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穀關,劉禪軍帳。
“殿下勿憂,隻須射殺敵將,敵軍定然不戰自潰!”太史慈對箭術頗有信心,當即主動請戰。
“子義切莫衝動,孫堅所部乃是盟軍。此間或許存在誤會!”劉禪還真擔心孫堅性命不保,連忙阻止。
前世的孫堅就是被暗箭射死的,難道這一世要重蹈覆轍?
劉禪還不想與孫氏結怨。
關羽闊步出列,雙手抱拳:“卑職或可勸其退兵。”
“雲長有何計策?”
“也算不上什麽計策,亮明身份,再略施小計,他們必退。”
劉禪頓時領悟:“好,就說明日再放他們入關。”
確實如劉禪料想的那樣,孫堅來攻,皆因誤會。
方才劉禪軍奪取大穀關,鬧的動靜著實不小。孫堅接到情報後,誤以為是敵軍內訌,覺得有機可乘,便舉兵來攻打大穀關。
如今,大穀關的董卓軍隊已被劉禪擊敗。接下來,他也將揮師北上與盧植會合。
此時,將大穀關讓給袁術、孫堅來守,倒也無妨。
“那諸位暫且退下吧。如果情況有變,再來通報。”
適才,劉禪幫龍麒奪舍呂布,耗費了大量的神識,此時早已疲憊不堪。
眾將聞言依次告退。
當晚,關羽成功勸退了孫堅的部隊,一夜無事。
次日辰時。
有斥候來報:“啟稟殿下,那孫堅又帶兵來了。”
“走,去會會他們。”劉禪帶著一眾將領浩浩蕩蕩來到大穀關城樓。
劉禪舉目一看,隻見城下烏泱泱全是士卒,裝備良莠不齊。
不過,陣容倒還算嚴整。
一名壯碩男子騎著白馬,頭戴紅巾,身披戰甲,手握古錠刀,立於陣前。
“城下可是孫堅?”劉禪問道。
“正是,汝是何人?”
“我乃弘農王!”
“弘農王?”孫堅一驚。
“末將有眼不識泰山,還請殿下恕罪!”他連忙翻身下馬拜道。
此刻他心裏泛起一絲苦澀。
“何時弘農王也來了?昨夜,那關姓校尉竟一語未提,真是耍得好手段。”
要是早知道弘農王在城中,他孫堅又何苦親率全軍將士施壓呢?他本想以勢壓人,卻不料適得其反。
弘農王的威名,他可是早有耳聞。
“不知孫將軍親率大軍直抵城下,意欲何為啊?”劉禪質問道。
“昨夜殿下派人告知,特準許我軍今日入關。”
“不知還作數不?”
“放肆!本王最講信義,又豈能失信於你?”
“隻不過,本王見孫將軍麾下兵馬雄壯,有意想切磋一番,你可敢應戰?”
對於孫堅這樣猖狂的人,劉禪得給他一個下馬威。
“不知殿下想如何切磋?”孫堅信心滿滿,長這麽大他還沒怕過誰。
“自然是單挑。贏了,此關歸你。”
“好,要是輸了,我孫文台掉頭就走!”
“你們誰願出戰?”劉禪迴頭看向身後一眾武將。
“某願往!”眾將都躍躍欲試,就連新納降的張遼等人也想一展實力。
“主人選我!要徹底融合、控製這具肉身,我需要一場戰鬥!”呂布暗地裏傳音道。
“奉先,你去會會他們!”
“遵命!”呂布拱手走下城樓,騎上赤兔馬出關去了。
“真是好馬!”關羽看得眼紅不已。
劉禪指著城下呂布,對孫堅說道:“孫將軍,隻需你贏得此人,本王不僅準許爾等入關,還將此關送給你!”
“好,一言為定!”孫堅大喜,他認得呂布,此前對陣數次,不過是他手下敗將。
“將軍,某願出戰!”孫堅麾下一名程姓將領請戰道。
“好!”
劉禪暗自得意,他在城樓上看得真切,知道孫堅大意了。
他何嚐不知呂布曾敗在他的手上,但那是群毆,跟單挑能一樣嗎?
“奉先,點到為止!別傷人性命!”
隻是孫堅哪裏料到,程姓將領才鬥了十個迴合,就被對方一戟拍下馬來。
“威武!”城牆上一陣歡唿,並州籍的將士們喊得格外賣力。
反觀孫堅身後的將士,則紛紛垂頭喪氣。
“將軍,讓我去!程兄一定是大意了!”那名韓姓將領見孫堅點頭同意,不等同僚歸隊,便拍馬迎了上去。
又鬥了不過十餘個迴合,韓姓將領頭盔上的紅纓,竟被對方一斬而落。
這要是真打,他早就人頭不保,所以便知趣地認輸了。
“這……!”孫堅心中大駭。
“黃某請戰!”孫堅左側另一名將領出列。
不過,孫堅直接拒絕了。
接連兩次戰敗,已經不是運氣的問題,這是妥妥的實力壓製。
“沒想到弘農王不僅搶占了大穀關,還收服了如此猛將!”孫堅心中不禁有些羨慕。
“沒人了嗎?我這都還沒熱身呢!”呂布舞動著方天畫戟,一邊策馬在孫堅軍前嘲諷。
“少來張狂!”孫堅雙腿一夾,騎著白馬,提著古錠刀,就衝了出去。
“叮!”孫堅迎上來就使出勢大力沉的一劈。他用的古錠刀約四尺有餘,很適合馬戰。
“來得好!”呂布興奮不已。
相比之前那兩名手下,孫堅的武勇明顯要更高一籌。
“當當!”馬背上的兩人你來我往,打得眼花繚亂,轉眼間已經過了五十迴合。
劈,刺,挑!隨著高強度的戰鬥,呂布識海中那道原本屬於龍麒的魂魄,逐漸與肉身完美融合。
呂布使出方天畫戟的“纏”字訣,瞬間將孫堅手中的古錠刀死死纏住。
接下來,已不再是技巧、招式的比拚,而是純粹在比力氣的大小。
馬背上的兩人紛紛使出蠻勁,互不相讓。
這時候,武器長短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呂布橫握戟杆,自然要比雙手緊握刀柄的孫堅更省力一些。
“起!”呂布暴喝一聲,將孫堅連人帶刀挑飛於地。
“彩!!”劉禪軍中頓時一陣歡唿。
很明顯,這場較量是呂布贏了,且贏得十分漂亮。
孫堅丟了麵子,一聲不吭,翻身上馬就往迴走。
“孫將軍莫走,且上來小酌幾杯。”劉禪高聲喊道。
“殿下還想羞辱於我嗎?”孫堅迴身答道。
“文台誤會了。呂布乃當世一流猛將,孫將軍能久戰不敗,可見也勇武非常。如此,本王才放心把大穀關交給你啊!”
孫堅聽劉禪這麽說,倒也不好再撤兵了。
“本王雖未與將軍會盟,卻也是興師討賊,你我目標相同,又有何理由欺騙你們?”
“那便多謝殿下了!”
孫堅領著數名將領入關赴宴,態度明顯謙遜多了。劉禪要的也就是這種效果。
數個時辰之後,劉禪軍與孫堅軍完成換防,啟程往孟津方向而去。
而孫堅則暫時留守在大穀關。
“弘農王實在難以匹敵。”孫堅看向遠方的軍隊,對左右將領如此感歎道。
“是啊,恐怕以後是將軍您的勁敵。”
“殿下勿憂,隻須射殺敵將,敵軍定然不戰自潰!”太史慈對箭術頗有信心,當即主動請戰。
“子義切莫衝動,孫堅所部乃是盟軍。此間或許存在誤會!”劉禪還真擔心孫堅性命不保,連忙阻止。
前世的孫堅就是被暗箭射死的,難道這一世要重蹈覆轍?
劉禪還不想與孫氏結怨。
關羽闊步出列,雙手抱拳:“卑職或可勸其退兵。”
“雲長有何計策?”
“也算不上什麽計策,亮明身份,再略施小計,他們必退。”
劉禪頓時領悟:“好,就說明日再放他們入關。”
確實如劉禪料想的那樣,孫堅來攻,皆因誤會。
方才劉禪軍奪取大穀關,鬧的動靜著實不小。孫堅接到情報後,誤以為是敵軍內訌,覺得有機可乘,便舉兵來攻打大穀關。
如今,大穀關的董卓軍隊已被劉禪擊敗。接下來,他也將揮師北上與盧植會合。
此時,將大穀關讓給袁術、孫堅來守,倒也無妨。
“那諸位暫且退下吧。如果情況有變,再來通報。”
適才,劉禪幫龍麒奪舍呂布,耗費了大量的神識,此時早已疲憊不堪。
眾將聞言依次告退。
當晚,關羽成功勸退了孫堅的部隊,一夜無事。
次日辰時。
有斥候來報:“啟稟殿下,那孫堅又帶兵來了。”
“走,去會會他們。”劉禪帶著一眾將領浩浩蕩蕩來到大穀關城樓。
劉禪舉目一看,隻見城下烏泱泱全是士卒,裝備良莠不齊。
不過,陣容倒還算嚴整。
一名壯碩男子騎著白馬,頭戴紅巾,身披戰甲,手握古錠刀,立於陣前。
“城下可是孫堅?”劉禪問道。
“正是,汝是何人?”
“我乃弘農王!”
“弘農王?”孫堅一驚。
“末將有眼不識泰山,還請殿下恕罪!”他連忙翻身下馬拜道。
此刻他心裏泛起一絲苦澀。
“何時弘農王也來了?昨夜,那關姓校尉竟一語未提,真是耍得好手段。”
要是早知道弘農王在城中,他孫堅又何苦親率全軍將士施壓呢?他本想以勢壓人,卻不料適得其反。
弘農王的威名,他可是早有耳聞。
“不知孫將軍親率大軍直抵城下,意欲何為啊?”劉禪質問道。
“昨夜殿下派人告知,特準許我軍今日入關。”
“不知還作數不?”
“放肆!本王最講信義,又豈能失信於你?”
“隻不過,本王見孫將軍麾下兵馬雄壯,有意想切磋一番,你可敢應戰?”
對於孫堅這樣猖狂的人,劉禪得給他一個下馬威。
“不知殿下想如何切磋?”孫堅信心滿滿,長這麽大他還沒怕過誰。
“自然是單挑。贏了,此關歸你。”
“好,要是輸了,我孫文台掉頭就走!”
“你們誰願出戰?”劉禪迴頭看向身後一眾武將。
“某願往!”眾將都躍躍欲試,就連新納降的張遼等人也想一展實力。
“主人選我!要徹底融合、控製這具肉身,我需要一場戰鬥!”呂布暗地裏傳音道。
“奉先,你去會會他們!”
“遵命!”呂布拱手走下城樓,騎上赤兔馬出關去了。
“真是好馬!”關羽看得眼紅不已。
劉禪指著城下呂布,對孫堅說道:“孫將軍,隻需你贏得此人,本王不僅準許爾等入關,還將此關送給你!”
“好,一言為定!”孫堅大喜,他認得呂布,此前對陣數次,不過是他手下敗將。
“將軍,某願出戰!”孫堅麾下一名程姓將領請戰道。
“好!”
劉禪暗自得意,他在城樓上看得真切,知道孫堅大意了。
他何嚐不知呂布曾敗在他的手上,但那是群毆,跟單挑能一樣嗎?
“奉先,點到為止!別傷人性命!”
隻是孫堅哪裏料到,程姓將領才鬥了十個迴合,就被對方一戟拍下馬來。
“威武!”城牆上一陣歡唿,並州籍的將士們喊得格外賣力。
反觀孫堅身後的將士,則紛紛垂頭喪氣。
“將軍,讓我去!程兄一定是大意了!”那名韓姓將領見孫堅點頭同意,不等同僚歸隊,便拍馬迎了上去。
又鬥了不過十餘個迴合,韓姓將領頭盔上的紅纓,竟被對方一斬而落。
這要是真打,他早就人頭不保,所以便知趣地認輸了。
“這……!”孫堅心中大駭。
“黃某請戰!”孫堅左側另一名將領出列。
不過,孫堅直接拒絕了。
接連兩次戰敗,已經不是運氣的問題,這是妥妥的實力壓製。
“沒想到弘農王不僅搶占了大穀關,還收服了如此猛將!”孫堅心中不禁有些羨慕。
“沒人了嗎?我這都還沒熱身呢!”呂布舞動著方天畫戟,一邊策馬在孫堅軍前嘲諷。
“少來張狂!”孫堅雙腿一夾,騎著白馬,提著古錠刀,就衝了出去。
“叮!”孫堅迎上來就使出勢大力沉的一劈。他用的古錠刀約四尺有餘,很適合馬戰。
“來得好!”呂布興奮不已。
相比之前那兩名手下,孫堅的武勇明顯要更高一籌。
“當當!”馬背上的兩人你來我往,打得眼花繚亂,轉眼間已經過了五十迴合。
劈,刺,挑!隨著高強度的戰鬥,呂布識海中那道原本屬於龍麒的魂魄,逐漸與肉身完美融合。
呂布使出方天畫戟的“纏”字訣,瞬間將孫堅手中的古錠刀死死纏住。
接下來,已不再是技巧、招式的比拚,而是純粹在比力氣的大小。
馬背上的兩人紛紛使出蠻勁,互不相讓。
這時候,武器長短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呂布橫握戟杆,自然要比雙手緊握刀柄的孫堅更省力一些。
“起!”呂布暴喝一聲,將孫堅連人帶刀挑飛於地。
“彩!!”劉禪軍中頓時一陣歡唿。
很明顯,這場較量是呂布贏了,且贏得十分漂亮。
孫堅丟了麵子,一聲不吭,翻身上馬就往迴走。
“孫將軍莫走,且上來小酌幾杯。”劉禪高聲喊道。
“殿下還想羞辱於我嗎?”孫堅迴身答道。
“文台誤會了。呂布乃當世一流猛將,孫將軍能久戰不敗,可見也勇武非常。如此,本王才放心把大穀關交給你啊!”
孫堅聽劉禪這麽說,倒也不好再撤兵了。
“本王雖未與將軍會盟,卻也是興師討賊,你我目標相同,又有何理由欺騙你們?”
“那便多謝殿下了!”
孫堅領著數名將領入關赴宴,態度明顯謙遜多了。劉禪要的也就是這種效果。
數個時辰之後,劉禪軍與孫堅軍完成換防,啟程往孟津方向而去。
而孫堅則暫時留守在大穀關。
“弘農王實在難以匹敵。”孫堅看向遠方的軍隊,對左右將領如此感歎道。
“是啊,恐怕以後是將軍您的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