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宗弼此時心情可以說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其實宋朝對陣亡軍人的撫恤,相對比其他王朝還是比較開明。
1、收斂安葬。這個在前麵已經說了不少,就不多說了。
2、招錄子弟。如元豐元年曾規定:“陣亡並安南病死軍士,聽其子孫弟侄年二十以上一人充填”。
3、賜給田宅。宋朝的賞賜特別豐厚,這得益於宋朝雄厚的財力。如宋神宗時期規定:諸軍陣亡軍士祖父母、父母、妻無子孫依倚者,人日給米二升,以終其身。此外還有數額不等的田宅、布匹。
4、減免賦稅。士兵戰死後,家庭經濟往往遭受重創,為了讓這些孤老殘幼能夠生存下去,宋朝還會減免死者家庭的賦役負擔。
當然,如果是受傷致殘的,朝廷自然也不會不管,即:軍士因戰重傷不任征役者,且給全分衣糧。
此外,還會提供住房以供居住。可見,雖然古代是典型的人治社會,但在士兵的撫恤和救治上,措施很完備,這一點還是很暖心的。
可如今這個世道奸臣當道、坐亂朝綱。
做官哪有不貪的,等撫恤的錢財落到陣亡家屬手中。
運氣好的還能有些銀子,免稅個三五年。運氣差的,自然是分文都得不到。
柴進這十兩銀子,可是實打實能發放到陣亡士兵家屬的手中。
相比於朝廷,柴進這番動作。如何不讓鄧宗弼內心起波瀾。
鄧宗弼穩了穩心神,開口問道。
“這次,咱們繳獲的錢財有多少?”
“將軍。咱們此次一共繳獲黃金三千兩。白銀一萬五千兩,還有五萬多貫銅錢。其他字畫古董,銅器等這些硬貨。也值個兩、三萬貫錢財。糧食也有一萬多擔。”
軍士在腦子裏略微沉思,細細的說道。
“哦!竟有這麽多。”
鄧宗弼吃了一驚,不想一個小小黑虎山。竟藏有十多萬貫錢財。
軍土看鄧宗弼驚訝,連忙開口解釋道。
“將軍有所不知。這些個月,黑虎山賊人,把方圓數十裏的村房都洗劫了個遍。將所有錢糧都運上了山。我們正巧,趕上這個節骨眼圍上了山,搜刮這麽多人不算什麽怪事。”
鄧宗弼聽軍士說完,點了點頭。隨後又說道。
“你去告訴鄭指揮使。讓他從裏麵拿出一千貫,迴去之後,給陣亡和受傷弟兄們的家人發下去。再取一千擔糧食,給各縣鄉勇和百姓也依次發了吧。”
“啊!將軍,這樣…可不妥吧?”
軍士大吃一驚。這未經通報,擅自動繳獲的錢財,可是殺頭的大罪。
他一個小小看門的,倒是不怕。怕就怕鄧宗弼因為此事,惹了官司。對他以後…
“快去吧。日後若有人問起,你們就說是我吩咐的。”
鄧宗弼見士兵呆住,露出一副不容拒絕的神色,吩咐道。
這一營禁軍,全是當初他從西軍裏帶出來的。跟了鄧宗弼也有五六年了,平日裏任勞任怨,從沒叫過一聲苦。
現在能為這這些陣亡的弟兄多爭取一些,鄧宗弼心裏也能多一絲慰藉。
“將軍,三思啊!弟兄們都知道…”
軍士跟了鄧宗弼也有好幾個年頭。見鄧宗弼下定決心,哪能猜不到他心中所想。
連聲相勸道。
鄧宗弼一擺手,打斷軍士接下來想說的話,催促道。
“我意已決,誰都不可更改。快下去辦吧!”
軍士望著鄧宗弼,重重抱了一拳。歎了一氣,也不多話,轉身出了大帳。
……
是夜,臨時搭建的慶功宴席中。
“官人,咱們今天就隻喝三碗。三碗過後,我們就以茶代酒。你看可行?”
鄧宗弼招唿眾人坐下後,提著酒碗走向主位,朝柴進和眾人說道。
“好,就依將軍所言。咱們今日隻吃三碗,三碗之後,就都不要再貪杯了。”
柴進笑著起了身子,也舉起酒碗朝鄧宗弼頷了頷首,對帳中的眾人說道。
“好!”
眾人點點頭,盡皆附和道。
隻有下首洪教頭,小聲朝時遷嘀咕道。
“三碗酒,怎麽喝的利索?今日大勝,怎麽著也得喝爽利些。”
時遷害怕洪教頭壞了氣氛,小聲嘟嚷著罵道。
“黑漢子,閉上你那鳥嘴。一天盡知道喝。明日就迴府了,再忍一忍又何妨。”
“偷兒,你…”
洪教頭哪裏會忍,正要張口大罵。不料,鄧宗弼這時沉聲說道。
“諸位。咱們既然隻喝三碗,那這每碗,都得喝得有意義些才是。”
“將軍說什麽,我們就做是了。”
“對,我們都聽將軍的。”
鄧宗弼話剛說完,禁軍正副指揮使,接連大聲附和道。
柴進笑了笑,壓了壓手。在一旁插話道。
“鄧將軍此言極是,大家都靜靜。聽聽鄧將軍怎麽說?”
鄧宗弼朝柴進微微頷了頷首,揚聲說道。
“咱這第一碗,應當敬死去的弟兄們。若沒有他們,我們也不會這麽安然的坐在帳中喝酒。這第一碗,就敬死去的弟兄。一路走好!”
鄧宗弼說完,將碗中的酒往地上一撒,滿臉肅穆之色。
眾人臉色都是嚴肅了不少,齊齊將手中的碗向地上一撒。大聲喊道。
“敬弟兄們!一路走好!”
就連柴進一時間也被感染了,神情莊重,好似自己就身處在軍旅之中。
洪教頭隱晦的看了看鄧宗弼。平日裏他雖說,看不起朝廷將官。但此時內心,也不禁對這鄧宗弼豎起一個大拇指來。
鄧宗弼一邊倒著第二碗酒,一邊說道。
“這第二碗。自然是要進這次的最大功臣,柴大官人。若沒有他,我們也不知,何時才能剿滅黑虎山。”
鄧宗弼這句話語帶雙關,別人或許聽不出來。但柴進確是聽出來了其中深意。
心裏想著,手上動作也是絲毫不慢。又起身說道。
“且慢,將軍。這酒敬小可,某卻是受之有愧。若不是大夥兒奮勇拚殺,不懼生死。如何取得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怎可將功勞隻推在小可一人身上。依小可看,這酒我們就敬自己。大家看可行?”
鄧宗弼略微沉思,同意了柴進提議。第一個將碗中酒一飲而盡。喝完,把碗一翻。嚷道。
“官人說的也對。這碗酒,大夥就敬自己。”
柴進見鄧宗弼一口飲完。笑著打趣道。
“將軍要喝,也不等等小可。”
底下眾人皆是一陣轟然大笑,一口悶完。也學著鄧宗弼模樣,把碗一番。
鄧宗弼朝柴進微微一笑,嘴上也沒有言語。
見眾人喝完,鄧宗弼這才又倒起第三碗酒。
舉起碗來,徑自往時遷桌前走去。
走到近前,鄧宗弼把碗一舉。對著時遷沉沉拜了一禮,沉聲說道。
“時遷兄弟,這第三碗酒。我們大家理應敬你。這次剿滅黑虎山,還得多虧了你。若不是時遷兄弟這次探山,咱們不知還要死上多少弟兄。這碗酒敬你,理所應當!”
時遷哪能想到鄧宗弼是朝自己來的,一時間惶恐不已。戰戰兢兢起了身,一時間也不知所措。他哪能想到自己一個賊,也能得一州都監如此看重。
其實宋朝對陣亡軍人的撫恤,相對比其他王朝還是比較開明。
1、收斂安葬。這個在前麵已經說了不少,就不多說了。
2、招錄子弟。如元豐元年曾規定:“陣亡並安南病死軍士,聽其子孫弟侄年二十以上一人充填”。
3、賜給田宅。宋朝的賞賜特別豐厚,這得益於宋朝雄厚的財力。如宋神宗時期規定:諸軍陣亡軍士祖父母、父母、妻無子孫依倚者,人日給米二升,以終其身。此外還有數額不等的田宅、布匹。
4、減免賦稅。士兵戰死後,家庭經濟往往遭受重創,為了讓這些孤老殘幼能夠生存下去,宋朝還會減免死者家庭的賦役負擔。
當然,如果是受傷致殘的,朝廷自然也不會不管,即:軍士因戰重傷不任征役者,且給全分衣糧。
此外,還會提供住房以供居住。可見,雖然古代是典型的人治社會,但在士兵的撫恤和救治上,措施很完備,這一點還是很暖心的。
可如今這個世道奸臣當道、坐亂朝綱。
做官哪有不貪的,等撫恤的錢財落到陣亡家屬手中。
運氣好的還能有些銀子,免稅個三五年。運氣差的,自然是分文都得不到。
柴進這十兩銀子,可是實打實能發放到陣亡士兵家屬的手中。
相比於朝廷,柴進這番動作。如何不讓鄧宗弼內心起波瀾。
鄧宗弼穩了穩心神,開口問道。
“這次,咱們繳獲的錢財有多少?”
“將軍。咱們此次一共繳獲黃金三千兩。白銀一萬五千兩,還有五萬多貫銅錢。其他字畫古董,銅器等這些硬貨。也值個兩、三萬貫錢財。糧食也有一萬多擔。”
軍士在腦子裏略微沉思,細細的說道。
“哦!竟有這麽多。”
鄧宗弼吃了一驚,不想一個小小黑虎山。竟藏有十多萬貫錢財。
軍土看鄧宗弼驚訝,連忙開口解釋道。
“將軍有所不知。這些個月,黑虎山賊人,把方圓數十裏的村房都洗劫了個遍。將所有錢糧都運上了山。我們正巧,趕上這個節骨眼圍上了山,搜刮這麽多人不算什麽怪事。”
鄧宗弼聽軍士說完,點了點頭。隨後又說道。
“你去告訴鄭指揮使。讓他從裏麵拿出一千貫,迴去之後,給陣亡和受傷弟兄們的家人發下去。再取一千擔糧食,給各縣鄉勇和百姓也依次發了吧。”
“啊!將軍,這樣…可不妥吧?”
軍士大吃一驚。這未經通報,擅自動繳獲的錢財,可是殺頭的大罪。
他一個小小看門的,倒是不怕。怕就怕鄧宗弼因為此事,惹了官司。對他以後…
“快去吧。日後若有人問起,你們就說是我吩咐的。”
鄧宗弼見士兵呆住,露出一副不容拒絕的神色,吩咐道。
這一營禁軍,全是當初他從西軍裏帶出來的。跟了鄧宗弼也有五六年了,平日裏任勞任怨,從沒叫過一聲苦。
現在能為這這些陣亡的弟兄多爭取一些,鄧宗弼心裏也能多一絲慰藉。
“將軍,三思啊!弟兄們都知道…”
軍士跟了鄧宗弼也有好幾個年頭。見鄧宗弼下定決心,哪能猜不到他心中所想。
連聲相勸道。
鄧宗弼一擺手,打斷軍士接下來想說的話,催促道。
“我意已決,誰都不可更改。快下去辦吧!”
軍士望著鄧宗弼,重重抱了一拳。歎了一氣,也不多話,轉身出了大帳。
……
是夜,臨時搭建的慶功宴席中。
“官人,咱們今天就隻喝三碗。三碗過後,我們就以茶代酒。你看可行?”
鄧宗弼招唿眾人坐下後,提著酒碗走向主位,朝柴進和眾人說道。
“好,就依將軍所言。咱們今日隻吃三碗,三碗之後,就都不要再貪杯了。”
柴進笑著起了身子,也舉起酒碗朝鄧宗弼頷了頷首,對帳中的眾人說道。
“好!”
眾人點點頭,盡皆附和道。
隻有下首洪教頭,小聲朝時遷嘀咕道。
“三碗酒,怎麽喝的利索?今日大勝,怎麽著也得喝爽利些。”
時遷害怕洪教頭壞了氣氛,小聲嘟嚷著罵道。
“黑漢子,閉上你那鳥嘴。一天盡知道喝。明日就迴府了,再忍一忍又何妨。”
“偷兒,你…”
洪教頭哪裏會忍,正要張口大罵。不料,鄧宗弼這時沉聲說道。
“諸位。咱們既然隻喝三碗,那這每碗,都得喝得有意義些才是。”
“將軍說什麽,我們就做是了。”
“對,我們都聽將軍的。”
鄧宗弼話剛說完,禁軍正副指揮使,接連大聲附和道。
柴進笑了笑,壓了壓手。在一旁插話道。
“鄧將軍此言極是,大家都靜靜。聽聽鄧將軍怎麽說?”
鄧宗弼朝柴進微微頷了頷首,揚聲說道。
“咱這第一碗,應當敬死去的弟兄們。若沒有他們,我們也不會這麽安然的坐在帳中喝酒。這第一碗,就敬死去的弟兄。一路走好!”
鄧宗弼說完,將碗中的酒往地上一撒,滿臉肅穆之色。
眾人臉色都是嚴肅了不少,齊齊將手中的碗向地上一撒。大聲喊道。
“敬弟兄們!一路走好!”
就連柴進一時間也被感染了,神情莊重,好似自己就身處在軍旅之中。
洪教頭隱晦的看了看鄧宗弼。平日裏他雖說,看不起朝廷將官。但此時內心,也不禁對這鄧宗弼豎起一個大拇指來。
鄧宗弼一邊倒著第二碗酒,一邊說道。
“這第二碗。自然是要進這次的最大功臣,柴大官人。若沒有他,我們也不知,何時才能剿滅黑虎山。”
鄧宗弼這句話語帶雙關,別人或許聽不出來。但柴進確是聽出來了其中深意。
心裏想著,手上動作也是絲毫不慢。又起身說道。
“且慢,將軍。這酒敬小可,某卻是受之有愧。若不是大夥兒奮勇拚殺,不懼生死。如何取得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怎可將功勞隻推在小可一人身上。依小可看,這酒我們就敬自己。大家看可行?”
鄧宗弼略微沉思,同意了柴進提議。第一個將碗中酒一飲而盡。喝完,把碗一翻。嚷道。
“官人說的也對。這碗酒,大夥就敬自己。”
柴進見鄧宗弼一口飲完。笑著打趣道。
“將軍要喝,也不等等小可。”
底下眾人皆是一陣轟然大笑,一口悶完。也學著鄧宗弼模樣,把碗一番。
鄧宗弼朝柴進微微一笑,嘴上也沒有言語。
見眾人喝完,鄧宗弼這才又倒起第三碗酒。
舉起碗來,徑自往時遷桌前走去。
走到近前,鄧宗弼把碗一舉。對著時遷沉沉拜了一禮,沉聲說道。
“時遷兄弟,這第三碗酒。我們大家理應敬你。這次剿滅黑虎山,還得多虧了你。若不是時遷兄弟這次探山,咱們不知還要死上多少弟兄。這碗酒敬你,理所應當!”
時遷哪能想到鄧宗弼是朝自己來的,一時間惶恐不已。戰戰兢兢起了身,一時間也不知所措。他哪能想到自己一個賊,也能得一州都監如此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