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拉攏胡氏
錦鯉童養媳:撿了個糙漢忙種田 作者:綠皮女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做菜的確來不及,立秋低頭想了想,就叫牛嬸趕緊迴家烙大餅。
“嬸兒,你多烙幾張,我現在就去買些豬頭肉,再搬幾壇酒,咱們先湊合著對付這一頓。”
立秋心裏著急,走得急了,身上就發虛,頭頂日頭又大,曬得她眼前一陣陣發黑。
她咬了咬牙,狠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一口氣走到村口,才發覺剛換的小衣又濕了。
“呀,立秋,你的臉色怎麽這麽差?”
張漢中的婆娘胡氏正在賣豆角,看見立秋,就叫她往樹蔭底下站一站。
“我看你臉色發白,是不是中了暑氣?”
立秋倚著樹幹搖了搖頭:“二伯娘,你這豆角有人要嗎?”
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著菜,誰也不會花錢來買胡氏的豆角。
胡氏歎氣:“沒人要,我也得出來擺攤呀,能掙一文是一文。”
張漢中兩口子很聽六叔公的話,他倆都瞧不上張老蔫和劉氏,這次黃家給閨女蓋房子,張老蔫叫了村裏好些人去幫忙蓋房子,就是沒喊張漢中。
張漢中沒法子,這些天窩在家裏整地,等把地收拾好了,再去小萬莊看看還招不招人幹活。
手上沒錢,房子塌了,兒子還賭錢,叫這兩口子現在說話都沒什麽底氣了。
“二伯娘,”立秋朝著那堆豆角努了努嘴,“你這一攤子菜,我都要了,不過我得求二伯娘幫個忙。”
胡氏大喜,一邊手腳麻利地收拾菜攤,一邊問立秋:“啥事?”
“我家裏忽然來了搬運石料的人,我得管他們中午一頓飯,因為來得匆忙,我沒什麽準備,酒菜都不全,隻有牛嬸一個人做飯,怕是人手不夠,我想請二伯娘幫忙做這一頓飯,二伯娘放心,我給工錢的,今天這頓飯,我給二伯娘十文錢。”
有錢拿,胡氏哪有不答應的,趕緊點頭。
二人先去買了十斤豬頭肉,又到錢老頭那兒買了四壇酒,叫錢老頭幫忙送迴家,就匆忙迴去做飯。
中午吃烙餅,就著豬頭肉燉豆角,有酒有菜,很豐盛。
幹活兒的人都吃得挺滿意,幹起活兒來更加賣力,不僅把石料都堆得整整齊齊,還把東邊這片空地給整了一遍,預備著好放木材、磚瓦等。
臨走之前,張大郎囑咐立秋:“立秋,我明日就領著人來拆房子,你把酒菜和幫忙做飯的人都預備齊全,家裏要是碗筷不夠,你嫂子叫你先別買,也不用去別人家借,她前一陣子新買了好些碗筷,明日我順道拉來。”
立秋很好奇:“家裏是要有什麽喜事麽?不年不節的,大嫂買新碗筷幹啥?”
張大郎很自然地接口:“這不是二娘遇喜了?你大嫂就尋思著,先把東西都準備齊全了,省得二娘生孩子那會忙忙亂亂的。”
立秋暗自點頭。
離開劉氏,這兩口子不僅感情日篤,做事還都有條理了。
張大郎叫王寡婦二娘也叫得頗為順口。
可憐劉氏,一連丟了倆兒子,又失了張老蔫的心,張由更是個靠不住的。
現在還不收斂著,給自己找一條後路,劉氏的死路就在眼前了。
等把家裏的鍋碗瓢盆都洗完了,立秋才有空跟胡氏談話。
“二伯娘,我家接下來就要蓋房子,每日必定是要做一頓飯的,我也懶得去鎮上買菜,就想尋思著不如直接買你家的菜,二伯娘要是覺得行,那麽從明天開始,二伯娘早上就把菜運到我家,幫忙把菜洗了,等飯後再幫忙刷鍋洗碗。”
“菜錢我按世麵上的價錢給,就隻有一個要求,二伯娘別天天送重樣的,也別淨撿著爛菜葉給我,二伯娘家裏的菜園子若是沒有菜了,就拿著錢去外頭采買去,花了多少錢,二伯娘來跟我要,這采買的錢和洗碗刷鍋的錢我另給,就每日給二伯娘二十文,如何?”
胡氏自然沒有不答應的。
這采買的油水可大了,誰接下采買的活兒,就能賺一筆。
一看她喜滋滋的樣,牛嬸就看不下去了:“你可別光顧著高興,拿錢不幹人事,你是個做長輩的,不要欺負立秋年輕不知事,你可別忘了,立秋家前頭就住著顧家本家呢,你要是敢欺負立秋,我一嗓子嚎起來,顧家的人能來一大片。”
胡氏原本跟牛嬸不對付,找到機會就要欺負牛嬸,現在她家裏遭了災,不得不低頭,就隻能打哈哈:“你看你說的,我能是那樣的人嗎?”
她又求著立秋:“立秋,你漢中二伯還閑著在家裏沒事幹呢,要不,叫你二伯來幫忙?”
立秋笑道:“男人們幹活兒的事,我插不上嘴,我家長安哥忙著修老君廟,將家裏的事情托付給了我大哥,你叫二伯去問問我大哥吧。”
打發走了胡氏,牛嬸就黑著臉訓斥立秋:“你是不是傻?咋叫張漢中婆娘來幫忙?你們顧家本家沒人了?”
有倒是有,立秋就準備請孫大娘和顧三嬸來幫忙一道做飯,給的工錢跟給牛嬸的一樣,一天一人二十五文。
加上胡氏,四個人幫忙做飯洗刷,就足夠了。
“既然有人,為啥還要找胡氏?”
立秋抿著嘴笑了:“嬸兒,你不明白這裏頭的道理,這是在拉攏人心呢。”
預警下雨、進山救人,兩件事就讓村裏人對立秋兩口子的態度來了個大變樣。
立秋又著意拉攏、分化張氏宗族中人。
就比方說張氏六房。
立秋給小姑婆和大榮媳婦找了個在老君廟做飯的活兒,顧長安修老君廟的時候,還特地帶上了張大榮等幾個六房的男人,幹活兒的人一多,做飯的人手就不夠了。
小姑婆特地問過立秋,立秋直接讓小姑婆自己在六房找媳婦兒去幫忙。
這樣一來,整個張家六房的人,就都承立秋的情。
哪一天立秋跟六叔公或者張老蔫起衝突,張家六房就必定會站在立秋這一邊。
現在立秋要拉攏大房的人,張漢中兩口子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還是你這個丫頭聰明!”
牛嬸朝著立秋豎起大拇指,娘兒兩個就著剩菜湊合著吃了一頓,還沒吃完,就看到一個人影衝了進來。
“嬸兒,你多烙幾張,我現在就去買些豬頭肉,再搬幾壇酒,咱們先湊合著對付這一頓。”
立秋心裏著急,走得急了,身上就發虛,頭頂日頭又大,曬得她眼前一陣陣發黑。
她咬了咬牙,狠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一口氣走到村口,才發覺剛換的小衣又濕了。
“呀,立秋,你的臉色怎麽這麽差?”
張漢中的婆娘胡氏正在賣豆角,看見立秋,就叫她往樹蔭底下站一站。
“我看你臉色發白,是不是中了暑氣?”
立秋倚著樹幹搖了搖頭:“二伯娘,你這豆角有人要嗎?”
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著菜,誰也不會花錢來買胡氏的豆角。
胡氏歎氣:“沒人要,我也得出來擺攤呀,能掙一文是一文。”
張漢中兩口子很聽六叔公的話,他倆都瞧不上張老蔫和劉氏,這次黃家給閨女蓋房子,張老蔫叫了村裏好些人去幫忙蓋房子,就是沒喊張漢中。
張漢中沒法子,這些天窩在家裏整地,等把地收拾好了,再去小萬莊看看還招不招人幹活。
手上沒錢,房子塌了,兒子還賭錢,叫這兩口子現在說話都沒什麽底氣了。
“二伯娘,”立秋朝著那堆豆角努了努嘴,“你這一攤子菜,我都要了,不過我得求二伯娘幫個忙。”
胡氏大喜,一邊手腳麻利地收拾菜攤,一邊問立秋:“啥事?”
“我家裏忽然來了搬運石料的人,我得管他們中午一頓飯,因為來得匆忙,我沒什麽準備,酒菜都不全,隻有牛嬸一個人做飯,怕是人手不夠,我想請二伯娘幫忙做這一頓飯,二伯娘放心,我給工錢的,今天這頓飯,我給二伯娘十文錢。”
有錢拿,胡氏哪有不答應的,趕緊點頭。
二人先去買了十斤豬頭肉,又到錢老頭那兒買了四壇酒,叫錢老頭幫忙送迴家,就匆忙迴去做飯。
中午吃烙餅,就著豬頭肉燉豆角,有酒有菜,很豐盛。
幹活兒的人都吃得挺滿意,幹起活兒來更加賣力,不僅把石料都堆得整整齊齊,還把東邊這片空地給整了一遍,預備著好放木材、磚瓦等。
臨走之前,張大郎囑咐立秋:“立秋,我明日就領著人來拆房子,你把酒菜和幫忙做飯的人都預備齊全,家裏要是碗筷不夠,你嫂子叫你先別買,也不用去別人家借,她前一陣子新買了好些碗筷,明日我順道拉來。”
立秋很好奇:“家裏是要有什麽喜事麽?不年不節的,大嫂買新碗筷幹啥?”
張大郎很自然地接口:“這不是二娘遇喜了?你大嫂就尋思著,先把東西都準備齊全了,省得二娘生孩子那會忙忙亂亂的。”
立秋暗自點頭。
離開劉氏,這兩口子不僅感情日篤,做事還都有條理了。
張大郎叫王寡婦二娘也叫得頗為順口。
可憐劉氏,一連丟了倆兒子,又失了張老蔫的心,張由更是個靠不住的。
現在還不收斂著,給自己找一條後路,劉氏的死路就在眼前了。
等把家裏的鍋碗瓢盆都洗完了,立秋才有空跟胡氏談話。
“二伯娘,我家接下來就要蓋房子,每日必定是要做一頓飯的,我也懶得去鎮上買菜,就想尋思著不如直接買你家的菜,二伯娘要是覺得行,那麽從明天開始,二伯娘早上就把菜運到我家,幫忙把菜洗了,等飯後再幫忙刷鍋洗碗。”
“菜錢我按世麵上的價錢給,就隻有一個要求,二伯娘別天天送重樣的,也別淨撿著爛菜葉給我,二伯娘家裏的菜園子若是沒有菜了,就拿著錢去外頭采買去,花了多少錢,二伯娘來跟我要,這采買的錢和洗碗刷鍋的錢我另給,就每日給二伯娘二十文,如何?”
胡氏自然沒有不答應的。
這采買的油水可大了,誰接下采買的活兒,就能賺一筆。
一看她喜滋滋的樣,牛嬸就看不下去了:“你可別光顧著高興,拿錢不幹人事,你是個做長輩的,不要欺負立秋年輕不知事,你可別忘了,立秋家前頭就住著顧家本家呢,你要是敢欺負立秋,我一嗓子嚎起來,顧家的人能來一大片。”
胡氏原本跟牛嬸不對付,找到機會就要欺負牛嬸,現在她家裏遭了災,不得不低頭,就隻能打哈哈:“你看你說的,我能是那樣的人嗎?”
她又求著立秋:“立秋,你漢中二伯還閑著在家裏沒事幹呢,要不,叫你二伯來幫忙?”
立秋笑道:“男人們幹活兒的事,我插不上嘴,我家長安哥忙著修老君廟,將家裏的事情托付給了我大哥,你叫二伯去問問我大哥吧。”
打發走了胡氏,牛嬸就黑著臉訓斥立秋:“你是不是傻?咋叫張漢中婆娘來幫忙?你們顧家本家沒人了?”
有倒是有,立秋就準備請孫大娘和顧三嬸來幫忙一道做飯,給的工錢跟給牛嬸的一樣,一天一人二十五文。
加上胡氏,四個人幫忙做飯洗刷,就足夠了。
“既然有人,為啥還要找胡氏?”
立秋抿著嘴笑了:“嬸兒,你不明白這裏頭的道理,這是在拉攏人心呢。”
預警下雨、進山救人,兩件事就讓村裏人對立秋兩口子的態度來了個大變樣。
立秋又著意拉攏、分化張氏宗族中人。
就比方說張氏六房。
立秋給小姑婆和大榮媳婦找了個在老君廟做飯的活兒,顧長安修老君廟的時候,還特地帶上了張大榮等幾個六房的男人,幹活兒的人一多,做飯的人手就不夠了。
小姑婆特地問過立秋,立秋直接讓小姑婆自己在六房找媳婦兒去幫忙。
這樣一來,整個張家六房的人,就都承立秋的情。
哪一天立秋跟六叔公或者張老蔫起衝突,張家六房就必定會站在立秋這一邊。
現在立秋要拉攏大房的人,張漢中兩口子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還是你這個丫頭聰明!”
牛嬸朝著立秋豎起大拇指,娘兒兩個就著剩菜湊合著吃了一頓,還沒吃完,就看到一個人影衝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