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大能轉世?”幾十年裏,左慈見過的英雄人物不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其中哪位具備大能的潛質。
一身方士打扮的左慈,獨自在喧鬧的官道上走著。
不遠處,就是帝國都城——洛陽。
前些年,他剛來洛陽的時候,這座城池還姓曹。沒想到,十幾年過去了,這座城池就已經改姓司馬了。
洛陽城人才輩出,左慈隻好再次來帝都碰碰運氣。
冥冥之中,他有一種感覺,那份機緣就在此處!
“排隊入城的人,似乎比以前多了些!”左慈見時辰還早,便在路邊找了間茶鋪坐了下來。
“店傭!來一碗蜀茶!”片刻之後,一名風塵仆仆的中年文士,取下背後偌大的一個書簡袋子,一屁股坐在左慈身旁的胡椅上。
左慈好奇地打量:“先生是益州人?”
“方士何以通過一碗蜀茶就判斷在下是益州人?”中年文士並不喜歡左慈這種故作玄虛的高人做派。
“方士可知,這蜀茶滋味醇厚、清香高爽,為天下人喜愛!”
左慈被嗆了幾句,也不惱怒,反而撫須微笑。他指著中年文士身旁的書袋,接著說道:“我還知道你這套書的名字!”
“是何名?”中年文士當然不信,他那書簡藏於袋中,怎麽可能被提前知曉。
“可是一部《諸葛亮集》?”
中年文士聽到左慈之言,謔地起身。他仔細打量著對方,企圖找出其中破綻。
從他的反應來看,左慈當然知道自己猜對了。
其實,左慈那也不叫猜。他是看到的,他隻需稍稍運轉體內靈力,那書簡中的一行行隸書字符,就直接映入他的眼簾。
良久,中年文士找不出絲毫破綻,隻得心服口服:“倒是在下眼拙了!高人在上,請受小生一拜!敢問高人尊姓大名?”
“左慈!”
“是仙師您!”對於左慈的種種傳說,中年文士早有耳聞,但今日一見,方知所傳非虛。
“小生陳壽,今日得見仙師!實乃三生有幸!”
兩人在茶鋪中相談甚歡,直到夕陽西下。又趕在城門關閉之前,才攜手走進了洛陽城,投客舍而去。
“沒想到前些年送出去的師門信物,竟然也在這城中!”客舍中的左慈緊閉雙目,掐指推算著。
幾十年前,他聽從師傅的吩咐,將那件師門信物贈給了一位少年。
“不可能啊!難道那位少年就是師傅要找的大能轉世?”左慈有些不信。
他觀察了幾十年,眼看著翩翩少年慢慢成為垂垂老者。此人的一生,雖算不上平庸,也稱不得驚豔。
“但好像又差了哪一步?”
“師傅!您老人家何時才能再次入夢啊!”左慈心中長歎。他冥想著,身形逐漸入定。
這些年的紅塵曆練,加上師門寶物的輔助,已讓他突破到了煉氣三層。
“徒兒!”一道久違的身影,突然出現在左慈的夢境之中。
“師傅!”左慈驚喜萬分。
“幾日前,為師卜了一卦,突然有了幾分生機!”
“想必我之前猜的沒有錯,那人定然是大能轉世無疑!”南華老仙口中說的那人,正是左慈贈予師門信物的那位少年。
“速去洛陽城外的趙忠墓,取正主的骸骨,凝煉成珠!然後再將骨珠嵌入上古寶物之中!如此,為師脫困有望!”
說完,南華老仙又從左慈夢境中消失了。
當時空再次轉迴到八十年前。
相同的洛陽城,此時還姓劉,是大漢帝都所在。
城北,邙山。
整座山的海拔不高,風景卻很美,是城中達官顯貴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
也因為風水極佳,山中多墓穴。
蔡琰、王盛、董白一行人,繞過永安宮,從城北的穀門出城,駕馬車向邙山駛去。
她們乘坐的是一種叫做輜車的豪華馬車,頂上有蓬蓋,車箱兩側開有小窗,用帷幔屏蔽,車門開在後方,頗為華麗。
蔡琰撩開車窗前的帷幔,欣賞窗外綠油油的麥田,田野間點綴著金黃色的野菊花,別有一番景致。
她隨父親蔡邕,在吳地待了十幾年,見慣了江南水鄉的模樣。眼前這幅北地秋天的景象,不禁讓她心有所動。
秋風蕭瑟,綠波湧起。
“看,前方就是北帝廟!”王盛手指著車駕前方的廟宇,向蔡琰和董白介紹道。
“這座北帝廟是一百多年前,為了紀念黃帝而修建的。”
“昔日先帝為藩王,被朝中大臣擁立為皇帝。其車駕隊伍進入洛陽前,曾在這座廟中歇息,因此才更名為金龍寺。”王盛自幼在洛陽長大,對這些故事了如指掌。
“廟宇有什麽好玩的!”
“難道紅昌姊姊想嫁人了,要去求菩薩保佑,賜給你一位如意郎君?”董白調皮地做了個鬼臉。
王盛作勢要打她,嗔道:“你這小丫頭亂說什麽!”
“姊姊美若天仙,不知道哪家的郎君會有這樣的好福氣呢!”董白看著王盛的一顰一笑,皆有傾國傾城之貌,不禁有些羨慕。
眼前的紅昌姊姊嫵媚動人,文姬姊姊溫婉可人,想到此處,董白不禁有些自卑。
“凝脂妹妹還小,等長大了,一定也是個大美人!”蔡琰似乎也察覺到董白的小心思,溫聲細語地安慰道。
“姊姊真好!”董白挽起蔡琰的手,適才的安慰瞬間讓她又開心了起來。
“我們去放紙鳶吧,找個空曠的地方。昨天可是還沒玩盡興呢!”
“紙鳶?”
“紅昌姊姊沒玩過?”董白驚訝地反問道。殊不知,她也是昨日剛學會的。
“是啊!父親大人平日裏管教甚嚴!”
“我會,我來教你!”董白雖不擅長,卻好為人師。
車隊逐漸偏離了主幹道,最終行至邙山山腳下的一片草坪處,停了下來。
家奴四散開來,在外圍警戒。
侍女們伺候幾人下車。董白拿起車廂後的紙鳶,就往草坪中間跑去。
“看,飛起來了!”今日的風,剛剛好,董白輕鬆就把手中的紙鳶,送上了天空。
蔡琰、王盛看到這一幕,相視微微一笑,結伴往草坪一側的小土坡走去。
此刻,晴空爛漫,青麥菲芳,一陣微風輕拂而過,衣袂翩翩,好一副江山美人。
隻是她們似乎忘記了,如今的大漢,早已不是那個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而是處於一個兵荒馬亂的動蕩期。
一身方士打扮的左慈,獨自在喧鬧的官道上走著。
不遠處,就是帝國都城——洛陽。
前些年,他剛來洛陽的時候,這座城池還姓曹。沒想到,十幾年過去了,這座城池就已經改姓司馬了。
洛陽城人才輩出,左慈隻好再次來帝都碰碰運氣。
冥冥之中,他有一種感覺,那份機緣就在此處!
“排隊入城的人,似乎比以前多了些!”左慈見時辰還早,便在路邊找了間茶鋪坐了下來。
“店傭!來一碗蜀茶!”片刻之後,一名風塵仆仆的中年文士,取下背後偌大的一個書簡袋子,一屁股坐在左慈身旁的胡椅上。
左慈好奇地打量:“先生是益州人?”
“方士何以通過一碗蜀茶就判斷在下是益州人?”中年文士並不喜歡左慈這種故作玄虛的高人做派。
“方士可知,這蜀茶滋味醇厚、清香高爽,為天下人喜愛!”
左慈被嗆了幾句,也不惱怒,反而撫須微笑。他指著中年文士身旁的書袋,接著說道:“我還知道你這套書的名字!”
“是何名?”中年文士當然不信,他那書簡藏於袋中,怎麽可能被提前知曉。
“可是一部《諸葛亮集》?”
中年文士聽到左慈之言,謔地起身。他仔細打量著對方,企圖找出其中破綻。
從他的反應來看,左慈當然知道自己猜對了。
其實,左慈那也不叫猜。他是看到的,他隻需稍稍運轉體內靈力,那書簡中的一行行隸書字符,就直接映入他的眼簾。
良久,中年文士找不出絲毫破綻,隻得心服口服:“倒是在下眼拙了!高人在上,請受小生一拜!敢問高人尊姓大名?”
“左慈!”
“是仙師您!”對於左慈的種種傳說,中年文士早有耳聞,但今日一見,方知所傳非虛。
“小生陳壽,今日得見仙師!實乃三生有幸!”
兩人在茶鋪中相談甚歡,直到夕陽西下。又趕在城門關閉之前,才攜手走進了洛陽城,投客舍而去。
“沒想到前些年送出去的師門信物,竟然也在這城中!”客舍中的左慈緊閉雙目,掐指推算著。
幾十年前,他聽從師傅的吩咐,將那件師門信物贈給了一位少年。
“不可能啊!難道那位少年就是師傅要找的大能轉世?”左慈有些不信。
他觀察了幾十年,眼看著翩翩少年慢慢成為垂垂老者。此人的一生,雖算不上平庸,也稱不得驚豔。
“但好像又差了哪一步?”
“師傅!您老人家何時才能再次入夢啊!”左慈心中長歎。他冥想著,身形逐漸入定。
這些年的紅塵曆練,加上師門寶物的輔助,已讓他突破到了煉氣三層。
“徒兒!”一道久違的身影,突然出現在左慈的夢境之中。
“師傅!”左慈驚喜萬分。
“幾日前,為師卜了一卦,突然有了幾分生機!”
“想必我之前猜的沒有錯,那人定然是大能轉世無疑!”南華老仙口中說的那人,正是左慈贈予師門信物的那位少年。
“速去洛陽城外的趙忠墓,取正主的骸骨,凝煉成珠!然後再將骨珠嵌入上古寶物之中!如此,為師脫困有望!”
說完,南華老仙又從左慈夢境中消失了。
當時空再次轉迴到八十年前。
相同的洛陽城,此時還姓劉,是大漢帝都所在。
城北,邙山。
整座山的海拔不高,風景卻很美,是城中達官顯貴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
也因為風水極佳,山中多墓穴。
蔡琰、王盛、董白一行人,繞過永安宮,從城北的穀門出城,駕馬車向邙山駛去。
她們乘坐的是一種叫做輜車的豪華馬車,頂上有蓬蓋,車箱兩側開有小窗,用帷幔屏蔽,車門開在後方,頗為華麗。
蔡琰撩開車窗前的帷幔,欣賞窗外綠油油的麥田,田野間點綴著金黃色的野菊花,別有一番景致。
她隨父親蔡邕,在吳地待了十幾年,見慣了江南水鄉的模樣。眼前這幅北地秋天的景象,不禁讓她心有所動。
秋風蕭瑟,綠波湧起。
“看,前方就是北帝廟!”王盛手指著車駕前方的廟宇,向蔡琰和董白介紹道。
“這座北帝廟是一百多年前,為了紀念黃帝而修建的。”
“昔日先帝為藩王,被朝中大臣擁立為皇帝。其車駕隊伍進入洛陽前,曾在這座廟中歇息,因此才更名為金龍寺。”王盛自幼在洛陽長大,對這些故事了如指掌。
“廟宇有什麽好玩的!”
“難道紅昌姊姊想嫁人了,要去求菩薩保佑,賜給你一位如意郎君?”董白調皮地做了個鬼臉。
王盛作勢要打她,嗔道:“你這小丫頭亂說什麽!”
“姊姊美若天仙,不知道哪家的郎君會有這樣的好福氣呢!”董白看著王盛的一顰一笑,皆有傾國傾城之貌,不禁有些羨慕。
眼前的紅昌姊姊嫵媚動人,文姬姊姊溫婉可人,想到此處,董白不禁有些自卑。
“凝脂妹妹還小,等長大了,一定也是個大美人!”蔡琰似乎也察覺到董白的小心思,溫聲細語地安慰道。
“姊姊真好!”董白挽起蔡琰的手,適才的安慰瞬間讓她又開心了起來。
“我們去放紙鳶吧,找個空曠的地方。昨天可是還沒玩盡興呢!”
“紙鳶?”
“紅昌姊姊沒玩過?”董白驚訝地反問道。殊不知,她也是昨日剛學會的。
“是啊!父親大人平日裏管教甚嚴!”
“我會,我來教你!”董白雖不擅長,卻好為人師。
車隊逐漸偏離了主幹道,最終行至邙山山腳下的一片草坪處,停了下來。
家奴四散開來,在外圍警戒。
侍女們伺候幾人下車。董白拿起車廂後的紙鳶,就往草坪中間跑去。
“看,飛起來了!”今日的風,剛剛好,董白輕鬆就把手中的紙鳶,送上了天空。
蔡琰、王盛看到這一幕,相視微微一笑,結伴往草坪一側的小土坡走去。
此刻,晴空爛漫,青麥菲芳,一陣微風輕拂而過,衣袂翩翩,好一副江山美人。
隻是她們似乎忘記了,如今的大漢,早已不是那個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而是處於一個兵荒馬亂的動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