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項羽算什麽名將?!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2章 “項羽算什麽名將?!”
商團把彭城之戰的消息傳迴到張村,已經是幾天之後的事情了。
許記一向重視情報搜集,尤其是陳勝起義以後。許記要求自己的商團網絡最快時間把各地的信息匯總上報。帝國疆域內一點點變化都會變成萬千財富的得失。
誠記其實也對情報很感興趣,但是誠記說到底隻是個殼子,渠道網絡仍然是許記的,而且誠記的信息處理能力有限,還不足以對全天下商業信息進行研究。趙杏兒也抱怨過幾次,張誠隻是說“再等等,會有辦法的。”
彭城之戰的信息最初隻是一個結果,說是劉邦56萬漢軍在彭城大敗於項羽3萬騎兵。這一條消息確實讓老掌櫃震驚,也讓張村的幾個巨頭無言。等到更詳細的信息傳迴來以後,張蒼就請蒙恬來給大家做一下分析。
“項羽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蒙恬說。
“漢軍其實是烏合之眾,56萬人中,漢軍也隻有一半,剩下的都是章邯殘部、司馬欣所部、董翳所部、申陽所部、司馬卬所部、魏豹所部等等。這個拚湊起來的大軍根本沒有有效的指揮,說是一支部隊,實際上還是各自指揮各自為戰。”
“進了彭城後,各支部隊都忙著瓜分財寶。忙著享樂,覺得占了彭城就端了項羽的老巢。西楚九郡就都在自己控製之下了,覺得項羽就完了。所以就疏於防衛。其實就算是做了防衛的準備,這幾支軍隊也沒法統管配合,在彭城還是各管各的。”
“項羽沒有調迴全部的軍隊,而是調了一支騎兵。正統用兵,步兵日行40裏,已經是上限。漢軍的56萬人馬,令出多門,一日行進也就30裏。這麽大的一支部隊,每天行進30裏。正常情況楚軍應該早就發現了這支軍隊的情況。至少在漢軍行進到外黃、睢陽、陽夏一帶的時候,就應該能發現漢軍。這大概還可以有15天左右的準備,楚軍來得及做好對彭城的防禦和迴援。”
“但是知道彭城破城,這個消息才傳出來,項羽才發現漢軍抄了自己的後路。這就說明在淮泗一帶,楚軍實際上也沒有掌控,也說明彭城的守將就是個蠢材,完全沒有什麽經驗。從這個角度看,項羽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王。西楚朝廷是一群廢物。”蒙恬侃侃而談。蒙恬對西楚政權的不屑完全沒有掩飾,在座的各位都了解蒙恬的立場。蒙恬扶蘇張蒼都是把大秦朝廷作為樣板去對比的,和大秦朝廷相比,全天下的諸侯都一無是處。
“打敗這樣一個廢物守將看守的彭城,沒有任何值得驕傲的,彭城守軍隻有幾千人,如何是56萬人的對手?但是取下彭城,首要的就是消化掉彭城——一方麵是要加固城防,做好對陣項羽的部署,一方麵就是要立即向南,派出郡縣長官,接管西楚九郡,牢牢抓住兵源和農稅,隻要抓住這兩樣,死守彭城,就算項羽再強大,也會活活餓死在暇丘到彭城之間這段路上。但是第一時間這件事情沒去做,也隻能說明這個漢軍的中軍也都是群廢物。”
“現在我們知道的是,這一戰,蕭何韓信都沒有隨劉邦去彭城,劉邦身邊的基本上還是當初從沛縣起兵的一些骨幹,這就說明這些人也是廢物。如果蕭何韓信隨軍,接管彭城會做的更好,西楚九郡這會兒都應該一並接手了。”
“蕭何和韓信這麽強大嗎?”公孫尼子不懂兵法,更不知道這兩人在後世的影響。
“蕭何之前做過幾十年的縣衙主簿,至少比那些流寇更懂得如何治理郡縣。”張蒼一歎。“聽說從鹹陽撤往漢中的時候,蕭何把鹹陽的文檔案卷戶口地圖等等席卷一空,能有這個眼光見識的人,已經不止是一個主簿的才幹了!”
“正是如此,韓信是我帶出來的弟子,知道戰爭最重要的不是士卒的勇敢,而是後勤。所以絕不會放著西楚九郡,就隻貪圖彭城裏那點財寶。”蒙恬說。
“韓信是我的徒弟”這話說出來,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奇妙。不太了解這些事情的張蒼瞪大了眼睛——“那個韓信是秦人?”
“韓信是淮陰人,在咱們學校兵科待過幾年。”蒙恬解釋了一下,“兵科弟子的情況,張大人不了解是很正常的。”張蒼點點頭。
“項羽雖然治政無能,但是統領幾萬人馬軍隊的能力還是有的。所以得到消息以後,項羽立即選用起兵迴擊彭城。隻帶了三日口糧,三天四夜疾行千裏,突襲毫無防備的漢軍。漢軍也是因為自己行軍速度的印象,錯估了項羽迴擊的速度,加上楚軍是拂曉進攻,漢軍還都在睡夢中,這就是單方麵的屠殺了。”
“所以也不用說楚軍勇猛,什麽一比十八全殲漢軍。全副武裝的甲士去殺睡夢中的人,一個人殺多少都能殺。咱們在座就有一位小英雄,六歲的時候手無寸鐵還弄死40多口匈奴部落的男女老幼呢。”蒙恬嘴角上翹。張誠連忙捂臉,當年這點破事兒能不能不老提?
“說迴到戰爭,真正的取勝之道並不是雙方排兵布陣,拿著刀槍對殺,而是在你完全沒有準備的地方,找到你的弱點,一刀子捅進去,就完事兒了!就這一點上來說,就這次戰役來說,項羽算是及格,能成為當世的戰將了。”
“都不能算是名將嗎?”張誠問。
“連斥候都用不明白,項羽算什麽名將?”蒙恬一哂。
“可惜,還是讓劉邦跑了!”張誠咕噥了一聲。
“給劉邦駕車的夏侯嬰是車戰的高手,一輛車四匹馬都保養的很好,雖然倉促上陣,但是人馬的體力都很好。項羽的追兵則是跑了三天四夜,上千裏的路程,戰馬的體力也不行了,當然追不上這輛車子。但是如果劉邦跑的再慢一點,那就保不齊會是什麽結果了。要是劉邦沒了,那沒準兒我那位弟子就成了大將軍,接管漢軍的大權呢……”蒙恬說。
“這一戰,項羽騎兵成名,以後會不會就是騎兵的天下?”張蒼問。
“也不會,天下沒有那麽多馬,騎兵也有騎兵的弱點和缺陷,名將自然會發現如何致勝騎兵——最關鍵的是,我們張村的人不會參加到這場戰爭中,如果張村加入天下征戰,那麽騎兵這個兵種還沒有發展起來就會消亡……”蒙恬笑道。
“我們都是紙上談兵,在旁邊看戲替別人瞎操心,行了,大家該幹什麽幹什麽去。發展技術、發展生產,隻要咱們戰車生產的夠多,那麽誰爭得到天下對咱們都沒啥影響。”張誠撣了撣自己的衣袍,笑嘻嘻的說。這場討論有點內容,但是不多。如果蒙恬不講,自己還以為項羽3萬破56萬是多麽神奇的戰績,但是讓蒙恬一講,發現也就那麽迴事兒。
這個操蛋的天下,哪有什麽真正的名將戰神。
商團把彭城之戰的消息傳迴到張村,已經是幾天之後的事情了。
許記一向重視情報搜集,尤其是陳勝起義以後。許記要求自己的商團網絡最快時間把各地的信息匯總上報。帝國疆域內一點點變化都會變成萬千財富的得失。
誠記其實也對情報很感興趣,但是誠記說到底隻是個殼子,渠道網絡仍然是許記的,而且誠記的信息處理能力有限,還不足以對全天下商業信息進行研究。趙杏兒也抱怨過幾次,張誠隻是說“再等等,會有辦法的。”
彭城之戰的信息最初隻是一個結果,說是劉邦56萬漢軍在彭城大敗於項羽3萬騎兵。這一條消息確實讓老掌櫃震驚,也讓張村的幾個巨頭無言。等到更詳細的信息傳迴來以後,張蒼就請蒙恬來給大家做一下分析。
“項羽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蒙恬說。
“漢軍其實是烏合之眾,56萬人中,漢軍也隻有一半,剩下的都是章邯殘部、司馬欣所部、董翳所部、申陽所部、司馬卬所部、魏豹所部等等。這個拚湊起來的大軍根本沒有有效的指揮,說是一支部隊,實際上還是各自指揮各自為戰。”
“進了彭城後,各支部隊都忙著瓜分財寶。忙著享樂,覺得占了彭城就端了項羽的老巢。西楚九郡就都在自己控製之下了,覺得項羽就完了。所以就疏於防衛。其實就算是做了防衛的準備,這幾支軍隊也沒法統管配合,在彭城還是各管各的。”
“項羽沒有調迴全部的軍隊,而是調了一支騎兵。正統用兵,步兵日行40裏,已經是上限。漢軍的56萬人馬,令出多門,一日行進也就30裏。這麽大的一支部隊,每天行進30裏。正常情況楚軍應該早就發現了這支軍隊的情況。至少在漢軍行進到外黃、睢陽、陽夏一帶的時候,就應該能發現漢軍。這大概還可以有15天左右的準備,楚軍來得及做好對彭城的防禦和迴援。”
“但是知道彭城破城,這個消息才傳出來,項羽才發現漢軍抄了自己的後路。這就說明在淮泗一帶,楚軍實際上也沒有掌控,也說明彭城的守將就是個蠢材,完全沒有什麽經驗。從這個角度看,項羽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王。西楚朝廷是一群廢物。”蒙恬侃侃而談。蒙恬對西楚政權的不屑完全沒有掩飾,在座的各位都了解蒙恬的立場。蒙恬扶蘇張蒼都是把大秦朝廷作為樣板去對比的,和大秦朝廷相比,全天下的諸侯都一無是處。
“打敗這樣一個廢物守將看守的彭城,沒有任何值得驕傲的,彭城守軍隻有幾千人,如何是56萬人的對手?但是取下彭城,首要的就是消化掉彭城——一方麵是要加固城防,做好對陣項羽的部署,一方麵就是要立即向南,派出郡縣長官,接管西楚九郡,牢牢抓住兵源和農稅,隻要抓住這兩樣,死守彭城,就算項羽再強大,也會活活餓死在暇丘到彭城之間這段路上。但是第一時間這件事情沒去做,也隻能說明這個漢軍的中軍也都是群廢物。”
“現在我們知道的是,這一戰,蕭何韓信都沒有隨劉邦去彭城,劉邦身邊的基本上還是當初從沛縣起兵的一些骨幹,這就說明這些人也是廢物。如果蕭何韓信隨軍,接管彭城會做的更好,西楚九郡這會兒都應該一並接手了。”
“蕭何和韓信這麽強大嗎?”公孫尼子不懂兵法,更不知道這兩人在後世的影響。
“蕭何之前做過幾十年的縣衙主簿,至少比那些流寇更懂得如何治理郡縣。”張蒼一歎。“聽說從鹹陽撤往漢中的時候,蕭何把鹹陽的文檔案卷戶口地圖等等席卷一空,能有這個眼光見識的人,已經不止是一個主簿的才幹了!”
“正是如此,韓信是我帶出來的弟子,知道戰爭最重要的不是士卒的勇敢,而是後勤。所以絕不會放著西楚九郡,就隻貪圖彭城裏那點財寶。”蒙恬說。
“韓信是我的徒弟”這話說出來,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奇妙。不太了解這些事情的張蒼瞪大了眼睛——“那個韓信是秦人?”
“韓信是淮陰人,在咱們學校兵科待過幾年。”蒙恬解釋了一下,“兵科弟子的情況,張大人不了解是很正常的。”張蒼點點頭。
“項羽雖然治政無能,但是統領幾萬人馬軍隊的能力還是有的。所以得到消息以後,項羽立即選用起兵迴擊彭城。隻帶了三日口糧,三天四夜疾行千裏,突襲毫無防備的漢軍。漢軍也是因為自己行軍速度的印象,錯估了項羽迴擊的速度,加上楚軍是拂曉進攻,漢軍還都在睡夢中,這就是單方麵的屠殺了。”
“所以也不用說楚軍勇猛,什麽一比十八全殲漢軍。全副武裝的甲士去殺睡夢中的人,一個人殺多少都能殺。咱們在座就有一位小英雄,六歲的時候手無寸鐵還弄死40多口匈奴部落的男女老幼呢。”蒙恬嘴角上翹。張誠連忙捂臉,當年這點破事兒能不能不老提?
“說迴到戰爭,真正的取勝之道並不是雙方排兵布陣,拿著刀槍對殺,而是在你完全沒有準備的地方,找到你的弱點,一刀子捅進去,就完事兒了!就這一點上來說,就這次戰役來說,項羽算是及格,能成為當世的戰將了。”
“都不能算是名將嗎?”張誠問。
“連斥候都用不明白,項羽算什麽名將?”蒙恬一哂。
“可惜,還是讓劉邦跑了!”張誠咕噥了一聲。
“給劉邦駕車的夏侯嬰是車戰的高手,一輛車四匹馬都保養的很好,雖然倉促上陣,但是人馬的體力都很好。項羽的追兵則是跑了三天四夜,上千裏的路程,戰馬的體力也不行了,當然追不上這輛車子。但是如果劉邦跑的再慢一點,那就保不齊會是什麽結果了。要是劉邦沒了,那沒準兒我那位弟子就成了大將軍,接管漢軍的大權呢……”蒙恬說。
“這一戰,項羽騎兵成名,以後會不會就是騎兵的天下?”張蒼問。
“也不會,天下沒有那麽多馬,騎兵也有騎兵的弱點和缺陷,名將自然會發現如何致勝騎兵——最關鍵的是,我們張村的人不會參加到這場戰爭中,如果張村加入天下征戰,那麽騎兵這個兵種還沒有發展起來就會消亡……”蒙恬笑道。
“我們都是紙上談兵,在旁邊看戲替別人瞎操心,行了,大家該幹什麽幹什麽去。發展技術、發展生產,隻要咱們戰車生產的夠多,那麽誰爭得到天下對咱們都沒啥影響。”張誠撣了撣自己的衣袍,笑嘻嘻的說。這場討論有點內容,但是不多。如果蒙恬不講,自己還以為項羽3萬破56萬是多麽神奇的戰績,但是讓蒙恬一講,發現也就那麽迴事兒。
這個操蛋的天下,哪有什麽真正的名將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