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舊頂針
錦鯉童養媳:撿了個糙漢忙種田 作者:綠皮女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立秋愣住了,萍姑真是來找劉氏的?
也不知道這兩個人是什麽時候勾搭上的,一個老虔婆,一個老鴇子,倒還挺配。
萍姑瞅了一眼立秋,笑眯眯地挽著劉氏的胳膊:“老姐姐,咱們換個地方說話,我來,是有一件大好事要跟你說呢。”
二人相攜著去了西屋,正是張二嘎躺著的那間。
立秋的魂兒差點就跟著兩個人一塊去了。
天知道她倆湊在一起能幹出點啥事,該不會是又想著將誰賣了吧?
她看了看屋子裏這幾個人,除了六叔婆,於翠花和秋菊跟她一樣,都很著急。
“大嫂,”立秋朝著於翠花使了個眼色,“叫一品二錦出去玩會啊。”
於翠花會意,招手叫來兩個孩子,低聲囑咐幾句,一品二錦就蹦蹦跳跳出去了。
立秋心下稍定,一會兒兩個孩子迴來,聽聽萍姑和劉氏在密謀啥見不得人的勾當。
知道她們在籌劃什麽事,她才能有準備地應對。
這就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立秋,”六叔婆淡淡開口了,“快瞅瞅黃家都給了你些啥。”
萍姑一來,立秋就沒心思了,六叔婆催著她,她才心不在焉地打開兩個匣子,屋中幾人登時就直吸氣。
尤其是於翠花,眼睛都直了。
“我的娘哎,黃家可真大方呀!立秋,你這嫁了一次人,可得了不少好東西呀!”
兩個匣子都珠光寶氣的。
其中一隻匣子大一些,裏頭是一套銀頭麵。
另一隻匣子裏頭盛著兩隻小匣子。
打開一瞧,一隻裏頭放著一對金鐲子,四支絹花,和上次胡媽媽送給秋菊的那份一模一樣。
第二隻小匣子裏頭擺著一支金簪子,簪頭刻著一對相伴飛舞的蝴蝶,煞是好看。
想來這便是黃姑娘給的添妝禮了。
立秋默默記下這份情,將來黃姑娘有難,就衝著今日黃家送的東西,她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立秋,老三不是給了你好些銀首飾嗎?我尋思著你也不缺這些首飾了,你看,你頭上不就插著一支簪子?要不,你送我家一品二錦幾樣首飾吧,也是你這個當姑姑的一點心意。”
於翠花說著話,上手就從那副銀頭麵裏挑出一根發釵一隻項圈。
“大郎家的,你放下。”
六叔婆咳嗽了幾聲,慢吞吞地道:“這是人家黃家送立秋的東西,轉手送給你,就失了禮數,你放心,等你兩個妮兒出嫁的時候,立秋這個做姑姑的,肯定不會短了她們好東西。”
她慢慢悠悠地從懷裏掏出一個帕子,一層一層打開,將一枚頂針取出來,顫顫巍巍地遞給立秋。
“立秋,這枚頂針跟著我有些年頭了,你嫁人我沒什麽好送的,這個你就拿去吧,正好以後你可以拿來做繡活,不用再買了。”
頂針的確很老舊了,表麵溜光,內裏竟然生鏽了,不知道多少時日沒用過,估摸著那表麵的光也是這幾日現打磨出來的。
雖說的確不是好東西,但六叔婆有這份心意,立秋就應該道謝。
六叔婆擺擺手:“你不用謝我,你既然被三娃子認作幹妹妹,那也算是我張家門裏的姑娘,我這個做叔婆的給你添妝,也是應當應分。”
六叔婆前年小中風過一次,腿腳不大便利,說話也得很慢很慢,才能叫人聽清。
她留在張家吃了晌午飯,才和六叔公一道走了。
將灶房收拾幹淨,把值錢的金銀首飾都鎖起來,於翠花才將立秋給拉到了自己屋裏。
“那老鴇子才和咱娘說完話,走時還嫌棄咱們家的飯,不肯在咱家吃,呸,不吃拉倒!你沒瞧見,你大哥知道她是老鴇子,差點把她的車子給砸了,得虧沒砸,要是砸了,那可得賠不少錢呢。”
立秋已經習慣了於翠花的嘮叨,她根本不用催,於翠花就自己說下去了。
“二錦跟我說,老鴇子和咱娘說話的動靜可小了,她迷迷糊糊地就聽到她倆是要做什麽買賣,一單成了便是四六分賬。”
買賣?
除了買賣姑娘,和老鴇子還有什麽買賣可做?
立秋心下不安,總覺得劉氏要搞事,就提醒於翠花:“大嫂,往後你可得將一品二錦看緊點,千萬別讓兩個孩子單獨和娘在一塊。”
於翠花聽明白了立秋的意思,但還是心存僥幸。
“兩個孩子總是她的親孫女,她不能這麽狠心吧?”
“那可說不準,她那個人隻認錢,二哥還躺在炕上沒醒,大哥說要去縣城請個好大夫瞧瞧,她都怕花錢呢,為了錢,她什麽幹不出來?”
於翠花忙點頭:“你也得小心些,咱娘恨著你呢。”
立秋謝過於翠花的好意提醒。
她有老天爺襄助,馬上還有個男人護著她,才不怕劉氏呢。
於翠花還是自求多福吧,搞不好哪天劉氏就能將於翠花給賣了呢。
“大嫂,”立秋從袖子裏掏出兩對銀丁香一支銀簪子塞給於翠花,“黃家送我的東西,我不好動,這個是張由給我的嫁妝,你拿著跟孩子們戴吧。”
於翠花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連連道謝,還再三發誓,這輩子就跟定立秋了,立秋說啥她做啥,再也不打歪心思。
立秋抿抿唇。
最好如此,倘若於翠花再敢起歪心思,就別怪她翻臉不認人。
下晌沒事,立秋抱著給顧長安做的喜服去了顧家小院。
兩扇破舊的木門上,已經貼了紅喜字,兩邊門簷各自掛了一盞紅燈籠。
門前掃得幹幹淨淨,推開木門,小院子裏也擺得滿滿當當,除了張家送來的桌椅板凳,還有二十多個箱子,俱用紅色綢子紮著大紅花。
“立秋!”
顧長安正在屋裏招待客人,隔著窗戶看到立秋,樂得露出兩排大白牙。
他從窗戶裏蹦出來,扯著立秋往屋裏走:“我帶你去見幾個人。”
一進屋,立秋就被一股子血腥味衝得想吐。
“長安哥,你屋裏放著什麽東西,怎麽一股味兒?”
裏屋忽地傳來兵器鏗鏘之音。
立秋脊背發毛,迴過頭看顧長安:“長安哥,裏頭……”
“你別怕,”顧長安忙扶住她,在她耳邊輕聲道,“萬事都有我,一會兒看我眼色行事。”
也不知道這兩個人是什麽時候勾搭上的,一個老虔婆,一個老鴇子,倒還挺配。
萍姑瞅了一眼立秋,笑眯眯地挽著劉氏的胳膊:“老姐姐,咱們換個地方說話,我來,是有一件大好事要跟你說呢。”
二人相攜著去了西屋,正是張二嘎躺著的那間。
立秋的魂兒差點就跟著兩個人一塊去了。
天知道她倆湊在一起能幹出點啥事,該不會是又想著將誰賣了吧?
她看了看屋子裏這幾個人,除了六叔婆,於翠花和秋菊跟她一樣,都很著急。
“大嫂,”立秋朝著於翠花使了個眼色,“叫一品二錦出去玩會啊。”
於翠花會意,招手叫來兩個孩子,低聲囑咐幾句,一品二錦就蹦蹦跳跳出去了。
立秋心下稍定,一會兒兩個孩子迴來,聽聽萍姑和劉氏在密謀啥見不得人的勾當。
知道她們在籌劃什麽事,她才能有準備地應對。
這就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立秋,”六叔婆淡淡開口了,“快瞅瞅黃家都給了你些啥。”
萍姑一來,立秋就沒心思了,六叔婆催著她,她才心不在焉地打開兩個匣子,屋中幾人登時就直吸氣。
尤其是於翠花,眼睛都直了。
“我的娘哎,黃家可真大方呀!立秋,你這嫁了一次人,可得了不少好東西呀!”
兩個匣子都珠光寶氣的。
其中一隻匣子大一些,裏頭是一套銀頭麵。
另一隻匣子裏頭盛著兩隻小匣子。
打開一瞧,一隻裏頭放著一對金鐲子,四支絹花,和上次胡媽媽送給秋菊的那份一模一樣。
第二隻小匣子裏頭擺著一支金簪子,簪頭刻著一對相伴飛舞的蝴蝶,煞是好看。
想來這便是黃姑娘給的添妝禮了。
立秋默默記下這份情,將來黃姑娘有難,就衝著今日黃家送的東西,她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立秋,老三不是給了你好些銀首飾嗎?我尋思著你也不缺這些首飾了,你看,你頭上不就插著一支簪子?要不,你送我家一品二錦幾樣首飾吧,也是你這個當姑姑的一點心意。”
於翠花說著話,上手就從那副銀頭麵裏挑出一根發釵一隻項圈。
“大郎家的,你放下。”
六叔婆咳嗽了幾聲,慢吞吞地道:“這是人家黃家送立秋的東西,轉手送給你,就失了禮數,你放心,等你兩個妮兒出嫁的時候,立秋這個做姑姑的,肯定不會短了她們好東西。”
她慢慢悠悠地從懷裏掏出一個帕子,一層一層打開,將一枚頂針取出來,顫顫巍巍地遞給立秋。
“立秋,這枚頂針跟著我有些年頭了,你嫁人我沒什麽好送的,這個你就拿去吧,正好以後你可以拿來做繡活,不用再買了。”
頂針的確很老舊了,表麵溜光,內裏竟然生鏽了,不知道多少時日沒用過,估摸著那表麵的光也是這幾日現打磨出來的。
雖說的確不是好東西,但六叔婆有這份心意,立秋就應該道謝。
六叔婆擺擺手:“你不用謝我,你既然被三娃子認作幹妹妹,那也算是我張家門裏的姑娘,我這個做叔婆的給你添妝,也是應當應分。”
六叔婆前年小中風過一次,腿腳不大便利,說話也得很慢很慢,才能叫人聽清。
她留在張家吃了晌午飯,才和六叔公一道走了。
將灶房收拾幹淨,把值錢的金銀首飾都鎖起來,於翠花才將立秋給拉到了自己屋裏。
“那老鴇子才和咱娘說完話,走時還嫌棄咱們家的飯,不肯在咱家吃,呸,不吃拉倒!你沒瞧見,你大哥知道她是老鴇子,差點把她的車子給砸了,得虧沒砸,要是砸了,那可得賠不少錢呢。”
立秋已經習慣了於翠花的嘮叨,她根本不用催,於翠花就自己說下去了。
“二錦跟我說,老鴇子和咱娘說話的動靜可小了,她迷迷糊糊地就聽到她倆是要做什麽買賣,一單成了便是四六分賬。”
買賣?
除了買賣姑娘,和老鴇子還有什麽買賣可做?
立秋心下不安,總覺得劉氏要搞事,就提醒於翠花:“大嫂,往後你可得將一品二錦看緊點,千萬別讓兩個孩子單獨和娘在一塊。”
於翠花聽明白了立秋的意思,但還是心存僥幸。
“兩個孩子總是她的親孫女,她不能這麽狠心吧?”
“那可說不準,她那個人隻認錢,二哥還躺在炕上沒醒,大哥說要去縣城請個好大夫瞧瞧,她都怕花錢呢,為了錢,她什麽幹不出來?”
於翠花忙點頭:“你也得小心些,咱娘恨著你呢。”
立秋謝過於翠花的好意提醒。
她有老天爺襄助,馬上還有個男人護著她,才不怕劉氏呢。
於翠花還是自求多福吧,搞不好哪天劉氏就能將於翠花給賣了呢。
“大嫂,”立秋從袖子裏掏出兩對銀丁香一支銀簪子塞給於翠花,“黃家送我的東西,我不好動,這個是張由給我的嫁妝,你拿著跟孩子們戴吧。”
於翠花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連連道謝,還再三發誓,這輩子就跟定立秋了,立秋說啥她做啥,再也不打歪心思。
立秋抿抿唇。
最好如此,倘若於翠花再敢起歪心思,就別怪她翻臉不認人。
下晌沒事,立秋抱著給顧長安做的喜服去了顧家小院。
兩扇破舊的木門上,已經貼了紅喜字,兩邊門簷各自掛了一盞紅燈籠。
門前掃得幹幹淨淨,推開木門,小院子裏也擺得滿滿當當,除了張家送來的桌椅板凳,還有二十多個箱子,俱用紅色綢子紮著大紅花。
“立秋!”
顧長安正在屋裏招待客人,隔著窗戶看到立秋,樂得露出兩排大白牙。
他從窗戶裏蹦出來,扯著立秋往屋裏走:“我帶你去見幾個人。”
一進屋,立秋就被一股子血腥味衝得想吐。
“長安哥,你屋裏放著什麽東西,怎麽一股味兒?”
裏屋忽地傳來兵器鏗鏘之音。
立秋脊背發毛,迴過頭看顧長安:“長安哥,裏頭……”
“你別怕,”顧長安忙扶住她,在她耳邊輕聲道,“萬事都有我,一會兒看我眼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