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紅袖招關門了
錦鯉童養媳:撿了個糙漢忙種田 作者:綠皮女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鄉親們雖然遭了災,但不至於連口稀粥都喝不上。
大家夥想來要碗粥迴去,就是秉持著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拿迴去要麽喂雞要麽喂狗。
誰喝這清水一樣的東西,根本就不頂飽。
張老蔫的神色便不是很好看。
“漢中媳婦,你成天窩在村裏,啥都不知道,外頭因為這次大雨遭災的地方可多了,靖西縣好多人都吃不上飯,跑到咱們這裏要飯吃,你做人可別不知足,靖西縣那些討飯的,要是能有一碗稀粥吃,就謝天謝地了。”
“呸,誰跟你說話了?”
胡氏朝著地上啐了一口。
“你自己鑽進寡婦家裏吃香的喝辣的,把你婆娘和閨女兒子扔在家裏等死,你家二嘎跑了,你這個當爹的也不知道迴來幫著找一找,光知道給寡婦收麥子,咋不知道把自家的麥子收一收?”
“你這種人,肯定是要遭報應的,將來落到要飯的地步,要到的飯,也都是這種清得見底的稀粥!”
這可把張老蔫氣壞了。
黃老爺家的小廝還在呢,胡氏就這般下他的麵子,傳到黃老爺耳朵裏,他將來還怎麽在親家麵前抬起頭。
“你少胡咧咧!我兒是秀才公,將來是狀元郎,是端著金飯碗的人,我是他老子,我怎麽會去要飯?你要是不想吃粥就趕緊走,有的是人要吃我張老蔫家的這碗粥!”
“你以為端著金飯碗就不會去要飯了?”胡氏冷笑,“那戲文裏唱得好,多少大官大將犯了罪被殺頭,家裏人都跟著倒黴?張老蔫,你話可別說得太滿,要是你兒子將來犯了殺頭的罪……”
“胡氏!你個臭娘們兒,給老子閉嘴!”
張老蔫忍無可忍,撿起地上的石頭就扔向胡氏。
“你那個爛賭的兒子才要被殺頭呢!我兒是咱們老張家唯一的秀才,你敢罵我兒,是不是不想活了?你等著,你家的地不許記在我兒名下,等我兒再去打個招唿,上頭下來收稅的官老爺就專門收你一家!你要是拿不出錢來,張漢中肯定得把你提腳賣了,到時候我看你還怎麽神氣!”
兒子就是胡氏的心頭肉,誰敢罵她兒子,她能跟誰拚了。
當即也不顧張由是個秀才,掐起腰就跟張老蔫對罵:“誰稀罕掛在你家名下!你家就是個窯子窩,你婆娘在家裏養老鴇子,你就在外頭養小寡婦,把地掛在你家名下,我還怕髒了我的地呢!”
立秋忍不住笑了出來,胡氏罵得可真解氣啊。
這一笑,就把張由引了過來。
“你笑什麽?”張由麵容隱隱有怒氣,“我家落得現在這個地步,都是被你敗壞的,你還有臉笑?”
於翠花找王寡婦大鬧那一日,他就覺得蹊蹺,過後仔細一想,便知是立秋故意而為之。
若不是立秋把事情鬧大,他爹又何至於娶了王寡婦做二房?
害得他在黃老爺跟前百般解釋,丟盡了顏麵,和黃家的婚事差一點就作廢了。
如今他好不容易說服黃老爺來村裏施粥,想著在村裏人和黃老爺跟前都挽迴一點顏麵,立秋又攛掇人來壞他的好事。
這個小賤人,就是天生來克他的。
“元立秋,你別得意得太早,你要是影響了我的前程,我掐死你!”
立秋扶了扶鬢邊的結香花銀簪,抿著嘴角嗬嗬笑了兩聲。
“秀才公是不是太把自己當迴事了?我家裏忙得很,哪有閑工夫管你家的破事?影響你前程的是你娘,可不是我。”
張由眯了眯眼:“你什麽意思?”
“胡氏不是說得很清楚麽?你娘在家養老鴇子呢,你還不趕緊迴去看看。”
養老鴇子拐賣良家婦女的事太丟人,按照張大郎的性子,估摸著是不想提這件事,張老蔫和張由肯定還被蒙在鼓裏。
果然,張由臉色大變:“你少蒙我!鎮上的紅袖招都關門了,哪個老鴇子能住在我家?”
立秋冷笑,原來張由心知肚明,能住進他家的隻能是紅袖招的萍姑。
不過,紅袖招關門了?
怎麽可能呢?
她記得夢裏的紅袖招是兩年後才遷去的州府,怎麽會這麽快就關門?
“你果然在騙我!”張由一看立秋訝異地挑眉,就惡狠狠地捏住了立秋的手腕,“說!你到底還說了我娘什麽壞話!”
“請秀才公自重。”
立秋朝著那幾個煮粥的小廝努了努嘴。
“秀才公,你嶽父家的小廝還在呢,你就跟我一個嫁了人的婦人這般拉拉扯扯,傳到你嶽父耳中,怕是不好吧?”
張由趕緊鬆手,心虛地朝著那幾個小廝看了一眼:“元立秋,你我之間的事情不要牽涉到別人,我自問待你不薄,你何必一再苦苦相逼?”
待她不薄?
嗬嗬,若不是那枚浸了劇毒的破頂針,立秋還真的信了。
“張由,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以為全天下的人都跟你一樣卑鄙無恥,喜歡造謠?你娘與老鴇子同流合汙,逼良為娼,全村人都知道,你若是不信,去問張大郎吧。”
立秋說完就走,多跟張由說一句話,她都覺得惡心。
沒走幾步,迎麵碰上六叔公一行人。
六叔公的架勢可大了,前頭是幾個親孫子開道,左右是兩個兒子扶著,身後還跟著張漢中張四海等人。
“六叔公!”
張由趕緊迎過來,衝著六叔公行了禮,又對張大忠作揖。
“我可不敢受秀才公的禮,”張大忠很客氣地抱拳,“秀才公有功名在身,見了縣太爺都可不行禮,我若是受了秀才公的禮,那就是不懂規矩。”
張由更加客氣:“哪裏哪裏,我能去考秀才,還多虧大忠伯找的人為我作保。”
張大忠依舊不鹹不淡:“秀才公客氣,你我同宗同姓,互相扶持是應該的,我不求別的,隻求秀才公發達了,莫要轉過頭害那些曾經幫你一把的人。”
張由後知後覺,終於察覺出一點不對勁來。
以往六叔公每次見了他都很熱情,待他比親孫子還親,今日竟然一聲都沒吭。
難道是因為六叔婆出殯,他沒迴來,所以才對他這般冷淡?
大家夥想來要碗粥迴去,就是秉持著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拿迴去要麽喂雞要麽喂狗。
誰喝這清水一樣的東西,根本就不頂飽。
張老蔫的神色便不是很好看。
“漢中媳婦,你成天窩在村裏,啥都不知道,外頭因為這次大雨遭災的地方可多了,靖西縣好多人都吃不上飯,跑到咱們這裏要飯吃,你做人可別不知足,靖西縣那些討飯的,要是能有一碗稀粥吃,就謝天謝地了。”
“呸,誰跟你說話了?”
胡氏朝著地上啐了一口。
“你自己鑽進寡婦家裏吃香的喝辣的,把你婆娘和閨女兒子扔在家裏等死,你家二嘎跑了,你這個當爹的也不知道迴來幫著找一找,光知道給寡婦收麥子,咋不知道把自家的麥子收一收?”
“你這種人,肯定是要遭報應的,將來落到要飯的地步,要到的飯,也都是這種清得見底的稀粥!”
這可把張老蔫氣壞了。
黃老爺家的小廝還在呢,胡氏就這般下他的麵子,傳到黃老爺耳朵裏,他將來還怎麽在親家麵前抬起頭。
“你少胡咧咧!我兒是秀才公,將來是狀元郎,是端著金飯碗的人,我是他老子,我怎麽會去要飯?你要是不想吃粥就趕緊走,有的是人要吃我張老蔫家的這碗粥!”
“你以為端著金飯碗就不會去要飯了?”胡氏冷笑,“那戲文裏唱得好,多少大官大將犯了罪被殺頭,家裏人都跟著倒黴?張老蔫,你話可別說得太滿,要是你兒子將來犯了殺頭的罪……”
“胡氏!你個臭娘們兒,給老子閉嘴!”
張老蔫忍無可忍,撿起地上的石頭就扔向胡氏。
“你那個爛賭的兒子才要被殺頭呢!我兒是咱們老張家唯一的秀才,你敢罵我兒,是不是不想活了?你等著,你家的地不許記在我兒名下,等我兒再去打個招唿,上頭下來收稅的官老爺就專門收你一家!你要是拿不出錢來,張漢中肯定得把你提腳賣了,到時候我看你還怎麽神氣!”
兒子就是胡氏的心頭肉,誰敢罵她兒子,她能跟誰拚了。
當即也不顧張由是個秀才,掐起腰就跟張老蔫對罵:“誰稀罕掛在你家名下!你家就是個窯子窩,你婆娘在家裏養老鴇子,你就在外頭養小寡婦,把地掛在你家名下,我還怕髒了我的地呢!”
立秋忍不住笑了出來,胡氏罵得可真解氣啊。
這一笑,就把張由引了過來。
“你笑什麽?”張由麵容隱隱有怒氣,“我家落得現在這個地步,都是被你敗壞的,你還有臉笑?”
於翠花找王寡婦大鬧那一日,他就覺得蹊蹺,過後仔細一想,便知是立秋故意而為之。
若不是立秋把事情鬧大,他爹又何至於娶了王寡婦做二房?
害得他在黃老爺跟前百般解釋,丟盡了顏麵,和黃家的婚事差一點就作廢了。
如今他好不容易說服黃老爺來村裏施粥,想著在村裏人和黃老爺跟前都挽迴一點顏麵,立秋又攛掇人來壞他的好事。
這個小賤人,就是天生來克他的。
“元立秋,你別得意得太早,你要是影響了我的前程,我掐死你!”
立秋扶了扶鬢邊的結香花銀簪,抿著嘴角嗬嗬笑了兩聲。
“秀才公是不是太把自己當迴事了?我家裏忙得很,哪有閑工夫管你家的破事?影響你前程的是你娘,可不是我。”
張由眯了眯眼:“你什麽意思?”
“胡氏不是說得很清楚麽?你娘在家養老鴇子呢,你還不趕緊迴去看看。”
養老鴇子拐賣良家婦女的事太丟人,按照張大郎的性子,估摸著是不想提這件事,張老蔫和張由肯定還被蒙在鼓裏。
果然,張由臉色大變:“你少蒙我!鎮上的紅袖招都關門了,哪個老鴇子能住在我家?”
立秋冷笑,原來張由心知肚明,能住進他家的隻能是紅袖招的萍姑。
不過,紅袖招關門了?
怎麽可能呢?
她記得夢裏的紅袖招是兩年後才遷去的州府,怎麽會這麽快就關門?
“你果然在騙我!”張由一看立秋訝異地挑眉,就惡狠狠地捏住了立秋的手腕,“說!你到底還說了我娘什麽壞話!”
“請秀才公自重。”
立秋朝著那幾個煮粥的小廝努了努嘴。
“秀才公,你嶽父家的小廝還在呢,你就跟我一個嫁了人的婦人這般拉拉扯扯,傳到你嶽父耳中,怕是不好吧?”
張由趕緊鬆手,心虛地朝著那幾個小廝看了一眼:“元立秋,你我之間的事情不要牽涉到別人,我自問待你不薄,你何必一再苦苦相逼?”
待她不薄?
嗬嗬,若不是那枚浸了劇毒的破頂針,立秋還真的信了。
“張由,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以為全天下的人都跟你一樣卑鄙無恥,喜歡造謠?你娘與老鴇子同流合汙,逼良為娼,全村人都知道,你若是不信,去問張大郎吧。”
立秋說完就走,多跟張由說一句話,她都覺得惡心。
沒走幾步,迎麵碰上六叔公一行人。
六叔公的架勢可大了,前頭是幾個親孫子開道,左右是兩個兒子扶著,身後還跟著張漢中張四海等人。
“六叔公!”
張由趕緊迎過來,衝著六叔公行了禮,又對張大忠作揖。
“我可不敢受秀才公的禮,”張大忠很客氣地抱拳,“秀才公有功名在身,見了縣太爺都可不行禮,我若是受了秀才公的禮,那就是不懂規矩。”
張由更加客氣:“哪裏哪裏,我能去考秀才,還多虧大忠伯找的人為我作保。”
張大忠依舊不鹹不淡:“秀才公客氣,你我同宗同姓,互相扶持是應該的,我不求別的,隻求秀才公發達了,莫要轉過頭害那些曾經幫你一把的人。”
張由後知後覺,終於察覺出一點不對勁來。
以往六叔公每次見了他都很熱情,待他比親孫子還親,今日竟然一聲都沒吭。
難道是因為六叔婆出殯,他沒迴來,所以才對他這般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