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堪地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耳是秦末名人,成名早,又多在趙魏一帶活動,還曾經做過陳勝的校尉、武臣的丞相、趙王歇的丞相和常山王,無論民政還是軍事,都不陌生,自己也曾經統領過數萬大軍在趙魏一帶縱橫,追隨過劉邦征伐中原,被章邯圍困過,跟著項羽一起西征過,這半生見過的名將很多——差不多秦末的名將都見過、打過交道。
所以張耳最初對三十歲都不到就做上大將軍、左丞相的韓信不以為然。
但是韓信也是有過紮紮實實的戰績的,暗度陳倉、水灌廢丘、夾擊蒲阪、生擒魏豹。都是響當當的戰果。這次受漢王劉邦命來勞軍,張耳也就收起了對韓信的輕視,準備以佐將幕僚的身份,親自看看韓信是怎麽治軍、怎麽打仗的。
韓信的軍營排布整齊,前後左中右五軍設置得體,軍營內秩序井然,士兵每日在營中隨著戰鼓鼓點進行步列訓練,隊列整齊步調一致。搏殺和武器訓練就極為簡單,並沒有古之名將訓練摔跤、跳蕩的內容,就隻是方陣進擊,長戈下劈左揮右揮的幾個簡單動作,強調的隻是動作標準規範。
至於軍中後勤管理,更是嚴謹。軍中物資調度規矩一大堆,各種賬目物資條分縷析,但是卻也保證了士兵的被服餐食及時發放到位,軍中絕無匱乏之虞。
“韓信將軍曾經做過連敖和治粟校尉,格外重視後勤和倉儲管理。”軍中長史向張耳介紹軍中規矩和韓信將軍的背景。張耳聽了也點頭微笑。
能把數萬大軍管理的規規矩矩,這樣的部隊就不會出現大問題。但是,能不能打勝仗呢?
而且軍中一切都有規矩,也有各級軍官處理具體事務,那麽韓信在忙什麽?張耳很好奇。
韓信每天不是關在自己的大帳中不出門,就是隻帶著幾個隨從外出,整天見不到。一軍統帥大戰之前不操練兵馬,一天神神秘秘的到底在幹什麽?張耳想知道,便去找韓信說:“大將軍,您外出都到哪裏?做些什麽?需要我幫助嗎?”
“你想跟我去?”韓信笑著問,“那明天拂曉裝束好,帶著馬匹到我大帳,我帶你一起出去!”
次日一早,張耳牽著馬來到韓信的營帳,看到一行人已經在馬上了。這一隊人裝備除了佩刀,還帶了很多杆棒之類的東西。需要攜帶這麽多武器嗎?不過大將軍想要做什麽、隨行人員裝備什麽,那是大將軍的事情,自己隻要跟著看看就行了。
一行人馬在薄霧中出了軍營,順著山間的小路一路疾行,到了某處,忽然停止。
“就是這裏吧?”韓信問。幾名隨從四處張望了一下,確認說:“是這裏,將軍。”
“那麽,開始吧。”一隊人四處散去,攜帶者各種杆棒類的東西,韓信把戰馬拴在路邊的小樹上,帶了個隨行的人登上一處小山丘。張耳緊緊跟上。
在小山丘的頂部,隨從取下身後的包裹,打開,把一塊油布攤放在地上。然後取出一張很大的白紙,四個角用石塊壓住。張耳過去看,那張紙上已經打出了細密的小格子,顏色很淺淡,但是非常工整。
隨從把一捆杆棒打開,立在地上,這組杆棒有三隻腳,頂部有一個圓筒。張耳饒有興味的看著這個隨從擺弄這組工具,卻不明白是在做什麽。
韓信已經從懷中取出一個小本子,手持一支筆,在小本子上寫寫畫畫。
好一陣,張耳算是看明白這個隨從在做什麽。隻見他不停轉動那個三角支架上的圓筒,向四麵八方望去,順著他的視線,張耳看到遠處的山丘或者穀地上有之前散開的隨從們,這些人已經在地麵上插下了小小的三角旗。張耳看到眼前這個隨從一麵記數,一麵在白紙上標定一個點,用尺子之類的量來量去,密密麻麻的畫出更多的點,然後將這些點連成線。
隨著線條增加,張耳漸漸弄清楚了這些人在做什麽。
“這是……地圖?”張耳吃了一驚。
軍中當然有地圖,張耳也見過軍中繪製地圖的方法,但是韓信帳下的這些助手所做的地圖和軍中地圖,無論是繪製方法還是內容形式,都完全不一樣。這些地圖上密密麻麻的線條,一圈一圈,不知道是什麽意思。看上去非常詭異。
雖然地圖看起來很複雜,但是顯然眼前的隨從是個熟手,沒多久功夫就已經完成了一張圖的繪製,然後從後背摸出兩隻小旗子,就站在山崗上,雙手揮舞,看這旗子揮舞的姿勢,張耳確定這不是瞎比劃,而是某種密語。
遠處分散的一些隨從也使用兩隻旗子揮舞。稍等片刻,眼前的這個隨從走到韓信身邊,低低說了幾句。韓信走過來看了一下地上的地圖,用手指在圖紙上比量了一會兒,點點頭。就往山穀裏走去,張耳連忙跟上。
這一天,張耳跟在韓信身後轉了一整天,這一隊人沿著山間小道前行了上百裏。根據這一路上見到的圖紙,張耳估計這一天畫出來的地圖也有幾十張。
地圖!
手下有這麽一個專門畫圖的小隊,韓信手中還不知道有多少張這樣的地圖。雖然自己完全看不懂這些圖,但是從這些圖上線條的細密程度和標記的複雜程度,張耳可以想見,這些圖絕對比自己所見過的所有地圖都要精確的多。
這才是韓信將軍身上最大的秘密之一。
為將之道,道、天、地、將、法五事,握有這樣的地圖,韓信對大地的掌握和了解遠遠超過了敵人。
“韓將軍,可否請教地圖之道?”張耳追上去問。
“我軍中使用三角測繪法進行堪地測量,圖上可以表現準確的距離、高度、地形。後續行軍的時候可以準確計算,能精確控製部隊分布、行進的情況,最大限度控製士兵的體力、確保後勤輸送的節奏,也能靠這個精確計算戰場上部隊的分布和預測敵軍到達戰場的時間,隻要我動作比敵人快,我就可以在任何一個點戰勝當前敵人、轉戰下一個戰場。就能有最大戰果和最小戰損。”
韓信簡單的說。
好像天空一道炸雷,劈在了張耳頭頂。渾身上下盡是焦糊。
可以這樣作戰嗎?
所以張耳最初對三十歲都不到就做上大將軍、左丞相的韓信不以為然。
但是韓信也是有過紮紮實實的戰績的,暗度陳倉、水灌廢丘、夾擊蒲阪、生擒魏豹。都是響當當的戰果。這次受漢王劉邦命來勞軍,張耳也就收起了對韓信的輕視,準備以佐將幕僚的身份,親自看看韓信是怎麽治軍、怎麽打仗的。
韓信的軍營排布整齊,前後左中右五軍設置得體,軍營內秩序井然,士兵每日在營中隨著戰鼓鼓點進行步列訓練,隊列整齊步調一致。搏殺和武器訓練就極為簡單,並沒有古之名將訓練摔跤、跳蕩的內容,就隻是方陣進擊,長戈下劈左揮右揮的幾個簡單動作,強調的隻是動作標準規範。
至於軍中後勤管理,更是嚴謹。軍中物資調度規矩一大堆,各種賬目物資條分縷析,但是卻也保證了士兵的被服餐食及時發放到位,軍中絕無匱乏之虞。
“韓信將軍曾經做過連敖和治粟校尉,格外重視後勤和倉儲管理。”軍中長史向張耳介紹軍中規矩和韓信將軍的背景。張耳聽了也點頭微笑。
能把數萬大軍管理的規規矩矩,這樣的部隊就不會出現大問題。但是,能不能打勝仗呢?
而且軍中一切都有規矩,也有各級軍官處理具體事務,那麽韓信在忙什麽?張耳很好奇。
韓信每天不是關在自己的大帳中不出門,就是隻帶著幾個隨從外出,整天見不到。一軍統帥大戰之前不操練兵馬,一天神神秘秘的到底在幹什麽?張耳想知道,便去找韓信說:“大將軍,您外出都到哪裏?做些什麽?需要我幫助嗎?”
“你想跟我去?”韓信笑著問,“那明天拂曉裝束好,帶著馬匹到我大帳,我帶你一起出去!”
次日一早,張耳牽著馬來到韓信的營帳,看到一行人已經在馬上了。這一隊人裝備除了佩刀,還帶了很多杆棒之類的東西。需要攜帶這麽多武器嗎?不過大將軍想要做什麽、隨行人員裝備什麽,那是大將軍的事情,自己隻要跟著看看就行了。
一行人馬在薄霧中出了軍營,順著山間的小路一路疾行,到了某處,忽然停止。
“就是這裏吧?”韓信問。幾名隨從四處張望了一下,確認說:“是這裏,將軍。”
“那麽,開始吧。”一隊人四處散去,攜帶者各種杆棒類的東西,韓信把戰馬拴在路邊的小樹上,帶了個隨行的人登上一處小山丘。張耳緊緊跟上。
在小山丘的頂部,隨從取下身後的包裹,打開,把一塊油布攤放在地上。然後取出一張很大的白紙,四個角用石塊壓住。張耳過去看,那張紙上已經打出了細密的小格子,顏色很淺淡,但是非常工整。
隨從把一捆杆棒打開,立在地上,這組杆棒有三隻腳,頂部有一個圓筒。張耳饒有興味的看著這個隨從擺弄這組工具,卻不明白是在做什麽。
韓信已經從懷中取出一個小本子,手持一支筆,在小本子上寫寫畫畫。
好一陣,張耳算是看明白這個隨從在做什麽。隻見他不停轉動那個三角支架上的圓筒,向四麵八方望去,順著他的視線,張耳看到遠處的山丘或者穀地上有之前散開的隨從們,這些人已經在地麵上插下了小小的三角旗。張耳看到眼前這個隨從一麵記數,一麵在白紙上標定一個點,用尺子之類的量來量去,密密麻麻的畫出更多的點,然後將這些點連成線。
隨著線條增加,張耳漸漸弄清楚了這些人在做什麽。
“這是……地圖?”張耳吃了一驚。
軍中當然有地圖,張耳也見過軍中繪製地圖的方法,但是韓信帳下的這些助手所做的地圖和軍中地圖,無論是繪製方法還是內容形式,都完全不一樣。這些地圖上密密麻麻的線條,一圈一圈,不知道是什麽意思。看上去非常詭異。
雖然地圖看起來很複雜,但是顯然眼前的隨從是個熟手,沒多久功夫就已經完成了一張圖的繪製,然後從後背摸出兩隻小旗子,就站在山崗上,雙手揮舞,看這旗子揮舞的姿勢,張耳確定這不是瞎比劃,而是某種密語。
遠處分散的一些隨從也使用兩隻旗子揮舞。稍等片刻,眼前的這個隨從走到韓信身邊,低低說了幾句。韓信走過來看了一下地上的地圖,用手指在圖紙上比量了一會兒,點點頭。就往山穀裏走去,張耳連忙跟上。
這一天,張耳跟在韓信身後轉了一整天,這一隊人沿著山間小道前行了上百裏。根據這一路上見到的圖紙,張耳估計這一天畫出來的地圖也有幾十張。
地圖!
手下有這麽一個專門畫圖的小隊,韓信手中還不知道有多少張這樣的地圖。雖然自己完全看不懂這些圖,但是從這些圖上線條的細密程度和標記的複雜程度,張耳可以想見,這些圖絕對比自己所見過的所有地圖都要精確的多。
這才是韓信將軍身上最大的秘密之一。
為將之道,道、天、地、將、法五事,握有這樣的地圖,韓信對大地的掌握和了解遠遠超過了敵人。
“韓將軍,可否請教地圖之道?”張耳追上去問。
“我軍中使用三角測繪法進行堪地測量,圖上可以表現準確的距離、高度、地形。後續行軍的時候可以準確計算,能精確控製部隊分布、行進的情況,最大限度控製士兵的體力、確保後勤輸送的節奏,也能靠這個精確計算戰場上部隊的分布和預測敵軍到達戰場的時間,隻要我動作比敵人快,我就可以在任何一個點戰勝當前敵人、轉戰下一個戰場。就能有最大戰果和最小戰損。”
韓信簡單的說。
好像天空一道炸雷,劈在了張耳頭頂。渾身上下盡是焦糊。
可以這樣作戰嗎?