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圍城攻心戰
期間,局勢愈發複雜,羅楠的狼牙軍與秦沛的軍隊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幾次小規模衝突。
在這些你來我往的激烈衝突中,羅楠的軍隊憑借著熱武器得天獨厚的先進性,總是能夠在戰鬥中占據絕對的優勢。
狼牙軍手中的槍支噴射出一道道致命的火焰,一顆顆子彈如密集的雨點般無情地射向秦沛的禁衛軍。
在這種強大火力的壓製下,禁衛軍往往還未來得及靠近,就被成片地殺傷,陣腳大亂。
而秦沛的軍隊雖然個個英勇無畏,懷著視死如歸的決心投入戰鬥,但在這種巨大的裝備差距麵前,他們的抵抗顯得異常艱難。
士兵們隻能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嫻熟的戰鬥技巧,在槍林彈雨中艱難應對,苦苦支撐。
每一次衝鋒,每一次防守,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他們從未有過絲毫退縮之意,始終堅守著自己的陣地,扞衛著心中的信念。
在一次小規模衝突中,秦沛親自率領一隊精銳死士,試圖突破羅楠軍隊的防線,對羅楠進行襲營‘斬首’。
他們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無聲息地摸到了敵軍陣地附近。
然而,還未等他們發動攻擊,就被對方敏銳的哨兵發現。
刹那間,槍聲大作,照明彈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
羅楠的狼牙軍迅速組織反擊,密集的子彈如暴風雨般襲來。
秦沛率領的死士兵毫不畏懼,他們呐喊著向前衝鋒,與狼牙軍展開了近距離的激烈交火。
盡管他們奮勇拚殺,但最終還是因為裝備的懸殊差距,不得不退迴城中。
這次戰鬥,讓秦沛深刻認識到了雙方的差距,也更加堅定了燕京守不住的想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小規模衝突不斷上演,每一次都給秦軍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而燕京城的局勢,也在這一次次的戰火洗禮中,變得愈發嚴峻……
營帳之中,羅楠坐在營帳中央的帥案前,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心中已然有了新的盤算。
她目光深邃,望向燕京城的方向,緩緩開口:“給守城的將領傳個話,讓城中的秦政出城投降吧。”
墨無痕得令之後,立刻恭敬地應了一聲,轉身拿起桌上的筆墨紙硯。他神情專注,將羅楠的話逐字逐句仔細地書寫在信箋之上,字跡工整而有力,每一筆都仿佛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寫好之後,墨無痕走出營帳,在眾多兵器架中挑選出一把強勁的硬弓和一支鋒利無比的利箭。
他小心翼翼地把信綁在箭尾,確保信件穩固不會掉落。
隨後,他手持長弓,雙腳穩穩站立,身體微微後仰,目光緊緊鎖定燕京城頭,用盡全身力氣用力一拉弓弦。
隻聽“嗖”的一聲尖銳唿嘯,那支帶著羅楠勸降信的利箭,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劃破長空,朝著燕京城頭飛速射去。
射出箭後,眾人便靜靜地圍坐在營帳內,目光時不時望向燕京城的方向,等待著城中的迴應,氣氛略顯凝重。
此時,在燕京城頭值守的秦沛,正來迴巡視著城牆的防禦情況。
突然,他眼角的餘光瞥見一支利箭直直插在城牆上,箭尾還綁著一封信件。
他心中一驚,快步走上前去,將箭拔下,取下信件。
看到信件的瞬間,他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但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帶著信件匆匆趕往秦政所在的宮殿。
見到秦政後,秦沛單膝跪地,呈上信件,同時滿臉自信且鎮定自若地向秦政稟報自己所觀察到的情況:“父皇,那羅楠的叛軍總共不過五萬之眾。兒臣剛剛在城頭仔細觀察,那些士兵穿著雜亂,裝備簡陋得可憐,隊列也是鬆鬆垮垮,毫無紀律可言,根本就沒有像趙明和衛斌之前所說的那般厲害。依臣看,他們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實際上,秦沛心裏對羅楠軍隊真正的實力再清楚不過。
據他在城頭上觀察,羅楠手下的士兵個個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且使用的全是他沒有見過的武器,威力不凡,絕不是憑著他手中二十多萬東拚西湊出來的拿著長槍短劍的軍隊可以擋住的。
但此刻,他一方麵害怕如實說出實情會被秦政認為辦事不力,從而遭到嚴厲的責怪;
另一方麵,內心深處又存了一絲不切實際的僥幸心理,幻想著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和手中的兵力,能夠將羅楠的軍隊擊退。
如此一來,他便能在秦政麵前立下大功,獲得更多的恩寵與權勢。
正是出於這些複雜的心思,他選擇隱瞞真相,沒有也不敢將羅楠軍隊真正的實力告知秦政。
秦政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他一把接過秦沛遞上來的信,迫不及待地匆匆禦覽了羅楠的勸降信。信中的言辭在他看來簡直是大逆不道、荒謬至極。
看完信後,又聽到秦沛的這番報告,他頓時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雙眼圓睜,仿佛要噴出火來。
“這個羅楠,簡直是狂妄至極、不知天高地厚!”秦政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怒聲咆哮,“就憑他那區區五萬所謂的雜牌軍,居然就敢興兵來犯,攻打朕的都城,還大言不慚地讓朕出城投降,真是癡心妄想,白日做夢!”
秦政在殿中來迴踱步,越想越氣,心中的怒火如洶湧的潮水般難以遏製。
他突然停下腳步,目光如炬地盯著秦沛,嚴厲地命令道:“你給朕聽好了!一定要傾盡全力,好好指揮作戰,不惜一切代價,死死守住燕京城。絕不能讓羅楠的那些雜牌軍踏進皇城半步!要是戰場上有機會,就想盡辦法把羅楠那逆女的腦袋給朕砍下來,好為朕出出這口惡氣!朕倒要看看,她究竟有多大的能耐!”說罷,秦政重重地坐迴龍椅上,胸膛劇烈起伏,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憤怒與決絕。
......
一天過去了,羅楠見送進燕京城內的信如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反應,決定再給秦政來點更狠的。
在一片昏黃的天色之下,羅楠身姿挺拔地佇立在悍馬車之上,周圍是她親手調教出來的精銳之師——狼牙軍。
這支軍隊,現在猶如從地獄深處湧出的惡狼,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他們整齊排列,軍容肅穆,將偌大的燕京城圍得水泄不通,密不透風,仿佛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壁壘。
可令人頗為費解的是,羅楠並不下達全力攻城的指令。
每日,她隻是神色淡然地望著燕京城的方向,下達著看似隨意卻又暗藏深意的命令:
讓那令人聞風喪膽的炮兵部隊開始時不時地朝著燕京城頭開炮。
隨著一聲聲沉悶的炮響,一枚枚炮彈如兇猛的野獸,唿嘯著劃破寂靜的天空。
它們拖著長長的黑煙尾巴,帶著毀滅的力量,朝著燕京城頭瘋狂撲去。緊接著,便是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在城頭炸響,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撕裂開來。
刹那間,土石如雨點般四處飛濺,巨大的衝擊力使得城牆上的磚石紛紛鬆動、崩塌。
城牆上的守軍每天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炮擊打得措手不及,在滾滾硝煙中狼狽躲避。
他們驚慌失措的身影在煙霧中時隱時現,慘叫聲、唿喊聲交織在一起。有的士兵被飛濺的石塊擊中,鮮血瞬間染紅了衣衫,無力地癱倒在地;有的則在慌亂中四處奔逃,試圖尋找一個安全的角落,卻又被倒塌的磚石掩埋。整個燕京城頭陷入了一片混亂與恐懼之中。
與此同時,羅楠嚴令麾下的將士,對燕京城的包圍必須做到滴水不漏。每一個士兵都如同忠誠的衛士,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許有任何踏入城中的舉動。
她冷峻的目光掃視著四周,仿佛要將每一個違抗命令的可能性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在她的心中,已然將燕京城視為一個精心打造的絕地陷阱,要讓城中之人在恐懼與絕望的深淵中慢慢煎熬,如同困在籠中的野獸,無處可逃。
羅楠之所以做出這般不全力攻打燕京城的決策,背後隱藏著一段刻骨銘心的仇恨,一切皆源於那場慘烈無比的戰爭。
想當初,在遙遠的玉門關外,黃沙漫天飛舞,遮天蔽日。
羅家父子帶著滿腔熱血與忠誠,率領著羅家軍在此奮勇抗敵。
那是一場力量懸殊到近乎絕望的戰鬥,西楚太子項連城親自率領著五十萬大軍如洶湧澎湃的潮水般洶湧而來,氣勢洶洶,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都吞噬殆盡。
而羅家軍,僅僅隻有十萬之眾。
盡管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但他們毫無懼色,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懷揣著保家衛國的信念,毅然決然地迎接著這場殘酷的挑戰。
然而,戰爭的殘酷遠遠超出了想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羅家軍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困境。
糧草漸漸見底,一袋袋糧食被消耗殆盡,士兵們隻能餓著肚子堅守在陣地上。
饑餓如同惡魔一般,侵蝕著他們的體力與意誌。
他們幹裂的嘴唇微微顫抖,卻依然緊握著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著不屈。
可更讓人心如死灰的是,本應及時趕到的援軍,卻遲遲不見蹤影。
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像是在心頭狠狠地紮上一刀。
當時身為平西候的羅淵,站在陣前,眼睜睜看著身邊的兄弟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心中滿是無助與絕望。
那一雙雙逐漸失去光彩的眼睛,那一具具冰冷的屍體,如同噩夢般縈繞在他的心頭。
如今,時光流轉,羅楠繼承了父親的遺誌,帶著滿心的仇恨與複仇的火焰。
她要用自己的方式,讓當年那位對羅家軍見死不救的秦政,也體驗一把這種孤立無援、瀕臨絕境的滋味,讓他深刻品嚐當初羅家父子所遭痛的痛苦,感受那份被全世界拋棄的絕望與無助。
期間,局勢愈發複雜,羅楠的狼牙軍與秦沛的軍隊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幾次小規模衝突。
在這些你來我往的激烈衝突中,羅楠的軍隊憑借著熱武器得天獨厚的先進性,總是能夠在戰鬥中占據絕對的優勢。
狼牙軍手中的槍支噴射出一道道致命的火焰,一顆顆子彈如密集的雨點般無情地射向秦沛的禁衛軍。
在這種強大火力的壓製下,禁衛軍往往還未來得及靠近,就被成片地殺傷,陣腳大亂。
而秦沛的軍隊雖然個個英勇無畏,懷著視死如歸的決心投入戰鬥,但在這種巨大的裝備差距麵前,他們的抵抗顯得異常艱難。
士兵們隻能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嫻熟的戰鬥技巧,在槍林彈雨中艱難應對,苦苦支撐。
每一次衝鋒,每一次防守,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他們從未有過絲毫退縮之意,始終堅守著自己的陣地,扞衛著心中的信念。
在一次小規模衝突中,秦沛親自率領一隊精銳死士,試圖突破羅楠軍隊的防線,對羅楠進行襲營‘斬首’。
他們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無聲息地摸到了敵軍陣地附近。
然而,還未等他們發動攻擊,就被對方敏銳的哨兵發現。
刹那間,槍聲大作,照明彈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
羅楠的狼牙軍迅速組織反擊,密集的子彈如暴風雨般襲來。
秦沛率領的死士兵毫不畏懼,他們呐喊著向前衝鋒,與狼牙軍展開了近距離的激烈交火。
盡管他們奮勇拚殺,但最終還是因為裝備的懸殊差距,不得不退迴城中。
這次戰鬥,讓秦沛深刻認識到了雙方的差距,也更加堅定了燕京守不住的想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小規模衝突不斷上演,每一次都給秦軍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而燕京城的局勢,也在這一次次的戰火洗禮中,變得愈發嚴峻……
營帳之中,羅楠坐在營帳中央的帥案前,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心中已然有了新的盤算。
她目光深邃,望向燕京城的方向,緩緩開口:“給守城的將領傳個話,讓城中的秦政出城投降吧。”
墨無痕得令之後,立刻恭敬地應了一聲,轉身拿起桌上的筆墨紙硯。他神情專注,將羅楠的話逐字逐句仔細地書寫在信箋之上,字跡工整而有力,每一筆都仿佛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寫好之後,墨無痕走出營帳,在眾多兵器架中挑選出一把強勁的硬弓和一支鋒利無比的利箭。
他小心翼翼地把信綁在箭尾,確保信件穩固不會掉落。
隨後,他手持長弓,雙腳穩穩站立,身體微微後仰,目光緊緊鎖定燕京城頭,用盡全身力氣用力一拉弓弦。
隻聽“嗖”的一聲尖銳唿嘯,那支帶著羅楠勸降信的利箭,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劃破長空,朝著燕京城頭飛速射去。
射出箭後,眾人便靜靜地圍坐在營帳內,目光時不時望向燕京城的方向,等待著城中的迴應,氣氛略顯凝重。
此時,在燕京城頭值守的秦沛,正來迴巡視著城牆的防禦情況。
突然,他眼角的餘光瞥見一支利箭直直插在城牆上,箭尾還綁著一封信件。
他心中一驚,快步走上前去,將箭拔下,取下信件。
看到信件的瞬間,他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但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帶著信件匆匆趕往秦政所在的宮殿。
見到秦政後,秦沛單膝跪地,呈上信件,同時滿臉自信且鎮定自若地向秦政稟報自己所觀察到的情況:“父皇,那羅楠的叛軍總共不過五萬之眾。兒臣剛剛在城頭仔細觀察,那些士兵穿著雜亂,裝備簡陋得可憐,隊列也是鬆鬆垮垮,毫無紀律可言,根本就沒有像趙明和衛斌之前所說的那般厲害。依臣看,他們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實際上,秦沛心裏對羅楠軍隊真正的實力再清楚不過。
據他在城頭上觀察,羅楠手下的士兵個個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且使用的全是他沒有見過的武器,威力不凡,絕不是憑著他手中二十多萬東拚西湊出來的拿著長槍短劍的軍隊可以擋住的。
但此刻,他一方麵害怕如實說出實情會被秦政認為辦事不力,從而遭到嚴厲的責怪;
另一方麵,內心深處又存了一絲不切實際的僥幸心理,幻想著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和手中的兵力,能夠將羅楠的軍隊擊退。
如此一來,他便能在秦政麵前立下大功,獲得更多的恩寵與權勢。
正是出於這些複雜的心思,他選擇隱瞞真相,沒有也不敢將羅楠軍隊真正的實力告知秦政。
秦政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他一把接過秦沛遞上來的信,迫不及待地匆匆禦覽了羅楠的勸降信。信中的言辭在他看來簡直是大逆不道、荒謬至極。
看完信後,又聽到秦沛的這番報告,他頓時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雙眼圓睜,仿佛要噴出火來。
“這個羅楠,簡直是狂妄至極、不知天高地厚!”秦政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怒聲咆哮,“就憑他那區區五萬所謂的雜牌軍,居然就敢興兵來犯,攻打朕的都城,還大言不慚地讓朕出城投降,真是癡心妄想,白日做夢!”
秦政在殿中來迴踱步,越想越氣,心中的怒火如洶湧的潮水般難以遏製。
他突然停下腳步,目光如炬地盯著秦沛,嚴厲地命令道:“你給朕聽好了!一定要傾盡全力,好好指揮作戰,不惜一切代價,死死守住燕京城。絕不能讓羅楠的那些雜牌軍踏進皇城半步!要是戰場上有機會,就想盡辦法把羅楠那逆女的腦袋給朕砍下來,好為朕出出這口惡氣!朕倒要看看,她究竟有多大的能耐!”說罷,秦政重重地坐迴龍椅上,胸膛劇烈起伏,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憤怒與決絕。
......
一天過去了,羅楠見送進燕京城內的信如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反應,決定再給秦政來點更狠的。
在一片昏黃的天色之下,羅楠身姿挺拔地佇立在悍馬車之上,周圍是她親手調教出來的精銳之師——狼牙軍。
這支軍隊,現在猶如從地獄深處湧出的惡狼,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他們整齊排列,軍容肅穆,將偌大的燕京城圍得水泄不通,密不透風,仿佛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壁壘。
可令人頗為費解的是,羅楠並不下達全力攻城的指令。
每日,她隻是神色淡然地望著燕京城的方向,下達著看似隨意卻又暗藏深意的命令:
讓那令人聞風喪膽的炮兵部隊開始時不時地朝著燕京城頭開炮。
隨著一聲聲沉悶的炮響,一枚枚炮彈如兇猛的野獸,唿嘯著劃破寂靜的天空。
它們拖著長長的黑煙尾巴,帶著毀滅的力量,朝著燕京城頭瘋狂撲去。緊接著,便是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在城頭炸響,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撕裂開來。
刹那間,土石如雨點般四處飛濺,巨大的衝擊力使得城牆上的磚石紛紛鬆動、崩塌。
城牆上的守軍每天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炮擊打得措手不及,在滾滾硝煙中狼狽躲避。
他們驚慌失措的身影在煙霧中時隱時現,慘叫聲、唿喊聲交織在一起。有的士兵被飛濺的石塊擊中,鮮血瞬間染紅了衣衫,無力地癱倒在地;有的則在慌亂中四處奔逃,試圖尋找一個安全的角落,卻又被倒塌的磚石掩埋。整個燕京城頭陷入了一片混亂與恐懼之中。
與此同時,羅楠嚴令麾下的將士,對燕京城的包圍必須做到滴水不漏。每一個士兵都如同忠誠的衛士,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許有任何踏入城中的舉動。
她冷峻的目光掃視著四周,仿佛要將每一個違抗命令的可能性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在她的心中,已然將燕京城視為一個精心打造的絕地陷阱,要讓城中之人在恐懼與絕望的深淵中慢慢煎熬,如同困在籠中的野獸,無處可逃。
羅楠之所以做出這般不全力攻打燕京城的決策,背後隱藏著一段刻骨銘心的仇恨,一切皆源於那場慘烈無比的戰爭。
想當初,在遙遠的玉門關外,黃沙漫天飛舞,遮天蔽日。
羅家父子帶著滿腔熱血與忠誠,率領著羅家軍在此奮勇抗敵。
那是一場力量懸殊到近乎絕望的戰鬥,西楚太子項連城親自率領著五十萬大軍如洶湧澎湃的潮水般洶湧而來,氣勢洶洶,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都吞噬殆盡。
而羅家軍,僅僅隻有十萬之眾。
盡管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但他們毫無懼色,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懷揣著保家衛國的信念,毅然決然地迎接著這場殘酷的挑戰。
然而,戰爭的殘酷遠遠超出了想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羅家軍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困境。
糧草漸漸見底,一袋袋糧食被消耗殆盡,士兵們隻能餓著肚子堅守在陣地上。
饑餓如同惡魔一般,侵蝕著他們的體力與意誌。
他們幹裂的嘴唇微微顫抖,卻依然緊握著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著不屈。
可更讓人心如死灰的是,本應及時趕到的援軍,卻遲遲不見蹤影。
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像是在心頭狠狠地紮上一刀。
當時身為平西候的羅淵,站在陣前,眼睜睜看著身邊的兄弟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心中滿是無助與絕望。
那一雙雙逐漸失去光彩的眼睛,那一具具冰冷的屍體,如同噩夢般縈繞在他的心頭。
如今,時光流轉,羅楠繼承了父親的遺誌,帶著滿心的仇恨與複仇的火焰。
她要用自己的方式,讓當年那位對羅家軍見死不救的秦政,也體驗一把這種孤立無援、瀕臨絕境的滋味,讓他深刻品嚐當初羅家父子所遭痛的痛苦,感受那份被全世界拋棄的絕望與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