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秦蕭對羅楠有情
在金碧輝煌的大秦皇宮之中,秦蕭坐在龍椅之上,看似在審閱堆積如山的奏章,可心思卻全然不在這上麵。
他的腦海裏,始終盤旋著一個難題——究竟該如何對羅楠進行封賞。這絕非尋常小事,羅楠為大秦所做出的貢獻,簡直超乎想象。
在大秦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她宛如一顆獨一無二、璀璨奪目的星辰,綻放出令人難以忽視的耀眼光芒。她的功績,足以彪炳史冊,成為後世傳頌的傳奇。
然而,秦蕭遲遲未能對羅楠進行封賞,絕不是因為他粗心大意將此事拋諸腦後。
實際上,他正深陷兩難的困境之中。
大秦現有的封賞體係,在麵對羅楠是女兒身卻有這般豐功偉績時,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根本找不出任何一個爵位或者賞賜,能夠與之相匹配。
每一種既定的封賞,在羅楠的功績麵前,都仿佛是小巫見大巫,無法真正體現她應得的榮耀。
經過數日的苦思冥想,秦蕭終於下定決心。
他決定放下手頭的諸多事務,親自前往曾經的平西候府,如今已然榮升為平西郡王府的地方,去當麵詢問一下羅楠,她心裏是想要什麽樣的賞賜的。
翌日,陽光明媚,天空湛藍如寶石。
秦蕭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冕旒,在一眾侍衛和太監的簇擁下,踏上了前往平西郡王府的道路。
一路上,街道兩旁的百姓紛紛跪地行禮,可秦蕭卻無心顧及這些。
他坐在馬車之中,心潮澎湃,滿心都是對即將到來會麵的期待。
在他內心深處,無比渴望能夠聽到羅楠說出那個他夢寐以求的答案——她願意成為大秦的皇後。
這個念頭,就像一段美妙而動聽的旋律,在他的腦海裏反複奏響,揮之不去。
終於,浩浩蕩蕩的隊伍抵達了平西郡王府。
府邸大門巍峨壯觀,門前的石獅子威風凜凜。
秦蕭走下馬車,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府中。
羅楠早已得到消息,與誥命夫人羅李氏、血夜叉、巫四娘在平西郡王府門口恭候聖駕。
當秦蕭見到羅楠的那一刻,他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與期待,滿懷深情地望著羅楠,目光中仿佛藏著千言萬語,靜靜地等待著她開口說出自己的心願。
在羅楠的閨房裏,當秦蕭將問題向羅楠問出之後,然而,羅楠的迴應卻大大出乎秦蕭的意料。
她神色平靜,眼神中透著一種淡然與堅定,緩緩說道:“師兄,您此前已經對羅家進行了豐厚的封賞,這份恩典已然足夠,我內心深感滿足。真的無需再對我另行賞賜了。我身為羅家人,自幼便深知羅家的榮耀與興衰和我緊密相連。我所付出的一切努力,皆是為了讓羅家能夠在大秦這片土地上穩穩屹立,繼續為大秦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說到這裏,羅楠微微停頓了一下,像是在內心深處權衡著什麽。
她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而後又接著說道:“還有師兄,您心裏也清楚,我至今仍背負著反賊的名頭。先皇、前太子、二皇子、三皇子以及其他一些朝臣,他們或是直接,或是間接地因我而離世。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師兄此時對我大肆進行賞賜,難免會引起朝中一些人的非議,這對於陛下您聖明的名聲必然會造成損害。師兄您的這份心意我心領了,這賞賜之事,還是就此作罷吧。”
羅楠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情緒,神情變得愈發嚴肅起來。
她挺直了腰板,目光堅定地看向秦蕭,繼續說道:“還有師兄,關於狼牙軍,我在此向您明確表態,我不會再對其進行擴編了。如今這支擁有超時代裝備的十萬狼牙軍部隊,在對外征戰方麵已經具備足夠強大的實力。而且,我必須鄭重說明,狼牙軍隻會參與對外的作戰行動,絕對不會介入大秦內部的任何戰事。所以,大秦對內的軍事力量布局,還需要師兄您親自去謀劃和組建。”
說到此處,羅楠的眼神變得格外嚴肅而莊重。
她緊緊凝視著秦蕭,目光中飽含著關切與囑托,語重心長地說道:“師兄,您一定要牢牢記住,一個國家的力量布局是重中之重,容不得絲毫馬虎。絕不能把一個國家的全部力量都過度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身上,不管這個人是我,還是師公,亦或是其他任何人,都萬萬不可。一個國家就如同一個龐大且構造精密的機器,隻有各個部分都能均衡協調地發揮自身作用,這個國家才能穩定、長久地運轉下去啊。”
秦蕭靜靜地站在那裏,全神貫注地聆聽著羅楠的每一句話。
他微微點頭,臉上雖帶著一絲失落,但內心深處卻明白羅楠所言句句在理,皆是肺腑之言,飽含著對大秦江山社稷的深切關懷。
片刻之後,秦蕭緩緩轉身,準備離開羅楠閨房,就在他邁出腳步之時,羅楠又輕聲補充了一句。
“明白了,師妹,朕記住了。”
秦蕭聲音不大,卻仿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在空曠的大廳中迴蕩。
在繁華喧囂的燕京之地,獨孤劍時常感到一種難以言說的孤寂。
他的家人都遠在千裏之外的江南,隱匿於那片山水之間的“名劍閣”。此地雖熱鬧非凡,可對他而言,卻沒有一處能讓心靈真正棲息的港灣,身邊竟無一位至親之人陪伴左右。
迴到燕京的這些日子以來,羅家便成了他感受溫暖與親情的地方。
每日下朝到了飯點的時候,他總會不緊不慢地朝著羅家走去,在那充滿歡聲笑語的氛圍裏,與羅家眾人一同圍坐,享受著難得的溫馨時光。
不知不覺,夜幕悄然降臨,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輕柔地覆蓋了整個燕京。
獨孤劍結束了一天的政務,像往常一樣迴到了平西郡王府。
王府的大門在夜色中顯得格外莊嚴肅穆,他剛一邁進門檻,管家便匆匆迎上前來,低聲向他稟明了今日秦蕭到訪的事情。
獨孤劍微微點頭,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其中的緣由。
用過豐盛的晚飯後,月色如水,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庭院中,形成一片片細碎的光影。
獨孤劍吩咐下人去請羅楠到書房來。
不多時,羅楠輕盈的身影出現在書房門口。
書房內,燭火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光影在牆壁上晃蕩不定,仿佛在訴說著無聲的故事。
獨孤劍坐在書桌前,微微抬起頭,目光柔和地看著羅楠,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說道:“楠兒啊,你知道嗎?陛下他呀,其實心裏是特別希望你能夠入主後宮,成為母儀天下的大秦皇後的。”
他的聲音低沉而平穩,在這靜謐的書房中迴蕩。
獨孤劍輕輕歎了口氣,站起身來,背著手在書房中踱步,繼續說道:“陛下在‘名劍閣’的那十幾年啊,那可是一段漫長的時光。‘名劍閣’裏女弟子眾多,個個都是才貌雙全。就拿我那美若天仙的孫女獨孤燕來說吧,她的美貌在‘名劍閣’裏那也是出類拔萃的。身姿婀娜,麵容姣好,武功不俗不說,才情更是不在話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即便如此,秦蕭對她卻是不屑一顧。在他眼中,其他人都如同過眼雲煙,師公猜他的心裏啊,就隻裝著你羅楠一個人。因為那些年,他隻對你一個人好過。”
說著,獨孤劍的眼神中似乎浮現出了往昔的畫麵,那些在“名劍閣”的點點滴滴仿佛就在眼前。
他停下腳步,轉身看向羅楠,接著說道:“就在去年的時候,陛下原本在‘名劍閣’住得好好的,每日與劍術典籍為伴,生活倒也悠然自得。突然有一天,一個緊急的消息傳來,說是羅家出了事。他聽到這個消息後,二話不說,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心急火燎地就往燕京趕來。一路上,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不顧路途的艱辛與疲憊。”
獨孤劍微微皺起眉頭,仿佛能感受到當時秦蕭的焦急心情,繼續說道:“當他好不容易趕到燕京,卻又得知你們羅家的婦孺全部都要被發配邊關服役之後,他心急如焚,整個人都仿佛失了魂一般。連口氣都顧不上喘,就又馬不停蹄地沿著去邊關的路一路追趕。那一路上,風餐露宿,不辭辛勞,心裏隻想著要伺機營救你們羅家的人。他所做的這一切,皆是因為對你的那份深情啊。”
獨孤劍微微頓了一下,目光變得更加溫和,眼中滿是慈愛與關切,又對羅楠說道:“徒孫啊,我在這世上活了這麽多年,見過的人和事不計其數,看人還是有幾分準頭的。我能看得出來,秦蕭是真心喜歡你的。你去了緬地的那些日子裏,我經常看到他一個人默默地站在院子裏,對著緬地的方向發呆。那眼神中滿是思念與牽掛,那魂兒啊,就像是被你給帶到緬地去了似的。他對你的這份感情,真摯而深沉,絕非是一時的衝動或兒戲啊。”
在金碧輝煌的大秦皇宮之中,秦蕭坐在龍椅之上,看似在審閱堆積如山的奏章,可心思卻全然不在這上麵。
他的腦海裏,始終盤旋著一個難題——究竟該如何對羅楠進行封賞。這絕非尋常小事,羅楠為大秦所做出的貢獻,簡直超乎想象。
在大秦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她宛如一顆獨一無二、璀璨奪目的星辰,綻放出令人難以忽視的耀眼光芒。她的功績,足以彪炳史冊,成為後世傳頌的傳奇。
然而,秦蕭遲遲未能對羅楠進行封賞,絕不是因為他粗心大意將此事拋諸腦後。
實際上,他正深陷兩難的困境之中。
大秦現有的封賞體係,在麵對羅楠是女兒身卻有這般豐功偉績時,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根本找不出任何一個爵位或者賞賜,能夠與之相匹配。
每一種既定的封賞,在羅楠的功績麵前,都仿佛是小巫見大巫,無法真正體現她應得的榮耀。
經過數日的苦思冥想,秦蕭終於下定決心。
他決定放下手頭的諸多事務,親自前往曾經的平西候府,如今已然榮升為平西郡王府的地方,去當麵詢問一下羅楠,她心裏是想要什麽樣的賞賜的。
翌日,陽光明媚,天空湛藍如寶石。
秦蕭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冕旒,在一眾侍衛和太監的簇擁下,踏上了前往平西郡王府的道路。
一路上,街道兩旁的百姓紛紛跪地行禮,可秦蕭卻無心顧及這些。
他坐在馬車之中,心潮澎湃,滿心都是對即將到來會麵的期待。
在他內心深處,無比渴望能夠聽到羅楠說出那個他夢寐以求的答案——她願意成為大秦的皇後。
這個念頭,就像一段美妙而動聽的旋律,在他的腦海裏反複奏響,揮之不去。
終於,浩浩蕩蕩的隊伍抵達了平西郡王府。
府邸大門巍峨壯觀,門前的石獅子威風凜凜。
秦蕭走下馬車,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府中。
羅楠早已得到消息,與誥命夫人羅李氏、血夜叉、巫四娘在平西郡王府門口恭候聖駕。
當秦蕭見到羅楠的那一刻,他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與期待,滿懷深情地望著羅楠,目光中仿佛藏著千言萬語,靜靜地等待著她開口說出自己的心願。
在羅楠的閨房裏,當秦蕭將問題向羅楠問出之後,然而,羅楠的迴應卻大大出乎秦蕭的意料。
她神色平靜,眼神中透著一種淡然與堅定,緩緩說道:“師兄,您此前已經對羅家進行了豐厚的封賞,這份恩典已然足夠,我內心深感滿足。真的無需再對我另行賞賜了。我身為羅家人,自幼便深知羅家的榮耀與興衰和我緊密相連。我所付出的一切努力,皆是為了讓羅家能夠在大秦這片土地上穩穩屹立,繼續為大秦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說到這裏,羅楠微微停頓了一下,像是在內心深處權衡著什麽。
她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而後又接著說道:“還有師兄,您心裏也清楚,我至今仍背負著反賊的名頭。先皇、前太子、二皇子、三皇子以及其他一些朝臣,他們或是直接,或是間接地因我而離世。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師兄此時對我大肆進行賞賜,難免會引起朝中一些人的非議,這對於陛下您聖明的名聲必然會造成損害。師兄您的這份心意我心領了,這賞賜之事,還是就此作罷吧。”
羅楠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情緒,神情變得愈發嚴肅起來。
她挺直了腰板,目光堅定地看向秦蕭,繼續說道:“還有師兄,關於狼牙軍,我在此向您明確表態,我不會再對其進行擴編了。如今這支擁有超時代裝備的十萬狼牙軍部隊,在對外征戰方麵已經具備足夠強大的實力。而且,我必須鄭重說明,狼牙軍隻會參與對外的作戰行動,絕對不會介入大秦內部的任何戰事。所以,大秦對內的軍事力量布局,還需要師兄您親自去謀劃和組建。”
說到此處,羅楠的眼神變得格外嚴肅而莊重。
她緊緊凝視著秦蕭,目光中飽含著關切與囑托,語重心長地說道:“師兄,您一定要牢牢記住,一個國家的力量布局是重中之重,容不得絲毫馬虎。絕不能把一個國家的全部力量都過度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身上,不管這個人是我,還是師公,亦或是其他任何人,都萬萬不可。一個國家就如同一個龐大且構造精密的機器,隻有各個部分都能均衡協調地發揮自身作用,這個國家才能穩定、長久地運轉下去啊。”
秦蕭靜靜地站在那裏,全神貫注地聆聽著羅楠的每一句話。
他微微點頭,臉上雖帶著一絲失落,但內心深處卻明白羅楠所言句句在理,皆是肺腑之言,飽含著對大秦江山社稷的深切關懷。
片刻之後,秦蕭緩緩轉身,準備離開羅楠閨房,就在他邁出腳步之時,羅楠又輕聲補充了一句。
“明白了,師妹,朕記住了。”
秦蕭聲音不大,卻仿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在空曠的大廳中迴蕩。
在繁華喧囂的燕京之地,獨孤劍時常感到一種難以言說的孤寂。
他的家人都遠在千裏之外的江南,隱匿於那片山水之間的“名劍閣”。此地雖熱鬧非凡,可對他而言,卻沒有一處能讓心靈真正棲息的港灣,身邊竟無一位至親之人陪伴左右。
迴到燕京的這些日子以來,羅家便成了他感受溫暖與親情的地方。
每日下朝到了飯點的時候,他總會不緊不慢地朝著羅家走去,在那充滿歡聲笑語的氛圍裏,與羅家眾人一同圍坐,享受著難得的溫馨時光。
不知不覺,夜幕悄然降臨,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輕柔地覆蓋了整個燕京。
獨孤劍結束了一天的政務,像往常一樣迴到了平西郡王府。
王府的大門在夜色中顯得格外莊嚴肅穆,他剛一邁進門檻,管家便匆匆迎上前來,低聲向他稟明了今日秦蕭到訪的事情。
獨孤劍微微點頭,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其中的緣由。
用過豐盛的晚飯後,月色如水,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庭院中,形成一片片細碎的光影。
獨孤劍吩咐下人去請羅楠到書房來。
不多時,羅楠輕盈的身影出現在書房門口。
書房內,燭火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光影在牆壁上晃蕩不定,仿佛在訴說著無聲的故事。
獨孤劍坐在書桌前,微微抬起頭,目光柔和地看著羅楠,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說道:“楠兒啊,你知道嗎?陛下他呀,其實心裏是特別希望你能夠入主後宮,成為母儀天下的大秦皇後的。”
他的聲音低沉而平穩,在這靜謐的書房中迴蕩。
獨孤劍輕輕歎了口氣,站起身來,背著手在書房中踱步,繼續說道:“陛下在‘名劍閣’的那十幾年啊,那可是一段漫長的時光。‘名劍閣’裏女弟子眾多,個個都是才貌雙全。就拿我那美若天仙的孫女獨孤燕來說吧,她的美貌在‘名劍閣’裏那也是出類拔萃的。身姿婀娜,麵容姣好,武功不俗不說,才情更是不在話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即便如此,秦蕭對她卻是不屑一顧。在他眼中,其他人都如同過眼雲煙,師公猜他的心裏啊,就隻裝著你羅楠一個人。因為那些年,他隻對你一個人好過。”
說著,獨孤劍的眼神中似乎浮現出了往昔的畫麵,那些在“名劍閣”的點點滴滴仿佛就在眼前。
他停下腳步,轉身看向羅楠,接著說道:“就在去年的時候,陛下原本在‘名劍閣’住得好好的,每日與劍術典籍為伴,生活倒也悠然自得。突然有一天,一個緊急的消息傳來,說是羅家出了事。他聽到這個消息後,二話不說,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心急火燎地就往燕京趕來。一路上,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不顧路途的艱辛與疲憊。”
獨孤劍微微皺起眉頭,仿佛能感受到當時秦蕭的焦急心情,繼續說道:“當他好不容易趕到燕京,卻又得知你們羅家的婦孺全部都要被發配邊關服役之後,他心急如焚,整個人都仿佛失了魂一般。連口氣都顧不上喘,就又馬不停蹄地沿著去邊關的路一路追趕。那一路上,風餐露宿,不辭辛勞,心裏隻想著要伺機營救你們羅家的人。他所做的這一切,皆是因為對你的那份深情啊。”
獨孤劍微微頓了一下,目光變得更加溫和,眼中滿是慈愛與關切,又對羅楠說道:“徒孫啊,我在這世上活了這麽多年,見過的人和事不計其數,看人還是有幾分準頭的。我能看得出來,秦蕭是真心喜歡你的。你去了緬地的那些日子裏,我經常看到他一個人默默地站在院子裏,對著緬地的方向發呆。那眼神中滿是思念與牽掛,那魂兒啊,就像是被你給帶到緬地去了似的。他對你的這份感情,真摯而深沉,絕非是一時的衝動或兒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