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不許說我男人不好
錦鯉童養媳:撿了個糙漢忙種田 作者:綠皮女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怕別怕,”顧長安將立秋摟在懷裏,輕輕拍了拍,“應該是六叔婆出殯。”
這個天出殯,六叔婆這要走,也走得不安生呀。
立秋重新躺好,摩挲著老四毛茸茸的小腦袋,打了個哈欠。
雨下得這麽大,就適合睡懶覺,可淒厲的嗩呐聲斷斷續續的,攪得人心裏煩躁不安。
立秋索性下了床,先喂了小雞仔,又撐著傘去草棚裏生火做飯。
正如她夢見的那樣,老天爺跟漏了一樣,一個勁兒地往下頭倒雨水,時不時刮起一陣妖風,夾著雨水往草棚子裏灌。
立秋根本撐不住傘,隻能換了蓑衣,這才勉強煮熟了飯。
兩口子才吃好,牛嬸就來敲門。
立秋趕緊開門,濕漉漉的牛嬸一頭撞進來,扯著立秋進了堂屋,蓑衣都沒脫,就開始抱怨。
“這風啊,可真古怪,從前聽戲文裏說,風從四麵八方來,我還尋思那唱戲的在吹牛皮呢,今兒個才算見識了,這風的確是從四麵八方來的。”
她從懷裏摸出一個布包,打開一瞧,裏頭是三個雞蛋外加兩張大餅。
“我尋思這樣的下雨天,你家那破草棚支撐不了多久,就多做了兩張餅給你們送來。”
立秋一摸,那餅還是熱乎的呢。
“嬸兒,我們才吃過了粥,這餅你還是拿迴去自己吃吧。”
“我都拿來了,還拿迴去幹啥,”牛嬸朝著東屋努了努嘴,“我烙的餅可好吃了,顧賴子小時候就喜歡吃我烙的餅,還喜歡吃我做的紅糖餅呢,等我送六嬸迴來,我就做紅糖餅吃,叫你嚐嚐我的手藝。”
立秋沒想到顧長安小時候和牛嬸關係這麽好,如今見了麵就吵,真是叫人唏噓。
“那我就多謝嬸兒了。”
牛嬸有些不大自然地撇了撇嘴:“你提點了我一迴,咱娘兒倆就不說這個謝字了,我得走了,去送送六嬸,你去不去?”
立秋可想去了,下這麽大的雨,憋在家裏有啥意思,還不如去墳頭看戲。
“嬸兒,你等等我,我去跟長安哥說一聲。”
“不許去。”
顧長安板著臉拒絕。
“昨兒個趴在牆頭上看熱鬧也就算了,今兒個下這麽大的雨,你還想去看熱鬧?著涼了怎麽辦?”
“不會不會,我多穿點。”立秋拽著顧長安的胳膊撒嬌,“長安哥,你和老四乖乖在家等我,我去去就迴,喏,給你大餅吃,你們爺兒倆餓了就啃大餅吧。”
她說完就跑,急得顧長安扶著窗戶一直喊小秋。
“長安哥,你好好躺著吧!我迴來幫你辦事兒!像昨兒個那樣辦!”
顧長安一下子就氣血上湧,這個小媳婦兒,這是要要了他的命呀!
牛嬸特別好奇:“立秋,你要幫那賴子辦啥事?你可別怪嬸兒沒提醒你,自從他爺走了之後,這賴子就不學好,他辦的事,那沒有一件是人事兒,你幫他辦事,可別被他坑了。”
立秋不愛聽這話。
長安哥怎麽就不辦人事了?
他不辦人事,能冒著得罪全村唯一一個秀才公的風險把她娶迴家?
立秋心裏藏不住這口氣,直截了當問牛嬸。
“嬸兒,長安哥到底幹啥了,你為啥總這麽說他?”
牛嬸啐了一口:“還能幹啥?不學好唄!他爺去了之後,他就跟著人上樹摸鳥下河撈魚,啥混賬他幹啥,這也就算了,村裏的小子們,誰小時候沒幹這個?可他千不該,萬不該,把我兒推進河裏!”
“不可能!長安哥絕不是這樣的人!嬸兒,這事兒是你親眼看見的嗎?你問過你自己的兒子了嗎?”
牛嬸憤憤不平地道:“秀才公說的!我兒倒是說,賴子沒推他,可我兒自小和賴子一塊長大,啥都聽顧賴子的,顧賴子叫他往東,他不敢往西,我估摸著他說的肯定不是實話,秀才公就不一樣了,秀才公自小就是好孩子,肯定不會說謊話哄人。”
立秋冷笑,原來是張由說的。
“嬸兒,你咋這麽傻?自己從小看到大的孩子說沒推人,你不信,自己親兒子說的話,你也不信,偏偏信別人兒子說的話!張由嘴裏可沒一句真話,你呀,被他哄了這麽些年,還信他呢!”
牛嬸死活不肯信顧長安,一口咬定張由說的就是真的。
立秋懶得跟她辯駁:“嬸兒願意信他就信去吧,不過有一件事,我得跟嬸兒說清楚,往後在我跟前,你可別再說長安哥的不是,也別再叫他賴子,不然,我肯定會跟嬸兒翻臉。”
牛嬸沒想到自己會被一個小輩拿捏住。
她有心想跟立秋翻臉,可思來想去又舍不得。
村裏老跟她一起說閑話的那些婦人們,表麵上跟她好,實際上就是為了貪圖她的零嘴兒才跟她閑磨牙,背地裏還不知道怎麽笑話她呢。
也就隻有立秋,肯提點她幾句。
要是跟立秋翻了臉,以後她說錯話,就沒人肯指出來,屆時落得個跟劉氏一樣的下場,被人按著打,老九房可沒人來救她。
“好好好,我不說了。”
不得已,牛嬸隻好服了軟。
“咱們不說以前的事了,一會兒到了張家祖墳,立秋,你可千萬要跟緊了我,咱們啥也別幹,啥也別說,就老老實實站著看戲。”
宗婦出殯,按規矩,隻有族裏的男人和各房的輩分高、威望大的婦人才能送到墳頭上,其他婦人沒資格送殯,隻能在祠堂等著。
老九房隻有狗子叔一家人,牛嬸自然得送六叔婆進祖墳。
路上遇到張家人,有人看了立秋一眼,便問牛嬸這是啥意思,咋帶了個顧家的媳婦去上墳。
“我家男人不在家,下這麽大的雨,我怕路上滑摔一跤,就帶個人去照應著。”
那人冷笑:“你派頭還挺足,上祖墳帶外人,這可不合規矩。”
牛嬸忙打了個哈哈:“我把立秋當半個閨女看,她也不算外人。”
“是不算外人,”張家二房張老狗的媳婦鄭氏插嘴,“立秋是老蔫大哥的幹女兒,那就是我們二房的人,代替老蔫大哥和大嫂去送殯,咋就不合規矩了?”
“呸!別提張老蔫!”人群中,有人大罵,“張老蔫那個狗東西,竟然敢不迴來送殯,這是根本不把族長放在眼中,反了天了!”
這個天出殯,六叔婆這要走,也走得不安生呀。
立秋重新躺好,摩挲著老四毛茸茸的小腦袋,打了個哈欠。
雨下得這麽大,就適合睡懶覺,可淒厲的嗩呐聲斷斷續續的,攪得人心裏煩躁不安。
立秋索性下了床,先喂了小雞仔,又撐著傘去草棚裏生火做飯。
正如她夢見的那樣,老天爺跟漏了一樣,一個勁兒地往下頭倒雨水,時不時刮起一陣妖風,夾著雨水往草棚子裏灌。
立秋根本撐不住傘,隻能換了蓑衣,這才勉強煮熟了飯。
兩口子才吃好,牛嬸就來敲門。
立秋趕緊開門,濕漉漉的牛嬸一頭撞進來,扯著立秋進了堂屋,蓑衣都沒脫,就開始抱怨。
“這風啊,可真古怪,從前聽戲文裏說,風從四麵八方來,我還尋思那唱戲的在吹牛皮呢,今兒個才算見識了,這風的確是從四麵八方來的。”
她從懷裏摸出一個布包,打開一瞧,裏頭是三個雞蛋外加兩張大餅。
“我尋思這樣的下雨天,你家那破草棚支撐不了多久,就多做了兩張餅給你們送來。”
立秋一摸,那餅還是熱乎的呢。
“嬸兒,我們才吃過了粥,這餅你還是拿迴去自己吃吧。”
“我都拿來了,還拿迴去幹啥,”牛嬸朝著東屋努了努嘴,“我烙的餅可好吃了,顧賴子小時候就喜歡吃我烙的餅,還喜歡吃我做的紅糖餅呢,等我送六嬸迴來,我就做紅糖餅吃,叫你嚐嚐我的手藝。”
立秋沒想到顧長安小時候和牛嬸關係這麽好,如今見了麵就吵,真是叫人唏噓。
“那我就多謝嬸兒了。”
牛嬸有些不大自然地撇了撇嘴:“你提點了我一迴,咱娘兒倆就不說這個謝字了,我得走了,去送送六嬸,你去不去?”
立秋可想去了,下這麽大的雨,憋在家裏有啥意思,還不如去墳頭看戲。
“嬸兒,你等等我,我去跟長安哥說一聲。”
“不許去。”
顧長安板著臉拒絕。
“昨兒個趴在牆頭上看熱鬧也就算了,今兒個下這麽大的雨,你還想去看熱鬧?著涼了怎麽辦?”
“不會不會,我多穿點。”立秋拽著顧長安的胳膊撒嬌,“長安哥,你和老四乖乖在家等我,我去去就迴,喏,給你大餅吃,你們爺兒倆餓了就啃大餅吧。”
她說完就跑,急得顧長安扶著窗戶一直喊小秋。
“長安哥,你好好躺著吧!我迴來幫你辦事兒!像昨兒個那樣辦!”
顧長安一下子就氣血上湧,這個小媳婦兒,這是要要了他的命呀!
牛嬸特別好奇:“立秋,你要幫那賴子辦啥事?你可別怪嬸兒沒提醒你,自從他爺走了之後,這賴子就不學好,他辦的事,那沒有一件是人事兒,你幫他辦事,可別被他坑了。”
立秋不愛聽這話。
長安哥怎麽就不辦人事了?
他不辦人事,能冒著得罪全村唯一一個秀才公的風險把她娶迴家?
立秋心裏藏不住這口氣,直截了當問牛嬸。
“嬸兒,長安哥到底幹啥了,你為啥總這麽說他?”
牛嬸啐了一口:“還能幹啥?不學好唄!他爺去了之後,他就跟著人上樹摸鳥下河撈魚,啥混賬他幹啥,這也就算了,村裏的小子們,誰小時候沒幹這個?可他千不該,萬不該,把我兒推進河裏!”
“不可能!長安哥絕不是這樣的人!嬸兒,這事兒是你親眼看見的嗎?你問過你自己的兒子了嗎?”
牛嬸憤憤不平地道:“秀才公說的!我兒倒是說,賴子沒推他,可我兒自小和賴子一塊長大,啥都聽顧賴子的,顧賴子叫他往東,他不敢往西,我估摸著他說的肯定不是實話,秀才公就不一樣了,秀才公自小就是好孩子,肯定不會說謊話哄人。”
立秋冷笑,原來是張由說的。
“嬸兒,你咋這麽傻?自己從小看到大的孩子說沒推人,你不信,自己親兒子說的話,你也不信,偏偏信別人兒子說的話!張由嘴裏可沒一句真話,你呀,被他哄了這麽些年,還信他呢!”
牛嬸死活不肯信顧長安,一口咬定張由說的就是真的。
立秋懶得跟她辯駁:“嬸兒願意信他就信去吧,不過有一件事,我得跟嬸兒說清楚,往後在我跟前,你可別再說長安哥的不是,也別再叫他賴子,不然,我肯定會跟嬸兒翻臉。”
牛嬸沒想到自己會被一個小輩拿捏住。
她有心想跟立秋翻臉,可思來想去又舍不得。
村裏老跟她一起說閑話的那些婦人們,表麵上跟她好,實際上就是為了貪圖她的零嘴兒才跟她閑磨牙,背地裏還不知道怎麽笑話她呢。
也就隻有立秋,肯提點她幾句。
要是跟立秋翻了臉,以後她說錯話,就沒人肯指出來,屆時落得個跟劉氏一樣的下場,被人按著打,老九房可沒人來救她。
“好好好,我不說了。”
不得已,牛嬸隻好服了軟。
“咱們不說以前的事了,一會兒到了張家祖墳,立秋,你可千萬要跟緊了我,咱們啥也別幹,啥也別說,就老老實實站著看戲。”
宗婦出殯,按規矩,隻有族裏的男人和各房的輩分高、威望大的婦人才能送到墳頭上,其他婦人沒資格送殯,隻能在祠堂等著。
老九房隻有狗子叔一家人,牛嬸自然得送六叔婆進祖墳。
路上遇到張家人,有人看了立秋一眼,便問牛嬸這是啥意思,咋帶了個顧家的媳婦去上墳。
“我家男人不在家,下這麽大的雨,我怕路上滑摔一跤,就帶個人去照應著。”
那人冷笑:“你派頭還挺足,上祖墳帶外人,這可不合規矩。”
牛嬸忙打了個哈哈:“我把立秋當半個閨女看,她也不算外人。”
“是不算外人,”張家二房張老狗的媳婦鄭氏插嘴,“立秋是老蔫大哥的幹女兒,那就是我們二房的人,代替老蔫大哥和大嫂去送殯,咋就不合規矩了?”
“呸!別提張老蔫!”人群中,有人大罵,“張老蔫那個狗東西,竟然敢不迴來送殯,這是根本不把族長放在眼中,反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