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犁地
錦鯉童養媳:撿了個糙漢忙種田 作者:綠皮女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立秋心口好似被人插了一刀,風唿唿地往裏灌。
又疼,又空蕩蕩地難受。
“秋菊,你別說了。”
她閉上眼睛,擺擺手,不想聽秋菊說話。
“你隻當從前咱倆好成那樣,是做了一場夢,從今以後,咱們就當不認識,走在路上也別說話了。”
“但我把話撂在這兒,你若是遇到了難處,盡管來找我,我能幫的,一定幫。”
小巧嘴跟立秋沒啥交情,立秋都肯給小巧嘴飯吃,更別提秋菊以前是真的對她好。
秋菊要是真的有難處,立秋不會見死不救的。
“用不著!”
秋菊倒也硬氣,兩眼噙著淚珠,嘴角卻不屑地撇著。
“我家裏的日子越過越好,我三哥馬上要做大官,等我三嫂一進門,我家就有錢了,我能有什麽難處?你又能幫我什麽?我倒要把這句話送給你,將來你要是被顧賴子欺負了,迴我們家跟爹娘認個錯,我會看在以前姊妹一場的份上,幫你說幾句好話,叫爹娘幫你一把。”
這是完全要跟立秋鬧翻的架勢。
立秋冷笑著點點頭:“既如此,那我就提前多謝你了。”
從此以後,兩不相幹。
她再可憐秋菊,她就活該被人賣!
把秋菊攆走,恨恨地發了一番毒誓,立秋的眼淚卻止不住地往下掉。
她八歲被賣到張家,在張家待了將近九年,跟秋菊朝夕相處,兩人同吃同睡,一起幹活兒一起挨打,處得比親姊妹還親,到頭來卻鬧翻了臉,這怎能叫她不心疼?
昨兒個夜裏哭了一晚上,現在再哭,立秋就覺得雙眼疼得很。
再哭下去,怕是要傷了眼睛。
為這樣的人傷了眼可不值得。
她趕忙洗了一把臉,把帕子浸濕了,蒙住了雙眼,抱著老四坐在院子裏曬太陽。
牛嬸打她家門前過,叫了一聲立秋:“你在大日頭底下曬著,也不怕中了暑氣。”
立秋勉強擠出個笑容:“嬸兒這是從地裏迴來了?”
牛嬸一身粗布衣裳,扛著一把鋤頭,褲腿上沾滿了泥巴,一看就是剛從地裏迴來。
她家裏沒種麥子,地還空著,準備秋後種花生和地瓜的。
“才去地裏看了看,我家地勢低,水還沒退幹淨,估摸著還要等些日子呢,立秋,我順便去你家地頭看了一眼,你今年還準備種地不?”
“種呀,我想著秋後種上兩畝麥子,一畝花生,半畝地瓜,半畝大豆,再留一畝地,留著明年開春種棒棒。”
牛嬸點點頭:“盤算得倒是不錯,可你家地裏全是草,你現在不抓緊時間收拾起來,等秋後那草都長得跟人一樣高了,你還咋種地?趕緊趁著天好,把草拔了,咱們兩家地頭挨著,一塊在村裏報個名,借鎮上的老黃牛把地給犁一遍,要不然就得花錢了。”
這年頭耕牛是個稀罕物,少有人家養的,縣裏統一養了十幾頭耕牛,等農忙季節下發給各個鎮裏,一個鎮能輪上兩頭牛就不錯了。
想要耕地犁地的,就得趕緊在村子裏報個名,族長再往裏正那裏報,報得晚了,就輪不上了。
使喚不上鎮裏不花錢的耕牛,要麽自己掏錢去使喚別人家養的,要麽就得自己套上家夥事犁地。
立秋在張家時,年年都被充當耕地的牛使喚。
劉氏那麽摳門,報不上鎮裏的耕牛,舍不得花錢使喚別人家的,更舍不得自己花錢費料養一頭,就來使喚立秋。
往往一個農忙時節下來,立秋就能累得大病一場。
秋菊還好意思說她犁的地好,的確好呀,立秋要是稍微歇一歇,張老蔫和劉氏的鞭子就抽上身了,她敢不好好拉犁麽?
同樣是吃苦受累成天幹活兒,秋菊可沒幹過她幹的這些苦活兒。
現在張老蔫不管家裏的事了,劉氏不肯掏耕牛的錢,秋菊估摸著就要體驗一迴做耕牛的苦和累了。
立秋想起這事就寒心,臉上就帶出一點冷意:“我不報名了,就算報了,也輪不上咱們。”
一個鎮裏那麽多戶人家,就兩頭牛,根本不可能輪得過來。
趕上運氣不好,縣裏分下來的耕牛又老又病,輪到自己家來,幹不了活兒,還得出錢出料地伺候著,劃不來。
牛嬸不差錢,很爽快地道:“那我也不報了,我年年報名,年年輪不上,往年你狗子叔在家,他就把主家的耕牛趕迴來,犁上兩天的地,我家裏那兩畝地就能給犁得齊齊整整,今年你狗子叔去京城送信,我沒有這個便利了,這才想起鎮上的耕牛,你既這麽說,要不,咱們兩家花錢雇別人來耕地?”
立秋手裏有錢,就不想遭罪,便附和著牛嬸的話:“就按嬸兒說的辦,嬸兒,這事還得你來操心,長安哥以前不懂這個,叫他去找人,我怕他找不好。”
“那是自然!”牛嬸拍拍胸口,“長安那個小子懂啥!從前是個當少爺的命,張嘴就有吃的送到嘴邊,叫他去種地,怕是地裏連一棵草都不長,立秋,你放心,這事就包到我身上,嬸兒保證能把這事兒辦得利利索索的!”
牛嬸誇下了海口,這才看到立秋的眼睛都腫了。
“這是咋的了!那小子欺負你了?”
立秋趕忙搖頭:“長安哥對我好著呢,我就是……就是剛剛把秋菊叫迴來,自己惹了一身的氣。”
“活該!”
牛嬸罵了她一句。
“你都不認劉氏當娘了,還去招惹秋菊幹啥?你可別忘了,秋菊是正兒八經從劉氏肚子裏爬出來的,你跟她再親,能有劉氏這個親娘親?你可別犯傻了!趕緊別哭了,想想今晚吃啥要緊,你男人在外頭幹活兒累了一天,你可別做一盆跟豬食一樣的疙瘩湯糊弄他,把男人的身子累垮了,以後有你哭的!”
牛嬸說話不中聽,卻說到立秋心坎上了。
她趕緊爬起來,抓過掛在牆上的菜籃子就往外走。
“嬸兒,村口那些賣菜賣肉的來了嗎?我去割一斤肉,晚上包個韭菜豬肉餡兒的餃子。”
牛嬸連忙道:“你等等,我跟你一塊去,我去看看有沒有賣小豬崽的,抓兩隻迴來養。”
娘兒兩個並肩往村口走,一路有說有笑,還沒到跟前,就聽著村口那塊吵吵嚷嚷的。
又疼,又空蕩蕩地難受。
“秋菊,你別說了。”
她閉上眼睛,擺擺手,不想聽秋菊說話。
“你隻當從前咱倆好成那樣,是做了一場夢,從今以後,咱們就當不認識,走在路上也別說話了。”
“但我把話撂在這兒,你若是遇到了難處,盡管來找我,我能幫的,一定幫。”
小巧嘴跟立秋沒啥交情,立秋都肯給小巧嘴飯吃,更別提秋菊以前是真的對她好。
秋菊要是真的有難處,立秋不會見死不救的。
“用不著!”
秋菊倒也硬氣,兩眼噙著淚珠,嘴角卻不屑地撇著。
“我家裏的日子越過越好,我三哥馬上要做大官,等我三嫂一進門,我家就有錢了,我能有什麽難處?你又能幫我什麽?我倒要把這句話送給你,將來你要是被顧賴子欺負了,迴我們家跟爹娘認個錯,我會看在以前姊妹一場的份上,幫你說幾句好話,叫爹娘幫你一把。”
這是完全要跟立秋鬧翻的架勢。
立秋冷笑著點點頭:“既如此,那我就提前多謝你了。”
從此以後,兩不相幹。
她再可憐秋菊,她就活該被人賣!
把秋菊攆走,恨恨地發了一番毒誓,立秋的眼淚卻止不住地往下掉。
她八歲被賣到張家,在張家待了將近九年,跟秋菊朝夕相處,兩人同吃同睡,一起幹活兒一起挨打,處得比親姊妹還親,到頭來卻鬧翻了臉,這怎能叫她不心疼?
昨兒個夜裏哭了一晚上,現在再哭,立秋就覺得雙眼疼得很。
再哭下去,怕是要傷了眼睛。
為這樣的人傷了眼可不值得。
她趕忙洗了一把臉,把帕子浸濕了,蒙住了雙眼,抱著老四坐在院子裏曬太陽。
牛嬸打她家門前過,叫了一聲立秋:“你在大日頭底下曬著,也不怕中了暑氣。”
立秋勉強擠出個笑容:“嬸兒這是從地裏迴來了?”
牛嬸一身粗布衣裳,扛著一把鋤頭,褲腿上沾滿了泥巴,一看就是剛從地裏迴來。
她家裏沒種麥子,地還空著,準備秋後種花生和地瓜的。
“才去地裏看了看,我家地勢低,水還沒退幹淨,估摸著還要等些日子呢,立秋,我順便去你家地頭看了一眼,你今年還準備種地不?”
“種呀,我想著秋後種上兩畝麥子,一畝花生,半畝地瓜,半畝大豆,再留一畝地,留著明年開春種棒棒。”
牛嬸點點頭:“盤算得倒是不錯,可你家地裏全是草,你現在不抓緊時間收拾起來,等秋後那草都長得跟人一樣高了,你還咋種地?趕緊趁著天好,把草拔了,咱們兩家地頭挨著,一塊在村裏報個名,借鎮上的老黃牛把地給犁一遍,要不然就得花錢了。”
這年頭耕牛是個稀罕物,少有人家養的,縣裏統一養了十幾頭耕牛,等農忙季節下發給各個鎮裏,一個鎮能輪上兩頭牛就不錯了。
想要耕地犁地的,就得趕緊在村子裏報個名,族長再往裏正那裏報,報得晚了,就輪不上了。
使喚不上鎮裏不花錢的耕牛,要麽自己掏錢去使喚別人家養的,要麽就得自己套上家夥事犁地。
立秋在張家時,年年都被充當耕地的牛使喚。
劉氏那麽摳門,報不上鎮裏的耕牛,舍不得花錢使喚別人家的,更舍不得自己花錢費料養一頭,就來使喚立秋。
往往一個農忙時節下來,立秋就能累得大病一場。
秋菊還好意思說她犁的地好,的確好呀,立秋要是稍微歇一歇,張老蔫和劉氏的鞭子就抽上身了,她敢不好好拉犁麽?
同樣是吃苦受累成天幹活兒,秋菊可沒幹過她幹的這些苦活兒。
現在張老蔫不管家裏的事了,劉氏不肯掏耕牛的錢,秋菊估摸著就要體驗一迴做耕牛的苦和累了。
立秋想起這事就寒心,臉上就帶出一點冷意:“我不報名了,就算報了,也輪不上咱們。”
一個鎮裏那麽多戶人家,就兩頭牛,根本不可能輪得過來。
趕上運氣不好,縣裏分下來的耕牛又老又病,輪到自己家來,幹不了活兒,還得出錢出料地伺候著,劃不來。
牛嬸不差錢,很爽快地道:“那我也不報了,我年年報名,年年輪不上,往年你狗子叔在家,他就把主家的耕牛趕迴來,犁上兩天的地,我家裏那兩畝地就能給犁得齊齊整整,今年你狗子叔去京城送信,我沒有這個便利了,這才想起鎮上的耕牛,你既這麽說,要不,咱們兩家花錢雇別人來耕地?”
立秋手裏有錢,就不想遭罪,便附和著牛嬸的話:“就按嬸兒說的辦,嬸兒,這事還得你來操心,長安哥以前不懂這個,叫他去找人,我怕他找不好。”
“那是自然!”牛嬸拍拍胸口,“長安那個小子懂啥!從前是個當少爺的命,張嘴就有吃的送到嘴邊,叫他去種地,怕是地裏連一棵草都不長,立秋,你放心,這事就包到我身上,嬸兒保證能把這事兒辦得利利索索的!”
牛嬸誇下了海口,這才看到立秋的眼睛都腫了。
“這是咋的了!那小子欺負你了?”
立秋趕忙搖頭:“長安哥對我好著呢,我就是……就是剛剛把秋菊叫迴來,自己惹了一身的氣。”
“活該!”
牛嬸罵了她一句。
“你都不認劉氏當娘了,還去招惹秋菊幹啥?你可別忘了,秋菊是正兒八經從劉氏肚子裏爬出來的,你跟她再親,能有劉氏這個親娘親?你可別犯傻了!趕緊別哭了,想想今晚吃啥要緊,你男人在外頭幹活兒累了一天,你可別做一盆跟豬食一樣的疙瘩湯糊弄他,把男人的身子累垮了,以後有你哭的!”
牛嬸說話不中聽,卻說到立秋心坎上了。
她趕緊爬起來,抓過掛在牆上的菜籃子就往外走。
“嬸兒,村口那些賣菜賣肉的來了嗎?我去割一斤肉,晚上包個韭菜豬肉餡兒的餃子。”
牛嬸連忙道:“你等等,我跟你一塊去,我去看看有沒有賣小豬崽的,抓兩隻迴來養。”
娘兒兩個並肩往村口走,一路有說有笑,還沒到跟前,就聽著村口那塊吵吵嚷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