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筵對金樽,珍饈滿案盤。
甄府的午宴可謂是相當豪華,精美的陶瓷盤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山珍海味。
有香氣誘人的烤羊羔,鮮美可口的魚羹湯,各類麵點,還有泛著深邃紅光的葡萄酒……,無不彰顯著甄氏的富商身份。
要知道,在普通民眾還隻能吃得上早、晚兩餐的大漢,這種規格的午餐已是相當難得,非大戶不足以擁有。
甄氏一族下此血本,自然是為了拉攏弘農王。就連劉禪身邊侍奉的女子,竟也身份不凡。
她是甄儼之妹甄薑,正是將笄之年,如花朵初綻般的年紀,生得頗有姿色。
尤其是她那皮膚白皙如玉,透著一股淡淡的紅潤,宛如晨曦。
那雙眸如秋水般清澈,閃爍著靈動的光芒,不禁令劉禪內心萌動。
甄薑正是到了出閣的年紀,此次甄儼來看望族兄,也順便把她帶在身邊,好借機能尋個好人家。
沒想到恰巧遇上弘農王劉禪,甄儼自然有意撮合。
甄氏女雖好,劉禪心中依舊對甄氏有些提防。像甄氏這些豪門大族,往往更注重家族利益。
此前在鄃縣,趙氏一族就令劉禪心生警惕。何況甄氏還與袁氏的關係非同一般。
午宴後,劉禪在甄玄、甄儼的帶領下,觀看了甄氏一族在真定縣的部分產業。
從布店、米店再到馬市,從製陶、冶鐵再到紡織工坊,每一處劉禪都看得很是仔細。
那布店裏,那一排排木架上麵,掛滿了布料,皆是質地細膩,顏色鮮豔,堪比蜀錦。
那米店裏,那一缸缸大米和五穀雜糧,足可供應他那一萬將士食用一月有餘。
再看馬市,馬廄中的馬匹,皆高大威猛,夠他劉禪再武裝出三百騎兵;
還有製陶工坊,冶鐵工坊,紡織工坊……
劉禪不禁感歎,這甄氏的實力何止是半城,他之前的調侃完全是小瞧了人家。
他不惜犧牲男色,主動對身側的甄薑示起好來,這些可都跟他的擴軍計劃息息相關。
打仗就得花錢。兵器、鎧甲、戰馬、糧食……,哪一樣不得花錢?
劉禪心中忽然有了建立商號的想法,發展才是硬道理啊。他可不想學那前世的曹操、董卓,沒錢就去挖別人祖墳。
而且這些工坊業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覷。當年蜀國的北伐,很大程度都是靠蜀錦產業在支撐著,不然早就垮了。
再次迴到甄府。
甄玄繼續陪劉禪聊著工坊產業,而甄儼卻借了些由頭,離開了。
他徑直迴到客房,奮筆疾書地寫了起來。
“來人!將這兩封信分別送往渤海和洛陽!”甄儼將寫好的帛書,封泥蓋印後,分別裝入錦囊之中。
“此封書信,須親自交與渤海郡太守袁紹!而這封信,送到太傅袁隗府上即可!”甄儼對兩人一一吩咐道。
原來甄儼竟與袁氏私交深厚。
昔日在洛陽時,他與袁紹同為大將軍府從吏,因此多有往來。
“兄長,不可!”甄薑突然闖了進來。
甄儼抬頭,見是甄薑,隻好收迴了兩封信,又屏退親從後,方才說道:“大妹,這是何意?”
“兄長是何意?”甄薑不答,反問道。
先前甄儼讓她出來陪侍,她也領會其中用意。如今看到兄長似有出賣弘農王之舉,她心中就十分不解了。
“不過是兩封與好友的書信而已,大妹何故阻攔呢?”
“大兄休要瞞我,你讓妹妹我假意逢迎,卻又作書泄露弘農王的行蹤,此又是何意?”
“是寫給那董卓,還是袁氏一族?”甄薑猜測道。
“沒想到吾妹竟如此聰慧,隻是兄長怎麽會與那董卓同流合汙,這也太小看你兄長我了。”甄儼被猜中了心思,也不覺得尷尬,反而嗬嗬一笑,獨自坐到案前,倒了一盞茶水喝了起來。
“那為何選擇弘農王之後,又要勾連袁氏?”
“大妹既然問起,我便直言相告好了。”
甄儼緩緩放下茶盞,說道:“如今這天下是士族的天下,而如今天下的士族,又皆以袁氏為首。”
“別看那董卓一時猖狂,不過一介邊郡武夫而已,此賊受袁氏大恩,卻不知圖報,實為士人所不恥,不可久持,日久必敗!”
“而如今弘農王到了咱們冀州常山郡內,正是上天賜予我甄氏的絕佳機會,但我甄氏的威望尚且不足,此事還得讓袁氏來主導。”
“待事成之後,由袁氏、甄氏共掌天下,豈不快哉!”說完,甄儼將茶水一飲而盡,腹中頓時升騰起一股暢快之感。
“兄長糊塗啊!兄長隻顧及了這天下大勢,卻小覷了弘農王!”
甄薑確實不懂得什麽天下大勢,但她卻會看人,今日一番交流,她發現劉禪不僅雄姿英發,還絕非等閑之輩。
“喔?阿薑何以危言聳聽?”甄儼詫異地問道。
“大兄你想,那弘農王遠赴邊郡買馬,為何隻帶了區區九人?”
甄儼陷入一陣沉思。的確,這樣一個明顯的問題,竟被他忽視了。
要買兩千匹馬,需要大量的錢糧,而護衛人手至少也得七八百人。
這些人如今在哪?難道都不知不覺地隱藏在這真定縣內?
“不,一定是駐紮在真定城外,不然這麽多人進城,不可能逃過甄氏的耳目。”甄儼自言自語地推測道。
“阿薑說的也不無道理!”
“而且兄長是否想過,傳言那弘農王隻身從洛陽城逃出來,又哪來的人手和錢幣呢?”甄薑接著又拋出一個疑點。
“那隻可能,弘農王已經有世家大族暗中相助了。”甄儼心中豁然開朗。
“難怪弘農王對我們拋出的條件並不感興趣!”
“阿薑果真是慧眼如炬。”甄儼誇獎道。隨後拿出火盆,將那兩封信燒掉,轉身又去案台前準備再寫兩封。
所謂知己知彼,甄薑剛剛說的情況也很重要,他得寫在信中,好讓袁氏提前布局。
見甄儼還要寫信,甄薑心中頗有些氣惱,她自幼跟兄長一起讀書,也懂得一些道理的。
“為何我甄氏不能選擇真心相助於弘農王呢?屆時弘農王稱帝之後,這從龍、定鼎之功不是非甄氏莫屬嗎?”甄薑反問。
她心中埋怨兄長不知變通,如果是她二兄在此,怕是瞬間就能明白她的意思。
倒不是甄儼腦袋轉不過彎,隻是他考慮得比較多,相對穩重而已。
甄府的午宴可謂是相當豪華,精美的陶瓷盤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山珍海味。
有香氣誘人的烤羊羔,鮮美可口的魚羹湯,各類麵點,還有泛著深邃紅光的葡萄酒……,無不彰顯著甄氏的富商身份。
要知道,在普通民眾還隻能吃得上早、晚兩餐的大漢,這種規格的午餐已是相當難得,非大戶不足以擁有。
甄氏一族下此血本,自然是為了拉攏弘農王。就連劉禪身邊侍奉的女子,竟也身份不凡。
她是甄儼之妹甄薑,正是將笄之年,如花朵初綻般的年紀,生得頗有姿色。
尤其是她那皮膚白皙如玉,透著一股淡淡的紅潤,宛如晨曦。
那雙眸如秋水般清澈,閃爍著靈動的光芒,不禁令劉禪內心萌動。
甄薑正是到了出閣的年紀,此次甄儼來看望族兄,也順便把她帶在身邊,好借機能尋個好人家。
沒想到恰巧遇上弘農王劉禪,甄儼自然有意撮合。
甄氏女雖好,劉禪心中依舊對甄氏有些提防。像甄氏這些豪門大族,往往更注重家族利益。
此前在鄃縣,趙氏一族就令劉禪心生警惕。何況甄氏還與袁氏的關係非同一般。
午宴後,劉禪在甄玄、甄儼的帶領下,觀看了甄氏一族在真定縣的部分產業。
從布店、米店再到馬市,從製陶、冶鐵再到紡織工坊,每一處劉禪都看得很是仔細。
那布店裏,那一排排木架上麵,掛滿了布料,皆是質地細膩,顏色鮮豔,堪比蜀錦。
那米店裏,那一缸缸大米和五穀雜糧,足可供應他那一萬將士食用一月有餘。
再看馬市,馬廄中的馬匹,皆高大威猛,夠他劉禪再武裝出三百騎兵;
還有製陶工坊,冶鐵工坊,紡織工坊……
劉禪不禁感歎,這甄氏的實力何止是半城,他之前的調侃完全是小瞧了人家。
他不惜犧牲男色,主動對身側的甄薑示起好來,這些可都跟他的擴軍計劃息息相關。
打仗就得花錢。兵器、鎧甲、戰馬、糧食……,哪一樣不得花錢?
劉禪心中忽然有了建立商號的想法,發展才是硬道理啊。他可不想學那前世的曹操、董卓,沒錢就去挖別人祖墳。
而且這些工坊業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覷。當年蜀國的北伐,很大程度都是靠蜀錦產業在支撐著,不然早就垮了。
再次迴到甄府。
甄玄繼續陪劉禪聊著工坊產業,而甄儼卻借了些由頭,離開了。
他徑直迴到客房,奮筆疾書地寫了起來。
“來人!將這兩封信分別送往渤海和洛陽!”甄儼將寫好的帛書,封泥蓋印後,分別裝入錦囊之中。
“此封書信,須親自交與渤海郡太守袁紹!而這封信,送到太傅袁隗府上即可!”甄儼對兩人一一吩咐道。
原來甄儼竟與袁氏私交深厚。
昔日在洛陽時,他與袁紹同為大將軍府從吏,因此多有往來。
“兄長,不可!”甄薑突然闖了進來。
甄儼抬頭,見是甄薑,隻好收迴了兩封信,又屏退親從後,方才說道:“大妹,這是何意?”
“兄長是何意?”甄薑不答,反問道。
先前甄儼讓她出來陪侍,她也領會其中用意。如今看到兄長似有出賣弘農王之舉,她心中就十分不解了。
“不過是兩封與好友的書信而已,大妹何故阻攔呢?”
“大兄休要瞞我,你讓妹妹我假意逢迎,卻又作書泄露弘農王的行蹤,此又是何意?”
“是寫給那董卓,還是袁氏一族?”甄薑猜測道。
“沒想到吾妹竟如此聰慧,隻是兄長怎麽會與那董卓同流合汙,這也太小看你兄長我了。”甄儼被猜中了心思,也不覺得尷尬,反而嗬嗬一笑,獨自坐到案前,倒了一盞茶水喝了起來。
“那為何選擇弘農王之後,又要勾連袁氏?”
“大妹既然問起,我便直言相告好了。”
甄儼緩緩放下茶盞,說道:“如今這天下是士族的天下,而如今天下的士族,又皆以袁氏為首。”
“別看那董卓一時猖狂,不過一介邊郡武夫而已,此賊受袁氏大恩,卻不知圖報,實為士人所不恥,不可久持,日久必敗!”
“而如今弘農王到了咱們冀州常山郡內,正是上天賜予我甄氏的絕佳機會,但我甄氏的威望尚且不足,此事還得讓袁氏來主導。”
“待事成之後,由袁氏、甄氏共掌天下,豈不快哉!”說完,甄儼將茶水一飲而盡,腹中頓時升騰起一股暢快之感。
“兄長糊塗啊!兄長隻顧及了這天下大勢,卻小覷了弘農王!”
甄薑確實不懂得什麽天下大勢,但她卻會看人,今日一番交流,她發現劉禪不僅雄姿英發,還絕非等閑之輩。
“喔?阿薑何以危言聳聽?”甄儼詫異地問道。
“大兄你想,那弘農王遠赴邊郡買馬,為何隻帶了區區九人?”
甄儼陷入一陣沉思。的確,這樣一個明顯的問題,竟被他忽視了。
要買兩千匹馬,需要大量的錢糧,而護衛人手至少也得七八百人。
這些人如今在哪?難道都不知不覺地隱藏在這真定縣內?
“不,一定是駐紮在真定城外,不然這麽多人進城,不可能逃過甄氏的耳目。”甄儼自言自語地推測道。
“阿薑說的也不無道理!”
“而且兄長是否想過,傳言那弘農王隻身從洛陽城逃出來,又哪來的人手和錢幣呢?”甄薑接著又拋出一個疑點。
“那隻可能,弘農王已經有世家大族暗中相助了。”甄儼心中豁然開朗。
“難怪弘農王對我們拋出的條件並不感興趣!”
“阿薑果真是慧眼如炬。”甄儼誇獎道。隨後拿出火盆,將那兩封信燒掉,轉身又去案台前準備再寫兩封。
所謂知己知彼,甄薑剛剛說的情況也很重要,他得寫在信中,好讓袁氏提前布局。
見甄儼還要寫信,甄薑心中頗有些氣惱,她自幼跟兄長一起讀書,也懂得一些道理的。
“為何我甄氏不能選擇真心相助於弘農王呢?屆時弘農王稱帝之後,這從龍、定鼎之功不是非甄氏莫屬嗎?”甄薑反問。
她心中埋怨兄長不知變通,如果是她二兄在此,怕是瞬間就能明白她的意思。
倒不是甄儼腦袋轉不過彎,隻是他考慮得比較多,相對穩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