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整頓六部
命運之局之朝天的野望 作者:喜歡野山羊的襯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93章 整頓六部
陳明遠、楊威、刑部尚書趙德全三人走出禦書房,麵色鐵青。他們爭取了半個時辰,卻未能撼動蕭瑾設立督察院的決心。
";林焱這廝太狡猾了。";陳明遠咬牙道,";借督察院之名,實則要整頓六部。若讓他得逞,我等這些老臣都要被架空。";
楊威沉聲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依我看,該聯合各部衙門上書反對。";
趙德全搖頭:";單純反對沒用,要抓住關鍵。督察院名為監察,實則是要染指各部職權。我們要從這個角度做文章。";
三人走到偏殿,正巧遇到吏部右侍郎範世卿。範世卿向來與陳明遠交好,見狀湊了過來:";三位大人這是?";
陳明遠與另外兩人交換了個眼色,把範世卿拉到一旁:";範大人可知督察院之事?";
範世卿麵色微變:";剛聽說了。此事若成,隻怕六部都要受製。";
";正是此理。";陳明遠壓低聲音,";範大人在吏部任職多年,可否寫份奏折,詳述督察院對吏部選官權的影響?";
範世卿遲疑道:";這...未免太過直接了吧?";
趙德全道:";無妨。你就從製度層麵分析,不涉及私人。隻說督察院如何妨礙吏部正常運轉即可。";
範世卿想了想,點頭應下。
與此同時,林焱正在自己的書房中翻看各地呈報的奏折。他早料到保守派不會善罷甘休,所以留了後手。
";大人。";管家進來稟報,";江南漕運使周大人遣人送來密信。";
林焱展開信件,看完後露出一絲笑意。他立刻修書一封,交給管家:";派可靠人手,連夜送到周大人手上。";
管家領命而去。林焱踱步沉思,忽然想起一事,讓人去請蕭瑾。
不多時,蕭瑾便來到書房。
";何事這麽急?";蕭瑾問道。
林焱將周漕運使的密信遞過去:";陛下請看。";
蕭瑾看完,眉頭微皺:";戶部克扣漕運銀兩一事當真?";
";千真萬確。";林焱道,";而且不止漕運,鹽鐵、茶馬各處都有賬目出入。臣已讓周大人整理詳細清單,想來很快就有結果。";
蕭瑾露出思索的神色:";你是要用這個製住陳明遠?";
";不止是製住他。";林焱解釋道,";漕運、鹽鐵、茶馬這些要害處,都是因為戶部與工部職權不清,才讓一些人有機可乘。有了這些證據,整頓六部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蕭瑾點頭:";此計甚妙。不過老太師那邊...";
";已經請示過了。";林焱道,";老太師也覺得應該整頓,隻是建議穩妥行事。";
正說著,外麵又傳來稟報:";陛下,李大人求見。";
";宣。";蕭瑾道。
李光遠快步進來,行禮後道:";啟稟陛下,剛剛得到消息,有十三位言官聯名上書,反對設立督察院。";
";十三位?";蕭瑾看向林焱,";比預想的要多啊。";
林焱不以為意:";正常。這些言官大多與六部有關係,自然要為主子說話。";
李光遠繼續道:";他們說督察院僭越六部職權,有違祖製。還說此舉動搖國本,請陛下三思。";
";祖製?";林焱冷笑,";當初設立都察院時,不也說違背祖製?現在都察院可是朝廷重器。";
蕭瑾沉吟道:";言官們既然上書了,總要給個說法。";
";依臣之見,";林焱道,";不妨讓這些言官與六部官員當麵論一論何為祖製、何為國本。臣倒要看看,他們如何解釋眼下的弊端。";
蕭瑾眼睛一亮:";你是說...";
";臣以為可在殿前開一次廷議。";林焱解釋道,";讓支持和反對的雙方都說個明白。如此一來,是非曲直,自有公論。";
蕭瑾點頭:";準。就定在三日後。李愛卿,你去安排。";
等李光遠退下,蕭瑾問道:";你就不怕他們借機生事?";
林焱胸有成竹:";正要他們生事。越鬧得歡,越說明現行製度有問題。到時候整頓六部,反而更順理成章。";
就在這時,管家又來報:";大人,周漕運使的迴信到了。";
林焱展開信件,看完後遞給蕭瑾:";陛下請看,這是近五年來戶部克扣漕運銀兩的詳單。光是漕運一項,就有二十多萬兩銀子去向不明。";
蕭瑾仔細看完,冷笑道:";好一個陳明遠,難怪這麽急著反對督察院。";
林焱道:";這還隻是漕運,其他各處的賬目還在清理。臣估計,總數隻會更多。";
";那就等廷議時...";蕭瑾意味深長地說。
林焱點頭:";臣明白。";
三日後,金鑾殿上,群臣濟濟。
蕭瑾高坐龍椅,環視群臣:";諸位愛卿既然對督察院有異議,今日朕就聽聽大家的高見。";
吏部右侍郎範世卿第一個出列:";陛下,臣以為督察院有三大弊端。其一,幹預六部職權,打亂行政秩序。其二,監察過度,有礙政務推行。其三,權責不明,易生新的弊端。";
林焱站出來:";範大人此言差矣。督察院的職責是什麽?是在現有體製下,研究如何防範弊端。這與六部職權並不衝突。";
";此言差異。";兵部侍郎何正道出列,";若真如林大人所言,為何不把這個職責交給都察院?何必另立衙門?";
";何大人有所不知。";林焱解釋道,";都察院主要是糾劾,而督察院重在治理。好比一個人生病,大夫要開兩個方子,一個治標,一個治本。都察院和督察院,就是這兩劑藥。";
這個比喻讓不少人點頭。但反對的人顯然不會輕易罷休。
禮部侍郎張明德站了出來:";林大人說得好聽,可若督察院染指六部職權,豈非喧賓奪主?";
";張大人此言差矣。";林焱道,";臣倒要問問,現在六部職權可有明確界限?以漕運為例,戶部管錢,工部管河道,可每年虧空的銀兩卻不知去向。";
此言一出,滿朝震動。陳明遠臉色大變:";林焱,你這是何意?";
林焱從袖中取出一份文書:";陛下,這是江南漕運使周大人呈報的賬目。近五年來,光是漕運一項,就有二十餘萬兩銀子去向不明。";
";放肆!";陳明遠厲聲道,";漕運賬目向來由戶部經管,哪輪得到你林焱置喙!";
林焱不慌不忙:";正因由戶部經管,所以臣才要問個明白。這二十多萬兩銀子,究竟去了何處?";
陳明遠還要分辯,蕭瑾開口了:";把賬冊拿來朕看看。";
林焱將賬冊呈上。蕭瑾仔細翻看,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陳愛卿,";蕭瑾冷聲道,";這些銀兩可有解釋?";
陳明遠額頭冒汗:";這...容臣查明後再...";
";不必查了。";林焱打斷他,";臣手上還有鹽鐵、茶馬各處的賬目。若陳大人不信,大可一一清查。";
滿朝嘩然。支持設立督察院的官員紛紛出列,開始訴說六部職權不清導致的種種弊端。
就在爭論最激烈時,老太師忽然開口了:";都別吵了。依老夫看,要害不在督察院,而在六部職權不清。不如趁此機會,好好理理這筆賬。";
眾人一愣。林焱心中暗喜,知道機會來了。
果然,蕭瑾接過話頭:";太師說得對。既然如此,朕決定,即日起全麵清理六部職權。督察院就設在太師門下,專責此事。";
滿朝震驚。所有人都沒想到,一場關於督察院的爭議,最終竟演變成整頓六部的契機。
散朝後,老太師把林焱叫到跟前:";你小子打的好算盤。借督察院之爭,逼出六部弊端,為整頓鋪路。";
林焱拱手:";太師過獎。此事若無太師相助,臣也難以成事。";
老太師捋須道:";且記住今日一事。要推行新政,光靠強行推動是不夠的。要讓反對者自己露出破綻,才能事半功倍。";
林焱鄭重點頭:";臣謹記教誨。";
走出殿門,林焱看到候在一旁的蕭瑾,會心一笑。新政第一戰,他們贏了。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陳明遠、楊威、刑部尚書趙德全三人走出禦書房,麵色鐵青。他們爭取了半個時辰,卻未能撼動蕭瑾設立督察院的決心。
";林焱這廝太狡猾了。";陳明遠咬牙道,";借督察院之名,實則要整頓六部。若讓他得逞,我等這些老臣都要被架空。";
楊威沉聲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依我看,該聯合各部衙門上書反對。";
趙德全搖頭:";單純反對沒用,要抓住關鍵。督察院名為監察,實則是要染指各部職權。我們要從這個角度做文章。";
三人走到偏殿,正巧遇到吏部右侍郎範世卿。範世卿向來與陳明遠交好,見狀湊了過來:";三位大人這是?";
陳明遠與另外兩人交換了個眼色,把範世卿拉到一旁:";範大人可知督察院之事?";
範世卿麵色微變:";剛聽說了。此事若成,隻怕六部都要受製。";
";正是此理。";陳明遠壓低聲音,";範大人在吏部任職多年,可否寫份奏折,詳述督察院對吏部選官權的影響?";
範世卿遲疑道:";這...未免太過直接了吧?";
趙德全道:";無妨。你就從製度層麵分析,不涉及私人。隻說督察院如何妨礙吏部正常運轉即可。";
範世卿想了想,點頭應下。
與此同時,林焱正在自己的書房中翻看各地呈報的奏折。他早料到保守派不會善罷甘休,所以留了後手。
";大人。";管家進來稟報,";江南漕運使周大人遣人送來密信。";
林焱展開信件,看完後露出一絲笑意。他立刻修書一封,交給管家:";派可靠人手,連夜送到周大人手上。";
管家領命而去。林焱踱步沉思,忽然想起一事,讓人去請蕭瑾。
不多時,蕭瑾便來到書房。
";何事這麽急?";蕭瑾問道。
林焱將周漕運使的密信遞過去:";陛下請看。";
蕭瑾看完,眉頭微皺:";戶部克扣漕運銀兩一事當真?";
";千真萬確。";林焱道,";而且不止漕運,鹽鐵、茶馬各處都有賬目出入。臣已讓周大人整理詳細清單,想來很快就有結果。";
蕭瑾露出思索的神色:";你是要用這個製住陳明遠?";
";不止是製住他。";林焱解釋道,";漕運、鹽鐵、茶馬這些要害處,都是因為戶部與工部職權不清,才讓一些人有機可乘。有了這些證據,整頓六部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蕭瑾點頭:";此計甚妙。不過老太師那邊...";
";已經請示過了。";林焱道,";老太師也覺得應該整頓,隻是建議穩妥行事。";
正說著,外麵又傳來稟報:";陛下,李大人求見。";
";宣。";蕭瑾道。
李光遠快步進來,行禮後道:";啟稟陛下,剛剛得到消息,有十三位言官聯名上書,反對設立督察院。";
";十三位?";蕭瑾看向林焱,";比預想的要多啊。";
林焱不以為意:";正常。這些言官大多與六部有關係,自然要為主子說話。";
李光遠繼續道:";他們說督察院僭越六部職權,有違祖製。還說此舉動搖國本,請陛下三思。";
";祖製?";林焱冷笑,";當初設立都察院時,不也說違背祖製?現在都察院可是朝廷重器。";
蕭瑾沉吟道:";言官們既然上書了,總要給個說法。";
";依臣之見,";林焱道,";不妨讓這些言官與六部官員當麵論一論何為祖製、何為國本。臣倒要看看,他們如何解釋眼下的弊端。";
蕭瑾眼睛一亮:";你是說...";
";臣以為可在殿前開一次廷議。";林焱解釋道,";讓支持和反對的雙方都說個明白。如此一來,是非曲直,自有公論。";
蕭瑾點頭:";準。就定在三日後。李愛卿,你去安排。";
等李光遠退下,蕭瑾問道:";你就不怕他們借機生事?";
林焱胸有成竹:";正要他們生事。越鬧得歡,越說明現行製度有問題。到時候整頓六部,反而更順理成章。";
就在這時,管家又來報:";大人,周漕運使的迴信到了。";
林焱展開信件,看完後遞給蕭瑾:";陛下請看,這是近五年來戶部克扣漕運銀兩的詳單。光是漕運一項,就有二十多萬兩銀子去向不明。";
蕭瑾仔細看完,冷笑道:";好一個陳明遠,難怪這麽急著反對督察院。";
林焱道:";這還隻是漕運,其他各處的賬目還在清理。臣估計,總數隻會更多。";
";那就等廷議時...";蕭瑾意味深長地說。
林焱點頭:";臣明白。";
三日後,金鑾殿上,群臣濟濟。
蕭瑾高坐龍椅,環視群臣:";諸位愛卿既然對督察院有異議,今日朕就聽聽大家的高見。";
吏部右侍郎範世卿第一個出列:";陛下,臣以為督察院有三大弊端。其一,幹預六部職權,打亂行政秩序。其二,監察過度,有礙政務推行。其三,權責不明,易生新的弊端。";
林焱站出來:";範大人此言差矣。督察院的職責是什麽?是在現有體製下,研究如何防範弊端。這與六部職權並不衝突。";
";此言差異。";兵部侍郎何正道出列,";若真如林大人所言,為何不把這個職責交給都察院?何必另立衙門?";
";何大人有所不知。";林焱解釋道,";都察院主要是糾劾,而督察院重在治理。好比一個人生病,大夫要開兩個方子,一個治標,一個治本。都察院和督察院,就是這兩劑藥。";
這個比喻讓不少人點頭。但反對的人顯然不會輕易罷休。
禮部侍郎張明德站了出來:";林大人說得好聽,可若督察院染指六部職權,豈非喧賓奪主?";
";張大人此言差矣。";林焱道,";臣倒要問問,現在六部職權可有明確界限?以漕運為例,戶部管錢,工部管河道,可每年虧空的銀兩卻不知去向。";
此言一出,滿朝震動。陳明遠臉色大變:";林焱,你這是何意?";
林焱從袖中取出一份文書:";陛下,這是江南漕運使周大人呈報的賬目。近五年來,光是漕運一項,就有二十餘萬兩銀子去向不明。";
";放肆!";陳明遠厲聲道,";漕運賬目向來由戶部經管,哪輪得到你林焱置喙!";
林焱不慌不忙:";正因由戶部經管,所以臣才要問個明白。這二十多萬兩銀子,究竟去了何處?";
陳明遠還要分辯,蕭瑾開口了:";把賬冊拿來朕看看。";
林焱將賬冊呈上。蕭瑾仔細翻看,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陳愛卿,";蕭瑾冷聲道,";這些銀兩可有解釋?";
陳明遠額頭冒汗:";這...容臣查明後再...";
";不必查了。";林焱打斷他,";臣手上還有鹽鐵、茶馬各處的賬目。若陳大人不信,大可一一清查。";
滿朝嘩然。支持設立督察院的官員紛紛出列,開始訴說六部職權不清導致的種種弊端。
就在爭論最激烈時,老太師忽然開口了:";都別吵了。依老夫看,要害不在督察院,而在六部職權不清。不如趁此機會,好好理理這筆賬。";
眾人一愣。林焱心中暗喜,知道機會來了。
果然,蕭瑾接過話頭:";太師說得對。既然如此,朕決定,即日起全麵清理六部職權。督察院就設在太師門下,專責此事。";
滿朝震驚。所有人都沒想到,一場關於督察院的爭議,最終竟演變成整頓六部的契機。
散朝後,老太師把林焱叫到跟前:";你小子打的好算盤。借督察院之爭,逼出六部弊端,為整頓鋪路。";
林焱拱手:";太師過獎。此事若無太師相助,臣也難以成事。";
老太師捋須道:";且記住今日一事。要推行新政,光靠強行推動是不夠的。要讓反對者自己露出破綻,才能事半功倍。";
林焱鄭重點頭:";臣謹記教誨。";
走出殿門,林焱看到候在一旁的蕭瑾,會心一笑。新政第一戰,他們贏了。而這,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