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聚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看你一直看著那個韓信,怎麽,那個人有問題嗎?”在迴村的路上,蒙恬和張誠並排走在隊伍前麵。
“沒有,看他比我大不了幾歲。”
“英雄出少年!”蒙恬說。
“他們在你這兒學了多久?”
“有個一年多吧?大概?不老少日子了,吃我的用我的還得給津貼。”
“這麽短就放下去,能行嗎?”
“有什麽不行?我們兵家的東西,一共也沒多少可講的,該教的都教了,剩下的就是百戰餘生,最後活下來的就是英雄。”
“那就是還會有死的了?”
“你家娘子給我傳一句話,說是你說的,‘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自古兵家,哪有不死人的?”
這話倒是張誠說過的,可是自己在什麽時候對趙杏兒說過這話呢?實在也是記不太清了。
“村裏還好吧?”
“很好啊!一個字,蒸蒸日上。”
“草,蒸蒸日上是四個字,你不識數嗎?”
“你管我!現在小學生的數學都是我教的。”
仆役們剛剛見識到一場血淋淋的單方麵屠殺,又看到張誠和這個殺人都不眨眼的漢子走在一起,談笑風生,雖然剛才那一幕看起來挺可怕的,但是想來自己這些人到了張村,就能過上安全的日子了吧?自己家的大人,真的是交遊廣泛,和這樣的漢子都能談笑風生!
“玻璃怎麽樣?”張誠問。上次教蒙恬吹玻璃,結果第一批商品居然還是翻鑄的琉璃燈。
“好著呢,你說的那種吹法,我讓人弄出來了,不錯,很漂亮。嗯,現在我也算是個有錢人了,跟你當初說的,比他老人家給的還多呢!”
“鹹陽城破了。”
蒙恬頓住腳步,瞪大了眼睛看著張誠。
張誠抿了抿嘴,繼續說,“趙高使人刺殺二世皇帝,立子嬰為王,子嬰殺趙高誅三族。子嬰為王後46天,沛公劉季率兵入鹹陽,鹹陽城破。前天我在路上聽商隊傳來的最新消息。”
“遭瘟的!”蒙恬恨恨的說。
張誠看著村寨牆上那麵大秦的旗幟,黑色的旗子,在風中搖擺,有一股悲涼的氣息。
仆役們見過主母和老夫人以後,張誠把仆役們交給趙杏兒,讓安排這些人住下和做事。兩個女人沒見過這樣的陣仗,張村不興使用仆役,一時不知道如何安置。
張誠叫過管家陳信:“家裏這麵沒有仆婢,你跟主母一起商量一下如何安排,暫時在廂房擠一擠,這兩天到村裏找人搭建新房子,都住下。家裏的事情請教主母就可以了。”
去抱兒子的時候,兒子看這個陌生男人湊上前來表示熱情的樣子,給嚇到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倒是給張誠造的臊眉耷眼。也是,這孩子就生下來的時候抱過幾天,然後就扔在村裏不管了,自己就一直在鹹陽那個龍潭虎穴跟人周旋來著。
“杏兒,你照看一下,我去學校走走,見見大家,也要安排點事兒,等下你有空一起過來。”張誠洗了把臉,換了套幹淨的衣服,就往外走。
去學校,見公孫校長。這是正事兒。後麵還有好多麻煩,都得通一個氣。
“張村這麵的事情先不說,先說我這麵的事兒。”在教務處拽過一把椅子,張誠對要寒暄的幾位直截了當說。
“趙高使人刺殺二世皇帝,二世皇帝薨。趙高立子嬰為秦王。子嬰誅殺趙高三族。”張誠用一句話把鹹陽的情況講完。扶蘇變色,公孫尼子倒吸冷氣。
“我路上聽說,楚將沛公劉季率兵入鹹陽,子嬰降。”
“沛公封存了秦宮財寶,沛公手下的蕭何把史料、檔案、戶籍、律法搜羅一空。沛公盡廢秦法,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幾個人各自思索。
“我是在城破前倉皇逃離的,隻來得及帶了自己府上的一些人。但是我給寺工那麵留下了路引,寺工大匠們如果願意來張村,我在路上安排了人接應。我估計,怎麽也會來個幾百人吧。”
張蒼和歐冶子淵合手稱善。
“幾百人的居住、安置,我們需要抓緊解決。一些有教學之才的,大學要吸納過來任教。餘者要補充到我們工坊裏。甚至可以開一個工匠的研究機構,可以叫個研究院或者什麽名字。歐冶老來任院長吧。還有不知道我們這麵的機械作坊進展到什麽情況了,下午開始我到各個工坊去看一下。”
“路上我看到張村已經是滿滿當當了,這樣不行,我的想法是工坊逐步都要遷出村外,在村子下風頭吧,劃一塊地,建一個園區,以後工坊、還有大工匠的住宅,還有研究院都要遷到那麵去。當然,園區的防禦也要一並做起來。我話說完。”
“建園區有必要,最近張村人口日繁,也雜得很,分出去到園區也很好。另外就是,此前公孫先生和張蒼先生曾經通過商隊向天下學者致書,不少飽學之士也來到張村。我們打算把這些人充盈到我們的學院裏。科係設置也要調整一下。”扶蘇來不及哀歎大秦的覆亡,先說正事。
“飽學之士?”
“大多是儒家。”公孫尼子說。
“多少人?”
“約略有百人之多。”
“全是儒家?就沒有方士和墨家?”
公孫尼子和張蒼對視一眼,“我們相熟的飽學之士,多是儒家。”
“他們已經開課了嗎?”
“部分人在教授文學、典章、禮儀,大部分會劃入政法院係和之前你說過的師範院係。”
張誠暗吸了一口冷氣。
100多個儒生,空降到自己這所張村大學,這個人數太多,比例太大,這事兒不太好辦啊……
“儒生的事情我們稍後再聊。當下先做一番擴建吧,總要把寺工來的朋友們安置好。”張誠做了結論。
“沒有,看他比我大不了幾歲。”
“英雄出少年!”蒙恬說。
“他們在你這兒學了多久?”
“有個一年多吧?大概?不老少日子了,吃我的用我的還得給津貼。”
“這麽短就放下去,能行嗎?”
“有什麽不行?我們兵家的東西,一共也沒多少可講的,該教的都教了,剩下的就是百戰餘生,最後活下來的就是英雄。”
“那就是還會有死的了?”
“你家娘子給我傳一句話,說是你說的,‘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自古兵家,哪有不死人的?”
這話倒是張誠說過的,可是自己在什麽時候對趙杏兒說過這話呢?實在也是記不太清了。
“村裏還好吧?”
“很好啊!一個字,蒸蒸日上。”
“草,蒸蒸日上是四個字,你不識數嗎?”
“你管我!現在小學生的數學都是我教的。”
仆役們剛剛見識到一場血淋淋的單方麵屠殺,又看到張誠和這個殺人都不眨眼的漢子走在一起,談笑風生,雖然剛才那一幕看起來挺可怕的,但是想來自己這些人到了張村,就能過上安全的日子了吧?自己家的大人,真的是交遊廣泛,和這樣的漢子都能談笑風生!
“玻璃怎麽樣?”張誠問。上次教蒙恬吹玻璃,結果第一批商品居然還是翻鑄的琉璃燈。
“好著呢,你說的那種吹法,我讓人弄出來了,不錯,很漂亮。嗯,現在我也算是個有錢人了,跟你當初說的,比他老人家給的還多呢!”
“鹹陽城破了。”
蒙恬頓住腳步,瞪大了眼睛看著張誠。
張誠抿了抿嘴,繼續說,“趙高使人刺殺二世皇帝,立子嬰為王,子嬰殺趙高誅三族。子嬰為王後46天,沛公劉季率兵入鹹陽,鹹陽城破。前天我在路上聽商隊傳來的最新消息。”
“遭瘟的!”蒙恬恨恨的說。
張誠看著村寨牆上那麵大秦的旗幟,黑色的旗子,在風中搖擺,有一股悲涼的氣息。
仆役們見過主母和老夫人以後,張誠把仆役們交給趙杏兒,讓安排這些人住下和做事。兩個女人沒見過這樣的陣仗,張村不興使用仆役,一時不知道如何安置。
張誠叫過管家陳信:“家裏這麵沒有仆婢,你跟主母一起商量一下如何安排,暫時在廂房擠一擠,這兩天到村裏找人搭建新房子,都住下。家裏的事情請教主母就可以了。”
去抱兒子的時候,兒子看這個陌生男人湊上前來表示熱情的樣子,給嚇到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倒是給張誠造的臊眉耷眼。也是,這孩子就生下來的時候抱過幾天,然後就扔在村裏不管了,自己就一直在鹹陽那個龍潭虎穴跟人周旋來著。
“杏兒,你照看一下,我去學校走走,見見大家,也要安排點事兒,等下你有空一起過來。”張誠洗了把臉,換了套幹淨的衣服,就往外走。
去學校,見公孫校長。這是正事兒。後麵還有好多麻煩,都得通一個氣。
“張村這麵的事情先不說,先說我這麵的事兒。”在教務處拽過一把椅子,張誠對要寒暄的幾位直截了當說。
“趙高使人刺殺二世皇帝,二世皇帝薨。趙高立子嬰為秦王。子嬰誅殺趙高三族。”張誠用一句話把鹹陽的情況講完。扶蘇變色,公孫尼子倒吸冷氣。
“我路上聽說,楚將沛公劉季率兵入鹹陽,子嬰降。”
“沛公封存了秦宮財寶,沛公手下的蕭何把史料、檔案、戶籍、律法搜羅一空。沛公盡廢秦法,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幾個人各自思索。
“我是在城破前倉皇逃離的,隻來得及帶了自己府上的一些人。但是我給寺工那麵留下了路引,寺工大匠們如果願意來張村,我在路上安排了人接應。我估計,怎麽也會來個幾百人吧。”
張蒼和歐冶子淵合手稱善。
“幾百人的居住、安置,我們需要抓緊解決。一些有教學之才的,大學要吸納過來任教。餘者要補充到我們工坊裏。甚至可以開一個工匠的研究機構,可以叫個研究院或者什麽名字。歐冶老來任院長吧。還有不知道我們這麵的機械作坊進展到什麽情況了,下午開始我到各個工坊去看一下。”
“路上我看到張村已經是滿滿當當了,這樣不行,我的想法是工坊逐步都要遷出村外,在村子下風頭吧,劃一塊地,建一個園區,以後工坊、還有大工匠的住宅,還有研究院都要遷到那麵去。當然,園區的防禦也要一並做起來。我話說完。”
“建園區有必要,最近張村人口日繁,也雜得很,分出去到園區也很好。另外就是,此前公孫先生和張蒼先生曾經通過商隊向天下學者致書,不少飽學之士也來到張村。我們打算把這些人充盈到我們的學院裏。科係設置也要調整一下。”扶蘇來不及哀歎大秦的覆亡,先說正事。
“飽學之士?”
“大多是儒家。”公孫尼子說。
“多少人?”
“約略有百人之多。”
“全是儒家?就沒有方士和墨家?”
公孫尼子和張蒼對視一眼,“我們相熟的飽學之士,多是儒家。”
“他們已經開課了嗎?”
“部分人在教授文學、典章、禮儀,大部分會劃入政法院係和之前你說過的師範院係。”
張誠暗吸了一口冷氣。
100多個儒生,空降到自己這所張村大學,這個人數太多,比例太大,這事兒不太好辦啊……
“儒生的事情我們稍後再聊。當下先做一番擴建吧,總要把寺工來的朋友們安置好。”張誠做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