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劃江而治(上)
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 作者:大貓艾瑞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許貢叛亂逐漸平息之際,孫劉兩家於江北的廬江之爭,卻尚未有絲毫緩和跡象。
眼下,劉備每日忙於執掌皖城行政,安撫廬江本地世家等諸多事務,便將己方麾下兩萬多兵馬的指揮權,放心托付於霍驍。
在劉備一方陣營諸將看來,主公對霍驍恩寵信任無以複加,幾乎已不在關二爺,張三爺這兩位結義兄弟之下!
此番劉備軍自徐州南下,霍驍率軍攻曲陽,克壽春,追擊袁術,令其自裁,成功奪迴傳國玉璽,又馳援汝南,救迴關,張二人,直至以偏師疾行皖城,大破孫策,收劉曄,定皖城,一係列表現,可謂有勇有謀!
即便是曾經高傲自負的魏延,也不得不承認,霍驍的赫赫之功,自己確已是望塵莫及!
而諸葛亮,龐統這等智者卻看得更遠,霍驍性情豁達,更善於采納計策(算是穿越者的“先見之明”加成,龍鳳等大佬的計策,當然要重視~),把握戰機!
以主公劉備相人之術高明,當下早有意將霍驍培養成一方統帥,以待他日重用。
隻不過......當下兵權在手的霍驍,卻不敢有絲毫鬆懈之意!
正如他此前所言,在這個漢末三國時代,大江阻隔之下,即便借助燭龍情報網與糜家商會渠道,有會稽高晟等“內應”相助,江東腹地叛亂的具體消息,也根本無法第一時間傳達。
無奈之下,霍驍隻得下令甘寧,徐盛二人統領的錦帆水軍,不斷巡視於廬江各處水域,緊盯孫策調兵狀況。
數日前,根據甘寧麾下水軍斥候偵查,以及潛伏於襄安的燭龍秘諜迴報,兩相映證之下,霍驍確認,江東大將程普已率至少五千兵力北上,與孫策主力會合!
當下,劉備軍雖從江東腹地陸續傳迴的情報得知,那許貢業已掀起叛亂,起兵奪下吳縣!
但許貢叛亂是否擴散至整個吳郡,甚至其他郡國,江東軍是否出兵平叛等後續消息,霍驍等人尚且是一無所知。
霍驍一直對諸葛亮,龐統的判斷頗為信服,即許貢難以聚攏江東本地世家勢力,共同反抗孫策,恐是必敗無疑。
不過......其公開起兵反叛,已成功擾動江東局勢,江東乃孫家基業,孫策若非得了“失心瘋”,勢必要親自趕迴江東,安定局勢!
此等緊要時刻,程普卻還繼續增兵廬江,倒讓霍驍頗為費解。
近日,錦帆水軍布置於襄安水域的前哨又傳來消息,江東水軍似有大規模異動!
霍驍不敢怠慢,連忙命甘寧親自前往查探虛實,而自己則在皖口水寨靜候消息。
待到日暮時分,甘寧親率的數艘艨艟戰船,終於出現在霍驍視野之中。
不待戰船穩穩靠岸,甘寧身形一晃,便已一個箭步躍出,四平八穩立於碼頭之上。
其見霍驍已快步走來,連忙拱手笑道:
“勞煩仲平將軍親自來迎,倒是折煞老甘了!”
霍驍一向不拘小節,平日與甘寧關係甚佳。
他見甘寧神色輕鬆,知其此次探查並定有所收獲,不禁心中稍安,問道:
“興霸兄,那江東軍是否當真再度增援襄安?增兵規模如何?”
甘寧帶著一絲神秘笑意,緩緩道:
“此番江東水軍出動鬥艦三十艘,艨艟六十艘,走舸上百艘。”
霍驍聞言,卻是眉頭大皺,他竟未料到這支艦隊規模如此之大!
鬥艦一般充作主力戰船與運輸船,每艘足可搭載三四百人,而充作護衛艦船的艨艟,也可載人百餘,連帶充作斥候,奇襲艦船的走舸,這支新近北上的艦隊,若是滿員足可搭載一兩萬軍力!
“看這支艦隊的規模,那江東水軍主力,恐怕已是傾巢而出!”
霍驍執掌燭龍秘諜,更有軍情司分析匯總的情報為憑,他很快判斷出,若再加上呂範,程普此前的艦船,孫策幾乎已將江東軍主力齊聚於廬江。
“難道那孫策當真輕重不分?不顧許貢叛亂危及基業,也要與我軍決一死戰!?”
霍驍喃喃自語道。
此時,甘寧麵上卻露出一絲得意神采,說道:
“哈哈,仲平將軍勿憂!此乃孫家詭計,又豈能瞞過我老甘法眼!”
“哦!?”霍驍心知甘寧豪邁不羈,卻並非信口開河之人。
“此等艦隊規模之大,便是那江夏黃祖恐怕也隻得退避三舍!不過,以我細細觀之,那上百走舸雖兵員齊備,卻不過是虛張聲勢!反觀那數十艘鬥艦,艨艟卻吃水甚淺,顯然並未滿員!”
甘寧目光一閃,斬釘截鐵道:
“此必是江東軍疑兵之計!”
“錦帆賊”甘寧橫行大江之上,昔日劫掠四方客商,觀察艦船吃水深度,乃至行進速度,辨別“肥羊”乃是其拿手絕活。
霍驍對此倒是深信不疑,他很快反應過來,追問道:
“興霸兄,這支艦隊打得是什麽旗號?”
甘寧略一思索,答道:
“稟仲平將軍,乃是‘黃’字戰旗。”
“黃?黃蓋!?不是周瑜......”
霍驍心中頓有撥雲見霧之感,此前燭龍便傳迴消息,周瑜已平定豫章,廬陵兩地叛亂,正趕往丹陽濡須口。
如今這等大規模“增兵”,身為大都督的周瑜未至,反派遣黃蓋前來,恐怕周瑜已分兵前往吳縣,平定許貢叛亂。
結合甘寧斷言這支艦隊並非滿員,反倒大多“空船”而來,恐怕......不止是簡單的疑兵之計,孫策極有可能欲率殘軍撤往江東!
霍驍心中陡然一凜,連忙招唿甘寧,一起星夜趕往皖城,麵見主公劉備,以及諸葛亮,龐統二位軍師。
翌日,馬不停蹄抵達的霍驍,將甘寧親眼得見的江東援軍細節,以及自己猜測說出,果然得到了諸葛亮,龐統二人認可!
“仲平將軍所言甚是!統早有言在先,那周公瑾,魯子敬等人皆智謀深遠,即便孫策剛愎自用,不知進退,非要與我軍爭奪廬江,其麾下文武,恐怕也絕不會置許貢叛亂於不顧,與我軍死戰!”
龐統與周瑜,魯肅等人皆有過交往,對這幾位江東才俊,他反倒並無輕視之心。
隨後,龐統撫摸著自己頷下幾縷微須,又促狹笑道:
“周瑜性情沉穩,乃孫策左膀右臂!其並未親至,反倒故布疑陣,這增兵之舉,恐怕並非欲與我軍廝殺,反倒是怕孫策為我軍所趁,意在掩護孫家主力退往江東!”
下章預告“劃江而治(下)”!
眼下,劉備每日忙於執掌皖城行政,安撫廬江本地世家等諸多事務,便將己方麾下兩萬多兵馬的指揮權,放心托付於霍驍。
在劉備一方陣營諸將看來,主公對霍驍恩寵信任無以複加,幾乎已不在關二爺,張三爺這兩位結義兄弟之下!
此番劉備軍自徐州南下,霍驍率軍攻曲陽,克壽春,追擊袁術,令其自裁,成功奪迴傳國玉璽,又馳援汝南,救迴關,張二人,直至以偏師疾行皖城,大破孫策,收劉曄,定皖城,一係列表現,可謂有勇有謀!
即便是曾經高傲自負的魏延,也不得不承認,霍驍的赫赫之功,自己確已是望塵莫及!
而諸葛亮,龐統這等智者卻看得更遠,霍驍性情豁達,更善於采納計策(算是穿越者的“先見之明”加成,龍鳳等大佬的計策,當然要重視~),把握戰機!
以主公劉備相人之術高明,當下早有意將霍驍培養成一方統帥,以待他日重用。
隻不過......當下兵權在手的霍驍,卻不敢有絲毫鬆懈之意!
正如他此前所言,在這個漢末三國時代,大江阻隔之下,即便借助燭龍情報網與糜家商會渠道,有會稽高晟等“內應”相助,江東腹地叛亂的具體消息,也根本無法第一時間傳達。
無奈之下,霍驍隻得下令甘寧,徐盛二人統領的錦帆水軍,不斷巡視於廬江各處水域,緊盯孫策調兵狀況。
數日前,根據甘寧麾下水軍斥候偵查,以及潛伏於襄安的燭龍秘諜迴報,兩相映證之下,霍驍確認,江東大將程普已率至少五千兵力北上,與孫策主力會合!
當下,劉備軍雖從江東腹地陸續傳迴的情報得知,那許貢業已掀起叛亂,起兵奪下吳縣!
但許貢叛亂是否擴散至整個吳郡,甚至其他郡國,江東軍是否出兵平叛等後續消息,霍驍等人尚且是一無所知。
霍驍一直對諸葛亮,龐統的判斷頗為信服,即許貢難以聚攏江東本地世家勢力,共同反抗孫策,恐是必敗無疑。
不過......其公開起兵反叛,已成功擾動江東局勢,江東乃孫家基業,孫策若非得了“失心瘋”,勢必要親自趕迴江東,安定局勢!
此等緊要時刻,程普卻還繼續增兵廬江,倒讓霍驍頗為費解。
近日,錦帆水軍布置於襄安水域的前哨又傳來消息,江東水軍似有大規模異動!
霍驍不敢怠慢,連忙命甘寧親自前往查探虛實,而自己則在皖口水寨靜候消息。
待到日暮時分,甘寧親率的數艘艨艟戰船,終於出現在霍驍視野之中。
不待戰船穩穩靠岸,甘寧身形一晃,便已一個箭步躍出,四平八穩立於碼頭之上。
其見霍驍已快步走來,連忙拱手笑道:
“勞煩仲平將軍親自來迎,倒是折煞老甘了!”
霍驍一向不拘小節,平日與甘寧關係甚佳。
他見甘寧神色輕鬆,知其此次探查並定有所收獲,不禁心中稍安,問道:
“興霸兄,那江東軍是否當真再度增援襄安?增兵規模如何?”
甘寧帶著一絲神秘笑意,緩緩道:
“此番江東水軍出動鬥艦三十艘,艨艟六十艘,走舸上百艘。”
霍驍聞言,卻是眉頭大皺,他竟未料到這支艦隊規模如此之大!
鬥艦一般充作主力戰船與運輸船,每艘足可搭載三四百人,而充作護衛艦船的艨艟,也可載人百餘,連帶充作斥候,奇襲艦船的走舸,這支新近北上的艦隊,若是滿員足可搭載一兩萬軍力!
“看這支艦隊的規模,那江東水軍主力,恐怕已是傾巢而出!”
霍驍執掌燭龍秘諜,更有軍情司分析匯總的情報為憑,他很快判斷出,若再加上呂範,程普此前的艦船,孫策幾乎已將江東軍主力齊聚於廬江。
“難道那孫策當真輕重不分?不顧許貢叛亂危及基業,也要與我軍決一死戰!?”
霍驍喃喃自語道。
此時,甘寧麵上卻露出一絲得意神采,說道:
“哈哈,仲平將軍勿憂!此乃孫家詭計,又豈能瞞過我老甘法眼!”
“哦!?”霍驍心知甘寧豪邁不羈,卻並非信口開河之人。
“此等艦隊規模之大,便是那江夏黃祖恐怕也隻得退避三舍!不過,以我細細觀之,那上百走舸雖兵員齊備,卻不過是虛張聲勢!反觀那數十艘鬥艦,艨艟卻吃水甚淺,顯然並未滿員!”
甘寧目光一閃,斬釘截鐵道:
“此必是江東軍疑兵之計!”
“錦帆賊”甘寧橫行大江之上,昔日劫掠四方客商,觀察艦船吃水深度,乃至行進速度,辨別“肥羊”乃是其拿手絕活。
霍驍對此倒是深信不疑,他很快反應過來,追問道:
“興霸兄,這支艦隊打得是什麽旗號?”
甘寧略一思索,答道:
“稟仲平將軍,乃是‘黃’字戰旗。”
“黃?黃蓋!?不是周瑜......”
霍驍心中頓有撥雲見霧之感,此前燭龍便傳迴消息,周瑜已平定豫章,廬陵兩地叛亂,正趕往丹陽濡須口。
如今這等大規模“增兵”,身為大都督的周瑜未至,反派遣黃蓋前來,恐怕周瑜已分兵前往吳縣,平定許貢叛亂。
結合甘寧斷言這支艦隊並非滿員,反倒大多“空船”而來,恐怕......不止是簡單的疑兵之計,孫策極有可能欲率殘軍撤往江東!
霍驍心中陡然一凜,連忙招唿甘寧,一起星夜趕往皖城,麵見主公劉備,以及諸葛亮,龐統二位軍師。
翌日,馬不停蹄抵達的霍驍,將甘寧親眼得見的江東援軍細節,以及自己猜測說出,果然得到了諸葛亮,龐統二人認可!
“仲平將軍所言甚是!統早有言在先,那周公瑾,魯子敬等人皆智謀深遠,即便孫策剛愎自用,不知進退,非要與我軍爭奪廬江,其麾下文武,恐怕也絕不會置許貢叛亂於不顧,與我軍死戰!”
龐統與周瑜,魯肅等人皆有過交往,對這幾位江東才俊,他反倒並無輕視之心。
隨後,龐統撫摸著自己頷下幾縷微須,又促狹笑道:
“周瑜性情沉穩,乃孫策左膀右臂!其並未親至,反倒故布疑陣,這增兵之舉,恐怕並非欲與我軍廝殺,反倒是怕孫策為我軍所趁,意在掩護孫家主力退往江東!”
下章預告“劃江而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