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冤家路窄
錦鯉童養媳:撿了個糙漢忙種田 作者:綠皮女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長安哪受得了這個。
立秋隻要一瞪眼,他就心甘情願敗下陣,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給立秋。
哪裏還舍得跟立秋爭論。
“好好好,我答應你,”他無奈地輕笑一聲,“你說怎樣就怎樣,我隻是怕你受委屈。”
立秋搖頭:“我不委屈。”
長安哥一心為她,她就一點都不覺得委屈了。
興許,這世間的男人,還是可以信一信的。
鎮子上隻有一家迴春堂。
坐堂的許大夫正是前些日子去給張二嘎看病的那位老大夫。
他還記得立秋,笑眯眯地跟立秋打招唿:“小娘子,你的二哥如何了?你家這一陣子也沒人來給你二哥買藥,是他已經大好了?”
立秋敷衍了幾句:“是好了,能下地走動了。”
“這麽快?”許大夫很吃驚,“那是你家裏人伺候得精心啊,像你二哥這種情況,最起碼得養上個半年,也不知道究竟是誰下這麽狠的手,再用力一些,你二哥就沒了。”
可不是麽,張老蔫張由父子二人那一晚上就是衝著把人打死才下的手,得虧張二嘎身子壯實,換成她們幾個弱女子,早就死了。
許大夫一麵說著,一麵給顧長安上藥。
他仔細打量著顧長安的傷口,又瞧了瞧立秋一雙哭腫了的眼睛,歎息著搖頭:“你們小兩口這是吵架了?再怎麽吵,也不能動剪子,今兒個紮著胳膊,明兒個就能紮著脖子,等哪一日釀成大錯,哭都來不及。”
立秋臉上發熱,也不敢分辯半句。
倒是顧長安把她推到前頭:“大夫,你給我媳婦兒瞧一瞧。”
許大夫倒吸一口冷氣:“咋了?小夥子,你還打你媳婦兒了?不是我說你,你可不能打你媳婦兒啊!你媳婦兒身子這麽柔弱,哪經得住你打!”
許大夫示意立秋坐下來,仔細給立秋診了診脈,就吹著胡子瞪顧長安。
“你看你把你媳婦兒嚇得!都驚著了,迴家吃點好的,多睡幾日,萬萬不能再叫她勞神傷心,一個大男人,跟個小媳婦兒計較什麽?她就算用剪子紮你,能把你紮死嗎?你還動起手來了。”
許大夫一頓訓,把顧長安訓得像個孫子似的。
出了迴春堂,立秋緊走幾步,轉到街角,扶著牆笑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你還笑,還笑!”
顧長安追上來,委屈得直撓頭。
“這老大夫是咋了,說話咋前後不一啊,前頭剛說吵架不能動剪子,後頭就說動了剪子也不能把我紮死,他到底幫誰?”
“誰占理,他幫誰唄。”
立秋拋了個媚眼,把顧長安的魂兒勾走了一大半:“對對對,我家小秋總是有理兒,是我做得不對,一會兒咱去買上半扇豬肉,迴家燉上一鍋肉,給你好好補一補。”
“咱們兩個哪能吃得了這麽多?家裏還有一掛豬肺呢,一會兒迴家燉了,今天蒸一鍋饅頭,就著豬肺吃。”
顧長安當真啥都聽立秋的,立秋做啥他都吃。
二人樂嗬嗬地進了當鋪,把一籃子的首飾都給賣了,折算下來,統共得了五兩銀。
這還是當鋪掌櫃的認識顧長安,特地多給折算了價錢。
“顧相公,”掌櫃的捏著幾根簪子苦笑,“你有了銀子多給小娘子買些好首飾吧,小娘子頭上戴的結香花簪子就是真家夥,像這樣的,銀包銅的簪子,用料不好,做工不講究,賣也賣不上價錢。”
從當鋪出來,立秋還板著一張臉。
她早就料到張由會在她的嫁妝上動手腳,可萬萬沒想到,動的手腳會這麽多。
桌椅板凳不成套也就算了,說好的銀首飾,竟然有一多半都是銅的。
可恨當時她沒看出來,現在再去找張由,張由肯定不認賬。
“算了算了,”顧長安捏了捏小媳婦兒氣鼓鼓的臉頰,笑著安慰她,“等我賺了錢,我再給你買好的,咱們可不稀罕張三兒給的東西。”
“誰稀罕了?我就是心裏頭不舒服。”
一會兒迴家得瞧瞧那些米麵糧油有沒有摻假,依照張由的性子,估摸著肯定也作假了。
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麽巧,才念叨了幾句張由,就瞧見張由跟一個姑娘走進了銀樓。
那姑娘戴著帷帽,穿著鵝黃色的衫子,碧色的裙子,纖纖素手拿著一把團扇,時不時地扇幾下風,吹得帷帽悠悠蕩蕩。
張由跟在姑娘身邊,落後姑娘半步,側身聽著姑娘說話,臉上始終掛著春風般的和煦笑容。
能叫張由這麽殷勤對待的,應該就是那位黃姑娘了。
因黃老爺愛才,張由考中秀才那日,就托鎮上書院的山長提親,兩家六禮都沒過,就這麽定下來了。
那會兒立秋還在張家做牛做馬地幹活兒呢。
黃家前些日子已經來人量房了,估摸著等農忙過後,就要商定日子把婚事給辦了。
立秋不想和張由有瓜葛,隻看了一眼,就拉著顧長安去買肉,奈何胡媽媽立在黃家的大車邊,看見立秋就跟立秋打招唿。
立秋不好失禮,便頓住腳和胡媽媽寒暄了幾句。
“大姑奶奶是從哪兒來?”
胡媽媽盯著立秋紅腫的雙眼看了看,便笑著給顧長安問好:“大姑爺好,三爺在裏頭呢,我去報個信兒,一會兒大姑奶奶和大姑爺跟著一起去小和軒用個飯吧。”
看來黃家對張由是真的很滿意。
黃姑娘還沒過門,胡媽媽就以張家的奴才自居,稱唿立秋一聲大姑奶奶,張由拿捏人心的本事可見一斑。
“多謝胡媽媽的好意,我們還有別的事忙,就不叨擾了。”
立秋拉著顧長安走出去好遠,馬車裏才探出兩張臉,正是上次跟著胡媽媽去給立秋送添妝禮的兩個丫頭。
“媽媽,”其中一個丫頭快言快語,“張家大姑奶奶剛剛是從當鋪出來的!她的眼睛腫得這樣厲害,指不定受了多大的委屈呢,要不,我去當鋪打聽打聽,看看她都當了些啥?”
胡媽媽瞪了丫頭一眼:“多管閑事!”
“媽媽就讓我去吧,咱們出手幫一幫張家的大姑奶奶,張公子一高興,說不得就對咱們姑娘更上心了。”
丫頭的話說到了胡媽媽的心坎上。
她低著頭微微一尋思,就鬆口道:“你去吧,切記要仔細,別叫人認出你是誰家的丫頭。”
立秋隻要一瞪眼,他就心甘情願敗下陣,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給立秋。
哪裏還舍得跟立秋爭論。
“好好好,我答應你,”他無奈地輕笑一聲,“你說怎樣就怎樣,我隻是怕你受委屈。”
立秋搖頭:“我不委屈。”
長安哥一心為她,她就一點都不覺得委屈了。
興許,這世間的男人,還是可以信一信的。
鎮子上隻有一家迴春堂。
坐堂的許大夫正是前些日子去給張二嘎看病的那位老大夫。
他還記得立秋,笑眯眯地跟立秋打招唿:“小娘子,你的二哥如何了?你家這一陣子也沒人來給你二哥買藥,是他已經大好了?”
立秋敷衍了幾句:“是好了,能下地走動了。”
“這麽快?”許大夫很吃驚,“那是你家裏人伺候得精心啊,像你二哥這種情況,最起碼得養上個半年,也不知道究竟是誰下這麽狠的手,再用力一些,你二哥就沒了。”
可不是麽,張老蔫張由父子二人那一晚上就是衝著把人打死才下的手,得虧張二嘎身子壯實,換成她們幾個弱女子,早就死了。
許大夫一麵說著,一麵給顧長安上藥。
他仔細打量著顧長安的傷口,又瞧了瞧立秋一雙哭腫了的眼睛,歎息著搖頭:“你們小兩口這是吵架了?再怎麽吵,也不能動剪子,今兒個紮著胳膊,明兒個就能紮著脖子,等哪一日釀成大錯,哭都來不及。”
立秋臉上發熱,也不敢分辯半句。
倒是顧長安把她推到前頭:“大夫,你給我媳婦兒瞧一瞧。”
許大夫倒吸一口冷氣:“咋了?小夥子,你還打你媳婦兒了?不是我說你,你可不能打你媳婦兒啊!你媳婦兒身子這麽柔弱,哪經得住你打!”
許大夫示意立秋坐下來,仔細給立秋診了診脈,就吹著胡子瞪顧長安。
“你看你把你媳婦兒嚇得!都驚著了,迴家吃點好的,多睡幾日,萬萬不能再叫她勞神傷心,一個大男人,跟個小媳婦兒計較什麽?她就算用剪子紮你,能把你紮死嗎?你還動起手來了。”
許大夫一頓訓,把顧長安訓得像個孫子似的。
出了迴春堂,立秋緊走幾步,轉到街角,扶著牆笑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你還笑,還笑!”
顧長安追上來,委屈得直撓頭。
“這老大夫是咋了,說話咋前後不一啊,前頭剛說吵架不能動剪子,後頭就說動了剪子也不能把我紮死,他到底幫誰?”
“誰占理,他幫誰唄。”
立秋拋了個媚眼,把顧長安的魂兒勾走了一大半:“對對對,我家小秋總是有理兒,是我做得不對,一會兒咱去買上半扇豬肉,迴家燉上一鍋肉,給你好好補一補。”
“咱們兩個哪能吃得了這麽多?家裏還有一掛豬肺呢,一會兒迴家燉了,今天蒸一鍋饅頭,就著豬肺吃。”
顧長安當真啥都聽立秋的,立秋做啥他都吃。
二人樂嗬嗬地進了當鋪,把一籃子的首飾都給賣了,折算下來,統共得了五兩銀。
這還是當鋪掌櫃的認識顧長安,特地多給折算了價錢。
“顧相公,”掌櫃的捏著幾根簪子苦笑,“你有了銀子多給小娘子買些好首飾吧,小娘子頭上戴的結香花簪子就是真家夥,像這樣的,銀包銅的簪子,用料不好,做工不講究,賣也賣不上價錢。”
從當鋪出來,立秋還板著一張臉。
她早就料到張由會在她的嫁妝上動手腳,可萬萬沒想到,動的手腳會這麽多。
桌椅板凳不成套也就算了,說好的銀首飾,竟然有一多半都是銅的。
可恨當時她沒看出來,現在再去找張由,張由肯定不認賬。
“算了算了,”顧長安捏了捏小媳婦兒氣鼓鼓的臉頰,笑著安慰她,“等我賺了錢,我再給你買好的,咱們可不稀罕張三兒給的東西。”
“誰稀罕了?我就是心裏頭不舒服。”
一會兒迴家得瞧瞧那些米麵糧油有沒有摻假,依照張由的性子,估摸著肯定也作假了。
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麽巧,才念叨了幾句張由,就瞧見張由跟一個姑娘走進了銀樓。
那姑娘戴著帷帽,穿著鵝黃色的衫子,碧色的裙子,纖纖素手拿著一把團扇,時不時地扇幾下風,吹得帷帽悠悠蕩蕩。
張由跟在姑娘身邊,落後姑娘半步,側身聽著姑娘說話,臉上始終掛著春風般的和煦笑容。
能叫張由這麽殷勤對待的,應該就是那位黃姑娘了。
因黃老爺愛才,張由考中秀才那日,就托鎮上書院的山長提親,兩家六禮都沒過,就這麽定下來了。
那會兒立秋還在張家做牛做馬地幹活兒呢。
黃家前些日子已經來人量房了,估摸著等農忙過後,就要商定日子把婚事給辦了。
立秋不想和張由有瓜葛,隻看了一眼,就拉著顧長安去買肉,奈何胡媽媽立在黃家的大車邊,看見立秋就跟立秋打招唿。
立秋不好失禮,便頓住腳和胡媽媽寒暄了幾句。
“大姑奶奶是從哪兒來?”
胡媽媽盯著立秋紅腫的雙眼看了看,便笑著給顧長安問好:“大姑爺好,三爺在裏頭呢,我去報個信兒,一會兒大姑奶奶和大姑爺跟著一起去小和軒用個飯吧。”
看來黃家對張由是真的很滿意。
黃姑娘還沒過門,胡媽媽就以張家的奴才自居,稱唿立秋一聲大姑奶奶,張由拿捏人心的本事可見一斑。
“多謝胡媽媽的好意,我們還有別的事忙,就不叨擾了。”
立秋拉著顧長安走出去好遠,馬車裏才探出兩張臉,正是上次跟著胡媽媽去給立秋送添妝禮的兩個丫頭。
“媽媽,”其中一個丫頭快言快語,“張家大姑奶奶剛剛是從當鋪出來的!她的眼睛腫得這樣厲害,指不定受了多大的委屈呢,要不,我去當鋪打聽打聽,看看她都當了些啥?”
胡媽媽瞪了丫頭一眼:“多管閑事!”
“媽媽就讓我去吧,咱們出手幫一幫張家的大姑奶奶,張公子一高興,說不得就對咱們姑娘更上心了。”
丫頭的話說到了胡媽媽的心坎上。
她低著頭微微一尋思,就鬆口道:“你去吧,切記要仔細,別叫人認出你是誰家的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