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守山人
錦鯉童養媳:撿了個糙漢忙種田 作者:綠皮女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立秋驚疑不定:“怎麽連狗子叔是哪兒的人都不能說?咋啦?狗子叔身上背著事兒麽?”
顧長安沉默不語。
“還真背著事兒哪!”
立秋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腦仁兒突突地疼。
娘呀,她的身邊到底還有多少這種人呀。
“狗子叔以前也是殺豬的?”
“殺豬?”顧長安笑了,“那倒不是,狗子叔紮根平陽村之後,一直安分守己,他在京城也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見不得光的,是他的身份。”
立秋的一顆心還在撲通撲通地跳:“他啥身份?”
難道狗子叔在京城有家有口?
還是說狗子叔在京城欠了債活不下去了?
“他是逆太子府上的府兵,逆太子被誅殺,牽連了府上的太監丫頭侍衛們,他冒死跑出來,路上遇到我祖父。”
“一開始祖父不知曉他的身份,救了他,他為了報恩,便一路護送我們歸鄉,後來在平陽村安定下來,才跟我祖父坦誠相待。”
立秋萬萬沒想到,狗子叔竟然跟逆太子有關。
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啊!
“長安哥,”她哆嗦著雙唇,一張小臉煞白,“狗子叔是京城的人,村裏人是不是都知道?”
顧長安皺著眉頭想了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隻知道狗子叔是從京城迴來的,當初狗子叔給張氏老族長一大筆錢,把自己安在張氏族裏已經絕後的老九房名下,這麽多年過去了,也沒人提。”
還好,還好。
立秋撫著胸口長舒一口氣。
沒人提就好。
現在正是風口,朝廷的銀魚衛就在這附近,若是聽到風聲找過來,抓住了狗子叔,拔出蘿卜帶出泥,顧長安肯定跑不掉。
“得去敲打敲打牛嬸,”她輕聲細語跟顧長安商量,“牛嬸太得意,成天在村口那閑磨牙,不是說別人家的長短,就是炫耀她自己的衣裳吃喝,難保哪一天,不會像今日這般,把狗子叔是京城人給說出來。”
一個京城人,甘願隱居在小山村,還花了大錢入了別人的族譜,這本身就叫人覺得奇怪。
顧長安點頭應下:“我迴頭跟狗子叔說一嘴,叫他自己去提點。”
“南風那邊,你也得去囑咐一句。”
這兩天,老天爺會下雨的消息肯定會傳遍整個涇陽縣,老百姓競相搶收麥子,最先坐不住的就是縣太爺。
立秋估摸著,縣太爺這幾日就會去老君廟找南風問詢。
她怕南風鎮不住場子,再說漏嘴。
“不會的,”顧長安對南風很有信心,“那個臭道士最擅長胡攪蠻纏,你不用擔心他,你該擔心的是縣令大人,會不會被南風三言兩語哄去修道。”
“哎呀!”
立秋捂著臉驚叫一聲,顧長安忙放下碗筷:“怎麽了?”
“長安哥,我……我對不住你。”
立秋也是才想起她把顧長安拱手送給南風一事,忐忑不安地對顧長安坦白:“他若叫你去修道,你……你可千萬要護住你自己。”
顧長安挑了挑眉:“怕啥?修個道,有什麽可怕的?”
立秋欲言又止。
但願到時候長安哥不怕。
兩個人吃了飯,喂了老四和幾隻小雞仔,才提著包子去張老蔫家。
路上撞見顧三嬸,知道他們兩個是去張老蔫家,三嬸還點頭誇讚:“你們倆沒種地,去張家幫忙收個麥子,是應該的,去吧,立秋,好好跟你爹娘賠個不是,別把兩家的關係鬧得太僵,將來你倆有個啥事,還得求人家秀才公幫忙呢。”
顧長安樂嗬嗬地應下,轉頭就跟立秋保證:“我顧長安這輩子都不會讓你求張三兒。”
說完又悶悶不樂地垂下頭。
“小秋。”
他踢騰著一顆小石子,輕聲叫著立秋的名字,半天又叫了一聲,好似小貓兒在叫。
立秋被他叫得心慌,便不耐煩地白他一眼:“我就在你旁邊,你叫我作甚?”
“我……”
顧長安撓撓頭,躊躇著不知道咋開口,眼看著要到張老蔫家了,才頓住腳,攔下立秋。
“你問我的事,我早就想好了,”他咳嗽了兩聲,神情很不自在,“我顧長安早就發過誓,不管我是臭要飯的,還是皇帝老兒,我顧長安這輩子就你一個婆娘,心裏就你一個人,我要是敢變心,就叫我頭頂生瘡腳底流膿,這輩子不得好死,死了沒有全屍,生孩子沒屁眼兒……”
“好了!”
立秋趕緊啐了幾口,把晦氣給啐出去。
“什麽生孩子沒屁眼兒的話不許說,你違背誓言,跟孩子有什麽關係?”
顧長安樂嗬嗬地笑:“那你信我?”
立秋想搖頭。
不知為何,耳邊總迴想著萍姑的話。
男人的嘴,最不可信。
信了男人,這輩子就完了。
“小秋,你說呀,你信不信我?”
“我……”立秋咬了咬唇,“你不能一輩子都當個賴子。”
“那當然不可能!我這不是已經找了個差事了嗎?”
“老君廟的房子修完了,你再幹啥去?還去殺豬?”
立秋一麵說,一麵留心覷著顧長安的神色。
但凡顧長安有一點猶疑,她立刻就翻臉。
“殺豬是肯定不會去殺了,我答應過你的,就一定說話算數,至於幹別的嘛……”
顧長安很苦惱,一手捏著包子就往嘴裏送。
立秋忙把包子搶下來:“這是給秋菊和張二嘎吃的,你在家裏不是吃了三個大包子了嗎?快說,你幹完老君廟的活兒,想要幹點啥?”
“種地?”
顧長安自己就先否決了。
“不行,我沒種過地,叫我種個三四畝地,我還吃得消,多種幾畝地,就不成了。”
立秋嗔了他一眼:“誰叫你種那麽多了?種個三四畝,夠咱倆吃喝的了。”
“那我總得攢點錢啊,光靠種地,哪能掙得來錢,要不,我去打獵?”
顧長安一下子就來了精神:“今兒個上山去找狗子叔,我輕輕鬆鬆就抓了兩隻山雞,我看打獵這個行當適合我,立秋,你覺得呢?”
立秋卻想到了別的:“狗子叔呢?咋沒和你一塊下山?”
“他那小草屋子裏頭來了個客人,我就先迴來了。”
顧長安沉默不語。
“還真背著事兒哪!”
立秋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腦仁兒突突地疼。
娘呀,她的身邊到底還有多少這種人呀。
“狗子叔以前也是殺豬的?”
“殺豬?”顧長安笑了,“那倒不是,狗子叔紮根平陽村之後,一直安分守己,他在京城也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見不得光的,是他的身份。”
立秋的一顆心還在撲通撲通地跳:“他啥身份?”
難道狗子叔在京城有家有口?
還是說狗子叔在京城欠了債活不下去了?
“他是逆太子府上的府兵,逆太子被誅殺,牽連了府上的太監丫頭侍衛們,他冒死跑出來,路上遇到我祖父。”
“一開始祖父不知曉他的身份,救了他,他為了報恩,便一路護送我們歸鄉,後來在平陽村安定下來,才跟我祖父坦誠相待。”
立秋萬萬沒想到,狗子叔竟然跟逆太子有關。
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啊!
“長安哥,”她哆嗦著雙唇,一張小臉煞白,“狗子叔是京城的人,村裏人是不是都知道?”
顧長安皺著眉頭想了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隻知道狗子叔是從京城迴來的,當初狗子叔給張氏老族長一大筆錢,把自己安在張氏族裏已經絕後的老九房名下,這麽多年過去了,也沒人提。”
還好,還好。
立秋撫著胸口長舒一口氣。
沒人提就好。
現在正是風口,朝廷的銀魚衛就在這附近,若是聽到風聲找過來,抓住了狗子叔,拔出蘿卜帶出泥,顧長安肯定跑不掉。
“得去敲打敲打牛嬸,”她輕聲細語跟顧長安商量,“牛嬸太得意,成天在村口那閑磨牙,不是說別人家的長短,就是炫耀她自己的衣裳吃喝,難保哪一天,不會像今日這般,把狗子叔是京城人給說出來。”
一個京城人,甘願隱居在小山村,還花了大錢入了別人的族譜,這本身就叫人覺得奇怪。
顧長安點頭應下:“我迴頭跟狗子叔說一嘴,叫他自己去提點。”
“南風那邊,你也得去囑咐一句。”
這兩天,老天爺會下雨的消息肯定會傳遍整個涇陽縣,老百姓競相搶收麥子,最先坐不住的就是縣太爺。
立秋估摸著,縣太爺這幾日就會去老君廟找南風問詢。
她怕南風鎮不住場子,再說漏嘴。
“不會的,”顧長安對南風很有信心,“那個臭道士最擅長胡攪蠻纏,你不用擔心他,你該擔心的是縣令大人,會不會被南風三言兩語哄去修道。”
“哎呀!”
立秋捂著臉驚叫一聲,顧長安忙放下碗筷:“怎麽了?”
“長安哥,我……我對不住你。”
立秋也是才想起她把顧長安拱手送給南風一事,忐忑不安地對顧長安坦白:“他若叫你去修道,你……你可千萬要護住你自己。”
顧長安挑了挑眉:“怕啥?修個道,有什麽可怕的?”
立秋欲言又止。
但願到時候長安哥不怕。
兩個人吃了飯,喂了老四和幾隻小雞仔,才提著包子去張老蔫家。
路上撞見顧三嬸,知道他們兩個是去張老蔫家,三嬸還點頭誇讚:“你們倆沒種地,去張家幫忙收個麥子,是應該的,去吧,立秋,好好跟你爹娘賠個不是,別把兩家的關係鬧得太僵,將來你倆有個啥事,還得求人家秀才公幫忙呢。”
顧長安樂嗬嗬地應下,轉頭就跟立秋保證:“我顧長安這輩子都不會讓你求張三兒。”
說完又悶悶不樂地垂下頭。
“小秋。”
他踢騰著一顆小石子,輕聲叫著立秋的名字,半天又叫了一聲,好似小貓兒在叫。
立秋被他叫得心慌,便不耐煩地白他一眼:“我就在你旁邊,你叫我作甚?”
“我……”
顧長安撓撓頭,躊躇著不知道咋開口,眼看著要到張老蔫家了,才頓住腳,攔下立秋。
“你問我的事,我早就想好了,”他咳嗽了兩聲,神情很不自在,“我顧長安早就發過誓,不管我是臭要飯的,還是皇帝老兒,我顧長安這輩子就你一個婆娘,心裏就你一個人,我要是敢變心,就叫我頭頂生瘡腳底流膿,這輩子不得好死,死了沒有全屍,生孩子沒屁眼兒……”
“好了!”
立秋趕緊啐了幾口,把晦氣給啐出去。
“什麽生孩子沒屁眼兒的話不許說,你違背誓言,跟孩子有什麽關係?”
顧長安樂嗬嗬地笑:“那你信我?”
立秋想搖頭。
不知為何,耳邊總迴想著萍姑的話。
男人的嘴,最不可信。
信了男人,這輩子就完了。
“小秋,你說呀,你信不信我?”
“我……”立秋咬了咬唇,“你不能一輩子都當個賴子。”
“那當然不可能!我這不是已經找了個差事了嗎?”
“老君廟的房子修完了,你再幹啥去?還去殺豬?”
立秋一麵說,一麵留心覷著顧長安的神色。
但凡顧長安有一點猶疑,她立刻就翻臉。
“殺豬是肯定不會去殺了,我答應過你的,就一定說話算數,至於幹別的嘛……”
顧長安很苦惱,一手捏著包子就往嘴裏送。
立秋忙把包子搶下來:“這是給秋菊和張二嘎吃的,你在家裏不是吃了三個大包子了嗎?快說,你幹完老君廟的活兒,想要幹點啥?”
“種地?”
顧長安自己就先否決了。
“不行,我沒種過地,叫我種個三四畝地,我還吃得消,多種幾畝地,就不成了。”
立秋嗔了他一眼:“誰叫你種那麽多了?種個三四畝,夠咱倆吃喝的了。”
“那我總得攢點錢啊,光靠種地,哪能掙得來錢,要不,我去打獵?”
顧長安一下子就來了精神:“今兒個上山去找狗子叔,我輕輕鬆鬆就抓了兩隻山雞,我看打獵這個行當適合我,立秋,你覺得呢?”
立秋卻想到了別的:“狗子叔呢?咋沒和你一塊下山?”
“他那小草屋子裏頭來了個客人,我就先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