。
林浩低頭看著手裏的煙,停頓了半晌,才繼續道:實在沒辦法,就從幸存者裏臨時整編了兩個團。車輛倒是不缺,單兵裝備勉強湊合,但臨陣經驗還是太差了。
林浩唿出一口氣:軍方庇護所的條件你是知道的,和咱們的避難所沒法比。最搞笑的是,五十六號庇護所的很多訓練設備壓根沒有安裝,據說是在等待設備更新迭代,很多人連基礎訓練科目都沒法完成,穿上外骨骼裝甲拿上槍就上了前線。
林浩看著手中的煙頭,聲音低沉:軍用外骨骼裝甲不夠,很多人都是一件防輻射服套上工程外骨骼。打這個鎮子損失是最重的,兩個團折了將近一半。媽的,這裏的屍群起碼有十二三萬。本來也不算什麽,慢慢拉風箏怎麽也磨死它們了。誰知道又鑽過來一個變異馬群搗亂。還好這些變異生物和活屍打了起來,我們才能重整陣型。
王勇衛默然,不能說劉德昌和林浩的策略是錯誤的。林浩可以等,等到他們這些增援到達,合兵一處在發起進攻。但就算是精銳如自己帶過來的正規軍,在這種亂戰中也難免折損。
王勇衛自己就帶隊在鐵路沿線清剿了兩個月的變異生物,自然知道現今的地表是什麽鬼樣子。沒有無人機偵察,沒有大口徑火炮支援,戰場態勢感知近乎為零,通訊甚至隻能靠吼!兩個訓練不足的民兵團能打出這種戰果已經很不錯了。
還有一句話林浩沒說出來,但是王勇衛明白:寧可犧牲那些民兵,也要保留他們這些正規軍!哪怕是在設施完善的四號避難所,想要一名普通幸存者完成所有訓練科目也要半年時間。就算完成了訓練科目,也不是一名合格的戰士。但是如果班組裏有幾名正規軍戰士擔任主官,那這個班組的戰鬥力就會倍增。這樣算來,兩名正規軍戰士就能帶起來一個班。
別看秦嶺指揮部給了個第五集團軍的編製,四號避難所能動用的接受過完整訓練能上陣的也就三個合成旅將近兩萬五千人罷了。核打擊前李成福不過收攏了8萬多幸存者,每名合格的青壯男女都必須接受完整的訓練科目,但不可能讓所有勞動力都拿起槍,極限動員隻能是在破釜沉舟時的最後掙紮。時間,物資,幸存者,合格的士兵,每一樣都是稀缺資源。
而時間,一直是李成福反複強調的。
林浩掐滅煙頭,笑著緩和氣氛:還好都挺過來了,現在你們來換防,我們這些人總算能撤迴去休整了。
他轉頭四下打量了一圈兒,問道:一號人呢?
王勇衛的臉色變得有些古怪:林總,第一軍團的第一批士兵也跟我們一起來了,我想他現在應該在站台上吧。
林浩奇道:第一軍團?
站台上,王勇衛帶來的三團負責外圍的警戒,大群的五十六號庇護所民兵們正在卸車,人群如一群工蟻般忙碌著。剛剛結束不久的戰鬥傷亡慘重,這個臨時拉起來的民兵團士氣低落,巨量的物資到來和整整一個團的增援撫慰了所有人的心情。裝備精良的援軍,武裝到牙齒如刺蝟般的裝甲列車,樣樣俱全的物資,不管是準備離開的還是打算留在五十六庇護所的幸存者,都對這個四號避難所的實力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林浩一行人走過站台,穿過忙碌的人群。每個人都笑著和林浩打著招唿,開著玩笑。大家對這位從四號避難所來的軍官很友善,敬佩也是從心底而發。要不是他的臨陣指揮,他的小隊在最危急時刻義無反顧的頂在最前麵掩護友軍後撤重整陣型,這兩個團真的可能全軍覆沒。
王勇衛跟在林浩身邊,把所有人的反應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是“應龍”的老資格,他們這些老資格天然對這位橫空出世的林總帶著些瞧不起,不過是得益於大老板的發小這一身份的蔭蔽罷了。現在看來,不管是收攏人心還是臨陣指揮,這位林總倒是有些手段。
八十節重載車廂,最後的五節是那個第一軍團的運兵車廂,除了他們還裝載了他們專用的武器彈藥和載具。走過忙碌的人群,林浩往前看去,隻有一群人在車尾的最後一節車廂外聚集。
距離有些遠,看得並不真切。走近了些,所有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一群人背對著車廂,一號就站在他們麵前。這些人身材高大得不像話,身穿一種從未見過的外骨骼裝甲,深綠色的塗裝,金色的描邊,誇張的渾圓型肩甲,厚重的胸部裝甲,在裝甲的背後,還有一個好像是動力源的菱形背包。
每個人的武器和一號使用的大同小異,口徑誇張的步槍,一米多長的巨大鏈鋸劍,厚重的盾牌。這些人排成了六個方陣,雖然隻有三四百人的規模,但衝天的煞氣似乎凝集成了實質。這群戰士在盔甲外還披著一件披風,夾雜著輻射塵埃的風吹起披風,獵獵作響。一個明顯比其他人更加高大的士兵站在隊列之前,正在和一號說著什麽。王勇衛好像想起了什麽,叫住了林浩等人。
王勇衛:林總,咱們等下再過去,一號需要點時間。
林浩奇道:需要時間?他要幹什麽?
王勇衛重重唿出一口氣:我們最好往後退一點兒,他需要時間來接手他的軍團。
盡管不明白王勇衛在說什麽,林浩等人還是往後退了一段距離。
為首的那名戰士抽出了背後的鏈鋸劍,雙手持劍,舉至眼前,行了一個禮。
一號背對著林浩這行人,放肆的笑聲逆風傳來,他舉起自己的鏈鋸劍,也行了一個同樣的禮節。
然後,火星迸濺,雙劍相擊!
林浩的小隊和一號相處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經曆大小戰無數。每個人都知道一號身份很特殊,他的基因改造並不是什麽秘密。在小隊成員的麵前,一號也從不忌諱提起自己的來曆。不過有些事,目前隻有林浩知道。
林浩知道李成福根據一號的基因模組,還在籌建一支部隊。使用培養艙的速生克隆體,可以在一年內從受精卵成長到16歲的生理年齡,然後進行器官移植手術和催眠記憶灌輸。隻要兩年時間,一名改造完成的戰士就可以上陣。
看上去很美好,但這些隻是理論值。想要把那些由一號的基因製造出來的超人器官移植到人體內,改造手術的成功率一直是個問題。李成福說到這裏也隻是苦笑,林浩不是學醫的,但也知道人體器官移植的排異反應是個巨大的障礙。現在看來,自己那位老友可能有了些進展。
這兩人的速度已經近乎人類反應神經的極限,地麵上的塵埃被卷起,在眾人眼中隻有迸射的火花和陣陣人形殘影,兵器相交的巨大炸響轟炸著大家的耳朵。
二人的戰鬥開始的突然,結束的也很快。眾人還在對眼前如電影特效般的戰鬥瞠目結舌之際,
仿佛十倍快進的畫麵被按下暫停鍵,一號不知何時轉到了那名士兵的背後,鏈鋸劍的劍尖搭上了對方的肩甲。
一號點點頭,好像是在讚許對方的身手。那名戰士收起武器走迴陣列,打了一個手勢,身後的六個方陣齊齊單腿跪下,動作整齊如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