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秦旗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侯王之間,誰也不比誰大,如果被人看上你的疆域,鄰國隨時會來攻打你。從封王的那一刻開始,沒有一個諸侯王是安穩的。
除非天下有一個始皇帝一樣強大的皇帝,才能遏製諸侯王之間的戰爭,但是,已經沒有始皇帝了啊!
項羽號稱西楚霸王,霸者,諸侯的首領,按說諸侯之間的爭端,就應該由霸王來處置。
不過,這位霸王大概親疏有別,他們楚國的人,能信任我們秦人嗎?能幫助我們秦人的諸侯王嗎?
董翳一點都不指望。
說到秦人,董翳這一路來看到的秦人,對自己都沒有個好臉子,望向自己的目光,完全沒有應該有的對王的尊敬和畏懼。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兒,自己三人帶出去超過40萬老秦精銳,結果被項羽光在新安就坑殺了20多萬。自己這些活著的人,哪裏有顏麵來見老秦人呢?
如果能夠選擇,他寧願成為遼王!要知道,在這廣袤的三秦大地之上,最為富庶的區域當屬那渭河流域的關中地區了。此地沃野綿延千裏,人口亦是極為繁盛。而那西楚霸王項羽卻是將鹹陽以西之地劃分給了手握重兵的章邯,同時又將鹹陽以東的部分賜予了司馬欣。如此一來,留給自己的便隻剩下上郡這塊土地了。
且說這上郡,其地域雖算不上狹小,但與其他地方相比,著實顯得有些貧瘠。據粗略估計,這裏的人口僅僅隻有五六十萬而已。麵對這樣一個資源匱乏、人口稀少的郡,又怎能期望在此地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呢?唯一值得慶幸的或許便是,由於這片土地太過貧瘠,人口又少得可憐,想必也不會有太多人對它心生覬覦之意吧?
懷揣著這般複雜的心情,董翳終於踏上了前往上郡之路。然而,當他真正抵達上郡之後,心中卻不禁泛起陣陣愁緒。雖說上郡的領土麵積不算太小,可北方還有匈奴虎視眈眈。盡管當年蒙恬將軍曾在此地修築過宏偉的長城用以抵禦外敵入侵,但守衛長城同樣需要大量兵力啊!以這不足六十萬人口的小小郡城而言,究竟又能夠養活多少軍隊來戍衛邊疆呢?
不過,令人稍感欣慰的是,當董翳踏入高奴縣時,眼前所見之景似乎並未如他想象中的那般荒涼破敗。隻見這座縣城看上去頗為繁榮昌盛,一路行來,街道上車水馬龍,商旅行人絡繹不絕。那些或大或小的車輛皆裝載得滿滿當當,仿佛預示著此地商業貿易的興盛。
經過一番詢問得知,在高奴縣的轄區之下,存在著一個村莊,其富裕程度令人咋舌。眾多來自鹹陽的商行,甚至特意為此開辟出一條從鹹陽直達上郡的商業道路。要知道,那聲名遠揚的上郡第一車輛廠所生產的車輛正是出自此地。
在過去的整整十年間,這種車輛已然成為大秦國最為引人矚目的一項事物。王翦大將軍率領軍隊遠征燕國之時曾對其加以運用,而後在遠征楚國之際同樣借助於它,就連章邯將軍率軍出征關東地區的叛軍時也是如此......當然啦,如今可不能再將那些人稱之為叛軍嘍,應當改口稱作諸侯軍才更為恰當。
那麽,這個村子究竟富有到何種地步呢?是否能夠滿足自身眼下最為迫切需求的軍需物資供應問題呢?無論如何,總得親自前往瞧一瞧才能知曉。
於是乎,董翳派出的使者高舉旗幟,身跨駿馬,一路風塵仆仆地抵達了張村。這位使者本欲進村宣讀翟王下達的詔令,然而未曾想到,剛行至村口便遭遇阻攔。隻見那位平日裏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使者瞬間怒不可遏,毫不猶豫地抽出腰間佩劍,妄圖通過殺人來樹立威信。
怎料想,幾位正在村口悠然閑逛的民兵見狀毫不畏懼,他們手持杆棒與草叉,動作敏捷而嫻熟,隻消片刻功夫,便輕輕鬆鬆地將那使者手中的武器奪下並收繳一空。
在過去的日子裏,也曾有過一些不長眼的土匪流寇覬覦著張村這塊寶地,妄圖從中撈取好處。然而,他們無一例外都遭到了張村強大防禦力量的迎頭痛擊。村裏那先進而威猛的投石機和精準無比的雙弓弩,成為了抵禦外敵入侵的利器,每次都能將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們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可這一次情況卻有些特殊,來襲之人僅僅隻有寥寥數個,以至於負責警戒的了望塔甚至都沒有做出絲毫反應。原本以為不過是小打小鬧,但沒想到事情竟然越鬧越大。那個趾高氣昂的使者不停地胡言亂語,囂張地叫嚷著張村懷有不臣之心,並聲稱自己乃是奉命前來宣讀翟王詔令的。
由於事發突然,現場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者,所以民兵們雖然心中惱怒,但也並未貿然出手殺傷這幾名使者。畢竟,在未弄清楚對方來意之前,輕舉妄動並非明智之舉。就在局麵僵持不下的時候,正在大學內專心準備教案的村長張誠得到了消息。他當機立斷放下手中事務,迅速與扶蘇、蒙恬以及公孫尼子一同趕到了村口。
使者趾高氣昂地宣稱道,翟王董翳已然將都城定在了高奴縣,並勒令張村立刻取下村牆上高高飄揚著的大秦旗幟。同時,使者還嚴令張村村長速速前往高奴縣商議要事。
聽到這番話後,張誠隻是微微一笑,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另外幾個人,輕聲問道:“對此事,諸位有何看法呢?”隻見扶蘇滿臉怒容,憤憤不平地說道:“絕不可聽從那董翳的命令!”而一旁的公孫尼子則冷靜地分析道:“你萬不可親身前往縣裏,此去必定兇多吉少啊。”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蒙恬站出來說道:“這件事情就交由我來處理吧。”
說完,他便轉身朝著村口的一家小店鋪走去。進入店內,蒙恬向店家討要了一張潔白的紙張、一支精致的毛筆以及些許墨汁。拿到這些物品後,蒙恬略加思索,隨即揮毫潑墨,在紙上寫下了寥寥數語。寫完之後,他抬頭望向張誠,開口詢問道:“我先前交於你的那枚印章可還在?”張誠聞言,連忙伸手入懷摸索起來,不一會兒功夫,便從中掏出了一枚小巧玲瓏的印章。
蒙恬接過印章,小心翼翼地將其放入墨盒之中蘸取了一些墨汁,接著穩穩地在信紙末尾處加蓋下了屬於自己的印記。隨後,他又找來一個粗布口袋,將這封書信輕輕放入其中,並用一根結實的麻繩緊緊地紮住了袋口。緊接著,蒙恬走到屋子的一角,彎腰拾起一塊濕漉漉的泥巴。他將這塊泥巴放在手中反複揉捏了幾下,使其變得柔軟且具有粘性。最後,他將這塊泥巴按壓在麻繩之上,並再次蓋上了自己的印章。這種做法被稱為“封泥”,在秦漢時期,它不僅起到了類似於現代文件鉛封的作用,可以確保信件在傳遞過程中的保密性;同時,由於每個人的印章都各不相同,所以也具備一定的防偽功能。
張誠瞪大眼睛,清清楚楚地看到那張紙上麵僅僅隻寫著簡短的一行字:
要摘旗,你自己來。——大秦內史蒙恬。
隻見蒙恬麵沉似水,將這封信鄭重其事地交到使者手中,同時緩聲道:“你不過隻是一個奉命行事之人罷了,我們也不想過多為難於你。現在,你立刻帶著這封信返迴去,交予董翳。”言罷,他轉身向著旁邊的一位農夫走去,並順手接過對方手中那把鋒利無比的鐮刀。緊接著,蒙恬手起刀落,如同閃電般迅速地割下了這名使者的發髻。那烏黑的發絲在空中飄散開來,仿佛訴說著此刻緊張而又凝重的氣氛。
蒙恬手持鐮刀,冷冷地盯著眼前滿臉驚恐的使者,語氣嚴厲地說道:“張村之事,豈是你等所能隨意插手?讓董翳親自前來與我商談!今日暫且饒你一命,但若是再敢妄自行動,休怪我手下無情!在我大秦境內,爾等皆為叛軍,即便取了你項上人頭,亦屬名正言順之舉。此次僅割斷你的頭發,權當給你一個小小的警告,速速離去吧!”使者早已被蒙恬強大的氣勢所震懾,嚇得渾身顫抖,哪裏還敢有半句怨言。他連滾帶爬地翻身上馬,拚命揮動馬鞭,疾馳而去。就在這時,蒙恬突然高聲喝道:“記住,莫要損壞信封上的封泥,否則,董翳定會砍掉你的腦袋!”聲音如雷貫耳,在空曠的原野上久久迴蕩。
當董翳看到眼前這封神秘信件時,他不禁緊緊地皺起了眉頭。要知道,那威震天下的蒙恬將軍以及備受尊崇的公子扶蘇早在秦二世元年便已離世,此事可謂是人盡皆知。難道說,如今還有人膽敢冒名頂替蒙恬之名來恐嚇於他不成?想到此處,董翳心中暗自發笑:“哼,難不成你還想說自己是始皇帝嬴政轉世?”自從陳勝兵敗身亡之後,這種故弄玄虛、假借他人威名的手段早已不再靈光。
然而,為了徹底查明真相,董翳還是決定派人去找高奴縣的商人詳細詢問有關張村的具體情況。隨著所了解到的信息越來越多,董翳的心也愈發慌亂起來。原來,在他所轄的這片土地之上,竟然存在著一個規模龐大、人口眾多的村落。而更令他震驚的是,根據目前掌握的證據來看,這個張村似乎有著某種不軌之心,甚至可能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豈有此理!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董翳怒不可遏,當即點齊兩千精銳士卒,親自率領他們氣勢洶洶地朝著張村進發,決心要將一切潛在的威脅扼殺在搖籃之中。
“到底要不要去跟他見麵呢?”仔細看完手中那封書信後,張誠不禁心生疑慮地開口問道。
站在一旁的蒙恬略微思索片刻,隨後滿不在乎地迴答道:“之前咱們也曾經與他打過照麵,既然如此,那就再去會一會他又何妨!”
聽到這裏,張誠緊接著追問道:“那麽這次會麵可有什麽具體的章程或計劃?”隻見蒙恬大手一揮,豪爽地說道:“你隻管按照自己心中所想的方式去商談即可,一切有我在這兒給你撐腰壯膽。況且如今我的這張臉麵,已經無需再懼怕被他人瞧見啦,不是嗎?”
這句話倒確實所言不虛,自從秦二世胡亥駕崩之後,蒙恬、扶蘇、趙芃以及徐福等人便再也不必像以往那般藏頭露尾、四處逃竄躲避追捕了。因為此時此刻,已然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的行蹤去向,更不會有人對他們窮追不舍、趕盡殺絕。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扶蘇突然插話進來:“那好,不如就讓我與你們一同前往吧。”張誠點了點頭,表示讚同:“行啊,那咱們三人就一起前去見見這位翟王。”
說罷,他將目光轉向一旁始終未發一言的公孫先生,詢問道:“公孫先生,不知您是否願意與我們一同前往湊湊熱鬧呢?”然而,公孫先生卻微笑著擺了擺手,婉言拒絕道:“嗬嗬,多謝諸位的好意相邀,但老夫還是不去湊這份熱鬧了。”
除非天下有一個始皇帝一樣強大的皇帝,才能遏製諸侯王之間的戰爭,但是,已經沒有始皇帝了啊!
項羽號稱西楚霸王,霸者,諸侯的首領,按說諸侯之間的爭端,就應該由霸王來處置。
不過,這位霸王大概親疏有別,他們楚國的人,能信任我們秦人嗎?能幫助我們秦人的諸侯王嗎?
董翳一點都不指望。
說到秦人,董翳這一路來看到的秦人,對自己都沒有個好臉子,望向自己的目光,完全沒有應該有的對王的尊敬和畏懼。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兒,自己三人帶出去超過40萬老秦精銳,結果被項羽光在新安就坑殺了20多萬。自己這些活著的人,哪裏有顏麵來見老秦人呢?
如果能夠選擇,他寧願成為遼王!要知道,在這廣袤的三秦大地之上,最為富庶的區域當屬那渭河流域的關中地區了。此地沃野綿延千裏,人口亦是極為繁盛。而那西楚霸王項羽卻是將鹹陽以西之地劃分給了手握重兵的章邯,同時又將鹹陽以東的部分賜予了司馬欣。如此一來,留給自己的便隻剩下上郡這塊土地了。
且說這上郡,其地域雖算不上狹小,但與其他地方相比,著實顯得有些貧瘠。據粗略估計,這裏的人口僅僅隻有五六十萬而已。麵對這樣一個資源匱乏、人口稀少的郡,又怎能期望在此地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呢?唯一值得慶幸的或許便是,由於這片土地太過貧瘠,人口又少得可憐,想必也不會有太多人對它心生覬覦之意吧?
懷揣著這般複雜的心情,董翳終於踏上了前往上郡之路。然而,當他真正抵達上郡之後,心中卻不禁泛起陣陣愁緒。雖說上郡的領土麵積不算太小,可北方還有匈奴虎視眈眈。盡管當年蒙恬將軍曾在此地修築過宏偉的長城用以抵禦外敵入侵,但守衛長城同樣需要大量兵力啊!以這不足六十萬人口的小小郡城而言,究竟又能夠養活多少軍隊來戍衛邊疆呢?
不過,令人稍感欣慰的是,當董翳踏入高奴縣時,眼前所見之景似乎並未如他想象中的那般荒涼破敗。隻見這座縣城看上去頗為繁榮昌盛,一路行來,街道上車水馬龍,商旅行人絡繹不絕。那些或大或小的車輛皆裝載得滿滿當當,仿佛預示著此地商業貿易的興盛。
經過一番詢問得知,在高奴縣的轄區之下,存在著一個村莊,其富裕程度令人咋舌。眾多來自鹹陽的商行,甚至特意為此開辟出一條從鹹陽直達上郡的商業道路。要知道,那聲名遠揚的上郡第一車輛廠所生產的車輛正是出自此地。
在過去的整整十年間,這種車輛已然成為大秦國最為引人矚目的一項事物。王翦大將軍率領軍隊遠征燕國之時曾對其加以運用,而後在遠征楚國之際同樣借助於它,就連章邯將軍率軍出征關東地區的叛軍時也是如此......當然啦,如今可不能再將那些人稱之為叛軍嘍,應當改口稱作諸侯軍才更為恰當。
那麽,這個村子究竟富有到何種地步呢?是否能夠滿足自身眼下最為迫切需求的軍需物資供應問題呢?無論如何,總得親自前往瞧一瞧才能知曉。
於是乎,董翳派出的使者高舉旗幟,身跨駿馬,一路風塵仆仆地抵達了張村。這位使者本欲進村宣讀翟王下達的詔令,然而未曾想到,剛行至村口便遭遇阻攔。隻見那位平日裏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使者瞬間怒不可遏,毫不猶豫地抽出腰間佩劍,妄圖通過殺人來樹立威信。
怎料想,幾位正在村口悠然閑逛的民兵見狀毫不畏懼,他們手持杆棒與草叉,動作敏捷而嫻熟,隻消片刻功夫,便輕輕鬆鬆地將那使者手中的武器奪下並收繳一空。
在過去的日子裏,也曾有過一些不長眼的土匪流寇覬覦著張村這塊寶地,妄圖從中撈取好處。然而,他們無一例外都遭到了張村強大防禦力量的迎頭痛擊。村裏那先進而威猛的投石機和精準無比的雙弓弩,成為了抵禦外敵入侵的利器,每次都能將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們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可這一次情況卻有些特殊,來襲之人僅僅隻有寥寥數個,以至於負責警戒的了望塔甚至都沒有做出絲毫反應。原本以為不過是小打小鬧,但沒想到事情竟然越鬧越大。那個趾高氣昂的使者不停地胡言亂語,囂張地叫嚷著張村懷有不臣之心,並聲稱自己乃是奉命前來宣讀翟王詔令的。
由於事發突然,現場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者,所以民兵們雖然心中惱怒,但也並未貿然出手殺傷這幾名使者。畢竟,在未弄清楚對方來意之前,輕舉妄動並非明智之舉。就在局麵僵持不下的時候,正在大學內專心準備教案的村長張誠得到了消息。他當機立斷放下手中事務,迅速與扶蘇、蒙恬以及公孫尼子一同趕到了村口。
使者趾高氣昂地宣稱道,翟王董翳已然將都城定在了高奴縣,並勒令張村立刻取下村牆上高高飄揚著的大秦旗幟。同時,使者還嚴令張村村長速速前往高奴縣商議要事。
聽到這番話後,張誠隻是微微一笑,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另外幾個人,輕聲問道:“對此事,諸位有何看法呢?”隻見扶蘇滿臉怒容,憤憤不平地說道:“絕不可聽從那董翳的命令!”而一旁的公孫尼子則冷靜地分析道:“你萬不可親身前往縣裏,此去必定兇多吉少啊。”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蒙恬站出來說道:“這件事情就交由我來處理吧。”
說完,他便轉身朝著村口的一家小店鋪走去。進入店內,蒙恬向店家討要了一張潔白的紙張、一支精致的毛筆以及些許墨汁。拿到這些物品後,蒙恬略加思索,隨即揮毫潑墨,在紙上寫下了寥寥數語。寫完之後,他抬頭望向張誠,開口詢問道:“我先前交於你的那枚印章可還在?”張誠聞言,連忙伸手入懷摸索起來,不一會兒功夫,便從中掏出了一枚小巧玲瓏的印章。
蒙恬接過印章,小心翼翼地將其放入墨盒之中蘸取了一些墨汁,接著穩穩地在信紙末尾處加蓋下了屬於自己的印記。隨後,他又找來一個粗布口袋,將這封書信輕輕放入其中,並用一根結實的麻繩緊緊地紮住了袋口。緊接著,蒙恬走到屋子的一角,彎腰拾起一塊濕漉漉的泥巴。他將這塊泥巴放在手中反複揉捏了幾下,使其變得柔軟且具有粘性。最後,他將這塊泥巴按壓在麻繩之上,並再次蓋上了自己的印章。這種做法被稱為“封泥”,在秦漢時期,它不僅起到了類似於現代文件鉛封的作用,可以確保信件在傳遞過程中的保密性;同時,由於每個人的印章都各不相同,所以也具備一定的防偽功能。
張誠瞪大眼睛,清清楚楚地看到那張紙上麵僅僅隻寫著簡短的一行字:
要摘旗,你自己來。——大秦內史蒙恬。
隻見蒙恬麵沉似水,將這封信鄭重其事地交到使者手中,同時緩聲道:“你不過隻是一個奉命行事之人罷了,我們也不想過多為難於你。現在,你立刻帶著這封信返迴去,交予董翳。”言罷,他轉身向著旁邊的一位農夫走去,並順手接過對方手中那把鋒利無比的鐮刀。緊接著,蒙恬手起刀落,如同閃電般迅速地割下了這名使者的發髻。那烏黑的發絲在空中飄散開來,仿佛訴說著此刻緊張而又凝重的氣氛。
蒙恬手持鐮刀,冷冷地盯著眼前滿臉驚恐的使者,語氣嚴厲地說道:“張村之事,豈是你等所能隨意插手?讓董翳親自前來與我商談!今日暫且饒你一命,但若是再敢妄自行動,休怪我手下無情!在我大秦境內,爾等皆為叛軍,即便取了你項上人頭,亦屬名正言順之舉。此次僅割斷你的頭發,權當給你一個小小的警告,速速離去吧!”使者早已被蒙恬強大的氣勢所震懾,嚇得渾身顫抖,哪裏還敢有半句怨言。他連滾帶爬地翻身上馬,拚命揮動馬鞭,疾馳而去。就在這時,蒙恬突然高聲喝道:“記住,莫要損壞信封上的封泥,否則,董翳定會砍掉你的腦袋!”聲音如雷貫耳,在空曠的原野上久久迴蕩。
當董翳看到眼前這封神秘信件時,他不禁緊緊地皺起了眉頭。要知道,那威震天下的蒙恬將軍以及備受尊崇的公子扶蘇早在秦二世元年便已離世,此事可謂是人盡皆知。難道說,如今還有人膽敢冒名頂替蒙恬之名來恐嚇於他不成?想到此處,董翳心中暗自發笑:“哼,難不成你還想說自己是始皇帝嬴政轉世?”自從陳勝兵敗身亡之後,這種故弄玄虛、假借他人威名的手段早已不再靈光。
然而,為了徹底查明真相,董翳還是決定派人去找高奴縣的商人詳細詢問有關張村的具體情況。隨著所了解到的信息越來越多,董翳的心也愈發慌亂起來。原來,在他所轄的這片土地之上,竟然存在著一個規模龐大、人口眾多的村落。而更令他震驚的是,根據目前掌握的證據來看,這個張村似乎有著某種不軌之心,甚至可能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豈有此理!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董翳怒不可遏,當即點齊兩千精銳士卒,親自率領他們氣勢洶洶地朝著張村進發,決心要將一切潛在的威脅扼殺在搖籃之中。
“到底要不要去跟他見麵呢?”仔細看完手中那封書信後,張誠不禁心生疑慮地開口問道。
站在一旁的蒙恬略微思索片刻,隨後滿不在乎地迴答道:“之前咱們也曾經與他打過照麵,既然如此,那就再去會一會他又何妨!”
聽到這裏,張誠緊接著追問道:“那麽這次會麵可有什麽具體的章程或計劃?”隻見蒙恬大手一揮,豪爽地說道:“你隻管按照自己心中所想的方式去商談即可,一切有我在這兒給你撐腰壯膽。況且如今我的這張臉麵,已經無需再懼怕被他人瞧見啦,不是嗎?”
這句話倒確實所言不虛,自從秦二世胡亥駕崩之後,蒙恬、扶蘇、趙芃以及徐福等人便再也不必像以往那般藏頭露尾、四處逃竄躲避追捕了。因為此時此刻,已然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的行蹤去向,更不會有人對他們窮追不舍、趕盡殺絕。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扶蘇突然插話進來:“那好,不如就讓我與你們一同前往吧。”張誠點了點頭,表示讚同:“行啊,那咱們三人就一起前去見見這位翟王。”
說罷,他將目光轉向一旁始終未發一言的公孫先生,詢問道:“公孫先生,不知您是否願意與我們一同前往湊湊熱鬧呢?”然而,公孫先生卻微笑著擺了擺手,婉言拒絕道:“嗬嗬,多謝諸位的好意相邀,但老夫還是不去湊這份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