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入雒陽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縣是秦末第一個被指定為王都的縣城。陳勝在大澤鄉起事,之後占據的第一個郡縣就是陳郡陳縣。陳勝在此建國國號張楚,以此為核心,張楚大軍四處出擊,席卷了半個天下,最後導致整個大秦覆滅。
進入陳縣後,陳勝就幾乎再沒有離開過這裏,而是忙著在此大興土木,修建宮室,過起了極為奢靡的生活。
陳勝的夥伴吳廣遠征三川郡,在滎陽城下被部將所殺,張楚大軍人心崩壞,從盛而衰,也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
很多人以為,建立一個國家或者發動一場戰爭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甚至覺得白手起家征服天下是不可能事。但是兵家出身的蒙恬,從來不會這樣想。相反,在蒙恬看來,白手起家征服天下是很尋常的事情。
隻要你每一次戰鬥都能勝利,隻要你能消化掉占領地區的力量,轉化為下一次戰役的養分。一點一點你就會發現,仗越打越順,征服越來越容易。直到有一天,攻守易勢,在整個天下你都占據絕對的優勢,這個時候隻差最後一擊,你就能把整個天下握在手裏。
天下這麽大,以一個人挑戰天下看起來是癡人說夢,但隻要在你最近的地方劃定戰場,你總能想辦法在一個限定的戰場裏占有優勢,壓倒性的戰勝敵人。
選擇戰場、選擇敵人,實現戰鬥目標,這就是兵家的全部奧秘。
真正的兵家從來不會夢想什麽出奇製勝、以少勝多。兵家最正統的方法是,把強大的敵人分割成無數小塊,確保在局部戰場上你有優勢,吃掉它,把敵人的土地、人口、士兵、武器、糧秣統統變成自己的,然後去吃下一個小塊。今天吃一個伍,明天吃一個什、後天吃一個百人,在後天吃一個二百五十人、下個月吃一個千人。保持這種狀態,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吃掉萬人的大軍,戰爭規模就上升到十萬人的規模,當你能有效使用十萬人的部隊,戰勝對手,你就可以天下無敵。
在張村的兵學和現在的長城大學兵法科,蒙恬無數次的把這個理念在課堂上講起,但是孩子們顯然都是天真浪漫的,沒什麽人認真去理解這裏麵的深意。
倒是張誠,在某一次旁聽之後,對蒙恬的這套理論大加讚賞,總結了一下,叫“以絕對優勢戰勝敵人”。一語切中要害。讓蒙恬大為感慨,說:“秉直我早就說過你小子是兵學的天才,你若是帶兵,就能成一代名將。”
張誠就隻是笑。後來張誠說,一法通百法通,不光兵學是如此,商學也是一樣的道理。世界上沒有一個商行大到不能被挑戰,也絕對沒有一個行商小到無法挑戰別人。
這話傳出去以後,許記商行的許老掌櫃就固定每一堂兵學課,都規規矩矩的坐在教室最後麵,認真聽蒙恬講課,還非常嚴肅的做筆記。不光是聽兵法,連後勤、地理、兵家數算、軍事命令撰寫方法等等的課程,隻要是蒙恬講的,許掌櫃是一堂都不會落下。
這也讓蒙恬大為感慨,這個世界上最認真學習自己學問的,居然是一個商人。
也不對,認真學自己學問的青年也還有一個,一兩年前這個青年學成下山,現在卻也不知道流落到哪裏去了。那個青年叫做韓信。雖然看起來韓信的性格並不如張誠這般開朗跳脫,總是悶悶的。但是蒙恬覺得,對自己所講的每一句話,韓信都能聽得進去、記得牢靠。
不知道這個韓信現在在哪裏了?韓信下山的時候,恰恰是鹹陽城破前後,此後天下分崩諸侯混亂,韓信應該是投奔了哪一支諸侯的軍中吧?時間並不長,也不知道韓信在軍中混出頭了沒有?如果出頭,那自己一路走來,應該能聽說過韓信的名字……怕不是死了吧?這麽個亂世,什麽樣的青年才俊也不一定能保全自己……
陳縣破敗,民生凋敝。說來也正常。陳勝在這裏刮了一遍地皮,章邯打過來的時候再刮了一遍。然後項羽打過來的時候又刮了一遍。等到項羽從鹹陽迴來路過這裏的時候,再刮上一遍,什麽樣的郡縣,也扛不住這麽三四遍的刮來刮去。地皮刮得幹淨,地上的人口自然凋敝。誠記商行帶過來這麽多好貨品,在陳縣竟然沒什麽人問津。實在是恓惶!
蒙恬之所以來陳縣,其實就隻是想知道,當初大澤鄉起事以後,陳勝來到陳縣,都發生了些什麽。在天下混亂的時代,陳縣為什麽能成為攪動天下的風暴眼,以及為什麽陳勝最後在陳縣城下潰敗的那麽快那麽徹底。
所有行業的頂尖人物,都勤學好問,都熱衷拆解複盤同行的作品。仵作通過拆解屍體探究兇手行兇的方法,尋找真相。兵家則需要迴到當年的戰場,在空氣中嗅到當初的氣味,才能複盤還原一場戰爭的本來麵目。
既然已經看到,蒙恬便不在陳縣久留,調轉車隊,去了雒陽。
雒陽在雒水河北麵,是整個中原最肥沃大地的中央所在。古時這裏也曾經是周朝的王都,端的是一座大城,西周東周兩朝30代君王,在此經營700多年。雖然周王室沒落,但是這座大城的格局依舊在,哪怕是經曆了秦並六國、經曆了諸侯國的劫掠和破壞,這座城的規模和氣象,在中原的這千裏沃野的正中,仍然能看出這座大城昔日的繁盛。
隻不過,經曆了戰亂,這座城的財富、人口也被擄掠,這座城的昔日的繁華不再,現在看過去,就隻剩下一片荒頹的氣息。整座城都有一種無人打理的亂糟糟的氣氛,人也沒精打采、城也蕭條淩亂。
蒙恬就帶著誠記商行的獨輪車隊伍,車上架著火炮,夥計們身上背著氣槍,就這樣緩緩走入這座千年古城。開始在中原最重要的大城的生意。
進入陳縣後,陳勝就幾乎再沒有離開過這裏,而是忙著在此大興土木,修建宮室,過起了極為奢靡的生活。
陳勝的夥伴吳廣遠征三川郡,在滎陽城下被部將所殺,張楚大軍人心崩壞,從盛而衰,也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
很多人以為,建立一個國家或者發動一場戰爭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甚至覺得白手起家征服天下是不可能事。但是兵家出身的蒙恬,從來不會這樣想。相反,在蒙恬看來,白手起家征服天下是很尋常的事情。
隻要你每一次戰鬥都能勝利,隻要你能消化掉占領地區的力量,轉化為下一次戰役的養分。一點一點你就會發現,仗越打越順,征服越來越容易。直到有一天,攻守易勢,在整個天下你都占據絕對的優勢,這個時候隻差最後一擊,你就能把整個天下握在手裏。
天下這麽大,以一個人挑戰天下看起來是癡人說夢,但隻要在你最近的地方劃定戰場,你總能想辦法在一個限定的戰場裏占有優勢,壓倒性的戰勝敵人。
選擇戰場、選擇敵人,實現戰鬥目標,這就是兵家的全部奧秘。
真正的兵家從來不會夢想什麽出奇製勝、以少勝多。兵家最正統的方法是,把強大的敵人分割成無數小塊,確保在局部戰場上你有優勢,吃掉它,把敵人的土地、人口、士兵、武器、糧秣統統變成自己的,然後去吃下一個小塊。今天吃一個伍,明天吃一個什、後天吃一個百人,在後天吃一個二百五十人、下個月吃一個千人。保持這種狀態,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吃掉萬人的大軍,戰爭規模就上升到十萬人的規模,當你能有效使用十萬人的部隊,戰勝對手,你就可以天下無敵。
在張村的兵學和現在的長城大學兵法科,蒙恬無數次的把這個理念在課堂上講起,但是孩子們顯然都是天真浪漫的,沒什麽人認真去理解這裏麵的深意。
倒是張誠,在某一次旁聽之後,對蒙恬的這套理論大加讚賞,總結了一下,叫“以絕對優勢戰勝敵人”。一語切中要害。讓蒙恬大為感慨,說:“秉直我早就說過你小子是兵學的天才,你若是帶兵,就能成一代名將。”
張誠就隻是笑。後來張誠說,一法通百法通,不光兵學是如此,商學也是一樣的道理。世界上沒有一個商行大到不能被挑戰,也絕對沒有一個行商小到無法挑戰別人。
這話傳出去以後,許記商行的許老掌櫃就固定每一堂兵學課,都規規矩矩的坐在教室最後麵,認真聽蒙恬講課,還非常嚴肅的做筆記。不光是聽兵法,連後勤、地理、兵家數算、軍事命令撰寫方法等等的課程,隻要是蒙恬講的,許掌櫃是一堂都不會落下。
這也讓蒙恬大為感慨,這個世界上最認真學習自己學問的,居然是一個商人。
也不對,認真學自己學問的青年也還有一個,一兩年前這個青年學成下山,現在卻也不知道流落到哪裏去了。那個青年叫做韓信。雖然看起來韓信的性格並不如張誠這般開朗跳脫,總是悶悶的。但是蒙恬覺得,對自己所講的每一句話,韓信都能聽得進去、記得牢靠。
不知道這個韓信現在在哪裏了?韓信下山的時候,恰恰是鹹陽城破前後,此後天下分崩諸侯混亂,韓信應該是投奔了哪一支諸侯的軍中吧?時間並不長,也不知道韓信在軍中混出頭了沒有?如果出頭,那自己一路走來,應該能聽說過韓信的名字……怕不是死了吧?這麽個亂世,什麽樣的青年才俊也不一定能保全自己……
陳縣破敗,民生凋敝。說來也正常。陳勝在這裏刮了一遍地皮,章邯打過來的時候再刮了一遍。然後項羽打過來的時候又刮了一遍。等到項羽從鹹陽迴來路過這裏的時候,再刮上一遍,什麽樣的郡縣,也扛不住這麽三四遍的刮來刮去。地皮刮得幹淨,地上的人口自然凋敝。誠記商行帶過來這麽多好貨品,在陳縣竟然沒什麽人問津。實在是恓惶!
蒙恬之所以來陳縣,其實就隻是想知道,當初大澤鄉起事以後,陳勝來到陳縣,都發生了些什麽。在天下混亂的時代,陳縣為什麽能成為攪動天下的風暴眼,以及為什麽陳勝最後在陳縣城下潰敗的那麽快那麽徹底。
所有行業的頂尖人物,都勤學好問,都熱衷拆解複盤同行的作品。仵作通過拆解屍體探究兇手行兇的方法,尋找真相。兵家則需要迴到當年的戰場,在空氣中嗅到當初的氣味,才能複盤還原一場戰爭的本來麵目。
既然已經看到,蒙恬便不在陳縣久留,調轉車隊,去了雒陽。
雒陽在雒水河北麵,是整個中原最肥沃大地的中央所在。古時這裏也曾經是周朝的王都,端的是一座大城,西周東周兩朝30代君王,在此經營700多年。雖然周王室沒落,但是這座大城的格局依舊在,哪怕是經曆了秦並六國、經曆了諸侯國的劫掠和破壞,這座城的規模和氣象,在中原的這千裏沃野的正中,仍然能看出這座大城昔日的繁盛。
隻不過,經曆了戰亂,這座城的財富、人口也被擄掠,這座城的昔日的繁華不再,現在看過去,就隻剩下一片荒頹的氣息。整座城都有一種無人打理的亂糟糟的氣氛,人也沒精打采、城也蕭條淩亂。
蒙恬就帶著誠記商行的獨輪車隊伍,車上架著火炮,夥計們身上背著氣槍,就這樣緩緩走入這座千年古城。開始在中原最重要的大城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